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忠毅公逸事》教案
教学目标:
1.能归纳整理本文重要的文言知识。
2.能理清本文思路,概括要点,感受左光斗坚贞不屈,一心为国的高风亮节。
3. 学习本文运用细节描写,刻画人物的写作方法。
教学过程
一、文言知识
(一)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左忠毅公逸事》。事先同学们没有预习,现在请大家结合文后注释阅读课文一至二遍,试着解决幻灯上红体字的意思。
幻灯投影:
风雪严寒,从数骑出:使……跟从
微指左公处,则席地倚墙而坐
使史更敝衣:
使将士更休
涕泣谋于禁卒,卒感焉。
乃奋臂以指拨眦
后常流涕述其事以语人
史公以凤庐道奉檄守御
(二)师提醒:
第一,不要孤立地解释某个词的含义,可以将词放在句子中来根据语境理解,这样可能就更容易、更准确了。比如:从数骑出,是使动用法。
第二,文言文学习重在对文言知识的归纳、积累。在这里老师给大家做一下示范。像“从”“席”这样的词类活用、像“更”“以”等重要的多义词,要整理到本子上。多义词也可以联想自己学过的文章归纳在一起整理,比如“焉”,我们刚学的《劝学》《师说》就有“积土成山,风雨兴焉”“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于其身也,则耻师焉”。当然也可以通过查阅字典归纳整理。
(三)请大家再一次阅读全文,圈出不理解的词句,马上提问。
二、文意理解
(一)请看文题:“左忠毅公逸事”题目向我们提供了哪些信息?
(二)既然“左忠毅公”就是左光斗,为何不以“左光斗逸事”命题?这样多通俗简明啊。
(三)大家视野再宽些,本文以“忠毅”的谥号代称,还有无别的作用?想一想好的标题都有哪些功能?(“忠毅”二字是全文的眼,“逸事”是紧扣“忠毅”来选材成文的。)(学生答不上来,直接问写了左忠毅公哪些逸事?这些逸事表现左光斗怎样的品质?)
(四)写了左忠毅公哪些逸事?这些逸事是如何体现“忠毅”的?
1左光斗提拔史可法。 微行出访,为国求才。(忠)
2左光斗狱中怒逐史可法。 受尽酷刑不屈服。(毅)以国事为念,保全人才。(忠)
左光斗几经酷刑,身陷绝境,能与史可法相见,当有许多肺腑之言需要倾吐,然而他毫不顾惜个人生死荣辱,唯以国事为念,这是何等高尚的情操!这是何等刚毅的性格!
(五)第三段写的是史可法,又不是左先生,这是不是没有扣题呢?
写史可法勤于军务,忠于职守。其实就是史可法继承左光斗“忠毅”的志向(对应第一段吾诸儿碌碌,他日继吾志事,惟此生耳。)。(侧面烘托与1、2段的正面描写相结合,人物形象更加突出。)
师:作为一篇写人叙事的散文。本文紧紧扣住“忠毅”这一人物的特点来选材、叙事,文章显得环环相接,井井有条。这也是本文写作的一大特色,在写记叙文时,同学们值得借鉴。当然除此之外,本文还有一大写作特色。先请回答这个问题。同桌或前后之间可以朗读交流。
三、写作特点。
(一)你认为本文中刻画人物精彩之处是哪里?为什么精彩?
第一段:几个动词。公阅毕,即解貂覆生,为掩户(改为“关门”是否可行?)。
第二段:外貌、动作、语言描写。席地倚墙而坐,面额焦烂不可辨,左膝以下筋骨尽脱矣。(呜咽,沉痛)史前跪抱公膝而呜咽。公辨其声,而目不可开,乃奋臂以指拨眦⑿,目光如炬,怒曰:“庸奴!此何地也,而汝来前!国家之事糜烂至此,老夫已矣,汝复轻身而昧大义,天下事谁可支拄者?不速去,无俟奸人构陷⒀,吾今即扑杀汝!”(深怕史可法看望他被奸人所害,怒赶史可法。语调要高亢、愤怒。)因摸地上刑械作投击势。此处请学生朗读。
第三段:动作、外貌、语言。每有警,辄数月不就寝,使将士更休,而自坐幄幕⒄外。每寒夜起立,振衣裳,甲上冰霜迸落,铿然⒅有声。或劝以少休,公曰:“吾上恐负朝廷,下恐愧吾师也。”谥号:忠烈。对应第一段“他日继吾志事,惟此生耳”。
(二)师总结:精彩的共同原因就是运用了大量的细节描写。大家从肖像、语言、行为的正侧两面描写上,品到了真味,大家真感动了。面对黑暗势力绝不低头的铮铮铁骨,以国事为念毫不顾惜个人生死荣辱的碧血丹心,左公的精神永远值得我们学习与弘扬。让我们怀着由衷的敬意,齐诵其中的部分。(生齐诵“一日……皆铁石所铸造也”。高亢激昂)
课堂结束。
拓展阅读
1、幼儿园大班语言公开课《声音的故事》教案
活动背景:
《声音的故事》是由声音展开联想与想象并不断的发生变化,使幼儿在不断的猜想中深深的被声音所吸引,所以,从本次活动的情节来看,声音能很好的激发幼儿的兴趣;其次,声音能很快的吸引孩子的注意力,源于生活的题材能丰富幼儿的生活经验,也符合大班语言教学目标中提出的"能集中注意地倾听,养成良好的倾听习惯,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及口语表达能力的要求。
设计意图:
在我们的生活中有着各种各样奇妙的声音,声音以它特有的形式吸引着孩子,孩子们喜欢听声音,也都能表达出对声音的想法。针对这一特点和本年龄段幼儿心理发展各方面的规律特征,我选用了"声音"作为本次活动的.题材。
活动目标:
1、愿意用自己的语言表达所听到的声音。
2、能对所听到的声音大胆想象并创编故事进行讲述。
3、感受听声音创编故事的乐趣。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幼儿对声音已具有初步的分辨能力。
2、物质准备:与声音有关的*课件
(1)、图片:拍手图片、小狗、电话、刮风
(2)、三组声音:①哭声②倒水声、喝水声③猫声、器皿破碎声、脚步声
①风声、雨声、走路声
②公鸡打鸣声、鸟叫声、老虎吼声
③歌声、掌声、宝宝笑声
④青蛙叫声、蛐蛐叫声、走路声
活动过程:
一、观看图片,模仿声音。
(教师依次播放图片,请幼儿模仿图片中物体发出的声音。)
1、谈话:今天我给小朋友带来了几张好看的图片,想看吗?
2、提问:图片上是什么?(你看到了什么?)他们能发出什么样的声音?
二、听一听、猜一猜、讲一讲
1、教师设问,激发幼儿参与的兴趣。
"生活中有各种各样的声音,不同的声音会告诉我们不同的事情。小朋友想不想猜一猜?"
2、播放一个声音,启发幼儿围绕这一声音进行想象。
(教师播放一个声音,鼓励幼儿对声音所表述的事情进行联想。如:播放一段哭声,请幼儿猜想并讲一讲:谁哭了?他为什么哭?)
3、播放两个声音,让幼儿进行联想。
(1)教师播放两个声音,鼓励幼儿对声音进行猜想。
(2)启发幼儿将两个声音联系在一起,用自己的语言讲述一件所发生的事情。引导幼儿发挥自己的想象,讲述不同的内容。
4、播放三个声音,让幼儿进行联想与创编,并由此编讲一段故事情节。
(1)教师播放一组声音,鼓励幼儿对声音进行猜想。
(2)启发幼儿将一组声音联系在一起,大胆想象创编故事并鼓励幼儿在集体面前讲述自己创编的故事。
三、小小故事会
1、教师鼓励、肯定幼儿创编的故事,把幼儿分成四组,并向幼儿发出挑战,"还有几组不同的声音,你们能创编出好听的故事吗?"
2、教师依次播放几组声音,请幼儿注意倾听。
3、请各组幼儿选择自己将要进行创编的一组声音,围坐在一起,相互交流分享。教师请每组幼儿选一个或两个幼儿在集体面前讲述自己组创编出来的故事,教师及时给予帮助与肯定。
四、我的故事我表演鼓励小组内的幼儿继续编讲故事,并给自己组编讲的故事创编名字,在将创编的故事进行角色表演。
活动反思:
1、大班幼儿思维活跃,但有时要把丰富的内涵通过比较到位的语言表达出来有一定的难度,必须借助教师的引导和帮助。
2、由于借班教学,教师与幼儿的互动性没有达到预期效果。
活动点评:
1、活动过程层层递进,环环紧扣,目标完成较好。
2、教师引导幼儿的能力还有待提高。
2、幼儿园公开课教案设计及教学反思:五*脸谱
活动目标:
1、在欣赏活动中,引导幼儿感受脸谱艺术的美,激发创作兴趣。
2、尝试用线条、**对称的方法夸大表现脸谱特征。
活动准备:
幼儿人手一张画好脸部轮廓的纸,**笔,教学挂图。
活动过程:
(一)观察讨论导入:你们知道以前的脸谱可以分几种?(4种)哪4种?(黑脸、白脸、红脸、蓝脸)脸谱是一种神奇的化妆,你们知道脸谱是什么时候化的妆?(唱京剧的时候)
讨论:
1、脸谱非常的漂亮,一些大画家把它做成艺术品挂在家里,所以现在的脸谱有非常多的颜*。今天老师也带来了一些,你们根据它的颜*给脸谱取个名字。
2、师逐一出示红脸、蓝脸、绿脸、黄脸。脸谱是一种化在脸上的妆,我们来找一找脸谱与脸哪些地方是一样的。(左右对称,都有眼睛、嘴巴、鼻子、眉毛)哪些地方不一样(颜*不一样,脸分成几个块面,五官有了变化)。幼儿讨论颜*如何变,五官有些什么变化,脸上的块面是如何分的,为什么要这样分?)
(二)联想创作
今天我们一起来当艺术家,设计一张漂亮的脸谱。
提示:
1、心里先想好,今天你要画一张什么颜*的脸。
2、化妆的时候要仔仔细细,千万不要把脸画得两边两样。
3、脸谱上还有许多弯弯的线,什么地方要涂眼影,什么地方要涂胭脂要告诉大家。
4、你的五官变了没有,变成了什么?(相互欣赏幼儿作品,促进生生互动)
5、颜*要有深有浅,找一找谁是大艺术家。
(三)引导、讲评
将每个幼儿的作品贴于黑板上大家一起欣赏。教师随机抽取幼儿作品,请幼儿介绍你画的是什么脸,请其他幼儿说说同不同意,为什么同意,为什么不同意?(从主要颜*上进行讲评)
活动延伸:回家与爸爸妈妈找找生活中对称的物品并做好记录带来一起交流。
活动目标:
1、在欣赏活动中,引导幼儿感受脸谱艺术的美,激发创作兴趣。
2、尝试用线条、**对称的方法夸大表现脸谱特征。
活动准备:
幼儿人手一张画好脸部轮廓的纸,**笔,教学挂图。
活动过程:
(一)观察讨论导入:你们知道以前的脸谱可以分几种?(4种)哪4种?(黑脸、白脸、红脸、蓝脸)脸谱是一种神奇的化妆,你们知道脸谱是什么时候化的妆?(唱京剧的时候)
讨论:
1、脸谱非常的漂亮,一些大画家把它做成艺术品挂在家里,所以现在的脸谱有非常多的颜*。今天老师也带来了一些,你们根据它的颜*给脸谱取个名字。
2、师逐一出示红脸、蓝脸、绿脸、黄脸。脸谱是一种化在脸上的妆,我们来找一找脸谱与脸哪些地方是一样的。(左右对称,都有眼睛、嘴巴、鼻子、眉毛)哪些地方不一样(颜*不一样,脸分成几个块面,五官有了变化)。幼儿讨论颜*如何变,五官有些什么变化,脸上的块面是如何分的,为什么要这样分?)
(二)联想创作
今天我们一起来当艺术家,设计一张漂亮的脸谱。
提示:
1、心里先想好,今天你要画一张什么颜*的脸。
2、化妆的时候要仔仔细细,千万不要把脸画得两边两样。
3、脸谱上还有许多弯弯的线,什么地方要涂眼影,什么地方要涂胭脂要告诉大家。
4、你的五官变了没有,变成了什么?(相互欣赏幼儿作品,促进生生互动)
5、颜*要有深有浅,找一找谁是大艺术家。
(三)引导、讲评
将每个幼儿的作品贴于黑板上大家一起欣赏。教师随机抽取幼儿作品,请幼儿介绍你画的是什么脸,请其他幼儿说说同不同意,为什么同意,为什么不同意?(从主要颜*上进行讲评)
活动延伸:回家与爸爸妈妈找找生活中对称的物品并做好记录带来一起交流。
幼儿园的美术活动是为了让幼儿具备初步的审美意识,挖掘和发挥幼儿的创造能力。大班的幼儿已积累了较多的美术知识经验,在此基础上,我选择了各种不同题材、不同风格的欣赏作品来拓宽幼儿的创造思路,提高幼儿的欣赏能力。在这次活动中,我以*传统艺术——脸谱作为欣赏对象,旨在让幼儿了解*的工艺艺术。以脸谱精致、绚丽、独特的装饰风格来吸引孩子,引起创作兴趣,提高幼儿感受美、表现美的能力。
评析:
传统艺术是美术欣赏中十分重要的内容,我选用传统艺术鲜明、独特的作品风格来拓展幼儿创作思路,达到了欣赏、表现美的目的。同时也让幼儿进一步了解中华艺术宝库中的各种奇葩,懂得了欣赏、热爱我们的民族艺术。脸谱是中华民族艺术中的瑰宝,它以浓烈的**,鲜明的艺术风格见长,很容易地吸引住了幼儿,因为这样的内容正符合了幼儿对**敏感的心理特点。同时,脸谱中优美流畅的线条,在老师引导下让幼儿绘画的笔触变得灵活,扩大、夸张表现的五官满足了幼儿喜欢表现新奇思维的特点。除此以外,脸谱中明显的对称装饰,对幼儿创作思路中的逻辑*作了进一步的要求,从脸谱的选*中逐步让幼儿感受主*与配*的映衬效果,为幼儿在今后作画中有选择地安排**表现主题情感作了一个铺垫,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因此,活动设计《五*脸谱》是一个较综合*的、较成功的活动,它将美术目标中对**、线条、装饰等多个要求较自然的揉进一个内容中,使幼儿通过一个主题内容获得了较好的发展。然而,在活动中也存在一些困惑与问题:
1、由于幼儿对美术的感受能力不一,部分幼儿不能很好地观察并把握脸谱对称的特点,所以装饰绘画中出现了脸谱不对称的现象。
2、由于幼儿对美术表现能力的差异,有的幼儿不能较好地运用线条、**夸张地表现脸谱特征。比如:线条不够连贯、流畅,**较单一、配*不够鲜明等。在以后活动中值得注意的是应加强对幼儿观察能力的培养,增强幼儿对美术活动的兴趣,多进行个别引导,让幼儿带着问题去观察,并在观察中发现问题。平时注重对幼儿线条练习及**搭配的指导。增强幼儿对美术活动的兴趣、感受力和表现力应从平时一点一滴做起。
3、大班优秀公开课认识日历教案
活动目标
进一步学会看日历,体验在日常生活中运用日历的乐趣,感知时间的重要性,知道要珍惜时间。
活动准备
1、教师自制20xx年全年日历一大张作为教具(要求数字尽量写大)。同时制作并复印供幼儿用的05年全年日历表,每人一张。
2、抽答问题的卡片若干张。
3、幼儿收集各式各样的挂历、墙历、台历若干。
活动过程
一、出示日历,再一次巩固对日历的认识
1、在日历上找出表示年月日。
2、了解红字黑字表示的意思。
小结:通过日历我们可以知道今天是几月几日,星期几。
二、让幼儿自己练习看日历
给每个幼儿发一张20xx年全年日历。
1、说说自己的生日是几月几日。
2、在日历上找出自己的生日并指给同伴看。
3、在上面找出自己的生日,说出是几月几日,星期几。再请小朋友二人一组,一人报出时间,另一人在日历表上找到相应的位置,报几次后二人互换。
三、了解日历中的星期
1、看日历找出一周有几天。
2、在日历上找出自己哪几天上幼儿园。
四、了解日历中“年”的意义
对未来有初步的预想老师讲解一年的意义。如过了一年,小朋友都长大了一岁。问到再过10年你们有多大?那时你们想干什么事?请幼儿自由发言。
五、欣赏诗歌《时间伯伯》,教育幼儿珍惜时间
时间伯伯时间伯伯,你是伟大的旅行家,你从不停止自己的脚步,从过去走到现在,从昨天走到今天,从现在走向将来。时间伯伯,叔叔阿姨告诉我们,“一寸光阴一寸金”,我们一定爱惜你,跟随你的脚步,做时间的小主人。
六、完成学习包《看日历找生日》
活动反思
通过观察日历,幼儿去寻找自己的生日。在活动中,幼儿都能够积极的参与到活动中。但是,在活动中,发现个别幼儿不能够准确的找到月份。所以下次活动时候要注意对能力弱的几个幼儿进行加强指引,并在材料投放上充分考虑幼儿的不同能力,投放具有层次性的材料,如能力弱的幼儿可以选择固定月份,让其找出日期的方式给予一定的支持,使能力弱的幼儿也能体会到成功的满足感。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huqf.cn/articles/234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