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二心集》杂文集:《我们要批评家》

发布时间: 2025-07-22 18:20:15

鲁迅《二心集》杂文集:《我们要批评家》

看大概的情形(我们这里得不到确凿的统计),从去年以来,挂着“**的”的招牌的创作小说的读者已经减少,出版界的趋势,已在转向社会科学了。这不能不说是好现象。最初,青年的读者迷于广告式批评的符咒,以为读了“**的”创作,便有出路,自己和社会,都可以得救,于是随手拈来,大口**,不料许多许多是并不是滋养品,是新袋子里的酸酒,红纸包里的烂肉,那结果,是吃得胸口痒痒的,好像要呕吐。

得了这一种苦楚的教训之后,转而去求医于根本的,切实的社会科学,自然,是一个正当的前进。

然而,大部分是因为市场的需要,社会科学的译著又蜂起云涌了,较为可看的和很要不得的都杂陈在书摊上,开始寻求正确的知识的读者们已经在惶惑。然而新的批评家不开口,类似批评家之流便趁势一笔抹杀:“阿狗阿猫”。

到这里,我们所需要的,就只得还是几个坚实的,明白的,真懂得社会科学及其文艺理论的批评家。

批评家的发生,在中国已经好久了。每一个文学团体中,大抵总有一套文学的人物。至少,是一个诗人,一个小说家,还有一个尽职于宣传本团体的光荣和功绩的批评家。这些团体,都说是志在*,向旧的堡垒取攻势的,然而还在中途,就在旧的堡垒之下纷纷自己扭打起来,扭得大家乏力了,这才放开了手,因为不过是“扭”而已矣,所以大创是没有的,仅仅喘着气。一面喘着气,一面各自以为胜利,唱着凯歌。旧堡垒上简直无须守兵,只要袖手俯首,看这些新的敌人自己所唱的喜剧就够。他无声,但他胜利了。

这两年中,虽然没有极出色的创作,然而据我所见,印成本子的,如李守章的《跋涉的人们》〔2〕,台静农的《地之子》〔3〕,叶永秦的《小小十年》前半部,柔石的《二月》及《旧时代之死》〔4〕,魏金枝的《七封信的自传》〔5〕,刘一梦的《失业以后》〔6〕,总还是优秀之作。可惜我们的有名的批评家,梁实秋先生还在和陈西滢相呼应,这里可以不提;成仿吾先生是怀念了创造社过去的光荣之后,摇身一变而成为“石厚生”,接着又流星似的消失了;钱杏邨先生近来又只在《拓荒者》上,搀着藏原惟人,一段又一段的,在和茅盾扭结〔7〕。每一个文学团体以外的作品,在这样忙碌或萧闲的战场,便都被“打发”或默杀了。

这回的读书界的趋向社会科学,是一个好的,正当的转机,不惟有益于别方面,即对于文艺,也可催促它向正确,前进的路。但在出品的杂乱和旁观者的冷笑中,是极容易雕谢的,所以现在所首先需要的,也还是——几个坚实的,明白的,真懂得社会科学及其文艺理论的批评家。

【注解】

〔1〕本篇最初发表于一九三○年四月一日《萌芽月刊》第一卷第四期。

〔2〕李守章字俊民,江苏南通人。《跋涉的人们》收短篇小说四篇,一九二九年北新书局出版。

〔3〕台静农安徽霍丘人,作家,未名社成员。《地之子》收短篇小说十四篇,一九二八年未名社出版。

〔4〕柔石(1902—1931)参看本书《柔石小传》及其有关注。

〔5〕魏金枝(1900—1972)浙江嵊县人,作家。《七封信的自传》,收短篇小说六篇,一九二八年上海人间书店出版,原题为《七封书信的自传》。

〔6〕刘一梦(?—1931)山东沂水人。《失业以后》收短篇小说八篇,一九二九年上海春野书店出版。

〔7〕这里说的钱杏邨“和茅盾扭结”,指钱杏邨在《拓荒者》第一期《中国新兴文学中的几个具体的问题》中,反复引证藏原惟人的《再论普罗列塔利亚写实主义》、《普罗列塔利亚艺术的内容与形式》等文,来评论茅盾的作品和反对茅盾《从牯岭到东京》一文中所提出的意见。

(一)批判性、否定性、攻击性的特色

鲁迅因为感同身受着中国社会的“弱者”(无地位者,不被承认者、受压迫者)的痛苦,而自觉地进行他的反抗(复仇),他以不断批判来体现自身(包括自己的文学)的价值。他要求个体精神独立与自由,把批判的锋芒指向任何形式、任何范围的对人的奴役与压迫,并几乎在现实社会的一切方面都发现了这种奴役与压迫关系的延续与再生产,他的批判性也就永无终结。

(二)在“反常规”的“多疑”思想烛照下批判的犀利与刻毒

鲁迅的批判,不同于一般的思想评论,在于他把自己的批判锋芒始终对准人,人的心灵与灵魂,还在于他同样违反“常规”的联想力。它能够把外观形式上离异最远,似乎不可能有任何联系的人和事联结在一起,总是在“形”的巨大反差中发现“神”的相通。

(三)杂文思维中的“个”与“类”

勾画“个”与“类”统一的类型形象(“社会相”、“共名”),可以说是鲁迅杂文基本的艺术手段,也是他在进行论战时所采取的基本方法。鲁迅不是对某个人作出全面评价,而是将某个人一时一地的言行作为一种典型现象来加以解剖,他所采取的方法是“攻其一点,不及其余”,只抓住具有普遍意义的某一点,而有意排除了为这一点所不能包容的某人的其他个别性,特殊性,从中提炼出一种社会类型。在这个意义上,读者不熟悉文章时代背景材料,反而是有助于对其实质性内容的把握与理解的。

鲁迅宣称:我的杂文”不过是,将我所遇到的,所想到的,所要说的,一任它怎样浅薄,怎样偏激,有时便都用笔写了下来……,就如悲喜时节的歌哭一般那是无非借此来释愤抒情。这就是说,鲁迅杂文确是由某一外在客观人事引发的,但它所关注与表现的,却是做着自己的主观反应。一切客观人事都是要通过鲁迅的主观心灵的过滤、折射,才成为他的杂文题材。

(五)自由创造的杂文语言

与思想的天马行空相适应,鲁迅杂文的语言也是自由无拘而极富创造力的。他的杂文可以把汉语的表意抒情功能发挥到极致。另外,他的语言又是反规范的,仿佛故意破坏语法规则,违反常规用法,制造一种不和谐的“拗体”,以打破语言对思想的束缚,同时取得荒诞、奇骏的美学效果。

拓展阅读

1、国电网安全生产得体会范2022

险于明火,防范胜于救灾,职责重于泰山”这是应当恪守的信念。确保安全,首先必须强化人的安全意识。使感受到条条都是治理违章的重的目的不是整治人,而是为了保障每位员工生命财产的安全。

电力安全生产的高压线,是工作行为的准则线,是思想意识的警戒线,是生命安全的保障线。这四条线贯穿一个主题,就是“关爱生命、关注安全”的管理理念,是安全化的补充,是对每个人安全行为的约束。

生产必须安全,安全促进生产。然而,在现实生活中,一些员工在安全问题上,总想体现出自的“小聪明”,凭经验办事,为自一次次地违业没出问题而庆幸,甚至还有人不惜以自的亲身体会向别人传授“经验”。这样做,最终为安全埋下了“定时炸弹”,一旦爆炸,后果难以想象,损失无法弥补。作为一名电力企业的员工,仅有用脚踏实地、求真务实的作风和一步一个脚印的态度扎实工作,才能有效地确保安全生产。

安全生产——关键在落实。安全生产不是口头上的承诺,也不是书本上的几段大话,而是一种踏实的工作态度,是实际工作中的每一个行动、每一句话,是为企业、为自、为他人负责的一种*性地表现。企业员工的执行力,直接关系着措施的落实、目标的实现。安全生产管理更讲执行力,对电力企业来说,安全生产是第一位的、必须常抓不懈。保证安全生产,必须在管理上下功夫、提高安全保障的“执行力”。所以,每个人都从细节做起,重视每个环节链,做到每个环节都执行到位。规章制度不仅仅让人看,让人记,更照着去做

是对职工生命的关怀。违章与事故、与生命都是紧密相连的,一个小小的违章,很可能就断送了自的生命。安全生产工作如履薄冰,来不得半点疏忽和**。关爱生命,就先从遵章开始,关爱生命,就应认真学习、扎扎实实的落实安全生产无小事,牢固树立“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思想。提高安全意识、规范不安全行为、杜绝各种习惯性违章,消除不安全隐患,努力做好安全生产工作。

2、国电网安全生产得体会范2022

电力事业是个充满危险的工作,但只掌握电力运行规律、时刻保持安全生产的警惕性,防微杜渐,认真对待每一次工作任务,是完全可以驯服“电老虎”的。手里的《安规》和种种安全生产的保障措施,就是给这只凶恶的“电老虎”设计的层层牢笼和枷锁。正是因为参与工作的人员对于已经“驯服”的“电老虎”存在**大意的思想,以为多年不发威的“电老虎”就真的成为“病猫”了。根本没有把电力系统运行维护工作的危险性看在眼里,这无异于擅自打开关押“电老虎”的牢笼和枷锁,这只凶恶的“电老虎”当然不肯放过任何发威的机会。

通过学习,有以下几点得:

1、安全生产,不是口号安全生产,这是电力工作者每时每刻都能听到或者看到的警句。但是这不仅仅是个口号,更是工作的第一准则,是人身安全保障的唯一措施,不能因为以前的安全就忽略了以后的危险。忘记了这个准则,就是把自己加上作料送到“电老虎”的笼子里。

2、服从指挥、听从调度如果没有各项安全保障措施,电力工作的危险程度远远大于战争。因为战争并不是每个人都会牺牲,而电力生产如果没有安全生产措施的保障,任何人都躲不过“电老虎”的魔爪。打仗如果没有运筹帷幄、如果没有灵活指挥、没有各兵种、各单位协调配合,就输掉战争。电力工作也一样,如果没有安全生产措施为武器、如果没有严格的指挥,松松散散、各自为战、不服从指挥,就很有可能造成自伤、误伤事故,甚至发生群死群伤的恶性事故,同时造成不可估量的经济损失。绝不亚于输掉一场战争造成的后果。因此电力工作就象军队那样,纪律严明,指挥到位。

3、有法不依、执法不严随着安全生产法的颁布,安全生产上升到法律的高度。是啊,你个人不遵守安全生产准则,后果可能是对别人造成伤害,这就是“谋杀”罪!也可能是造成国经济损失,这就是“危害国安全”罪!即使没有造成严重的后果,你也是“玩忽职守”罪。工作中的安全措施,如“两票三制”,工作人员如果不能严格遵守,而是走走过场*,就是“有法不依、执法不严”。就是威胁人身安全、国财产,就是犯罪。以后严格求自己,认真遵守各项安全保障制度,履行安全生产职责,认真遵守“两票三制”等安全保障措施,决不**大意,为了庭的幸福、为了事业的繁荣,而珍惜自己和他人宝贵的生命。

3、国电网安全生产得体会范2022

安全,不明白大是怎样理解这个词的涵义的,但明白安全对于一个电力工作者来说是多么地重。电力安全涉及到各行各业千万户,安全工作千万不掉以轻,它不仅仅关系到个人的安全,也关系到他人的安全。电力职工队伍是一支能吃苦、讲奉献的队伍,这是从事电力工作以来的感受。

为了确保用电安全,为了规范电力市场,电力职工付出的多,得到的少,如果再不注意安全,不把安全时时刻刻记在头,那么职工的生命就会受到威胁,因为大都明白“水火无情”,但如果对安全**大意,电就象一个杀手。

更想说的是,工作在生产一线的工人职责重大,每一个人都关系着一个庭的幸福,的安全,牵系着母亲的,牵系着儿女的,更是维系着幸福庭的纽带!期望,每一位电力工人,在工作的时候,千万,为了自己,为了庭,为了孩子,保护好自己,杜绝一切杯具发生,工作前必须进行“三措一点”分析,千万不违章作业,真正的做到:“高高兴兴上班去,安安全全回来”,因为安全职责重于泰山。

大力倡导安全化,提高全员安全防范意识,加强安全生产宣传教育工作,营造良好的安全生产环境氛围。

从树立“以人为本”的安全理念出发,利用广播、电视、等新闻媒体,宣传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电力知识,到达启发人、教育人、提高人、约束人和激励人的目的,进而提高全员安全生产防范意识。“人人事事保安全”即求全体员工在生活、学习、工作中重视安全,做到“不伤害他人,不伤害自己,不被别人伤害”,也个性求每一个电力员工提高安全防范意识,严格执行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确保电力设备和电力职工的安全,还准确地把握电力安全生产管理工作中的轻重缓急。安全生产管理者也应把“安全重于泰山”时时刻刻放在上,树立“居安思危”的忧患意识,把安全提到讲*的高度来认识。“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跃”。

近年来,电力安全生产虽然慢慢步入良性循环轨道。但安全生产的现实提醒,安全生产管理工作还有许多的不足和漏洞,每一个电力职工都不能高枕无忧,必须不断地加以改善。电力事业是充满朝阳的事业,电力企业是不畏艰苦、团结协作、无私。

点击查看更多鲁迅《二心集》杂文集:《我们要批评家》相关内容»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huqf.cn/articles/39902.html

热门阅读

  1. 快乐的国庆节优秀作文900字
  2. 消防安全教育课教案
  3. 试验安全责任协议书
  4. 古诗两首闻官军收河南河北、示儿教案
  5. 关于《难忘的泼水节》的教学设计
  6. 少先队社区活动总结范文
  7. 读《无声告白》有感心得体会
  8. 2019新年励志语录
  9. 《长颈鹿和小鸟》教学设计范文
  10. 201年最新315消费者权益日祝福语
  11. 你喜欢美文摘抄
  12. 高中班级霸气押韵16字口号
  13. 杰出老师个人的自我鉴定模板
  14. 没有一只鸟会死在寻食的路上美文
  15. 201年高考祝福语
←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