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的教学计划

发布时间: 2025-07-14 18:51:10

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的教学计划

一、 学生情况分析:

二年级学生一年来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上课时能积极思考,积极发言,作业认真按时完成。大部分同学能够熟练地口算100以内的加减法,能提出并解决简单的问题。对位置、图形、统计等方面的知识也能较好地掌握。个别学生还没达到计算正确、迅速,今后要加强辅导。

二、 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包括以下一些内容:表内除法,万以内数的认识,简单的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图形与变换,克与千克,统计,找规律,用数学解决问题和数学实践活动等。这册教材的重点内容是表内除法,万以内数的认识及用数学解决问题。

表内除法的编排体现了两个特点,第一,在学生已经比较熟练地掌握了表内乘法的基础上,教材集中安排了表内除法的教学。第二,不再明确区分等分除和包含除,在平均分的操作活动中,让学生体验和感悟两种不同的生活原型(把15个苹果平均分成5份;24人租船,每船限乘4人),从而使学生理解除法的含义。

万以内数的认识改变了原有的编排结构,先教学1000以内的数,再教学万以内的数,出现了数位顺序表和近似数。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编排具有过渡的特点:在上一册百以内加、减法的基础上,教学口算两位数加、减两位数;教学三位数(几百几十)的笔算加、减法,为进一步学习多位数加、减法作好准备。本单元还结合几百几十的加、减法,安排了估算的教学内容,让学生进一步学习根据具体情况,运用估算解决实际问题。

解决问题主要包括了两个方面的内容,第一,安排了解决问题教学单元,以学生生动活泼的课外活动内容为素材,展示学生在实际活动中碰到的各种问题;二结合表内除法、万以内数的加法和减法教学,适时安排解决问题的有关内容,让学生在掌握了一些数与计算知识后,学习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在空间与图形方面,本册教材安排了图形与变换一章,内容包括锐角和钝角平移与旋转。与原有教材相比,锐角和钝角的认识明显提前了,平移与旋转是新增加的内容。在量的计量方面,教学克和千克,突出让学生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通过自主探索和动手实践的活动感受克和千克,初步建立质量观念。在统计知识方面,让学生进一步学习统计的意义,学习简单的数据和整理的方法,认识以一当五的条形统计图和简单的复式统计表。本册教材还安排了找规律的教学内容,引导学生通过观察、猜测、实验、推理等活动探索图形和数的排列规律。不仅使学生知道现实生活中事物有规律的排列隐含着数学知识,同时培养学生观察、操作及归纳推理的能力,发现和欣赏数学美、运用数学去创造美的意识。

三、教学目标要求:

1、结合现实生活中的具体情境,使学生初步理解数学问题的基本含义,学会用两步计算的方法解决问题,知道小括号的作用。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独立思考等良好习惯,初步培养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体会除法运算的含义,会读、写除法算式,知道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使学生初步认识乘、除法之间的关系,能比较熟练地用乘法口诀求商。使学生初步会用根据除法的意义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结合教学使学生受到爱学习、爱劳动、爱护大自然的教育。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独立思考等良好学习习惯。

3、使学生会辨认直角、锐角、钝角;使学生结合实例,初步感知平移、旋转现象;会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简单图形沿水平方向、竖直方向平移后的图形;初步渗透变换的教学思想方法。

4、让学生亲身经历用79的乘法口诀求商的过程,掌握用乘法口诀求商的一般方法;使学生学会综合应用乘、除法运算解决简单的或稍复杂的实际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使学生初步尝试运用分析、推理、转化的方法。

5、让学生经理数数的过程体验数的产生过程和作用;能人、读、写万以内的数,知道这些数是由几个千、几个百、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能用符号用词语描述万以内数的大小;能说出各数位的名称,识别各数位上数字的意义;结合现实素材让学生感受大数的意义,认识近似数,并能结合实际进行估计;会口算整百、整千数加、减法;让学生进一步学习用具体的数描述生活中的事物,并与他人交流,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心,逐步发展学生的数感。

6、在具体的生活情景中,使学生感受并认识质量单位克和千克,初步建立1克和1千克的观念,知道1千克=1000克;使学生知道用称称物体的方法,能够进行简单的计算;在建立质量观念的基础上,培养学生估量物体质量的意识。

7、使学生能够正确口算两位数加减两位数,会正确计算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使学生能够结合具体情境,进行加减法估算,培养估算意识;培养学生根据具体情况选择适当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

8、使学生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了解统计的意义,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使学生初步认识条形统计图和简单的复式统计表,能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并能够惊醒简单的分析;通过对周围现实生活中有趣的事例的调查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情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创新精神。

9、使学生通过观察、猜测、实验、推理等活动发现图形和数字的排列规律;培养学生的观察、操作及归纳推理的能力;培养学生发现和欣赏数学美的意识,运用数学去创造美的意识,使学生知道生活中事物有规律的排列隐含着数学知识

四、教学措施

1、认真学习《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

2、扎扎实实开展教研活动,充分发挥集体教研的作用。

3、认真研究、创造性的使用实验教材,认真备课、上课,向课堂教学要质量。

4、因材施教,使不同的学生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1) 对学有余力的学生,进行奥数辅导,使它们的能力得到进一步提高。

(2)重点抓好学困生的辅导工作,建立学困生成长档案。

5、定期进行测试,及时反馈总结。

五、课时安排:

一、解决问题(4课时)

二、表内除法(一)(13课时)

1.除法的初步认识

平均分2课时左右

除法3课时左右

2.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7课时左右

整理和复习 1课时

三、图形与变换(4课时)

剪一剪 1课时

四、表内除法(二)(9课时)

用7、8、9的乘法口诀求商3课时左右

解决问题 4课时左右

整理和复习 2课时

五、万以内数的认识(8课时)

六、克和千克(2课时)

七、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7课时)

有多重 1课时

八、统计(3课时)

九、找规律(4课时)

十、总复习(4课时)

拓展阅读

1、四版下

一、指导思想:

一方面体现新的材观、观和习观,同时注意所采用措施的可行性。使材具有创新实用,开放的特点。另一方面注意处理好继承与发展的关系,既注意反映育*的新理念,又注意保持我国育的优良传统,使材具有基础性,丰富性和发展性。

情分析:

本班生的基础参差不齐,两分化现象严重,习的主动性远远不够。当然,班也有很多积极向生,也有很多思维活跃、善于思考的生。从期的期末质量检测来看,生对双基知识掌握得还不够,对解决问题能力掌握得不太好。有一部分习态度比较浮躁,算能力较差,还需进一步提高,应用题分析能力还需强化,加强生的操作能力。少生仍需继续辅导。从生习惯方面看,有一部分生没有养成良好的习习惯。做题马虎,读题不认真,丢三落四,抄错,不用直尺操作,许多习习惯有待改善;还有个别生缺乏自信心。

三、材分析:

材包括:四则运算,观察物体,运算定律,的意义和性质,三角形,的加法和减法,图形的运动,平均与条形统图,广角和鸡兔同笼等。其中的意义与性质、的加法和减法,运算定律以及三角形是本材的重点内容。

材编写特点:

1、改进四则运算的编排,降低习的难度,促进生的思维水平的提高。

2、认识安排,注重生对意义的理解,发展生的感。

3、提供丰富的空间与图形的内容,注重实践与探索,促进生空间观念的发展。

4、加强统知识的,使生的统知识和统观念得到进一步提升。

5、有步骤地渗透思想方法,培养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6、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渗透于中,用的魅力和习的收获激发生的习兴趣与内在动机。

1、理解的意义和性质,体会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进一步发展感,掌握点位置移动引起变化的规律,掌握的加法和减法。

2、掌握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会进行简单的整四则混合运算;探索和理解加法和乘法的运算定律,会应用它们进行一些简便运算,进一步提高算能力。

3、认识三角形的特性,会根据三角形的边、角特点给三角形分类,知道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和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

4、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5、培养从生活中发现问题的意识,初步培养探索解决问题有效方法的能力,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6、体会的乐趣,提高的兴趣,建立的信心。

五、重点、难点:

1、的意义与性质、的加法和减法、运算定律与简便算、三角形。

2、图形的运动、的意义与性质、运算定律与简便算、运用知识解决问题。

3、认识三角形的特性,会根据三角形的边角特点给三角形分类,知道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以及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度。

4、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措施:

1、深入材,认真备课,定好单元,提前一周备课。

2、注意新旧知识的联系,侧重发展生思维能力。

3、抓重点、难点、各个环节的突破。

4、重视生的智力开发,抓好素质育,培养良好的习习惯,重视课堂40分钟的利用,大面积提高成绩。

5、对生要高标准严要求,生科习方法,充分利用科书掌握例题、习题之间联系,举一反三,灵活习,真正地把知识会。

6、精心设作业,有层次,讲究目的性、科性。

7、抓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耐心辅导,因材施

七、进度安排:

内容课时时间

1、四则运算10第一至

2、观察物体()5第三周

3、运算定律15第四至六周

4、的意义和性质20第七至九周

5、三角形10第十至十一周

6、的加法和减法10第十至十三周

7、图形的运动()5第十四周

8、平均与条形统图10第十五至十六周

9、广角——鸡兔同笼5第十七周

10、总复习10第十八至十九周

2、四版下

一、情分析:

本班生对知识的掌握仍存在一些不利因素,有少部分生,由于知识脱节,单元知识能过关,但综合能力较差,对于概念理论知识理解过于肤浅,对知识运用也欠灵活,有一部分习态度比较浮躁,算能力较差,还需进一步提高,应用题分析能力还可以,个别生仍需继续辅导。从生习惯方面看,有的生的习习惯差,课经常走神,生的自我约束的能力很差,作业不够规范,做题马虎,丢三落四,抄错,不用直尺等许多习习惯有待改善;还有个别生由于缺乏自信心。另一方面,班部分家长的重视程度不够,在过程中对习习惯和习行为的育力度不是很到位,本期也要进一步和这些家长做好交流和沟通工作。

材分析:

这一材包括下面的内容:的意义和性质,的加法和减法,四则运算,运算定律,三角形,图形的运动(),观察物体(),平均与条形统图,广角(鸡兔同笼)和综合与实践活动等。

的意义与性质、的加法和减法、运算定律,以及三角形是这一材的重点内容。

算方面,本材安排了的意义与性质,的加法和减法,四则运算,运算定律。在本期里生将系统地习四则运算的相关知识,重点掌握四则运算的意义和每种运算各部分间的关系,系统习括号在混合运算中的作用等;运算定律则主要是在生已有的直观认识的基础对有关加法和乘法的运算定律加以概括和总结,并习运用运算定律进行一些简便运算。

在空间与图形方面,这一材安排了观察物体()、三角形及图形的运动(),这些都是这一的难点或重点内容,也为发展生的空间观念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在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通过丰富的活动,引导生进一步习从不同的位置观察几个几何体的组合体,进一步认识三角形的特性,进一步探索平面图形运动的特性和方法。使生在探索图形的特征、图形的运动的活动中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提高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同时获得空间与几何习的实践经验和思维经验。

在统知识方面,这一材安排了平均与复式条形统图。通过习关于平均的含义和简单的球平均的方法,初步理解平均的意义和实际应用。关于复式条形统图,材介绍了纵向和横向两种不同的形式,让习制作简单的复式条形统图,会看懂这两种统图并进行简单的据分析,进一步体会统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逐步形成据分析观念。

广角”安排的是关于“鸡兔同笼”的内容,引导生通过猜测、尝试、实验、推理等活动,经历使用尝试-调整、列表、假设等方法解决问题,培养生分析及逻辑推理的能力,培养他们探索问题的兴趣和发现、欣赏美的意识。

这一材根据生所习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安排了一个综合应用的实践活动—“营养午餐”,让生通过组合作的探究活动或有现实背景的探索活动,运用所知识解决问题,体会探索的乐趣和的实际应用,感受用的愉悦,培养生的应用意识和解决问题能力。

三、目标:

1、理解的意义和性质,体会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进一步发展感,掌握点位置移动引起变化的规律,掌握的加法和减法。

2、理解四则运算的意义,掌握四则运算中每种运算各部分间的关系,探索和理解加法和乘法的运算定律,会应用它们进行一些简便运算,进一步提高运算能力。

3、认识三角形的特性,会根据三角形角的特点给三角形分类,知道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以及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

4、能辨认从不同方位看到的物体或几何体的形状图;能在方格纸补全一个轴对称图形;会在方格纸将一个简单图形沿水平方向或垂直方向平移。

5、了解平均的意义,会求简单据的平均(结果是整);认识不同形式的条形统图,初步会简单的据分析,体会统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

6、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及运用假设的思想方法解决问题的有效性,感受的魅力。形成发现生活中的的意识,初步形成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7、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8、体会的乐趣,提高的兴趣,建立的信心。

9、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1、努力为生创设民主、和谐的习气氛,让生真正成为习的主人,激发的兴趣。继续加强习常规和习习惯的培养,如听课的习惯,按时完成作业的习惯,课前的预习、课后的复习的习惯,认真审题的习惯,规范书写格式等的育。在习过程中培养生认真负责的习态度和细心算和验算的好习惯。

2、注重基础知识和技能的训练,控制训练量,把握训练密度,以达到最好的训练效果。重视提高生的算能力,讲求精讲多练,采取及时有效的措施解决所存在的问题保证课堂效率的提高。

针对本班算能力较差的实际情况,本期将要求每位生每天要完成一页口算题的练习,针对笔算能力较差的生,每天将完成3题笔算练习,并且要家长批改,从而提高生的算能力。每周将进行一次笔算测。

3、加强解决问题的。这一材在解决问题中,问题都是由已过的两步算应用题增加一个条件或改变问题而成的。在的过程中,注重培养生找等量关系的能力,通过创设情境,培养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在中多关注生的个体差异,尊重生的创造精神,对生在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要适时,有效的帮助和引导。

5、多和生交流、沟通,了解生的内心世界及时帮助生解决在习生活的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解开他们心中的结,让他们在快乐、轻松的气氛中感受习的乐趣。赏识每个层次的生的每一个微的进步,并及时鼓励他们,多表扬和肯定、批评、增加他们习的自信心,让他们感受习带来的快乐。

6、抓好培优补差工作。

(一)优秀生培养措施:

1、保护优秀习的积极性,鼓励质疑。

2、在中渗透课外知识,指导生自,课外有生进行抓优指导。

()后进生辅导措施:

1、培养后进生的自信心。对后进生多宽容,少责备。对后进生做到:诚心、爱心、耐心。

2、不仅要注意培养后进生的习兴趣,更主要的是注意培养其兴趣的稳定性和集中性,使后进生有恒心、有毅力,在习中专心致志,精益求精,从枯燥中寻乐趣,于困难中求喜悦。

3、老师的辅导要及时,课堂部分适合后进生的问题,多给后进生机会,适时的给与辅导,使其体验成功的喜悦。

4、后进生的作业要做到面批面改,及时的对存在的问题进行纠正。

5、多进行家校联系,与家长相互交流,沟通信息,共同促进后进生进步。

3、四版下

在这新的一期,我将以新课程提供的全新理念为指导,依据研组工作,按照导处的安排,围绕课堂科研这一中心任务,把培养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探索贯穿于全过程,把培养生自主习的实践贯穿于全过程。

一、情分析。

期我所带的两个班共有生86人,其中新生1人。在经过了习后,基本知识、技能方面基本已经达到了习的目标,对有一定的兴趣,大部分生乐于参与习活动。特别是动手操作、需要合作完成的习内容都比较感兴趣。在期期末测试中孩子的成绩都还比较好。生基础较扎实,思想品德较好,习能力较强,习习惯较好,但也存在不平衡性,有些习不用心,懒惰,有不做作业的坏习惯,所以在中要注重发挥本班的优势,充分发挥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引导生自觉地有效地探索知识,寻求规律,不断的培养生的能力,发展智力。适当的开展课外活动,以拓宽知识面,提高思维能力,不断增强生素质。

内容。

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四则运算,位置与方向,运算定律与简便算,的意义与性质,三角形,的加法和减法,折线统图,广角和综合运用活动等。

三、目标。

使生:

1、掌握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会进行简单的整四则混合运算;探索和理解加法和乘法的运算定律,会应用它们进行一些简便运算,进一步的提高算能力。

2、初步掌握确定物体位置的方法,能根据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的位置,能描述简单的路线图。

3、理解的意义和性质,体会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进一步的发展感,掌握点位置移动引起变化的规律,掌握的加法和减法。

4、认识三角形的特性,会根据三角形的边、角特点给三角形分类,知道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以及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

5、认识折线统图,了解折线统图的特点,初步会根据统图和据进行据变化趋势的分析,进一步体会统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

6、了解解决植树问题的思想方法,培养从生活中发现问题的意识,初步培养探索解决问题有效方法的能力,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7、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8、体会的乐趣,提高的兴趣,建立的信心。

9、养成认真作业、整洁书写的良好习习惯。

四、重点难点。

的意义与性质,的加法和减法,运算定律与简便算,以及三角形是本材的重点内容。

4、案优秀

一、谈话引入

师:同们,前面我们复习了的读写等知识,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中,有许多问题需要通过运算进行解决。(生举生活中的例子)

今天我们大家一起复习整、分四则运算的意义和法则。(板书课题)

、主体内化

1.承启下,引出知识点。

师:“请同们想一想关于整、分四则运算我们都习了哪些知识?” (1)习整、分 四则运算的意义。

(2)习整、分 四则运算的法则。

2.合作整理、形成网络

(1)先在组内说一说四则运算的意义和法则,根据知识之间的联系合作整理整、分加法、减法、乘法、除法的意义与法则,并把整理的结果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示出来。

(2)各组派代表在全班交流,其他组补充说明。汇报时有的可根据对知识的理解,自己的经验举例说明;有的可能用不同的方法整理出相关的知识。

a、整、分加法、减法、乘法、除法的意义

加法 :把两个合并成一个的运算。

减法: 已知两个的和与其中的一个加,求另一个加的运算。

乘法 :求几个相同加的和的简便运算。(一个就是求这个的十分之几、百分之几……是多少。 一个乘分,就是求这个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除法 :已知两个因的积与其中的一个因,求另一个因的运算。

b、整、分加法、减法、乘法、除法的法则。

3.比较异同,深化知识。

(1) 整、分加减法的算法则有什么相同点?他们相互间有什么联系?(讨论)

相同点:都是把相同单位相加或相减。

联系

1、乘法先按整乘法法则算,除法把除转化成整后,也按整除法法则算。

2、分除法要转化成分乘法算。

(2)乘除法、分乘除法要注意什么?

乘、除法要正确确定点的位置;分除法转化后乘的是除法的倒

(3)加减乘除这四种运算之间的联系。

求几个相同加和的运算

加法—————————————乘法

逆运算 逆运算

减法—————————————除法

三、综合应用

1.第一题,可加几道与0和1有关的口算题

(1)算后可挑选几道题说一说算时需要注意什么?

2.算各题并验算

349+256 52.8-45.7

7.2×4.3 6.25÷0.25

(加法可用减法验算;减法可以用加法或减法验算;乘法可以用除法验算;除法可以用乘法或除法验算。)

3.认真想一想,不用算,你能填“﹥”“﹤”“=”吗?

师生共同完成前两道题,让生回想积与被乘、商与被除关系的规律。然后让生完成后面的练习,并说出理由。

4.根据算式,直接写出下面各题的得

5.解决实际问题。

(1)两个的积是248,一个因不变,另一个因除以2,积是多少?如果一个因乘3,另一个因不变,那么积是多少?

(2)差是18.6,被减,减同时增加7.3,差是多少?如果同时减少18.6,那么,差是多少?

四、全课总结。

通过今天的习,你有什么新的收获?

5、四版下

一、情分析:

四(3)班共有生36人,通过在校三半的习,多生已经养成了良好的习习惯,本期将继续加强习习惯的培养,注意在知识的过程中,激发和培养生的非智力因素,追求生各项素质和全面协调发展。

材分析:

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的意义与性质,的加法和减法,四则运算,运算定律与简便算,三角形,位置与方向,折线统图,广角和综合运用活动等。

(1)在算方面,本材安排了的意义与性质,的加法和减法,四则运算,运算定律与简便运算。生在第一段已经认识了简单的,会算一位的加减法,在本期里生将系统地的意义和性质,的比较,点位置的移动引起的变化等,并在此基础习比较复杂的的加法和减法。使生很好地理解的意义,能用来表达和交流信息,初步习用知识解决问题。

有关四则运算的顺序和运算定律的知识也是生应当掌握的有关算的基础知识,并且在第一生已经接触到了有关内容,例如有关混合运算,生已经习了从左到右依次算的混合运算式题,初步了解了括号的作用。在本期里生将系统地习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重点习含有两运算的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为习列出综合算式解决问题打下基础;运算定律则主要是在生已有的直观认识的基础对有关加法和乘法的运算定律加以概括和总结,并习运用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运算。

(2)在空间与图形方面,本材安排了位置与方向,三角形两个单元,这些都是本的难点或重点内容。在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通过丰富的活动,让生进一步认识三角形的特性,进一步了解确定位置的方法。使生在探索图形的特征,图形的变换以及根据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位置的活动中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提高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同时获得探究习的经历。

(3)在统知识方面,本材安排了折线统图。让习根据统表中的据制作单式折线统图,会看懂此种统图并习根据统图和据进行据变化趋势的分析,进一步体会统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形成统的观念。

(4)在用解决问题方面,材一方面结合算内容,用所的整四则运算知识和加减法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另一方面,安排了"广角"的内容,引导生通过观察,猜测,实验,推理等活动,初步体会植树问题的思想方法,感受的魅力。同时让习应用植树问题的思想方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培养生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培养他们探索问题的兴趣和发现,欣赏美的意识。

(5)本材根据生所习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安排了两个综合应用的实践活动——"营养午餐"和"管家",让生通过组合作的探究活动或有现实背景的探索活动,运用所知识解决问题,体会探索的乐趣和的实际应用,感受用的愉悦,培养生的意识和实践能力。

三、重点:的加法和减法,运算定律与简便算,以及三角形。

四、措施:中不仅是要考虑自身的特点,而且也要遵循的心理规律,关注每一个生在情感态度,思维能力等方面的进步和发展。在中要处理好:

1、重视基础,处理好基础与提高的关系。

2、注重练习设,处理好实与活的关系。

3、鼓励创新,处理好放与收的关系。

4、注重实践,处理好与用的关系。

点击查看更多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的教学计划相关内容»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huqf.cn/articles/17397.html

热门阅读

  1. 优秀学员的发言稿
  2. 腊八的祝福语
  3. 中秋节学生手抄报文字内容
  4. 关于描写幸福的优美句子
  5. 一个人伤感无助的说说
  6. 寓言小故事《我得喂我妈妈》
  7. 201年端午节给领导的祝福语
  8. 描写春天蝴蝶蜜蜂的古诗
  9. 201年最新护士节祝福语集锦
  10. 《雪孩子》第2课时教学设计
  11. 最新平安夜情侣祝福短信精编
  12. 慰问福利院的活动总结
  13. 美好爱情的浪漫句子
  14. 同学情谊的唯美句子
  15. 自我鉴定毕业生登记表
←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