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文再见了亲人教学设计

发布时间: 2025-08-08 11:08:01

课文再见了亲人教学设计

1、了解课文写了有代表性的人和事,抒发了志愿军对朝鲜人民的深厚情谊,能有层次地读出课文中的感情变化,正确地表达志愿军与朝鲜人民惜别的依依深情。

2、学会役、暂、糕14个生字,掌握难、累、尽强等多音字,会读写硝烟、噩耗,崎岖等词语,理解它们的意思,能联系上下文说说雪中送炭、同归于尽、深情厚谊的意思。

3、能通过朗读体会反问句的作用,并能把反问句改写为陈述句。

教学重点难点:

1.抓住关键词句,体会中朝人民用鲜血凝成的深厚情谊。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表达志愿军与朝鲜人民的依依深情。

一、出示课题,范读课文,导入新课

⒉简介课文特定的时代背景及中国人民志愿军回国的情景。

中国人民志愿军于1950年10月组成,由彭德怀任司令员兼*委员,同年10月乃日开赴朝鲜,和朝鲜人民军并肩作战。在极端困难的条件下,打败了美国侵略军及其帮凶,迫使美国于1953年7月刀日在《朝鲜停战协定)上签了字。停战以后,中国人民志愿军参加了朝鲜的战后恢复和建设工作。在完成了祖国人民赋予的光荣任务后,于1958年10月全部撤离朝鲜。

范读课文,并请同学们思考问题。文中是谁对谁说再见了,亲人?

(是中国人民志愿军时朝鲜人民说再见了,亲人。)

⒈出示自学要求:

⑵完成课后练习3,然后同桌交流。

⑶课题中的亲人是指谁?

⒉自读课文(10分钟)

⒊交流自学:

回答问题:课题中的亲人是指朝鲜人民,大娘、金花、大嫂是其中的代表。

三、导学

⒈指名读1-3节,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大娘、金花、大嫂为志愿军战士作出的牺牲,付出的代价。

出示填空:

大娘:为送打糕昏倒在路旁

金花:__________________

大嫂:__________________

⒉学习第一节,按劝慰回忆抒情把第一节分为三层,并指导朗读,体会志愿军战士和朝鲜人民的深情。

⒊用学习第一节的方法,学习第二、三节:

学习方法:⑴默读分层;

⑵朗读体会;

⑶小组交流。

全班交流。

⒋分小组自学4-6节,讨论该怎样朗读。

四、总结

⒈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⒉课文抒发了怎样一种感情?

板书出示:

不是亲人胜似亲人

抒发了中国人民志愿军和朝鲜人民用比山还高比海还深深厚情谊

鲜血凝成的

五、完成课后习题

六、布置作业

抄写词语

拓展阅读

1、《

师:(板书:)同们,一起读读这两个字。

(生齐读)

师:说说你有哪些

生:爸爸,妈妈。

生:爷爷,奶奶。

生:姑姑,姨姨。

……

师:这些都是跟你有缘关系的。那么,什么样的才能称为“”呢?

生:在生活中,有血缘关系的才能称为“”。

师:那么,从血缘关系上来看,朝鲜民是不是中国民的“”?

生众:不是。

师:可是,今天我们要习《》(边说边板书:)这篇,却把朝鲜民当作我们中国民至至爱的,这到底是为什么呢?

师:同们,1950年,美帝国主义发动侵略朝鲜的战争。中国民响应毛**的号召,组成中国民志愿军,奔赴朝鲜战场,与朝鲜民一起并肩作战,终于打败美帝国主义。随后,中国民志愿军分批撤出朝鲜。1958年,最后一批志愿军离开朝鲜回国。今天,就让我们穿过长长的时空隧道,回到四十年前的朝鲜,去感受一下中国民志愿军跟朝鲜民依依惜别、难舍难分的动情景吧!

……

【评析】

俗话说:“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一个好开端,往往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一堂也不例外。本例有三点颇有新意。其一,巧悬念。先让生说出你有哪些,接着让生从感性上升到理性,归纳出“”的定义,最后来个启发生思考的反诘。随着引出题,置悬念,激发生急于从中寻找答案的热情与兴起,充分调动生的参与意识。其二,突出重点。引出题,置悬念,处处突出“”一词,这就为理解内容打下基础。同时,也为本组重点训练项目即练习概括中心思想做铺垫。其三,激发感情。者用一段充满感情的话语介绍的历史背景,调动生的内在感情,让孩子们准备用“心”去感受体验所描绘的“情”,这样,就给整堂定下基调。

2、《

基于新程理念下,重在培养生的自主阅读、自主感悟、自主探究、自主发展的语综合素养,《》一,无论是从主题,物形象,写作手法,语言风格看是实施创造性阅读的极好范例。

注重生在读中感悟,体验,拓展。

(一),贴近生活,巧妙引题目

师:导入体验生活中与离别时的感受引出题。

生:初步理解最后三个自然段内容

师:问:生活中谁是你最?板书:

师:当你最离开你时你的心情怎样?

师:朗读最后三个自然段,提问为什么中朝两国军民要互称

生:联系生活中的体验回答。

生:根据所创的情境,联系最后三个自然段内容回答。

(通过联系生活实际引出题,并创问题情境,激起生探究的兴趣。)

(二)自主读议,感悟探究。

师:指名朗读

生:初步内容。

师:深入领会理解内容,通过大娘、小金花、大嫂为志愿军所付出的血的代价,来理解志愿军为什么要称朝鲜民为。同时通过志愿军为朝鲜民所做的事来理解朝鲜民为什么称志愿军为

师:师指导朗读。提问:*写哪几件事情?

生:朗读

师:让生从中寻找一件最令自己感动的事,进行创造性地朗读,师及时指导朗读。指导点拨生合作习。

生:提出问题引导生讨论,交流。根据生汇报情况调控,点拨启发

生有感情地朗读

生:生讨论。自主读议,边读边画。积极,思考并在朗读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分小组合作习,进行小组交流,相互质疑、解疑。

(调动生朗读的积极性,创问题情境,发挥习的主动性。让生朗读令自己最喜欢的事,注重生的情感体验,充分体现《语标准》中关于阅读的要求。

积极创自主、合作、探究的习方式,给每个生表现自己的机会,获得成功的体验,关注每个的发展,体现改的核心理念。)

(三),拓展升华,完善个性。

生:朗读最后三个自然段,理解重点语句对表达情感的作用。

师:指导生有感情朗读提问:在分别时朝鲜民会对志愿军说什么?为什么把朝鲜土地称为爱的土地?

生:积极思考,讨论交流,在读中创新展开想象,体验情感。

(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让他们展开想象的翅膀,使个性飞扬!)

36万大娘

志愿军金花代价!

伟大友谊大嫂

本节,紧紧围绕《标》,体现新的理念,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特点:

一、引-

情境、感悟体验、激发兴趣是习语的关键,生语习是多元的,材是生活的浓缩,也是社会生活的一个折射点,因此,“引”要引与生的生活经验息息相关的,生感兴趣的问题,巧妙引导能为全习提供情感的辅垫,着样能充分调动习的积极性。为主体的自主发展奠定基础。

二、导-

生语能力主要是通过生自己的语实践习得的,良好习方式是习语的关键,“导”体现在:导读、导练、导方法,为小生的阅读习提供基本思路。在阅读实践中逐步形成良好的习方式。师在习的过程中是参与者、组织者,生自主体验,自主探究,自主感悟,自主完善,这样的堂对每一个生的习将是受益无穷的。

三、展-

标要求要充分利用好程资源,拓展生的视野,材为生的语习提供范例,以此为凭借,掌握习语的方法,读写结合,应用与实际中才是语习的根本目的同时也是创新的育所要求的“展”体现在材内容的延伸;外信息的搜集、积累;材内容与生生活实际的结合;生已有经验与个性思维的和谐发展,这样才能为习语提供更广阔的活动空间和实践机会。

3、《雨点》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

2、会本生字,两条绿线内的字只识不写。认识3个偏旁。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初步认识池塘、小溪、江河、海洋,并通过雨点的动态变化认识它们的特点,激发生观察自然的兴趣。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

2、会生字,并会正确、美观地书写。

3、初步认识池塘、小溪、江河、海洋的特征,解一点水的变化常识。

第一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

2、初步认识池塘、小溪、江河、海洋,解一点水的变化常识,激发生观察、认识自然现象的兴趣。

3、会本3个生字“落”、“海”、“洋”。

具准备:生字卡片、多媒体

一、看图揭题。

1、(多媒体件显示)小朋友看,天空布满乌云,你还看什么?

2、今天我们,题目是——《雨点》。

师板书题,

3、这篇告诉我们,雨点落进不同的地方,样子是不一样的。雨点落进哪些地方?样子有什么不同呢?

二、初读

1、请小朋友一边看图一边借助拼音把字音读准,把读正确、通顺。

2、中供有4句话,配有4幅图。请小朋友一边看一幅图一边读相应的一句话,想想它们的意思。

3、通过自己的读,你知道雨点都落进哪些地方?雨点落进不同的地方,样子有什么不同?现在我们就一句一句地把读懂读好。

三、讲读

(一)讲读第一句。

1、指名读第一句。

luò

(1)(出示生字)落。读准字音

雨点是从空中落下来的,它落进池塘里。

(2)(多媒体播放:池塘画面)

池塘里的水跟我们平时看到的小河里的水的样子有什么不同?

2、一动也不动,就像什么?书上用哪个词?

Shuì jiào

(1)(出示词语:睡 觉)读准字音,“睡”是翘舌音。

我们每天都要睡觉,睡觉的时候要闭上眼睛,所以“睡”这个字很有意思,是个眼目旁。你能读出它的意思吗?

(2)指导读好第1句。

(二)讲读第二句。

1、指名读第二句。

(多媒体件播放:小溪画面)小溪的.水缓缓地流着,就像在干什么?书上是怎么说的?

sàn

出示词语:散 步)读一读。

2、为什么不说它睡觉,而说它在散步呢?散步的时候是怎么走的呢?你能读好这个词吗?

3、指导读好“散步”。

4、指名读第2句。评议,读。

(三)讲读第三句。

1、自己看第3幅图,小声读第3句话,能不能把意思读懂。

(多媒体件显示:江河画面)

2、指名读。

其他同注意听,听一听他有没有读懂。

3、评读。

4、齐读第3句。

5、小结:刚才大家看着图,自己读懂第3句话的意思。

(四)讲读第四句。

1、现在请小朋友看一幅图,自己读第4句话,能不能把第4句话读懂、读好。

2、指名读。

3、评:他读懂没有?从哪里听出来的?

Hǎi yáng tiào yuè

(出示词语:海 洋 跳 跃)

4、指导读好“海洋”、“跳跃”。

5、齐读第4句话。

四、指导朗读。

1、现在谁能把整篇读给大家听呢?

2、自读、互读、指名读、赛读、全班读。

五、生字。

1、出示字卡,读读生字卡片,巩固字音。

2、这些生字不光要认识,还要能记住它们。

本节,我们几个有三点水的字?

3、“落”是上下结构的字,三点水在这里不做偏旁

你怎么记住这个字?

“海”这个字请小朋友注意右边“每”的笔顺。

“洋”这个字怎么记呢?

4、师范写“落”、“海”、“洋”。

5、生描红、临写,师**指

第二

1、会剩余的生字,并能正确、美观地书写。

2、能有感情地背诵,表演

具准备:

录音磁带、头饰、生字卡片、多媒体件。

一、复习。

1、齐读生字卡片(“海”、“洋”、“落”)

2、口头扩词。

海( )( )( ) 落( )( )( )

3、齐声有感情地朗读

二、指导背诵

1、这么有趣的,愿意背下来吗?

2、为背好,我们先来读好下面这几个词语:

睡觉 散步 奔跑 跳跃

3、看着板书或屏幕,试着背诵

(1)自背、同座位互背、指名背、评议、全班齐背。然后问:我们来演一演这个本剧好吗?

4、拿出自己做的头饰,边背边做动作。

三、拓展练习

1、我们已经,你们注意观察过吗,春天的雨点还会落在哪些地方?给大自然带来哪些变化呢?小朋友到郊外去观察,你就会发现

2、多媒体件显示:雨点落进果园里、树梢上、田野里、池塘里的画面。

3、(出示:口头填空)

雨点落在果园里,点红

雨点洒在树梢上,染绿

雨点落在田野里,滋润

雨点降在池塘里,唤醒

4、雨点还会落在哪里呢?生互相讨论。

四、生字

1、出示字卡,读字音。

2、新偏旁。

睡:上节*已经过,这叫“眼目旁”,跟读两遍。

散:右边的偏旁是“反旁”,跟读两遍。

觉:偏旁是下面的“字底”,跟读两遍。

步:上面的叫“止字部”,让生认读两遍。

3、自后的笔顺表,描红。

4、从怎么记住这些生字呢?生各抒己,师提醒以下的几个生字。

步:下面不要写成“少”,多出一点来。

睡:重点指导右边的笔顺。

五、指导写字。

散:左右等宽。

跑、跃:左右等宽,足字旁略微比右边的部件短一些。

睡:右边的第二笔横写长一些,第三笔横略长些,第一笔横写得最短。

1、师范写“散、睡”,生描红。

2、生描红,临写生字,师**指导,放轻音乐。

池塘 睡觉

小溪 散步

2、雨点 江河 跳跃

海洋 奔跑

4、《捎口信》优秀

一、目标

1、会用“什么时间在什么地方干什么,请谁怎么样”以及“什么时间干什么”、“谁请谁干什么”等句式说话。

2、初步培养生认真听话、记话、说话的习惯。

二、重点、难点

重点:会把别的话听明白,快速准确地传递别的口信,并会两种传话方法。

难点:会改变说话传话的方法。

四、过程

(一)报通知,揭示题。

铃声响后,老师迟一点进去,一生急急忙忙冲进室。(同们,我告诉大家一个通知:星期天晚上七点钟,在校开家长会,请你爸爸或妈妈来参加。)说完后转身走

这时候,师走进室,就会看生举手。问:“××同,你有事吗?”“刚刚进来一个,告诉我们一个通知。”“说是开家长会。”“七点钟。”“在校里。”“请爸爸或妈妈。”

老师转身板书:捎口信。

(二)明确要求,复述通知。

1)明确要求

讨论:怎样才能正确、清楚地捎好口信呢?

板书:听得明白,讲得清楚。

2)复述通知

①先四小组讨论(要求讲清时间、地点、什么事)。

生复述(根据复述情况,个别纠正)。

3)改说通知

①告诉生回家后不能按照原话讲,讨论应该怎样对爸爸、妈妈说(同桌讨论)?

②全体生各自练说

③指名说

④找到自己最好的朋友说

⑤表演

4)小结

我们要传好通知,必须做到:

a、要认真听,听清通知讲的时间、地点和事情。

b、能正确复述通知。

c、能把通知正确传达给爸爸、妈妈,有些话要能改变说法。

(三)看图,练习说话。

(1)看插图,练说话。

图上的小朋友在干什么?

①明确比赛规则:不能离开座位,传话声音轻,不让别听到,没有轮到的要守纪律。

②游戏过程

a、第一次比赛,男女同比。男同的内容是:今天傍晚我值日。女同的内容是:今天晚上开联欢会。请优胜组的代表说说为什么能得优胜?

小结:别说话要认真听,听明白,要记住这句话,说话时口齿要清楚。

b、第二次比赛,每个小组参加比赛。

内容:明天早上请你家长来校,老师有事。(比赛程序一样)

(四)总结谈话,明白道理。

小朋友们,我们做捎口信的游戏,大家很开心,老师也和你们一样高兴,因为我们都说话时要认真听,听明白,才能正确,清楚地把口信捎到。

板书:

20捎口信(听说训练)

听得明白 讲得清楚

材由两幅图及两个听说训练组成。一是听读通知,然后进行复述。在这一环节中,我故意让一位其他年级的同来说通知,这比起老师读通知更有新意。同们在上铃声响后,静等老师来上之时,突然闯进一位陌生对他们讲一些话,同们会很有兴趣很自然地记住它。等老师进来之后,说给老师听,这样就很轻松地完成第一个内容。二是捎口信。我用游戏的形式来捎口信,对生的习积极性有很大的提高,这样堂气氛也比较活跃。进行比赛,增强他们的集体荣誉感,他们会表现得更好,在寓于乐中轻松习。

这堂的各环节在可行性上应该说一般地堂都可以可以尝试,比较实用,对于小班化的班级更好。如果数比较多,那么很容易引起堂气氛比较乱。

材着重训练生能正确地听话、传话,培养生的听力和记忆力。初步养成听话时集中注意力,安静地听的习惯以及听懂内容简单的几句话。我运用在轻松的、活跃的气氛中练习说话、听话、记话,觉得效果比较好。◆[2002-11-26]

点击查看更多课文再见了亲人教学设计相关内容»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huqf.cn/articles/50391.html

热门阅读

  1. 新年诗句大全
  2. 假如你直截了当美文
  3. 201年国际护士节简短祝福语
  4. 可爱的小兔子随笔
  5. 高三生物三月份备课组教学反思范文
  6. 觉得活着心累的说说
  7. 在理发店里纪实故事
  8. 记承天寺夜游写成作文
  9. 春之怀古读后感
  10. 孔镛字韶文景泰五年进士原文及译文赏析
  11. 关于解放思想的教师心得体会范文
  12. 元宵对联集锦
  13. 陆游爱国主义诗歌的几种主要表现形式
  14. 安富镇五福中心学校的安全总结
  15. 男人说女人现实的语录
←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