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右手教左手教学设计
1、大胆尝试用双手作画,提高左右手动作的灵活性。
2、有兴趣的选取喜爱的题材,表达自己的独特感受。
彩色水笔,各色书面纸(16开);
各色水粉色,水粉笔,铅画纸(8开);
铅笔,已涂好油画棒色的纸与小白报纸用钉书机钉在一起(16开或32开);
油画棒,水粉色,铅画纸(8开)。
5.教师自制供讲讨论的作品——放风筝
引导
引导幼儿联系平时的作画习惯,思路,并体会左手画画的机会少,所以右手能干,建议请右手来帮助左手学习。
2.尝试
通过教师与数名幼儿轮流用双手作画,画成一只蝴蝶,增强幼儿学习新方法的勇气。
3.讨论
出示教师制作的绘画“放风筝”,组织幼儿讨论。
讨论(1)画面上哪些地方可以请右手教左手学画(教师可从明显特征,细节部分,物体内部较对称的图像和两个较对称的图像等方面引导幼儿观察分辨)。
讨论(2)还有哪些内容也可以请右手教左手画出来:
如:家庭,马路上,动物图案。
4、操作
(1)教师介绍提供的绘画工具材料,由幼儿自由选
(2)了解幼儿的构思,发启发幼儿围绕自己选取的主题,不断丰富画面,鼓励幼儿的独特表现。
(3)观察幼儿的作画过程,鼓励幼儿灵活地尝试多种右手教左手的方法,并对可能直接影响画面效果的问题,在技能上给予适当的提示,帮助幼儿获得成功。
5、评议:教师引导幼儿在以下两个方面进行评议
(1)选择一、二幅作品,思议哪些地方是右手教左手画的,并可请小作者作解答和作补充。
(2)幼儿之间互相交流各自用右手教左手画画的好办法。
许多孩子在三岁前最初画画时,都是用双手同时操作。以后,他们
使用右手的机会远远多于左手。在绘画时,大多数幼儿更是只用右手执笔。左右手灵活的程度已出现明显差距。本次活动给幼儿开创了一个用左手参与作画的机会,鼓励幼儿灵活地运用双手,这对锻炼左手功能,开发全脑是十分有利的。
在活动过程中,教师没有规定划一的主题内容,并且特地为幼儿提供了许多难易程度不同的作画工具材料,让幼儿按自己的能力与意愿去选用,丝毫不加干预,为幼儿创造了一个可以大胆地自由自在地进行创作的环境,使他们有更多用右手教左手的尝试,例如:双手同时作画,轮流作画,左手先画,右帮助修改等,亲身体会到自己的左手也能干起来。
用左手画画虽然不是绘画的必要技能,但却是一个非常具有挑战性的绘画游戏。幼儿在接受挑战并获得成功时,也更增添了参加美术活动的兴趣。
拓展阅读
1、家乡物产养育我教学设计
【知识与能力目标】
1、了解家乡的物产,并为之自豪;
2、能运用调查、采访等方法收集家乡物产及有关的资料,并能在众多的物产中找出本地的物产;
3、学会与同学交流、分享自己收集的资料和成果。
【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调查、展示,在活动中了解家乡的物产。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
让学生知道自己家乡都有哪些物产。
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
1、教师准备:在课前要了解学生准备资料的情况,事先准备好一些音响、图片材料做成课件,在学生介绍时给予适当的补充,帮助同学理解。
2、学生准备:课前收集的有关自己家乡的资料、实物。
一、导入
播放《沂蒙山小调》。
1、师:刚才同学们听到的这一首歌曲,相信大家都非常熟悉。“人人那个都说沂蒙山好,沂蒙那个山上哎好风光……”
谁来夸一夸自己家乡最美的地方呢?(可以找多个学生夸家乡)
2、听了同学们的介绍,老师为我们美丽的家乡而骄傲,其实我们的家乡不仅美丽,而且富饶,这一节课就让我们走进家乡,走进家乡的物产。
二、新授
活动一:我是小导游(目的:引导学生学会与他人交流、分享自己收集的资料和成果。)
1、导语:同学们,你们还记得吗?在上节课中,在同学们的带领下,我们一起到了你们的家乡进行参观。在那里,我们不仅欣赏到了美丽的景色,还听到了动人的传说故事,真是让人流连忘返啊!今天这节课,你们还想继续进行旅行吗?
那好!今天就让我们再一次坐上时光列车,到你们的家乡去看一看、瞧一瞧,家乡都有哪些好吃的、好玩的、特有名的物产?你们说好不好?可是我们先到那些同学的家乡呢?谁来做领航员呢?
这样吧!既然同学们都想当领航员做小导游,我想你们一定做了充分的准备。下面,请同学们在小组内小声的、把自己收集的材料进行交流与汇总。然后推选出一名小导游来做领航员。(注:学生在课前根据自己家乡的不同,自愿结合成若干小组,以自己的方式进行资料的查找。)
2、学生小组交流并填写“家乡物产调查表”(老师给予及时地引导)
调查地点
餐桌上
商场里
活动二:我的家乡物产多又多(目的:通过学生展示自己收集的资料,了解一些家乡的风景名胜和自然资源,并为之自豪)
1、同学代表上来发言:说明并展示自己家乡物产的照片、图片、实物等等,如果有同学带来了家乡的食品可以请同学们尝一尝。最后讲一讲自己使用什么方法收集到这些材料的。
2、当一位同学发言完以后,其他同学可以给以补充。
3、课件演示:教师在课前要了解学生准备资料的情况,事先准备好一些音响、图片材料做成课件,在学生介绍时给予适当的补充,帮助同学理解。
4、投票评选:你最喜欢哪个地方的特产?为什么?
1、师:出示中国物产地图
同学们,你们看看这张地图和以前我们认识的地图有什么不同,你从地图中可以看懂些什么?
师:同时展示收割麦子、采摘鲜果、开采石油等劳动的情景图片。
师:通过刚才的观察,你有什么新的发现吗?
师:刚才同学们观察的真是仔细啊,了解了祖国不仅物产丰富,而且不同的环境物产不同。
2.师:下面请同学们小组讨论一下我们的家乡能种植香蕉吗?为什么?
师再次补充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的图片,深刻理解环境不同物产不同。
3师:家乡的山山水水和人们的生活息相息息相关。家乡的物产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哪些好处?(阅读教材P56)
示例:小梅家靠卖家乡竹编发家致富;小华家乡的竹筒饭让他胃口大开……
4,合作交流,感悟生活
活动三:编儿歌,玩游戏
师:咱们家乡有这么多好东西,说家乡物产丰富一点也不吹牛,我们一起来把它编成儿歌好吗?
示例:
家乡什么多?水多。
千条河,万条渠,
荷塘一个连一个,
处处碧水荡清波。
家乡什么多?鱼多,蟹多。
千条鱼,万只蟹,
装满一箩又一箩。
家乡什么多?贡锻多。
千匹布,万条绢,
陶朱贡锻远名扬。
家乡什么多?楼多,房多。
楼房一座连一座,
欢歌笑语飘满楼,
歌唱家乡新生活。
活动四:物产背后的故事
1、师:枸杞是我们家乡的一宝。你们了解它的来历及特点吗?
生:枸杞椭圆形,表面红色或暗红色
师:枸杞,其果谓“枸杞子”,是宁夏最著名的特产之一,居“五宝”之首。长期以来,宁夏枸杞子一直以品质纯正、产量丰盈而居全国之冠。据史籍载,宁夏栽培枸杞至少已有五百年历史,
师:你们知道枸杞都可以做什么用。
生:煮稀饭、泡酒、泡茶,八宝茶、枸杞奶,做枸杞酒、做药材。
师:我们家乡还有哪些物产?你了解它们的来历吗?
2、阅读教材P57“千人糕”的来历,你有什么感想?
提示:家乡的物产也是许多人的劳动成果,我们要爱惜它们。
三、总结
同学们,短短的旅行即将结束,你是不是也像老师一样意犹未尽呢?在这节课上,我们不仅对家乡多了一份了解,而且又多了一份爱,增添了一份自豪。你们那些发自肺腑的言语感动着我们在座的每一位老师与同学。今天,我们为自己的家乡感到自豪;希望未来,家乡为你们的成长感到自豪。
略。
2、小香包幼儿园大班手工制作教学设计
活动目标:
1.学习用一次性纸杯制作小香包。
2.尝试用自己喜爱的图案装饰小香包。
3.了解中国传统节日端午节,知道端午节时人们除了包粽子,还有做香来驱虫*的风俗。
活动准备:
1.观察大街小巷各种形状、图案的'小香包。
2.一次性纸杯、红绳子、艾叶、牙签、油画棒。
活动过程:
一.介绍端午节,激发幼儿创作兴趣
让幼儿说一说端午节即将到来的时候,有什么新发现,重点讲一讲看到的小香包是什么样子的。
1.出示纸杯,小朋友想一想用纸杯怎么做香包?
2.出示艾叶,让幼儿闻一闻,有香气。
3.先将纸杯口压扁,用牙签在杯口边缘穿几个孔,把艾叶放入纸杯中,用红绳子逐个孔穿过去,像缝衣服一样,把杯口缝合起来,在杯口头打个结。
4.用油画棒在纸杯上描绘出自己喜爱的图案。
5.在杯口中间系一根长绳,可以挂在脖子上。
三.鼓励幼儿自己创作,可以在纸杯边缘加上穗子
四.结束活动,交流分享
1.幼儿互相欣赏同伴的作品。
2.在纸杯的底面,写上自己的名字或祝福的话,可以作为节日礼物赠送他人。
准备材料:长50厘米,粗3毫米的丝绳1条。
1、按箭头方向弯曲绳子
570) this.width=570;" border="undefined"/>
2、另一端绳穿各环。
570) this.width=570;" border="undefined"/>
3、双方向拉紧。
570) this.width=570;" border="undefined"/>
4、完成:正面图及背面图
570) this.width=570;" border="undefined"/>
570) this.width=570;" border="undefined"/>
3、我们的民族小学教学设计第一课时
1.认识“坝、傣”等5个生字。会写“坪、坝”等12个字。能正确读写“坪坝、穿戴、打扮”等19个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对这所民族小学的喜爱之情。
3.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课文,抄写描写窗外安静情景的句子。
教学重难点:体会课文表达的赞美之情,初步了解句子的含义。
课前准备。
1.课前发动学生搜集有关我国少数民族服饰和风情的文字资料。
2.具有云贵地区少数民族特色的音乐磁带。
课前准备:
1.学生查找与课文有关的资料,预习课文。
2.教师准备好相关的图片。
3.准备生字书写的多媒体演示。
导入新课。
1.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出示相关词语:傣族景颇族阿昌族德昂族。
2.顺势切入,初读课文。
清晨,这些来自不同民族的小朋友,早早地起了床,迎着朝阳,踩着露珠,蹦蹦跳跳,高高兴兴地朝同一个地方走去,他们要去哪呀?(我们的民族小学)对,那可是一个充满欢笑,美丽而可爱的地方,今天咱们一起去走一走,看一看,保证你们去了就舍不得离开。
提出读书要求:自己小声读课文,勾画出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读一读。
趣味识字。
1.出示带生字的词语:坪坝傣族阿昌族德昂族,摔交穿戴招引蝴蝶孔雀舞铜铃粗壮凤尾竹。
2.指名读,正音。
3.开火车,练读。
4.做游戏巩固识字。
5.同桌相互听读课文,在读中巩固识字。
朗读感悟。
1.学生逐段朗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同桌间互相说说读了这一段知道了些什么?
2.组织朗读比赛,你最喜欢读哪段,读出你的感情来。
朗读感悟。
1.读读说说,学习第一自。
a、自读感悟。
请同学们轻声读第一自然段,边读边根据下列提示展开想象,读后交流描述:
早晨,同学们来上学了,我好象看到了这样的情景:。
学生读后交流描述。
b、指导朗读:早晨的校园多美啊,你喜欢这时的校园吗?那么就把你的喜欢的情感用你的朗读来表达出来吧。
学生自读自练,指名交流。
2.读读说说演演,学习第二、三自然段。
a、你喜欢这所民族小学吗?
分组讨论交流,引导学生说出喜欢的理由,如:上课时民族小学的学生读课文非常好听,下课时他们尽情嬉戏,非常快乐等等。
b、这读书的声音究竟有多好听啊?找出课文中的句子说一说。
引导学生理解“窗外十分安静……”一句,体会正因为同学们读书的声音非常好听,所以树枝不摇了,鸟儿不叫了,蝴蝶不飞了,猴儿也来了。
c、情景表演:几个小朋友分别扮演树枝、鸟儿、蝴蝶、猴子,请“它们”做评委,其他小朋友感情朗读第二、三自然段,如果读得好的话,“它们”就如课文所示,围拢过来静静地聆听。
引导学生口述,再朗读该部分。
3、读读画画,学习第三自然段。
a、同桌互读。
b、联系前面的课文,带着你的感情,放飞你的想象,画画你脑海里的民族小学。
复习生字。
2.边用课件演示要求写的十二个字,边指导书写。
3.学生写字,教师相机指导,组织评议。
拓展活动。
民族小学的许多学生都很想和大都市的小朋友交个笔友,他们很想知道你们是否喜欢他们热爱的民族小学,也很想了解你们的生活。请小朋友们给他们写封信,这样他们就可以通过你们获得更多的信息了。
各民族学生团结(好学)。
教学反思:在这一课的教学中,激发了同学们对了解各个少数民族风俗习惯的兴趣。
4、家乡物产养育我教学设计
1.了解家乡的物产,介绍这些物产,感受家乡物产的丰富。
2.引导学生运用搜集、调查等方法收集家乡物产及有关的资料,了解家乡的物产,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
说教学重点:
了解家乡的物产,介绍这些物产,感受家乡物产的丰富。
说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运用搜集、调查等方法收集家乡物产及有关的资料,了解家乡的物产,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
学生准备:课前了解家乡的物产,准备一些物产。 说教学过程:
一、导入:家乡山美、水美、物也美。
同学们,你们还记得吗?在上节课中,在同学们的带领下,我们一起到生我们养我们家乡宁夏进行参观。
在那里,我们不仅欣赏到了美丽的景色,还听到了动人的故事,真是让人流连忘返啊!今天这节课,就让我们再一次坐上时光列车,走进家乡的物产吧!
【设计意图】此环节的设计首先是对上节课学习的内容进行一个回顾,其次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入今天的新课。
二、新课讲授
活动一:说说家乡好物产
1.那我们的家乡究竟有哪些物产呢?课下同学们对宁夏的物产进行了调查,请同学们在小组内小声的把自己搜集的材料与同组的同学进行交流、汇总,并在小组长的带领下完成调查问卷。
2.小组交流与汇总,并进行汇报。
3.除了调查表上的这些物产外,你还搜集到了哪些宁夏的物产?看到这么多的家乡物产,你们想说些什么呢?
4.学生汇报说感受。
【设计意图】此环节充分发挥学生小组合作学习,引导学生了解宁夏都有哪些物产,并进行分类。设计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课下搜集、整理资料的能力,同时利用课上小组成员之间互相交流的过程,培养学生合作的能力。
1.我们家乡的物产多又多,课下,各小组搜集了有关宁夏物产的资料,今天我们就举办一场家乡物产推介会,向大家、游客夸夸我们家乡的物产。请同学们看大屏幕上的要求(出示要求):
(1)每组将自己搜集的物产向大家介绍:说明并展示自己家乡物产的照片、图片、实物等等,如果有同学带来了家乡的食品可以请同学们尝一尝。
(2)组内一位同学发言完以后,其他同学可以给以补充。
(3)其他小组学生要认真聆听。 2.小组展示家乡物产,教师适当引导。
3.教师点评:你们的介绍精彩绝伦,博得了大家和游客们的阵阵掌声。
4.除了刚才同学们介绍的这些物产之外,谁还想与大家介绍一下家乡的其他物产呢?
(1)学生介绍。(相机出示图片) (2)学生说感受,体会家乡物产丰富。 【设计意图】此环节我创设了情境,目的在于激发学生敢于表达的能力,同时充分发挥小组的作用,借助多媒体进行展示交流宁夏物产,让学生对宁夏物产进行了解。
活动三:感情升华赞家乡
导语:今天老师也为大家带来了两样宁夏的物产,我们一起去看看吧!
1.在宁夏的物产中有一样它是出自我们的石嘴山,它就是太西煤。(出示资料进行展示)
(出示图片及资料)太西煤是宁夏石嘴山市汝箕沟盛产的优质无烟煤。不仅大小、形状都加工成一个规格,而且乌黑晶亮,触之不染,燃之无烟。既是理想的化工原料,又是国外古式高级住宅壁炉的上等燃料。远销亚欧美等十多个国家。太西煤的经济价值很高,发电厂利用他点亮了整座城市,钢铁厂利用它,生产出可供人类利用的钢铁,生活中我们更是离不开它,人们利用它不仅烹煮出美味的食物,还可以为人们供暖,给我们在寒冷的冬天带来温暖。
2.听了老师的介绍后,你有什么感想呢?
3.好同学们,欣赏完石嘴山的太西煤后,请跟我一起走进宁夏中卫,我介绍的第二样物产就产自这里,他就是----硒砂瓜。
(1)(出示图片及资料)中卫压砂西瓜,因产品中富含健康元素硒又称中卫硒砂瓜。被誉为*西瓜,石头缝里的西瓜,系宁夏回族自治区中卫市特产。因原产于中卫城区香山地区,并采用压砂栽培技术而得名。加
上当地特殊的降水、光照、温差、土壤条件,所产西瓜不但个大、甘甜,而且皮厚、质硬,耐贮运,自然保鲜期50天以上。中卫硒砂瓜以独特的生产方式和卓越品质成功打入日本、新加坡、香港、台湾等市场,并获得首届中国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50强,成为宁夏产品走向全国一张靓丽的绿色名片。
(2)今天我也带来了硒砂瓜,让我们一起去尝一尝吧!味道怎么样?用一句话夸一夸它吧!
4.同学们推介会上有这么多家乡的物产,你最喜欢哪样呢?说说你的原因。
5.看到这么多家乡的物产,你的心情怎么样?用你们优美的话语赞美一下家乡吧?
5.教师小结:(出示图片)美丽的宁夏,贺兰石是你晶莹透亮的眼睛;让人们看到你的慈祥与温柔。轻浮在黄河水中白色的羊皮筏子是你柔软的肌肤;告诉人们你的温暖与体贴。一片片红红的枸杞田是你的双手;向世界宣告宁夏的特色。那黑黑的发菜就似你的毛发轻柔而温和。是你,用你的眼睛、毛发、双手、肌肤和身躯;养育了宁夏川里一代代朴实的人民,让我们用最简单的语言赞美家乡吧!让我们用最真挚的情感表达对家乡的热爱吧!
【设计意图】此环节借助媒体手段,通过我向大家
介绍家乡的太西煤及硒砂瓜,引导学生进一步以及了解家乡物产,感受家乡物产的丰富。进一步激发学生对家乡物产的热爱与珍惜。
三、总结
同学们,短短的旅行即将结束,你是不是也像老师一样还没旅行够呢?在这节课上,我们不仅对家乡多了一份了解,而且又多了一份爱,增添了一份自豪。今天,我们为自己的家乡感到自豪;希望在不远的将来,家乡为你们的成长感到骄傲。
【设计意图】对本节课内容进行总结,同时再次激发学生热爱家乡,为家乡感到自豪的情感,并树立长大后为家乡做贡献的意识。
四、作业超市
1.搜集家乡其他物产的资料,自己读一读,讲给家人和身边的朋友听。
2.问问你的家人,家乡的物产是怎么生产出来的,它们的出现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哪些用处。
3.课下尝一尝宁夏及其他地区的物产。 从以上三项作业中选出自己最喜欢的一项进行完成。
【设计意图】自选作业,目的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对本节课的知识进行巩固,同时也为下节课的内容进行铺垫。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huqf.cn/articles/479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