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春节的古诗欣赏
元日王安石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元日(玉楼春)毛滂
一年滴尽莲花漏,碧井屠苏沈冻酒。
晓寒料峭尚欺人,春态苗条先到柳。
佳人重劝千长寿,柏叶椒花芬翠袖。
醉乡深处少相知,只与东君偏故旧。
拜年文征明
不求见面惟通谒,名纸朝来满敝庐。
我亦随人投数纸,世情嫌简不嫌虚。
田家元日(唐)孟浩然
昨夜斗回北,今朝岁起东;
我年已强壮,无禄尚忧农。
桑野就耕父,荷锄随牧童;
田家占气候,共说此年丰。
岁除夜会乐城张少府宅(唐)孟浩然
畴昔通家好,相知无间然。
续明催画烛,守岁接长筵。
旧曲梅花唱,新正柏酒传。
客行随处乐,不见度年年。
春节看花市〔林伯渠〕
迈街相约看花市,却倚骑楼似画廊。
束立盆栽成队列,草株木本斗芬芳。
通宵灯火人如织,一派歌声喜欲狂。
正是今年风景美,千红万紫报春光。
元旦口占用柳亚子怀人韵〔*〕
共庆新年笑语哗,红岩士女赠梅花。
举杯互敬屠苏酒,散席分尝胜利茶。
只有精忠能报国,更无乐土可为家。
陪都歌舞迎佳节,遥视延安景物华。
新年有感〔钱来苏〕
金瓯何事告凋残,此责当涂敢自宽。
遥望中原烽火急,狂流一柱在延安。
满地疮痍不忍看,三边耕织有余欢。
勤劳无逸能兴国,士马腾欢敌胆寒。
甲午元旦〔孔尚任〕
萧疏白发不盈颠,守岁围炉竟废眠。
剪烛催干消夜酒,倾囊分遍买春钱。
听烧爆竹童心在,看换桃符老兴偏。
鼓角梅花添一部,五更欢笑拜新年。
元旦试笔(选一)〔陈献章〕
天上风云庆会时,庙谟争遗草茅知。
邻墙旋打娱宾酒,稚子齐歌乐岁诗。
老去又逢新岁月,春来更有好花枝。
晚风何处江楼笛,吹到东溟月上时。
癸巳除夕偶成〔黄景仁〕
千家笑语漏迟迟,忧患潜从物外知。
悄立市桥人不识,一星如月看多时。
凤城新年词〔查慎行〕
巧裁幡胜试新罗,画彩描金作闹蛾;
从此剪刀闲一月,闺中针线岁前多。
已酉新正〔(明)叶颙〕
天地风霜尽,乾坤气象和;历添新岁月,春满旧山河。
梅柳芳容徲,松篁老态多;屠苏成醉饮,欢笑白云窝。
新年作〔刘长卿〕
乡心新岁切,天畔独潸然。老至居人下,春归在客先。
岭猿同旦暮,江柳共风烟。已似长沙傅,从今又几年。
迎春〔叶燮〕
律转鸿钧佳气同,肩摩毂击乐融融。
不须迎向东郊去,春在千门万户中。
迎春歌〔袁宏道〕
东风吹暖娄江树,三衢九陌凝烟雾。白马如龙破雪飞,犊车辗水穿香度。
绕吹拍拍走烟尘,炫服靓装十万人。额罗鲜明扮彩胜,社歌缭绕簇芒神。
绯衣金带衣如斗,前列长宫后太守。乌纱新缕汉宫花,青奴跪进屠苏酒。
采莲盘上玉作幢,歌童毛女白双双。梨园旧乐三千部,苏州新谱十三腔。
假面胡头跳如虎,窄衫绣裤槌大鼓。金蟒纩身神鬼妆,白衣合掌观音舞。
观者如山锦相属,杂沓谁分丝与肉。一路香风吹笑声,千里红纱遮醉玉。
青莲衫子藕荷裳,透额裳髻淡淡妆。拾得青条夸姊妹,袖来瓜子掷儿郎。
急管繁弦又一时,千门杨柳破青枝。
除夜
【唐】白居易
病眼少眠非守岁,老心多感又临春。
火销灯尽天明后,便是平头六十人。
除夜
【唐】曹松
残腊即又尽,东风应渐闻。
一宵犹几许,两岁欲平分。
燎暗倾时斗,春通绽处芬。
明朝遥捧酒,先合祝尧君。
岁除夜
【唐】罗隐
官历行将尽,村醪强自倾。
厌寒思暖律,畏老惜残更。
岁月已如此,寇戎犹未平。
儿童不谙事,歌吹待天明。
除夜
【唐】尚颜
九冬三十夜,寒与暖分开。
坐到四更后,身添一岁来。
鱼灯延腊火,兽炭化春灰。
青帝今应老,迎新见几回。
元 日 王安石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元日(玉楼春) 毛滂
一年滴尽莲花漏,碧井屠苏沈冻酒。
晓寒料峭尚欺人,春态苗条先到柳。
佳人重劝千长寿,柏叶椒花芬翠袖。
醉乡深处少相知,只与东君偏故旧。
拜年 文征明
不求见面惟通谒,名纸朝来满敝庐。
我亦随人投数纸,世情嫌简不嫌虚。
田家元日 (唐)孟浩然
昨夜斗回北,今朝岁起东;
拓展阅读
1、关于古诗词欣赏栏目广播稿
亲爱的老师,同学们:
大家下午大好。西华池小学广播站古诗词欣赏栏目又和大家见面了,我是主播老师孙旭洁。下面请同学们和我一起欣赏李白的《秋登宣城谢眺北楼》。《秋登宣城谢眺北楼》唐李白 江城如画里,山晚望晴空。两水夹明镜,双桥落彩虹。人烟寒橘柚,秋色老梧桐。谁念北楼上,临风怀谢公?
谢眺北楼又名谢公楼,是南朝诗人谢眺任宣城太守时所建。天宝十三年,,李白从金陵再度来到宣城。他独自登上了谢公楼。凭栏远眺,只见依山傍水的宣城景色十分秀丽,不仅诗兴勃发
“江城如画里,山晚望晴空”。诗人怀着赞叹的心情,用凝练的笔墨。描写了登高所见的总体印象。平旷的原野,起伏的山峦,错落有致。在秋日的晴空下,宛如一幅美妙的风景画。这开头一下将读者带入充满诗情画意的意境当中。
接着下来 具体描写诗人眼中的景色。 “两水夹明镜,双桥落彩虹”写的是远景。“两水”指环绕宣城的句溪和宛溪,时值秋日,溪水宁静澄彻,远远望去,荒凉如镜。"双桥"指横跨溪水的上、下两桥。上桥叫做凤凰桥,下桥叫做济川桥。两座桥倒影水中,在夕阳的
照耀下,折射出绚丽奇幻的色彩。这哪里是桥,分明是两道彩虹从天而降。这两句与诗人的另一名作《望庐山瀑布》中的“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相似。两者同样是用比拟的手法来塑造形象,同样用一个“落”字把地下和天上联系起来;然而同中有异,异曲同工:一个是以银河比拟瀑布的飞流,一个是用彩虹写夕阳明灭的波光中双桥的倒影;一个着重在描绘其奔腾直下的气势,一个着重在显示其瑰丽变幻的色彩,两者所给予读者的美感也不一样,而诗人想象的丰富奇妙,笔致的活泼空灵,则同样十分高明。
“人烟寒橘柚,秋色老梧桐”,写的是远景。诗人选取了人烟,橘柚,梧桐三种具有时节特征的事物,来展示深秋傍晚的景色。山冈丛林之中农家飘出一缕炊烟。深碧的橘柚,微*梧桐都呈现出一片苍凉。他站得高,望得远,抓住了一刹那间的感受,用极端凝炼的语言,勾勒出一个深秋的轮廓,深深地透漏出季节和环境的气氛。他不仅写出秋景,而且写出了秋意。
结尾处“谁念北楼上,临风怀谢公”与开头相呼应,点明登览的地点,抒发了怀念前代诗人谢眺的心情。然而这不是一般的登览怀古。”谁念”二字透露了诗中的背景。原来李白自天宝初年,为权贵排挤,被迫离开长安以后,一直过着漂泊流浪的生活。而他所仰慕的前代诗人谢眺在南齐的争权夺势的复杂*中,也曾受到排挤,最终死于非命。因此当他来到旧游之地宣城,登上谢眺建造的北楼,面对谢眺遗留的宣城山水,怎能不油然而生,缅怀谢公之情呢?
今天的古诗词欣赏节目到此结束,谢谢大家的收听。
广播稿欣赏篇二:小喇叭校园广播稿《美文欣赏》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下午好!
今天是3月18日,我是播音员。今天由我来给大家播报《美文欣赏》栏目。
茅盾是我国现代著名的作家及文学评论家。茅盾一生创作了大量的文学作品,具有很高的艺术成就。今天我来播报茅盾《白杨礼赞》的中一段节选。
这就是白杨树,西北极普通的一种树,然而决不是平凡的树!
它没有婆娑的姿态,没有屈曲盘旋的虬枝,也许你要说它不美丽,──如果美是专指“婆娑”或“横斜逸出”之类而言,那么白杨树算不得树中的好女子;但是它却是伟岸,正直,朴质,严肃,也不缺乏温和,更不用提它的坚强不屈与挺拔,它是树中的伟丈夫!当你在积雪初融的高原上走过,看见平坦的大地上傲然挺立这么一株或一排白杨树,难道你觉得树只是树,难道你就不想到它的朴质,严肃,坚强不屈,至少也象征了北方的农民;难道你竟一点也不联想到,在敌后的广大土地上,到处有坚强不屈,就像这白杨树一样傲然挺立的守卫他们家乡的哨兵!难道你又不更远一点想到,这样枝枝叶叶靠紧团结,力求上进的白杨树,宛然象征了今天在华北平原纵横决荡用血写出新中国历史的那种精神和意志。
白杨不是平凡的树。它在西北极普遍,不被人重视,就跟北方农民相似;它有极强的生命力,磨折不了,压迫不倒,也跟北方的农民相似。我赞美白杨树,就因为它不但象征了北方的农民,尤其象征了今天我们民族解放*中所不可缺的朴质,坚强,以及力求上进的精神。
让那些看不起民众,贱视民众,顽固的倒退的人们去赞美那贵族化的楠木(那也是直干秀颀的),去鄙视这极常见,极易生长的白杨罢,但是我要高声赞美白杨树。
时间匆匆而过,今天的《美文欣赏》栏目就到这里,谢谢大家的收听,我们下期再见。
一直以来,我都相信这个世界上有真正的爱情,那种“山无棱,天地合,乃敢与君绝”的爱情,虽然从未拥有过,但我相信是自己没有遇到那个注定纠缠一生的人。...
篇一:致1500米运动员广播稿你是运动场的心脏,跳动梦想;你是漫长路的精神,激励辉煌;你们是将上下求索的人!风为你加油,云为你助兴,坚定,执着,耐力与希望,在延伸的白色跑道中点点凝聚!...
广播稿就是为了广播需要而准备的草稿,通过无线电波或导线传送声音。广播稿的特点为口语化,内容生动,结构简洁、主题集中。下面是 关于感恩母亲广播稿,请参考。...
关于华松国际五周年店庆至全体员工的广播稿各位员工,早上好!五年时间似白驹过隙,然而五年却可以见证一个企业的起步和奋进,可以成就一个团队的雄起和辉煌;五年,我们踌躇满志,在百货大潮中劈波斩浪,奋力开拓;五年,我们激情澎湃,在...
篇一:风筝广播稿甲:敬爱的老师们,乙:亲爱的同学们,合:大家上午好!校园广播又和大家见面了。甲:我是主持人李淑杰,乙:我是主持人鹿玲玉,甲:同学们,你们知道吗?告诉大家一个好消息!我们一年一度的风筝节又要开始了!...
广播稿就是为了广播需要而准备的草稿,通过无线电波或导线传送声音、图像的新闻传播工具。心理健康知识的广播稿,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篇一:心理健康知识的广播稿怎么写老师们、同学们:大家中午好!今天我们将和大家一起来了解一下有关心...
青春励志的广播稿一是男儿总要走向远方,走向远方是为了让生命更辉煌。走在崎岖不平的路上,年轻的眼眸里装着梦更装着思想。不论是孤独地走着还是结伴同行,让每一个脚印都坚实而有力量。我们学着承受痛苦。...
广播稿的文章及相关的内容,是大家在生活学习必不可少的参考工具。关于小学的环保广播稿,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我们来看看。【第1篇】关于小学的环保广播稿齐:同学们好!伴随着轻快的旋律,我们的广播又和大家见面啦!甲:大家好,我是主持...
2、关于描写《河南省·洛河》古诗词赏析大全
洛河也叫洛水,发源于华山南麓,向东流入河南,达洛阳,它在历史上是一条著名的河流,古人也称之为 “温洛”。古老的洛水,有过许多美妙的神话传说。其中最动人的是伏羲之女,名宓妃,溺死洛水,后成为洛水神女。《水经注》说:“伊洛合流处,乃洛神宓妃之所在。”诗人曹植曾循洛河游,作《洛神赋》。洛河两岸绿树成荫,有许多风景胜地,唐宋时不少文人学士徘徊于洛滨,吟诗作赋,不忍离去。“洛浦秋风”也是洛阳八大景之一。
洛阳之水,其色苍苍。
祀祭大泽,倏忽南临。
洛滨醊祷,色连三光。
[诗名] 祀洛水歌
[作者] 赢政,即秦始皇。《古今乐录》说:“秦始皇祀洛水,有黑头公从河中出,呼始皇曰:“来受天之宝。”乃于群臣作歌。但有人认为此诗为写史者伪托。
[注释] ●醊祷:设神座,进行祈祷。●三光:即太阳、月亮、星星。《白虎通》:天有三光,日、月、星。
脉脉广川流,骑马历长洲。
鹊飞山月曙,蝉噪野风秋。
[诗名] 入朝洛堤步月
[作者] 上官仪,字游韶,唐陕州陕县(今河南陕县)人。博览经史,工于文词。贞观初进士,任弘文馆直学士,迁秘书郎。高宗时,升秘书少监,官至宰相。曾为高宗起草废武后诏,武则天深恶痛绝。麟德元年,被诬*,下狱而死。
[注释] ●脉脉二句: 广阔的洛河慢慢流过,我骑在马上沿着长堤漫步。●鹊飞二句: 月亮即将落山,喜鹊惊飞,天色将明,树上的蝉儿噪鸣在秋风之中。从诗题来看,是他早晨上朝时在洛河大堤上缓辔徐行时吟咏的 “洛晨秋风”的景色。
莺声满御堤,堤柳拂丝齐。
风送名花落,香红衬马蹄。
[诗名] 洛阳陌
[作者] 顾况,字逋翁,唐代苏州人,至德二年登进士第,任过校书郎、著作郎,才高而傲,为众官所嫉。贞元五年,被弹劾,贬官至骁州司户参军,晚年隐居茅山。他工诗善画,诗多古体,质朴平易,对 白居易的新乐府有一定影响。
[注释] ●洛阳陌:洛水岸上小路。●御堤:洛河大堤。
一道潺湲溅暖莎,年年惆怅是春过。
莫言行路听如此,流入深宫怅更多。
桥畔月来清见底,柳边风紧绿生波。
纵然满眼添归思,未把渔竿奈尔何。
[诗名]
[作者] 罗邺,唐代余杭 (今浙江余杭县) 人,屡举进士不第,飘泊四方。后曾一度做过督邮,不得志,一生落魄,放情诗酒,郁郁而终。工七律,多怨愤之作。与族人罗隐、罗虬合称 “三罗”。辛文房评云:“隐雄丽而坦率,邺清致而联绵,虬则区区而已。”此诗也表现出怨愤之情。
[注释] ●莫言二句:别说我这旅行在外的人听到这水声倍增忧思,要知它流入深宫里,给宫女带去的愁苦更多。●桥畔二句:天津桥畔河水清澈见底,堤上的柳丝在春风中好像绿色的波涛。●未把句: 我一直没有得到功名,又有什么办法呢?“钓鱼”在当时常用以借指获得功名或官职。
津桥东北斗亭西,到此令人诗思迷。
眉月晚生神女浦,脸波春傍窈娘堤。
柳丝袅袅风缲出,草缕茸茸雨剪齐。
报道前驱少呼喝,恐惊黄鸟不成啼。
[诗名] 天津桥
[作者] 白居易,唐文宗大和六年春天,任河南尹,他乘轿过天津桥,“诗思”悠然而来,写下此诗。
[注释] ●天津桥:是唐代洛阳城宫门外洛河上的大桥,建于隋代,因它有天河上津梁的气势,故名天津桥。●斗亭:在天津桥东不远,洛河分出一渠,分流处置斗门控制水流量,上有桥及亭,即斗门亭。●眉月句: 弯弯如眉的新月,晚上从洛河边冉冉升起。神女浦,指洛河,由曹植的 《洛神赋》而来。●脸波句: 窈娘堤下水波澄明,好似美丽的眼睛中光彩流动。窈娘堤,天津桥附近的堤岸名。脸波,唐诗中常用以指美丽而转动着的眼睛。●缲 (chao,澡): 同缫。●报道二句:我告诉前面开道的随从少吆喝,别惊吓了黄莺,使它们不敢啼鸣。
漫说君王留宝枕,不闻仙子和琼箫。
肠断洛川东去水,野烟汀草共萧萧。
3、关于描写《河南省·南阳卧龙岗》古诗词赏析大全
南阳卧龙岗,在河南南阳市西。相传蜀汉丞相武乡侯诸葛亮曾躬耕于此,唐宋时在此建祠纪念。元初遭兵燹,大德年间重修。清康熙时,重修,保留至今。当时南阳郡守在祠内发现前人题咏“卧龙岗十景”的石刻,曾依石刻修建了半月台、老龙洞、野云庵、三顾茅庐、小虹桥、抱膝石、躬耕亭、古柏亭、梁父岩、诸葛井等。此外,还有三顾堂、关张殿、石牌坊等与大殿相衬。祠内碑刻甚多,其中有岳飞书写的前后出师表,书法洒脱俊逸。关于诸葛亮隐居躬耕之处究属何处,古人根据《出师表》首句:“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而在河南南阳卧龙岗建祠;但根据 《隆中对》所示,刘备三顾茅庐之处为襄阳隆中,最后根据史学家再三考证,认为真正的隐居地系襄阳隆中,因襄阳于汉时属南阳郡,故古人误认为南阳城。尽管如此,南阳卧龙岗武侯祠作为一处纪念性古建筑,确是甚有价值的;其古迹之多,建筑之伟丽,与隆中诸葛亮故居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
结庐十载寄南阳,触目刀兵稼穑荒。
不慕荣华轻将相,惟耽琴读友崔庞。
岂忘梁甫随时咏,宁改纶巾旧日装。
为政行军非本意,梦魂长忆卧龙岗。
[作者] 吴丈蜀
[注释] ●崔庞:指汉末高士崔州平、庞德公,都是诸葛亮的朋友。●梁甫:诸葛亮好为“梁甫吟。”
4、关于描写《北京市·北海》古诗词赏析大全
北海,在北京故宫和景山西北,是我国现存的一处规模最大的古代帝王宫苑,距今已有800多年历史。10世纪初,辽代君主就在此建国;金灭辽,建中都,在此营造精美的离宫别馆,命名为大宁宫。13世纪元代在此建大都,宫殿建筑以琼华岛海子为中心,建成一座**禁苑。北海中心为万寿山,水域为太液池,山顶和山腰有广寒、仁智宫殿。明清两代仍是宫廷内苑。清顺治八年(1651年)在广寒殿旧址上建白塔。乾隆以后就具有了今天的规模。
万顷溶溶太液池,水纹如縠叠清漪。
春生蘋藻浮香气,暖泛凫鸥散羽仪。
风细锦堤龙影动,云开玉甃日光迟。
年年上日宸游处,鱼鸟应随采仗移。
[诗名] 太液晴波(燕京八景之一)
[作者] 邹缉
[注释] ●太液池:即北海水面,确切地说,还包括中海、南海更为广阔的水面,今“太液秋风”碑就立在中海的水云榭。●万顷二句:极言水面广阔,波光融融,微风吹过水面如轻纱绉起层层涟漪。●春生二句:写水上的植物与动物,春天到了,水中蕨类飘出了香气,水鸟在暖暖的水面上抖开了羽翼。●风细二句:美丽的堤岸在水中似龙舞般的倒影。锦堤加上玉瓮,说明是皇家的游玩地。日光迟,形容春日。《诗经·七月》:“春日迟迟”。●年年二句:说皇上年年游春日(宸游),鱼鸟也随彩旗仪仗移动,簇拥着皇上,有恩泽万物之意。
海上三山拥翠鬟,天宫遥在碧云端。
古来漫说琼台迥,人事宁知玉宇寒。
落日芙蓉烟袅袅,秋风桂树露团团。
胜游寂寞前朝事,谁见吹箫驾彩鸾。
[诗名] 琼华岛
[作者] 文征明,初名璧,号衡山,明代长洲(今属江苏吴县)人,诗文清旷,兼工书画,与徐祯卿等四人称为“吴中四才子”。正德末贡入京都,授翰林院待诏。此诗是他在京都时游北海所作。
[注释] ●琼华岛:在北海太液池南部,山顶有白塔,故又称“白塔山”。作者登临时,此岛尚无白塔,但有元代遗下的广寒殿旧址,并有永安寺及其他建筑,绿树红墙,与壮丽的皇宫及秀美的景山交相辉映,黛色岚光,构成一幅美丽的画卷。●海上二句:渲染琼华岛类似仙境的气氛,并将其比作女子的鬟结,与远在碧云间的天宫遥相呼应。●古来二句:说自古都说天上广寒宫的琼台、玉宇渺远奇幻,可人间哪能想象出天宫的凄寒。●胜游二句:前人有的愿到广寒宫胜游,有的说那里十分寂寞,但那都是前朝的事了;至于仙女吹箫驾彩鸾的事谁曾看见过呢?言外之意还是人间这里最好。
艮岳移来石嵯峨,千秋遗迹感怀多。
倚岩松翠龙鳞蔚,入牖篁新凤尾娑。
乐志讵因逢胜赏,悦心端为得嘉禾。
当春最是耕犁急,每较阴晴发浩歌。
[诗名] 琼岛春阴
[作者] 弘历
[注释] ●琼岛春阴:燕京八景之一,在白塔山东,这里古木参天,此诗碑立于绿荫深处。碑阳为清高宗亲笔书写“琼岛春阴”四字。●艮岳:宋代徽宗赵佶在汴京建造的一座假山,又叫万岁山,周十余里,广植奇花异木。其一石一花都是由“花石纲”从江南运来。此处诗句是比喻性的描述。●篁:竹林,竹子的雅称。●凤尾:凤尾蕉,又称凤尾松,别名铁树。
金鳌玉蝀古桥头,修竹千竿百尺楼。
白塔耸云悬曲径,画廊环月枕漪流。
缅怀五代余轮奂,兹快平生豁眼眸。
指顾酒帘偏引兴,临风高踞醉琼瓯。
隔尘入胜别天地,继续蝉吟日正长。
环簇翠苍巍玉塔,镜涵漪潋引雕廊。
桥分柳岸浓秋色,人棹荷风浥晚凉。
最动客情看不足,九龙蟠壁萃琳琅。
[诗名] (二律)
[作者] 爱新觉罗·溥杰,作于1959年12月。
[注释] ●金鳌玉蝀:指横跨北海、中海水面的石桥,为九孔拱券式,桥东和桥西各建牌坊一座,西名“金鳌”,东名“玉蝀”。整个桥身犹如一条玉带,洁白无瑕。●琼瓯:玉制酒杯。李群玉《龙山人惠茶》诗:“持瓯默吟咏,摇瞭空咨嗟。”●白塔:在北海琼华岛之巅,为藏式白塔,高39.5米,旧为北京城最高的建筑物。●五代:指在此建园的辽、金、元、明、清五个朝代。●轮奂:轮言高大;奂言众多。形容北海的五代房屋高大众多。●玉塔:指北海白塔。●雕廊:指琼华岛北面山麓沿岸一排双层60间的临水游廊,像一条彩带将琼岛拦腰束起。●浥:湿润。●九龙蟠壁:即北海九龙壁,在北海西北岸,用彩色琉璃瓦镶成,图案为九条龙戏珠于云海波涛之间。
五龙亭畅玉瑶液,白塔红云两意谐。
琼岛繁荫人欲绿,临流放枻笑波迭。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huqf.cn/articles/433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