地球的面纱的六年级科学教案

发布时间: 2025-07-14 11:05:39

地球的面纱的六年级科学教案

教材简析:

学习目标:

1. 通过学生经历搜集、整理、分析信息资料的学习过程,指导学生会查阅书刊及其他信息源,引导学生学会能从“这是什么”、“为什么会这样”等角度对周围事物提出问题,并能选择适合学生自己探究的问题,培养学生研究问题的逻辑性和条理性;

2. 通过学习活动,引导学生合作交流,乐于用学到的知识改善生活;

3. 通过学生学习活动,使学生意识到人与自然要和谐相处;意识到保护大气层的重要性;

4. 通过学生探究学习活动,使学生认识大气层对地球及地球上动物、植物、人的意义;通过观察分析月球上的环形山学习活动,使学生了解大气层对地球的意义以及人类活动对大气层产生的不良影响。。

学习重点:

学生认识大气层对地球及地球上动物、植物、人的意义、观察分析月球上的环形山学习活动。

学习难点:

学生通过月球环形山从而对了解大气层对地球的探究学习活动认识。

学习准备:

学生准备:课前搜集有关地球大气层方面的文字、图片资料。

教师准备:课前搜集有关地球大气层方面的文字、图片资料。

学习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二次修改

一、导入新课:

教师与学生谈话,直接导入新课学习内容:认识地球的面纱——大气层。

二、学习新课:

指导学生小组学习活动,对课前搜集到的文字、图片资料,进行交流、汇总整理。引导学生在小组内形成统一意见,达成共识,以小组为单位在全班进行交流,教师指导学生在交流过程中,相互完善、相互补充,适时出示一些图片、文字资料,从而逐步使学生对大气层形成初步整体认识。

指导学生小组思考讨论“假如没有了大气层,地球会怎样”。

教师出示资料,下发研究记录卡片,引导学生从大气层对地球、动物、植物、人等几个方面不同角度进行研究,使学生寻找解决问题的不同途径和方法。组织学生加强交流,相互借鉴,达成共识;引导学生通过“月球*形山的形成”的讨论,从而更加深刻地认识大气层对地球的意义。

教师引导学生认识大气污染的危害,引导学生小组展示交流搜集的有关大气污染方面的文字及图片资料,指导学生进行思考大气污染的根源及后果的研究活动,使学生了解大气污染的现状从而对大气污染严重性有了深刻认识和治理大气污染的必要性,引导学生交流提出治理大气污染的建议或方案。

三、拓展延伸:

教师指导学生进行学习活动小结,引导学生课后进一步搜集关于大气臭氧层污染的资料,利用课外时间进行制作科普手抄报、黑板报、警示牌,拓展延伸课后学习活动。

1、学生与教师谈话、交流,了解本课学习活动:认识地球的面纱——大气层。

2、学生小组学习活动,对课前搜集到的文字、图片资料,进行交流、汇总整理。并在教师引导下形成统一意见,达成共识,以小组为单位在全班进行交流。

学生加强交流活动,相互完善、相互补充,学习认知图片、文字资料,对大气层形成初步整体认识。

学生小组思考讨论“假如没有了大气层,地球会怎样”。

学生学习教师出示的资料,记录研究卡片,从大气层对地球、动物、植物、人等几个方面不同角度进行研究学习,学生加强交流,相互借鉴,达成共识;通过“月球*形山的形成”的讨论,深刻认识大气层对地球的意义。

学生认识了解大气污染的危害,小组展示交流搜集的有关大气污染方面的文字及图片资料,思考大气污染的根源及后果的研究活动,了解大气污染的现状从而对大气污染严重性有了深刻认识和治理大气污染的必要性,交流提出治理大气污染的建议或方案。

3、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进行学习活动小结,激发学生进一步学习兴趣,布置课后延伸学习活动内容拓展延伸课后学习活动。

与教师交流谈话,营造民主和谐、宽松的学习氛围,了解本课学习内容。

引领学生从资料搜集的途经与资料内容两方面展开交流活动,让学生在小组内充分地展示自己课前搜集的资料,通过观察示意图,了解大气层的概貌,从而意识到大气层对地球及地球生物的意义,为下一步深入研究做好铺垫。通过学生的资料交流与研讨活动,使学生认识地球大气层概貌,培养学生搜集、整理、分析、应用资料的能力及愿意合作交流的情感态度。

本活动设计的目的是让学生根据搜集的有关资料,结合自己对大气层的认识,通过分析月球及其他星球上的环形山,了解大气层对地球及动物、植物、人的意义,从而意识到大气层存在的重要性,为下一步研究“大气污染和保护”作好铺垫。

本活动设计的目的是使学生意识到科技的发展能够带给人类便利,也会带来毁灭性的灾难,大气污染就是一个鲜活的实例,从而使学生认识到科技发展的两面性,激发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意识到人与自然要和谐相处。

[通过主题宣传活动,培养学生搜集、整理信息的能力和社会责任感。

大气层对地球的意义 研究成果

大气层对动物的意义

大气层对植物的意义

大气层对人的意义

拓展阅读

1、种子结构人上册说课稿

本课是人上册第三单元第一章第二节种子植物。本单元主要介绍绿色植物的类群、形态、生理和分布。重点介绍与人类生产、生活关系最密切的种子植物。本课的主要内容是让生了解种子的结构及不同种类植物种子结构的异同。重点在于培养生通过实验、观察、思考、讨论,得出正确的的结论。

难点是:

1.生实验的顺利进行;

2.把过程设计成一个指导生进行研究、探究的过程,使生动手、动脑,积极参与到活动中来,并在活动中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初一生生物知识积累不多,特别是实验的机会少、动手能力差,在重视探究性习方式的同时,更应该会他们初步的实验方法及步骤。

一、知识目标

1.通过习,知道种子的主要结构;

2.描述菜豆种子和玉米种子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二、能力培养

1.观察的基本步骤及方法,培养生观察、分析思考的能力;

2.通过小组合作习活动培养生物素养和合作意识。

三、情感

1.参与搜集种子和果实的活动,体验与人的交流和合作;

2.培养生探究生物的兴趣,体验探究习的快乐。

重点:

2. 描述菜豆种子和玉米种子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难点:描述菜豆种子和玉米种子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习方法:自主习、合作探究

引言-------新课习(自主习、小组合作探究、反馈与交流、巩固练习、以致用)----总结提升-------进一步探究

一、引言:多媒体引入新课。导入新课:种子结构

设计意图:创设情境,激发生探究的欲望。

二、新课习:

1、自主习:生自菜豆种子的解剖过程。

(1)观察浸软的黄豆种子的外形,图Ⅲ-8进行观察和操作;

(2)试着拨去外的一层薄皮—种皮,分开合拢的两片子叶;

(3).对照书85页,用放大镜观察子叶、胚根、胚轴和胚芽

设计意图:通过反馈交流,了解自主习的效果,培养生的自主习能力。

2、小组合作探究:两人一组对菜豆种子的结构进行观察,结合书85页图Ⅲ-8,识别菜豆种子的结构名称。

设计意图:此过程是通过菜豆种子的观察,会观察的方法和顺序。通过合作探究。培养生的合作能力、交流能力。

3:反馈、交流、总结,同时突破重点和难点:

生:板书总结菜豆种子的结构

生:实物投影展示观察结果

生:交流 过程中突破难点,认识种子的胚及胚的组成。

设计意图:培养生的归纳能力,反馈能力,同是通过分析突破难点胚和胚的组成。

4:巩固练习:填图菜豆种子的结构图。

1、自主习:生自玉米种子的解剖过程。玉米种子的内部结构。

(1)观察浸软的玉米种子的外形,按照85页图Ⅲ-8中虚线的位置,用刀片将玉米种子从*纵向切开

(2)在剖上滴一滴碘液,再用放大镜仔细观察被碘液染成蓝色的胚乳以及未被染成蓝色的种皮和果皮、胚根、胚轴、胚芽和子叶

通过反馈交流,了解自主习的效果,培养生的自主习能力。

2、小组合作探究:两人一组对玉米种子的结构进行观察,结合书85页图Ⅲ-8,识别玉米种子的结构名称。

3:反馈、交流、总结,同时突破重点和难点。

生:板书总结玉米种子的结构

生:实物投影展示观察结果

生:交流 过程中突破难点,认识玉米种子的胚乳。

4:巩固练习:填图玉米种子的结构名称。

(三)归纳总结:通过生的观察和分析总结菜豆与玉米的相同点与不同点

巩固练习:填表

相同点

不同点

有种皮和()

有种皮和()

(四)以致用:展示不同的种子并分类

三、总结与提升:

设计意图:对于以上完成的实验,小组总结自己的得与失,并对实验中的注意事项提出自己的认识,为以后的实验提供依据

四、进一步探究:

板书设计:

种皮:保护 果皮和种皮:保护

菜豆 子叶:两片,营养。 子叶:一片

种子 胚芽:玉米 胚芽:

胚根: 胚根:

胚乳:营养

2、牛津小英语6A的

Unit 1 Public signs

第一课时

1. 能听懂、会说、会读和会拼写单词:ean, danger, shuld, shuldn’t, litter, par, ccle.

2. 能听懂、会说和会读单词和词组:public, a sign, grass, quiet, tuch, eep ff.

3. 能听懂、会说、会读和会写句型:What des it ea? It eans u shuldn’t …

1. 能正确听说读会写句型:What des it ea? It eans u shuldn’t …

2. 能正确能听说读写单词:ean, danger, shuld, shuldn’t, litter, par, ccle.

一. Everda English:

1. 几对生有关公共标志类的对话表演。

2. 复习句型:What des it ean? It eans… 同时复习课本B部分的内容。并完成练习册中11页上的内容。

3. 复习课本 C部分内容,生生相互问答。

4. 看课本E部分的flash动画,请生当解说员。

三.Sing a sng:

1. 读歌词,注意生词:rubbish, bin.

2. 生听录音唱。

3. 生齐唱,并请几个生来表演唱。

四.Dra It The

T: It

S: (提示生回答) It 5

3、冀版数上册《图设计》

知识与技能:经历运用平移、旋转或轴对称进行图设计的过程,能运用图形变换在方格纸上设计图

过程与方法:通过设计图,进一步体会平移、旋转和轴对称在设计图中的作用,发展空间观念。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欣赏和设计美丽的图,感受图形世界的神奇。

有条理表述一个简单图形平移、旋转或作轴对称图形的过程。

灵活运用平移、旋转和轴对称的方法在方格纸上设计图

具准备:

方格纸板、花瓣卡片、彩笔、太极图、紫荆花设计图

一、创设情景,生成问题

师出示太极图、紫荆花设计图

师:你觉得这些图漂亮吗?

生:非常漂亮。

师:那你们知道这些图是怎么设计出来的吗?

生:不知道

师:其实,方法非常简单,就是用我们过的图形变换中的方法设计出来的,谁能说一说,我们过了哪些图形变换们过了哪些图形变换们过了哪些图形变换们过了哪些图形变换的方法?

生:我们过的图形变化的方法有平移、旋转和轴对称。

师:同们说的非常好,这节课我们就用这些方法设计图,有没有信心挑战一下?

生:有!

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

师出示方格纸板和一个花瓣A卡片

师:我这里有这些材料,你用什么方法能得到一整个花瓣?

生小组内讨论,自己动手摆一摆,汇报反馈

生1:我在花瓣的右边画一条对称轴,做它的轴对称图形B,然后在它们的下在作一条对称轴,作AB的轴对称图形CD。就得到花瓣的图了。(生边讲解边在纸板上演示)

师:他说的好不好?好的话掌声鼓励。(生鼓掌)还有没有不一样的想法?

生2:我是这样做的:以点O为中心,绕点O顺时针旋转90度,这样旋转三次就可以得到花瓣图了。(生边讲解边在纸板上演示)

师:你的想发很巧妙啊,谁还有奇思妙想?

生3:我可以先在花瓣下作一个对称轴,作花瓣的轴对称图形,然后整体旋转180度。(生边讲解边在纸板上演示)

师:你真棒!同们的想法很奇妙,下用你聪明的小脑瓜看看怎么用这个图得到下一个图呢?(出示材第37页图2)

小组内讨论交流,汇报反馈

生1:我把图A向右平移3格,在把图B向左平移三格,然后CD按同样的方法平移就可以得到了。

生2:我把两个花瓣分为一组,一共有两组,把他们分别左右平移两下就可以完成了。

师:哇,你的想法真是太好了。

生3:我还有一种方法,就是分为上下两部分,然后上下平移也成啊。

生4:我可以在方格中画一个圆,然后在一方格的四个角为圆心,以正方形边长的一半为半径分别话四个半圆就行了。

师:你的想法非常独到,可以脱离基本图形作图了。

我还有个题目想让你帮帮忙呢。

三、巩固应用,内化提高

1、“练一练”第一题

说一说你是怎么移动的呢?

生展示自己的想法

2、完成“伴你成长”图设计第一题

生独立答题,展示交流

3、完成“伴你成长”图设计第二题

生独立完成,并演示给大家看

四、回顾整理,反思提升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生:我看到了很多美丽的图,我觉得数很神奇

生:我会了用平移、旋转和轴对称的方法设计图

用我们的方法在方格纸上设计一幅图,下节课拿到课堂上来展示展示

对称 旋转 平移

点击查看更多地球的面纱的六年级科学教案相关内容»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huqf.cn/articles/14885.html

热门阅读

  1. 天材即耐性美文
  2. 应聘酒店客房部经理的自我介绍
  3. 《快乐的小花籽》中班第一学期教学反思范文
  4. 我们都很寂寞散文
  5. 春节送给老师祝福语
  6. 贯彻课改理念明确课堂教学的价值取向论文
  7. 假期计划小学生优秀范文
  8. 印花税品购销合同及协作合同模板
  9. 关于送给朋友的小年祝福语
  10. 安徒生童话《打火匣》
  11. 201年父母结婚周庆年祝福语大全
  12. 2016年大雪时节养生问候语大全
  13. 五金购销合同模板
  14. 幼儿园家长开放日系列活动总结范文
  15. 粮食来得真不容易教案设计
←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