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搭船的鸟》教案

发布时间: 2025-07-14 23:20:11

《搭船的鸟》教案

知识与能力:

1.认识“父、啦、鹦、鹉、悄”5个生字,会写“搭、亲、父”等13个生字,理解相关词语的意思。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感受人与动物和谐共处的美好境界,培养学生亲近自然、热爱自然的美好情感。

突破重难点:

重点:了解翠鸟的样子和其捕鱼时的特点。

突破方法:一方面,需要引导学生抓住课文中第2、4自然段认真品读,借助语言文字的描述想象翠鸟的特点;另一方面,还要利用多媒体课件进行直观展现,让他们更为准确地感受其样子美、捕鱼时动作快的特点。

难点:感受人与动物和谐共处的美好境界。

突破方法:教学过程中,既需要引导学生从文中作者对翠鸟的细致观察与生动描述中感受“我”对翠鸟的喜爱,同时,还要借助画面,并从文中翠鸟“搭船”的行为中进一步体会翠鸟对人的信赖,从中真切感受人鸟共处的美好意境。

教法与学法推荐:

教法:创境激趣法,借助游戏、多媒体课件、情境演示等方式,创设趣味学习情境,更好地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从而更好地融入到画面中,体会文章的情感;点拨指导法,在学生感悟词句以及文章情感的过程中,教师要适时予以点拨指导,让他们不断提升对语言文字的感悟能力。

学法:读中想象法,在朗读的过程中展开想象,将自己幻化成故事人物,体会人鸟情,激发对动物和自然的热爱之情;情境表演法,在准确感知翠鸟捕鱼特点的同时,进行情境表演,不断深化对文中动作词的理解,并更好地体会翠鸟捕鱼的动作之快。

师生齐准备: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搜集有关翠鸟的文字和图片资料;生字卡及“生字包”

学生:了解关于翠鸟的知识;自主阅读课文。

课时巧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认识“父、啦、鹦、鹉、悄”5个生字,学会“搭、亲、父“等13个生字,理解相关词语的意思。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感知课文内容,初步认识翠鸟。

教学过程:

一、课件激趣,引入课题

1.课件出示教材插图,引导学生观图说图:

师:孩子们,你们从图上看到了什么?

生:看到了一只小船。

生:我还看到了船头上站着一只鸟。

师:你能用自己的话简单描述这只鸟吗?

生:这只鸟的嘴巴尖尖的、长长的,腹部是黄色的,翅膀上是蓝色的。

师:你观察得非常仔细,你喜欢这只鸟吗?

生:喜欢。

师:那么这是一只什么鸟呢?孩子们,你们谁能准确地告诉老师?

生:这是一只翠鸟,我是通过朗读课文知道的。

师:不错!你们对翠鸟了解多少呢?

生:我只知道翠鸟喜欢捕鱼,别的我就不太清楚了。

师:老师这里有一些关于翠鸟的小知识,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2.课件出示翠鸟的图片及文字资料,教师简单讲解,同时引出课题:这只站在船头的翠鸟这是要干什么呢?孩子们,让我们走进今天的课文(板书课题:搭船的鸟)。

3.指导学生齐读课题,注意“搭”读第一声,是指“乘坐”的意思。

【设计意图】此环节教学借助多媒体课件展示教材插图,让学生通过聚焦画面对翠鸟有了初步的感知,同时又非常自然地引入了新课的学习。

二、自主朗读,疏通词句

1.教师范读课文,引导学生认真倾听朗读并想一想自己从听读中对课文有了哪些简单的认知(知道了翠鸟的样子很美丽、了解了翠鸟会捕鱼……),教师肯定学生对课文的了解,同时引导他们自主朗读课文。

2.学生自主朗读,教师提醒他们注意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不好的字词可以请教同学、老师,同时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

3.检查学生自主朗读情况:

(1)认读生字小游戏:教师将写有课文生字的卡片放在准备好的“生字包”中,接着指名学生从中抽取生字卡片,然后准确读出生字的读音,教师适时将读错的生字卡片贴在黑板上,再次进行易错读音生字集中强化朗读指导。

(2)引导学生认真观察课后生字,想办法记住生字的字形,教师引导他们注意利用已有生字认知经验进行个性化识记(“鹦、鹉”两个字组合起来是鸟的名字,所以都有“鸟”,而左边的部分都是它们的读音……),教师适时引导他们利用形声字的构字规律、形近字比较、熟字加偏旁识记法等记住生字的字形。

(3)课件出示本课要求会写的生字,引导学生观察生字的结构和笔画等特点,看看在书写的时候哪些字需要特别注意。教师根据学生的交流重点聚焦“翠、嘴、吞”三个生字,并指名三位同学板演生字,其他同学进行书写评价,教师适时进行修正与范写指导。提醒学生注意:“翠”上面的“羽”要写得稍扁且竖钩变竖画,下面“卒”的中间部分要紧凑,另外最下面的横画较长且略有弧度;“嘴”左边的“口”较小,右边上半部分的“此”写得略扁而宽;“吞”上展下收,上面的“天”撇、捺要舒展,下面的“口”则要写得扁而阔。学生根据教师的范写指导描红临写四个生字,同时书写其他生字,教师**检查书写情况,及时予以书写强调指导。

(4)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教师根据学生的朗读情况,及时进行部分句段的朗读指导。

【设计意图】此环节教学主要借助自主朗读与规范指导结合的形式,让学生初步与文本进行了对话,并在此过程中有效夯实了字词句的朗读基础。

三、整体感知,认识翠鸟

1.引导学生认真朗读课文,看看课文共有几个自然段,每个自然段分别写了什么内容?试着用自己的话概述每段话的意思。

(1)学生读书思考,与同学、老师交流自己的思考结果,教师适时予以点拨归纳(第1自然段主要写了“我”和母亲雨中乘船去外祖父家;第2自然段写一只美丽的小鸟站在船头;第3自然段写小鸟引起了“我”的好奇;第4自然段写小鸟捕鱼本领很高;第5自然段写母亲告诉“我”小鸟是一只翠鸟)。

(2)指导学生试着根据每自然段的意思概述课文的主要内容,注意用简单的话讲清楚即可,教师再次补充归纳(主要写了“我”在雨中乘船去外祖父家的途中发现并认识翠鸟的过程)。

2.过渡引入:这到底是一只怎样的翠鸟呢?孩子们,让我们再读课文,找出描写翠鸟样子的段落,看看它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黑板上张贴翠鸟的图片)。

(1)学生自读圈画,试着从文中找出能概括翠鸟样子的词语。

(2)课件出示第2自然段,引导学生交流,教师板书:样子美,同时引导他们再读文段,看看这段话中作者重点抓住了翠鸟样子的哪一方面特点来写的。

(3)学生继续交流,教师适时引导学生明确这段话主要是抓住了翠鸟的颜色来写的,同时引导他们看看都写了翠鸟哪些地方的颜色。教师适时归纳板书:羽毛、嘴巴,同时出示翠鸟以及鹦鹉的图片,引导学生体会翠鸟的色彩美(板书:色彩鲜艳),并与鹦鹉进行对比,体会其“漂亮”的特点。

(4)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第2自然段,注意边读边想象翠鸟的样子美。

【设计意图】此环节教学主要采取了图文结合法,让学生通过课文语言文字的描述,建立了对翠鸟样子的认知,同时借助直观的媒体课件呈现,更进一步感受到它的美丽,初步激发了对翠鸟的喜爱之情。

四、课堂小结

这么可爱的翠鸟,它是搭船到哪里去旅行吗?孩子们,下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课文《搭船的鸟》。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感受人与动物和谐共处的美好境界,培养学生亲近自然、热爱自然的美好情感。

教学过程:

一、回顾导入,引入学习

1.听写本课生字词,课件出示词语,引导学生对照大屏幕自主进行听写评价,然后反馈听写情况,教师抓住普遍出现书写错误的词语再次进行识读、书写巩固。同时指名试着用上其中的几个词语概述课文的主要内容。

2.课件出示翠鸟图片,引导学生根据上节课的学习试着描述它的样子,并说说课文又是如何来描写的(抓住它的颜色),同时指导学生有感情地齐读课文第2自然段。

【设计意图】此环节教学利用词语听写、用词语串讲课文等形式,让学生有效进行了认知学习,同时,利用图片引导学生来描述翠鸟,巧妙实现了文本学习的内化过程。

二、精读课文,走近翠鸟

1.过渡引入:孩子们,让我们将目光聚焦到河面上行驶的小船上,你都看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呢?

(1)引导学生认真、正确地朗读课文第1自然段,想一想自己似乎看到了什么,又听到了什么?

(2)学生读书想象,与同学交流(似乎看到了雨下得很大,听到了雨点打在船篷上发出的声响……),教师适时出示第1自然段,引导学生再读课文,找到看到的、听到的相关描写,体会雨下得很大的情形。同时抓住最后一句体会船夫在雨中摇橹十分吃力的样子。

(3)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句子,注意读出画面感以及“雨大”的特点。

2.谈话激趣:雨停了,“我”看见一只美丽的鸟儿站在船头。孩子们,如果你就是文中的“我”,此时你会有什么想法?

(1)学生思考交流:

生:咦?这是什么鸟呢?怎么会这么美丽?

师:是的,上节课我们已经见识了它美丽的样子,因为它浑身都是鲜艳的色彩。

生:它是什么时候飞来的呀?我怎么没有注意到?

师:雨太大了,你确实没有注意到。

生:它这是要干什么?难道是想跟我们一起去外祖父家?

师:对呀,我们这可是要到外祖父家去呢,如果不是,你为什么会站在我们的船头上?

生:我要是能把这只鸟带回家,让它做我的朋友该多好哇!

师:确实是一只人见人爱的鸟儿!孩子们,课文中的“我”跟大家的疑问差不多,小脑瓜里一连冒出来三个问号。来,让我们一起读一读第2、3自然段,注意读出自己的疑问语气。

(2)课件出示第2、3自然段,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注意读出强烈的疑问感觉。

(3)讨论交流:当你读到第3自然段时,你觉得文中的“我”是一个怎样的孩子?学生交流,教师适时引导他们体会“我”善于观察思考的特点。

3.过渡:这样一只美丽的翠鸟,还有一个本领呢,孩子们,认真读一读课文第4自然段,说说翠鸟的“本领”是什么。

(1)学生阅读交流(捕鱼),教师适时引导学生再读课文第4自然段,边读边思考,看看这段话中作者是抓住翠鸟捕鱼时的什么特点来写的。

(2)学生思考交流,教师归纳板书:动作快,同时引导学生再读这段话,看看自己都是从哪些词语中体会到翠鸟捕鱼动作快的。根据学生的交流情况,教师板书:冲、飞、衔、站、吞。

(3)课件聚焦这几个动作词,引导学生说说对这几个词语的理解(都是动作词……),教师适时引导他们从这几个动作词中体会翠鸟捕鱼动作的神速,很短时间内就完成了整个捕鱼、吃鱼动作。

(4)情境表演:指名佩戴翠鸟头饰,表演翠鸟捕鱼的过程,师生评价,教师适时引导他们再次抓住四个动作词体会动作“快”的特点。同时播放翠鸟捕鱼的视频,引导学生边看边深化感知。

(5)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注意强调几个动作词。

4.引导学生朗读课文最后一自然段,看看“我”是如何了解关于翠鸟的知识的。教师适时引导学生抓住“母亲告诉我”这句话,懂得学习不一定都是来自课本,还有其他的途径(如观察自然、询问他人等)。指导朗读,注意读出“我”豁然明白的感觉。

5.指导学生将课文连起来朗读,注意读出翠鸟的特点。

【设计意图】此环节教学主要采取了角色体验法,引导学生展开想象,将自己幻化成故事人物,并在此过程中自然融入到课文画面中,真正实现了近距离了解翠鸟的学习目标。

三、拓展延伸,课堂小结

1.引导学生再读课文,想一想自己从中都体会到了文中的“我”怎样的情感。教师适时引导学生结合自己对翠鸟的感知,从中体会作者对翠鸟的喜爱(板书:爱动物),并引导学生想象人和鸟共搭一船的画面,接下来的故事可能会怎样(翠鸟会继续站在船头捕鱼,一直到“我”下船……)。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引导他们从画面中体会人鸟和谐共处的美好感觉,同时体会“我”对自然的热爱之情(补充板书:爱自然)。

2.教师小结:正因为人不伤害鸟,才欣赏到了鸟的美丽与可爱。更因为鸟不害怕人,才出现了这么和谐、美好的画面,才发生了这么温馨、有趣的故事。孩子们,做个爱鸟爱自然的人吧,相信你也会遇见很多美好的瞬间。

拓展阅读

1、《放小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理解课文内容,懂得要爱护类,知道是人类的朋友。

根据课文内容,展开合理的想象。

学重点、难点:

正确理解课文内容,懂得是人类的朋友,要爱护类。

在朗读中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

小黑板(第一自然段内容)。

小卡片(说一说)。

头饰(小妈妈)。

2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揭题

1.导入:今天,我们学习一篇新课文《放小》。

2.板书课题:放小

3.指名读题,齐读题。

4.质疑:读了课题,你们想知道些什么?

过渡:读了课文,相信你们自己就能明白了。

二、初读课文

1.自读课文,出示要求。(你们一定能做到:读准字音)

2.检查自读情况(出示生字词)

⑴自由读。

⑵同桌互读,相互纠正。

⑶指名同桌读。

⑷“开火车”读(提示多音字“着zhao”),注意正音。

⑸指名领读一类字。

过渡:读准了这些字音,相信你们一定能读通课文。

3.再读课文,出示要求。(你们一定能做到:读通课文)

4.指名分自然段读课文(根据实际情况作出相应的指导,让学生练读)。

5.解疑:谁要放小?为什么要放小

6.出示娇风,说说其外形。

三、学生字

1.出示生字“闪”、“非”、“找”、“想”

2.交流记住生字的方法

3.认识新偏旁

4.学生描红

5.练写《习字册》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第14课《放小》,请小朋友把课题读一遍。学生齐读课题。

2.复习生字新词。

羽毛

一闪一闪

非常

叫唤

决定

找孩子

一定

着急

拍拍翅膀

朝着

3.精读课文

4.自由读课文,思考:这一课讲了谁放小?他为什么要把小放掉?难道他不喜欢小吗?你从哪里知道的?

二、第一自然段

1.指名回答,哪个自然段告诉我们小长得很可爱?

2.小是什么样的?你能把描写小样子的.句子用横线划出来吗?

3.学生在书上划出描写小样子的句子。

4.小长得真可爱,谁来把小的可爱读出来?指名有感情地朗读。

5.你能给“非常可爱”换个说法吗?

6.看到这么可爱的小,你们喜欢吗?那就把喜爱的语气读出来吧!

7.齐读第一句话。

“我”也很爱小,引读“我把它放进……给它……给它……”

板书:小不吃不喝

8.我对小这么好,小高兴吗?(一动不动)

板书:不动

9.看到它不肯吃,不肯喝,我的心里怎么样了?你能把着急的语气读出来吗?指导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10.指导读第一自然段,读出小的可爱,“我”对它的爱和着急。

三、第二自然段

1.正当“我”着急的时候,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齐读第二自然段。

2.笼子里的小在叫,窗外的儿也在叫,而且听起来很焦急,你能把妈妈这种焦急的心情读出来吗?

3.学生自己练习,指名朗读。

板书:妈妈找小

4.妈妈终于和自己的孩子见面了,它们会说些什么呢?小会说些什么呢?妈妈会说些什么呢?

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进行说话练习。

让两个学生戴上头饰表演。

四、第三自然段

1.有一首歌大家都会唱《世上只有妈妈好》,虽然笼子里有食吃,有水喝,但是离开了妈妈,失去了自由,到哪里去寻找幸福啊?看到它这么痛苦,(引读)“我”决心……

2.学生边加动作边读第三自然段。

五、第四自然段

1.小对着“我”拍拍翅膀,像是在说“谢谢你”,它还会对“我”说些什么呢?

学生自由发挥想象,练习说话。

2.“我”放走小高兴吗?从哪儿看出来?

3.指导有感情地读第四自然段。

六、结课文,齐读全文。

师指着板书,总结全文:虽然小很可爱,“我”对小很关心,可它离开了妈妈,离开了蓝天,失去了自由,小一点也不快乐,所以,“我”决心放小

感情地朗读全文。

回到了大自然会干些什么呢?

先让学生同桌讨论,再指名回答。

师小结学生的回答情况,对学生进行爱育。

七、练习:说一说

()的羽毛()的眼睛()的头发()的嘴巴

2、大班上学期美术《大轮

活动目标:

1、了解大轮的结构,感知纸版画的艺术效果。

2、通过师的示范和讲解,了解纸版画的制作方法和制作程序。

3、喜欢纸版画创作活动,并能认真地完成整个操作过程。

活动准备:

1、幼儿用书人手一册,实物投影仪一台。

2、每张桌子上有:厚纸板、剪刀等材料若干,白纸幼儿人手一张。

3、在活动室的前面还有两张桌子,桌子上有底纹笔若干,黑色颜料盘二到四盘,白纸或蓝色纸的数量与幼儿人数相等。

活动过程:

1、观察纸版画《大轮》,感知轮的结构以及纸版画的`特点。

◎用实物投影仪放大幼儿用书,引导幼儿看图说说:图上有什么?

师:轮是什么样子的?这个轮与我们以前见过的轮有什么不一样?

◎引导幼儿从画面的色彩、线条、轮廓等方面进行观察和比较,感知纸版画与其他绘画的不同,告诉幼儿这种绘画的手法叫做:纸版画。

2、引导幼儿观察桌子上的操作材料和范例,想象制作纸版画的方法。

3、示范讲解制作纸版画的方法。

师:轮身是什么形状的?

师用剪刀在厚纸板上剪一个梯形,并贴在白纸的下方。

师:轮舱是什么形状的?窗子是什么形状的?

师剪长方形和许多小方形,并贴在白纸的下方。

◎用纸板剪一些其他装饰物,例如:救生圈、红旗、烟囱、云朵、铁锚等,贴在画面上。

◎在前面的涂色拓印区,用底纹笔蘸上黑色颜料,一笔一笔从左到右、从上到下地给大轮涂满黑色。

◎用一张白纸覆盖在黑色的大轮纸上,并用手来回的压印纸张,最后轻轻地揭开覆盖在上面的纸。

4、幼儿操作活动。

讲解操作注意事项:

◎在幼儿剪贴一艘大轮时,提醒幼儿轮要做大一点。

◎在涂色的时候,提醒幼儿涂色要均匀。

◎在拓印的时候,不能移动覆盖在上面的纸。

5、展示幼儿的作品,注意提醒幼儿不触及画面,并保持画面整洁和自身整洁,同时结合操作过程的要点进行评价,引导幼儿欣赏纸版画的特殊艺术效果。

3、纸和风筝

语文备课大师 xiexingcun.com 目录式免费主题备课平台!

《纸和风筝》是一个感人至深的故事。纸和风筝带着问候,带着祝福,带着谅解,带着浓浓的真情,在山顶和山脚架起了一座友谊的长桥。纸和风筝让小松鼠和小熊成了好朋友,成了维系、发展他们友谊的纽带。

故事的感人之处在于,当松树和小熊为了一点小事吵了一架之后,他们表现出的内心的失落和难忍的痛苦,以及修补“裂痕”的独特的方式和感人场面。生活中,当我们的感情和友谊产生“裂痕”的时候,赌气只能使“裂痕”扩大,容忍和谅解才是最好的解决办法。敢于率先伸出友谊的手,是令人敬佩的。 学习目标:

1.认识8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在学中引导学生分析字形,自主发现识字规律。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阅读中体会小松鼠和小熊的友谊。 3.引导学生在阅读中对怎样交朋友和维护友谊, 有一定的感受。 学重点、难点:

1.能正确熟练地认识本课生字词。

2.体会松鼠和小熊真挚的友谊。感受友谊带来的快乐和失去友谊的痛苦。 学过程:

课前积累:照样子说词语

绿油油

干干净净

又细又长

一本正经

一、初读课文。

1.读准字音,读通每一句话。

2.想想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建议你在读课文的时候,拿起铅笔,边读边画出本课不认识的字,想办法认识它。)

二、自我检测:

1.我会读这些词语:

乐坏了 扎风筝 抓住 草莓 幸福 吵架 受不了

傍晚

难过

飘荡

漂流

2.我会认这些生字:坏

受 3.我能读好长句子:

山顶上再也看不到飘荡的风筝,小溪里再也看不到漂流的纸了。

语文备课大师 xiexingcun.com 今日用大师 明日做大师! 语文备课大师 xiexingcun.com 目录式免费主题备课平台!

傍晚,松鼠看见一只美丽的风筝朝他飞来,高兴得哭了。

三、细读课文,理解感悟

1.本课讲了一个什么故事?故事中的主人公是谁?他们住在哪里? (小松鼠和小熊是好朋友,因为一点小事而吵架,后来,纸和风筝又使他们俩成为了好朋友。小松鼠住在山顶,小熊住在山脚。有一条小溪从山上流下来,正好从小熊家门口流过。)

2.感悟“交友之乐”

和风筝是怎样使他俩成为好朋友的?哪些词句写出了松鼠和小熊成为好朋友后的快乐心情?

A、乐坏了:小熊为什么乐坏了?“乐坏了”是怎么乐?(小熊太高兴了。小熊开心极了。„„)

B、乐坏了:松鼠为什么乐坏了?他心里会怎么想? 3.领会“失友之苦”

和风筝让小熊和小松鼠成为了好朋友,这是一道多么美丽的风景啊!可是有一天,山顶上却看不到飘荡的风筝了,小溪里再也看不到漂流的纸了,这是为什么呢?(他们吵架了)他们吵架后的心情如何呢?(读一读,画一画)

4.体验“和好如初”

他们是怎样和好如初的?心情怎样呢?

5.小松鼠和小熊和好了,如果你是小松鼠,你会在纸里写点什么呢?如果你是小熊,你会在风筝上写点什么呢?

四、课后巩固:

1.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量词。

一(

)小溪

一(

一(

一(

)松果

一(

)小事

一(

)纸 2.先比较“漂、飘”两个字的异同,再选词填空。

)呀(

),(

)到了小熊的家门口。

)呀(

),(

)到了松鼠的家门口。

山顶上再也看不到(

)荡的风筝,小溪里再也看不到(

5、纸和风筝又让他们俩成了好朋友,请小朋友读读这首诗,让友谊传遍你我他。

友谊就是风筝飘呀飘, 友谊就是纸漂呀漂, 友谊就是祝福一串串;

友谊就是得到了就会快乐,

语文备课大师 xiexingcun.com 今日用大师 明日做大师! 语文备课大师 xiexingcun.com 目录式免费主题备课平台!

友谊就是失去了就会难受; 友谊就是祝你幸福! 友谊就是祝你快乐!

6、把这个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

语文备课大师 xiexingcun.com 今日用大师 明日做大师!

4、纸和风筝

学内容:

小学语文材第三册P92—9

4学目的:

1、认识“8个生字,会写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松鼠和熊友谊。

3、借助插图,了解课文内容。

4、感受人物喜怒乐情感变化,使学生怎样交朋友和维护友谊有一定感受。

学难点重点:

重点:了解课文内容,使学生对怎样交朋友和维护友谊有一定感受。

难点:感受人物内心喜怒哀乐的情感变化。

时安排:

2课时

学过程:

第一课时

学目标

认识8个生字,会写8个字,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具准备。

生字卡片、图片。

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看了这个题目你想到了什么?(学生质疑)

1、识字写字。

2、自由读课文:画出生字拼音读准字音。

3、利用图画辅助识字:观察

一、二幅图,体会“乐坏了”“扎风筝”“抓住”“幸福”的意思,并认读其中的生字。

4、利形声字的规律识字。利用形声字的特点学习“抓、莓、吵”三个声字。读准字音,理解字义。

5、重点分析“坏、扎、抓、幸、福”。

1、指导写字:重点指导“幸、抓、祝、福”。

幸:上下结构,右边是“土”不是“士”

祝福:两个字的左边都是“示补旁”。不是“衣补旁”。

二、初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的内容。

三、自由读课文:说说你读后有什么感受。

四、师范读课文:听后说说你有什么一步的感受。

五、板书设计。

坏 扎 抓 莓 幸 福 吵 受

第二课时

学目标。

了解课文内容,感受人物内心喜哀乐的情感变化。

具准备。

图片、生字。

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出示词语:学生开火车词语。

山顶、山脚、小溪、风筝、纸、松果、草莓、纸条、屋顶、门口、幸福、快乐、愿意、漂亮、飘荡

复习生字读音。(出示卡片,认读生字)

二、朗读感悟。根据下面问题,找到相应段落。并朗读中,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1、小熊第一次拿起纸,心里可能怎么想。

2、为什么“山顶上再也看不到飘荡的风筝,小溪里再也看不到漂流的纸了”?

后来小松鼠放了一只纸,如果是你,你会主动放这只纸吗?

三、举行朗读比赛。先小组比赛,一人读,其他成员做评委。选出代表在班上比赛。全班同学进行评价。

(四)用自己的话讲述这个故事,并说说读后的感受。

四、板书设计。

松鼠 小熊 和睦相处

5、纸和风筝

学目标】

1.认识8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在学中引导学生分析字形,自主发现识字规律。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阅读中体会小松鼠和小熊的友谊。

3.引导学生在阅读中对怎样交朋友和维护友谊,有一定的感受。

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

师出示纸和风筝,板书“纸”“风筝”两词。

师分别找学生读词,并请学生在这两个词之间写一个字,把这两个词连起来读。

师写“和”字。)

二、初读课文

要求同学们在读课文的时候,拿起铅笔,边读边画出本课不认识的字,想办法认识它。

三、检查学生识字情况

1.强调通过汉语拼音识字的重要性。

2.游戏识字。(玩“识字魔方”。)

师把识字小魔方发到学生手里,宣布游戏规则:每个小组选一个代表,把手中的魔方向上抛,落在桌子上,正面朝上的字是哪一个字,我们就一起读出那个字,如果有同学读错,我们就一起来帮帮他。(学生分组活动,师来到学习小组和学生一起玩。)

3.猜字谜。每字头上长颗草:莓!很少张口见面闹:吵!

4.检查识词情况:幸福、愿意、扎风筝、漂流、飘荡。

四、写字练习

选“幸、福”两个字进行练习。(师板书“幸、福”两字,边写边讲解两个字的占位;学生练习,师**,提醒写字姿势。)而后练写“扎”“抓”以及“坏”“松”。

五、读书情况检查

学生接读课文,师检查初读课文情况。

此时的接读课文(找11个学生)既是对学生读文的一个较全面的检查,同时又是引领全班同学对文本进行的第二次整体感知与把握。

六、细读课文,理解感悟

.通过自己读课文和听这几位同学读课文,让学生了解本课讲了一个什么故事?故事中的主人公是谁?他们住在哪里?

师贴图,根据学生回答简笔画出一座山,小松鼠住在山顶,小熊住在山脚。有一条小溪从山上流下来,正好从小熊家门口流过。)

他们之间发生了什么事呢?请同学们小声读一读课文第2、3自然段。

(学生:小松鼠折了一只纸送给了小熊。)

2.指名读课文第二自然段。

(生读出示第二自然段。)

3.比较句子。

(出现不带“漂呀漂”的句子和带有“漂呀漂”的句子)你们读一读比较一下看有什么不同?

4.体会“漂呀漂”的含义。

5.小带着礼物和祝福漂到了小熊的家门口,快看小熊是什么样的!

(出现小熊乐坏了的画面。)

我们来读一读课文第3自然段。(指名读。)

谁能说说小熊为什么乐坏了?

(学生体会他得到朋友的祝福才真的乐坏了!)

6.同学们通过自己的努力,把第2、3自然段读得那么好!相信4、5自然段你们会读得更棒!自己先练一练吧!

(学生练读4、5自然段。)

7.这次我们推荐我们班读课文最棒的同学来读给大家听。(指名读。)

8.男女生比赛读这两句话,看谁读得更好!

9.漂呀漂的纸和飘呀飘的风筝让他们俩成了好朋友。可是有一天,他们俩因为一点小事吵了一架,山顶上再也看不见飘荡的风筝、小溪里再也看不见漂流的纸了。

(操作出现第7自然段,音乐声中师范读。)

同学们,听老师读到这里,你们的心情怎样?试着读一读,把你的这种感受读出来。

(生自发地有感情地读课文第7自然段。师接着学生读,有感情地读出第8、9两个自然段。)

0.过了几天,又怎么样了呢?读读课文最后的两个自然段。要读出自己的感悟!

(指名学生读松鼠写在纸条上的话。)

师范读,提示学生注意到这里的标点符号是感叹号,同时体会着松鼠的心情读。(生练读。)

1.师生一起读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

2.启发想象当小熊看到一只只纸向他漂来时会有何举动?

(生体验回答:他会高兴得哭了,他会把所有的风筝全都放上天空!)

(出现风筝满天,纸满溪的画面。)

七、结课

课文学到这里,想不想对他们说点什么?

(师据学生回答出示:“拥有朋友,一生幸福”几字。)

点击查看更多《搭船的鸟》教案相关内容»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huqf.cn/articles/23911.html

热门阅读

  1. 清代翡翠杆毛笔的竞拍日记
  2. 各个击破怎么造句
  3. 《七颗钻石》最新教学设计模板
  4. 忧郁的荷花诗歌
  5. 民风民俗手抄报版面
  6. 感恩同学送的药物励志短文
  7. 长征的感人故事
  8. 课文《去年的树》优秀教学设计范文
  9. 你遭遇过1849次拒绝吗读后感
  10. 2016重阳节的祝福语
  11. 销售目标责任协议书
  12. 《苏州园林》的教案设计
  13. 2016年冬至短信群发祝福语
  14. 201年清明节手机短信祝福语
  15. 班主任经验交流的演讲稿
←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