寓言小故事《我得喂我妈妈》
在很久很久以前,一个大森林里住着一头象。他长得又大又强壮,他的皮肤像牛奶一样白。
白象有一个妈妈,他爱她胜过世界上的一切,包括他自己,包括甜极了的野草莓,还有森林里树上的水果,还有埋藏在地里的多汁的植物根。
白象的妈妈是个瞎子,但是不管是不是瞎子,她都是妈妈。
白象细心地照料她,给她找了一个又凉快又舒服的洞。洞前是一个盛满清水的小湖,水面上到处漂着睡莲,湖水使象妈妈心情非常愉快。
白象总是首先喂饭给妈妈吃,然后再自己吃,只要白象一有空,就给妈妈讲故事,告诉她森林是什么样,夏天有多热,在雨季天是怎样下雨。他还告诉她小山什么样,松鼠、鸟什么样,蝴蝶的翅膀有多么漂亮。他还对她讲那些大的、小的、五颜六色的花儿。
日子一天天过去了。雨季来了,风儿吹着草地,猴子们在树上聊天,他们的孩子和孙子们从这根树枝荡到那根树枝。
白象长大了,变得更加强壮。是的,不仅强壮,而且更加温和,更加聪明了。
一天,发生了一件事。一个从毕纳斯城来的人在森林里迷了路。他抽泣起来,拍打着自己的头,哭着说:“哦,我真倒霉呀,我会永远走不出这个森林!来人呀,救救我呀!请救救我呀!”
白象看见了那个人。“可怜的人,”他对自己说,“他为什么哭呀?我一定要帮助他!”
白象走到人的面前,但是人一见他就害怕地跑开了。象追上人,用温和的声音说:“朋友,别害怕,我想帮助你,你为什么哭呀!”
听见象叫他朋友,人停住脚步,说:“我在森林里已经度过了七天,我一直找不到走出森林的路!”
白象跪下来,说:“爬到我背上,我会把你安全地送出森林,会把你放在你回家的路上。”
多亏了白象,人离开森林回到了毕纳斯城里的家。
回到家以后,这个人听到了国王的卫兵在街上大声地喊叫:“听着,听着!国王的象*!现在没有王室的象了。国王想要一头新的王室象!谁帮助国王找到合适的象,谁就能得到重赏!”“啊,”这个人说,“我发财的机会来了!”
他去见国王,说,“陛下,我在森林里看见了一头非常好的象,这头象又大又漂亮,很配国王。他的皮肤洁白无暇!给我派儿个你的驯象员和士兵来,我会把那头象抓住,并且把它带给你!”
“你需要什么样的人就随便挑吧,”国王说,“有这样一头大象在王宫里我会很高兴的。”
于是,这个人带着许多驯象员和士兵出发到森林里去了。
在森林里,大白象正站在他洞前那清凉的湖水里,周围有许多睡莲。他的长牙在阳光下闪闪发光。
这个人走到白象那儿,抓住他的长鼻子,说:
“你跟我走,要是你不去,这些驯象员和士兵会把你拖到毕纳斯的。”
象很快站住了。他知道他比这个人强壮,比国王的驯象员强壮,也比国王的士兵强壮。他知道如果他愿意的话,他能把来捉他的人都杀死。
“我不愿意伤害任何人。”象低着头站着,对自己说。
正是那个曾经被白象救过的人抓住他,把他交给驯象员和士兵们,把他带到了毕纳斯城。
瞎象妈妈独自一个呆在洞圣,她不高兴地摇着头:“好多天过去了,我的儿子哪儿去了?他出什么事了?他那样大,那洋漂亮,但愿他没有被人抓住。哦,我的儿子,没有你在我身边给我讲树、植物、小草和下雨的事,现在我是真瞎了,因为我的儿子是我的眼睛呀。”
一个驯象员抢先赶到宫殿,激动地对国王说:“来了一只漂亮的白色大象!世界上最漂亮的大象来了!”
国王从宝座上站起来,对他的仆人们命令道:“把城市打扮起来!叫音乐家来,叫花匠来!叫舞蹈家来!叫城里的人们来!叫孩子们来!在皇宫附近给大象造一个又大又宽的棚子,用五颜六色的布围起来,用丝绸、旗子和花环来装饰棚子。要用城市里最好的稻米来喂我新的王室象!”
七天以后,大白象到达了毕纳斯。城里的人们议论着:“多漂亮啊,他走路的姿势多么优雅,他摇晃耳朵的时候多么高雅:他的身体多么光滑!他长得多么高贵!”
当音乐响起来,四周充满了快乐的歌声的时候,白象走进了那个特别大的棚子。国王欢迎他说:“欢迎你,森林里的白象,欢迎!”
然后,国王给他一个装满米饭的金碗,说:“吃吧,请吃吧!”白象一动也不动。他仍然笔直地站着。“没有喂我的妈妈,我不吃。”他说。
“为了我,至少吃一口吧,大象!”国王说。
“不,”大象说,“没有我妈妈,我什么也不吃。我的妈妈是个瞎子。
她一定因为我走了而不能行动,站在洞口盼我回去。我能看见她孤苦伶仃地独自在那里用树根打脚的样子。”
国王沉默了一会儿,然后走到他的驯象员和卫兵那儿,说:“把大象带回森林里去,带到他妈妈那儿去。”
贵族和平民们聚集在一起,到处是一片欢呼声。
白象于是返回了森林。
他又回到荷花湖边的山洞,他用长鼻子在湖里吸了一些凉水,当他看见妈妈躺在洞里的时候,就把凉水喷到妈妈的身上,象妈妈很快站了起来。
“多么温和的雨飘进洞里来了!”她说,“是不是我的儿子回来了?”
“是我回来了。”白象回答,“国王把我放回来了。”
瞎妈妈听到儿子的话非常高兴:“愿国王长命百岁。”
白象用野果和浆果喂他的妈妈,然后他才吃东西。
日子平静而幸福地过去了。
在毕纳斯,国王常常想起在森林里的大白象和他的瞎妈妈。“我希望我能住在离那个漂亮的大白象和他妈妈近一些的地方。”他说。
国王在森林里的荷花湖附近建了一个城市。后来,国王每天都和白象和他的妈妈呆一段时候,还送给他们水果、树根和花。
拓展阅读
1、六一儿童短小寓言故事
值得骄傲的鹿角
森林里有一只漂亮的鹿,它总是为自己拥有一对美丽的鹿角而骄傲。于是,小鹿看不起其他的任何动物,经常嘲笑它们外表难看。一天,森林之王狮子出来了。小动物们都纷纷逃跑,只有那只骄傲的鹿还站在原地。同样,小鹿居然开始嘲笑狮子,认为狮子没有它头上那对漂亮的鹿角,不值得骄傲!狮子受到小鹿的嘲笑,非常恼火,于是狠狠地扑向了小鹿!当小鹿拼命逃跑的时候,那对漂亮的鹿角居然卡在树上,它只能秫秫殆命了!这时候,骄傲的小鹿才明白:没有头上那对骄傲的鹿角,也许没有那么漂亮,但至少能够活得长一些!
小鹿因为自己美丽的外表而异常骄傲,看不起任何同伴,甚至用骄傲来挑衅森林之王!最后,当然是死路一条!这告诉我们,不能单纯地满足自己美丽的外表,不能骄傲自满,要学会谦虚,学会审慎。
2、六一儿童短小寓言故事
学会期待
古希腊有这样一个神话故事:塞浦路斯国王皮格马利翁,对自己雕刻的表现心中理想女性的美女像产生了爱恋之情,在他深切的期待中,雕像变为真人而与他结
为伴侣。这虽是神话故事,但在现实中也有类似的例子。
年,美国心理学家罗森塔尔和助手来到一所小学,进行预测未来发展的测验。其后向教师提供了一份名单,并说,这些孩子又很大的发展可能性。教师们甚感困惑,因为名单上的孩子有一些是差生。心理学家解释说,这只是对学生未来发展的预测,不是说学生的现在,并要求老师*。8个月后,罗森塔尔重返学校,进行第二次测验,结果令人惊讶,凡名单上的学生,无论在学业成绩、智力发展,还是与老师、同学的关系等方面,无一例外,都有了显著的进步。而这个名单,只是从全部学生中随机抽取的。
——这就是著名的罗森塔尔效应。
教师的期待,会通过言行、表情传达给学生,学生会受到鼓舞,并朝着老师期待的方向发展,这是心理学上的心理暗示作用。期待是多么神奇,我们做老师的要学会期待。
3、六一儿童短小寓言故事
有一只狐狸好几天没吃东西了,肚子饿的不得了,一心只想找点儿吃的。可他走了很多地方,也没找到什么吃的。“看来今天的运气可真不好呀!”
走着走着,他来到一座葡萄架下。他实在太累了,就在树下躺了下来,一抬头,就看到葡萄架上挂满了葡萄,一串串葡萄多诱人啊。
狐狸哪里还顾得上累呀,他一骨碌从地上爬了起来,想去摘葡萄架上的葡萄,他踮着脚尖,伸长了手臂,想去够架上的葡萄,可是相差太远了,他根本没法够到。狐狸馋得口水直往*。
怎么才能吃到树上的葡萄呢?狐狸使足劲往上跳,还是够不着架上的葡萄。眼看着这么诱人的葡萄可就是吃不到,这怎么不叫狐狸伤心呢!
再试试别的办法吧。狐狸找来了一根枯树枝,想用树枝去敲葡萄架上的葡萄。可惜的是还是够不着。狐狸忙了好一阵子,已经筋疲力尽了,最终没能吃到葡萄。
他抬头望着架上的葡萄,好不恼火,但他转念一想:“幸好我没吃这些葡萄,因为这都是些酸得不得了的葡萄,根本没成熟。如果我不小心吃了这些葡萄,没准把我的牙也酸得掉下来了,而现在我的牙起码还是好好儿的。”
狐狸这样一想,就不再恼火,反而高兴了起来,觉得没有吃到葡萄是件好事情.
我是一只小小鸟,想要飞却怎么也飞不高,寻寻觅觅的烦恼,我的要求算不算太高?
4、六一儿童短小寓言故事
在炎热的夏天,蚂蚁们仍是辛勤的工作着,每天一大早便起床,紧接着一个劲儿的工作。
蟋蟀呢?天天“叽哩叽哩,叽叽、叽叽”的唱着歌,游手好闲,养尊处优的过日子。
每一个地方都有吃的东西,满山遍野正是花朵胜开的时候,真是个快乐的夏天啊!蟋蟀对蚂蚁的辛勤工作感到非常奇怪。“喂!喂!蚂蚁先生,为什么要那么努力工作呢?偶尔稍微休息一下,像我这样唱唱歌不是很好吗?”
可是,蚂蚁仍然继续工作着,一点也不休息地说:“在夏天里积存食物,才能为严寒的冬天作准备啊!”
“我们实在没有多余的时间唱歌、玩耍!”
蟋蟀听蚂蚁这么说,就不再理蚂蚁。“啊!真是笨蛋,干么老想那么久以后的事呢!”
快乐的夏天结束了,秋天也过去了,冬天终于来了,北风呼呼的吹着,天空中下着绵绵的雪花。
蟋蟀消瘦的不成样子,到处都是雪,一点食物都找不到。
“我若像蚂蚁先生,在夏天里贮存食物该多好啊!”
蟋蟀眼看就要倒下来似的,蹒跚的走在雪地上。
一直劳动着的蚂蚁,冬天来了也不在乎。积存了好多食物,并且建了温暖的家。
当蟋蟀找到蚂蚁的家时,蚂蚁们正快乐的吃着东西呢!
“蚂蚁先生,请给我点东西好吗?我饿的快要*!”
蚂蚁们吓了一跳。“咦!你不是在夏天里见过面的蟋蟀先生吗?你在夏天里一直唱着歌,我们还以为你到了冬天会是在跳舞呢!来吧!吃点东西,等恢复健康,在唱快乐的歌给我们听好吗?”
面对着善良亲切的蚂蚁们,蟋蟀忍不住留下欣喜的眼泪。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huqf.cn/articles/159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