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鸟》的睡前故事
一座山里有一只智慧鸟,很多有钱有势的人想得到它,尽管他们在山上踩出了一条条小路,却始终捉不住这只智慧鸟。其实,这只智慧鸟哪儿也没去,它安详地住在山上那棵苍翠的松树上,唱着美丽动听的歌。
住在山林的东方的伊尔特格尔汗,听说有这么一只智慧鸟,他说:“这只鸟怎么这样机灵呢?别人捉不住它,不信我也捉不住它。”
于是,他就往山里去了。
伊尔特格尔汗找到了那棵苍翠的松树,只见智慧鸟不飞也不害怕,蹲在松树枝上,老老实实地就让他捉住了。伊尔特格尔汗非常高兴。顺着小路往回走的时候,智慧鸟却对他说:“你抓我并不是件难事,可你带着我走的时候,可不许唉声叹气,更不许闷着头不言语。不然,一眨眼的工夫我就会逃掉的。因此,不管怎样,咱俩得说说笑笑地走。”
伊尔特格尔汗听罢说:“好吧,你愿说你就说吧。”
智慧鸟点了点头:“那么,我给你讲一个故事吧:有一个猎人,他有一只好狗。一天,猎人带着狗出去打猎,在山间小道上,有一辆载着银子的车坏了,车的主人正坐着发愁。他们寒暄了一阵,就一块儿坐下抽烟。车主说:打猎的朋友,我到前边村子里去找一个车匠来,请你留在这儿给我看着车子。猎人答应说行,于是,车主人就高兴地找车匠去了。
“猎人一直等到天黑,也不见车主人来,心里想:妈妈眼睛不好使,恐怕从早到这会儿还没有吃饭呢。他便对他的狗说:你在这儿看着,一直等到车主人回来。别让贼偷了银两!我先回去给妈妈做饭去,说罢就走了。
“狗忠实地听从自己主人的话,照看着拉车的牛,不让它离开,还绕着车来来*地转悠,就像一个好更夫那样。
“那辆车的主人走了好几个村子,一直走到半夜,才找到一个车匠。回来一看,猎人已经走了,只剩下那只狗还忠实地看守着车子。
“车主人很喜欢这只狗。为了答谢它,就赏了一锭银子,打发它回去了。这工夫,猎人正在门口等着自己的狗。狗一见主人,就把叼着的银子放到地上。猎人一见,心里火了,说:‘我本来让你好好替人家看守东西,可你反倒偷了人家的银子!’说着便恼恨地拿起大棍子把狗打*。”
“唉!多么粗心啊!”伊尔特格尔汗听完故事,叹口气说:“这么好的狗让他错杀了!”
“得,你叹气了。”智慧鸟说完马上飞走了。
伊尔特格尔汗一见智慧鸟飞了,就埋怨自己说:“唉!我干嘛忘了不准叹气呀!”就回头又上了山,第二次从松树上捉下智慧鸟。路上,智慧鸟又给他讲了一个故事:
“听说有那么一个地方,有一个妇女,她有一只好猫。一天,那妇女到井边打水去,对猫说:‘你好好看着摇车里的孩子!’
“妇女走了以后,那只猫趴在摇车旁边赶蚊蝇。忽然,从门后跑出来一只老鼠,想偷偷咬小孩的耳朵。猫非常生气,就去追这只老鼠,一直追出了屋子。这工夫,又有一只老鼠跑了出来,一口把小孩的耳朵咬掉了,小孩痛得哇哇直哭。那只正在追赶老鼠的猫,心里一惊,赶紧跑回屋里,把老鼠咬死在门后。然后又趴在摇车旁,用舌头给小孩舔着耳朵上的血。
“那妇女打水回来,一看,不由大怒,说:‘我让这坏猫看着孩子,可它倒起了黑心,把我孩子的耳朵给吃了。’于是拿起棍子就把猫打*。可是,回过头来发现门后躺着一只死老鼠,嘴里叼着孩子的耳朵,她这才知道自己错杀了猫,痛心地哭了起来。”
“唉!真可怜!”伊尔特格尔汗刚一叹气,智慧鸟“噗噜”一声又飞走了。
于是,伊尔特格尔汗第三次上了山,在那棵树上又捉住了智慧鸟,顺着崎岖的山路往回走。路上,智慧鸟又向他讲述了一个故事:
“有一年缺雨,闹旱灾,有一个名叫阿力拍的人逃荒。路上,太阳非常毒,晒得他口干舌燥,渴得走不动了,坐在一个石崖底下等死。忽然,他发现崖边嘀嘀哒哒直响,从石崖顶上一滴一滴地往下滴水。阿力拍高兴极了,赶紧掏出木碗去接水。好不容易接了一碗,刚要喝,忽然飞来一只乌鸦,用翅膀把他的碗打翻了。阿力拍很生气,说:‘这坏乌鸦,把老天爷可怜我一滴一滴赏给我的水全给弄洒了!’说着便捡起一块石头,追上去,把它打*。当他走到乌鸦跟前时,发现离前边不远,一个石崖的裂缝里,淙淙地流着泉水。阿力拍一见,便欣喜异常地跑过去,把水足足地喝了个够。等他回到刚才坐的地方,拿起包袱,抬头看的时候,只见石崖顶上躺着一条大蛇,正呼呼地睡觉,从它有毒的舌头往下滴着涎水。‘啊!原来我接的就是它的涎水!乌鸦救了我,我却把它错杀了。’阿力拍后悔地哭了起来。”
伊尔特格尔汗听罢,说:“唉!乌鸦真可怜,为了搭救人,反倒牺牲了自己!”
智慧鸟说:“伊尔特格尔汗,你已经是第三次叹气了!”说着,又飞去了。
“唉,算了吧,确实没办法捉住它。”伊尔特格尔汗说完,便回家了。
拓展阅读
1、大禹终北国奇遇睡前故事
大禹领命治理洪水,一心要使百川入海,可是天下很大,怎么丈量规划呢?听说终北国的神祖山上有一把天尺,他便直奔那里而去。
走过白天,走过黑夜,大禹迎来太阳,又迎来月亮;送走太阳,又送走月亮。他走得忘了累,忘了困,可是,离终北国还有好远哩!大禹心想,这样走下去,劳累好忍,岂不误了治水大事。这么一想,双腿轻了,身体飘了,忽忽悠悠离了地面。大禹现了原形,化为虬龙,腾云驾雾,向前飞去,飞了不多时,就看见一座高山,远远隔断了天空,那就是神祖山。大禹抖擞肢体,想一气飞上山巅,突然间,浑身沉重,缓缓降落,落到了终北国中。
这终北国可真是个天下难找的好地方。背靠神祖山,山泉涌灵水。那灵水清清地流着,弯着,绕着就到了国中间,滋润得绿草摇曳会跳舞,红花张口能唱歌,那挺挺拔拔的树木更是不得了,密密麻麻的树叶金灿灿放光。定睛一看,哇!这哪里是树叶,全是金币!终北国的人连这金币也看不上眼,他们不劳不作,渴了,弯腰喝口水,解渴;饿了,弯腰喝口水,饱了。
那灵水滋养出的好日子都享受不完,还要钱干啥呀?你看这终北国的人,年少的红光满脸,年老的满脸红光。树下那几位老头,雪白的胡须尺把长,脸上连个皱纹也没有,笑起来铜铃一般响亮。
大禹刚进村,一伙男男女女就热情地迎上来,将他簇拥进一座华丽的殿堂。殿中坐着一位老翁,眉毛长得竟然遮住了颜面,他哈哈一笑,对众人说:“快给中都来的豪杰盛灵水,解困驱乏。”
早有侍者递过碗来,大禹抿了一口,好甜呀,一股爽气直入肺腑,通体舒服,不由得双手一举,将那碗水全喝了下去。
立时,心胸甜绵,四肢酸软,软软绵绵睡了过去。
这一觉睡得真香甜,醒来时才知道,太阳已经在天上转了好几圈。大禹坐起来首先想到的还是灵水,还想喝。没容他张口,那位长眉老翁便命人端上水来。大禹突然一怔,推托了侍者的灵水,长眉老翁慈善地说:“豪杰不要多礼,如不嫌弃,就在我这小国安身,保你不会吃苦受累。”
大禹连忙回话推辞,旁边走出来几位壮汉。他看时有点面熟,但记不起在哪儿见过,长眉老翁温和地说:“这几位都是先前从中都来的豪杰!”
大禹脱口问:“莫非几位都是去神祖山寻取天尺的?”
这一问,几位豪杰满脸通红了,低下了头不吭一声。
大禹猛然明白了,原来他们沉迷安乐福地,根本就没走到神祖山。他跃然站起,谢过长老,走出殿堂。两旁里的侍者、众生百般挽留,他只是大步流星走去,一点也不敢懈慢,一点也不敢留恋。稍有留恋,他又会在灵水的滋养下安然睡去,这样的日子舒心、省力,可是,中都子民还在洪水中挣扎呀!他迈开大步,朝着神祖山走去,终于在那里得到了那把可以丈量大地的天尺。
2、小山猫和小黑鼠睡前故事
在广东,小山猫是一个有名的小精灵。它有一双锐利的眼睛,一个敏锐的神经反应,只要山林里有异常反应,十多米内就可以断定周围可能发生的一切,便可觉察动物的行踪。这时,它就可以提前做好进功与退守的应对,这就是小山猫的特点。因此在本地,大家都称它为小精灵。
这一天,它起得特别早。它习惯地沿着山间的小路,慢慢地往山前走去。走呀走,却没有发现什么动静,于是它扫兴地伏在路边的一棵小树旁,两前腿呈八字形地趴在地面上,眼睛伏在两前腿之间,直迫着正前方,静静地观察着山间的一切动静,等待着猎物的到来。可是等了好久,就是没有猎物的出现,于是漫不经心地伏在那里,有点想打盹了。
这时,在蒙蒙中,突然发现正前方的草丛中,传来了沙沙的响声,机警的山猫几乎整个地调动了起来,极度敏捷的神经系统,促使它迅速地作出了反应。它那锐利的双眼,如两个功力十足的探照灯,紧紧地向着前方射去,原来伏在地面上的那一双前腿,在微微地收缩着,一双锋利的爪子加大力气扎进泥土里,一旦猎物靠近,它便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把猎物揽进怀中,美美地大饱一餐,以度过一天的日子。
随着时间的前移,沙沙的响声越来越迫近,原来平静的草丛,随着沙沙的响声开始东歪西斜起来,呈一条直线地向侧面而去,仿佛有动物在里面窜动。紧随着草丛向着自己的身边滚动而来,一个黑色的踪影正从自己的身边掠过。对!小黑鼠。没等小黑鼠反应,小山猫以其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突然来了一个俯冲,后脚用力一蹭,一双前腿不偏不倚地用力抓住了小黑鼠。
已经失魂落魄的小黑鼠,眼看就要命归黄泉了,当它斜着眼一看,原来是小山猫。于是自作镇定,一本正经地说:“山猫哥呵,原来是您呀!现在我已经是您的囊中之物,但您等我把话说完,再动手也不迟啊!”。
“面对死到临头了,你还有什么话说?”小山猫漫不经心地对小黑鼠说。
“山猫哥啊!您可不知道,您现在将我整个地吃了下去,也只不过是您一顿美餐而已。但您可知道,您一年到头风餐露宿,遭受风吹雨打,四处漂泊没有一个家,何以度日呢?如果能够与您为友,我保证给您一个既漂亮又安全的家,从此过着安全幸福的生活,那该多好啊!”小黑鼠带着几番哀求在诉说着。
“那你准备怎样做?”小山猫带着几番的疑虑,向小黑鼠发问。
“您也许知道,我的特点是打洞。您看,我一年四季住在自己的洞穴里,不管刮风下雨,我四季无忧。我可以为您在山间打一个很大的洞穴,拉一些杂草作为铺垫,这样您就可以安心地在那里住下了,成为自己的家,这不是很好吗?”小黑鼠如是说。
小山猫觉得小黑鼠言中有理,慢慢地抓在小黑鼠身上的力开始缩减,接着对小黑鼠说:“你此话当真?”
小黑鼠坚定地说:“我敢向天发誓,如有半点虚假,甘做您的盘中餐!”
“那你需要多少天才能完成?”小山猫疑惑地说。
“三天后,您到后山找我,我定领您去看您的新家!”小黑鼠满怀信心地说。
三天后,小山猫如约地来到了后山,找到了小黑鼠。在那里恭候多时的小黑鼠领着小山猫,沿着山路,爬到了一个峭壁前,指着草丛掩盖下的那个山洞,对小山猫说:“您看,就在这里。”
小山猫依着小黑鼠所指的方向往山壁上看去。在一个杂草丛生的地方,一个不的大山洞呈现在眼前,它将头探进去一看,洞子不深,只有几十公分,里面铺着干草,足够两个小动物睡觉之用。然后小山猫转过身来,向外张望。一看,“呀!不但安全,而且风景优美,真是一个好地方呀!”
这时,小山猫转过头来,对小黑鼠说:“您可以与我同住吗?”小黑鼠说:“当然可以,只要您不嫌弃。”
从此以后,小山猫与小黑鼠亲如手足,相依相伴地出没在大山里,成为一对忠实的伙伴。
大山里有一个狡猾的狐狸,大家把它称之为“阴毒鬼”。有一天“阴毒鬼”在山坡上遇到了小山猫,它隐着身向小山猫的方向靠近,不巧被精灵的小山猫发现了。于是,小山猫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逃脱了“阴毒鬼”的抓捕,终于获得一次死里逃生的机会。一连几天“阴毒鬼”到处查找小山猫的行踪,但就是毫无收获。这一天,它无意中路过峭壁,发现峭壁前堆着一堆新土,觉得新奇。于是,探身一看,发现峭壁上挖出了一个不大不小的山洞。它纵身一跃到了洞口,往洞口闻了一下。终于闻出了小山猫的味道来。于是,它毫不迟疑地把头探了进去。最先发现了可疑的小黑鼠,它手足并用,以其锋利的爪子,以转着身子拼命地扒着洞里的泥土,作为进攻武器地向**击,“阴毒鬼”灵活一闪,避过了泥土的攻击。但它不愿放弃到嘴的美餐,于是,放胆地将嘴向洞里伸。小山猫与小黑鼠在暗处,“阴毒鬼”在明处,看得真切。于是,小山猫看准机会,以其锋利的前爪对准着“阴毒鬼”的眼睛用力扎去,“阴毒鬼”终于遭到重创,痛得哇哇大叫,捂住正在流血的双眼拼命地逃跑。结果它的左眼被扎瞎了,从而成了一个独眼龙。从此,“阴毒鬼”再也不敢在山里呈威了。
打从这时起,小山猫与小黑鼠成了山里出双入对的好兄弟。每天它们分工合作,寻找美食,很快它们容光焕发,满面红光地出现在大庭广众面前。这一信息,终于传到了山大王黑熊那里。一天晚上,山大王黑熊亲自主持召开大山里的联谊大会,表彰了小山猫与小黑鼠那情同手足、亲如一家的行为。席间,小天鹅跳起了天鹅舞,山鹰在空中展示了自己飞翔的特技,小山猫与小黑鼠表演了自编的节目《我的家》。小山猫,放开它的歌喉在那里尽情地演唱。小黑鼠在后面摇摆着它那柔软的身躯,手舞足蹈地配合着演唱。它们的歌声嘹亮悦耳,不时在山谷中回荡:
“小山洞,我的家,不怕风吹,不怕雨打。我们亲如手足,我们兄弟一家。衣食无忧,其乐融融,我们幸福地生活在天涯。”
随着歌舞升平,歌声此起彼落,大山沸腾了,山谷沉浸在一片欢乐之中。从此,山里再也没有出现呈凶欺霸、弱肉强食的现象。一派祥和、和睦共融的气氛笼罩着大山。
这时,“阴毒鬼”孤单失落地坐在一个阴暗的角落里,谁也不想去搭理它。随着大会的落幕,动物们纷纷地离去,“阴毒鬼”流着泪,慢慢地消失在人们的视线中……
3、汉斯和主人睡前故事
一个农夫,有个仆人,名叫汉斯。
有一天,农夫对汉斯说:“汉斯,你可以娶一个老婆到我这里来打短工,我给你房子和木柴,你的牛也可以得到饲料和草场。”
“那敢情好啊!”汉斯就这样做了。
可是没过多久,汉斯和主人吵了一架。主人命令他,要么把牛牵回去,要么把牛杀了。汉斯没理这碴儿。
过了几天,主人把牛杀了,要汉斯去把牛皮剥下来。
汉斯带上剥下的牛皮进城赶集,半路上,路过一片小树林时,他发现山岗上有一伙强盗在数钱。汉斯把牛皮套在头上,两只牛角正冲着前面,朝那一伙人走去。强盗以为碰上了魔鬼,扔下所有的钱,撒腿逃跑了。汉斯拾起钱,包在牛皮里回家了。
到了家,他叫来妻子格蕾特,对她说:“格蕾特,到主人那儿去一趟,借一个斗来。他要是问你量什么,就说量钱,量汉斯用牛皮换来的钱。”
于是,他妻子就按他的吩咐去办了。
“格蕾特,你疯了吧,”主人说:“他换了多少钱,还用得着斗量!”
说着,他在斗上涂了些糖。他想弄明白,他们到底量些什么。
汉斯在家里量了他的钱:满满的七斗。
格蕾特到主人家去还斗。
“喂,格蕾特,”他说,“他量了有多少?”
“七斗,老爷。”
“噢,格蕾特,这不会有错吧?”
“主人要是不相信,跟我一起去看看就是了。”
主人跟她一起回到家,看见了所有的钱,他还重新量了一遍,确确实实是七斗。
“嗨,活见鬼!汉斯,一张牛皮真能换这么多钱,我要把所有的牛都杀掉。”
主人叫人把牛赶到一起,把它们都杀了,然后带着剥下的牛皮进了城。
他的牛皮要那么高的价,哪儿有人买呀!大家以为他是疯了,都笑话他。最后,他不得不把价钱降到一半。他想,这是不能再低的了。可是,他得到的又是什么呢?人们用鞭子把他赶出了城。
到了家,他就去找汉斯:“喂,汉斯,你坑得我好苦啊!”
“怎么回事,老爷?”
“怎么回事!我把所有的牛都杀了,可我这些牛皮,一个子儿也没换到。”
“可我换到了七斗钱,这是老爷您亲眼看见的!”
“是呀,是我亲眼看见的。”
打那以后,汉斯再也得不到木柴了。
有一天,格蕾特在煮饭,火烧得很旺,米粒开始胀大起来。正是开锅的时候,汉斯突然叫了一声:“格蕾特,主人来了!快把饭锅端下来,放在显眼的地方!你在那儿不停地搅和着点儿!”
主人走过来说:“格蕾特,干什么呢?”
“做饭。”
“你那锅下面没有火呀!”
“是呀,我们没有木柴,只好用这只自熟锅了。”汉斯说。
“噢,见鬼!汉斯,我想要这只锅!”
“这可不能给呀!我没有木柴,我到哪儿去弄木柴呀?”
“你把锅给了我,我马上派人给你送来足够的木柴,我另外再给你一百个塔勒①,怎么样?”
“好吧!”汉斯说。主人得到了这只锅,汉斯得到了木柴和一百个塔勒。
主人把米和牛奶倒进锅里,把它端到一个大家都看得见的地方。一个打短工的女人不停地用勺子在锅里搅动。
她搅动了三天,饭锅也没有烧开。它是永远也不会烧开的。
“喂,汉斯,你坑得我好苦呀!”
“怎么回事,老爷?”
“我花了那么多钱买下你的锅,可它不能煮饭!”
“可它在我这儿是能煮的呀!这是您亲眼看见的呀!”
“是呀,是我亲眼看见的。”
一天,汉斯对格蕾特说:
“格蕾特,我躺在床上,你给我换身衣服,然后到主人家去哭丧:天哪,老爷,汉斯*。这会儿,我把两根笛子挂在墙上,一根靠着头,一根冲着脚。等会儿,你用一根笛子往我的喉咙里吹风,用另一根往我**股里吹风,我就会活过来。”
格蕾特给他穿好衣服,就到主人家里去了。她哭诉着:“啊呀,天哪,老爷,汉斯*!主人要是不相信,亲眼去看一看吧。”
主人跟她一起来看了看,肯定他说:“真的,格蕾特,他真的*,这是真的。”
“唉,”格蕾特说,“这儿挂着两根笛子,我要试试,往他喉咙里吹些风,看他能不能活过来。”
她拿了第一根笛子往他的喉咙里吹风。
汉斯动了一下。
“有门儿!”格蕾特说。她拿起另一支笛子往他**股里吹了吹,汉斯一下子跳了起来,他又活了。
“活见鬼,汉斯,我要这两根笛子。”
“不成,”汉斯说,“我不能给你,要是有一天我又*,就再也活不了了。”
“那好办,到时候我借给你。我可以出大价钱,每根笛子一百塔勒。你们哪一个*,我都会把笛子借给你的。”
“那好吧!”汉斯说,主人得到了笛子,汉斯得到了二百塔勒。
没过多久,主人准备了一次盛宴,邀请了所有住在周围的人。吃过饭,他搬来一张桌子放在大厅*。他把妻子叫来,让她躺在桌子上,然后取来一把斧头,把她的脑袋砍了下来。这时候,他把笛子拿出来,使劲地往妻子的喉咙和**里吹风,可是无济于事。这下可吓坏了周围的人,他们害怕这种事也要轮到他们头上,一个个急忙逃走了。
“喂,汉斯,你坑得我好苦啊!”
“怎么回事,老爷?”
“哼,我把我的妻子杀了,可我没法儿让她再活了。”
“可我就是*的呀!这是老爷您亲眼看见的呀!”
是的,他是亲眼看见的。
过了不久,汉斯和格蕾特添置了一辆马车。他们套车来到主人家。
“真是活见鬼,汉斯,你从哪儿弄来的这么漂亮的马车?”主人问道。
“从河里,老爷。”
“河里还有吗?”
“有!老爷要是也想要这么一辆马车的话,可以跟我们去一趟。”
主人登上他们的车,一起到了大堤上。水里出现了马车的倒影。
“快看,”汉斯说,“那儿还有一辆!”
主人下了车,跳到水里淹*。
①塔勒:一种货币名称。
4、张居正辅政睡前故事
明穆宗在位的时候,大学士张居正因为才能出众,得到穆宗的信任。公元1572年,穆宗死去,太子朱翊钧即位,就是明神宗。穆宗遗命张居正等三个大臣辅政。
明神宗即位后不久,张居正成了首辅。张居正根据穆宗的嘱托,真的像老师教学生一样,辅导年才十岁的明神宗。他编了一本有图有文的历史故事书,叫做《帝鉴图说》,每天给神宗讲解。神宗看到这本书很高兴,兴致勃勃地听张居正讲解。有一次,张居正讲完汉文帝在细柳劳军的故事,就说:“陛下应当注意武备。现在太平日子长了,武备越来越松弛,不能不及时注意啊!”
明神宗连忙点头称是。
又有一次,张居正讲完宋仁宗不喜欢用珠玉装饰的故事。明神宗就说:“对呀,做君王的应该把贤臣当作宝贝,珠玉有什么用呢?”
张居正见十岁的孩子能说出这样的话,很高兴地说:“贤明的君主重视粮食,轻视珠玉。因为百姓靠粮食生活,珠玉这类东西饿了不能充饥,冷了不能御寒啊。”
张居正对神*育十分严格,神宗把张居正当作严师看待,既尊敬,又惧怕。再加上太后和宦官冯保的支持,朝政大事几乎全部由张居正作主。
张居正是明朝的一个能干的*家,他掌握实权以后,就大刀阔斧地在军事、*、经济几方面着实作了一番整顿。
那个时候,沿海的倭寇虽然已经解决,但北方的鞑靼贵族还不时侵入内地,成为明王朝的很大威胁。张居正把抗倭名将戚继光调到北方,镇守蓟州(在今河北北部),戚继光从山海关到居庸关的长城上修筑了三千多座堡垒。戚家军号令严明,武器精良,多次击败鞑靼的进攻。鞑靼首领俺答表示愿意和好,要求通商。张居正奏明朝廷,封俺答为顺义王,一面和鞑靼通商往来,一面在边境练兵屯田,加强防备。以后二三十年明朝和鞑靼之间就长期没有发生战争。北方各族人民的生活也安定多了。
当时,黄河年久失修,河水常常泛滥,大批农田被淹,影响农业和运输。张居正任命专治水利的潘季驯督修黄河水利工程。潘季驯修筑堤防,堵塞决口,使黄河不再泛滥,运输通畅,农业生产得到恢复和发展。
原来,由于朝政*,大地主兼并土地,逃避税收,一些豪强地主越来越富,国库却越来越穷。张居正下令丈量土地,经过清查,查出了一批被皇亲国戚、豪强地主隐瞒的土地,这一来,使一些豪强地主受到了抑制,国家的收入也增加了。
在丈量土地之后,张居正又把当时各种名目的赋税和劳役合并起来,折合银两征收,称为“一条鞭法”。经过这种税收*,防止了一些官吏的营私舞弊,增加了国家的收入,也多少减轻一点农民的负担。
张居正花了十年努力,进行了大胆的*,使十分*的明朝*有了转机。国家的粮仓存粮充足,足够支用十年。但是这些*自然触犯了一些豪门贵族的利益。他们表面不得不服从,背地里对张居正恨之入骨。
在张居正执政的第五年,他的年老的父亲死在江陵老家,按照*的礼法,他必须离职守孝三年。但是张居正怕他一离开,正在进行的*受到影响。在明神宗和一些大臣的挽留下,他让他儿子奔丧,自己留在京城任职。这一来,就有不少人抓住张居正父死不奔丧的事,大做文章,纷纷向明神宗上书弹劾,有人甚至在大街揭贴告白攻击张居正,闹得满城风雨。后来,明神宗不得不下令,再反对张居正留任的一律处死,攻击才平息下来。
张居正的权实在太集中了,明神宗渐渐长大起来,反而闲得没事干,就有一批亲近的太监在内宫用各种办法给他取乐。有一次,神宗喝醉了酒,无缘无故把两个小太监打得半死。这件事让太后知道了,马上把明神宗找来,狠狠地责备一顿,还叫左右拿《汉书・霍光传》叫神宗读。西汉霍光辅政的时候,不是有个昌邑王刘贺即位后,被太后和霍光废掉皇位吗?现在的张居正的地位就像当年的霍光一样,神宗想到这里,吓得浑身哆嗦,跪在太后面前求饶。
后来,张居正作主,把一些引诱神宗胡闹的太监全部赶走,太后还让张居正代神宗起草了罪己诏(皇帝责备自己的诏书)。这件事虽然过去了,但是明神宗对张居正,已经从惧怕发展到怀恨了。
公元1582年,张居正病死。明神宗亲自执政。原来对张居正不满的大臣纷纷攻击张居正专横跋扈。第二年明神宗竟把张居正的官爵全部撤掉:后来还派人查抄了张居正的家。张家子孙十几人,被关在屋子里活活饿死。大儿子被拷打后*。张居正的*措施,当然也遭到破坏,刚刚有一点转机的明朝*又走了下坡路。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huqf.cn/articles/288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