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花相思的诗句
引导语:桂花树开花前,花蕾只有米粒那么大,但它也能散发出淡淡的清香;花开后,香味更浓了,从很远的地方都可以闻到。下面是有关描写桂花相思的诗句,与大家分享。
摊破浣溪沙·揉破黄金万点轻
李清照
揉破黄金万点轻,剪成碧玉叶层层。风度精神如彦辅,大鲜明。梅蕊重重何俗甚,丁香千结苦粗生。熏透愁人千里梦,却无情。
摊破浣溪沙·病起萧萧两鬓华
李清照
病起萧萧两鬓华,卧看残月上窗纱。豆蔻连梢煎熟水,莫分茶。枕上诗书闲处好,门前风景雨来佳,终日向人多酝藉,木犀花。
鹧鸪天·暗淡轻黄体性柔
李清照
暗淡轻黄体性柔,情疏迹远只香留.何须浅碧深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 梅定妒,菊应羞,画栏开处冠中秋.**人可煞无情思,何事当年不见收?
九月十五,夜月细看,桂枝北茂南缺,未经古
宋 杨万里
桂树冰轮两不齐,桂圆不似月圆时。
吴刚玉斧何曾巧,斫尽南枝放北枝。
诚斋步月二首
宋 杨万里
桂树何曾不长枝,月轮却有不圆时。
若教桂树只管长,拶拆月轮谁补伊。
别萱桂
唐 白居易
使君竟不住,萱桂徒栽种。
桂有留人名,萱无忘忧用。
不如江畔月,步步来相送。
宋 周文璞
偶向花边立,悬知病已瘳。
小山今夜月,团树满庭秋。
清露沾丛底,斜河在上头。
须臾香更好,还与碧云浮。
宋 戴复古
金谷园林知几家,竞栽桃李作春华。
无人得似天工巧,明月中间种桂花。
宋 曾几
行攀丛桂枝,坐息丛桂影。
王孙胡不归,岁晏雪霜冷。
宋 姜夔
空山寻桂树,折香思故人。
故人隔秋水,一望一回颦。
南山北山路,载花如行云。
阑干望双桨,农枝储待君。
西泠荫歌舞,夜夜明月嗔。
弃捐頳玉佩,香尽作秋尘。
楚调秋更苦,寂寥无复闻。
来吟绿业下,凉风吹练裾。
唐 李白
世人种桃李,皆在金张门。攀折争捷径,及此春风暄。
一朝天霜下,荣耀难久存。安知南山桂,绿叶垂芳根。
清阴亦可托,何惜树君园。
拓展阅读
1、关于相思的爱情诗句
一、取次花丛懒回顾,半缘修道半缘君。——元稹
二、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秦观《鹊桥仙》
三、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欧阳修《生查子》
四、当初不合种相思。——姜夔《鹧鸪天·元夕有所梦》
五、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龚自珍《己亥杂诗》
六、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杜甫《月夜》
七、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白居易《长恨歌》
八、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李商隐《无题》
九、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元稹《离思五首其
十、相思了无益,悔当初相见。——朱彝尊《忆少年·飞花时节》
十一、绮席象床寒玉枕,美人何处醉黄花。——汪元量《望江南·幽州九日》
十二、若待得君来向此,花前对酒不忍触。——苏轼《贺新郎·夏景》
十三、诚知此恨人人有,贫贱夫妻百事哀。——元稹《遣悲怀三首·其
十四、碧水浩浩云茫茫,美人不来空断肠。——李白《早春寄王汉阳》
十五、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崔护《题都城南庄》
十六、知君用心如日月,事夫誓拟同生死。——张籍《节妇吟·寄东平李司空师道》
十七、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佚名《诗经.邶风.击鼓》
十八、寂寞深闺,柔肠一寸愁千缕。——李清照《点绛唇·闺思》
十九、白头波上白头翁,家逐船移浦浦风。——郑谷《淮上渔者》
二十、若是前生未有缘,待重结、来生愿。——乐婉《卜算子·答施》
二十一、凝恨对残晖,忆君君不知。——韦庄《菩萨蛮·洛阳城里春光好》
二十二、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柳永《凤栖梧》
二十三、贱妾茕茕守空房,忧来思君不敢忘,不觉泪下沾衣裳。——曹丕《燕歌行》
二十四、愿为西南风,长逝入君怀。——曹植《明月上高楼》
二十五、相逢一醉是前缘,风雨散、飘然何处。——苏轼《鹊桥仙·七夕送陈令举》
二十六、闻君有两意,故来相决绝。——卓文君《白头吟》
二十七、兽炉沈水烟,翠沼残花片,一行行写入相思传。——张可久《塞鸿秋》
二十八、壕村里夫妻别,泪比长生殿上多。——袁枚《马嵬》
二十九、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元稹《离思五首》
三十、看朱成碧思纷纷,憔悴支离为忆君。——武则天《如意娘》
三十一、当君怀归日,是妾断肠时。——李白《春思》
三十二、生当复来归,死当长相思。——苏武《留别妻》
三十三、尊前拟把归期说,未语春容先惨咽。——欧阳修《玉楼春》
三十四、伤心明月凭阑干,想君思我锦衾寒。——韦庄《浣溪沙·夜夜相思更漏残》
三十五、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乾。——李商隐《无题》
三十六、一寸相思千万绪,人间没个安排处。——李冠《蝶恋花》
三十七、断无蜂蝶慕幽香,红衣脱尽芳心苦。——贺铸《芳心苦·杨柳回塘》
三十八、从此无心爱良夜,任他明月下西楼。——李益《写情》
三十九、两鬓可怜青,只为相思老。——晏几道《生查子·关山魂梦长》
四十、秋色到空闺,夜扫梧桐叶。——夏完淳《卜算子·秋色到空闺》
四十一、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陈陶《陇西行》
四十二、直道相思了无益,未妨惆怅是清狂。——李商隐《无题六首·其
四十三、有美人兮,见之不忘,一日不见兮,思之如狂。——佚名《凤求凰.琴歌》
四十四、君宠益娇态,君怜无是非。——王维《西施咏》
四十五、名花倾国两相欢,长得君王带笑看。——李白《清平调·其
四十六、为君憔悴尽,百花时。——温庭筠《南歌子·倭堕低梳髻》
四十七、天不老,情难绝。——心似双丝网,中有千千结。——张先《千秋岁》
四十八、都缘自有离恨,故画作远山长。——欧阳修《诉衷情·眉意》
四十九、君若清路尘,妾若浊水泥。——曹植《明月上高楼》
五十、今日俸钱过十万,与君营奠复营斋。——元稹《遣悲怀三首·其
五十一、十二楼中尽晓妆,望仙楼上望君王。——薛逢《宫词》
五十二、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李商隐《无题二首》
五十三、清风明月苦相思,荡子从戎十载馀。——王维《伊州歌》
五十四、相思已是不曾闲,又那得、工夫咒你。——蜀妓《鹊桥仙·说盟说誓》
五十五、可怜闺里月,长在汉家营。——沈佺期《杂诗三首·其
五十六、寂寂花时闭院门,美人相并立琼轩。——朱庆馀《宫词》
五十七、为君持酒劝斜阳,且向花间留晚照。——宋祁《玉楼春·春景》
五十八、感君缠绵意,系在红罗襦。——张籍《节妇吟·寄东平李司空师道》
五十九、美人卷珠帘,深坐颦蛾眉。——李白《怨情》
六十、同穴窅冥何所望,他生缘会更难期。——元稹《遣悲怀三首·其
六十一、月色入高楼,相思两处愁。——秋瑾《菩萨蛮·寄女伴》
六十二、寒苦不忍言,为君奏丝桐。——李白《怨歌行》
六十三、山远天高烟水寒,相思枫叶丹。——李煜《长相思·一重山》
六十四、忆君心似西江水,日夜东流无歇时。——鱼玄机《江陵愁望寄子安》
六十五、相见争如不见,有情何似无情。——司马光《西江月》
六十六、闲坐悲君亦自悲,百年多是几多时。——元稹《遣悲怀三首·其
六十七、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王昌龄《闺怨》
六十八、耕夫召募爱楼船,春草青青万项田。——张继《闾门即事》
六十九、新知遭薄俗,旧好隔良缘。——李商隐《风雨》
七十、嗟情人断绝,信音辽邈。——周邦彦《解连环·怨怀无托》
2、刘辰翁诗词名句赏析:不觉新凉似水相思两鬓如霜
天上低昂仰旧,人间儿女成狂。夜来处处试新妆。却是人间天上。
不觉新凉似水,相思两鬓如霜。梦从海底跨枯桑。阅尽银河风浪。
【注释】
①西江月:词牌名,原唐教坊曲,用作词调。又名《白苹香》、《步虚词》、《晚香时候》、《玉炉三涧雪》、《江月令》,另有《西江月慢》。
②低昂:起伏,指星月的升沉变化。
③成狂:指欢度七夕的景象。
④“梦从”句:用《*传》沧海屡变为桑田的典故,比喻世事变化很大。
⑤“阅尽”句:本指牛郎织女七夕经历银河风浪,暗寓人间经历风浪险恶。银河:是指横跨星空的一条乳白色亮带,在中国古代又称天河、银汉、星河、星汉、云汉。银河在中国文化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有著名的汉族神话传说故事鹊桥相会。阅:经历。
这首词是作者借七夕来抒发自己寄寓故国之思。
上片侧重写七夕儿女幸福欢快景象。“天上低昂似旧,人间儿女成狂”二句紧扣“新秋”,分写“天上”与“人间”七夕情景。低昂,是起伏升降的意思。
上句说天上日落月升、斗转星移等天象变化,依然像从前一样。“似旧”二字,意在言外,暗示人间却与自然界的景象不同,发生了巨大变化。暗逗结尾两句。
下句说人间儿女也象从前一样,狂欢欢度七夕。“成狂”即包“似旧”之意,言外有无限感慨。在词人看来,经历过人间沧桑巨变的人们,新秋七夕,本应深怀黍离之悲,但今天人们竟依旧狂欢。这种景象不免使词人感慨万千。
“夜来处处试新妆,却是人间天上。”“处处试新妆”原是当时七夕风习,也是上文所说“儿女成狂”的一种突出表现。人们几乎误认为这种处处新妆的欢庆景象为人间的天堂了。正如上文“儿女成狂”寓有微意一样,这里的“人间天上”也含有讽刺意味。“却是”二字,言外有意,沦陷后的故国山河,已成为人间*,而眼前的景象却竭然相反,仿佛人们早已忘却家国之痛,叫人无限悲痛。
下片侧重直抒词人的感受。“不觉新凉似水,相思两鬓如霜。”时间飞逝,不经意间,感到新秋凉意,原来夜深了。由于“相思”——怀念故国,自己的两鬓已经如白梅一样。上句写出一位重重心事的老人久久坐着默默无语,几乎忘却外界事物,下句将长期怀念结果与一夕相思的现境联接在一起给人以时间飞逝的印象,用以突出表现作者深深的思虑。
“梦从海底跨枯桑,阅尽银河风浪。”结拍写七夕之梦。上句暗用《*传》沧海屡变为桑田的典故,下句以“银河”切“新秋”。诗人梦见在海底超越枯桑,又梦见在天上看尽银河风浪。这里虽明为纪梦,实为借梦来表达对于世事沧桑与人事巨变的感受。这两句尤其突出全文寄意。结末二句起到了画龙点眼的作用。有此二句,不但上片“儿女成狂”的情景讽慨自深,就连过片的“新凉”、“相思”也都获得了特殊的含义。
作者以自己作为独醒的爱国者与普通人相对照,抒发了自己眷怀故国的深沉悲壮的情感,是这首词构思和章法上的基本特点。
3、描写秋天桂花的诗句 描写桂花的诗句精选欣赏
关于桂花的优美诗句篇1:
1.鸟鸣涧
唐王维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宋杨万里
不是人间种,移从月中来。
广寒香一点,吹得满山开。
3.咏岩桂
宋朱熹
亭亭岩下桂,岁晚独芬芳。
叶密千层绿,花开万点黄。
梁范云
南中有八树,繁华无四时。
不识风霜苦,安知零落期。
5.咏岩桂
宋谢逸
轻薄西风未办霜,夜揉黄雪做秋光。摧残六出犹余四,正是天花更着香。
宋吕之声
独占三秋压众芳,何须橘绿与橙黄。自从分下月中种,果若飘来天际香。
宋李清照
暗淡轻黄体性柔,情疏迹远只香留。何须浅碧轻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
宋仇远
秋来长为桂花忙,夜夜西风粟粟凉。奎甫宅中开四树,乳珍园后璨孤芳。小山招引人空老,朗月当庭影亦香。
可必明年能赏得,一觞(shang)且醉此花旁。
9.平湖秋月
宋王
万顷寒光一夕铺,冰轮行处片云无。鹫(jiu)峰遥度西风冷,桂子纷纷点玉壶。
关于桂花的优美诗句篇2:
桂子月中落,天香云外飘。
何须浅碧深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
江云漠漠桂花湿,海雨翛翛荔子然。
可怜天上桂花孤,试问姮娥更要无。
莫羡三春桃与李,桂花成实向秋荣。
群子游杼山,山寒桂花白。绿荑含素萼,采折自逋客。忽枉岩中诗,芳香润金石。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山云漠漠桂花湿。
天遣幽花两度开,黄昏梵放此徘徊。不教居士卧禅榻,唤出西厢共看来。
天台岭上凌霜树,司马厅前委地丛。一种不生明月里,山中犹教胜尘中。
万事相寻荣与衰,故人别来鬓成丝。欲知岁晚在何许,唯说山中有桂枝。
问讯吴刚何所有,吴刚捧出桂花酒。
线惠不香饶桂酒,红樱无色浪花细。
月宫幸有闲田地,何不*种两株。
月缺霜浓细蕊乾,此花无属桂堂仙。鹫峰子落惊前夜,蟾窟枝空记昔年。破裓山僧怜耿介,练裙溪女斗清妍。愿公采撷纫幽佩,莫遣孤芳老涧边。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昨夜西池凉露满,桂花吹断月中香。
4、孔夷诗词名句赏析:为问暗香闲艳也相思、万点付啼痕
风悲画角,听单于、三弄落谯门。投宿骎骎征骑,飞雪满孤村。酒市渐闲灯火,正敲窗、乱叶舞纷纷。送数声惊雁,下离烟水,嘹唳度寒云。
好在半胧溪月,到如今、无处不销魂。故国梅花归梦,愁损绿罗裙。为问暗香闲艳,也相思、万点付啼痕。算翠屏应是,两眉馀恨倚黄昏。
【注释】
1. 南浦:词牌名之一。原唐教坊曲名。用《楚辞·九歌》“送美人兮南浦”的句意。宋词借旧曲另制新调。此调有北、仄两体。双调,上片八句,押四仄韵,五十二字;下片九句,押四仄韵,五十三字,共一百o五字,也可押平声韵,但甚少人用。用“中吕调”。
2. 风悲画角:寒风中传来号角悲凉的声音。
3. 《单(chán)于》、三弄落谯(qiáo)门:城楼上反复吹奏着《单于》曲。谯门,建有瞭望楼的城门。
4. 骎骎(qīn):马飞跑的样子。
5. 嘹唳(lì):高空鸟鸣声。
6. 故国《梅花》归梦:《梅花》曲引起思归的梦想。
7. 愁损绿罗裙:想起家里的爱人便愁坏了。绿罗裙,指穿绿罗裙的人。
8. 暗香:指梅花。
上片通过听觉和视觉构成四幅各具特色的画面,即“画角谯门”、“飞雪孤村”、“冷落酒市”和“寒夜惊雁”。首句“风悲”两字刻画风声。风声带来阵阵角声,那是谯门上有人在吹《小单于》名曲吧。画角是涂有彩绘的军中乐器,其声凄厉,画角飞声,散入风中,又曾触动过无数旅人的愁思,“风悲”两字极为灵动传神。秦观《满庭芳》中对角声之哀也曾有描写,“画角声断谯门,暂停征棹,聊共引离尊”。一“落”字见得谯门之高,风力之劲,并且还表达出旅人心头的沉重之感。
“投宿”两句写途中飞雪。“骎骎”形容马在奔驰,又上承“投宿”,使旅人急于歇脚的心情跃然纸上;下启“飞雪”,点出急于投宿是因为风雪交加。“飞”形容漫天飞雪飘舞之状,而“满”字又着力画出村子之小而且孤。“酒市”二句是入村以后的景象。灯火阑珊,人迹稀少,可见雪大且深,也衬托夜间旅舍独处之冷清,所闻者唯有乱叶扑窗之声。“舞纷纷”写落叶之多和风力之急。“骎骎”、“飞”、“满”、“舞”都是动字;“骎骎”在句中不仅状客观之物,而且还能传主观之情,由此可见作者对字、词、句的推敲斟酌。《白雨斋词话》极为赞赏这点:“此词遣词琢句,工绝警绝,最令人爱”。
“送数声”三句是客舍夜坐所闻。雪夜风急,忽闻雁声。雁群入夜歇宿在沙渚芦丛之中,遇到外物袭击,由守卫的雁儿报警,便迅速飞向高空。“乍离”句即是写这种情况。“嘹唳”句说的是雁群受惊后穿过密布的冻云飞向高空,鸣声高亢曼长。雁儿多在高空飞行,白天远望可见,夜间则从鸣声得知。杜牧《早雁》诗有云:“金河秋半虏弦开,云外惊飞四散哀。”云外,言其飞得高也。张文潜《楚城晓望》诗也说:“山川摇落霜华重,风日晴和雁字高。”而卢纶《塞下曲》写的就是雁儿夜惊:“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单于战败后想趁黑夜逃遁,途中惊动了雁群,雁儿惊飞云外时的鸣声使追逐者得知单于的去向。本词所写的是南归途中的雁儿,在夜间受惊高飞时的鸣声,叩动旅人的心弦,无限乡思,黯然而生,词意至此由写景转入下片的抒情。
下片另开境界,由雪夜闻雁转为淡月乡愁,委婉地铺写相思情意。“好在”句是说风雪稍止,云雾未散,朦胧中透视半痕淡月。“好在”指月色依旧。
“无处不消魂”,描绘客居夜思,月色依稀当年,望月生情,不禁黯然魂消。“故国”两句,诉说由于故国之梅以及穿着绿罗裙之人,使他眷恋难忘,因此频频入梦。“故国”,即“故园”,周邦彦《兰陵王》中就有“登临望故国”之句。“愁损”两字,怜想梦中伊人亦为相思所若,语意曲折。
“为问”两句上承“故国”句,是以设问将梅拟人化,将枝上蓓蕾比拟为泪珠。试问那暗香浮动的花枝,是否也是为了相思而泪痕点点?末两句又上承“愁损”句,设想对方,由己及人。自己在客中归梦梅花,愁绪满怀,想伊人在故园赏梅忆人,泪滴枝头,正如牛峤《菩萨蛮》中所云:“愁匀红粉泪。眉剪春山翠。何处是辽阳,锦屏春画长。”薄暮时分,她斜倚屏风想起远方旅人,他遥忆故园,应亦是余恨绵绵,难以消除。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huqf.cn/articles/518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