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味过年散文

发布时间: 2025-07-14 23:15:33

回味过年散文

快乐的日子总是容易过去,愉快的新春佳节,就在我们尽情享受的时候,悄悄溜走了,留下的只是美好的回忆。

“忙三十,闲初一。”忙碌的大年三十一过,所有人都像快进站的火车,由疾驰到放缓车速,人们从忙碌到闲下来安适地享受新年的快乐。

今年大年初一上午,太阳被响彻云霄的烟花爆竹声吓得躲进了厚厚的云层里,久久不敢露面,缓过神来的天公不忘自己的职责,连忙推出太阳,让它为人间的新年添光增彩。

下午太阳像个新婚的媳妇,羞羞答答、磨磨蹭蹭地露出了娇艳的笑脸,霎时,整个人间充满了光明,充满了温暖。

太阳出来了,人的精神为之一振,心情也格外朗润。

去年是个暖冬,整个冬季似乎被忽略了,提前跨入了早春。沐浴在温暖的冬阳下,我来到户外,信步走进田间。

漫步在防洪大堤上,仰望太空,天是那么蓝,使得冬天的太阳显得特别温暖;俯视河水,水是那样清,清得可见鱼儿在水中游弋;蓝天碧水间的鸟儿们显得更快乐,它们在空中自由地飞翔,不时发出欢快的叫声,那声音比任何时候都清脆、悦耳,因此更动听。

放眼望去,早播的小麦绿油油的,晚种的也在奋力向上伸;油菜虽曾遭遇短暂的低温,但又是那么郁郁葱葱;路边的小草更是生机勃勃,似乎要将它顽强的生命力展示给人们看。

空旷无垠的田野,不见一个人影,只有远处的公路上依稀可见轿车穿行,使得田野更加静谧。

我饶有兴味地欣赏着这“水乡宁静图”,不能不想起儿时大集体年代的农村生活。那时的人,似乎以为自己的人生使命就是“**”,就是*,就是砸烂“封、帝、修”。

农民无假日。原以为过年了可以好好休息一下,谁知上级指示:“过一个**化的春节!”所谓“**化”,就是大年初一下田干农活。尽管大多数人不情愿,但队长不能违反上级精神,他有的是权力和办法,大年初一下田劳动,一天抵算平时三天的工分。重赏之下必有响应者。大多数社员都扛着泥耙拿着泥锹下田“抓**,促生产”去了。

从沉思中醒来的我,饱览了田园风光后,踱回小镇。小镇大街小巷,都因午夜的钟声敲响前后,整个天空中响起震破天幕的鞭炮礼花声,缤纷的色彩,照亮了整个天空,也映亮了大地,那气势无论什么重大庆典都无法与之媲美。早晨,财门大开,又是一阵阵噼里啪啦、嗵嗒的鞭炮声。随着这两次飞花碎玉般的纸屑飘落下来,地上或如桃花雨,或似红地毯。

农村人喜欢红红火火。象征团圆的大红灯笼,寄托志向,抒*怀,陶冶情操的对联,把个年味渲染得浓浓烈烈的。

浓浓的年味,随处可见,你看男女老少无不穿上节日的盛装,路上行人笑意写在脸上。熟人相见,不再是“吃过了吗”“吃了”的对答。人们一夜之间都变得那么客气文雅了。

人们相互拜年。平辈相见:“恭喜发财,万事如意!”遇到长辈“祝您老,寿比南山,福如东海!”长辈祝小朋友:“好好学习,快乐成长!”多祥和的气氛啊,多文明的新农村呀!我想,如果每一天都像过年这样讲文明、有礼貌那该多好啊!不过我们有理由相信不久的将来我们的理想一定能成为现实!因为精神文明会伴随物质文明并肩而行。

过年是团圆的日子,团圆就离不开觥筹交错,推杯换盏;过年又是喜庆的日子,许多人家都趁着亲人团聚之时,办喜事、搞庆典,大摆筵席款待各方宾朋。

宴请亲朋好友,或提前定好饭店,或自备家宴,何种形式不重要,重要的是要把活动搞得轰轰烈烈,让聚会成为联系你我的纽带。

乡村人办事很实诚,真心待客,唯恐招待不周而怠慢客人。现代人办事不再是昔日的六大碗,每桌十个或十二个冷菜,烧、炒、烩、炸、蒸穿插上,中间还要上几个汤菜及甜点。过去以素为主,荤腥点缀,而今海陆空齐上阵,缺一不可。除了品种多,还要讲究色香味,更注重科学搭配。既要让客人吃好吃跑,又不要有较多的剩菜。

一场活动结束,主人既尽了地主之谊,又彰显了农村生活的甜美与丰裕。许多参加活动的城里人常向他人介绍乡村喜宴的场面。

要说农村的变化之大,莫过于饮酒习俗的改变。现在,无论是在喜庆的酒宴上,还是家常的宴请及亲友聚会时,不再是过去的那种想方设法地斗酒,千方百计地让他人喝多而自己作壁上观。如今大家都知道,怂恿他人多喝,自己并不轻松。虽偶有闹酒场面,但总会有人及时提醒大家,适可而止,健康才是最重要的。

席间敬酒、劝酒是必可少的环节,主人还得带头喝。没有酒量要有激情,酒量不大没关系,只要有足够的诚意就没人计较你。

对他人的敬酒,能者多饮,意思到了就行。可喜的是,强人所难的不见了。当然仍有醉酒者,不过皆因“酒不醉人,人自醉”,从没见过别人捏着你的鼻子往嘴里灌,还不都是自觉自愿地喝下去的呀!

宴席结束后,不少人春色满面,朋友之间手拉着手尽情抒发自己的感情,或豪情逸致声音高亢,或缠缠绵绵诉不尽的衷情。尽管未必完全听清楚对方讲的是什么,但这并不影响相互间的交流,因为大家都一样沉浸在飘飘欲仙的境界里。此时的话多,笑脸更多,酒后的人比任何时候都热情客气。握手了再握手,拥抱了又拥抱,张郎送李郎,转了一圈又回到了原地方。所幸的是耍酒疯的,借题发挥的明显少了。饮者,足而不醉方为高。然而,酒逢知己喝高点又何妨?

过年大人们开心,孩子们快乐。巴望过年的是孩子。过年对他们来说,真的很好。他们大多数作业已在年前完成,只有类似于《快乐的春节》的习作待到年后完成,因此暂无学业负担,家长们也不会在这时要求孩子做作业。愉快的寒假,快乐的春节。

我那上四年级的孙子常说,过年真好!每天吃过早饭,就有跟他年龄相仿的小朋友来叫他出去玩,他招呼一声便一溜烟地跑了。初三上午,出去后直到吃中饭都不回家,我找了几趟也没找到。就在我很着急的时候,几个小脑袋从河坎下冒了出来,衣服搭在肩上,一身的泥土,一蹦一跳地各自往回走。看到他们的调皮样,我忍俊不禁。

刚吃完午饭,丢下碗筷就又跑出去了,因为外面有小朋友在等他呢。我连忙赶上去,叮嘱他们注意安全,可他们却一本正经地说:“这个我们知道,在安全教育平台上早就学过了。”嘿,现在的孩子懂得的东西真多!

玩了一圈,他领着小伙伴来到家里客厅里看电视。不久,又跑到门外摔掼炮,啪、啪、啪,响了一会儿,带着小朋友来到我的书房。推开门,探着脑袋询问在看书的我,能不能让他们玩会儿电脑?过年了能拒绝他们吗?但我提出要求,一堂课的时间,时间一到请主动离开,否则下次不要跟我提这样的要求!他们连忙答应。我放下书,让出座位。就在我跨出书房门的时候,孙子说:“过年真好!不是过年,爷爷是绝不允许我摸他的电脑的。”

我听了窃窃的笑了!

是啊,过年了,开心就好!

为了那开心的时光,为了温馨的团聚,为了看望远方的亲人了却一年的思乡思亲之念,许多人不畏远途劳顿,哪怕是远隔千山万水,也阻挡不了他们的回乡的脚步。所以我以为,过年的温馨与快乐值得仔细咀嚼回味,只得将那美好时光保留在记忆深处。

拓展阅读

1、随笔

又是一个岁尾头到来,苍茫的时分不时地撩动我的心境。连续多日,总感觉有一种力量在不停地催促我踏上乡的行程。

从乡土走向城市,生活变得丰富多彩,但不时的有一种喧闹不堪的感觉;告别了静谧的乡土,踏进繁华的城市,短暂的欣喜之后,却有一种无法完全适应的感觉,总觉得一种浮气绕于身。喧闹的都市生活,琳琅满目的货物;灯红酒绿的酒吧、饭店;吵杂的商业街;熙熙攘攘的人流,川流不息;车水马龙中夹杂着衣着时尚,装扮时髦合时宜,又充满活力的靓女俊男,努力地赚足了眼球。……

城市的钢筋水泥丛林里,行色匆匆的人流,快节奏的生活,来自多方的压力,让人生活空间被无情的压缩,一种焦躁的心境,时不时地困扰着自己。虽然城市里拥有着优越的生活、工作条件,与乡土相比更具时代信息、更具活力,又有更多的机遇,更易快捷地实现人生的升值,……但这一切无法抵挡乡情不时的呼唤归。

从乡土走向城市的人,总有一种乡土情结,骨子里总是以“城市乡下人”自居,无法完全融入现代化的都市生活。虽然城市的一切让人目不暇给,但这一切似乎让有着乡土情结的人们,心灵似乎更加苍白贫血,物欲横流替代了从容,功利之心使人与人之间关系发生了裂变,缺失了一种纯朴与憨厚,增添了人与人之间的世故与市侩。长久地城市生活的奔波,让人纷扰不宁,一种困惑与浮躁;一种迷失自我的感悟,让人有一种急不可耐的归乡土欲望。

说不清也道不明,越是接近关,越是急切地想乡,也许是乡土、乡情的呼唤,也许是去的时光,曾经让我太多的感动与联想;也许是记忆中故土的一草一木、一山一水的召唤。乡土、农舍家园和那朴素、朴实的相邻,让魂牵梦绕的我,急切地期盼归。

走近乡土,面对那收割后的一片深沉平静的田野,还有那大片大片的苹果园,纵横于阡陌之间的小路和平坦宽阔的柏油马路;那寒风中矗立的粗壮古老的古槐;埝边地头那一排排高大、苍老的柿子树,无声的注视着归来的赤子。

村子里那一排排暂新整齐的楼房早已替代了久远的土坯瓦房,一幅幅红红的大铁门镶嵌于时尚的瓷砖面墙之间,门顶上苍劲有力的“家和万事兴”、“耕读传家”、“富水长流”等瓷砖匾额,门廊上贴上了充满喜庆的春联,家家户户“旧桃换新符”;孩子们穿上了新衣裳,高兴的穿梭,“显摆”着自己……

游走于故乡古老而新潮的巷道之中,热切的关注乡土的变迁,在迷茫模糊的岁月风尘中眸,现实与去不断的交错闪现,让自己来穿梭于时空隧道之中,从容地平衡着内心,把曾经的去与现实结合,冥冥之中感觉到一种呼唤,召唤着自己踏上记忆之中的旧路,追梦去日,一种亲切、一种刻骨铭心,使曾经浮躁的心归平静,血液却在体内汹涌流淌,一种力量无声地触摸到灵魂深处,往日的宁静与纯粹,朴实与祥和,重现于眼前。远离了喧嚣尘世,那一草一木曾经寄托了我多少梦想,让生命里不由地洋溢着欢乐的音符。

邻里、亲人们的嘘寒问暖,热情的话语、亲切的方言乡音,让人感悟出生命力里的祝福与热烈圆满。响亮的鞭炮声编织出洋洋的喜气。家族之中所有的男丁,依照古老的的习俗,齐刷刷地跪于列祖列宗排位之前,拜祭先祖,企求他们赐福、保佑,继续蒙荫子孙,俨然地向先祖祈福;众多的子孙后代们与先祖们一起分享丰收的喜悦,品着日常生活的小满足和大幸福,诉说着曾经的得失,期盼着来的丰收与辉煌。

说不完的乡情、亲情,一天时间转瞬即逝,再看那夕阳下的村落,依偎在落日残留的余辉中,显得更加美轮美奂,那太阳渐渐失去了炙热刺眼的光亮,慢慢地降落于远远的西山背后,消失了。晚霞在惨淡中褪色,夜幕开始弥漫于时空之中。

乡村,一种亲切,一种心灵的宁静与平和,一种幸福美满,还有那无穷的感悟与慨叹。平静的乡土生活,使人惊心岁月流暗换,募然之中,发现生命之中的又有一些日子远逝,岁月无法挽留。

2、

家,牵动着千家万户;,激励着千百万的归家人……关将近,家,便形成了每一次的中国式的大规模人口移动板块。

家是一种信仰,点点照亮离家人思乡的每一夜。有多少游子在风雨中啜泣?有多少亲娘在家门口顾盼?

于是,无论是飞机、火车和轮船,无论是拥挤的、颠簸的汽车,简易的、破旧的轻骑……载着人们在繁华都市漂泊得疲惫的身心,载着离乡之人驿动的盼归的心,带上辛劳的丰硕,带着喜悦的感动上路了。家,家,只因冰天雪地里有父老乡亲在等待!

家是一种主义,点点滴滴支撑着离家人乡的每一程。

关越近,人们纷纷踏上了家征程,尽管漫天的风雪、曲折的乡路、弯曲的小道,这一路,载着离家人的急切盼望,载着满怀的期待。家,家,只因清新如水墨画的家门萦绕着心怀!

家是一种行孝方式,相伴着离家人归乡的每一步。

小时候,我总希望自己快快长大,长大成人后才能报我的爹娘。那知事与愿违,我大学毕业后,却留在了南方,却远离了家乡。之后,一直向南,向南,再向南。不断的向南,我离家乡越来越远了,我离爹娘越来越远了。我就算是找了许多许多向北的借口,却总是找不到家的时间了,思乡、念亲的情愫时刻在心头缠绕,家的路一直在我梦中蔓延。

家是一种幸福,幸福在路上,心中承载着亲情的厚重,幸福在路上,乡的道路在身后延伸……。

家是一种幸福,丝丝缕缕如湖面漾起的涟漪,馨香经久不。听着妈妈毫无恶意的责骂,听着爸爸满怀温情的嗔怒,体验双亲唠唠叨叨中隐藏着的甜蜜亲情,体验被家人捧在掌心中的`温暖呵护,酝酿了一的思念呼之欲出,而幸福便漫溢心房!

家是一种甜蜜,永远的父母之爱是一道最吸引人的风景线。

流云飘在天边,行囊布满灰尘,把沉甸甸的爱装进行囊,把甜甜蜜蜜的祝福装进行囊,把自己细碎的快乐与烦恼编织成的生命再一次丈量。家,家,只因有着和土地一样永不褪色的父母之爱牵扯在心房!家人漾起的甜美笑靥,荡起离家的人心底盼归的馨香。家,家,只因家乡的厨房里有妈妈眉开眼笑的脸,有思念剁成的饺子馅和记忆深处饺子的芳香!

家,。我们在这样的方式里一的长大,一的成熟,一地体会着相同的幸福和甜蜜。

3、

了,家家户户都赶着家,车站里也是人山人海。我们也不例外,天还没亮,我们就起了床,准备出发。其实,我们最怕的就是打不到出租车,而耽误了坐车的时间。

我们打到出租车后,立即上了车,匆匆忙忙地来到了车站等车。上了长途班车后,我很兴奋,因为我马上可以见到爷爷奶奶了。我焦急地等待着,终于到了爷爷奶奶家,我高兴地一蹦三尺高。

三十到了,晚上十二点家家户户都要放烟花。咚!咚!咚!……十二点到了。人们在院子里放起漂亮的烟花,烟花在夜空中竟相开放。有一个烟花像一只美丽的凤凰,起先它从一个盒子里“飞”了出来,再是一声响亮而又清脆的“鸣叫”,然后它展开双翅,在夜空中自由飞翔,真是漂亮极了!

喜气洋洋的`,十二点后,炮声还是不段作响,久久不能平息,而我就在这鞭炮声中进入了甜美的梦乡……

点击查看更多回味过年散文相关内容»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huqf.cn/articles/22911.html

热门阅读

  1. 寒假电视台的实习报告
  2. 我的母亲1200字征文
  3. 打耳洞检讨书
  4. 家长会上班主任的个人发言稿
  5. 早安短信祝福问候语大全
  6. 门面租赁的合同标准版
  7. 安徒生童话故事第:夜莺The Nightingale
  8. 生活中的阴暗与阳光美文
  9. 关于做新世纪老师的演讲稿
  10. 全区庆三八活动总结范文
  11. 生物教师述职报告
  12. 201年关于小年的祝福语短信
  13. 描写夜色月色的诗句精选
  14. 五年级数学《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教学设计
  15. 首调视唱的识谱心理与教学论文
←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