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杂文随笔
佛教中,人有前世今生,轮回转世,生生不息。
后来不知何时起,这轮回转世的交接处,安排了一位中国传说中的人物出场,孟婆。为了避免当时世人知晓前世而泄露天机,上天特命孟婆为幽冥之神,并为她造筑醧台,为每一个前往下一世的人送上孟婆汤,彻底隔断与前世的因缘。
看过无数的故事桥段,恶人、痴人、善人,不管是憎恶前世还是留恋前世,总有一些人挣扎在喝汤的时刻。对这外力强迫遗忘的抗拒,可能是人对强迫性行为本能的反抗,也许又是人对通晓前因后果激烈渴望与追求。
可是想一想,为什么中国人会在这样一个新旧交接的环节里设置这样一个人物,扮演这个不讨好的角色?《金刚经》上讲:过去心不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过去已经过去了,未来还没有来,想它干什么。孟婆这样一个人物的设置,或者说这样一个动作的增加,的确是充满了中国人的生活智慧:如果不忘掉前生的人与事,下一世一定是没有办法活下去的。这种人生体验,如果不是有丰富的人生阅历支撑,很难感同身受并认可。多少人当世之事,几乎类似为前世与今生的距离,我们错过的事,经历过而不再相见的人,就是消失并不可逆回的前世因缘。
所以为什么要那么执着去记清过去,去渴望预知未来呢?不能遗忘,就永远沉迷在过往中而无法走进新的生活;清晰了解未来的样子,当下便失去了存在的意义。所以只知当下,该遗忘的遗忘,该无知的无知,才是生活的最大智慧。
对于人来说,只知当世,实在是上天设计给人类的绝佳局面。
所以我们所享有到的每一个当下的状态,其实都是最好的安排。
拓展阅读
1、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作文800字
人间的万事万物,都是世上最好的安排。
在冬天里,“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那挺立的青松,丝毫不惧冬风的凛冽,依然屹立冬天的严威之下,它那临危不惧的样子,如同一个在战场上宁死不屈的战士。雪越厚,它越是把所有的绿色都拿出来,它的叶子像针一样,扎向风雪。狂风一次又一次按下它的腰,它一次又一次倔强地立起。松涛阵阵,那是它发出的冷笑,笑风雪的无奈,笑风雪的软弱。这冬天,是多么无情,用酷冷和寒风来虐杀世间万物,它没有同情心,简直就像一个冷面杀手。而青松,毫不退缩,毫不畏惧,坚守自己的岗位。
冬天虽然冷酷,但对青松来说,不正是最好的历练吗?如果青松像其它花木一样春生秋落,零落成泥,它还会有不屈不挠的铮铮铁骨吗?它还能成为文人墨客赞美的对象吗?万木枯萎,青松独傲,这凛冽的寒风,难道不是最好的安排吗?
春天里,风狂雨骤,花纷纷,花满地。落花是多么可怜,不由得让人油然而生怜悯之心。啊!在这春天里,风雨也是多么无情。无情的风雨,可怜的花儿,这些花儿犹如一个个活泼开朗的小女孩,犹如一只只欢快蹦跳的小鱼儿,犹如一个个刚刚写好的音符。它们,都值得人去同情,去爱惜,去呵护。可无情的风雨一下子就把它们吹落,零落成泥碾作尘,何其不幸!但是,这难道不也是对花儿的磨练吗?正是花期难得,花期短暂,花儿们才争先恐后,绽放得更加灿烂,更辉煌,于是才有了春来江山铺锦绣,于是才有了万紫千红总是春。那么,风风雨雨,难道不是最好的安排吗?
世间所有的一切,永远都是最好的安排,生活永远是最公平的。*给予你什么,必然让你失去其它什么;*让你失去什么,必然让你得到其它什么。生活中的挫折与成功都会形成一股力量,鞭策你,帮助你,让你的人生变得更完美,更美好。
哪怕是渺小的蚂蚁,哪怕是庞然的大象,冥冥之中,都被那最好的安排预定。也许,有的预定暂时是美好的,有的安排暂时是残酷的,但是这永远都是最好的安排。没有人一生会顺顺利利,我们只能在风雨中磨炼自己,在风景中突破自己。永不抱怨,永远努力,因为,这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
2、散文随笔:最美是老年
乘坐公共交通出行,对人来说是一种考验。不管是进岛出岛,无论是地面*,还是BRT都挤得风雨不透。天气如此炎热,每个人都恨不得早早躲进空调里,*上的空调虽然差强人意,但聊胜于无,总比在大街上烧烤好。
不过厦门不愧为文明城市,人们的素养还是不错的。婆婆带着小孙子,总是有人让座。车上反复播放的录音,请给需要关心的人让座,也颇为人性化。
一路转车,一路奔波,每次上车都是尽量杀出重围,迅速寻到一个可站立的地方,然后发觉某人有起身的迹象,努力站到他的身侧。要有一个栖身的座位可不是容易的事,任何一次的谦让,都可能让你站到终点。
运气还算不错,一上车就占了一个空位,刚坐稳**,突然看见和婆婆年纪相仿的老人,紧跟着上了车。她刷了卡,正四处张望。我离她近呢,麻利地站起来,让出座位,冲她笑笑:您,这儿坐吧。看上去瘦削精神的老人,过来坐下。可能听见了我和婆婆的对话。她微笑地问:“是去邮轮中心吗?”我说是。她马上指点我:“前面下车后,就直接在站台等,那有直达邮轮中心的*。假如你走路去,又得走很久,而且不识路,容易走错哦。”我连连点头。“带着老人和孩子,尽量少走路吧。”听见老人家为我设想得这么周到,不仅肃然起敬。真是一位可敬的令人温暖的老人。她留给我们那么美的微笑,传递给我们一种博大宽广的爱。
回程,从起点站坐车,位子自然是多多的。很满意地想,只要安心坐到终点就行了。一路,又是上车的人多,下车的人少。很快车内就满满的了。不断闭眼小憩,突然发觉旁边站着一个60岁左右的老人带着一个小女孩。起身让座,然后站在旁边。那女孩儿长得十分伶俐可人,就和她聊起来:“几岁了?”“七岁。”回答的声音洪亮而自信。“叫什么名字?”她看一眼老人,老人正点头、鼓舞她,“郭----”有点不清晰。笑笑又问:“读幼儿园大班,对吗?”她眼睛亮亮地看着我,这你也知道的模样。我又瞎猜了:“你的老师姓陈,对吗?”她撇撇嘴:“我的老师姓洪呢,不姓陈。”“别班的老师,有姓陈的吧?”我逗她。她歪着头,想了又想,肯定地说:“没有姓陈的。”我转移了话题:“你们是去哪呢?”孩子显然不知道,“海滨新城。”老人回答。我数了数,还有5站。许是累了,一个呵欠接着一个呵欠,暴露了我的疲劳。老人似乎想起了什么,反问我:“你到哪呢?”我笑笑:“到终点呢。”“那让你坐吧。”我抓紧摇头,不用不用:“你们坐。”老人似乎过意不去,坐得不安稳了,对小女孩说:“一会儿,我们让阿姨坐吧,只有几站了,我们站一站。”又过了两站,老人拉着孩子站起来:“你坐吧。我们快到了。”其实我知道,离他们的目的地,还有三站呢。却不过盛情,我只好又坐下来。老人和孩子就站在身旁,依旧是那和煦的笑容,依旧是那努力站稳的姿势。这是一个坚强和自傲的老人。那服贴的头发,精干的身材,坚决的态度,给人深深的印象。目光追随着牵着小孙女下车的她,心里不由地默默地念叨:“最美是老年!”
是啊,老人那看遍世事的从容,洞察人心的优雅,只有岁月才能打磨出来的漂亮,在人群中熠熠生辉。
3、一切安好岁月静好散文
清风说我字里行间过多情爱。
我一时饮酒挥泪,绝笔墨痕干,不免青衫沾满、点点。
我承认,自己从来不敢道明乡愁之情,尤其是一个女孩子,甚是害怕过于矫情,惹人生厌。
今夜,月凉如许,我却不禁有些落寞失神。其中原委,自己也无从得知,或许是多日离家,久之也未免伤怀,说不怀念,那倒是假的。
夜里闲庭信步,了无生趣。感慨着,独在异乡,始终是亲近不得。
望着西楼月满,树影斑驳。却不似家乡明月流水,皎洁、明澈。
孤灯烛影,寒来衣袂,辗转无眠的我,从此无心爱良夜。
乡思就这样,一点点侵蚀我的心,如水滴般,还未落泪,就已干涸。
依稀记得孩提之时的烂漫无邪,尽管没有在母亲怀里百般依偎,只是静默的坐在旁侧,现在忆起,都是一种难言的福祉,描摹出淡淡的笑靥。
岁月流转,我已少年。而如今回首,往事凄艳。
我们从来都是这样,既然成长,就免不了选择漂泊,似乎只有如此,才能不断证实自己的成熟。直到深夜独在他乡,才暗暗自嘲自己当时的天真可笑。
可漂泊之处,明月寒夜,不知几处吹笳?如今,纵使我望眼白云变换沧海,可徒步千里,又有何人能陪我倚剑天涯?
回头想想,若家不在身旁,能上苍穹又怎样?无人之时,将寂寞尺尺丈量,还是不免低垂了目光,终究自己力量太小,抵不过万世苍凉。
终日是忧愁难以排遣,一夜征人羁旅,将望乡看尽,也只能自欺欺人的道一句:人生苦短,聚少离多。忧伤是可,无须断肠。
看着镜中三千青丝空悲而断成白发,却不敢独自凭栏,颔首看满地落花。
曾经一度喜爱平静无波的.湖水,固执的认为,哪怕是风乍起,涟漪微颤,都觉得多余。只有如那般,才能荡涤我心,心界空灵。如今细细思量,一位羁旅之客的心,湖水又怎能映照完全?身影恍惚之时,也未免太过薄凉。
直到感受海纳东流,万水同汇的旷世之景。才明了,只有浩瀚壮阔、奔腾不息的江水,才能吞并所有惆怅,容纳古往今来无数羁旅路人的满腔幽怨与哀伤。
毕竟,乡愁本身就是一道哀伤:哀是酝酿,伤是释放。
幸运的是,在心迹烦苦之时,还有文字,能安抚我心,不至于月上柳梢,独看西下夕阳,只能静默不语,欲意哭诉都终究无言。
是谁在吟唱:“伤情处,高楼望断,灯火已黄昏。”
提笔书成一纸信笺,借雁遥寄,话语简短:
4、用坚强面对一切随笔作文800字
每个人从出生开始就学会了面对,正如人类要面对自然,*要面对群众,我们也要面对很多事。然而每个人的态度却是不同,有人勇敢,有人微笑,有人镇定,也有人怯懦,有人悲伤,有人慌乱。既然要面对,我们为何不坦然相待,用坚强面对一切呢?
我们都知道贝多芬,这个著名的音乐家,有着很高的音乐才华,却双耳失聪,这对于一个需要双耳的人来说无疑是个打击。但他并没有退缩,没有颓废,而是选择坚强的面对,为人们谱写出生命的乐章。司马迁曾深陷大牢,面对着严刑拷打,他虽身残却志坚,在自己的不懈努力和隐忍下,写出了脍炙人口的《史记》。同样,在今年的4月20日,四川雅安发生了7级地震,又一次夺走了几百人的生命,面对着自然灾害和失去家人的痛苦,灾区人民选择了坚强。其中,一个小女孩在被送往医院*时,仍能微笑着对医生说:“叔叔,我没事儿,我不哭”,这一画面,感动了多少人!
事实上,每个人一生都会面对很多事,要做很多选择,这些事无论是好是坏都并不是我们所能改变的。与其跟老天抱怨命运的不公,还不如选择坚强地面对,迎难而上,在困难挫折的打击下,在荣誉和成功的鞭笞下,我们只会变得更加成熟稳重。
如今的我们,面对着即将到来的会考,一年后的高考,以后还会面对更多的考验和磨炼,生活中我们可以看到有人对生活和学习的厌恶,同样也能看到有人始终微笑着对待一切。坚强地面对每一次的不如意,享受生活的乐趣,我们才能在人生之路走的更远。
正所谓“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弗乱其所为,增益其所不能。”也就是这个道理吧。困难,挫折能够磨炼人的心性,成功、荣誉也能够激励自我,坚强地面对,那么付出了多少汗水与辛苦,就能得到多少回报和成就。
在历史的长河中,一个人的生命是短暂的。坚强地面对一切,就能使自己的生命如流星般璀璨。面对生活的压力,挫折,若是胆怯、畏惧,那么就只能碌碌无为。古往今来有所成就的大人物,无一不是坚强地面对一切,在自己的信念和努力下取得成功。所以,请坚强地面对一切!
5、高一散文诗歌:你若安好便是晴天1300字
“你若安好,便是晴天”,这句话相信每个人读了都会心生暖意吧! ——白落梅
外面北风飒飒,我翻起床头的《你若安好,便是晴天》津津有味地读起来,于是,不知不觉走进了她幸福而又薄凉的人生中。
不知多少人会记得有个女子,曾经走过人间的四月天,又与莲开的夏季有过相濡以沫的约定。她——林徽因,许多人梦中的白莲,可望而又不可及。唯有那三个男子,在她的生命里,不可或缺。她集结了一切优好才情于一身。在写作方面,她是美女诗人、作家,带着自己或喜或悲的情绪徜徉在诗的海洋当中;在事业方面,她是杰出建筑家、设计师,奔波于世界各地,亦活在万丈光芒之下。这样,又怎么能让人对她不倾心呢?
白落梅笔下的林徽因是一块美玉。一块值得让人去珍惜去探究的美玉。她,在那个三个爱她的男子面前是多么地完美无瑕,无瑕到就算是错了也依旧错得那么唯美,错得那么理所当然,错得让人不忍责怪……
徐志摩为她徜徉在康桥,申请等待一场旧梦可以重来,那时,她是无瑕的少女;梁思成与她携手共渡命运的长河,为完成使命而相约白头,那时,她是一个**;金岳霖为她终身不娶,痴心不改守候一世,孤独终老,那时,她无以回应。
可她懂得人生的飘忽不定,要学会随遇而安。决绝转身离开风流才子徐志摩,转身邂逅相守一生的梁思成。尽管她与徐志摩情投意合,但她与梁思成却是命定终生。
她让徐志摩怀想了一生,让梁思成宠爱了一生,亦让金岳霖默默记挂了一生,更让形色男子仰慕了一生。不管如何,她的命定之人始终是梁思成,与她长相厮守的人也是梁思成。
也许,对徐志摩更多的是情窦初开的真爱,让他百般的依恋。
也许,对梁思成更多的是本命鸳鸯的责任,让他宠爱有加。
也许,对金岳霖更多的则为对默默守候的感动,让他不离不弃。
当我看到:林徽因逝去后,金岳霖与她的孩子生活在一起,孩子们还尊称他为“金爸”,而梁思成却娶了自己的学生。顿时百感交集,金岳霖对林徽因的情感始终至死不渝,而对于梁思成呢?我们应该责怪他的薄情吗?
其实,所谓的情深,不过是交付一切,忘记时光,忘记自己,不给自己留任何退路。在多风多雨的红尘路上,客来客往,缘定三生的又能有几个?纵是过奈何桥,也得有个先后之分呀!这样,又有谁等得了谁呢?月的盈亏,只是送尽了人的生死离别,而那轮纤素,又何曾超变过?人世苍茫,千年一恍而过,人类其实一直在重复着相同的冷暖爱恨,喜怒哀乐。既然我们都是过客,就携一颗从容淡薄的心走过山重水复的流年——
我轻轻地走了
正如我轻轻地来
我挥一挥衣袖
不带走一片云彩
徐志摩的《再别康桥》是多么地惆怅,多么地落寞。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许。
一生一世,听上去多么漫长,其实回首转瞬即逝。每个人的生命长短不一,我们所能做的只是活在当下,不要留太多的遗憾。
怀旧是一种孤芳自赏的高雅,什么意念都在指缝间散作缤纷的雨。逝去的留年无法重演,过去的风雨早已成为回忆,一切都已尘埃落定。在这似水流年的时空里,我们只能抓好当下,别让逝去的成为一生的遗憾与后悔。
“你若安好,便是晴天”这句话,这本书,我读了不仅心生暖意,却也心生凉意。
湛江市遂溪县大成中学新星文学社
【点评】
本文是读《你若安好,便是晴天》一书的读后感,文章在结构上先“述读”后阐发读后感”,但述读部分过多,“感”太少。结尾的点题句“我读了不仅心生暖意,却也心生凉意”在文中找不到依据。本文的标题也有待推敲修改。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huqf.cn/articles/248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