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多想去看看教案设计范文
一、看图导入新课,揭示课题。
1.展示北京的风光图片
同学们,谁能知道这是哪里呢?(天安门、故宫、万里长城、颐和园、天坛......)去过北京的同学说说,还有哪些好玩的地方?
2.导入:有一个山村的小朋友从来没有走出过大山,他也想去北京,去看看天安门广场的升旗仪式。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十一课《我多想去看看》。(板书课题:我多想去看看)学生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己先拼读一遍课文,生字先拼一拼音节然后多读几遍,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检查自读情况,读后评议。
3.出示生字卡,(指名读、齐读、小组读等)相机学习方字旁、心字底,指导“升”字的写法。
4.同桌大声地互相指认读。
5.这首诗歌中有不少词用得可好了,我们来比比看,谁最聪明,读得最快。出示生词卡(苹果状),指名读。(读得好的,苹果送给他)
三、再读课文,理解内容。
1.老师范读,要求大家专心地听,看看谁听出来了,老师是怎么读的?
2.自由读,想一想课文中妈妈告诉“我”什么,“我”又说了什么?
3.读后回答。
出示:妈妈的话。
4.你能自己读懂吗?你知道了什么?
5.(出示课件)理解“弯弯”、“遥远”、“壮观”,指导朗读。
相机进行词的训练:弯弯的()
6.“我”说了什么?
出示:“我”的话。
我多想去看看,看什么呢?为什么要去北京看升旗仪式呢?我们来读几句话。
出示:北京是我国的首都。
对,北京是我国的首都,我们的国家、领导人都在北京办公、生活、处理国家大事、接见外宾,你在电视上看见过这样的镜头吗?同学们想去吗?
出示:五星红旗是我国的国旗。
你们见过五星红旗吗?它是什么样的?(出示国旗)
出示:我们爱北京,我们爱五星红旗。
只有北京天安门广场上的五星红旗是和太阳一起升起来的,一边是冉冉升起的太阳,一边是在国歌声中飘扬的国旗,那种庄严的场面多么激动人心啊!同学们,你们想去看看吗?那我们一起来读读小作者的心愿,谁能把这个山村小朋友特别想看升旗仪式的心情读出来?指导朗读。
四、激情感悟,指导说话。
1.同学们,老师给你们带来了北京天安门广场升旗仪式的录象,你们想看吗?(放录象)
2.看完录象,你想说什么?
3.下面,老师来读妈妈的话,同学们读山村小朋友的话。
五、总结:
在我们的国家,有许多的文化古城,像北京、西安、南京等等,还有许多奇山秀水,像黄山、庐山、漓江、西湖......随着我们年龄的增长,我们要更多地了解我们祖国的秀丽风光。爱我们的祖国吧,爱我们的首都吧,爱我们的五星红旗吧!
这节课就上到这里,让我们在《我爱北京天安门》的音乐声中结束我们的这节课吧!
拓展阅读
1、一年级语文上册我们多快乐教案优秀范文锦集
一、教学要求:
1、了解课文内容,引导学生感悟语言,体会情感,进而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积累运用语言。
2、能用“快乐”或“有的……有的……”说一句话。
二、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
感悟语言,体会情感,进而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积累运用语言。
2、教学难点:
能打开思路,正确地用上“快乐”或“有的……有的……”说一句话。
三、教具准备:生字卡片、彩图
四、教学过程:
(一)、利用彩图,激情导入
师:在美术课上,同学们用手中的小彩笔画出了美丽的秋天,快看看,老师用手中的小彩笔画出了什么?(出示三幅彩图:同学们有的跳皮筋,有的踢足球,有的荡秋千)
师:同学们玩得怎么样呀?你从哪儿看出来的?
(二)、利用文字,整体感知
1、借助拼音自由读文
要求:读准字音,不丢字,不加字
读后表达:
师:谁愿意告诉大家你读完课文后有什么感觉?
2、拼读生字,读准字音
乐、有、皮、足、千、快、操、场、跳、筋、踢、球、荡、秋
3、认读词语(有利于读文,有利于扩大词汇量)
跳皮筋、踢足球、荡秋千、操场、快乐、有的、热闹
4、标出句数,回读全文,逐句展示读
(自由读、同桌互读、个人展示读,目的是读正确,读流利)
(三)、感悟语言,以读表达
1、感悟“热闹”
师:读了课文,你知道下课后同学们在操场上干什么吗?
师:你从哪句话知道的?
师:谁能读读?
师:你们能说说他们在怎么玩儿吗?
师:你感觉他在说什么呢?
师:都谁踢过球呀?(许多学生举手)这么多呀!那咱们一块儿给八号加油,好吗?
师:球进了(师挪动彩图上的“足球”),1比0,你们想他们会怎么样?
师:谁想说说这三个女孩儿怎么玩儿呢?(师指同学跳皮筋图)
师:心里怎么样啊?
师:(指着荡秋千图)谁荡过秋千?好玩儿吗?
师:它怎么好玩儿呀?
师:想想我们的课间活动,你能说说操场上还可能有玩儿什么的吗?
师:在同一块场地上,有那么多同学,各自做着自己喜欢的活动,这样的场面就可以说“热闹”。(齐读第一句)
师:怎么热闹?接着读。
师:现在同学们闭上眼睛想一想,下课了,热闹是什么样子的呀?有什么声音?你觉得这两句话应该怎么读呀?
(生:练读,个人展示读,集体读)
2、了解“有的”
师:你知道书中描写课间热闹的样子的句子是用什么连起来的吗?
师生分读(师读第一句话,生读第二句话)
师:我们看看“还有的”后面还有玩儿什么的吗?(生:没有。)这说明我们要说的活动说完了。
师:下课了,同学们去参加自己喜欢的活动,他们怎么样啊?
师:哪儿高兴啊?
师:我们替同学们说出来好不好?
4、读出感情
师:谁愿意带着高兴的心情来读课文?
(生:自由练习,个人展示朗读,评读)
(四)、积累语言,运用语言
1、出示词语,自由选择:“快乐”、“有的……有的”
2、学生独立思考
3、生表达,师相机引导学生从不同方面,不同角度去造句并相机号召全班同学助其修改句子:怎样说更好?(目的是帮助学生打开思路,规范学生的语言,训练学生认真听别人发言的良好习惯。)
(五)、回归课文,再次抒情
师:今天,我们学习了第三课,感受到在学校生活是快乐的。让我们大声地再来齐读一遍课文,抒发一下快乐的心情,好吗?
(生:抒情地大声朗读课文)
2、《小学想象作文》教案设计1200字
板书:(教师根据学生的述说,随机板书)
我想变
《假如我会变》作文讲评课教案
知识与技能:
1、培养学生具有丰富的想象能力,从而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小学想象作文教案。
2、能够修改自己的习作,并主动与别人交换意见,与他人分享习作的快乐。
过程与方法:
通过小组合作、全班交流的形式激发学生修改作文的兴趣。
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习作赏评激发学生写作的兴趣,感受习作的快乐。
一、教师示范指导学生修改习作
1、激发兴趣。CAI出示学生想象的各种人和物及好的作文题目。
2、自读自评习作:想不想给自己打个分呢?好,让我们一起来看看有哪些要求?请看大屏幕:
习作自评要求
师补充要求:同学们,自由大声地朗读自己的习作吧,并把自评的结果写在题目的左边。
3、承接语: 刚才有哪些同学得到了两颗星?谁愿意到前面来和大家一起分享你的习作?还要接受同学们的评价呢!(指名2人)
4、复习合作评改要求:这学期,我们开始学习四人小组评改习作。这节课,我们继续用这种方法来评改作文,作文指导《小学想象作文教案》。评改之前,先来回忆一下,我们合作修改习作有哪些要求呢?
5.师归纳小结,出示课件:
(1)首先看故事编得是否具体,其次才是看故事编得是否生动、想象是否独特。通顺的句子、段落,尽量不要改。
(2)在四人学习小组组长的带领下,圈出错别字,勾画出好词好句。
(3)参照自评成绩,综合小组成员意见,给出建议成绩。并将评价成绩写在题目的右边。评出组内有特色的文章或段落。
二、四人小组合作评改习作
1、四人小组合作评改习作,课件出示有关内容:非常好,现在就是团队合作的时间了,小组按要求评改习作。如果你们小组有什么拿不准的地方,老师可以帮帮你们。刚才每个小组都拿到了这张“今日之星”的奖项单。其中,希望星奖给本组习作最好的同学,冲刺星奖给本组习作进步最大的同学,神笔星奖给书写最棒的同学,聪明星奖给讲评时听得最认真的同学。
2、四人小组互评互议,教师**,并参加一个四人小组的评改。
3、教师组织反馈四人学习小组的评改情况:刚才有哪些同学得到了聪明星?看来你们是最会听的孩子。那神笔星呢?一定是书写最棒的同学。我们的冲刺星呢?你们的进步最大,要再接再厉哦!还有希望星呢,未来的小作家。
4、四人小组汇报评改情况:请2—3小组到前面来。(师相机引导学生评价并修改。)
三、教师激励学生完善习作
1、学生修改完善自己的习作:听了小组成员的意见和刚才同学间的汇报,想不想再修改一下自己的习作吗?好,那就让我们现在行动,在原文上改吧。
2、自主习作交流会:修改之后,可以去给你的好朋友或现场的老师读读你修改过后的习作,讲讲你畅想出来的故事,听听他们有什么感受和好的建议吧!
3、小结语:今天,我们用手中的这支笔,给想象插上了翅膀了,开心吗?好,这节课就上到这儿。回家将自己的作文读给家长听,还可根据他们的建议修改。
3、一年级语文上册我们多快乐教案优秀范文锦集
教学目标:学会3个生字,认识7个字。认识新笔画“弯钩”,能用“有的……有的……”说一句话,了解课文内容,初步产生热爱学生生活的情感。朗读课文。感受到识字的方法,初步产生热爱学生生活的情感。
教学重点:朗读课文,自主识字
教学时间: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学会3个生字,认识7个字,能用“有的……有的……”说一句话,了解课文内容,初步产生热爱学生生活的情感。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朗读课文,自主识字
教学过程:
一、口语训练
同学们,你们下课都喜欢做什么游戏呀?说一说这个游戏怎么玩?
做游戏时,你们快乐吗?
板书 课题:我们多快乐。学习生字“乐”。
指导用快乐说句子。快乐是什么意思?你能用快乐说句话吗?
二、初读课文
1.试读,利用音节认读。
用手指着逐字认读,不认识的字画出来,再读音节。
2.再读课文,把句子读正确
指导读,指导评价
3.自由练习读
三、了解内容,指导朗读
1.指名读,思考:你从课文中知道了什么?困
2.汇报交流:你从课文中知道了什么?
3.了解内容,指导朗读
操场上为什么更热闹了?大家都喜欢做什么游戏呢?
谁来读读第一句话?
指名展示读
4.大家为什么快乐?课文中写了哪几种游戏?(说一说,读一读)
5.学习用“有的……有的……还有的……”句式
四、有语气的朗读课文
1.用“快乐”说句话
2.用“有的……有的……”说话 可选择
五、认识字词
认读:跳皮筋 踢足球 荡秋千 快乐 有用
课后反思:本课是学生所熟悉的课间生活,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并不难,重点是指导学生朗读课文,知道停顿,但是学生不能做到有感情的读文,今后还应多练习。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学会3个生字,认识7个字。认识新笔画“弯钩”。
教学重点:学会本课生字
教学过程:
一、有语气的读课文。展示
二、认读词语 困
三、卡片认读生字,同桌互相检查
四、利用笔顺跟随自学生字,检查,书空仿写,认读,认识新偏旁:横钩
五、指导一类字的书写
独立观察田字格中的范字,
描红,仿写并认读
指导书写
六、生书写生字
板书:
有的 跳皮筋;有的 荡秋千;还有的 踢足球。
有的 有的 还有的
课后反思:本课是学生所熟悉的课间生活,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并不难,重点是指导学生朗读课文,知道停顿,但是学生不能做到有感情的读文,今后还应多练习。
4、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习作我有一个想法》教学设计
1.能清楚地写下生活中的某种现象及自己对此的想法。
2.能主动用书面的方式与别人交流想法。
二、教学过程
同学们,大家好,我是XXX老师。
(一)回顾导入
同学们,我们的身边每天都在发生各种各样的“小事”,每件事都以不同的方式影响着我们的生活。养宠物的人们在户外及时清理宠物的排泄物,我们进楼道时为后面的人扶住门等,这些行为都令人感到温暖。当然,我们的身边也存在着许多不文明的行为:上*时插队;在旅游景点乱涂乱画,在树木上攀爬拍照等。我们对身边的这些“小事”都有着自己的想法,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本单元的习作——我有一个想法。(课件出示题目)
(二)思路启迪
1.审题指导
同学们,我们来读一读书中的例文,说说其中主要写了什么现象,表达了什么想法。(课件出示课文图片)
我发现爱玩手机的人特别多。上个月我们去给爷爷祝寿,聚会的时候大家都在各自看手机,很少一起聊天。我爸爸下班回家之后,也一直玩手机,我叫他他都不理我。
过于沉迷手机会影响与别人的交往,我们不应该总是玩手机,应该用更多的时间关心身边的人。
这篇例文的小作者写的现象是:爱玩手机的人特别多;表达的想法是:觉得人们不应该总玩手机,应该多关心身边的人。
我们再来看第二篇例文:
最近我一直在想,我们班能不能开辟一个植物角呢?我们可以在植物角养花种草,或是种花生、种豆子,还可以根据季节的变化更换不同的植物。我们可以轮流照看它们,给它们浇水、施肥。这样既可以使班里的同学了解不同植物的特点,还可以使大家亲近自然,为教室增添大自然的气息。
例文中的小作者想要在班里开辟一个植物角,这样不但可以让同学们了解植物特点、亲近自然,还能装点教室。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会看到许多现象,如果能像例文片段那样,提出自己的想法,进而提出改进的办法或建议,你觉得会怎么样?是啊,对于生活中需要改进的问题,如果我们能积极表达自己的想法,提出改进建议和解决办法,就能使生活变得更加美好。
2.借助例文,打开思路
我们再来读读例文片段,想想这两个例文片段都写了什么内容?(课件出示课文图片)
片段一:
我发现爱玩手机的人特别多。上个月我们去给爷爷祝寿,聚会的时候大家都在各自看手机,很少一起聊天。我爸爸下班回家之后,也一直玩手机,我叫他他都不理我。
过于沉迷手机会影响与别人的交往,我们不应该总是玩手机,应该用更多的时间关心身边的人。
片段二:
最近我一直在想,我们班能不能开辟一个植物角呢?我们可以在植物角养花种草,或是种花生、种豆子,还可以根据季节的变化更换不同的植物。我们可以轮流照看它们,给它们浇水、施肥。这样既可以使班里的同学了解不同植物的特点,还可以使大家亲近自然,为教室增添大自然的气息。
这两篇例文讲的都是身边发生的事,第一则主要讲一种不良现象,是已经发生的事情。例文先提出了“爱玩手机的人特别多”(课件中画出来)的现象,再通过两个事例,强调了这种现象的普遍性和危害性。这样一来,作者再提出自己“不应该总是玩手机”的想法就很有说服力了。
第二则主要写了想法,小作者提出了想让生活更好的建议,是还没有发生的事情。例文片段不但提出了开辟植物角的想法,还给出了植物角运作的建议,并且清楚地点明了开辟植物角的好处。第一句以问句的形式提出想法,体现了商量的语气,显得委婉。(课件圈画句子)
本次习作,我们可以关注生活中的不良现象,也可以关注生活中的文明现象;可以针对没有发生的事情提出设想,也可以针对已经发生的事情提出建议。
明确了习作要求,学习了两篇小例文,你们想到了哪些事情呢?
同学们请看,这些都是日常生活中的案例:电线杆上贴满小广告,有的同学把书包挂在学校的树上,小区里开始实施垃圾分类,有的同学在周末和爸爸妈妈一起去敬老院看望老人。(课件出示图片)
(三)细化指导
1.确定题材,准确表达
同学们,生活中哪些现象或问题引起了你的关注?你对这些现象有什么想法?请你从自己发现的现象中选择一个写一写。
2.片段评改
王方同学和父母去故宫游玩时,发现了一些不文明的行为,她是这样写的:
(课件出示例文片段)
我发现在旅游景点有破坏公共设施、损坏文物的行为。那天,爸爸妈妈带我去故宫游玩。我发现:有些人用尖锐的石头在墙壁上刻上“某某某到此一游”;有些人为了和文物合影,竟然偷偷跨越围栏,触摸文物;还有些人竟然站在文物上拍照。这些行为都是非常不文明的。
王方介绍了自己在故宫看到的不文明现象,讲述了三个事例,还说出了自己的想法。
李岳同学和爷爷在家看新闻,被一则新闻吸引了。他是这样写的:
(课件出示例文片段)
我在新闻中看到有一种职业越是节假日越忙,这种职业是高空清洁工。假期中,很多人选择外出旅游。人们在游玩过程中把垃圾随手扔掉,有的甚至还会扔到山下。这样不但破坏了景点的环境卫生,而且造成了生态失衡。道路上的垃圾还好清理,被扔到半山腰的垃圾就很难清理了,只能靠高空清洁工的危险作业才能清除。他们需要用绳索绑住自己的身体,吊到半山腰去捡垃圾,有时为了捡一个被树枝卡住的瓶子或纸片要花费好几个小时。高空清洁工这种职业非常危险,因为一不小心可能就会掉入悬崖,粉身碎骨。
李岳同学不但讲述了自己从新闻中了解到的高空清洁工们工作的危险性,同时关注到游客在山上随手扔垃圾的危害。
我们再来读读这位同学的习作片段——(课件出示例文片段)
我觉得应该在班级里建立一个图书角。因为其他班都有图书角,所以我们班也应该有一个。图书角里应该放很多的书,都是大家爱看的,不能放不爱看的。如果放了大家都不爱看的书,这个图书角就没人关注了,那样的话,建立和不建立就没什么区别了。
这位同学一上来就提出了要建立图书角的建议。我们可以像他这样直接说出想法,也可以用商量的语气。比如:我们班能不能建立一个图书角呢?
另外,关于建立图书角的理由,可以说得再充分一些,这样更具有说服力。比如:建立图书角可以扩大同学们的阅读量,丰富课外知识等等。
3.小结写法
同学们,我们在写想法的时候要注意:
(1)要用事例来描述现象。
(2)关于自己的想法,要写出一些理由。
(3)如果有改进的建议或办法,也可以写下来。
(4)写完以后,自己读一读,把它改得更清楚、更通顺。
赶快润色一下你的习作吧!
(四)例文赏析
这是一位同学的习作,我们来读一读吧!(课件出示例文)
吃完晚饭,我们一家三口出去散步。
走着走着,我们看到原本清静的街道边燃起了一个个火堆。爸爸妈妈赶忙攥紧我的手匆匆走过,可我还是被烟呛得直咳嗽。
“他们在做什么呀?”看着被火烤得蜷缩着瑟瑟发抖的小草,我不满地问。
“今天是七月十五,他们在用烧纸钱的方式祭奠死去的亲人。”妈妈无奈地说。
闻着浓浓的烟味,看着纸屑在空中飞舞,我不禁想念起好久未见的蓝天。突然,我的脚被什么东西绊了一下,仔细一瞧,原来是一根被当作烧纸棍的树枝。只见它全身黑黢黢的,完全失去了生机勃勃的绿色。放眼望去,无数个烧纸堆像一块块黑皮*一样贴在地上,眼前这一幕让我完全没有了散步的心情。
我有一个想法:希望所有的人都能够选择环保的方式来祭奠亲人。比如鲜花、水果……我们可以用菊花来表达思念之情,也可以用他生前喜欢的小食品或纪念品来祭奠。这样既寄托了哀思,又保护了环境,何乐而不为呢?如果人们都能自觉地那样做,我们眼前出现的不会再是一片又一片的“黑皮*”,而是鲜花、绿水和蓝天!
小作者选取了与父母外出散步时的见闻,描述了人们在街道上随意烧纸钱的现象,并提出了自己的想法,理由清晰明了。小作者还在想法中提出了改进的建议,使习作内容变得更有意义。
(五)品读评改
习作写好以后,你可以读给同学听一听,互相交流是否明白习作中的想法。如果对方不明白你的想法,应该怎么修改让想法表达得清晰。
这是一位同学写好的习作,我们一起来读一读。
最近,我家付近新开了一个菜市场。今天一大早我就拉着妈妈一起来到菜市场买菜,可没想到,眼前的一切却让我很失望。
走进菜市场,我们看到遍地都是污水、菜叶,地上又湿又滑。摊主们将货物随意堆放,使得原来并不宽敞的过道变得更加拥挤。案板上的肉引来了许多苍蝇,有的还停在肉上美美地饱餐着。水产区污水横流,杂物遍地,空气中散发出了一股股令人窒息的腥臭味。
除了这种情况,我发现恶意破坏共享单车的现象也十分严重:有的单车被拆了把手,有的被卸了座椅,还有的链条掉了下来。有些人为了逃避付费,对共享单车上的二维码进行破坏,还有些人把共享单车当作是自己的私有物,锁在自家楼道里。
我觉得我们应该爱护共享单车,划分固定停放区域作为共享单车专用停放场所,不让它们受到伤害。
读完这篇习作,相信你一定发现了习作中的一些问题。在第一自然段中,“附近”的附字是一个错别字,应该这样修改。第二自然段和第三自然段分别写了菜市场的卫生问题和恶意破坏共享单车的问题。小作者同时提出了两个不同的问题,但是只对共享单车的问题提出了自己的想法。建议这位同学选择其中的一个问题来说,这样就能把自己的想法说得更清楚了。
(六)修改完善
同学们修改完自己的习作,还可以主动与更多的同学分享习作中的内容。看看同学对你的想法有没有补充、是否赞成,如果不赞成,理由是什么。
(七)布置作业
今天的课后给同学们布置两项作业。
2.认真修改,并和同学交流。
今天的课我们就上到这里,同学们,下课!
5、一年级语文上册我们多快乐教案优秀范文锦集
教学目标:
1.通过活动,激*感体验,使学生感受和体会到在家里、学校里生活与学习的快乐。
2.通过开展各种体验活动,在活动中感受快乐、分享快乐、
3.通过交流,引导学生认识到快乐可以创造也可以传递,别人能给自己带来快乐,也能给别人带来快乐。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交流分享学习、生活中的快乐。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认识到快乐可以创造也可以传递,别人能给自己带来快乐,自己也能给别人带来快乐。
课前准备:
1.学生准备:填写快乐调查表、收集体现快乐的生活物品(照片、奖状等)。
2.教师准备:制作快乐卡、教学课件、歌曲《快乐老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感知快乐
1.同学们喜欢看动画片吗?这节*就先把好看的动画片送给大家。
动画片看完了,谁来谈一下感受?
好看的动画片给大家带来了快乐,每一位同学的脸上都挂满了快乐的笑容,今天这节*就带大家一起感受快乐、分享快乐。(板书:我们多快乐)
设计意图:通过播放学生喜欢的动画片来创设情境,提高关注力,调动同学们的积极参与性,让学生感受到快乐的情绪,以便导入新课。
二、实践参与 体验快乐
说到快乐,我们应该亲身体验一下对么?接下来就请大家按照屏幕上出示的游戏规则玩游戏。
1.学生自己玩游戏(1—2分钟)
出示游戏规则:自己玩想玩的游戏。不许出声、不要打扰别的同学。
师:谁来谈谈自己玩游戏的感受?(预设:高兴,快乐、无聊、没有意思、)看来自己玩游戏的感受各不相同,那老师带你们一起玩个有意思的游戏好吗?
2.和同学一起玩(2—3分钟)
出示游戏规则
音乐响起,两人一组,手放在上面的同学手心向下,手放在下面的同学手心向上。音乐停止,放在下面的同学打手放在上面的同学,上面的同学快速躲闪,打到的为胜利者。
交流:我发现每个同学都非常的高兴,能交流一下你这次玩游戏时为什么那么高兴吗?
预设:生(大家一起玩很有意思,很好玩、比自己玩的时候开心……)
师(那能说说为什么吗?大家一起玩很快乐……)
小结:是啊,只要我们用心感受,快乐就无处不在。俗话说独乐乐不如众乐乐,当我们一起玩的时候,我们创造了快乐,快乐就在我们中间传递。(板书 游戏)
设计意图:课程标准实施建议中指出教学中所采用的带有“玩”的色彩而又与学习内容配合的活动方式。游戏是儿童有效的学习方式,对培养儿童的情感,让儿童体验集体生活的乐趣,理解规则、学习科学知识等是很有用的。因此通过自己玩游戏,大家一起玩游戏,让学生对比体会到大家一起玩的乐趣,体验快乐。
三、精彩回忆 分享创造快乐
同学们,除了玩游戏我们体验到了快乐,相信在学习、生活中一定还有许多快乐的事,接下来我们就一起走进快乐的时光。请同学们将课前收集的快乐事拿出来,先在组内交流,然后每组选派一名优秀的同学在班内交流。现在开始。
1.组内交流,教师了解每个小组的交流情况。
2.班内交流:现在就请每组派代表把你们收集的快乐事与大家一起分享快乐。好,哪组先来?
预设一组
生:(周末我跟好朋友一起爬峰山,在爬山中我们有说有笑非常快乐。课间,我的同桌帮我解决了课堂上我不会的问题,我很快乐。我和同学一起跳大绳很快乐……)
师:和同学一起总是那么快乐,你想对同学说些什么?
生:(感谢同学的陪伴,我学会宽容,学会与伙伴相处……)(板书:友谊)
师:和同学在一起我们不仅感到快乐还收获了友谊。其他同学能说说你和同学之间的快乐事吗?
预设二组
生:(假期中妈妈带我去了北京,在北京我们游览故宫博物馆、颐和园,我还参观了清华大学。参观中我学到了很多的知识,我很快乐。在我生日的那天我收到了父母送给我的礼物,我非常的开心快乐……)
师:和父母在一起的时光总是那么的快乐,亲情带来的快乐,让人难忘,你想对父母说什么?(板书: 亲情)
生:(感谢爸爸妈妈的爱我会努力学习,让他们永远快乐。我要成为他们的骄傲……)
师:在快乐的往事叙述中老师发现你长大了,懂事了,能体会到长辈们对我们的爱。
预设三组
生:(我病了,老师关心我,给我倒热水吃药,感到快乐。我的校园妈妈在新年、六一给我送来了礼物,我非常的开心快乐……)
师:你想对老师、校园妈妈说什么?(感谢校园爸爸妈妈的帮助,我会以优异的成绩报答校园妈妈的爱。)你是个懂得感恩的好孩子。(板书:感恩)
预设四组
生:(我参加过咱们学校组织的感恩社区行活动,为社区的爷爷奶奶送去温暖我很快乐。我把水龙头关上了,不浪费校园的水,我偷偷做了好事感到快乐。……)
师:做了好事,无私奉献,给别人送去快乐的同时自己也会感到无比的快乐。(板书:创造)
其实,在我们身边有很多创造快乐,给别人带来快乐的人,来,我们一起看看。
课件出示:全国道德模范吕明玉的事迹图片。
道德模范吕明玉两次捐献骨髓,挽救陌生人的生命,她不仅自己给别人带来快乐,还带领*员志愿者给周围的送去温暖和快乐。这是她2013年到咱们学校给给师生做巡讲。
小结:孩子们,一个善举,一句问候就能让别人获得快乐,自己也会开心无比。在创造快乐的过程中,我们自己也很快乐。谁还有这样的经历?
预设五组
生:上学期我得到了我们学校的荣誉“大众之星”,我非常的快乐。
师:周围的人是怎么夸你的?你的心情怎样?经过努力取得成功,会让人感到兴奋和快乐,谁还有这样的经历呢?
预设六组
生:(在学校趣味运动会中我夺得了钓鱼比赛的第一名,为班级争得了荣誉我非常的快乐。校庆文艺汇演中我表演了节目,赢得了来宾的阵阵掌声,他们都夸大众的小学生有能力,我听了感到很快乐……)
师:说的真好,能为班集体争得荣誉我们感到快乐,还有很多人做了很多事让全中国的每一个人都感到骄傲和快乐。我们一起来认识其中的几位。
课件出示: 刘翔、莫言、袁隆平等人事迹。听了他们的故事,作为一个中国人是不是也为他们感到高兴和自豪呢?我们把掌声送给他们好吗?课后我们可以自己收集这方面的资料,增加快乐指数。(板书:荣誉)
小结:同学们,当你成为一名优秀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小学生的时候,大众小学就会因你而快乐、自豪。当你为全国人民争得荣誉的时候,全国人民都会因你而快乐。老师相信你们在今后的成长道路上一定会加倍努力,成为众人为你骄傲,为你高兴的人。
设计意图:品德与生活要求以儿童的现实生活为主要源泉,这些生活主要是孩子们熟悉的学校生活、家庭生活和他们身边的生活,于是,我先让孩子们从学习中和生活中两个方面去收集快乐的事。课程标准提倡教师从儿童生活实际捕捉主题,也提倡儿童自己从生活实际出发,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用自己的心灵去感受。为更好地分享快乐,让学生将课前搜集的资料进行了交流,小组内分享自己的快乐。全班交流的时候,教师引导学生体会快乐来自不同的方面,感受到同学的友谊、亲人、长辈、老师的关爱,学会感恩和体会生活的美好。课程标准指出引导儿童热爱生活、学习做人是课程的核心。低年级的课程应当通过深入浅出的道德的、科学的、生活的启蒙教育,为儿童形成积极的生活态度和实际的生存能力打下良好的基础,为他们在价值多元的社会中形成健全的人格和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打下基础。借助学生交流分享快乐的时候,让他们感受到在享受别人给自己带来快乐的时候,给别人送去快乐,自己也快乐。适时出示身边人的故事,出示刘翔、莫言、袁隆平等在不同领域取得成就的人,让学生感受到为集体为祖国挣得荣誉的时候,不仅自己快乐,很多人都会为自己感到骄傲和快乐,激发学生的情感取向、形成积极向上的价值观。
四、总结提升 描绘快乐
导入:快乐的时光总是那么的短暂,我们用什么方法能记住这些快乐?(手机或者是相机拍下来,可以写下来,画下来)
出示课件:这是老师收集到的快乐画面,看了以后是不是很开心?
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用画笔来描绘快乐。
2.学生绘画。
3.交流展示。
大家把画举起来,相互说说你的画,互相分享这快乐、美丽的瞬间。
4.分享图画。
你想把这张画和谁一起分享?希望同学们能把快乐分享和传递给我们周围的每一个人,以快乐*快乐。
5.拍摄全家福。
老师为大家拍一张全家福,带上你的画,做个快乐的表情,好,整理后我会发在班级博客里,课下可以和同学、朋友、家人一起分享这份快乐。
设计意图:课程标准指出活动是教和学共同的中介。课程标准指出,要密切联系儿童生活的主题活动为载体,这些活动主要包括讨论、交流、动手实践等形式,因此,设计了用画笔画出快乐这一环节。为进一步体验大家在一起的快乐,留住快乐,老师用手机为大家拍全家福,记录学生的笑脸,发在班级博客上,学生一定会和同学家人一起分享,达到快乐传递分享的目的。
五、课外拓展 延续快乐
同学们,老师从你们脸上、嘴角上能感受到你心中的快乐,课后就把你描绘的快乐送给你的亲朋好友。今后的生活中我们要学会发现快乐、分享快乐、助人为乐。只要我们用心去寻找、去创造,快乐就在我们身边围绕,这朵快乐的花儿就会开放得更鲜艳。但是,在我们的学习生活中烦恼与快乐往往是并存的,下一节课我们将一起探讨怎么把烦恼变成快乐。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huqf.cn/articles/354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