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文《小英雄雨来》教案范文

发布时间: 2025-07-14 23:20:11

课文《小英雄雨来》教案范文

一、背景知识

1.这篇课文记叙了抗日战争时期,小英雄雨来掩护交通员,跟日本鬼子作*的英雄事迹,歌颂了抗日根据地儿童热爱祖国、勇敢机智的优秀品质。全文分为六大段。第一段讲雨来的家乡景色优美,雨来的游泳本领高强。第二段讲雨来上夜校。第三段主要讲雨来掩护李大叔。第四段讲雨来跟日本鬼子进行英勇*,绝不讲出交通员藏身的地方。第五段讲芦花村的人们以为雨来牺牲了,都为他惋惜。第六段讲雨来并没有死。课文的最后三个自然段,描写雨来出现在河面上所用的动词:露、抖、抹、扒、扎、游,用得准确,进一步从行动上反映了雨来机智勇敢的品质。

2.为了帮助学生自学,本课跟前面的选学课文一样,编有旁注,或点明内容的含义,或提示写作方法。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边看旁注边认真自学的读书习惯。

二、教学目标

1.养成边看旁注边认真自学的读书习惯。

2.能借助拼音读准生字的生 音,理解新词语在课文中的意思。

3.能用一两句话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能给课文各大段加上合适的小标题,能简要复述课文。

4.初步懂得环境描写与表达中心意思的关系。

5.感受小英雄雨来热爱祖国、勇敢机智的优秀品质。

三、重点与难点

重点:理清文章的条理以及各段之间的联系。

难点:懂得环境描写与表达中心思想的关系。

一、教学准备:灯片。

二、教学时间:3课时。

第1课时

(一)教学目标

1.边看旁注边自学,了解故事内容。

2.学习生字新词。

(二)教学过程

1.揭题释题。

(1)出示课题。

(2)从题目可以看出本文是写什么的?(写人物的,主要人物是小英雄雨来。)

(1)自学课文,要求:①边自学边看旁注,有旁注的地方要特别读得仔细一点。②注意生字,理解新词,教师作巡回指导。

(2)检查自学情况。

①读带点的字。

Shuānjiūbā吧嗒吧嗒(作象声词)

枪栓揪ba(语气词)

②理解下面的词语。

却难推推搡搡晌午吆喝有志不在年高

(3)默读课文,思考:这篇课文记叙了一件什么事?课文一共有几部分?描写了雨来的哪些英雄行为?全班讨论、交流。

(4)用简练的语言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这篇课文较长,内容较多,要抓住主要的内容进行概括,对课文内容要注意取舍。)

(5)雨来是一个怎样的孩子?为什么说雨来是小英雄?(热爱祖国,勇敢机智。)

3.布置作业。

(1)给下列多音字注意,并组词。

()()()

撒钻还

()()()

(2)摘录课文中的象声词,并体会它们的作用。(增强语感,使语言表达得生动形象,如闻其声。)

拓展阅读

1、学二年级数学活动

【学习目标】

1、认识长度单位米,初步建立1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米=100厘米。

2、会用米尺测量物体的长度。

3、在建立1米长度观念的基础上,培养学生观察能力以及估算物体长度的意识。

4、通过测量、观察、比较等学习活动,感知1米的实际长度,形成1米的长度观念,体验观察、比较的数学思想和方法。

5、培养学生细心、认真的学习习惯,感受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

【重点、难点】

学重点:学会测量长度的方法和建立1米的实际观念。`

学难点:建立1米的实际观念和知道1米=100厘米

【学习过程】

一、创设情境,谈话导入。

师:昨天老师让大家回去测量自己的身高,都量了吗?谁说一说,你的身高是多少?(学生交流自己的身高)

大家在交流的时候都用到了一个字“米”。今天我们就认识米(板书题)量比较长的物体,通常用米作单位。

[设计意图]让学生通过亲自测量初步感知“米”在生活中的应用,感受数学自于生活。

二、探究体验。

1、估计1米的实际长度。

师:老师的身高是1米58厘米,你能估计一下,从地面到老师身上的哪儿大约是1米高呢?(学生根据已有经验进行估计)。

再估计一下,从地面到你身体的哪个部位大约是1米呢,(并贴上标签),再说说你的身高比1米高呢,还是不到1米?

师:大家都想估计,那我们做个游戏好吗?请两个同学把这卷绸带慢慢的拉开,其他同学认真观察拉开的'绸带,如果你觉得拉开的绸带的长够1米了,就立即喊“停”(学生活动)。

启发:指着拉开的绸带,这正好是1米吗?怎样才知道它到底有多长呢?(可以用尺量)那请朋友用你们的尺量一下。(得出用厘米尺量很不方便,而且也不容易得出正确的结果。

这样测量你感觉怎么样?(很麻烦)

师:看同学们如果用自己的尺子量很麻烦。那谁有更好的办法呢?(做一把更长的尺子)大家真聪明,能想出这么多的好办法。老师这里有一个好宝贝,用它很快就能量出绸带的长,想不想知道是什么?

[设计意图]从估测老师的身高入手,学生肯定兴趣很高,在此过程中,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估一估1米到底有多长,既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估测意识,也为建立1米的长度单位打下了基础。

2、认识米尺。

出示米尺。

(1)谈话:这是一把米尺,它的长度正好是1米。用它量比较长的物体就容易多了。

(出示米尺图)这就是米尺的缩图,请大家拿出你们的尺子,跟米尺比一比,找找看有什么不同的地方?(数字不同,刻度线不同)

(2)请一位学生拿自己的尺子量一量老师的米尺上从0刻度到10刻度有多长?(10厘米)

那米尺上一共有多少刻度?100刻度就是100厘米就是1米。

根据学生回答,板书:1米=100厘米。

[设计意图]通过观察、对比、思考学生自主发现米和厘米之间的关系。

3、用米尺量。

(1)谈话:怎样用米尺量出刚才绸带的长度是不是1米呢?谁试一试?指名量出1米的绸带。你是怎么量的。

结:量物体的时候,一定要从物体的一头开始,用卷尺或米尺的0刻度对齐物体的一端,尺子要放平放直。(件演示)

(2)提问:王老师想知道到底身上的哪儿离地面是1米高,谁帮老师量一量。(学生测量后,在1米的位置贴上标签。)

(3)同学们想不想知道你们刚才在自己身上估计的1米

对不对?同桌合作量一量,并把标签帖正确了。并感受一下1米到底有多长?再说说你的身高比1米多还是少?多几厘米?

(4)谈话:同学们现在知道1米有多长了吗?请朋友张开双手,先估计一下,自己的一庹比1米长还是短。再量一量。

交流。问:你能用双手比划出1米大约有多长吗?

(学生用手比划1米的实际长度)

(5)谈话:请朋友在室里找一找,你的身边

哪些物体长约是1米。(量一量)

(6)量哪些物体的长要用米做单位?

[设计意图]通过估一估、量一量、比一比、找一找等实践活动,让学生用不同的方法充分感知1米有多长,建立1米的实际观念,并学会测量长度的方法。

三、方法应用。

1、提问:你能估计出1米长的队伍大约能有几人吗?(学生可能想到,竖着排大约有5人,横着牌大约有3人。

提问:想一想,同样是1米长的队伍,为什么有的大约有5人,有的大约有3人呢?

要求:估计一下,用我们平时的步子走1米长的路大约要走几步?(请几个同学上走一走)

提问:同样走1米,为什么走的步数不一样?

谈话:同学们想知道自己走1米大约要几步吗?

组合作:在地面上量出1米的距离。每个同学都走一走。

组活动。组织交流。

3、朋友现在已经知道1米的大概长度,老师站在这里,谁能上找个位置,使你和老师之间的距离正好是1米?能再找个离老师1米的位置吗?还能找到这样的位置吗?

学生纷纷站在老师的身边,最后成一个半径是米的圆。

[设计意图]数学源于生活,用于生活,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体验观察、比较的数学思想和方法。感受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并应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四、梳理知识,总结升华

提问: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你们有哪些收获?

[设计意图]对本节的学习做一个简单的回顾整理,形成基本的知识网络,整理学习思路,建立1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米=100厘米。

2、学二年级数学活动

1、让学生通过生活中例子初步感知旋转这中生活中常见的现象。

2、通过学生的操做体会旋转,培养学生动手实践的能力

3、培养学生的应用数学的意识。

学重难点:感知旋转

一、体会感受

1、观察电风扇、风车等旋转的物体

2、请同学们用手比划一下它们是怎么动的。

3、举生活中有没有象这样子的一些运动呢,请呢举例子说明。

象这样的一类的现象我们把它叫做什么什么呢?

判断:哪些物体的运动属于旋转。

二、感受旋转的方向。

1、展示两类按照不同方向旋转的物体,让学生进行分类。

2、说说你为什么要这样分。

3、出示钟面,让学生观察,秒针是怎么样旋转的。

4、给旋转按不同的旋转方向起个名字。

结:象这样一类跟秒针一样从左往右转动的叫作顺时针转动,而跟它相反的转动叫逆时针旋转。

三、动手做一做

1、完成43页第三题。

2、自己表演一个旋转。让你手里的东西旋转起

3、按照指示按照不同方向转动。

4、动手完成本42页做做一做。

四、展示旋转美,创造旋转美

1、出示紫荆花图,让学生想想它是怎么样被创造出的?

2、用旋转创造出美丽的图

总结

学反思:同样注重口语的表达,有的学生说电扇是旋转现象,还有的学生说水龙头是旋转现象,必须纠正:电扇扇叶转动是平移现象,打开或关闭水龙头时是旋转现象。

3、幼儿园大班音乐优质鱼和鲨鱼》及学反思

班音乐活动鱼和大鲨鱼》含反思》这是优秀的班音乐章,希望可以对您的学习工作中带帮助,快看看班音乐活动鱼和大鲨鱼》含反思!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尝试用自己喜欢的身体动作自由表现各种水草、大石头的动作。

2、鼓励幼儿大胆想象,体验在音乐活动中探索的快乐。

3、让幼儿感受歌曲欢快的节奏。

4、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5、乐意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活动中的快乐。

活动准备:

已熟悉鱼游音乐;鱼、鲨鱼的头饰。布置一个海底场景。

活动过程:

1、师生听鱼游音乐进场。幼儿各自创编鱼游的动作,老师帮助幼儿整理脚下的碎步动作。

让幼儿思考:大鲨鱼时,鱼该怎样做才能不被大鲨鱼发现?

引导幼儿创编各种水草和大石头不动或蹲下的姿态。

老师讲解游戏规则:即鱼在水中游水、吐泡泡,(本.源:快思.网)当听到大鲨鱼到时,立即模仿水草或大石头的姿态隐藏起

3、幼儿玩音乐游戏根据游戏的情况作一下结。

幼儿熟悉音乐和游戏规则后,可请个别幼儿和老师扮演大鲨鱼。

学习歌曲的环节,在熟悉了歌曲的基础上,我组织朋友们将旋律演唱和间奏演奏相结合表演,从集体到组,变换的表演方式,体验了各种形式的乐趣,也感受到了音乐到的快乐。这一环节,孩子们都沉浸在这种愉快的音乐氛围以及情景表演中。

4、幼儿园大班音乐优质鱼和鲨鱼》及学反思

一、 导入新

1、运行“鲨鱼捕海洋生物.sb2”

2、提问,对比与前面所学的舞台背景和角色的区别。

4、讲授多造型和单造型的。

5、揭示题。

二、 探究新知

1、解说并运行“鲨鱼捕鱼.sb2”

2、提出问题。

鱼游到舞台边缘后如何改变游动的方向? ②如何判定鲨鱼嘴部是否碰到鱼头部? ③碰到后鱼如何被捕获?

3、让学生带着问题,阅读P20。并组讨论

4、**。

5、提问。

6、讲解指令功能,建立初步印象。

7、引导学生阅读P21和P22,设置背景和新增角色。

8、请学生操作。

9、师示对造型的编辑。

10、引导学生参照本图4-5对造型进行编辑。

11、**。

12、引导学生参照本23页,编写脚本。

13、展示学生的作品,并说明对哪些指令内容进行调整。

14、分层任务,自主选择创新活动(仙人掌和马的对话、改进鲨鱼吃鱼)。

15、展示学生的作品,并评价。

三、评价、总结

1、评选最佳组和最佳学员。

2、让学生说说今天的收获,并综合评价。

点击查看更多课文《小英雄雨来》教案范文相关内容»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huqf.cn/articles/23903.html

热门阅读

  1. 2016年寒露节气商务短信祝福语
  2. 祝妈妈生日快乐的说说祝福语
  3. 社区主任竞选发言稿
  4. 以助学铸人铸梦为主题的征文
  5. 训诲谚语大全
  6. 愿有人陪你颠沛流离随笔
  7. 201年国际护士节祝福语大全
  8. 鸡年拜年贺词201
  9. 学生综合素质自我评价
  10. 《宝贝当家》读后感
  11. 羊年给姐姐的春节祝福语
  12. 送朋友的十一微信祝福语
  13. 幼儿园计划生育总结范文
  14. 圣诞节搞笑幽默贺词2016
  15. 春节给同学的祝福语集锦
←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