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江南情散文
江南的乌蓬小船,依水而游走,烟雨迷蒙中,那仿佛就是来自仙境,唯美而又浪漫,这就是江南给人的最初的印象。
那一层层十里长堤旁的青砖绿瓦,白墙粉黛笼罩在烟雾缭绕的霏霏细雨里,烟波一去千里,浩渺如雾般的浸一润在眼前。
初来乍到的人一时会分不出是在现实,还是在某一个幻想中的年代里,内心里的沉重会化作袅袅的青烟,一切烦恼忧愁顿时化作虚无。
雾雨,似心绪空畅在风,卷着绿色的韵一律摇曳着如梦如幻的世界,烟雨似翩翩落花缱绻在那黑白相间的瓦房层中,
一眼望去水雾浮动,心神摇曳沉醉不知归路。
那些有着年代的小桥,纵横在碧水缓缓流过的小河上,在一袭翡翠流光中,彰显着流年的荣耀。
很想伸手去触一摸一下桥身的质感,古朴的砖层上,已经密密麻麻长满了岁月的痕迹,这些个茸茸的青苔,是一些回忆的见证,也是一种生命的奇迹,不知它们繁衍了多少代,亦不知,它们曾经经历了多少的磨难,终于茚满了这些个当年的青砖。
左右迂回的小巷,深深的嵌入心底,那寻找着诗意的少男少女,踏着《雨巷》的旋律,一批又批来膜拜心目中的雨巷。
当年的青石板依旧,当年的雨巷依旧,只是少了那个打着油布伞的丁香姑娘,可是,这里又多了很多的外乡打着碎花伞的时尚女郎,可能,她们也是来寻找雨巷中的偶遇吧。
氤氲厚重是江南久负盛名的佳话,历代烟雨江南自古就多才子佳人,源远流长很多感人的故事,很多一直流传至今。
江南才子:唐伯虎,祝枝山,文征明,徐祯卿,侯方域,冒辟疆;佳人有:李香君,董小苑,柳如是,李师师,陈圆圆,个个名垂千古。
湖面的采莲女子是历代文人墨客中的主旋律,在满池轻烟的湖边,烟雨迷蒙中,采莲的女子,荷风中漫起一袭水绿色薄绸罗裙,一位清雅灵秀女子临水而立。
穿过烟雨的昵喃,舒展在流光中的柔曼身姿,笔墨里芬芳的弥漫着,碧水幽幽空气中一种清新流转,曼一妙的人生境界。
烟锁重楼,断魂于潇湘烟雨,竹林旁绿意盎然,一帘的幽梦沿着那生满青苔的石板小径流长,淡烟细卷在不经意里滋生了留恋的情愫。
临湖而望,凝一泓碧波,有幽幽的风拂过,一丝熏人的醉意,淡淡花香弥漫似呢喃低语,丝丝缕缕沁人心扉。
拓展阅读
1、忘了江南忘了自己抒情散文范文
红雨伞的飘过,划落了我梦的遥远,如这烟雨的妖饶,漫烧了我身上的印痕。千年的回忆,只如这艳光的刹那,轻娆了尽头外小河里的乌蓬船,晃如水痕,漂荡开去!春来了,花漫天,苏堤柳绿云遮天。游人的世界,我的负累。
于我的世界,不曾有过那透着暖意的阳光,渗透我身上的衣衫。也许你屋檐的下面,埋藏的不是我这阴晦石板,于此时落下的,只是你毅然飘飞的远方,路过驿站的那颗汗珠,轻轻地,湿润了这地上的舒泥,于是苦了你脚下这青色的石板。就如这夜雨的凄凉,深深浅浅地,哭诉着那遥远的曾经。曾经种下的同心草,如今却花开半落,于这如雨的泪珠里,轻轻地描下的那道划痕,深深地嵌入了这千年石板的年轮里。
独坐台前相望月,无端阴雨负诗阙,千里之间两地携,春雨的出现,让这个春天的花妖艳了不少,而于我的内心深处,却没有感觉到这个春夜,与往日的春天有何不同。
沧桑不见底,醉卧又悲怆。剪烛夜雨时,花落满西窗。念人几世痴,怀想徒忧伤。暮春柳拂池,清涩涂满江。唯有春雨渐渐,不见回首纤芊,满庭芬芳荟萃,独缺琴瑟音飞,忘了江南,忘了自已,已是隔世种植的蔷薇。
万里纤云,闲庭闭落,碧柳相映椽头。倚栏极目,春暮欲遮羞。楚梦潆洄吴越,醒自嘲,谁解伤愁?歌筵畔,金乌落幕,冷眼向箜篌!独留,烟雨过,竹林曲苑,弦断西楼。奈蝶怨良宵,素月迎舟。清露绵绵醉寂,笛声弄,哀叹难收。红尘乱,香飘瑶阙,霪雨诉千秋!
于此雨夜,我心已空,或者说于心以满。感怀的这一生,将怎也挥不走内心的空虚与寂寞,于是我学会了淡定,迷恋了我的固执,走不出的是对往日恋情的怀念。在这种意念里苦苦追寻又深深失望,于是在自己描绘的心牢里郁郁终生。
翠柳枝头黄莺鸟,相随天涯奔西东。心中那自由的世界,是如此的清澈高远。而天马行空的生涯,我的心了无牵挂,穿过幽暗的岁月,也曾感到彷徨!我的心如一匹流浪的狼,想要越过鹰飞的地方,狂歌一曲,痛饮风砂,欲让沧海笑,却惊天地摇。于是忘了江南忘了自已,只做雨巷里的那块青色的石板。
2、江间小镇抒情散文
在我童年时期就曾幻想着有一天,在我所处的脚下,沙滩沿线环绕,隔江沿岸的路人,情侣,悠闲的散步者在目力所及的地方看到这么一座岛屿,一座站稳了我及我所生活的小镇,它矗立在洪荒猛兽的时代洪流中,它拥护在一方将领镇守边关的沉默中。
很小的时候,大概也就读四五年级的时候吧!我记得很清楚的一次,那一次在考试作文上拿到了满分仅扣一分的成绩,至于写的作文题目是什么我已想不起来,那时我就在想我一定要写篇有关我脚下所处所生养的土地。
之后,没有之后,就在我幻想付于行动的时候,老师将我的作文予以范文当堂朗读,越读越觉得不对劲,于是,又当堂拿起胸间红笔在作文一项上“画个圆圈诅咒你”,现在想起,唏嘘不已,那时候我不知道我会是个什么感受,如果就讲现在感受的话,我想我会说:操!断我前程,又一部经典着作晚出现几年。
说笑了。但它却成为了我不可或缺的童年记忆,后来一直到上初中进了县城读高中都未曾敢试笔,可能是那个带有圆圈的诅咒,也可能是被童真的玩乐抛到九霄云外。
其实我真正接触并开始喜欢写作写网络小说是在初二,那会儿被同学的几本小说给“摄魂”的总是顾不上吃饭,你能想到偷偷拿我妈的诺基亚手机一整宿上网看《诛仙》吗?而且第二天一早精气神旺盛地骑车上学去。
那时候我他妈真天真无邪,就是有点*,害我妈手机欠费七十多(不会开流量套餐),怕被我妈发现,一个礼拜忧心忡忡。
我什么书都看就是不看课本,后来没书看了就自己写,这一写就从初二写到至今,我想这是我一生的乐趣,我也会一直写到头发花白,双手再也捏不起搁置一旁的笔。从初二到高中毕业,从曾经到如今,我写满了很多本子,大部分那些人物,故事,情节都没能善终,也因此那些被我太监过的小说都成了我整个青春的涂鸦之作。闲余之时我再拿起笔时,少雨咧着嘴,笑我太监文,也如他所言,我就算写满几个,几十个本子,都不曾写个完美的结局故事。
少雨说:“你命该有此劫,这是上天注定的”
我说:“所有人的命运,都是天注定的吗?”
少雨说:“也许是也许不是,鬼知道,但我知道你肯定是上天压下的那把注”
我说:“我能信你话吗?”
少雨说:“能!”
我说:“操!信你个鬼啊!手,手拿开,趁老子不注意偷我辣条。”
少雨说:“你想多了”
每个人的青春在同上天做注,这是一场没有真正所谓输赢却付出了己身所有精力的博弈,明知没有荣誉,没有第一,却叫我们一意孤行非行那破釜沉舟的决绝。我们输了时间,赢得却是“上瘾”,瘾君子的我们然后还乐此不彼地在上瘾了的快乐中做最长远的投资。青春是我们最愚蠢的注,让我们所有人上瘾,注只有一次,输了我们永远就赎不回来,却人人想输。
一直不敢试笔是有原因的,我归咎两点,其一:文笔真菜,其二:我姐。
然后我想了想,终于想明白了,并把这两点合为一点,理由让我大惊失色。
“我姐说我文笔真菜”
好吧!这就是原因,我觉得一家人不应该记仇所以我没怪她。
我诅咒她。诅咒她找不到男人嫁。
就在前几天,我诅咒破产了。QQ群里发来贺电,管理员杨田要订婚了。作为群主,我即提心吊胆又匪夷所思,于是回了一个贺电,群主召开会议,全村一致投票,管理员杨田该是时候撤职了。
自从初中那会儿,住校时偷偷翻围墙出来通宵上网看小说,知道了QQ这么个神器后。高兴不已,全然忘记了翻围墙时甩过墙而掉了某些零件的自行车,忘记了一群人骑着自行车被一群狗追的场景。
在这之后,我写过的很多小说,都会发到这个QQ神器里一个叫群的里面,然后等待审核。然后被判死刑。
“写的真菜”
日久磨练,逆商渐长,一副死猪不怕开水烫的模样做足了。稍后她再说写的真菜时,攻击无效。
于是才胆敢下笔,写了这篇文辞拙劣的涂鸦之作。 我姐是我大伯的女儿,早在我记事起,大伯一家就已经跟爷爷奶奶搬到市里去了,放暑假寒假的时候就跟妹妹跑上一遭。爷爷奶奶跟大伯在一座大山的半山腰种植大棚蔬菜,夏天去了吃各种水果,草莓,葡萄,西瓜,冬天去了也能跟弟弟妹妹玩上一遭。直到前几年*征收土地,大伯在城里买了房子,爷爷奶奶回到故土再次在这个小岛落了根。
多年以来,我们隔江相望,心系于这片土地。每年春节,端午,什么的节日,他们都会返回到这个小岛。
靠几页扁舟,载着四万多人的`梦,漂洋在小岛环江的小镇故事里。
江洲镇位于九江市江州区境内东北,处长江中下游赣、鄂、皖三省交界的长江中心,四面环水,因名江洲。1993年撤乡建镇,名江洲镇。
早在写这篇杂文时,就已经查过了资料,江洲自西汉后元(公元前154年)至今,经过两千余年的自然消涨冲积成洲,沧海桑田,数代人的努力才形成了如今的江洲镇。全镇人口四万多,分洲头,前埂,后埂,九号,六号,同兴等十四个行政村。农业种植以棉花为主,是县内第一大棉产区,全省典型的优质棉生产基地。
因特殊的环境地貌,所处江中心,全镇的人民每天进出都要坐船。历史上遭遇两次特大洪水袭击,我脑海中依稀只记得最近的一次是在1998年,洪水倾泻,淹没了小岛。也想不起是在灾后还是灾难之前被转移到了市里的一所学校中,后来干脆跟爷爷奶奶住了一起,在市里读了几年书,回到岛上的小镇已想不起什么时候。如今我们依然过着田园般的生活,渐渐越来越多的人走出这片土地,跨过长江,换过几次船,渡过几次江,船上的工作人员已记不清,唯一停留在记忆中的画面是那个夕阳掉落长江边际,血色残阳,染红了整个水面。
鸣笛声响起,长长悠悠,码头上过江的散人,背着包裹跑着上船。
嬉闹的狗儿,竖直耳朵,聆听波浪击在船底的滔滔回音。
江洲——大江中不沉的航母。
小时候不被允许离家太远,自然也见不着故土的面貌,到了大一点时候,嫌自己文笔太差也形容不出这座岛的丽景,自然也就没记录下来,只知道好看。
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喜欢上在深夜,在白天,在只要有星的深夜,在只要不下雨的白天,抬起头,以不知道多少的角度仰望头顶的天空,这几乎成了我从开始到唯今一直不变的习惯。
开始慢慢了解头顶天空的宽阔,丈量脚下大地与白云的高度,倾听脚下这座小岛中小镇里面的故事。从出生到行走,从前半生到后半生,老一辈的人,倾听了半个世纪,一个世纪,他们讲给下一辈的人听,于是又说了半个世纪,一个世纪。
之后我知道了。了解天空之所以宽阔,是因为人很渺小;丈量大地同白云间之所以高拔,是因为云在动。我们很渺小,渺小在长江里,在长江中的小岛上,在小岛上的小镇子里。贬低自己的渺小,向往小岛上的那片天空,渐渐地走在人群里,将自己隔离,隔离在寂静的夜空下,在环江沿岸的长长沙滩上,在滚滚长江的波涛声里。
索取寂寥装载在青春里,使自己沉默在整个夏季里,只为了让自己看起来很了解自己。
3、初恋时我不懂爱情爱情散文范文
这些日子以来,常常独自一个人望着星空发呆,意识就像蝴蝶一般,自由自在的翩翩飞舞,让人忘了自我;有时拨弄着吉他出神,每当夜深人静时,习惯一个人站在阳台,遥望晴朗的夜空,遥望夜空中闪烁的群星,便会情不自禁的想起快要让时光流逝的那段学生时代。
从中学时开始我就和一个家伙走的很近,
他如同一棵遮风挡雨的大树,而我就是一只会飞的小鸟,累了会停在树的枝头休憩;
他如同一粒落入红尘的尘埃,而我就是一阵强有力的清风,会和它在空气中不时的追逐嬉戏,扰乱它的沉静。
我是喜欢他的,我也坚信他是喜欢我的;可他从未向我表白过,我们就这样在暗暗滋生的情感中随波逐流,不曾去触动爱情的那根弦,却又小心翼翼的将彼此停留在心的最深处。
初三那一年,道听途说他有一个心仪的女生是隔壁学校的,不明真相的我第一次体会到一种心酸的还带有一种强烈的——妒忌,那一刻暗自祈祷,祈祷他的恋情不会实现。
可心直口快的我,带着一颗受伤的心还是忍不住去问他,并且要他给我个约定,读书时不谈校园恋情。
高二那一年他从外面归来,从不主动找女生玩的他,却去带着我去见中学的一个女同学,他们都说他喜欢上了她,我无声的陪在他的身边,看着他和她们乐着笑着,我的心却哭了……他依然是那个唯一要送我回家的男生,我唯一是那个爱坐在他单车后边的那个女生,可就在那一晚我迷惑了,心痛了,我开始怀疑是不是我的一厢情愿,可是如若他不喜欢我,又怎么会对我那么好,好过于朋友的程度。我了解他的喜好,习惯,却捉摸不透他对我的感觉。
尽管如此我还是想在他的身边,希望等到他开口说爱我,其实我也猜不透这是喜欢还是爱?
我只有傻傻的等,却不会去主动,因为当时太年轻,不知道爱情是要自己争取的;
更不知道爱情要好好的把握。
几年来,我一直彷徨在爱与喜欢之间,一直在等他开口,可是他到最后还是没有说,而我最终也没有等到那段真挚而又纯洁的校园恋情。
4、杭州园中忆江南散文随笔
江南园位于2016年唐山世园会核心区东北部,国内园东部,南临西部园,北临盆景专项园。江南园总用地面积7306平方米,建筑总面积933平方米,建筑地1167平方米。江南园以忆江南为主题,集中表现江南传统的秀丽山水及优美的中式古典建筑。还未入园,门口景墙上书写一首词: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唐代大诗人白居易的《忆江南》总是把人们的思绪牵到风景如画的江南,如今游客在北国唐山世园会就可以江南园中忆江南。
杭州园位于江南园的西南角,北面是常州园,东面是苏州园,除去公共景观面积,园艺景观范围共500多平方米。杭州园命名为“最忆园”,取自白居易的诗句“江南忆,最忆是杭州”。园区巧妙运用具有江南特色的构筑物和园艺小品,既表现出了丰富的杭州人文特色,又营造出了生态、环保、自然的悠美园林意境,游客漫步园中,仿佛置身“烟雨江南”。走进杭州园中庭,迎面一棵迎客松站在太湖石旁挥展手臂,迎接来客。周边三面亭廊,北边立雪堂、东边锁绿轩、南边一座小石桥通向荷风四面亭,一条长廊连接竹外一枝轩,园中粉墙黛瓦、水榭亭台,玲珑的景致映入眼帘,浓郁的人文气息扑面而来。沿长廊向南,拐进另一重院落,庭院南边是濯缨水阁,西边是玉兰堂,北边是玲珑馆,进入阁中,从长方形花窗向外望去,窗外假山跌水,怪石嶙峋,笠轩和书斋分立假山两旁,青松翠竹掩映其间,风吹叶摆,犹如一幅动态的水墨画。
杭州园的最大亮点是蝴蝶,园内设有一道绿植墙屏风,上面有一双蝴蝶的图案,并设置刻有梁祝故事的书册小品,强调化蝶的主题,这双蝴蝶的更加神奇之处在于:通过太阳能的应用,蝴蝶可以转动、展翅,像是要飞起来一样,达到很逼真的效果。园中处处可见的蝴蝶图案,将各个区域衔接起来。书斋北侧的小路上,蝴蝶地雕姿态各异,美丽的“蝴蝶”与园中花草相映成趣,讲述着梁山伯与祝英台双双化蝶的凄美爱情故事,同时也呼应本届唐山世园会的主题“凤凰涅盘”。
杭州园以“诗画江南,大美杭州”为主题,以江南园林为蓝本,以粉墙黛瓦、水榭亭台点缀,展现秀丽雅致的江南风光。徜徉园内,亭台楼阁中处处题有楹联,书法沾染了山水灵秀,诗作勾勒出江南美景。立雪堂的“高士榻上卧故友门外访,绿竹亭前摇香风厅中闻”, 竹外一枝轩的“江头千树春方晓,竹外一枝夏已深”, 书斋的“书里谁非过客,斋中吾是主人”,濯缨水阁的“清风明月是明君志,沧浪净水可濯吾缨”。 这些充满诗情画意的园林景观,展示了杭州饱含诗书的文化特色,给展园注入了灵魂。美丽的风景与人文历史相融合,让人陶醉在江南园林无尽的风情与美景中,流连忘返。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huqf.cn/articles/218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