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志魏书曹彰传原文及译文赏析

发布时间: 2025-07-17 16:16:56

三国志魏书曹彰传原文及译文赏析

任城威王(曹)彰,字子文。少善射御,膂力过人,手格猛兽,不避险阻。数从征伐,志意慷慨。大祖(曹操)尝抑之曰:“汝不念读书慕圣道,而好乘汗马击剑,此一夫之用,何足贵也!”课彰读《诗》《书》。彰谓左右曰:“丈夫一为卫、霍,将十万骑驰沙漠,驱戎狄,立功建号耳,何能作博士邪?”太祖尝问诸子好,使各言其志。彰曰:“好为将。”太祖曰:“为将奈何?”对曰:“被坚执锐,临难不顾,为士卒先;赏必行,罚必信。”太祖大笑。

(建安)二十三年,代郡乌丸反。以彰为北中郎将,行骁骑将军。临发,太祖戒彰曰:“居家为父子,受事为君臣,动以王法从事,尔其戒之!”彰北征,入涿郡界,叛胡数千骑卒至。时兵马未集,唯有步卒千人,骑数百匹。用田豫计,固守要隙,虏退散。彰追之,身自搏战,射胡骑,应弦而倒者前后相属。战过半日,彰铠中数箭,意气益厉,乘胜逐北。至于桑干,去代二百余里,长史诸将皆以为新涉远,士马疲顿,又受节度,不得过代,不可深进违令轻敌。彰曰:“率师而行,唯利所在,何节度乎?胡走未远,追之必破。从令纵敌,非良将也。”遂上马,令军中:“后出者斩。”一日一夜与虏相及,击,大破之,斩首获生千数。彰乃倍常科大赐将士,将士无不悦喜。时鲜卑大人轲比能将数万骑观望强弱,见彰力战,所向皆破,乃请服。北方悉平。时太祖在长安,召彰诣行在所。彰自代过邺,太子(曹丕)谓彰曰:“卿新有功,今西见上,宜勿自伐,应对常若不足者。”彰到,如太子言,归功诸将。太祖喜,持彰须曰:“黄须儿竟大奇也!”

太祖东还,以彰行越骑将军,留长安。大祖至洛阳,得疾,驿召彰,未至,太祖崩。文帝(曹丕)即王位,彰与诸侯就国。黄初二年,进爵为公。三年,立为任城王。四年,朝京都,疾薨于邸,谥曰威。

11.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课彰读《诗》《书》 课:督促。

B. 应弦而倒者前后相属 属:连接。

C. 一日一夜与虏相及 及:达到。

D. 召彰诣行在所 诣:前往。

12.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A. 太祖尝问诸子所好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

B. 尔其戒之其志洁,故其称物芳

C. 虏乃退散 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乃还

D. 斩首获生以千数以地事秦,犹报薪救火

13. 下列记述曹彰言行的句子,可以作为曹操“黄须儿竟大奇也”这一评价的主要依据的一组是

① 数从征伐,志意慷慨。

② 不念读书慕圣道,而好乘汗马击剑。

③ “丈夫一为卫、霍,将十万骑驰沙漠,驱戎狄,立功建号耳,何能作博士邪?”

④ “率师而行,唯利所在,何节度乎?”

⑤ 彰乃倍常科大赐将士。

⑥ 如太子言,归功诸将。

A. ①②④ B. ①③⑥ C. ②③⑤ D. ④⑤⑥

14.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曹彰年少时,善于射箭、骑马、驾车,本领高强,力量超人,能徒手击杀猛兽。

B. 曹彰早年曾立志做将军,主张赏必行,罚必信,在日后的战斗中实现了自己的初衷。

C. 在敌人处于优势的情况下,曹彰临危不惧,善于听取下属意见,制定正确策略,坚守要道,使敌军退散。

D. 曹彰用兵有方,战功卓著,曹操大为赞赏并封他为任城王。

15. 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意气益厉,乘胜逐北

(2)从令纵敌,非良将也。

(3)卿新有功,今西见上,宜勿自伐,应对常若不足者。

答案为:

11.C 12.B 13.D 14.D

任城威王曹彰,字子文。曹彰自小善于射箭御马,臂力过人,能徒手与猛兽搏斗,从不躲避险阻。曾经多次从军征伐,志气慷慨激昂。曹操见此,常教训他说:“你这孩子就是不想读书,不仰慕追求圣贤治国的道理,而只喜欢骑马击剑;这些东西只能让你成为凡夫而已,又怎么能达到尊贵的程度呢!”(于是)便督促曹彰去学习《诗经》《书经》。曹彰向左右诉说:“大丈夫一律应该像卫青、霍去病那样,带领十万军队驰骋沙场,驱除戎狄,立大功、建封号,又怎么可以待在这里作博士呢?”曹操曾问众儿子喜欢做什么,让其各言其志。曹彰说:“喜欢做将军。”曹操问:“做将军要怎样?”曹彰答道:“要披坚执锐,遇到危难不迟疑,身先士卒;有功必赏,有罪必罚。”曹操听罢大笑。 建安二十三年,代郡乌丸*,任命曹彰为北中郎将,行骁骑将军事。临出发之际,曹操训诫曹彰道:“我与你居家时虽为父子,受命时却为君臣,如今凡事须按照王法来行事,你千万要警戒!曹彰起军北征,军队开入涿郡边界,突然遇上约数千骑乌丸叛军。当时曹彰军兵马未集,只有步卒千人左右,马匹也只有数百匹。于是曹彰用田豫之计,坚守要隙,胡骑向后退散。曹彰见状,出营追之,亲身搏战,举箭射向胡骑,应弦而倒者相继不绝。战过半日,曹彰铠中数箭,但精神更加振奋,趁着胜利追击败兵。直至桑干,离开代郡二百余里之遥。军中长史、诸将皆认为军队刚涉远地,兵马疲顿,而且此行又已受节度(军事上的调度限制),命我等不得过代郡,不可深入敌阵,免得做出既违令又轻敌的行为。曹彰说:“带领军队出征,只要是有利我军的事便要做,说什么节度呢?胡军出走不远,我们追而讨之,必能大破他们。如果因为遵从军令而放跑敌人,也不是好的将领。”于是出阵上马,号令军中:“晚出击者,斩。”

(举军追击)一日一夜便与乌丸叛军相战,曹彰带领士兵奋进击讨,果然大破敌军,斩首及生擒者累以千数。曹彰于是以比平常情况双倍的赏赐犒赏将士,将士无不喜悦。当时鲜卑轲比能带领数万骑从旁观望两军强弱,看见曹彰力战,而所攻者皆破,于是向魏军请服。北方都已安定。其时曹操身在长安,召曹彰前去相见。曹彰从代北回来,经过邺城,太子曹丕向曹彰说:“你刚刚得大功,如今往西诣见主上,最好不要自我夸耀,要在交谈中时时表现出好像做得不够的样子。”曹彰到了长安,如太子所言,把功劳归于属下诸将。曹操大喜,用手捋着曹彰的胡须说:“黄须儿竟大奇也!” 曹操东还后,便让曹彰做行越骑将军,留守长安。曹操到洛阳后不久,便得了重病,派驿马往召曹彰,但曹彰未至,曹操去世了。曹丕即王位,曹彰与其他诸侯均向国归顺。黄初二年,曹彰进公封王。黄初三年,册立为任城王。黄初四年,曹彰进京朝觐时,得了急病,暴毙于府邸中。追谥曰威。

拓展阅读

1、《许褚》的

许褚字仲康,谯谯人也。容貌雄毅,勇力绝人。汉末,聚少年宗族数千家,共坚壁以御寇。时汝南葛陂贼万馀人攻褚壁,褚众少不敌,力战疲极。兵矢尽,乃令壁中男女,聚石如杅①斗者置四隅。褚飞石掷之,所值皆摧碎。贼不敢进。粮乏,伪与贼和,以牛与贼易食,贼来取牛,牛辄奔还。褚乃出阵前,一手曳牛尾,行百馀步。贼众惊,遂不敢取牛而走。由是淮、汝、陈、梁间,闻皆畏惮之。

太祖徇淮、汝,褚以众归太祖。太祖见而壮之曰:“此吾樊哙也。”即日拜都尉,引入宿卫。诸从褚侠客,皆以为虎士。从征张绣,先登,斩首万计,迁校尉。从讨袁绍于官渡。时常从士徐他等谋为逆,以褚常侍左右,惮之不敢发。伺褚休下日,他等怀刀入。褚至下舍心动,即还侍。他等不知,入帐见褚,大惊愕。他色变,褚觉之,即击杀他等。太祖益亲信之,出入同行,不离左右。从围邺,力战有功,赐爵关内侯。从讨韩遂、马超于潼关。太祖将北渡,临济河,先渡兵,独与褚虎士百馀人留南岸断后。超将步骑万馀人,来奔太祖军,矢下如雨。褚白太祖,贼来多,今兵渡已尽,宜去,乃扶太祖上船。贼战急,军争济,船重欲没。褚斩攀船者,左手举马鞍蔽太祖。船工为流矢所中死,褚右手并溯船,仅乃得渡。是日,微褚几危。其后太祖与遂、超等单马会语,左右皆不得从,唯将褚。超负其力,阴欲前突太祖,素闻褚勇,疑从骑是褚。乃问太祖曰:“公有虎侯者安在?”太祖顾指褚,褚瞋目盼之。超不敢动,乃各罢。后数日会战,大破超等,褚身斩首级,迁武卫中郎将。武卫之号,自此始也。军中以褚力如虎而痴,故号曰虎痴;是以超问虎侯,至今下称焉,皆谓其姓名也。

褚性谨慎奉法,质重少言。征南将军②自荆州来朝谒,太祖未出,入与褚相见于殿外。仁呼褚入便坐语,褚曰:“王将出。”便还入殿,仁意忿之。或以责褚曰:“征南宗室重臣,降意呼君,君何故辞?”褚曰:“彼虽亲重,外籓也。褚备内臣,众谈足矣,入室何私乎?”太祖闻,愈爱待之,迁中坚将军。

】①杅yú:盛浆汤等的器皿。②征南将军:仁平定反贼有功,拜征南将军。

许褚字仲康,谯谯(今安徽亳州)人。容貌雄俊刚毅,胆力过人。汉朝末年,他聚集少年以宗族好几千家,共同筑起坚实的壁垒来抵御贼寇。当时汝南(今河南汝南县)葛陂为首的贼寇一万多人攻打许褚的防御,许褚人少打不过,奋力作战极度疲劳。弩箭用光了,于是让城中的男女,收集和杅斗一样大的石头放置在四个城角。许褚用石头投掷敌人,所打中的都被击碎。敌人不敢逼近。粮食缺乏,就假装和敌人和战,用牛和敌人换粮食,敌人来取牛,牛都跑了回来。许褚于是走到阵前,用一只手拽住牛尾巴,走了一百多步。敌人都很惊恐,于是不敢来取牛而撤走了。因此淮、汝、陈、梁一带,都畏惧忌惮许褚。

太祖(操)带兵巡行淮、汝一带,许褚带领众人投靠操。操见到他认为他很豪壮,说:“这是我的樊哙啊。”当天就任命他为都尉,做自己的近身侍卫。那些起初跟从许褚的侠客,操都作为勇士来使用。许褚跟随操征讨张绣,率先登上城墙,斩首的敌人一万多,升任为校尉。又跟从操在官渡征讨袁绍。当时操的侍卫徐他等人密谋*,因为许褚经常侍卫在操左右,忌惮他而不敢发动叛乱。等到许褚歇班的时候,徐他等人打算怀藏着刀进到操帐中行刺。许褚到了住处心神不定,立即回来守卫操。徐他等人不知道,进到帐里看到了许褚,非常惊恐。徐他脸色大变,许褚发觉了,当即击杀了徐他等人。操更加亲近信任他,(和他)一同出入营帐,(叫他)不离自己左右。跟随操围攻邺县,奋力作战有功,封爵位为关内侯。又跟从操在潼关征讨韩遂、马超。操打算向北渡河,到了济河,先让军队渡过,只留下许褚以一百多勇士留在南岸断后。马超率领步兵骑兵一万多人,来攻打操的军队,箭如雨下。许褚告诉操,敌人来的太多,如今军队已经全渡了河,应该撤走,于是扶操上船。敌人攻得很急,士兵们都争着过河,船太重将要沉没。许褚处*争着登船的人,左手举着马鞍保护着操。船夫被飞箭射中而死,许褚用右手划船,才过了河。当天,要不是许褚操差点丧命。此后操和韩遂、马超等人单马会话,身边的人都不带,只带着许褚。马超对自己的力气很自负,暗地打算上前谋害操,一向听说许褚的勇猛,怀疑跟从操的就是他。就问操说:“您有个叫虎侯的将军在哪里?”操回头指着许褚,许褚瞪眼看马超。马超不敢发作,于是各自回营。后来过了几天会战,大败马超,许褚杀*许多敌人,升任为武卫中郎将。武卫的称号,就是从此开始的。军中因为许褚的力气象老虎一样而且痴拧,所以给他起个绰号叫作虎痴;所以马超询问“虎侯”,到现在人们还这样称呼,都说这是他的姓名。

许褚生性谨慎,遵奉法律,持重话少。仁从荆州来拜见操,操还没有出来,仁进来和许褚在殿外相遇。仁叫许褚过来和他私聊,许褚说:“王(操)将要出殿。”于是回到殿内,仁很气愤。有人责怪许褚说:“征南将军(仁)是朝廷重臣,他屈尊叫你,你因为什么要推辞呢?”许褚说:“他虽然是宗亲重臣,但是属于地方诸侯。我是内臣,当众交谈就够了,怎能进屋私谈呢?”操听说后,更加优待他,升任他为中坚将军。

2、《六朝学·王粲·七哀诗》、鉴

西京乱无象,豺虎方遘患〔2〕。复弃中〔3〕,委身适荆蛮〔4〕。亲戚对我悲,朋友相追攀〔5〕。出门无所见,白骨蔽平。路有饥妇人,抱子弃草间。顾闻号泣声〔6〕,挥涕独不还。“未知身死处,何能两相完?〔7〕”驱马弃之去,不忍听此言。南登霸陵岸〔8〕,回首望长安。悟彼《下泉》人〔9〕,喟然伤心肝〔10〕

〔1〕王粲的《七哀诗》共首,不是同时所作。这里选的是第一首。《··王粲》:“年十七,司徒辟,诏除黄门侍郎,皆不就。乃之荆州依刘表。”初平四年,王粲十七岁,据此,知此诗当作于初平四年。吴竞《乐府古题要解》说“《七哀》起于汉末”,或认为是王粲自创的新题。王粲(公元177~217),字仲宣,山阳高平(今山东邹城市西南)人。“建安七子”之一。少有才名,董卓之乱后,先依刘表,建安十年(公元208)归附操,先后曾任丞相掾、侍中等职。

〔2〕“西京”二句:写东汉初平年(公元192),董卓部将李傕(jue)、郭汜(si)在长安作乱,大肆*,长安一片混乱。西京,长安,西汉都。东汉建都洛阳,称为东都。董卓之乱,汉献帝被董卓由洛阳迁到了长安。无象,无法。豺虎,喻李傕、郭汜等军阀。遘患,制造灾难。遘,同“构”,制造。

〔3〕中:指中一带。

〔4〕委身:托身。适:往。荆蛮:指荆州。古代中人称南方人为“蛮”,荆州在南方,故称“荆蛮”。

〔5〕攀:指攀拉车辕,形容依依不舍。

〔6〕顾:回头看。

〔7〕“未知”二句:是妇人的话。完,保全。

〔8〕霸陵:汉帝陵墓所在地,在今陕西长安东。岸:高地。

〔9〕悟:领悟。《下泉》:《诗经·风》中的篇名,反映人对贤王的思念。

〔10〕喟(kui)然:叹息的样子。

这首诗记叙了作者在乱离中所见所闻的悲惨景象,表现了作者对军阀混战的痛恨和对人民苦难的深切同情。王夫之《船山古诗评选》卷四认为此诗“落笔刻,发音促,入手紧,后来杜陵有作,全以此为禘祖”。

3、《临皋亭·〔北宋〕苏轼》 注释

东坡居士酒醉饱饭,倚于几上。白云左绕,清江右洄;重门洞开,林峦坌入。当是时,若有所思,而无所思,以受万物之备。惭愧惭愧。

——《东坡小品》

临皋亭》以极简洁短小的篇幅,表现出了作者自在而无拘束的风。在事、景、情俱备的特定境界中,予以生动表现的是一个旷达无羁的灵魂。

临皋亭,坐落在黄州(今湖北黄冈市)南长江岸边。苏轼于元丰二年(1079)“乌台诗案”后以犯官身份放逐黄州,曾一度寓居在这里。在此地,苏轼名义上任州团练副使,实际上这是个有名无实的闲散官职。他便在一片名为“东坡”的土地上自耕自种,聊补家用也聊为寄托,自号“东坡居士”。

章开头曰:“东坡居士,酒醉饱饭,倚于几上。”这句既是叙事,也是作者在这篇短中自我形象的最初刻画。在家修道的人才称“居士”,苏轼以此自称,显示出佛老思想对他的影响。这种思想内涵正与作者此时恣情适意的举止情状相吻合,一个一幅超然自得意态的苏轼出现在人们的面前。下面紧接着展现出一片壮观景象:左面白云缭绕,右边江水逆流,重重门扉洞然敞开,林木山峦齐聚眼底。这景色以其雄放而又深邃的气势,给人一种别开生面的美的感受。然而更重要的,还在于这景致又是作者——中主人公的眼中景。这白云、江水、大开的重门,似乎聚集而来的林峦,在这一派雄深开阔的景象中,呈现的是作者经历一场大磨难之后从容超脱的意绪、旷达浩远*怀。这情调渗透于一切物色之中,表现了苏轼在*失意后身处逆境随缘自适,不受羁绊的心态。这期间他还有一首题为《初到黄州》的诗作,亦可作为了解作者此时心境的参照:“自笑平生为口忙,老来事业转荒唐。长江绕郭知鱼美,好竹连山觉笋香。逐客不妨员外置,诗人例作水郎。只惭无补丝毫事,尚费官家压酒囊。”二者都表达了对自然之美的倾心和心灵自由的向往,一种达观幽默、力求自我主宰*次意绪。只是在这篇小品中,作者更突出了以自己的心镜照景,用洗练、简洁的笔,使内涵丰富的景象与其人格情怀直接重合在一起,直透人的感情深层。而最后“当是时,若有所思、而无所思”的抒情,则将万物皆我所备,与之情景相生、交汇融合的境界充分烘托了出来。坦率风趣的结尾,更显得余音袅袅,那阔大乐观*襟,至此尽情显露。

4、《观沧海··操》

东临碣石, 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 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 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 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 若出其中;

星汉粲烂, 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 歌以咏

《观沧海》是操乐府组诗《步出夏门行》中的第一章,写于建安十二年(207)北征乌桓途中。

北征乌桓,对操来说是一次大获全胜、具有重要意义的战争。为清除边患,巩固后方,实现统一中的宏愿,操于建安十二年八月出奇兵袭击乌桓,大破乌桓于柳城。九月胜利回师,路经碣石,诗人乘兴登临,即景抒情,写下了这篇豪迈的诗章。诗篇描绘了一幅波澜壮阔的大海图景,亦暗含了诗人削平割据、统一全的壮宏图。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碣石,即碣石山,在河北昌黎县(一说乐亭县西南),面对渤海,后沉陷海中。诗篇开始,首着一个“东”字,点明了方向。紧接的“临”字,既写明诗人登临碣石山俯瞰大海的镜头,又点出这次观是帅军经过临时顺便浏览。“观”字则提领全篇,展开视野。诗人登山俯瞰,茫茫沧海尽收眼底,那波澜壮阔的景象,正恰似诗人那气吞万里的气概和宽广胸襟。“水何澹澹,山岛竦峙”亦紧承“观”字而来,“澹澹”是形容波浪起伏动荡不定的样子。“何”是“多么”的意思,写出了诗人对浩瀚大海的惊异赞叹之情。“山岛竦峙”指碣石山高峻挺拔。茫茫大海,波涛翻涌,壮阔无比,而高耸挺拔的海中山岛,更给人以不可动摇的强劲向上之感,真使人心旷神怡。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两句是写岛上的风光。这里树木葱郁,百草繁茂,尽管是九月深秋,但摄取在诗人眼中和笔下的景象却是欣欣向荣,蕴含着无限生机和活力。在一般诗人的笔下,秋天则是万木霜天,叶落萧条。而这里却不然,秋天的海岛,仍是生机盎然,毫无萧条之状。诗中的景物描写,正显示了诗人不同一般的情趣。接着又转而写海面“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既点出了登临的时间,又描绘了大海为秋所吹,掀起万顷波涛,澎湃向前的奇景。尔后的“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粲烂若出其里”四句,把诗的境界推向高峰,意思是说:太阳和月亮每天从东方升起,又向西方落下,就象从海中升起,又落到海中一样;星光灿烂的银河,斜贯长空,其远远的一端垂向大海,那银河就象似发源于这苍茫大海。诗人以丰富的想象,连用形象比喻,准确地写出一望无际的辽阔海面那种与天相连的奇观。太阳、月亮和灿烂的银河,本是天体中伟大的形象,然而沧海则能吞吐日月,包容星汉,此乃真有吞吐宇宙的气势;如此博大的境界也正出自诗人那博大的襟怀。最后两句,是合乐时所加,与正意思无关。意思是说:非常庆幸,用诗歌来言咏怀。

《观沧海》这首诗,是我古代写景诗中出现较早,而又写得非常成功的名篇之一。在诗歌史上也有很高的地位。诗篇通过远近高低的景物描绘展示了大海的雄姿,景境开阔,句句皆是写景,但情在其中,这里融注了诗人观沧海时的感受,抒发了诗人的雄心壮,展示了诗人那叱咤风云的豪迈气概和开阔*襟。即景抒情,借观海而抒怀,足见诗人气概的豪迈。

诗篇写景的层次性很强,诗人先写登临时所见沧海的全貌,“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接着收回视线写近处山岛上的自然景象,“树木丛生,百草丰茂”。再举目远望写海中随风而起的波涛。由此作者产生了丰富想象,写出了“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这种宇宙间的奇观。诗的描写由远近,再由近远,并溶入丰富的想象;落笔平稳,景象开阔,使读者随着诗人的目光而欣着大海的壮观奇景,也随诗人的情感变化而心潮起伏,思绪万千。

点击查看更多三国志魏书曹彰传原文及译文赏析相关内容»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huqf.cn/articles/31391.html

热门阅读

  1. 关于解放思想的教师心得体会范文
  2. 元宵对联集锦
  3. 男人说女人现实的语录
  4. 2016年精彩大雪节气祝福语
  5. 乡镇幸福美丽新村建设自查报告
  6. 最赚钱的赔本买卖美文摘抄
  7. 欢度国庆节中学生优秀作文
  8. 竞选小学副班长演讲稿
  9. 结婚婚礼致辞贺词大全
  10. 《环境保护教育》教案设计
  11. 2016年猴年小年祝福语短信
  12. 新学期个人学习计划书
  13. 奶茶请一定要幸福美文
  14. 公司试用期合同范本
  15. 杂志社部门副职竞职演讲稿优秀范文
←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