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走一步再走一步》优秀的教学设计

发布时间: 2025-07-20 23:20:04

有关《走一步再走一步》优秀的教学设计

1、精读课文,品味词句。

2、角色复述,体验探究。

3、联系生活,感悟生活哲理。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悟作品的思想感情。

2、复述课文内容,体味人生的哲理。

第一课时

学习字词,复述课文,大致上理解文章主旨。

一、激情导人 ,寻求共鸣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诗歌《在山的那边》,我们明白了在通往理想的道路上布满了艰难险阻,其实,不只是在通往理想的道路上,人生处处都会有坎坷。那么,面对困难,我们该怎么办,是放弃呢还是迎上去?如果是你,你又是怎样做的? 今天,我们来学习美国作家莫顿·亨特《走一步,再走一步》的文章,看看他是如何克服困难的,并希望同学们在学完这篇文章后,能从中感悟到一些有关人生方面的启迪。

二、快速默读,初步感知

1、教师默读指导:朗读时姿势端正,双手拿书,声音洪亮,读音准确,停顿合理,较恰当地表达语气。

(要让学生养成默读习惯,有一定的速度,阅读时每分钟不少于500字。默读完课文,能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2、检查默读效果:

⑴ 课文主要记叙了什么事情?

(可以概括回答)

⑵ 这件事情发生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发生的原因是什么?

⑶ 我为什么一时拿不定主意?后来又为什么跟着伙伴们去爬山了呢?

⑷ 我在爬山途中都遇到了哪些困难?当时我是怎么想的?

⑸ 走的结果如何?

三、重点精读,合作探究

全班有感情朗读脱险部分。

组织学生深入思考、分组讨论,质疑问难。 重点在于心理感受。

教师可提供下列问题:

1、找出这部分开头的自然环境描写,想想有什么作用。

2、父亲为什么指挥我先迈出左脚的一小步?这对你有什么启示?

3、你能办得到的。这似乎能办得到。我能办得到的。朗读这三句话时应把重音放在哪个字上?三句话的语气有什么不同?后两句写出了我的什么变化?

4、我在父亲的指导下仅仅是爬下了几米高的石架,为什么还说我产生了巨大的成就感?

5、后来我又是怎样脱险的?脱险以后我有什么感觉?

6、说说你对题目走一步,再走一步的理解。

四、一般复述,总结延伸

大屏幕投影:

复述要点:时间、地点、人物、环境、故事过程。

复述要求:时间、地点、人物、环境、情节。

教师引导学生复述课文内容时,要突出重点,给学生创造一个阅读复述的氛围,重点可放在脱险的过程。

如果时间不够,可放在课外进行。

五、教师小结,布置作业

课后进行角色复述的准备:你最喜欢哪一个人,请你以他的口吻说说当时的情况。

第二课时

角色复述,体验提高。

一、朗读感受,温故知新

请同学朗读最喜欢的语段或语句,在体验中导入新课。

二、角色复述,深入理解

以父亲、同学、杰克的角色来复述故事,进一步认识人物,理解课文。

学生评点,提高听说能力。

三、联系生活,体验拓展

同学们,学习了《走一步,再走一步》这篇文章后,请你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说说自己在生活中曾经遇到过什么困难?当时你是怎么对待的?结果如何?如果现在碰到这种情况,你会怎么办?(只要学生联系自己,无论体会大小,教师都要鼓励)。

拓展延伸:学习《走一步,再走一步》,还给你哪些启示呢?假如你是我,将怎么办?假如你是我的同学,将怎么办?杰利与其他孩子有什么不同?父亲为什么不把我抱下悬崖,而是教我自己下来? 假如我的父亲急忙赶到悬崖下面,一面安慰我,一面急忙爬上石架,把我扶下来,这种做法和文中父亲的做法你更喜欢哪一种?为什么?(最好学生生成问题)

让学生在讨论体验中不断拓展思维的空间,深刻领悟文中的启示。

四、教师小结,课外延伸

1、教师小结居里夫人说过,生活对于任何人都非易事。大家在学习了《在山的那边》、《走一步,再走一步》两篇课文,给你留下什么思考呢?进入初中,这是人生路上的一个新的中国。要在新的中国上,追求美好的理想,就要面对无数困难。怎样面对无数困难,将是我们初中学习生活中,也是人生道路上的实际问题。希望在今后的人生道路上,把握住学习生活中的主旋律,走好每一步,一步一步坚持不懈地走下去。希望山的那边永远召唤着你,走一步,再走一步,伴你到达理想的彼岸。

2、请同学们把课间讨论交流的材料整理在练笔本上。

3、课外阅读《迷途笛音》,写写自己的心理感受。

拓展阅读

1、棵小桃树

【知识与能力】

1、自读课文,预习字词;

2、细读全文,画出精辟的语句;(重点)

3、正确、流利、感情的朗读课文。

【过程与方法】

1、通过朗读,了解文章对棵小桃树生长过程的描写来表现它的特点;(重难点)

2、理解文章赞美小桃树顽强的生命力及所寄寓的深刻含义;(重难点)

3、把握托物言志的写法和作者所抒发的情感。(难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坚强不屈,勇于与困难作*的勇气。(重点)

作家老舍先生曾经写过篇散文《小麻雀》,文章写只带伤的小麻雀,不幸被猫擒住,展示小麻雀的危险处境和悲惨命运。小麻雀是个弱小者的形象,逆来顺受。今天,我们篇《棵小桃树》,小桃树同样是个弱者,它的命运和结局是否和小麻雀相同呢?

习过程

目标导:检查预习,了解人物。

1、认读理解文中出现的生字词。

(1)识记下列汉字。

伫孱嵬懊丧执著矜持

(2)理解下列词语。

伫立孱踏青垂垂暮老楚楚

2、简介作者。

生于陕西的个偏僻落后的小山村。当代青年作家。父亲是乡村师,母亲是农民。“文革”中,家庭遭到毁灭性摧残,他沦为“可育子女”。1972年以偶然机会进入西北大习汉语言文字。此后直生活在西安,从事文编辑兼写作。主要作品小说《满月儿》《高老庄》等。他曾获全国文奖三次。

目标导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第1段中说:“哦,我可怜的小桃树儿!”作者认为小桃树的“可怜”表现在哪几方面?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

写小桃树长得很委屈,样子很委琐,花儿单薄等来表现它的可怜;写小桃树被人鄙视,孤独寂寞来表现它的可怜;写小桃树遭受风雨等的摧残来表现它的可怜。

2、画出课文中描写小桃树在不同生长阶段中的形态、颜色、动作、神态的重点语句,并说说这些描写表现了小桃树的什么特点。

摹形着色的:“纤纤生灵”“太小”“瘦瘦的、黄*”“太白、太淡”“单薄”等等———表现了它的弱小。

描写动作、神情的:“哆嗦”“弯着头,抱紧着身子”“努力撑着”“挣扎”“抖着”“摇着”“苦涩涩地笑”等等———表现它面对逆境顽强搏斗。

目标导三:读课文,品味语言。

1、下列句子形象生动,富表现力,请加以赏析。

①人世原来人世的大书,我却连第行文字还读不懂呢。

②但它却没掉下去,像风浪里航道上的指示灯,闪着时隐时现的嫩*光,嫩红的光。

①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将人世比作大书,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自己对人世的认识海非常的肤浅,表现了社会的错综复杂和自己的幼稚天真。将自己的命运和小桃树的命运联系起来。

②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将花苞比作风浪里航道上的指示灯,表现了小桃树顽强的生命力,同时也给予作者希望和信念。

2、文章多处写到“奶奶”,其作用是什么?

是突出了小桃树与奶奶的密切系:奶奶买来桃子才种下桃树,奶奶打扫卫生才发现桃树,奶奶的保护才留存桃树。二是奶奶是作者感恩的对象,文章在歌颂小桃树的过程中也暗含了作者对奶奶的感激、思念之情。

目标导四:把握手法,拓展探究。

1、小桃树在生长过程中“我”为什么那么心爱护它?这是运用了什么手法?

文章开头就饱含着作者对小桃树的往情深:当初始怀着它能给我带来幸福的希望,让它“孕育着我的梦”而种下它,所以,“我”偏爱它。见到它长得纤弱,没人管它,为自己漂泊他乡忘却了它而难过。当自己生活遭到挫折,见到小桃树在风雨中挣扎,顽强同命运作*时,“我”不油对它产生赞美之情。

文章由物及人,托物言志。

2、你从小桃树的身上得到什么启示?

敢于克服困难,在逆境中顽强拼搏,作主宰自己命运的主人等。

3、师总结:本文描写了棵在逆境中诞生,在逆境中成长的小桃树,历经风雨仍顽强生存。赞颂了小桃树顽强同命运抗争的精神。揭示个生活的哲理:不屈不挠的奋斗,定会战胜磨难,创造出美好的未来。

课前布置生预习课文,梳理字词。

可事先布置生在课前查找相资料,指名对作家进行介绍,师做适当补充。

可采用指名朗读、分组朗读等形式,要求生正确、流利、感情地朗读课文。

可先在组内完成,进行交流。

法指导】

从修辞角度赏析句子答题模式:运用……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形象,表现了……性格特征(心理、感情),体现了……精神品质等。

托物言志:通过对物品的描写和叙述,表现自己的志向和意愿。

鼓励生联系生活实际,大胆说出自己的感受。

“纤纤”“黄*”“瘦瘦的”“单薄”——弱小者

“努力撑着”“挣扎”“摇着”“抖着”——顽强同命运抗争,主宰自己命运的主人

可取之处:

1、目标的定和陈述是极为键的,它是活动的前提和基础。本课就是扣住目标实施的。

2、深入文本,理解文意。如在初读课文时,就让生扣住”可怜”这个词,从小桃树的生长环境,外形,遭遇三方面,引导生深入解读文本。

3、这是篇抒情散文,因此在组织过程中,意识地要求生正确、流利、感情地朗读课文。

不足之处:

1、在引导生理解由物到人的环节中,还需要做进引导。

2、没及时对生的回答进行恰当的评价,不能激发生回答问题的积极性。

2、余数除法

内容

2.用余数除法解决实际问题

二、目标

1.使生会用口算和笔算余数除法。

2.使生初会用余数的除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实际问题。

三、编排特点

1.结合生活情境让生体会余数除法的实际背景。

通过主题图的展示,使生体会余数除法在生活中的实际背景,使生感觉到算问题的提出是现实意义的。

2.注意知识的前后联系。

本部分知识是表内除法的延伸,材在用竖式余数除法之前,先用竖式算表内除法,利用生的已知识,了解除法竖式中各部分的含义。

3.体现弹性要求。

余数除法时,可以用口算,也可以用笔算。

四、具体编排

1.主题图

材上呈现了个校园里的活动场景图,图中显示了些表示整除和余数除法的情境,如每棵树之间都插着4面小旗子,跳绳的小朋友每4个人组,篮球场上每5人为组,黑板报下面的花每3盆摆组,这些都为用除法算提供了素材(因为都是平均分),至于分的结果是整除还是余数除法,要具体看被除数和除数的数量系而定。通过这样的情境展示,让生知道算问题就是从生活实际中产生的,体会到生活中处处

2.例1(利用表内除法竖式)

(1)利用情境引出算问题。

(2)利用过的表内除法竖式,通过在竖式中注明各部分名称,帮助生理解竖式中各部分的含义。时要结合竖式的算过程让生讨论交流竖式中各部分的含义和竖式的写法。

(1)采用例1情境的延续。

(2)体现弹性要求,可以从图上看出结果,可以写成横式(口算),也可以用竖式算,重点笔算,把横式和竖式对比,使生了解余数的含义。

(3)时要提醒生注意商和余数的实际含义,并注意两者所用的不同单位名称。

4.例3(余数和除数的系)

(1)通过改变被除数的数量,使生自行发现余数和除数的系。

(2)具体时,可以采用两种方式:除数不变,改变被除数;被除数不变,改变除数。

5.练习十二

第2题,与例3所不同,被除数不变,改变除数的大小,仍可以发现余数比除数小的规律。

第3题是余数除法的种变式练习。

练习中还编排了些乘加的题目,如第5(4)题、第8题,目的是让生初感受乘加和余数除法的互逆系,为利用乘加来检验余数除法打好基础。

6.例4(用余数除法解决实际问题)

同样体现弹性的要求,可以用口算,也可以用笔算。

7.p55“做做”

体现开放性,生可以自由地提出问题并加以解决。

8.练习十三

在用算解决实际问题时,定要考虑到实际情况的合理性。

第5题,其中个条件隐含在图中(每张桌子能坐4只小动物),解决问题的角度可以不同,可以用乘法算出9张桌子最多可以坐多少人,也可以算出35只小动物至少需要多少张桌子。

第6、7题都是要注意答案是否符合实际情况,如第6题,44除以5,商8余4,但实际需要租9条船。第7题,可以在材问题基础上接着提问“到底需要多少个房间?怎样安排房间比较合理?”让生以数的解决为基础结合实际的因素加以解决。

第8题,要求生灵活运用生活经验,找到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不能简单地用总的枝数除以每束花的枝数,也不能凭某种花的情况来决定,而是要分别考虑三种花的情况,综合解决。

五、建议

要充分利用生已的知识。

虽然除法竖式在这儿是第次出现,但表内乘除法的生已经熟练掌握,要让他们自己探索竖式中各部分的含义,会用竖式算。时,也可以对表内乘除法进行适当的复习。

3、棵小桃树

1、知识:通过自读课文了解棵小桃树的形象特点以及凭借小桃树的形象寄托感情理想的写法。

2、能力:阅读分析能力;朗读能力;辨析能力。

3、情感:培养生坚强不屈,用于和困难作*的勇气。

4、重点:托物言志的写法和作者抒发的情感。

5、难点:课文赞美小桃树顽强的生命力寄寓着什么深刻含义。

二、过程

)导入:

们,在生活中自己喜爱的植物呢?说说喜欢的理由。

作者所喜爱的是棵小桃树,世间万物,作者为什么单单喜欢棵小桃树呢?让我们进《颗小桃树》,去探究竟吧!

(二)速读课文,知内容

结合旁批,快速略读课文,说说你读到了什么?

(三)跳读课文,找矛盾

课文中不乏矛盾的存在,请擦亮眼睛,跳读课文,寻找并分析稳重的矛盾。

如:第2节中“啊,它已经老了许多呢,瘦了许多呢,昨日楚楚的容颜全然褪尽了。可怜它年纪太小了,可怜它才开了第次花儿!”

此环节穿插小桃树的形象分析,以及语言赏析的切入点(动词、形容词、副词),朗读指导(重读、情感)

(四)选读课文,摹桃树

刚刚同们找了这么多,也品了这么多,现在请同们用自己的朗读,读出这课没出息的桃树,每人选句朗读,要把小桃树描摹在你的朗读里!

(五)读课文,悟主旨

如果你是这棵小桃树,这天夜里,你真的幻化为梦的精灵,你会对作者说些什么呢?

知识链接:本文的写作背景是:1976年,为期十年的文革终于结束,在这十年期间,无数被时代耽误年华和奋斗机会的青年人开始反思,开始追求。作者在这个大的时代背景下,托物言志,以“小桃树”的形象来象征文革中成长起来的青年代。通过它坎坷的出生、成长到迷茫和看到希望的描述,反映了青年代在迷茫和探索正成长的真实历程。文章最后小桃树所孕育所保留的那个花蕾,岂止是“风浪里航道上远远的灯塔”,它更是青年代胸怀大志、奋起直追、报效祖国的象征。

(六)拓展延伸,添旁批

如果让你为本文添个旁批,你会怎么添?你的回答又是什么?

(七)总结

叶总

散文阅读注动词、形容词、副词。

(八)课后作业:

请你用小桃树的口吻来改写《颗小桃树》

(九)板书

作者

托物言志

点击查看更多有关《走一步再走一步》优秀的教学设计相关内容»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huqf.cn/articles/36407.html

热门阅读

  1. 小学教师竞职发言稿
  2. 烟草专卖综合办主任竞聘的演讲稿
  3. 201大学生毕业留言祝福语
  4. 小学课文《云房子》教学设计模板
  5. 有关回家的说说
  6. 九年级历史下册教学工作计划范文
  7. 四年级信息技术工作计划
  8. 和谐让班级建设更美好演讲稿
  9. 冬至日心情说说
  10. 朋友结婚贺词大全
  11. 临时工是否要签合同
  12. 2016光棍节精选祝福语
  13. 喜迎元旦手抄报文字
  14. 2016乔迁之喜祝福语
  15. 长征故事绘画
←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