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李白《蜀道难》的艺术美
李白是我国古代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他一生是复杂的,在他的思想中表现出儒、道、侠相互矛盾又相互统一,他的诗歌,表现出了盛唐时代的社会现实和精神生活的面貌。李白的《蜀道难》一诗,以雄健奔放的笔调,不但体现出神奇莫测浪漫主义色*彩及其诗歌的风格特色*,也表现出李白胸怀*抱负而壮志难酬的苦闷。就《蜀道难》的艺术之美来说,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首先,反复手法增强抒情气氛
诗人写景不是客观地描摹自然,而是浸透着感情的,属于“第二自然”。李白在《蜀道难》中,他对蜀道之难的描写,不是纯客观的再现,而是他对蜀道之难的独特感受,也就是蕴含着诗人思想情感的。那么,在诗人李白的笔下,蜀道是怎么样?诗中写道:“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在诗歌开始,诗人把自己的感受推到了最高点,一下子就把蜀道之高、蜀道难行给突显出来。这为全诗情感发展奠定了基调,也为后面描写奠定基础。诗人在这个基础上,把“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一句反复出现,渗透在诗歌的开始、中间、结尾,渗透到底,似如贯穿诗歌的主旋律。这样反复出现,不但使诗歌描写紧扣“蜀道难”这一中心,而且形成回肠荡气的韵律美,从而增强了诗歌的抒情气氛。同时,这样的反复,时时撞击着读者的心灵,激发读者的想象,引发读者的思考,使读者进入诗歌的审美意境,从而真正感受诗人的仕途艰辛,内心的苦闷及其人生的凄清。
其次,大胆夸张描写奇异山川
在诗歌中,夸张是浪漫主义诗人常用的手法。然而,李白在《蜀道难》中,为了更好的抒*感,表达思想,诗人除了直接的夸张之外,还把神话传说融入其中,使夸张更加奇特,更富有文化意蕴,同时这些神话传说也有助于提高夸张的审美效果,从而更加突出蜀国的奇山异水之壮美。例如,诗中写道:“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蚕丛、鱼凫”是传说中古蜀国的两个国王。其意义是说,蚕丛和鱼凫两个蜀王,开国的事情多么渺茫不清。从那以后经过四万八千年,才和秦地的人有交相通达。“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意思是说, 直到地崩山塌,壮士都被压死,然后才有了天梯与石栈相互连接。“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意思是说,上面有即使是拉车的六龙也要绕弯的最高峰,下面有冲激高溅的波浪逆折的漩涡。高飞的黄鹤尚且飞不过去,猿猴想过去,发愁没有地方可以攀援。这几句从整体上说,诗人从蚕丛开国说道五丁开山,由六龙回日写到子规啼月,天马行空般的驰骋想象。从夸张的角度来说,说到蜀道难行,说是比登天还难;山势高峻,就连飞鸟也无法飞过。即使是善于攀援的猿猴也“愁攀援”,甚至于可以使“六龙回日”。这些描写都算是奇特无比的,这样的夸张,在中国古代诗歌中也是不可多得的。当然,这些艰难之路也正象征着诗人仕途之路的艰险。总之,诗人大胆夸张,奇特的想象,并融入神话传说,不但使蜀道山川富有神奇的色*彩,突出了蜀道难行,而且更好地表现出诗人的仕途蹭蹬而无可奈何之情。
再次,散文语句提高表达效果
诗歌是讲求节奏的。“节奏是诗歌的生命。”在诗歌中,产生节奏的方式自然是多样的。但最根本的是诗歌的节奏与诗人的内在情感有着直接的关系。因而,节奏也有助于诗人情感的表达。李白在《蜀道难》中,为了表现仕途的艰险,难以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诗人选择了形式比较自由的乐府体裁。在诗中,大量使用了散文化句式,特别是在长短相间、参差错落的语言中,短句急促,长句舒缓,相互结合,高低起伏,不但增强了诗歌的节奏感,而且也表现出诗人李白豪放不羁的语言风格。比如,诗歌开始写道:“噫吁戏,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这里由三字句,四字句,五字句构成,又少到多,由短到长,语势急促,给人以不可阻挡之势。后面有“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由五字句、七字句和九字句构成,语气显得比较平缓,好似娓娓道来。如此散文化的语言形式,在《蜀道难》这首富有气势的诗歌中,不但没有减少诗意,反而使诗歌语言抑扬顿挫,起伏不定,不但给人以蜀道之艰险的感受,也使读者感受到诗人激*情及其情感的起伏状态,从而表现出诗人因仕途艰险而难以抑制的内心苦闷之情。
总之,作为中国古代浪漫主义诗人,李白是伟大的。在中国文学上,李白贡献是巨大的。李白的诗歌内容丰富,情感真挚,思想深刻的,他不但具有最强烈的浪漫主义精神,而且还创造性*地运用了浪漫主义的手法,使内容和形式得到和谐的统一。
拓展阅读
1、关于难忘的艺术节作文
今天,我们演了很多精彩的节目。我们学校迎来了“欢乐的校园”昆小之下第二界艺术节。可把我们班的同学高兴坏了。
瞧,我们班的来到操场上坐在看文艺演出。瞧,各村乡亲的观众来的真多。*叔叔来到我们的学校。搬得干干净净,摆着各种颜色的花。又来这么多的校长,又上了讲台说了许多的话。过了20分钟,马上开始文艺演出了。看五一班每一个都拿着小喇叭,滴滴的吹。可是今人的伴奏者。
艺术节的节目数不胜多,看的令人眼花缭乱。节目的有人唱歌、弹琴,小喇叭,快板,时装秀,这么多的节目我感到高兴坏了,开始演出了。主持人说:“有请一三班的表演节目,一三班的表演是《快乐天使》,穿着紫色的裙子。头上戴着天使一样的快乐。情不自禁的数数几个人。10个人吧!一三班的表演节目很好。我看一三班的全都下去了,就这么一个同学康老师的女儿叫丁一。丁一穿着红色衣服,头上带着头纱,丁一跳的是天竺少女,我坐在看见白色的衣服是老师教丁一的。丁一她爸爸拿照相机。丁一跳的太美了。我很喜欢丁一跳的好看。我最喜欢的节目是猜猜几班。我不告诉你,你就猜猜吧。
着艺术节展示我风采,就会过去了。我当时没想到艺术节还真热闹,像人山人海啊!艺术节真了不起。我感到想写什么喜欢的节目。你就猜不着,我来告诉你把!我最喜欢的节目是-一三班祝你艺术节跳的美极了一切快乐的自由的过去了!
2、关于难忘的艺术节作文
2008年6月,我们学校举办了第一届文化艺术节,地点在学校操场,我们全校师生都参加。
在举办艺术节的前一天,放学后,学校里一副忙碌的景象:有的老师和同学们在忙着排练节目;有的老师则忙着发放联欢会的气球;还有一些学生在帮老师摆凳子。当然,我们花环队可不能闲着,我们要领花环、排练,还得训练摇花环呢!
第二天早上八点钟,第一届文化艺术节开幕了!主持人走上台,宣布:“第一届文化艺术节现在正式开始了!”顿时,学校变成了欢乐的海洋,操场后面,五颜六色的氢气球被放上了天,组成了一片彩色的云;操场中间,同学们使劲的跟着节拍鼓掌,掌声化身变成了音符,校园里歌声满天;然后是表演节目,同学们和老师们排练的节目真精彩!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初中部的哥哥姐姐们表演的《竹竿舞》。大哥哥们跟着音乐的节拍抬放竹竿,大姐姐们随着音乐跳起了轻快的舞蹈。真美啊!她们就像一只只美丽的蝴蝶,在草丛中翩翩起舞……
还有一个节目也令我记忆犹新:有一个贫困的小女孩,她不小心把班里最“有钱”的同学的冰激淋碰到了地上,那个小男孩要她赔10元钱,可她只有3毛钱。就这样,她被那个男孩死死的缠住不放。后来,班上的同学和老师教育了那个男孩,他改正了错误,还说让那个女孩以后有什么困难找他帮忙。这个小品就在女孩激动的泪花中结束了。
还有我们同学表演的童话剧、舞蹈等都能非常精彩。最后,参加表演的同学和老师们聚到舞台是,一起合影。这一届文化节圆满的结束了。
这一届文化艺术节我永远都不会忘记!
3、生活的艺术美文
生活的艺术,是一种设计,而设计,以其历史与文化,源远流长。
设计历史与文化,在我看来是一代又一代人对生活的向往、追求与珍重,是一种对生活的热爱。他们表达情感与追求的方式,便是设计,历经时代传承与发展,形成了设计历史与文化,供后人怀念、欣赏、借鉴、发展与创新。设计是一种生活的艺术,源于生活,发展于生活。
早在新时期时代,美的概念尚未形成,人类也不知追求为何物,生活为何物,但概念的未形成并不代表其不存在,它潜藏在人类的潜意识里,指导人类去生活。新石器时代出土的陶器,彩陶、红陶、黑陶,上面绘制的些许图案,给人以柔和的美感,或是画稻田,或是画鸡牛羊这样的动物,加以点线的组合,记录了他们的`日常生活以及对丰收的希冀。一些陶器上弧线的起伏表现出了河水向前奔腾的韵律感。从整体画面的视觉效果和细节的安排,那个时代的人类在设计上的智慧可见一斑了。
很难想象那个时代的人类,光着脚,或坐在地上,或蹲着,对着一堆泥土,认真地思考着,陶器的形状应该做成什么样子,上面的图案装饰应该如何布置。他们没有设计的概念,但他们正在设计,设计出能让他们生活充满艺术的事物。
也正如威廉·莫里斯所提倡的那样,真正的艺术应该是“由人民创作,为人民服务,对于创造者与欣赏着都是一种快乐”。这不管是在过去、现在、还是未来,都适用着。
在工艺美术运动时期。由于工艺化大批量生产及维多利亚时期的繁琐装饰,导致工业产品外形简陋,没有美感,手工艺人仍然以手工生产为权贵使用,约翰·拉斯金,威廉·莫里斯等人出现,于是有了为世人所称赞的红屋等设计成果的诞生。威廉·莫里斯对书籍装帧的贡献,很大程度上促进了书籍装帧设计的发展,图画与字体优美地结合在一起,为读书生活增添艺术气息。
生活少不了浪漫与梦幻。
在巴塞罗纳,静静地躺着那些富有流动线条的建筑物。绚丽的色彩,不规则的图形,不重复的房间,让人觉得仿佛置身于童话世界里,在梦幻仙境里畅游。它为日复一日的生活创造了梦想,告诉世人生活的可能性有多大有多美,告诉世人,生活不仅仅可以是理性、利益、生存,还可以是梦幻般的感性。那是巴塞罗纳的瑰宝,留给世人的艺术。
关于设计带给生活艺术的形式还有许多,无法一一列举。设计的文化在历史的长流里奔腾不息,人类对生活的激情、向往与渴望也将继续传承与延续下去。继续创造和发展生活的艺术。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huqf.cn/articles/559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