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人民币》新人教版一年级下册数学第五单元的优秀教案
1、使学生认识人民币,知道人民币的单位是元、角、分.掌握l元=10角,1角=10分,初步学会简单的化聚。
2、对学生进行爱护人民币和不乱花钱的教育。
3、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有序性。
教具准备
1、小朋友到超市购物的课件及人民币有关挂图。
2.1角的硬币10个,用胶布粘连在一起;1分的硬币l个,用胶布粘在一起。
3.学生每人一份配套的学具。
一、复习
口算
1.10十一是( )十 1个十有( )个一
2.一百有( )十十 一百有( )个一
3.2个十是( ) 5个十是( )
二、新授
1.揭示课题
课件演示小朋友到超市购物的情境.引出买东西,要用钱,我们国家的钱叫人民币,今天我们就来认识有关人民币的知识。 (板书:认识人民币)
人民币的单位是元、角、分。 (板书:元、角、分)
教师:出示1分、2分、5分、1角、5角教学挂图,请小朋友分小组讨论两个问题。
(1)从哪里可以看出它是多少钱? (2)它是什么模样的?
(1)出示一枚一分硬币和一枚一角硬币。
(2)让学生观察后,教师提问:一个1角硬币可以换几个1分硬币?1角=10分
(3)出示10个l角的钱,一角一角地数,数出10角用胶布粘连,把它贴在黑板上。又出示1元问:“谁知道l0角和l元哪个多?哪个少?还是一样多?”推出1元=10角。(板书)
(4)引导学生想一想:1元等于多少分?
三、巩固练习。
四、布置作业
1.填空。
(1)1张5角饯可以换( )张1角钱。
(2)1张1元钱可以换( )张5角钱。
(3)1张1元钱可以换( )张1角钱。
2.填空。
70分=( )角 3元=( )角
8角=( )分 10角=( )元
拓展阅读
1、最新小学三年级数学教案人教版第五单元
2、掌握通分的方法。能熟练的把异分母分数化成与它们相等的同分母分数。
3、能灵活的运用通分的'方法进行分数的大小比较。
教学重难点:运用通分的方法进行分数大小比较。
教学准备:分数卡片。
一、回顾。
1、什么是通分?怎样通分?
2、我们可以在什么时候应用通分?
3、互动:相互出题练习相互评价交流(3分钟)。
出示例题:小芳和小明看一本同样的故事书。
学生提出问题。
分析解答。
师:谁看的页数多?
这个问题实质是什么?
生:比较两个分数的大小。
师:小组研究,比较两个分数的大小。
方法一:画图比较。
方法二:通分比较。
转化成同分母的分数。
方法三:化成小数再比较。
学生汇报,分类领悟比较的方法。
注意方法的规范。
你还有什么别的比较方法吗?
小结:通分的方法在比较分数大小中的运用。
三、巩固练习。
1.先通分,再比较下面各组分数的大小66页练一练。
2、练习十二第五题。
先明确题目的要求有两个。
4、自由练习。
分小组编拟交换练习。
四、全课总结。
五、课堂作业:第7题,第8题。
2、最新小学三年级数学教案人教版第五单元
1、结合具体的问题情境,经历解决问题的过程,提高估算能力和应用能力。
2、巩固四则混合运算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运用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
运用乘法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提高估算能力。
1、口算练习(出示口算题)。
12×324×213×541×511×2。
230×3120×4620×230×20xx×40。
10×8060×20200×3080×100500×20。
2、计算练习。
36×1248×2356×32。
独立完成,个别学生板演,小结计算方法,算理,格式。
(1)、儿童:15×36=540(元)。
提问:如果今后再碰到类似的情景,但没有(1)(2)小题作铺垫,你会解决吗?
让学生人人都经历估和算的过程,再小组讨论交流。
15÷3×35。
先求一瓶饮料的价钱,再求35瓶饮料的价钱。
练习巩固四则混合运算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鼓励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13、11×5+8=63(岁)。
15、9×5×8-8=352(分)=3元5角2分。
售票处:大船坐6人、30元;小船坐4人,24元。现在。
有120名老师和学生去秋游。
(1)租大船需要付多少钱?
(2)组小船需要付多少钱?
如果又来了两个老师参加划船,怎么租船比较化算?
3、最新小学三年级数学教案人教版第五单元
应用知道升和毫升之间的进率。
技能能进行简单的换算。
情感。
重点。
使学生正确认识升和毫升之间的进率,能进行简单的换算。
难点使学生正确认识升和毫升之间的进率,能进行简单的换算。
课前准备。
电脑课件、学具卡片。
板
书
设
计
过
程教师活动。
一、认识毫升。
2、这节课,我们就来认识"毫升"(板书课题)。
3、请几位同学上台来展示一下你找到的用毫升做单位的容器。
4、大家觉得,用毫升做单位的容器和前面我们学习的用升做单位的容器有什么不同?
5、毫升也可以用"ml"或"ml"来表示。(板书:ml,ml)。
7、接下来,我们来做一个实验,我用滴管向量杯里滴水,大家数一数,几滴水大约是1毫升。
8、通过这个实验,你对毫升有了什么认识?
【设计意图】。
二、升与毫升的进率。
1、请每个组长拿出课前老师发的量杯。请小组里的同学仔细观察量杯上的刻度,并依次指一指,100毫升,150毫升,250毫升,400毫升和500毫升各在什么地方。
2、接下来,请同学们将自制量器中的1升水倒入量杯中,看看可以倒几杯。(提醒学生注意倒入量杯时到500毫升是就算一杯)。
3、通过实验,请小组里的同学讨论,1升等于多少毫升。
4、指名回答后板书:1升=1000毫升。
【设计意图】。
三、想想做做。
想想做做11、指名读题后指名口答。全班集体订正。
2、再请同学们拿出你的容器,以毫升做单位。
想想做做31、指名分别说一说三种饮料的容量。
2、说一说,每一种饮料分别需要多少瓶才正好是1升?为什么?
想想做做41、生独立完成后集体订正。
2、指名:为什么2000毫升是2升?
想想做做5课前完成,课上汇报结果。
【设计意图】。
四、你知道吗?
生自由阅读后交流感想。
【设计意图】。
学生活动。
可见,毫升是在讲师比较少的液体时常用的单位。
同学们总结说明升与毫升的进率是1000。
同学们在小组里说一说它们的容量各是多少。
补充与反思。
课题练习二教学课时5课时第4课时。
应用知道升和毫升之间的进率。
技能能进行简单的换算。
情感。
重点。
使学生进一步的认识升与毫升,了解升与毫升之间的进率。
难点能估计一些常见容器的容量,培养估计意识和初步的估计能力。
课前准备。
电脑课件、学具卡片。
板
书
设
计
过
程教师活动。
一、深化认识升与毫升。
练习二、11、指名读题。
2、请同学们根据自己对升和毫升的感受在书上连一连。
3、集体订正。让做错的学生说一说自己是怎样错的。
练习二,21、生独立完成填在书上。
2、指名口答。
3、集体订正。
4、最新小学三年级数学教案人教版第五单元
教学内容:p3例3、“试一试”和“练一练”,练习一第5-9题。
1.通过动手操作进一步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会根据所给的长方形。
的特征判断它们能否组成长方体或正方体。
2.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立体观念。
教学重点:认识长方体的侧面展开图。
教学难点:认识长方体的侧面展开图。
课前准备:剪刀。
课时安排:1课时。
一、复习引入。
谈话:上节课我们认识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谁能对着模型再来介绍一下?
指名说说,全班交流补充。
二、探究新知。
(1)除了同学们说的这些,长方体和正方体还有什么特征呢,这节课我们就继续来进行学习。
出示正方体纸盒:
你能够沿着这个正方体的棱把这个正方体纸盒剪开吗?
要求:剪的时候要沿着棱剪,并且各个面要互相联在一起。
学生尝试操作。
小组里交流。
(2)这个长方体纸盒你也能够沿着棱把它剪开吗?
学生独立操作。
看看长方体的展开图,你有什么发现?引导学生观察交流。
追问:你能从展开图中找到3组相对的面吗?
(3)完成练一练第1题。
标注完后引导学生具体说说思考的过程。
(4)完成练一练第2题。
先引导学生通过想象进行判断,在此基础上再动手操作进行验证。
三、巩固练习。
1.完成练习一第6题。
学生小组交流,独立操作验证。
2.完成练习一第7题。
学生独立完成,全班交流,指名说说自己的思考过程。
3.学有余力时可完成思考题。
让学生通过操作逐步掌握其中的规律。
四、全课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你认为今天学习的内容什么是重点?
五、作业。
1.练习一第5、8、9题。
2.自己动手制作一个长方体纸盒。
5、最新小学三年级数学教案人教版第五单元
1.通过生活情境和学生的生活经验,让学生辨认东、南、西、北四个方向,知道地图上东、南、西、北四个方向。
2.在东、南、西、北中,给定一个方向(东、南、西或北)辨认其余三个方向,并能用这些词语描绘物体所在的方向。
3、借助现实的数学活动,培养学生辨认方向的意识,发展空间观念,体验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难点:会在实景中辨认东、南、西、北,并能运用这些词语来描绘物体所在的方向;知道地图上的方向。
一、儿歌铺垫,引出新课。
同学们,你们会背有关东、南、西、北方向的儿歌吗?读了这首儿歌,你们能辨认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吗?这节课我们一起来探究这个问题。(板书课题:认识东、南、西、北方向)。
二.在生活情境中,探索、体验新知。
1、以4人小组为单位,根据儿歌让学生在学校操场上辨认东、南、西、北方向。
2、生观察东、南、西、北四个方向都有什么建筑物?。
4、学生讨论各种不同方法后,教师讲解地图上通常的方向:上北、下南、左西、右东。引导学生按地图的记录方式,重新整理自己的记录,完成校园示意图。再结合示意图用“东、南、西、北”说一说各种景物所在的位置。
操场。
北
三.分层练习,巩固新知。
1、说一说教室里东、南、西、北各有什么?
2、用东、南、西、北这些词语说一说你座位周围同学所在的方向。
3、你说我做。
4、合作完成教科书练习一的第2题。
四.课堂总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1.通过生活情境和学生的生活经验,让学生辨认东、南、西、北四个方向,知道地图上东、南、西、北四个方向。
2.使学生会看简单的路线图(四个方向),并能描述行走的路线。
3、借助现实的数学活动,培养学生辨认方向的意识,发展空间观念,体验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难点:会在图上辨认东、南、西、北,并能运用这些词语来描绘物体所在的方向;能简单的用四个方向描述行走路线。
一、儿歌铺垫,引出新课。
同学们,你们还记得上节课学习的儿歌吗?
读了这首儿歌,你们能辨认东、南、西、北四个方向,你们会看简单的路线图吗?并能描述行走的路线吗?这节课我们一起来探究这个问题。(板书课题:会看简单的路线图)。
二.在生活情境中,探索、体验新知。
1、出示主题图:
2、请你观察这幅图,看看能不能找到四个方向。并且说说你是从那里找到的。
3、请同学汇报一下找东西南北四个方位的方法。
4、学生讨论各种不同方法后,教师讲解地图上通常的方向: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引导学生按地图的记录方式,重新整理自己的记录,
5、说一说街区内各建筑物的位置,并提出相应的问题。
你还能想出什么问题,问问你的同桌,看看他的回答是否正确。
小组汇报讨论过程。
三.分层练习,巩固新知。
问题:
1、小红从家向东走了120米,又向走了米到游泳馆?
2、说一说,小红、肖兰、小明上学的路线?
3、你还能提出哪些问题?
四.课堂总结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认识东南、东北、西南、西北。
1、使学生了解除了东、西、南、北这四个方向外,还有东南、东北、西南、西北这四个方向。
2、结合具体情境给定一个方向(东、南、西或北),能辨认其余的七个方向,并能用这些词语描述物体所在的位置。
3、借助各种活动,让学生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
4、培养学生收集信息的能力,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一、布置课前预习:
1、查找有关指南针的资料。
2、寻找生活中什么时候会用到方位的知识。
二、谈话导入。
(出示课本情境图)。
通过前几堂课的学习小明学会辨认东、西、南、北四个方向。今天他带了一个指示方向的工具,再次来到校园中的操场上,准备继续学习更多与方向有关的知识。你们猜他带的是什么?(指南针)。
1、了解指南针的历史和使用方法,增强民族自豪感。
(出示指南针图)由学生汇报交流预习1收集的资料,教师给予归纳,并重点指导怎样利用指南针辨别方向:指南针是用来指示方向的。早在多年前,我们的祖先就用磁石制作了指示方向的仪器——司南,后来又发明了罗盘。指南针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
指南针盘面上的指针受地球磁场的影响,红色的一头总是指向北,白色的一头总是指向南。人们根据这一原理利用指南针来辨别方向。
2、根据指南针现在的指示说说校园里东、西、南、北四个方向各有什么建筑。(北面是教学楼,南面是花坛,东面是图书馆,西面是体育馆)。
3、借助指南针盘面上的标记认识东南、东北、西南、西北这四个方向。
问:多功能厅、食堂分别在校园的什么位置?你是怎么知道的?
引导学生归纳:从“东”出发,东和北之间的方向就叫东北,东和南之间的方向就叫东南。从“西”出发,西和北之间的方向就叫西北,西和南之间的方向就叫西南。
4、找出校园的东南方和西北方有什么建筑。
四、巩固练习。
1、给出一个方向由学生讨论后制成方向板。
北
2、利用方向板辨认教室中的八个方向。
3、坐在座位上,说一说你的东南、东北、西南、西北分别是哪位同学?
4、出示我国行政区域图,问:这是哪国的地图?适时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让学生找出我国首都北京的位置和厦门的位置,说说厦门在北京的什么方向,
北京在厦门的什么方向?
接下来让学生独立填写:
(1)厦门在北京的_____方向。
(2)_____大致在北京的西北方向,_____大致在北京的西南方向,
(3)北京的东南方有_____省市。
五、全课小结。
1、这堂课学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
2、交流预习:生活中什么时候会用到方位的知识。
认识路线。
1、在观察公园路线图、*站牌、城市平面图等活动中,认识路线图,并会运用方向描述行走路线。
2、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获得成功的体验。
3、在观察、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运用生活经验帮助思考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
1.认识路线图,会运用方位词语描述行走路线。
2.运用所学知识解决一些综合性很强的实际问题(如学会看城市交通图、平面图等)。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小朋友们,你们坐过*吗?有没有独自乘*去公园玩过?没去过没关系,今天老师就和你们一起试一试,有没有信心?走,那我们就出发吧!
二、教学公交路线图。
我们今天的目的地是动物园,瞧,这里是一张1路公交路线图。
提问:
1、1路*是从火车站开往哪里的?经过了哪几个车站?
2、王老师要从火车站到医院,有几站地?
小结:我们在乘车的时候,首先要了解车的行驶方向,然后根据需要,正确的选择乘几路*和下车地点,现在你知道我们改乘哪路车了吧!
三、教学公交站牌。
四、动物公园平面图。
在游玩之前,必须好好地计划一下,你们看,公园的入口处有一张动物园的平面图,这样便于我们更加合理的安排行程。
1、辨认平面图。
师:看图时首先要找到图中的方向标志,找到了吗?点分别在艺术广场的哪一面吗?
2、认识游览路线。
师:根据不同的需要,说说我们去不同的位置怎么走,全班交流。
小结:我们在说行走路线的时候,要用上我们学过的方位词语,这样就可以说的很清楚。
3、试一试。
小结:一般我们到某个地方旅游的时候,总是要先看看游览的路线图,要游玩什么景点,怎样走才能不走重复的路线,路线图都会告诉我们,因此认识路线图十分重要!
五、总结评价。
通过这次游园活动,你有什么收获吗?说给大家听听。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huqf.cn/articles/163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