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数乘法运算定律推广到小数教学设计范文
学习目标:
1.通过观察,发现整数乘法运算定律对于小数乘法同样适用。(重点)
2.通过学习,能运用乘法运算定律进行一些小数的简便计算。(难点)
学习过程:
口算训练
25×95×4= 25×32= 4×48+6×48=
0.2×0.5= 0.27-0.2 = 0.8×0.7=
一、知识链接:
1、用简便方法计算下面各题。
25 ×64 ×4 25×16 57×63+57×37 103×15
2、小结:在整数乘法中我们学习了下面几种运算定律:
乘法 律,用字母表示是:
乘法 律,用字母表示是:
乘法 律,用字母表示是:
二、自主学习:仔细阅读课本12页内容,请你试着做一做:
1、请通过计算,在下面的○里填上 〉、〈 或 = 。
我有办法:我和同桌每人计算○一边的算式,再比较大小!
0.7×1.2 ○ 1.2×0.7
(0.8×0.5)×0.4 ○ 0.8×(0.5×0.4)
(2.4+3.6)×0.5 ○ 2.4×0.5+3.6×0.5
我发现了:整数乘法的( )律、( )律和( )律,对于小数乘法也( )。
2、我会尝试运用:先把课本补充完整,再完成下面填空。
0.125×5.76×8
=( )×( )
=( )
0.38×102
=( )×(□+□)
=( )+( )
=( )
45 × 9.8
= 45 ×(□ - □)
=( )-( )
=( )
三:合作交流:赶快把你在自主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向你最佩服的伙伴请教一下吧!
四.我来展示:我把自己的理解展示给大家,如果你认为我展示的非常到位,就给点掌声,还有哪些不清楚的地方,请一定要提出来。
五.巩固练习:
1.25×0.7×0.8 1.2×2.5+0.8×2.5 0.25×100.4 1.5×102
2、回收1吨废纸,可以保护16棵树,回收12.5吨废纸可以保护多少棵树?(用简便方法做)
六.课堂检测
用简便方法计算下面各题。
0.78×101 1.25×0.7×0.8 25× 9.8
50×0.13×0.2 12.5×8.3-12.5×0.3
七.作业设计:
1、用简便方法进行计算。
2.5×3.2×0.125 5.5× 17.3+2.7×5.5 7.24×3.6+3.6×0.76+3.6×2
9.78 ×99+9.78 9.9×24 102×3.5 2.5×0.16×0.5 98×2.4
2、解决问题;
1、一台碾米机每小时碾米0.8吨,475台同样的机器,125小时可以碾米多少吨?(用简便方法做)
1、一辆汽车运40吨汽油,每吨运费12.5元,如果运80吨水,那么每吨运费就是汽油的0.75倍,80吨水的运费是多少元?
拓展阅读
1、小学四年级上册体育教学计划范文
一、学生情况分析
(一)生理发育的特点
1、四年级学生一般为9~10岁,属于人体发育的童年时期,总的说,是身体发育处于相对平稳阶段,身高、坐高、体重、胸围、肩宽、骨盆宽等指标男生均自9—10岁开始突增,女生均自8---9岁开始突增,女生均早于男生。四年级学生相对比较是属于身体发育最快的时期。
2、四年级学生安静时脉搏均值比三年级相对减少;女生血压指标10岁时增长迅速;肺活量均值男女生都有递增但差异不大,男生稍大于女生。
3、四年级学生身体素质指标均有提高,50米、立定跳远和50米乘8往返跑男生优于女生,差异不明显;立位体前屈女生优于男生且差异明显;速度、腰腹力量、柔韧、速度耐力素质指标为四年级学生的敏感期,既关键发展时期。灵敏素质发展也极为敏感,学习和掌握技术动作较快。
4、四年级学生骨骼成分中胶质较多,钙质较少,可塑性比较大,富弹性,坚固性较差,不容易骨折,且容易弯曲变形、脱臼和损伤,因此,要特别注意身体姿势的培养和练习前的准备活动。
5、四年级学生肌肉中含水率较高,肌肉细长而且柔嫩,大肌肉群发育比小肌肉的发育要早因此,要多安排跑、跳、投等基本活动能力的练习,在注意发展大肌肉群的同时,也要注意小肌肉群的发展。
6、四年级学生的心脏容积和血管容积之比小于高年级,因此,不易进行过分剧烈或耐久性过大的练习活动。
7、四年级学生的第二信号系统活动逐渐占有主要地位,为抽象逻辑思维能力的发展提供了可能性,因此,要有意识地将体育教学的五大领域目标有机的结合起来进行教学。
(二)生心理发展的特点:
1、四年级学生感知觉的无意性和情绪性比较明显。身体练习时容易被新颖的内容所吸引,经常忘记练习的主要目的。兴趣十分广泛,几乎那项体育活动都喜欢,感知动作的要领比较笼统,容易把相近的动作混淆起来,时间和空间感较差。
2、四年级学生注意力不够稳定,不易持久,有意注意虽有发展,但还很不完善。集中注意力的能力较好,交换练习的时间应控制在20分钟内。
3、四年级学生无意记忆还占相当优势,因此,讲解不宜过长,叙述动作要领和练习方法要提纲挈领。
4、四年级学生的情感容易外露,爱争论问题,容易激动,动不动就提出批评意见,但仍愿意依靠老师,希望老师来做主。
5、男女生之间开始出现界限,男女生之间容易保持一定的距离,站队时的间距都比低年级大了,不愿意站的很近。
6、自我评价意识开始形成,担心自己体育成绩不佳、担心自己在练习中影响集体。开始能分辨同学中体育能力的高低及学习态度的好坏。愿意听表扬,要求老师采取公平态度,老师批评不当,就不乐意,特别是女生.
二、体育课教学常规体育课教学应丛增强体质出发,加强课堂的“三基”教学经常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各种优良品质,充分发挥教师和学生两个方面的积极性,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一)、教师方面:
1、认真备课,精心写好教案,不备课,无教案不准上课。
2、认真学习和贯彻教学大纲,钻研教材,明确教材目的与任务,掌握教材重点、难点明确本课的教学任务、几为完成任务而采取的教学原则、教学方法,组织措施等。
3、根据教学任务,提前准备和布置好场地、器材、及教学用具、教师不准旷课、丢课的因故不能上课,必须经学校领导同意,并做好妥善安排。
4、在教学中,加强与重视“三基教学”同时要注意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努力完成体育三个方面的任务。
5、教学原则、教学方法的运用,要从增强学生体质出发,根据青少年的心理生理特点及学生的实际情况,科学地安排好、密度和运动量。
6、教师要注意仪表整洁,举止大方,教态严肃、自然、注意精神文明的建设,并在课前三分钟前换好服装。在上课现场等候上课。
7、认真做好学生的学期、学年体育成绩的考核和评定,重视资料的积累和保管,并且定期进行科学的分析和归纳,指导和改进教学工作,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8、教学中要充分发挥体育委员,小组长及积极分子的作用并且经常做好对他们的培养和训练工作,使他们真正起到教师助手作用。
9、教学中要有严密的组织纪律,严格的安全保护措施与要求,严防伤害事故的发生一旦发生伤害事故要及时向领导汇报并作好妥善处理。
(二)、学生方面:
1、学习目的明确,积极自觉的上好体育课。注意听讲,积极学习掌握必要的体育基本知识技能与科学锻炼身体的方法,逐步养成自觉锻炼的习惯。
2、上体育课,着装要轻便,整齐,做到穿轻便运动鞋上课,不带钢笔,小刀等提前按教师要求,在指定地点等候上课。站队时要做到快、静、齐。
3、不得无故缺课,不迟到、不早退,服从领导,听从指挥,遵守课堂各项规定。
4、在课堂上严格执行教师的各项要求,不经允许不得随意移动器材教具要严格执行教师规定的各项保护措施。
5、要爱护体育器材,不得有意损害各种体育设备和用品,课后要按教师的要求如数送还各种器材。三、教学目的在《大纲》中,明确地规定了小学体育的目的:“通过体育教学,向学生进行体育卫生*教育,增进学生健康,增进体质,促进德、智、体全面发展,为提高全民族的的素质奠定基础。”
〈1〉使学生初步认识自己的身体和掌握锻炼身体的简单知识及方法,学会一些体育、卫生*的安全常识,培养认真锻炼身体的态度。
〈2〉初步学习田径、体操、小球类、民族传统体育、韵律活动和舞蹈等项目的基本技术,掌握简单的运动技能,进一步发展身体素质,提高身体基本活动能力。
〈3〉培养学习各项基本技术的兴趣和积极性,以及勇敢,顽强,胜不骄、败不馁,自觉遵守规则,团结协作等优良品质。体育课教学常规体育课教学应丛增强体质出发,加强课堂的“三基”教学经常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各种优良品质,充分发挥教师和学生两个方面的积极性,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6、目的明确,积极自觉的上好体育课。注意听讲,积极学习掌握必要的体育基本知识技能与科学锻炼身体的方法,逐步养成自觉锻炼的习惯。
三、教学进度
周次计划进度
一引导课,体育常识,游戏是儿童的良师益友。
二1、队列队形;2、游戏:穿过小树林;
三1、基本体操;2、游戏:守卫红旗;
四1、基本体操;2、游戏:报数比赛
五1、基本体操;2、游戏:春种秋收;
六游戏课:1、穿城门;2、夹球接力;
七1、技巧:前滚翻起立接球;2、游戏:绑腿接力;
八1、技巧:不同开始姿势的前滚翻:2、复习前滚翻
九游戏课:1、端水平衡:2、障碍赛跑
十1、技巧:复习前后滚动;2、游戏:绕木棒接力
十一1、韵律活动;2、走:各种姿势的走1、用各种正确姿势的走;2、游戏:迎面接力
十二1、队列:报数;2、复习各种姿势的走1、韵律活动;2、队列:报数
十三1、技巧:前滚翻;2、游戏:跳垫子游戏
十四1、劳动模仿操;2、游戏:迎面接力
十五1、队列:齐步走—立定;2、复习劳动模仿操游戏课:1、蹦蹦跳跳;2、猎人猎枪老虎
十六1、队列:走圆形;2、十字接力1、技巧:立卧撑;2、游戏:换物接力
十七1、队列;行进间走;2、复习韵律操;1、韵律操;2、游戏:单脚跳接力;
十八1、游戏课:1、踏石过河;2、攻关;1、技巧;仰卧起坐;2、游戏;快跳快跳;
十九、
二十考核
2、小学数学《小数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
教材内容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91—92页内容。
教材分析
小数的初步认识在小学教材中分两段进行,第一学段让学生结合具体生活情境,初步认识小数。第二学段要求学生是从“量”抽象到“数”理解并掌握小数的概念,即小数的意义。本节课是第一学段的教学内容,是在学生初步认识了分数和整数十进位值制和初步认识分数的基础上教学的,主要借助具体的量(元、角、分)和米尺几何直观图,直观感受小数与十进分数之间的关系,初步认识小数。学习本课内容是为今后学习小数加、减法、小数的意义等学习内容打基础的.。
《数学课程标准》在“学段目标”的“第一学段”提出:经历从日常生活中抽象出数的过程,初步认识小数,在数的认识等内容中体现发展数感。本节课,我力求联系生活实际,准备丰富素材,激活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从生活中常见的小数,展开学习历程,激发兴趣,唤起已有认知。引导学生充分观察、发现、体验、感悟的基础上,迁移类推,利用长度单位多角度地完善对小数的认知。使学生经历数学知识的形成与发展过程,初步渗透迁移、归纳、推理、数形结合等数学,培养学生思考和探究的意识和能力。
1.结合具体情境和几何直观图认识小数,会读、写简单的小数。
2.经历自主探索、合作交流、观察推理的过程,了解小数的具体含义,初步感知十分之几可以用一位小数来表示。
3.感受生活与数学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和兴趣,积累一定的数学活动经验,体验数学的价值。
教学重点认识具体情境中小数的含义。
教学难点通过数形结合、迁移类推,认识0.1米、1分米与米之间的关系。
教学准备教学课件 米尺模型。
一、创设情境、揭示课题
课件播放视频,谈话导入新课。
师:那除了整数,分数,在生活中我们还常见过哪种数?
今天老师就和同学们一起来认识小数。(揭示板书课题:小数的初步认识)
小数在学生的实际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通过丰富的生活素材,激活兴趣,点燃学习热情。)
二、探索新知、自主构建
1.激活经验,唤起认知。
(1)让学生结合生活经验,举例说明小数在生活中的应用。
(2)素材、初读小数、观察、发现并介绍小数点。
(1)结合商品价格标签,运用生活经验,说一说每一张价格标签表示多少元。
(2)在自主思考与语言表述中,初步体会具体情境中小数每位数字的含义。
(3)引导观察,对比发现,小数点前后的数字表示的不同含义,初步感知小数点的价值。
通过大量生活中的素材,让学生获得对小数的感性认识。读数中,对两位小数的读法,予以指导。不专门强调读小数,将读数任务穿插在每一个教学环节中。
3.数形结合、探索推理。
(1)根据经验知道0.1元=1角。
(2)借助多种直观图形,通过学生的独立思考—合作探究—直观演示,再现分数学习的数学活动经验,理解并发现1角= 元。
(3)推理思考并初步感悟1角=0.1元= 元。
人民币的运用,是学生熟知的内容,学生有着非常丰富的购物经验,对商品的价格标签上的小数含义都比较了解。因此,从尊重学生学习数学的现实角度出发,学生的经验中以“元”作单位的小数,学生更为熟悉,易于接受,因此,借助生活经验再现0.1元=1角,通过数形结合的方式,让学生经历独立思考,合作探究,直观演示来呈现思考过程,唤起分数学习时积累的数学活动经验,推理出1角= 元,感悟1角= 元=0.1元。
4.利用长度单位完善对小数的认识。
(1)根据学习经验,迁移类推出,1分米= 米=0.1米。
(2)生独立探究,写出合适的小数表示出相应长度。
(3)结合直观图,认识1.3米与1.6米,深入理解小数的意义,发展学生的数感。
在学生积累了一定的活动经验基础上,借助“米尺”模型,通过迁移类推的方式,再一次深入钻研1分米= 米=0.1米,再一次的强化十分之几的分数与一位小数的关系。
三、巩固练习,拓展提高
1.写一写:涂色部分用分数和小数表示。
2.在数轴上找到每一个小数对应的位置。
设计练习,学以致用,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达到有效的教学目标。
四、畅谈收获,升华认识
通过这节课,你们学到了什么?你觉得自己本节课表现如何?同学表现如何?老师表现如何?
五、了解小数发展史,渗透数学文化
课件播放小数发展史,学生感受数学文化。
3、小学四年级上册体育教学计划范文
一、教学目标
体育教学是以增进学生健康,增强学生体质促进德、智、体全面发展为主要目的,在本学期中要积极做到以下三点:
1、掌握基本的卫生*常识懂得简易急救及体育常识。
2、掌握快速跑、耐久跑的动作技术及1分钟跳绳的动作要求,提高学生的运动能力。
3、对学生的运动能力。
二、学情分析
五年级学生处于敏感素质发展即将交替的阶段,速度、灵敏、柔韧等素质的最佳发展阶段快要过去,力量、耐力等素质的敏感期。特别是大肌肉群的发展时期,也将向大小肌群同时发展的时期过度。五年级是素质发展的大好时期,相应练习的容量要大。
三、教材分析
全学期教材内容包括(1)、体育卫生基础知识,(2)、运动技能,(3)、身体健康,(4)、心理健康。教材内容较多,其中体育卫生基础知识的教学以课堂讲授为主,并适当运用课堂讨论。室外授课,主要是让学生掌握一定的运动方法、运动技能技巧,让他们自觉锻炼身体,达到“健康第一、安全第一”的目的。
四、主要工作:
1、进一步提高我校广播操的质量。
2、训练好校田径队,为区运动会做准备。
3、培养中高年级学生的运动兴趣,进一步掌握简单的技术动作,发展柔韧、反应、灵敏和协调能力。
4、使学生形成克服困难的坚强意志品质,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具有良好的合作精神和体育道德,在体育活动中具有展示自我的愿望和行为
五、教学内容
1、跑
改进快速跑和400米耐久跑的途中跑技术,培养跑的正确姿势,主要以50米、400米为主要教学内容。
2、跳跃
掌握跨越式跳高和蹲距式跳远的助跑,起跳空中姿势和落地四个环节,重点改进助跑和起跑相结合的技术,教学内容以跨越式跳高和蹲距式跳远为重点教学内容。
3、投掷
巩x地投掷的能力和上步投掷的方法,初步掌握协调用力技能,教学中以上步掷沙包为教学重点。
4、基本体操
主要以1分钟跳绳,跪跳起为主要教学内容。
六、教学措施:
3、创设个性发展和群体合作学习的良好环境。
4、留给学生一定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自主决定难易程度、自己掌握学习进程。
1、教育学生热爱中国**,热爱祖国,逐步提高锻炼身体的主动性和关心自身健康的社会责任感。
1.根据教学任务,提前准备和布置好场地、器材、及教学用具。
4、小学数学《小数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
1、使学生初步掌握小数减法的计算方法。
2、通过对比小数减法与整数减法的相同点以加深学生对小数减法的理解。
重点:掌握小数的减法计算方法。
一、复习导入新课。
1、复习小数加法。
0.37 + 0.58 10.9 + 7.8
2、重点复习小数加法的计算法则。
二、新课:
1、组织学生自学P96页例4。从例4中你学到了什么?从1.2-0.6=0.6的竖式计算中你发现了什么秘密?它与小数加法比较有什么不同的地方?你能说一说小数减法的计算方法吗?(留时间让学生议论。)
2、结小数的减法的计算方法。(略)
3、设计情景,提出问题,巩固小数减法的计算。
出数据信息:
尺子 铅笔 作文本 图画本 笔盒 彩色笔
0.80元 0.50元 1.20元 0.60元 9.67元 12.40元
师:根据以上的商品价格,你能提出什么问题,并解决它。
4、回顾对比:
小数减法计算与整数减法计算有什么不同?
小数减法计算与小数加法计算有什么相同点和什么不同点?
三、小组活动,巩固计算,提高计算能力。
说明:1、两人一组。每人说出一个小数。两人同时写竖式计算,比一比谁算得又对又快。在规定的时间内,计算题目多者为胜。
四、练习作业。
1、完成课本P97页第1、2题
2、课后实践作业:P97页第3题。
第五课时 小数加、减法混合练习
教学内容:课本P97~~P98第4~~6题。
1、使学生进一步会计算比较简单的小数加、减法。
2、使学生能形成比较 正确、熟练的计算技能。
教学重点:熟练小数加、减法混合计算的技能技巧。
一、口算练习。
4.6 + 5.4 0.6 + 0.8 0.36 + 0.4 0.9 – 0.7 0.8 – 0.4 1 – 0.6
老师小结口算情况。
二、练习笔算小数加、减法。
1、完成P97 第4题 和 P98 第6题。
2、评讲时突出两个带小数相减,且小数部分只有一位,十分位上的数不够减,要从整数部分的个位退一的计算方法,作为重点评讲。(学生如出现错误,结合评讲)
三、练习有关小数加减法的文字题。
讨论:以下两题应该怎样列式计算。
(1)0.95比0.58多多少?
(2)已知甲数是7.4,它比乙数多1.3,乙数是几?
学生列式计算后,老师进行简单小结:
第(1)小题是比较两数大小,相差多少?可用减法计算,列式计算 0.95 - 0.58 = 0.37 ;
第(2)小题已知甲数是7.4,它比乙数多1.3,乙数是多少?(也就是乙数比甲数少1.3,求比一个数少几的数是多少?)用减法计算:即7.4 – 1.3 = 6.1,做这类文字题一定要弄清楚谁与谁比,谁大谁小,求大数还是求小数,要分析题中两数关系,然后选择正确的算法进行解答。
四、练习有关小数加减法的应用题。(根据学生情况适当加深练习,补充题略)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huqf.cn/articles/228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