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节学生手抄报文字内容
月光融融,在八月十五这天最美。月,洒一地的清辉,思乡的游子,或歌亦吟。中秋之夜,他们的思想是歌海漫天的精灵。中秋月圆,花好情郁之际,古代中国文人们的情怀更是诗意飘逸尽染,词风横荡天涯。下面是关于中秋节学生手抄报文字的内容,**!
中秋节有悠久的历史,和其它传统节日一样,也是慢慢发展形成的,古代帝王有春天祭日,秋天祭月的礼制,早在《周礼》一书中,已有“中秋”一词的记载。后来贵族和文人学士也仿效起来,在中秋时节,对着天上又亮又圆一轮皓月,观赏祭拜,寄托情怀,这种习俗就这样传到民间,形成一个传统的活动,一直到了唐代,这种祭月的风俗更为人们重视,中秋节才成为固定的节日,《唐书·太宗记》记载有“八月十五中秋节”,这个节日盛行于宋朝,至明清时,已与元旦齐名,成为我国的主要节日之一。
国内中秋送礼习俗
秋收之际的中秋节,正是加强亲族联系、增进感情的好时机,是一年当中仅次于年节的馈赠大节。中秋节日馈赠,称为“贺节”、“送节”、“追节”,也称“送节礼”,陕西醴泉称“送秋节”。往往在节前数日甚至月初就开始赶办节礼,相互馈送,路上行人往来如梭。直到今天,中秋节前送节礼的习俗依然盛行,几乎等同于年前送礼贺节。一般送礼要赶在节前,但也有在节后送的,如在甘肃洮州,中秋节后第二天以饼果馈送亲戚。
作为团圆象征的月饼和时鲜的瓜果都是馈赠佳品。其他节物各地多有不同,如在广东东安要送糖饴;在湖南蓝山,亲友间多馈赠鸭;在江苏六合,家家以菱藕、蹲鸱、糖饼相馈赠;在四川江津,中秋前一日互相馈赠糍饼,取意其圆;福建同安分节前一二日,亲友间互送月饼、番薯、芋魁,中秋时以此祀先和祭神;在台湾嘉义,节前人们互送月饼、文旦、麻糍,等等。
中秋送礼习俗颇多,如在江苏地区,必要送礼的有学徒向师父送礼,分家的儿子给父母送礼,女婿要给岳家送礼,书塾学生要给教书先生送过节钱。其中,最重要的还是亲戚之间互赠节礼。
母家给女儿家送礼,较为普遍的中秋送礼习俗。在河南新安,母家携枣糕(用面叠作数层,下大上小,内夹枣)、月饼、梨、柿、石榴等看视女儿,称为“送糕”。在山东泰安也有八月十五看闺女的习俗,节前家家户户买上月饼、鲤鱼之类的礼物,挑担、骑驴、坐车,去看望自家已出嫁的闺女。
对于新嫁女,母家送礼更为隆重。在浙江乌青,有新嫁女的人家要以盘或箱盛月饼,送至女儿家,叫做“致秋节”。浙江双林的新妇之母家必备果品、粉圆(意为团圆)相送。在江苏高邮,娘家给新出嫁的女儿送节礼,但不留餐。在福建福鼎,父母给已出嫁的女儿送中秋节礼,第一次送节称“送头年”,礼品要丰厚,以中秋粿、月饼为主,再加酒、鸡、鸭。其中,中秋粿又有白粿(米浆加盐蒸熟)、糖粿(米浆加红糖蒸成)、肉粿(米浆加盐、肥猪肉、葱头油、葱叶等蒸熟)、芋蛋粿(也称槟榔芋粿)等各种,粿圆味美,象征团圆。女儿收下中秋粿和月饼,其它礼品一般退回,再添上几种礼品为压礼。收下的中秋粿,切成一块块,分给邻居和亲戚、朋友,叫做“分头年粿”。
有些地方会有要给外孙、外甥送礼的中秋送礼习俗。在福建藤山,凡为外祖父母者,必以中秋饼,附以鲤鱼饼送给外甥孙。在江苏高邮,外婆要在中秋这天送给外孙扎制“宝塔”,直到外孙十岁为止。在福建福鼎,当舅舅的每年中秋节都要送给外甥中秋饼和柚子,有几个外甥就要送几份,直送到外甥16岁为止。
当然,也有女婿要给丈人家送礼的中秋送礼习俗。如在浙江温州,女婿送丈人的礼品,一般是一对鸭子加鱼、肉、豆糕。回盘用三锦、粉干、雪梨。有外孙的,必须加大月饼和“赏月食”。在浙江乐清,中秋这天女婿、外甥、干儿需向岳父母、舅父母、干父母馈赠礼物,俗称“望八月十五”或“望中秋节”,礼物有粉干、鱼、肉等。女婿望第一个中秋要有鸭、鱼、肉等六样礼物,其余礼物则以月饼为主,其次是芋艿和茶食包等。送时还带着丝竹伴奏,饶有情趣。
其他馈赠礼节,如在福建福鼎,当年有父母或长辈过世的人家,过中秋节时不能蒸中秋粿,要由出嫁的女儿或亲戚给家中送来中秋粿和月饼,称为“送孝”。在江苏高邮,此日求婚者多带着雄鸡、鹅、藕、月饼去女家“追节”。这些都是一些很有风情的中秋送礼习俗。
国外中秋送礼习俗
中国的文化源远流长,几千年的风俗流传在岁月中流转,影响周边的许多国家,中秋节不单单是华人的节日,受中华文化的影响,中秋节也是日本、韩国的传统节日,同时也形成了很多中秋送礼习俗。
日本的传统中秋节叫芋明月,也叫栗明月,但现代日本人已经不过中秋节了。那天人们可以不工作,在家里呆着喝啤酒,不看月亮,看电视节目。由于传统文化的衰退,年轻人都不知道节日的来源和意义,不管你是什么节日,只知道那天不用上班。
不同的是,中秋节在韩国被称为"秋夕",是民间仅次于春节的盛大节日,有两天的法定假期,加上周末的时间,就成为含金量不低的"黄金周"了。人们也在假期表上把"秋夕"的英文写成为ThanksgivingDay,意为韩国的感恩节,很多人都有互相馈赠礼物的中秋送礼习俗。在韩国,最受欢迎的中秋节礼物是亲手制作的米糕,据说米糕里还含有诚心、爱心和孝心的含义,最能表达中秋一家团圆的气氛。
在一些没有中秋节的国度,他们对于送礼的态度是很自然的。当然也没有那么多讲究的中秋送礼习俗。如德国人过圣诞节不兴送厚礼,一瓶香水、一条领带、一张贺卡、甚至自制的蛋糕、果酱都是送给亲朋好友的最好礼物。如果是为公事或外事送礼,他们就更注重礼品的意义。
拓展阅读
1、中秋节学生手抄报文字资料
八月中秋,点缀着整个漫长而无生机的秋天,使秋天更具有魅力。在桂花树下,泡一壶好茶,在欢乐的气氛里和亲朋好友一起肆无忌惮得聊天,这就是故乡八月中秋最美的时候了。下面是关于中秋节学生手抄报文字资料的内容,**!
篇一:欢度中秋节
我盼完星星盼完月亮,终于将美好的中秋节给盼来了
今天是中秋节,我们一直保持着愉悦的心情。晚上,我妈妈和舅母买回一大堆东西,我一看,里面有炭。骨肉双连。羊肉串。牛排。茄子等等。啊!原来我们要烧烤呀!我帮忙烧好炭,就开始烧烤了。我一见到这些东西就垂涎三尺,所以我一下子烧了许多东西,可美味了!
到赏月的时间了,月亮在淡淡地云雾中若隐若现。像个害羞的小姑娘似的。慢慢地一个又大又圆的月亮出现在我们眼前,它绽放出既柔和又灿烂的光线,仿佛是夜幕中的主角,又像是闪烁的星星的主人。我们一家团团圆圆玩得很开心,不知在哪浩瀚的月球上的嫦娥,玉兔过得还好吗?她们是否也这么开心呢?
“吃月饼了”随着我一声喊下,大家才从这美丽的月光中醒悟过来。舅舅急忙拿出早已准备好的冰皮月饼,我兴奋地打开,哇!有好多种月饼啊。有一个大的燕窝月饼,黑芝麻月饼,还有绿豆沙月饼等。我最喜欢吃的就是燕窝月饼,而弟弟却喜欢吃黑芝麻月饼。真是萝卜青菜——各有所爱啊。
这个节目当然是我们小孩最喜欢的啦。我们拿出一个个五彩缤纷的小灯笼,擦上蜡烛并点燃,然后就带着弟弟妹妹们到处去游荡,等天更黑是,我们就玩惊险刺激的捉鬼游戏,好玩极了。
夜深了,月亮睡了,我们也在甜蜜的梦境当中。又一个和谐温暖美好的中秋节!
篇二:欢度中秋节
“每逢佳节倍思亲”,今年中秋节,我特别想念远在家乡的爷爷奶奶,所以我们决定今年回家乡过中秋。
晚上,我们准备在楼顶一边烧烤一边赏月。叔叔先找了一个烧烤炉,他在里面放好煤炭,然后点了一把火,煤炭便熊熊燃烧起来。接着我们又在炉上放一个铁网。奶奶给我们准备了许多丰富的食物,有美味的鸡翅、鲜嫩的鱼蛋、香喷喷的玉米肠……当然少不了的是代表着团圆的月饼,我看见了都要流口水了,真想吃。
晚上8点钟,人到齐了,我们就开始烧烤了,我先拿了一根棍子,把圆圆的鱼蛋插进棍子里,放到铁网上,一边烧烤,一边赏月。只见天上圆圆的月亮像一个大玉盘,把光芒洒向辽阔的大地,月亮中的嫦娥正看着我们一家团圆,在替我们高兴呢!我看到嫦娥抱着玉兔,玉兔在嫦娥的怀里睡得正香呢,吴刚还在用力地砍着那棵桂花树。这时,飘来了一阵阵香味,原来鱼蛋已变成了金黄金*,我把它拿起来,蘸了一点蜜糖,再放上去烤一烤,这时香飘四溢,我把它放在碟子上,就津津有味地吃起来,甜甜的,香香的,真不错!
我吃着一块甜甜的月饼,闻着鸡翅散发出来的香味,看着圆圆的月亮,想起了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一家人可以围坐在一起吃月饼,真感到幸福,可*叔叔们却还要保卫祖国的边疆,不能与亲人团聚,真感谢他们给我们带来的和平与安定啊!我一定要好好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努力学习,长大做一个有用的人。
闽南童谣——《中秋博饼》
中秋月圆一面镜,照甲四界光映映。
街头巷尾博月饼,厝内嚷甲大细声。
孙仔细汉博一秀,阿姐博无让大兄。
博着对堂安妈赢,阿公博着状元饼。
《月姐姐》
月姐姐,多变化,初一二,黑麻麻,
初三四,银钩样,初八九,似龙牙,
十一二,半边瓜,十五银盘高高挂。
《红门楼》
红门楼,白门槛,
里面住着个小红孩。
椅仔姑
椅仔姑,椅仔姑,
请你八月十五来坐土,
土脚起,铰莲花,绣莲子,
莲子烩,姑仔今年你几岁?
三岁三,穿白衫,滚乌边,
穿绣裙,绣荷包,
荷包腰肚围,穿色裤滚青边。
也有花,也有粉,
也有胭脂给姑仔点口唇,
也有铰刀尺,也有花粉镜,
姑仔神那到,
梏三下水桶来显圣。
《月亮出来亮堂堂》
月亮出来亮堂堂
打开楼门洗衣裳
衣裳洗得白白的
小小人儿穿身上
《月亮光光》
月亮光光
装满筐筐
抬进屋去
全都漏光
凉月公公跟我走
凉月公公跟我走,
我到南京买刷帚,
剃头刀呐割韭菜,
萝卜角呐胜(宴)夜酒,
今昼不吃,
明昼冇有。
2、小学生中秋手抄报内容
中秋节的由来
农历八月十五日,是我国传统的中秋节,也是我国仅次于春节的第二大传统节日。八月十五恰在秋季的中间,故谓之中秋节。我国古历法把处在秋季中间的八月, 称谓“仲秋”, 所以中秋节又叫“仲秋节”。
中秋节是个古老的节日,祭月赏月是节日的重要习俗。古代帝王有春天祭日,秋天祭月的社制,民家也有中秋祭月之风,到了后 来赏月重于祭月,严肃的祭祀变成了轻松的 欢娱。中秋赏月的风俗在唐代极盛,许多诗人的名篇中都有咏月的诗句,宋代、明代、清代宫廷和民间的拜月赏月活动更具规模。我国各地至今遗存着许多“拜月坛”、“拜月亭”、“望月楼”的古迹。北京的“月坛”就是明嘉靖年 间为皇家祭月修造的。 每当中秋月亮升起,于露天设案,将月饼、石榴、枣子等瓜果供于桌案上,拜月后,全家人围桌而坐,边吃边谈,共赏明月。现在,祭月拜月活动已被规模盛大、多彩多姿的群众赏月游乐活动所替代。
根据史籍的记载,“中秋”一词最早出现在《周礼》一书中。到魏晋时,有“谕尚书镇牛淆,中秋夕与左右微服泛江”的记载。直到唐朝初年,中秋节才成为固定的节日。《唐书·太宗记》记载有“八月十五中秋节”。中秋节的盛行始于宋朝,至明清时,已与元旦齐名,成为我国的主要节日之一。这也是我国仅次于春节的第二大传统节日。
中秋节吃月饼起源于元代,当时朱元璋领导联合抗元,为了避免搜查严密,刘伯温献计策,将“八月十五夜起义”几个字写进饼子里,这样通过中秋节这样一个饼子传递信息,赏赐给群臣子。之后八月十五中秋节吃月饼的习俗流传下来。
月饼最初起源于唐朝军队的祝捷食品。唐高祖年间,大将军李靖征讨匈奴得胜,八月十五凯旋而归。当时有位经商的吐蕃人向唐朝皇帝献饼祝捷。高祖李渊接过华丽的饼盒,拿出圆饼,笑指空中明月说:“应将胡饼邀蟾蜍。”说完把饼分给群臣一起吃。从此中秋吃月饼的习俗便形成了。
中秋节灯谜
(1) 中秋归来(打一词牌名) ——八归
(2) 嫦娥下凡(打一花名) ——月季
(3) 中秋菊开(打一成语) ——花好月圆
(4) 明月照我还(打一明代人名) ——归有光
(5) 举杯邀明月(打一礼貌用语) ——赏光
(6) 寂寞嫦娥舒广袖(打一舞蹈术语) ——单人舞
(7) 华夏共赏中秋月(打一旅游用语) ——观光
(8) 中秋度蜜月(打一成语) ——花好月圆
(9) 清风拂面中秋夜(打一四字常用语) ——明月清风
(10) 一轮明月挂中天(打一四字股市术语) ——日涨盈亏
3、小学生劳动节手抄报内容
劳动是人们生存的基本要求,热爱劳动是一种高尚的思想品德。劳动节手抄*该怎么制作?
1、热烈庆祝“五一”国际劳动节!
2、尊重知识、尊重劳动、尊重创造!
3、向全县劳动者致以节日的问候!
4、弘扬劳模精神,讴歌劳动创造!
5、劳动光荣!劳动伟大!
6、坚持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的指导、方针!
7、为实现海安全面腾飞、推进跨越发展而努力奋斗!
8、弘扬工人阶级主人翁精神,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再作新贡献!
9、努力实践“*”重要思想,充分发挥工人阶级在“三个文明”建设中的主力军作用!
10、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当好跨越发展主力军
11、庆祝五一国际劳动节!
12、向劳动模范学习,向劳动模范致敬!
13、劳动光荣,知识崇高,人才宝贵,创造伟大!
14、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
15、共建和谐西岗,共享发展成果!
16、继续解放思想、坚持科学发展,加快率先全面振兴!
17、发展为先,职工为本,基层为重!
18、发展和谐劳动关系,维护职工合法权益!
19、XX区各级工会祝全区劳动者节日快乐!
20、弘扬劳模精神,促进振兴大业!
中国各年代劳模的代表
王进喜
50年代劳模代表——“铁人”王进喜
王进喜是新中国第一批石油钻探工人,全国著名的劳动模范。1938年,15岁的王进喜进入玉门石油公司当工人,建国后历任玉门石油管理局钻井队长、大庆油田1205钻井队队长、大庆油田钻井指挥部副指挥。他率领1205钻井队艰苦创业,打出了大庆第一口油井,并创造了年进尺10万米的世界钻井纪录,展现了大庆石油工人的气概,为中国石油事业立下了汗马功劳,成为中国工业战线上一面火红的旗帜。王进喜以“宁可少活二十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的顽强意志和冲天干劲,被誉为油田铁人。
时传祥
甘当人民勤务员的掏粪工人——时传祥
时传祥,是一位“宁肯一人臭,换来万户香”的掏粪工人,山东省齐河人,中*员,曾在北京市崇文区清洁队工作。时传祥出生在一个贫苦农民家庭。他14岁时逃荒流落到北京城郊,受生活所迫当了掏粪工。他用一颗朴实的心记住了一个通俗的道理:掏粪也是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一部分。他把掏粪当成十分光荣的劳动,以身作则,以苦为乐,不分分内分外,任劳任怨,满腔热情,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张秉贵
50年代到70年代的劳模代表——张秉贵
20世纪70年代是一个动荡不安的年代,所以,在这个年代中,能成为全国劳模是非常不容易的,也是非常值得骄傲的。1957年,“一抓准”张秉贵已是北京市的劳动模范了,但1979年国务院授予他的全国劳动模范称号才是让他这一辈子感到最骄傲的事情。物资匮乏的年代,买什么都要排队,张师傅所在的糖果柜台也不例外。一次,有两个女顾客悄悄评价他“服务态度还行,就是动作太慢”。于是,他下决心苦练售货技术和心算法,终于练就了“一抓准”和“一口清”的过硬本领。
李素丽
90年代的劳动模范:一心为乘客——李素丽
李素丽,北京市人,1981年参加工作,1984年加入中国**,先后在第一客运分公司60路、21路任售票员,1998年到总公司及“李素丽热线”工作。2000年被评为“全国劳动模范”。李素丽**在近20年的售票工作中,岗位作奉献,真情为他人,用真情架起了一座与乘客相互理解的桥梁,把微笑送给四面八方,被广大群众誉为“老人的拐杖,盲人的眼睛,外地人的向导,病人的护士,群众的贴心人”。
4、中学生手抄报资料内容
当浦江的浪花摇落满天繁星
点亮我身后中国馆敞开的门窗
我在流光溢彩的世博园里
为你迎来新学年第一课的开讲
今年的主题与往年不一样
曾经遥远的世界走近了你我身旁
百年前流经长江的一个梦想
已经在地球的课桌上翻开了崭新的篇章
下一个百年我的梦中国梦花开何方
来吧,同学们,请打开心中最美丽的翅膀
这一刻让我们一起飞向北京——
在那万里长城之上对话星空和世界一起分享
我的`梦在长城上生长
这梦想的长城正在延伸祖先的荣光
长城的脚下是五千年文明的土壤
长城的天界是一个名叫“未来”的地方
今夜当世博园的灯光相逢长城的目光
我们要在这里集合起所有属于未来的梦想
也请关注它也许哪一天就能触发出新世界曙光
相信自己同学们长城就是我们的榜样
再壮观的形象也是一块一块的砖石铺就辉煌
再挺拔的身姿也同样经历过电闪雷击风吹雨狂
不放弃不彷徨让梦想伴随我们成长比长城还要长
今夜星光熠熠撒满了长城
长城作证我们在眺望远方
请“未来”登上长城吧——
一起收获中国少年永无止境的“梦想”
请“梦想”从世博园出发吧——
共同聆听少年中国通达“未来”的书声朗朗——
少年智则中国智
少年强则中国强
我的梦是中国梦
中国的梦是我们的梦
5、中学生手抄报资料内容
漫步澄湖
夏日的夜晚总是很闷,压得人喘不过气来,到澄湖去散散心吧!
悠然漫步至澄湖广场,心中不觉一阵清凉舒爽。被水滤过的空气,渗进了我的肺中,再一次唤醒了那已沉睡多时的大脑。缓慢搏击的血管贪婪地吸收着新鲜的氧气,跳动的血液欣喜地四处乱窜,向身体的每一寸肌肤、每一根骨骼、每一条神经传递着生命之声。
目光自然地投向远方,一条威武壮观的水龙正腾空而起,旋转的身体带动起一阵龙卷,在霓虹灯的映照下放射出五光十色的彩虹之光,令人眼花缭乱。升腾至顶部,犹如一颗水雷被投*中,整条水龙的身体崩裂了,一丝丝细微的水线编织成一块巨大的水帘,向人们铺天盖地的拂来。“呼”,仿佛是风之精灵和水之精灵带来的礼物,在被水帘穿透的一瞬间,身体仿佛来到了舒适的春的世界,令人感觉连心都开花了!浸湿的灵魂变得轻飘飘的,畅快淋漓的在天空中自由飞翔。我一阵晕眩,原来当个天使的感觉这么棒。
镶嵌在地面上的光滑的鹅卵石仿佛也有了生命,穿起了华丽的衣裳,开起了夏日晚会。变幻着、闪烁着,鹅卵石们像一个个小顽童,欢笑着、奔跑着、跳跃着,()为我的脚部做着舒适的*。我也不由得随着他们的节奏舞动起来,有如一只轻快的夜莺,自由翱翔,快乐歌唱。
不觉中已置身于竹林,青绿的翠竹在暮色的点染下,以明月做纸,黑夜为笔,用清晰的竹影构造出一幅极具浓郁的中国风味的《墨竹图》。一杆杆竹子仿佛是清纯的少女,在这个舞台上若隐若现,若即若离。
我仿佛穿越时空,来到了古代,在不经意之间,我已经领略了中国传统的古典之美。
坐上小船赏景,眼前别是一番风味。湖中一个与岸似断似连的小岛,仿佛是一只浮出水面的巨大乌龟,高耸的龟壳边缘上,一排排的柳树在向我迎风招手,摆动的柳条仿佛是滑顺的头发,拂水而过,一幅活灵活现的《少女洗梳图》便呈现在我眼前。岛上的各种游乐设施上站满了嬉戏玩耍的孩童,欢笑的声音回荡在空中,空气也好像被*了,“咯、咯、咯”地笑了起来,整个湖面似乎也洋溢着喜庆的气氛。
小船随微波荡漾,我感觉自己的心也融进了这江南水乡之中。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huqf.cn/articles/173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