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文《再见了亲人》第二课时教案设计

发布时间: 2025-07-14 23:15:33

课文《再见了亲人》第二课时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

1、通过朗读,讨论,理解课内容,体会志愿军战士与朝鲜人民之间用鲜血凝成的伟大友谊。

2、能抓住重点句子进行有感情朗读课文。选择自己喜欢的段落背诵。

3、深刻领会并学习作者围绕中心选择典型材料进行表达的方法。

4、结合句子理解“唯一、雪中送炭”的含义,能用“雪中送炭”造句。

教学重点:

学习作者围绕中心选择典型材料进行表达的方法。

教学准备:

投影片(分别场面图)、磁带(二胡曲《还乡行》)、火车汽笛声录音

教学过程:

一、整体感知,提示训练点。

1、学生读书思考:作者写这篇文章的目的是什么?

(板书:中朝友谊 鲜血凝成)

2、快读全文思考:作者围绕这个中心选择了哪些材料?

(板书:大娘、小金花、大嫂)

3、学生讨论,作者为什么只选择了这几个材料来写?

(板书:围绕 选择典型材料)

二、研读课文,体会训练点。

1、引导学第一段,体会学习方法。

指读课文,出示思考题(投影)

听读要求:

A、用简洁的话,说这段写了几件事?

B、认真思考,作者为什么要选择这几件事来写?

C、边听边划,把自己不理解的地方标出来。

学生听读后讨论,教师启发生回答问题。

(板书:洗补衣服 送打糕 救伤员)

(结合思考题引导学生认识到大娘与志愿军战士之间结下的深厚情谊,进而领会作者选择材料的用意)

齐读本段的最后一句(这比山还高比海深的情谊我们怎么会忘怀?)进行句式的变换(变成陈述句)体会反问句的表达作用。

结合句子让学生理解“唯一、雪中送炭”的意思,练习用“雪中送炭”造句。

置疑问难。

指导有感情的朗读课文(配乐范读----学生练读----个别读文)

2、结合学第一段的思考题,遵循学习第一段的思路,分组自学第二、第三段。

让学生通过自学讨论,体会出小金花和大嫂与志愿军之间结下的深厚情谊进而领会作者选材上的特点。

(板书:救老王 挖野菜)

抓住表现人物性格和品质的语句,体会人物当时的心情,进行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教师在前三段学习的基础上,运用激情语言,放录音,投影,创设情境,和学生一起齐读第四段。通过感情诵读,把文章的感情推向**,加深学生对文章的深入理解。

4、针对全文进行置疑问难。

三、概括学习过程,深悟训练点。

让学生从理性上认识作者围绕中心选择典型材料进行表达的方法,认识这一写作方法的好处。(板书:突出中心)

四、课外延伸,指导背诵。片段练习,运用训练点。

1、向学生介绍《谁是最可爱的人》一书,选读精彩段落,激发学生的背诵兴趣,让学生自由选择背诵。

2、结合课后的练笔内容,让学生进行构思。

拓展阅读

1、我们的民族小学

《我们的民族小学》是版新标实验一组材的一篇精读章通过描写西南边疆的一所民族小学,反映孩子们幸福的学习生活,体现祖国各民族之间的友爱和团结。层次清楚,先写上学的路上和来到学校的情景,上和下,最后以自豪赞美的感情点题:这就是我们的民族小学。中词句的理解,以学习伙伴的口吻,以吐泡泡的形式,作一些提示。目的是引导学生读到这里对所提示的内容要进行思考。

除对学校美丽与团结的描写是本的特点外,在语言表达上也很有特色。作者把状语前置,给很强的视觉冲击力,呈现画面的能力也更强。本学重点是引导学生通过对的整体把握和对重点词句的理解,解我国各民族儿童的友爱团结以及他们幸福的学习生活,体会贯穿全的自豪、赞美之情。难点是体会描写窗外的安静和小动物凑热闹的句子的表达效果。

学情分析。

三年级是学段的起始段,本篇是本册材的一组中的一篇,学生处于低年级和中年级两个年段语学习的接口处,要通过本组的学习,来帮助学生尽快适应中年级的语学习,逐步完成由低年级向中年级的学习过渡,让学生初步养成较为稳定的学习习惯,掌握一定的学习方法和语积累,从而提升语学习的能力。如何给学段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培养较为浓厚的学习兴趣,则是我们作为师应着力思考的问题。

学中,我们除注重学生个性成长,营造宽松的学习氛围外,还应重视学生在写字姿势、读书习惯、发言的积极响亮等学习习惯方面的培养。在阅读学中,应该将字词学的重心向词语过渡,将字典引入日常学,重视对词语的理解,将段的学不断加强,学会略读、默读等读书方法,引导学生在理解词句的基础上“整体把握章的主要内容,体会章表达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对读书进行积累,特别应以内带动外阅读的积累。

《语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行为,不应以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际!”为此,我们要让学生在阅读实践中主动地、富有个性化地学习,从而培养学生的语学习兴趣和信心,增加积累,不断提高学生的语素养。

一、启发谈话,揭示题。

3.总结:是啊,我们的校园处处充满生机,明亮的窗户,宽敞的室,美丽的校园花坛,还有我们在操场上留下的欢声笑语……无不勾起我们对学校喜爱之情,给我们留下美好的回忆。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我们的民族小学》这篇。(板书题)。

、初读,随识字。

1.学生自由读

师:下面请同学们立起本,摆好读书姿势,自由大声地把读两遍,争取把每个字音读准确,每个句子读通顺。读书过程中,我就在你们身边,有困难,可以查字典,也可以随和我打招呼,我愿意为你们服务。

2.识字。

师:请同学们找出“款、傣、昌、昂、跤”等字在中所在的句子(通过找汉字所在的句子,引导学生结合具体语境,随本内容识字)。

三、指导写字。

1.观察:学生自主观察每个汉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2.书写:师重点指导“戴”、“舞”、“蝶”、“雀”字的写法。

3.展示:小组内互相展示自己写的字。

4.评价:自评、互评。

四、归还间,指导学生熟读

师:刚才我们学习生字新词,接下来请大家仔细地去读,用心去体会,老师相信你们一定会有收获,一定能够把读得更准确、更流利。

五、熟读,整体感知。

1.选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

师:老师听到你们读书的声音,感到一种幸福。我相信,我们每个同学经过练习,都有提高。全共有4个小节,你们喜欢读哪儿就读哪儿,你们愿意怎样读就怎样读,比如,同桌互读互听,小组比赛读。

2.读完全,讨论:主要写什么?

2、我们的民族小学

学生通过对的整体把握和对重点词句的理解,解我国各民族儿童的友爱团结及他们幸福的学习生活,体会贯穿全的自豪、赞美之情。

1认4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正确读写“坪坝、穿戴、打扮、欢唱、招呼、飘扬、蝴蝶、好奇、孔雀舞、游戏、招引、热闹、古老、铜钟、粗壮、凤尾竹、洁白、摇晃”等词语。

2、感情地朗读。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解民族小学学生幸福的学习生活,体会表达的自豪豪和赞美之情。并受到民族团结的育。

4、抄写描写窗外安静的句子,初步体会这些句子的含义。

重点难点:学重点是引导学生通过对的整体把握和对重点词句的理解,解我国各民族儿童的友爱团结及他们幸福的学习生活,体会贯穿全的自豪、赞美之情。

学难点是体会描写窗外的安静和小动物凑热闹的句子的表达效果。

学建议:前发动学生搜集有关我国少数民族服饰和风情的图片、字资料;利用早读等间交流前收集到的有关少数民族的资料。让学生对少数民族的服饰有些解。

3、师配乐范读,学生思考:民族小学和我们的学校有什么不同?

a、他们的学生来自各个民族,他们的习惯、穿戴不同;

b、他们学校周围的环境不同;

c、学校里也有些不同(铜钟)。

学习生字词,培养学生独立识字的能力。

让初步内容。

帮助学生抓住事物的特点。

,理清顺序。

,讨论并填空:

先写(上学的路上,来到学校);写(上,下);最后写(我们的民族小学)。

巩固生字,指导书写。

1、用自己的方法识记字词。

2、着重分析指导“戴、蝴、蝶、雀、舞”。并且黑板上田字格中示范。

“戴”,半包围结构,右上包左下,注意各部分位置,相互要结合紧凑。

“蝴”左中右结构,相互要靠近些。

“蝶”字要注意右旁的构成。

“雀”字“小”字下边的撇(丿)要长些。

“舞”字中间四竖要写短小、靠拢些,三横要长些,整个字十三画是撇折。

3、学生写以上五个字。

3、我们的民族小学

1.认识“坝、傣”等5个生字。会写“坪、坝”等12个字。能正确读写“坪坝、穿戴、打扮”等19个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读出对这所民族小学的喜爱之情。

3.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抄写描写窗外安静情景的句子。

学重难点:体会表达的赞美之情,初步解句子的含义。

前准备。

1.前发动学生搜集有关我国少数民族服饰和风情的字资料。

2.具有云贵地区少数民族特色的音乐磁带。

前准备:

1.学生查找与有关的资料,预习

2.师准备好相关的图片。

3.准备生字书写的多媒体演示。

导入新

1.创情境,激趣导入。

出示相关词语:傣族景颇族阿昌族德昂族。

2.顺势切入,初读

清晨,这些来自不同民族的小朋友,早早地起床,迎着朝阳,踩着露珠,蹦蹦跳跳,高高兴兴地朝同一个地方走去,他们要去哪呀?(我们的民族小学)对,那可是一个充满欢笑,美丽而可爱的地方,今天咱们一起去走一走,看一看,保证你们去就舍不得离开。

提出读书要求:自己小声读,勾画出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读一读。

趣味识字。

1.出示带生字的词语:坪坝傣族阿昌族德昂族,摔交穿戴招引蝴蝶孔雀舞铜铃粗壮凤尾竹。

2.指名读,正音。

3.开火车,练读。

4.做游戏巩固识字。

5.同桌相互听读,在读中巩固识字。

朗读感悟。

1.学生逐段朗读,感知内容,同桌间互相说说读这一段知道些什么?

2.组织朗读比赛,你最喜欢读哪段,读出你的感情来。

朗读感悟。

1.读读说说,学习一自。

a、自读感悟。

请同学们轻声读一自然段,边读边根据下列提示展开想象,读后交流描述:

早晨,同学们来上学,我好象看到这样的情景:。

学生读后交流描述。

b、指导朗读:早晨的校园多美啊,你喜欢这的校园吗?那么就把你的喜欢的情感用你的朗读来表达出来吧。

学生自读自练,指名交流。

2.读读说说演演,学习、三自然段。

a、你喜欢这所民族小学吗?

分组讨论交流,引导学生说出喜欢的理由,如:上民族小学的学生读非常好听,下他们尽情嬉戏,非常快乐等等。

b、这读书的声音究竟有多好听啊?找出中的句子说一说。

引导学生理解“窗外十分安静……”一句,体会正因为同学们读书的声音非常好听,所以树枝不摇,鸟儿不叫,蝴蝶不飞,猴儿也来

c、情景表演:几个小朋友分别扮演树枝、鸟儿、蝴蝶、猴子,请“它们”做评委,其他小朋友感情朗读、三自然段,如果读得好的话,“它们”就如所示,围拢过来静静地聆听。

引导学生口述,朗读该部分。

3、读读画画,学习三自然段。

a、同桌互读。

b、联系前面的,带着你的感情,放飞你的想象,画画你脑海里的民族小学。

复习生字。

2.边用件演示要求写的十个字,边指导书写。

3.学生写字,师相机指导,组织评议。

拓展活动。

民族小学的许多学生都很想和大都市的小朋友交个笔友,他们很想知道你们是否喜欢他们热爱的民族小学,也很想解你们的生活。请小朋友们给他们写封信,这样他们就可以通过你们获得更多的信息

各民族学生团结(好学)。

学反思:在这一学中,激发同学们对解各个少数民族风俗习惯的兴趣。

4、我们的民族小学

1、复习巩固生字,练写两组词语“蝴蝶”、“孔雀舞”。注意“蝶”、“舞”两个难写的生字。

2、从句子出发,品读三、四自然段,感受这所边疆的民族小学的有趣、团结、美丽。

3、解民族小学学生幸福的学习生活,体会表达的自豪和赞美之情,同,通过小练笔,培养爱校的情感。

4、积累优美的词句。通过摘抄自己喜欢的词句,感悟和体验优美语句。

一、复习上一节内容。

1、听写。

2、说一说一段给你留下什么印象,有哪些句子让你想要背给大家听的。

、品读三、四段,感受边疆民族小学的精彩。

2、朗读三段和四段。

3、交流:

(1)这是一所有趣的学校。

候,窗外十分安静,树枝不摇,鸟儿不叫,蝴蝶停在花朵上,好像都在听同学们读

b、把你自己当做一种小动物或者小植物,读一读这句话。

c、是啊,这就是在边疆的民族小学。

,大家在大青树下跳孔雀舞、摔跤、做游戏,招引来许多小鸟,连松鼠、山狸也赶来看热闹。

a、你觉得这里有趣在哪里?(孔雀舞、摔跤)。

b、是啊,这些表演是少数民族的们他们所擅长的。有在(民族)小学,我们才能看到这些表演。

c、松鼠、山狸,你能读出什么?这些动物在哪里你才能看到。(体会边疆)。

(2)除美丽和有趣,你从哪些地方体会到团结?找出句子,读一读,说一说。(重新回归整体。)。

出示句子:

古老的铜钟,挂在大青树粗壮的树干上。

凤尾竹的影子,在洁白的粉墙上摇晃。

朗读,多美的句子啊,背诵下来吧!

朗读这个句子,说说民族小学与我们的学校有什么不同吗?

假如,你就在这所学校里,你的心情是怎样的?带着你的情感,读一读这段话吧!

这段话写的真美,边疆小学就这样留在我们的印象中,让我们也用两句话来写写我们自己的学校的特点吧。

学生交流评价。

三、写字。

1、出示:“蝴蝶”、“孔雀舞”

介绍“孔雀舞”

书写两组词语,注意“舞”

3、学生练写。

四、交流上一阅读的《火把花》。

1、哪些句子让你感受深刻,想要推荐给同学的?

2、或者你能仿着写一写其中美丽的句子,特别是比喻句吗?

5、我们的民族小学

材简析:

《我们的民族小学》是义务程标准实验科书语版)五册的,是一篇抒情散,抒发作者自豪与赞美的感情,一个“情”字贯穿全按上学的路上,来到学校,上,下末点题的顺序描写西南边疆的一所民族小学,充分体现学校的美丽、团结和充满欢乐。通过描写这所民族学校,反映孩子们幸福的学习生活,体现祖国各民族之间的友爱和团结。

1、会认“坝、傣”等5个生字,会写“坪、戴”等12个生字。正确读写“坪坝、穿戴、打扮”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解民族小学学生幸福的学习生活,体会表达的自豪和赞美之情,并受到民族团结的育。

4、抄写描写窗外安静的句子,初步体会这些句子的含义。

前准备。

1、布置学生搜集有关我国少数民族服饰和风情的图片、字资料。

2、师准备具有民族特色的音乐磁带,图片资料、挂图、生字卡片。

一、音乐导入,激发兴趣。

1、播放《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朵花》,师生跟着边拍手边唱。

3、让学生介绍自己的民族及本民族的一些服饰、风俗等。

4、除这些,你还知道哪些民族的服饰和风俗习惯?请你展示自己找到的.有关图片、字资料,介绍自己解的其他民族的情况。

5、根据学生介绍情况,师利用后资料袋中的图片,着重引导学生介绍中涉及的傣族、景颇族、阿昌族、德昂族等民族的情况,并相机出示词语:傣族、景颇族、阿昌族、德昂族。

、揭示题,初读

1、早晨,这些来自不同民族的小朋友,从山坡上,从坪坝里,从一条条小路上走来,他们都高兴地朝着同一个方向走去。他们要去哪呢?我们也跟着一起去看一看好不好?(板书:我们的民族小学)。

2、初读,读准字音,画出生字词。

三、趣味识字。

1、出示词语:坪坝、穿戴、打扮、欢唱、招呼、飘扬、敬礼、蝴蝶、好奇、孔雀舞、游戏、招引、热闹、古老、铜钟、粗壮、凤尾竹、洁白、摇晃。(指名读、小老师领读、开火车读、全体读、)

2、游戏巩固生字。

贴字游戏:师读生字,学生找出相应的卡片贴到黑板上画的智慧树上。

同桌相互做你指我认游戏,看谁认得的生字多。

3、着重分析指导“戴、蝴蝶、雀、舞”字的书写。

四、整体朗读感知。

思考:民族小学的美体现在哪里?你喜欢哪一段就重点朗读哪一段。

五、分段读议,加深感悟。

1、朗读一段,说说你仿佛看到什么?

2、轻声朗读、三自然段,结合插图,说说民族小学的孩子是怎样上的?

4、引导体会:“这候,窗外十分安静,树枝不摇,鸟儿不叫,蝴蝶停在花朵上,好像都在听同学们读。”这句话,用横线画下来,后抄写在积累本上。

5、下,同学们怎样尽情地玩耍?如果你也在其中,你想和他们玩什么游戏?

6、这些不同民族的小朋友能走到一起来上、交朋友说明什么?

7、学习四自然段:这所民族小学给你留下怎样的印象?一边读一边想象,拿起彩笔,画出你脑海里的民族小学。

六、加深体会,比赛朗读。

1、学,你觉得民族小学美在哪些地方?你能用自己的朗读来表现出这些美吗?指导体验朗读:

景色美:通过看图体会朗读。

衣着美:指名一学生穿戴上一套白族服饰展现在同学面前,接受大家的赞美后,用高兴、自豪的语调朗读。

行为美:结合“同学们向在校园里欢唱的小鸟打招呼,向敬爱的老师问好,向高高飘扬的国旗敬礼。”这句子和学生平的礼仪生活经验,引导学生用发自内心的真诚、友好、光荣的语调朗读。

朗读美:如何读得连小动物都被吸引住

2、写得很美,你喜欢哪一部分?选择你喜欢的部分参加朗读比赛,先在小组进行,选出代表参加。

七、后积累。

1、把你喜欢的部分背下来。

2、把描写窗外安静的句子抄下来。

八、布置综合性学习。

可以用字叙述,就像写简短的日记;可以填表格;可以用画图的形式……注意边记录边整理资料,准备和同学交流。

巧用体验移情朗读。

点击查看更多课文《再见了亲人》第二课时教案设计相关内容»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huqf.cn/articles/22924.html

热门阅读

  1. 供电公司农电会上发言稿
  2. 给公司拜年贺词
  3. 过年真好的散文
  4. 立冬的谚语
  5. 审美与表现自我评价的注意点
  6. 2016年冬至节养生短信问候语
  7. 高中寒假的学习计划
  8. 大气压的变化教案范文
  9. 应聘酒店客房部经理的自我介绍
  10. 岁月流逝你可仍拥有一抹素白杂文随笔
  11. 高三学生代表在高考动员会上的发言稿
  12. 以读书为话题作文3000字
  13. 《小壁虎借尾巴》最新的教学设计
  14. 国旗下关于爱护公共财物的演讲稿
  15. 行政文员实习周记范文多
←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