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之链》教学设计模板
1、学会本课8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凭借课文的语言文字,让学生充分感受人间真情,知道当别人需要帮助的时候,应该给予无私的帮助。
4、联系课文内容,理解最后一句话的意思。学习通过描写人物的神态、动作和语言来表现人物的品质的写法。
教学重难点:
1、凭借课文的语言文字,让学生充分感受人间真情,知道当别人需要帮助的时候,应该给予无私的帮助。
2、联系课文内容,理解最后一句话的意思。学习通过描写人物的神态、动作和语言来表现人物的品质的写法。
第一课时
一、导人新课,激发兴趣
1、记得上个学期我们学过的一篇课文《爱如茉莉》吗?谁来说说讲的是什么?(生回答)是啊,爱,一个温馨的字眼,一个永恒的话题。在那飘雪的寒夜,爱就是一股驱走寒冷的暖流,就是一种克服万难的力量。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课文板书课题:爱之链。
2、齐读课题。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这是一种怎样的爱?这爱发生在谁与谁之间?这爱又是怎样被链接起来的?)让我们一起来在课文中寻找答案。
二、初读课文,检查预习情况。
1.指名读生字词,要求读准字音,平翘舌音:餐、蹭、糙;前后鼻音:吻、腕;后鼻音:蹭。
2、指名读词语。
乔依
颠簸
凄凉
矮小
脚腕
蹭破
车胎
瘪了
袜子
油污
绝望
餐馆
亲吻
粗糙
脸颊
荒芜人烟
天经地义
潸然泪下
3、重点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
荒芜人烟:指没有人居住的地方。
天经地义:指非常正确不容质疑的道理。
潸然泪下:
4、指名分自然段读课文,教师相机指点。
三、默读课文,理清课文层次。
1、课文主要讲了几件事?
2、按提纲乔依帮助老妇人老妇人帮助女店主给全文分段,再试着概括段意。
第一段(18自然段):讲一天晚上在乡间的小路上下岗后又找不到工作的乔依非常热情地无偿帮助一位在寒风中几乎绝望的老妇人修好了汽车,老妇人非常感动。
第二段(911自然段)
写老妇人来到乔依妻子开的小餐馆,得到了女店主的热情服务和细心照顾,老妇人深受爱的*,留给女店主一些钱就悄悄地走了。
第三段(12自然段))乔依的妻子发现老妇人留下的钱和字条以后非常感动,心中充满了爱的暖流。
四、作业
1.生字描红、临写,抄写词语。
2.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师:有人说,爱是一盏灯,黑暗中照亮前行的远,爱是一首诗,冰冷中温暖渴求的心房,爱是夏日的风,是冬日的阳,是春日的雨,是秋日的果。我说爱更是一根心链,栓紧你我彼此的心,串起了一个个爱的故事。
2、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课文,让我们一起去细细品味一下这根爱的珠链上那感人的一幕幕。
3、你还记得课文中讲了哪两件事吗?
板书:乔依帮助老妇人老妇人帮助女店主
二、学习课文1~8自然段
1、师述:在一个风雪交加的黄昏,寒风挟裹着雪花纷纷扬扬地飘落下来。一条乡间公路伸向远方。这里看不见汽车,更没有人影,一切显得是那么寂静、荒凉。一位老妇人的车在这抛锚了,此刻她的内心会是怎样的?请你自己读一读文章28自然段。(学生自读)
2、全班交流。
1)在荒芜人烟地方,老妇人的车在这抛锚了,此刻她的内心会是怎样的?
又冷又怕在冷风中发抖紧张地闭上眼睛
紧张绝望荒芜人烟等了一个小时几乎完全绝望
2)谁愿意通过朗读把老妇人此刻内心的绝望、害怕表达出来。
指读齐读
3、尽管老妇人此时几乎绝望了,但她的内心始终在期望着有人来帮她一把。这时乔依驾驶着他那辆破汽车来到了老妇人面前,看到这一切,他怎么做的,请你自己去文中读一读、找一找。
全班交流:
1)乔依是怎样为老妇人修车的?引导学生读第四自然段,画出描写乔依修车动作的词语,想象当时修车工作的困难。汇报:
难手和脚腕蹭破出血顾不上擦
冷手冻得几乎没有知觉清水鼻涕流下来
脏手上沾满了油污衣服也更脏了
2)你从这些句子的描写中看出了什么?(看出修车的工作非常费劲,而乔依不怕脏,不怕累,真心诚意为老妇人修车。)
4、课文中还有哪些段落的描写也反映出乔依的为人?再默读2、3、58自然段。汇报:
你从乔依安慰老妇人的话中体会到什么?(热情、体贴、细心)
这几句话如暖风吹拂过老妇人的心田,谁还愿意来读一读?
5、你从他的言行中能感受到他具有怎样的品质?(乐于助人的品质;乔依对老妇人是一种真心的关怀,而不是一时的敷衍;乔依竭尽全力,无私地助人。)
6、出示第六自然段:
请同学们读读这段话,相信你读了这段话,对乔依会有更深刻的认识,对乔依的行为会有新的理解。齐读
理解:天经地义什么意思?(理所当然,不容质疑)
多么质朴,多么纯洁的想法啊。再读第六自然段。
7、引读6、7自然段。
所以,当乔依修好车,老妇人满怀感激地一边打开钱包一边问,乔依,他从来没想到,他以前在困难的时候,所以他从来就认为。因此,乔依笑着对老妇人说。
8、小结:在乔依困难的时候,他曾经得到过别人爱的帮助,所以当他看到被困雪地,孤立无助的老妇人需要帮助时,不容质疑地伸出援助之手。他不求报酬,只希望老妇人也能把悠悠爱心传递给需要帮助的人。
三、学习9-11小节
1、这爱之链的第二个故事,就请同学们自己学习。
2、自读9~11
3、出示填空题:
来到了小餐馆,老妇人看到
突然想起了
于是
提示:她还看到了什么?还会想起什么?你可以结合前文,也可以展开想象,自己先练习说一说,同桌互说,再全班交流。
4、让我们再次回到那简陋但温馨的小餐馆去感受这动人的故事,齐读9-11小节。
四、学习12小节
1、引读:关上店门,女店主走进里屋
2、出示句子:她轻轻地亲吻着丈夫那粗糙的脸颊,喃喃地说:一切都会好起来的,亲爱的,乔依
3、从女店主的话中你读懂了什么?
板书:乔依帮助老妇人爱之链老妇人帮助女店主
五、总结课文。
1、说说课文为什么用爱之链作题目?
(真情互动,人人都需要别人的帮助,人人都应该给别人帮助。正因为乔依曾受到他人的许多真情帮助,所以他认为在别人需要帮助时,伸出友爱的手是天经地义的,这正是用爱之链作课题的道理。)
是啊,所有发生的这一切感人的故事都是因为爱,也正是因为大家心中有了爱,这个世界才会更加美好。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聆听一曲爱的赞歌。
2、播放歌曲《爱的奉献》
六、拓展。
以乔依醒来为开头,展开想象写一段话。
提示:1)注意故事的连续性;
2)描写时注意抓住人物的对话、表情和动作等;
3)要升华爱的主题。
拓展阅读
1、六年级语文上册《爱之链》教学设计
[教材解读]
课文《爱之链》是一首爱的赞歌,文章极其细腻地描写了发生在一个严寒的冬夜里的充满爱的故事:下岗的乔依无偿帮助老妇人修好汽车,老妇人在用餐时又得到乔依妻子的悉心照顾,也受到了爱的*,留下一些钱,悄悄地走了。说明爱是可以延续,可以传递的。
1、学会本课8个生字,联系课文内容,理解最后一句话的意思。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学习抓住人物的神态、动作、语言来表现人物的品质的写法。
3、品评语言文字,知道当别人需要帮助的时候,应该给予无私的帮助,体会奉献爱心终将获得爱心回报的道理。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一、情境导入,初读感知
(一)、板书爱,让学生谈一谈,看到这个字,你会想到哪些事?
(设计解析:这么做的目的,主要在于通知学生与生活相链接的方式,走进自己所熟悉的爱的“领域”为更好地解读文本做好铺垫)
(二)、肯定学生的回答,引入:让我们一起去细细品味这根爱的珠链上那感人的一幕幕。(板书完课题)
(三)、下面请同学们用心地来读读课文,看课文为我们带来了怎样感人的爱心故事,如果你有体会也可以简单的写在文旁。
(四)、汇报初读收获。
(设计解析:安排学生这个初读感知,汇报收获的环节,主要是想培养学生自能读书的能力、更是为了让教师掌握学生对文本整体把握的情况,以便随时改变自己的课前预设,关注课堂的随机生成。)
二、品评文本,研读深入
(一)、让我们一起走进这个风雪交加的黄昏,看看街头发生了怎样让感人的一幕:
1、学生自由读课文的1---8段,想想发生了什么事?将相关的语句划一划。
2、与小组的同学说一说街头发生了什么?
3、围绕“下岗的乔依无偿帮助老妇人修好汽车”这个核心汇报交流。
(1)了解当时的情况:
出示:一位老妇人,因为车胎瘪了,无法前行。她在风雪中站了一个多小时,可是没有人停下来帮助她。
通过角色转换,体会老妇人的内心。理解完成:
她在风雪中站了一个多小时,她多想( ),可是没有人停下来帮助她。
(2)就在这种情况下,谁出现了?他又是怎么说、怎么做的呢?
品评乔依的话:
出示:乔依很理解她的感受,赶紧安慰她说:“请别害怕,夫人,您怎么不呆在车里?里面暖和些。对了,我叫乔依。”
让学生从“赶紧安慰”和乔依说的话中感受他的热情、体贴、细心与善良。
品评乔依的行为:
乔依让她坐进车里,自己爬进她的车底下找一块地方放置千斤顶。他的脚腕被蹭破了,因为他没穿袜子。为了干活方便,他摘下了破手套,两只手冻得几乎没有知觉。他喘着粗气,清水鼻涕也流下来了,呼出的一点点热气才是脸上的各种水分没有冻上。他的手曾破了,也顾不上擦流出的血。
①让学生自由读乔依为老妇人修车的句段,并用自己的话说一说乔依是怎样帮老女妇人修车的?
②引读理解本段话:
这就是乔依,这就是为了生计在风雪交加的乡间公路上四处奔波,在看到寒风中又冷又怕的老妇人又毅然帮忙的乔依,谁来读:(多指生读)
追问:
如果你就是乔依,你为什么这样做?
如果你就是那位老妇人,突然看到这样一个人为自己用心地修着车,你的心情怎样?你会怎样把他的举动告诉别人?生体会着老女妇人的内心描述乔依的行为。
如果你就是那位眼睁睁地看着路人匆匆而过,在寒风中苦苦等待一个多小时的老妇人,回到家后,你会怎样把这一切告诉你的家人?
(设计解析:这样设计的目的是引导孩子,抓住文本中 “蹭破”、“摘下”、“几乎没有知觉”、“喘着”、“流下来”、“沾满”、“脏”等字词感受天气寒冷和乔依修车时的认真与费劲;通过角色的转变,站在老妇人的角度来感受乔依的为他人着想,及她对乔依的感激)
③这就是爱的感动。这种感动不仅体现在风雪中的“执着”,更体现在付出后的不求回报。
“他从来就认为帮助有困难的人是一件天经地义的事”
理解“天经地义”的深刻含义。
想一想,乔依把什么视为天经地义?带着这份感动朗读6、7自然段。
(二)、爱是可以传染的,更是可以传递的。乔依的这种举动,对老妇人产生着怎样的影响呢?请同学们自由读9~11自然段。
1、会读书的同学能将一段话、几段话读成一句话。谁能用一句话说一说,乔依的行为对老妇人产生怎样的影响?
老妇人象乔依一样在用自己的“力量”帮助着身边需要帮助的人。
2、分析:“老妇人为什么会有这样的举动?”
①女店主热情招待老妇人;②女店主的需要帮助;③老妇人想起了乔依,想起了乔依的话。
3、让我们再次回到那简陋却温馨的小餐馆去感受这动人的故事,齐读课文9-11自然段。
(设计解析:爱的传递是需要条件和相互启发的。在这里引导孩子再次走进老妇人的内心,走进课文的9-11自然段,从她的行为和举动中感受在乔依看来 “天经地义”的行为对老妇人的深远影响。)
(三)这真是一根爱的链条!
1、在这爱的链条上最让你没有想到的是什么?
①乔依是这个女店主的丈夫。②乔依家过得那么艰难还不要老妇人的钱
2、通过这个故事,你明白了什么?
只要你付出了关爱,也必定会得到别人的关爱。
3、同学们,当我们享受着爱的阳光,呼吸着爱的`芬芳,你是否曾想过也把这份爱传递给别人呢?真心希望我们都能成为爱之链中的一环,让爱的金链永远不断!
聆听爱的赞歌《爱的奉献》。
第二课时
一、复读课文,梳理故事
1、师:爱象一根心链,拴紧你我的心,串起一个个故事。让我们再次走进《爱之链》,去细细品味一下这根爱的珠链上那感人的一幕幕.
2、回读课文,梳理那一个个感人的故事。
生答,教师板书:乔依很卖力地帮助老妇人老妇人帮助女店主
二、回读故事,再现画面
1、引导学生进行画面描述
(主要引导孩子抓住人物的动作和言行来品味。)
2、引导孩子掌握课文中通过细节描写反映人物的性格特点的写作方法
(设计解析:会读书的同学会把丰富的语言文字读成一句话。精读书的同学会把语言文字读成一幅画,甚至是一组画面。细节描写是本文显著特点,在课文为我们描述的这几个爱之链故事中,隐藏着许多画面,让学生用自己的话来描述画面,既可以增进学生的理解,又会内化学生的语言。同时还为自己习作水平的提高提供有力支撑。)
3、精读体会爱之链
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来描述课文中的这四句话,在爱之链中的重要作用。
(1)“他以前在困难的时候也常常得到别人的帮助,所以他从来就认为帮助有困难的人是一件天经地义的事情,他一直就是这么做的。”
——乔依的助人为乐就是“爱”的延续
(2)“如果您遇上一个需要帮助的人,就请您给他一点帮助吧。”
——这是延续“爱”的倡导
(3)老妇人想起了乔依。
——这是“爱”的接力
(4)“一切都会好起来的,亲爱的,乔依……”
——这是“爱”的延伸……
[设计解析:反复多次强调爱的接力,爱的延续,爱的传递,是为了加深学生对“链”的理解,更是为了让学生从中学会把一件表达清楚的方法。这样的设计,既可以很好地突破重点,又能使课堂环节环环相扣,有机生成。]
三、片断练习,感受爱之链
乔依帮助了老妇人,老妇人帮助了女店主,乔依帮助了别人又在无意中帮助了自己,每个人的爱都在传递,这就是爱之链。有人说,爱是夏日的风,是冬日的阳,是春日的雨,是秋日的果;课文中也说,“他以前在困难的时候也常得到别人的帮助”对于这句话,你怎样理解?
请发挥想象把这 “爱之链”丰满起来: (在轻音乐的伴奏下生尽情练笔、交流……)
[“课虽止,意犹存”,相信有了这两节课的爱心接力,学生在以后的生活体验中一定可以做得更好。]
2、小学数学教学设计模板小学数学教学教案
1、结合具体情景复习关于表内乘、除法、角、方向与位置,统计与分类等内容。
2、让学生学会整理知识点。
3、热闹、让学生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关系。
学会从图中读取信息,发现知识点。
灵活利用情景图结合所学内容解决问题。
教具准备:
电教设备或挂图、多媒体课件、正方体等李具。
学具准备:学具卡片、小棒。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导入新课:同学们,我们本学期的数学知识已经学完了。上节课我们对照所学内容从情景图中发现了许多数学信息。现在我们一起来或故这些知识点。
二、合作交流,解决问题。
探究新知。
1、出示左上角的图片。引导学生对方位知识进行整理。
(1)师:今天刮的是西风,那么明天刮什么风呢?对于明天刮什么风我们不能确定,只能猜测,这就是我们前面学到的关于可能性的问题。
(2)师:房子的东面有条河,从真个信息中,我们可以得出什么信息?
(3)出示不同角度的汽车,让学生体会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可看到不同的视图,深刻体会根据视图判断观察着的位置。
2、出示课本102页的图。
(1)让学生算一算“有多少玉米”?让学生说一说师怎样算的。
用加法算:8+8+8+8+8=40(个)
用乘法算:8×5=40(个)
(2)让学生算一算“树上有多少只小鸟”,引导学生复习混合运算。
(3)让学生算一算鸭和鹅的只数,发现它们的倍数关系
3、复习“角的认识”。
引导学生回忆。
(1)角有一个顶点,两条边。
(2)角分为直角、锐角、钝角
(3)简单画一些角,让学生比一比大小。
4、复习统计的有关知识。
再次出示课本108-109页的情境图引入学生对统计知识的整理
三、回顾整理,拓展应用
自主练习
20—3×66×5+2080—5×67×5—2090—4×942—3×87×5—2090—4x942—3×8
四、抽象概括,总结提升
这节课你又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问题吗?
3、小学数学教学设计模板小学数学教学教案
一、班级情况分析:
四年级二班47人,大多数学生学习态度端正,能认真完成作业,上课积极性较高,课堂气氛较好,但班级上两极分化比较严重,尖子生较尖,但比较少,后进生10人左右较差,其中两人属于待合格生。
二、教学内容:
第一单元 :珍稀动物 -简易方程
1、方程的意义
2、等式的性质
3、解方程
第二单元 :水产养殖场-多边形的面积计算
1、平行四边形地认识和面积
2、三角形地面积计算
3、梯形地面积计算
4、组合图形地面积计算。
综合应用-关注我们地活动空间
1、多边形面积计算
2、小数四则运算
3、统计与测量方法
第三单元: 团体操表演-因数与倍数
1、2、3、5的倍数的特征,奇数偶数
2、质数合数
3、分解质因数。
第四单元 : 中国的热极-认识正负数
1、正负数地意义
2、用正负数表示相反意义地量
3、借助温度计比较正负数大小
第五单元 :校园课技周-分数的意义和性质
1、分数地意义
2、分数与除法地关系
3、真分数、假分数
4、分数地基本性质
第六单元 :空间与图形-对称平移和旋转
1、认识轴对称图形
2、认识图形地平移与旋转,会画平移旋转90度
3、灵活运用对称平移旋转组合图形。
第七单元:剪纸中的数学-分数加减法
1、公因数最大公因数地意义
2、公倍数最小公倍数地意义
3、找两个数地公因数最大公因数公倍数最小公倍数
4、约分
5、同分母分数加减法
6、同分母分数加减混合运算
7、分数与小数互化。
综合应用-我能长多高
1、收集数据整理数据
2、小数四则运算
第八单元:获联合国人居奖地城市-统计
1、折线统计图
2、选择折线条形统计图描述数据
第九单元:可能性
求简单事件发生地可能性地大小
数学与生活
1、简单地统筹法
2、简单地优选法
回顾整理——总复习
三、教学目标:
数与代数目标
1、结合具体情景,理解方程地意义,等式的性质,会用方程表示简单情景中的数量关系,会用等式性质解方程,能运用方程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结合具体情景,知道235的倍数的特征,能找出100内2、3、5的倍数,理解奇数偶数质数合数的含义,会分解质因数。
3、结合现实生活,了解正负数的意义,会用正负数表示生活中相反的量,借助温度计比较正负数大小。
4、结合具体情景理解分数意义,理解分数与除非关系,认识真分数假分数,,能将假分数化成代分数和整数,理解掌握分数的基本性质,利用基本性质解决简单问题。
5、结合具体情景,理解公因数,最大公因数,公倍数最小公倍数,会着两个数的公因数,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理解约分的意义,会约分,会计算同分母分数加减法,会进行小数分数互化。
6、初步了解简单的统筹方法。
空间与图形目标
1、通过观察操作,认识平行四边形和梯形,利用方格纸和割补法探索掌握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梯形的面积公式,并正确计算,了解简单组合图形的面积计算。。
2、用折纸等方法确定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能在方格纸上根据对称图形的一半画出另一半,认识图形的平移旋转,能在方格纸上将简单图形平移旋转90度,欣赏生活中的图案。
统计与概率目标
1、结合具体事例,认识折线统计图,知道折线统计图的作用,能根据需要选择折线和条形统计图。。
2、结合具体事例,体验事情发生的可能性及游戏规则的公平性,会求简单事情发生的可能性大小。
实践与综合运用
1、运用学过的知识解决问题。
2、初步了解分析研究问题的步骤和方法。
四、采取的措施及达到的目标
1、课堂上尽量为学生创设一个学生感兴趣的情境,尽量把问题抛给学生,让学生成为解决问题的主人。另外注意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灵活解题能力。
2、要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加大课堂教学密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3、狠抓课堂教学常规,保证课堂教学有序、高效。教育学生回答问题声音要响亮,别人回答问题要认真倾听,等别人讲完话后再发表自己的意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行为习惯。
4、采用多种方法吸引学生,用机智幽默调节课堂气氛,用各种评价手段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课堂教学务必要精讲精练,讲课要讲到点子上,围绕着知识点出不同类型的练习。对某一知识点的相关知识心里要有数。
五、课时安排:
第一单元: 简易方程 9课时
第二单元 :多边形的面积计算10课时
第三单元 :因数与倍数 5课时。
第四单元 :认识正负数 2课时
第五单元 :分数的意义和性质8课时
第六单元 :对称平移和旋转 5课时
第七单元 :分数加减法 10课时
第八单元 :统计 4课时
第九单元:可能性 2课时
回顾整理——总复习5课时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huqf.cn/articles/229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