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熊请客》教案

发布时间: 2025-07-14 23:21:19

《小熊请客》教案

教学内容:

教科书P20—P21“填一填”、“说一说”及“练一练”第1-4题。

教学目的:

1、在学习2、3、5乘法口诀的基本上引导学生学习4的乘法口诀,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学习方法。

2、掌握4的乘法口诀,能运用4的乘法口诀正确计算和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3、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分析能力。

教学过程:

一、复习准备

开火车口算卡片:5×8 5×5 5×3 6×2 9×5

3×4 2×8 4×5 7×2 3×6

(个别说说应用哪句乘法口诀)

二、学习新课

1、创设情境,引入新知。

师:今天小熊家来了许多客人,小熊采了许多红果,要把它们串成糖葫芦请客人们吃,我们一起来算一算小熊准备了多少红果吧。

2、自主探究,获取新知。

贴出一串糖葫芦图和表格。

师:小熊想把4个红果串成一串,那么2串有多少个红果呢?3串、4串……9串分别有多少个呢?你能用所学的方法列式解答,并编出乘法算式吗?

(可先请一名基础较好的学生说出4×2=8或2×4=8,再编出口诀。)

(1)独立思考,填写表格。

(2)小组交流填表结果和自己的思路。

(3)小组派代表汇报结果。

板书算式和口诀。

(学生通过前面5、2、3的乘法口诀的学习,已对此类新知的学习过程及方式有了一定的了解,可以放手让学生自己完成填表,写乘法算式和编口诀的工作。)

(4)学生齐读口诀。

三、运用新知,解决问题

1、记忆口诀。

独立背诵4的乘法口诀;同桌互背;师生对口令;小组选代表比赛对口令,看谁说得又对又快。

2、说一说。

可采用小组接龙游戏,引导学生用数桌腿来记忆口诀。

3、“练一练”第1题“连一连”。

学生理解题意,再独立完成,指名说说自己的想法。

4、“练一练”第3题。

此题也应先让学生弄懂图意,再独立填写算式,说说自己列算式的思路和算式的含义。

5、“数学游戏”

先算出每个算式的结果,小组合作找出复数的规律,按规律走出迷宫。

四、小结

这节课你学会了哪些知识?有什么收获?

拓展阅读

1、班社会鸡妈妈反思

设计思路

根据班幼儿学习数的特点来看。孩子学数比较形象、直观。因此,设计了这一学活动。让幼儿通过师所提供的特定材料来感知“1”和“许多”,使幼儿在愉悦的气氛中感知数概念。并通过游戏“找蛋”“还蛋”来感受帮助别人的快乐。

活动目标:

1、愿意参加游戏,感受帮助别人的快乐。

2、感知 “1”和“许多”。

3、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4、培养幼儿对事物的好奇心,乐于大胆探究和实验。

5、激发幼儿对科学活动的兴趣。

活动准备:

1、老师扮鸡妈妈,幼儿扮鸡。

2、活动场地布置许多树、草(草内有若干鸡蛋和一只鸭蛋)。

3、一幅《母鸡生蛋》图,鸭木偶一个。

活动过程:

一、找蛋

1、老师和幼儿一起唱歌曲《母鸡下蛋》。

问:鸡宝宝你们听见了什么?

2、师:哎呀,我生了好多好多的蛋不知道掉到哪里去了,你们帮我找一找。

幼儿找蛋。

二、还蛋

1、引导幼儿发现其中有一只不同的蛋。

2、师:这一只蛋怎么不一样的?(本文.来源:快思.网)和你们手里的蛋有什么不同?(颜色、大)它不是妈妈生的?会是谁生的?

3、鸭妈妈找不到自己的蛋会怎样?

4、鸡宝宝把鸭蛋还给鸭妈妈。看看鸭窝里有没有鸡妈妈生的蛋。

三、玩蛋

1、玩蛋宝宝。(幼儿随意的在地上摆弄滚动)

2、师:鸡宝宝把蛋放到篮子里,你给我一个,你也给我一个-----。现在我的篮子里有多少蛋?(许多蛋)。

四、画蛋

1、师:咯咯嗒,咯咯嗒谁在生蛋呀?(出示《母鸡生蛋》图)原来是这只鸡妈妈要生蛋了,看看它生了几只蛋?

2、师:咯咯嗒,咯咯嗒它又要生蛋了,我们一起把它生的蛋画下来。

3、师和幼儿一起把画贴在墙上,朋友以后再来给鸡妈妈画蛋。

在本节活动中幼儿都能积极的参与其中,并且都能够正确的区分“1”个“许多”,但在活动设计中感知“许多”的环节有点弱,在以后的学中我会吸取本次的训把过程设计的更合理!争取在以后的学活动中自己有更完美的表现。

2、班社会鸡妈妈反思

活动目标

1.理解散文诗的主要内容,感受散文诗的语言美。

2.学说重叠词:乌黑乌黑、金**金**、洁白洁白。

3.感受诗歌中鸡妈妈对鸡的爱。

活动准备

《鸡妈妈的翅膀》课件,鸡妈妈、鸡的图片黑、**、白色各一张,鸡妈妈和鸡头饰若干。

活动过程

1.回忆已有经验,激发幼儿兴趣。

师:老鹰捉鸡的游戏中,鸡妈妈用什么保护鸡?鸡妈妈的翅膀是什么样子的?

2.初步理解散文诗主要内容。

播放课件,师朗诵散文诗,提出问题:

鸡妈妈翅膀下藏着什么?花花是什么颜色的?

黑花,乌黑乌黑;**花,金**金**;白花,洁白洁白。

“乌黑乌黑”这个词前面两个词和后面两个词是一样的,这样的词是重叠词。

找一找生活中“乌黑乌黑、金**金**、洁白洁白”的东西并说一说。

3.完整欣赏散文诗,感受鸡妈妈对鸡的爱。

鸡为什么藏在鸡妈妈的翅膀下?(出自:快思老师网)鸡藏在鸡妈妈的翅膀下会有什么感觉?鸡妈妈是怎样保护鸡的?

情感拓展:妈妈是怎样爱你的?你该怎样爱妈妈?

4.师幼表演散文诗,学说重叠词。

师扮演鸡妈妈,幼儿分别戴鸡头饰。师朗诵到“黑花”时,黑鸡走出来,并说叠词“乌黑乌黑”; 师朗诵到“**花”时,**鸡走出来,并说叠词“金**金**”;师朗诵到“白花”时,白鸡走出来,并说叠词“洁白洁白” ,最后,鸡妈妈和鸡们一起唱跳。

活动延伸

回家做一件爱妈妈的事情。

本次活动我使用了学PPT,还使用了许多学图片,都是帮助孩子更好的理解、学习散文内容。语言课涉及识字,所以我制作了字宝宝帮助孩子学习、认识重叠词。活动中,我注意自己的语气语调,给孩子制造和谐的气氛让孩子更好更快的进入到课堂中去。思路清晰,把握好活动的重难点,通过图片,并结合幼儿的生活经验,孩子很快就熟悉散文,很好的掌握了重叠词乌黑乌黑,金灿金灿,雪白雪白。并采用了游戏的形式,进一步巩固理解散文的内容。活动中幼儿积极参与,对颜色和形容词了解比较好。需要改善的是:多把语言课的发言权交给孩子,让孩子自主学习,多培养孩子发现事物的眼光。

3、猫的人的班语言

相关知识:

猫哺乳动物,体色为黑白两色,圆圆的脸颊,大大的黑眼圈,胖嘟嘟的身体,标志性内八字行走方式,也有解剖刀般锋利的爪子。是世界上最可爱的`动物之一。在地球上生存了至少800万年,被誉为“活化石”和“中国国宝”,全世界野生大猫不足1600只,属于中国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活动目标:

1. 懂得到别人家做时要有礼貌。

2.能说出白兔有礼貌,没礼貌的主要事例。

活动准备:

2.故事中的动物的头饰 布置成猫家的背景。

活动过程:

一、出示猫图片——设疑导入。

出示猫图片

t:这是谁?今天猫要好朋友到家里来做,你们猜他会谁?

t:想想,会有谁到它这个家里去呢?我们来听听故事《猫的人》是怎么说的!

二、欣赏故事——分层解析,理解情节。

1.听故事第一段提问

t:猫家来了谁?它们两个谁有礼貌?你从哪里看出来的?(播放ppt1)

2.引导幼儿说出白兔有礼貌,没礼貌的主要事例。

3.结:白兔真有礼貌,没礼貌。

t:那你喜欢白兔还是?为什么?

4.听第二段故事引导幼儿讨论

t:如果你是白兔,你会去你家做吗?为什么?

三、完整欣赏故事

1.跟着课件认真倾听故事。

2.学一学猫和白兔之间有礼貌的对话。

四、创编情节——迁移经验,发散思维。

t:如果你是白兔,你会去你家做吗?为什么?

t:我们来朋友扮演故事中的动物来表演故事猫的人。(老师给幼儿分角色表演做的情节。)

t:我们朋友应该向谁学习做有礼貌的人啊?(幼儿自由说说)

t:一名朋友来给大家说说如何做一名有礼貌的人。

五、延伸

1.讨论:如果你去猫家做,你会怎么做?

2.t:现在我们也去猫家做吧!

今天,朋友来做。 “笃笃笃”——谁来了,在轻轻的敲门?

猫快门一看,是白兔来了。白兔说:“猫,你好!”猫说:“你好!进来吧!坐。”

猫端来一杯水,用两只说捧着,说:“喝水吧!”白兔用两只手捧着杯子,说:“谢谢!谢谢!”

“嘭嘭嘭”——是谁来了,把门敲得这么响?猫开门一看,原来是

猫搬过一把椅子,没等他说坐,已经坐在床上了。猫端来一杯水,对说:“喝水!”看也不看,说:“我不喝我要搭积木!”猫说:“那我们一起搭桥,好吗?”

白兔说:“好”。

说:“不,我要自己搭房子!”它拿了很多积木,一块一块地往上堆,堆的很高。猫和白兔只好用剩下的几块积木,一起搭桥。

“哗啦”一声,搭得房子倒下来了,把猫和白兔刚搭好的桥也碰到了,大笑起来了。回家了。白兔也要回家了,他对猫说:“猫,再见!明天你到我家来玩。”猫高兴地说:“我一定来!”

白兔在回家的路上,走过的家门口,它想:“要不要也明天家里来玩呢?”

4、班社会鸡妈妈反思

活动目标:

1、体验撕纸活动的乐趣。

2、初步尝试沿记号进行撕纸活动。

3、会用它们大胆地进行艺术表现与创造,喜欢装饰。

4、能展开丰富的想象,大胆自信地向同伴介绍自己的作品。

活动准备:

1、具:可操作性图片(鸡妈妈)一张,草地鸡窝背景图一张。

2、画好的圆形(鸡蛋)每人两、三个,糨糊6瓶、盘子6只。

活动过程:

一、出示可操作性图片(鸡妈妈)。

师:看,谁来了?

(一母鸡出来)猜猜这只母鸡到草地上来干什么?

看看它在干什么?(一母鸡下蛋,蛋都跑到草地上)。

师:母鸡生了很多蛋宝宝,可是蛋宝宝太调皮了,看,都跑出鸡窝了?鸡妈妈找不到宝宝很着急,我们一起帮它把蛋宝宝找回鸡窝好吗?

二、示范撕蛋、贴蛋及讲解规则。

1、第一次示范

师:看,我找到一个蛋宝宝,它躲在盘子里,我来把它取出(画好的圆形来)。沿着上面的画好的圆,两只手慢慢地撕,手慢慢地移,止到撕成圆形(蛋宝宝)

师:沾点糨糊,涂在蛋宝宝身上,然后轻轻地送回鸡窝(示贴在鸡窝上)。

2、第二次示范

个别幼儿上来操作,师及时纠正错误的地方。

3、师:还有很多蛋宝宝没有回家,鸡妈妈很着急,我们朋友一起帮它找到蛋宝宝,送回鸡窝好吗?

4、注意,先撕开一个口子,然后一手捏住圆形(蛋宝宝),一手捏住外边,慢慢地撕,沿着画好的圆撕。提醒幼儿注意卫生,把撕下来的废纸扔在篮子里。

三、幼儿创作,师指导

1、引导幼儿沿着圆点进行撕纸。

2、指导能力弱的幼儿。

四、欣赏,评价

1、你喜欢哪幅图上的蛋宝宝?为什么?

2、师介绍一幅撕的光滑,构图到位的画。

撕纸活动是训练孩子手部肌肉群的一项精细运动,能发展孩子手的灵巧性和手部肌肉群的控制力。对于班的孩子来说,简单的撕纸,比如撕面条、撕方块粘贴等,这些都没什么难度,能让孩子很容易就体验到成功的快乐,以前我也让孩子们用废旧的报纸撕过,今天的活动《帮鸡妈妈找蛋》就是在这个基础上增加了难度,首次尝试沿记号进行撕纸,撕出有规则的圆形(鸡蛋),活动前我估计一般孩子能完成的,可实际操作过程中却发现孩子们困难重重,有的甚至手足无措。我仔细分析了原因:首先,这些孩子大多是独生子女,在动手能力方面几乎都没有重视过培养,做任何事都是大人一手操办的,导致这些这些孩子一遇到要动手操作的活动就显得很茫然,不知道该从哪里入手,只会说“老师,我不会”。他们的撕纸有些其实就是“拉”纸,这对于班的孩子确实有些困难,需要空间概念和手部力量及手眼协调等能力,所以我想多练习就能提高他们这方面的发展。但是大部分孩子完成的还是比较好的,第一个环节我创设了情景,让幼儿以帮助鸡妈妈找蛋来激发他们创作的欲望,而且我在示范时,语言用的比较有趣,动作夸张,孩子们一下就被吸引住了,在我反复强调并演示了几次撕纸的动作要领之后,孩子们也能按照我的方法撕了:一只手的大拇指和食指按住鸡蛋,另一只手的大拇指和食指沿着外边的记号撕,慢慢的移动按住鸡蛋的大拇指和食指,虽然孩子们有着的个别差异,撕出的作品也不相同,但他们看到自己的作品被贴到了“鸡妈妈”的身边,都体验到了成功的快乐。

我想撕纸是一个反复练习、不断提高的过程,以后要给予幼儿多练习撕的机会,让他们在做做玩玩中体验成功的快乐!

点击查看更多《小熊请客》教案相关内容»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huqf.cn/articles/24377.html

热门阅读

  1. 2016光棍节精选祝福语
  2. 喜迎元旦手抄报文字
  3. 2016乔迁之喜祝福语
  4. 和“妈宝男”谈恋爱是什么感受?3个故事带给你最真实体验
  5. 欢庆圣诞手抄报文字
  6. 法学毕业生自我鉴定
  7. 201年本命年祝福语精选
  8. 最新《画风》的教学反思范文
  9. 课文《二泉映月》教案范文
  10. 诚实守信的日记350字
  11. 201年经典护士节祝福语50句
  12. 2019年新春祝福诗句
  13. 大学生形象展示大赛活动策划书范文
  14. 我真的想你了美文
  15. 公主童话故事《会猜谜语的公主》
←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