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庆圣诞手抄报文字

发布时间: 2025-07-14 23:03:31

欢庆圣诞手抄报文字

12月大街小巷洋溢着圣诞节的气息,欢乐的圣诞歌还有漂亮的圣诞树,让人不自觉融入到圣诞节的氛围中去。下面是关于欢庆圣诞手抄报文字的内容,**!

圣诞节的形成

*教自成立起,一直作为地下非法组织活动在罗马帝国境内共300余年,期间屡次遭到几位罗马皇帝的残酷镇压。

公元336年,第一位皈依*教的罗马帝国皇帝君士坦丁颁布了“米兰敕令” ,终于将*教合法化,同时也正式规定12月25日为圣诞节。

罗马人把以12月25日定位圣诞节有一个美好的文化转化的过程。

12月25日原是罗马人记念波斯太阳神(即光明之神)密特拉(Mithra)诞辰的节日,也是罗马最大的节日。这一天又是罗马历书的冬至节,崇拜太阳神的*都把这一天当作春天的希望,万物复苏的开始。

然而当罗马人普遍接受*作为救主以后,他们认为应当把最隆重的节日献给*,以前是记念和敬拜偶像太阳神,现在转而全心敬拜*、 记念**, 也就成了顺理成章的转变。这是*教本色化,*教信仰与处境相适应的一个表现,也是初期教会实践使徒保罗教训"在什么人中间做什么人",力图把*的风俗习惯*教化的举措之一。

公元440年,西罗马教会正式定12月25日为圣诞节。 随着西罗马教会的影响力逐步超越东罗马,大多数教会都接受了把这一天定为圣诞节的习惯。但分裂出去的东罗马教会则依旧沿用1月6日为主显节。为了教会的合一,又因各地教会使用的历书不同,圣诞节的具体日期难以统一。于是经由教会商议,决定 把12月24日到第二年的1月6日都定为圣诞节节期(Christmas Tide),各地教会可以根据当地具体情况在这段节期之内庆祝圣诞节。

1607年,许多教会领袖聚集在伯利恒,进一步确定12月25日为圣诞节。至此,世界上大部分*徒都公认为这一日为圣诞节,而把原来1月6日的主显节作为纪念*受洗的节日。*教会又把1月6日定为"三王来朝节",以纪念*生时"东方三王"(即三位博士)来朝拜的故事。

今天是圣诞节,早晨我睡醒的时候伸了一个懒腰,一眼就看到了圣诞老人给我的礼物。我高兴地想太好了,要马上让爸爸妈妈知道。我就拿着礼物蹦蹦跳跳地来到了爸爸妈妈的卧室。

他们还在睡觉。我轻声叫了一遍,可是没有反应,我就走了。过会儿我又来叫,这次叫醒了,我高兴的说:“爸爸妈妈,我收到圣诞老人的礼物了!”话还没说完,就开始拆礼物了。我一看礼物就高兴的跳起来,因为长筒袜里装的正是我想要的芭蕾舞裙,是粉色的,有两层纱,里面还衬着粉色的布。接着我又拆另一只长筒袜,里面装的竟是一个带纱的漂亮的拢子。我心想,太棒了!爸爸说:“好漂亮噢,为什么不给我礼物呢?”妈妈说:“圣诞老人喜欢小孩子,难道你也是小孩子呀!要不今天我去给你买个玩具车去。”我们都笑了。

我穿上了芭蕾舞裙,带上了拢子。爸爸说:“呀,真漂亮!”妈妈说:“还不快去照照去。”我就去照了,感觉自己很漂亮,就像芭蕾公主一样。

吃完早饭,我和爸爸妈妈一起去中国科技馆玩,在路上我一直迫不及待的问:“到了没有!”

一到科技馆,我就高兴的说:“我要去科学乐园玩儿。”

我们先进了科学城堡,那里面有一个滑梯还挺长的,不过有比那更长的,因为第一个是从二楼通到一楼,第二个是从三楼通到一楼。滑的时候里面还有一些声音,很刺激。

科学城堡旁边有一个转盘,我跟几个新交的朋友在那里转啊转,有几次我说:“我感觉自己差一点就被甩出去了。”

还有一个叫提水工具的游戏,那里有一个很粗的管子,中间是透明的,两头是不透明的。可以钻过去坐在透明的地方。管子的外面上方有一个玻璃碗,旁边有两根管子。别的小朋友操控着这两根管子,让水从管子流到玻璃碗里,等碗盛得差不多的时候,它就会自动的倒扣下来,水就洒在透明的管子上面,那种感觉就像水泼到脑袋上一样,非常刺激!

还有一个大嘴,我们可以进去玩儿,有一根大牙刷可以刷塑料嘴里面的牙齿,非常好玩。

还有很多很多游戏,我就在那玩呀玩,后来爸爸让我回家,我说:“不,我不想回家。 ”爸爸就说:“那你就去玩吧!我和**妈在科学城堡门口的长凳子上等你。”于是我便又去玩了。

最后,广播通知闭馆时间到了,我只好恋恋不舍的走了。

科技馆里面的游戏实在太好玩了,我还想再玩呢,可是人家关门了,所以我感觉这是我最开心的圣诞节!

拓展阅读

1、清明节内容简短

清明节是中国最重要的祭祀节日,日期一般在公历4月5日。

国人自古就有礼敬祖先、慎终追远的礼俗观念,因此在清明时节逐渐形成春祭的传统。每年一到清明节,很多地方都会以不同的形式,举行各式各样的纪念活动来缅怀**先辈,纪念战斗英雄。民间有踏青郊游、扫墓祭祖等风俗。

清明节,是中华民族最隆重盛大的祭祖大节,属于礼敬祖先、慎终追远的一种化传统节日。清明节凝聚着民族精神,传承了中华明的祭祀化,抒发人们尊祖敬宗、继志述事的道德情怀。扫墓,即为“墓祭”,谓之对祖先的“思时之敬”,春秋二祭,古已有之。清明节历史悠久,源自上古时代的祖先信仰与春祭礼俗。据现代人类学、考古学的研究成果,人类最原始的两种信仰,一是天地信仰,二是祖先信仰。据考古发掘,广东英德青塘遗址发现了万年前的墓葬,是中国年代最早的可确认葬式的墓葬,表明上古先民在万年前已具有明确的有意识墓葬行为与礼俗观念。“墓祭”礼俗有着久远的历史源头,清明“墓祭”是传统春季节俗的综合与升华。上古干支历法的制定为节日形成提供了前决条件,祖先信仰与祭祀化是清明祭祖礼俗形成的重要因素。清明节俗丰富,归纳起来是两大节令传统:一是礼敬祖先,慎终追远;二是踏青郊游、亲近自然。清明节不仅有祭扫、缅怀、追思的主题,也有踏青郊游、愉悦身心的主题,“天人合一”传统理念在清明节中得到了生动体现。经历史发展,清明节在唐宋时期融汇了寒食节与上巳节的习俗,杂糅了多地多种民俗为一体,具有极为丰富的化内涵。

清明节的由来与传说:

我国传统的清明节大约始于周代,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历史。清明最开始是一个很重要的节气,清明一到,气温升高,正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节,故有“清明前后,种瓜种豆”。“植树造林,莫过清明”的农谚。后来,由于清明与寒食的日子接近,而寒食是民间禁火扫墓的日子,渐渐的,寒食与清明就合二为一了,而寒食既成为清明的别称,也变成为清明时节的一个习俗,清明之日不动烟火,只吃凉的食品。

祭祀扫墓:

从唐朝开始,朝廷就给*放假以便于归乡扫墓。据宋《梦粱录》记载:每到清明节,“*士庶俱出郊省墓,以尽思时之敬。”参加扫墓者也不限男女和人数,往往倾家出动。这样清明前后的扫墓活动常成为社会全体亲身参与的事,数日内郊野间人群往来不绝,规模极盛。

清明祭祀在清明前后,各地有所差异。旧时,北京人祭扫坟墓不在清明当天,而在临近清明的“单日”进行。只有僧人才在清明当天祭扫坟墓。浙江丽水一带则在清明节的前三天和后四天的范围内扫墓,称为“前三后四”。在山东,旧时,多数地区在清明当天扫墓,少数地区如诸城,在寒食这天扫墓,有些地方在清明前四天内扫墓;现在,一般都在清明这天去扫墓。晋南人则将扫墓的时间分为两次。一次在清明前几天,是各家分头去扫墓。第二次是在清明当天,一个村里同姓的各家派出代表,同去墓地祭祀共同的祖先。上海人扫墓时间,新坟旧坟有别。凡是新近过世的,过了七七四十九天而没做过超度法事的,要在清明节这天请僧道诵经做法事或道场。如果是老坟并已做过法事或道场,扫墓不一定在清明当天,可以前后放宽些,但不扫墓能超出前七天后八天的范围,俗谓:“前七后八,阴司放假。”意思是过早或过迟都会失灵。

插柳,作为清明节重要的化符号,历经唐宋元明清,似乎一直没再衰微。这与寒食习俗截然相反。

在南宋的京城,清明时节,屋檐插柳已蔚然成风。

当时,家家都到西湖边上折柳,甚至把湖边柳树都糟蹋得不成样子了。故有诗人感叹:“莫把青青都折尽,明朝更有出城人。”

柳树属于杨柳科,泛指其中柳属、钻天柳属的500多种植物。柳树也有性别,可分为“柳男”与“柳女”;柳花花序由若干朵小花组成,被称为葇荑花序。

柔荑,在古时常被比作女子的,赞其温软、细滑。《诗经·硕人》中描述道:“如柔荑,肤如凝脂……美目盼兮!”

借柔荑喻柳树之花,可见古人对柳之爱。

每一朵柔荑小花发育成熟后,花内的小蒴果逐渐裂开,带着种子的白色柳絮,便漫天起舞。

柳是我国的原生树种,另外,它也是我国被记述的人工栽培最早的植物之一,甲骨中就已有“柳”

古人为什么选择清明时节折柳枝插于门上呢?后人对此解释不一,分歧颇多。

萧放博士有自己的见解。他以为,古人选择柳枝避邪,主要因为柳树是春季应时佳木,得春气之先。在四野一片苍茫之际,柳树最先吐出新绿。所以杨柳常常被用来作为春天的标志。

而另一种说法似乎更具说服力,也颇有实用意义。据载,有的地方在清明时插柳条于屋檐,是用来预天气。而这样的说法正契合了古谚“柳条青,雨濛濛;柳条干,晴了天”之说。

更有意思的是,柳叶也不输给柳条。夏秋时节,柳叶会在阴雨天前变白,客串一把“天气预员”。

节令食品:

冷饽饽:由于寒食节的冷食习俗移植到清明节,中国北方一些地方还保留着清明节吃冷食的习惯。在山东,即墨吃鸡蛋和冷饽饽,莱阳、招远、长岛吃鸡蛋和冷高粱米饭,据说不这样的话就会遭冰雹。泰安吃冷煎饼卷生苦菜,据说吃了眼睛明亮。晋中一带还保留着清明前一日禁火的习惯。很多地方在完成祭祀仪式后,将祭祀食品分吃。晋南人过清明时,习惯用白面蒸大馍,中间夹有核桃、枣儿、豆子。关于民间寒食习俗的记载,几乎是突然地出现在东汉的献中,主要集中在山西地区。即使在寒食习俗颇为盛行的唐宋时代,其传播范围也不出北方。晋陆翙《邺中记》最早谈到寒食中的特殊食物:“寒食之日作醴酪,煮粳米及麦为酪,捣杏红煮作粥。”直到唐宋时期,人们仍在食用这种凉大麦粥。

清明饼:中国南方部分地区清明节时有吃青团的风俗,青团又称清明饼、棉菜馍糍、茨壳粿、清明粑、艾叶粑粑、艾糍、清明果、菠菠粿、清明粿、艾叶糍粑、艾粄、艾草糕、清明团子、暖菇包、艾草青团等等。在闽南侨乡,每逢清明节必定做一些糕、粿和米棕,在清明节前后让家人食用。上海旧俗,用柳条将祭祀用过的蒸糕饼团贯穿起来,晾干后存放着,到立夏那天,将之油煎,给小孩吃,据说吃了以后不得疰夏病。在浙江湖州,清明节家家裹粽子,可作上坟的祭品,也可做踏青带的干粮。俗话说:“清明粽子稳牢牢。”清明前后,螺蛳肥壮。吃藕是祝愿蚕宝宝吐的丝又长又好。吃发芽豆是博得“发家”的口彩。吃马兰头等时鲜蔬菜,是取其“青”,以合“清明”之“青”。

2、素材

节(Christmas)一词,源于古英的Cristes maesse,意思是*弥撒。拉丁*徒于AD 336年,开始在十二月二十五日记念*的生;东正教则以一月六日为

节(christmas)是*教的一个重要的节日,定于每年12月25日,纪念**的生,同时也是普遍祝的世俗节日。纪念*生的节期与时值仲冬的农节和太阳节这两个非*教节日巧合,因此祝习俗来源不一。在罗马帝国范围之内,12月17日农神节是寻取乐、互相馈赠的日子。12月25日是古伊朗 人所崇奉的正义之神密特拉的生日。

古罗马人在元旦用青枝绿叶和灯火装饰房屋,并向儿童和穷人赠送礼物。条顿人各部族渗入高卢、不列颠和中欧等地,又带来日耳曼人和克尔特人的*仪式。于是,有了团聚宴、燃烧大块柴木、品尝大木形糕饼,张挂树枝、陈放枞树、访亲问友、来往馈赠等祝活动。象征温暖和长寿的火与灯光,一向是冬季节日祝活动中的内容,在*教和非*教习俗都是如此。常青树象征奋斗生存,自从中世纪以来就与*祝活动发生联系。由于历法不同,东正教及其他东欧教会的节日期相当于公历1月6日或7日。

西方人以红、绿、白三色为色,节来临时家家户户都要用色来装饰。红色的有花和蜡烛。绿色的是树。它是节的主要装饰品,用砍伐来的杉、柏一类呈塔形的常青树装饰而成。上面悬挂着五颜六色的彩灯、礼物和纸花,还点燃着蜡烛。

红色与白色相映成趣的是老人,他是节活动中最受迎的人物。西方儿童在夜临睡之前,要在壁炉前或枕头旁放上一只袜子,等候老人在他们入睡后把礼物放在袜子内。在西方,扮演老人也是一种习俗。

节的7大传统习俗

节一直是个美好的节日。这是*之子生的日子,因此对世界各地的*徒来说,这一天是非常神的。季节自然少不了各种传统。下面这些传统,可是几个世纪以来一直世界各地的人们一直热闹 的习俗。

1、装扮

这个传统指的是用彩灯、金箔、花环、饰品、糖果条等装扮松树。现如今,树也是节日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2、点燃蜡烛

这个传统指的`是人们会在期间在屋子外面放一支点燃的蜡烛。即便在最黑暗的屋子,蜡烛也能带来光明,寓意希望。早些年代,也就是*徒深受迫害的时候,他们被禁止布道祷告。因此,*徒们在屋外放一支蜡烛,暗示他们仍在心里默默祷告。

3、烘烤蛋糕

这*式传统早在几个世纪以前就流传开了,以前人们在平安夜喝梅花粥。随着时间 慢慢推移,人们还会享用果脯、蜂蜜及香料食物等,随后蛋糕便代替梅花粥出现了。蛋糕由鸡蛋、黄油、甜点、水果等烘制而成。现如今,蛋糕已成为菜谱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4、给亲友送礼物

这个传统源自一个传说:三位智者在节给婴儿*送出了礼物。每年节,亲朋好友尤其是孩子们都会互赠礼物,老人的故事也源自这个传统。

5、唱颂歌

这是一个古老的习俗:期间总是回荡着一首又一首传统歌曲。歌曲给人们带来乐,也增添了节日的气氛。每年之际,《第一个节》、《铃儿响叮当》、《普世腾》等各种歌或颂歌都会奏响旋律。

6、制作马槽

这也是一个古老的习俗。人们用小雕像和马槽营造*生的场景。第一个马槽建在法兰西斯一所教堂外面,意在向孩子们展示*生的场景。从那以后这个习俗便一直流传了下来。

7、分发糖果

这是所有传统中最有趣的一个。季人们向邻居们分发糖果;节那天,所有误会与仇恨统统化解,邻里之间团结一致共同祝*的生。这些传统沿袭已有几十年,一年比一年热闹,盛况可谓有增无减。相信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对传统习俗的热情只会越来越高。

3、主题的素材

现在走在大街上,到处都是关于节的装饰和音乐,大家应该也感受到了人们对于节的热情了吧!下面是关于主题的素材的内容,**!

节由来的详细介绍

各位小伙伴们,今天是节,先祝大家节日快乐!不过节其实并不是中国的节日,而是随着中国开放程度的加深,很多人受到外国的影响而开始过的,那么你知道节是怎么来的吗?今天我们就来说一说节的故事。

节就是为了纪念“生的节日”,而所谓的“子”就是指的**,在西方*教国家,人们普遍信仰*教,传说**就是在12月的24日晚上出生的,所以,12月24日夜被称为“夜”或者“平安夜”,节是*教世界最大的节日,传说为了拯救人类的罪恶,*决定让他的独子*降生人间,帮助世人更好的了解*,赞美*,以救赎人类的灵魂。

传说*是由处女玛利亚所生,她的未婚夫名叫约瑟,听说这件事后就想要和她分,于是神派遣天使加伯列在梦中晓谕约瑟,叫他不要因为马利亚未婚怀孕而不要她,反而要与她成亲,把那孩子起名为“*”,意思是要他把百姓从罪恶中救出来。后来当玛利亚快要出生的时候,*规定必须要到伯利恒申户籍,可是当他们抵达的时候已经很晚了,而此时孩子又要出生了,没办法只好在一个马棚里暂时歇脚,并产下了*。

在*死后的一段时期内,人们并不过节,在大约100余年后,才慢慢开始有了节的雏形,据说世界上第一个节是由罗马主教克里门于公元138年倡议举行的,而教会史籍记载的第一个节是在公元336年,由于*里面并未记载主*具体生于何时,所以最初各*教世界节的日期各不相同,直到公元440年,才由罗马教廷统一规定12月25日为节,

而在这一天,小朋友都会在床边放上一双袜子,然后美美的睡上一觉,等待第二天早上醒来老人给我们送来的礼物,那么老人又是谁呢?

老人其实是一位*徒,在公元4世纪的时候,一位名叫尼古拉斯的教徒把自己的全部财产捐给贫苦的人民,自己终生侍奉*,他最喜在暗中帮助穷人,而“老人”就是他的别名,这个名出自他偷偷帮助三个女孩子,给她们送钱的故事。他死后被尊称为徒,并被描绘为身穿红袍、头戴红帽的白胡子老头。每当节来临时,他就驾着鹿拉的雪橇在房顶滑行,并由烟囱进入小朋友的家里,把礼物装在袜子里挂在孩子们的床头上或火炉前。

节已经成为西方世界最盛大的节日,甚至超过了新年,就好像是我国的春节一样,当这天来临时,人们用砍来的松树、柏树装饰成树,挂满了红的,白的彩灯,礼物,花朵等等,还点燃蜡烛,当然还有美味的火鸡可以让你大吃一顿。

节诗歌

一棵树,用干净真实的姿态

竖起一面高高的旗帜,西风哗啦啦的歌唱

嗓音沙哑,我分明听见冬的颤抖

一壶老酒,刚烈,醇厚,幽香,深情

我就是想醉生梦死一回,舍弃名利

忘记忧伤,记住这时光里的温暖

又是节,又是平安夜

一年又一年的时光,我浣洗岁月的痕迹

故乡的河流干枯了又干枯,槐树上的乌鸦走了又来

去年断线的风筝不知去向,而我依旧

站在门前高高的土棱上,四处张望

生命的意念里,一切恍若昨天

4、超简单清明节少点的

今天,我们去了***博物馆参观。我们最先看到的是矗立在门口的蔡永祥叔叔的雕像,只见他胸前抱着一根大木头,一脸的坚毅。周老师告诉我们:当年,蔡永祥叔叔是守卫大桥的战士,有一天值勤时发现前方铁轨上横卧着一根大圆木,眼见着火车越来越近,蔡永祥叔叔奋不顾身地冲上前去,抱起大木头往外冲,可是已经来不及了,一列火车呼啸而来……蔡永祥叔叔就这样牺牲了。接下来就是献白花的时刻了,我怀着崇敬的心情,在蔡永祥叔叔的雕像前献上了一朵我精心制作的小白花。

最后我们来到了***陈列馆参观。给我印象最深的两位*是胡连芳和方平。胡连芳:建德乾潭镇仇村人。1996年4月23日中午,塘孔村发生火灾,胡连芳为抢救财产牺牲。方平:1988年6月7日下午,方平听到救命声,跑去一看是同班同学在深潭中,方平不顾一切下水救人,因年小体弱,不幸牺牲,年仅十一岁。

我们要向他们学习,多做好人好事!

5、明气象伴我行

明礼仪三

为学子,方少时,亲师友,习礼仪。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 或饮食,或坐走,长者先,幼者后。 头悬梁,锥刺股。彼不教,自勤苦。 读书法,有三到,心眼口,信皆要。 斗闹场,绝勿近,邪僻事,绝勿问。

教学楼,真热闹。 杨柳青青花儿俏。 同学们,蹦又跳。 讲明,懂礼貌。 见老师,问声好。 见同学,问声早。 爱环境,出新招。 有垃圾,专人管。 见废纸,弯腰捡。 护环境,人有责。 校园美,齐笑。

明礼仪小故事

一天,天气不佳,风里夹着密集的雨点,让人难以抬头,小明从少年宫出来,

走到小公园地区,心里正诅咒着该死的天气,忽然听到金属碰撞声。小明循声望去,原来是商场窗前的.一辆自行车被风刮倒,压倒了一大排,约摸30辆。

这时,正逢一位老爷爷路过,他把里的伞放在一旁,弯腰屈背把自行车一辆辆扶起来,小明连忙奔过去,和爷爷一起扶车。扶车可不是件容易的事,有的车有笨有重,有的几辆车龙头横挡插在了一起,还有的撑脚不牢靠,刚扶正又倒了下来,好不容易才扶起了几辆。

一些过路人看到了,都走来投入了扶车的行列,1个,2个,3个。有中年人,青年人,也有和小明一样的孩子,他们的头发都湿了,雨水顺着脸颊流下来模糊了镜片,弄湿了衣衫,也顾不得擦一擦,放在一旁的伞被风吹翻了,也顾不得拾一拾。一群陌生人就这样聚集再一起,连身边是谁也顾不得看一眼。 30多辆自行车又整齐地站成一排,风雨似乎小了些,当人们那起伞准备离去的时候,有一辆车的主人来了,他望着自己那辆刚被扶起的车,连声说:“谢谢,谢谢了。”

望着这一个个即将消失在雨中的背影,小明明白了礼仪的重要。

点击查看更多欢庆圣诞手抄报文字相关内容»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huqf.cn/articles/19412.html

热门阅读

  1. 天气忽然变冷的说说
  2. 金工实习生的个人工作总结报告
  3. 银行优秀员工述职范文
  4. 音乐《洗手帕》说课稿范文
  5. 汽车设备售后服务承诺书
  6. 瑞鹤仙·晴丝牵绪乱古诗原文及赏析
  7. 没有谁的人生很容易美文
  8. 欢乐圣诞手抄报文字
  9. 评选金土地种植能手通知范文
  10. 2015年结婚红包贺词
  11. 201年女生节祝福语汇总
  12. 公司部门间拜年贺词
  13. 史蒂芬·霍金的成才故事
  14. 实习离职报告范文
  15. 201年4清明节祝福语大全
←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