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雪的诗词名句

发布时间: 2025-07-16 18:15:06

咏雪的诗词名句

1、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

2、开门枝鸟散,一絮堕纷纷。——司马光《雪霁登普贤阁》

3、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要知松高洁,待到雪化时。

4、江山不夜月千里,天地无私玉万家。

5、夜深知霄重,时闻折竹声。——唐·白居易

6、残雪压枝犹有橘,冻雪惊笋欲抽芽。

7、天街飞辔踏琼英,四顾全疑在玉京。——裴夷直《和周侍洛城雪》

8、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9、日暮诗成天又雪,与梅并作十分春。——宋·卢梅坡

10、江山多娇,嵌缀冬月一轮俏。

11、日暮诗成天又雪,与梅并作十分春。——卢梅坡

12、剩喜满天飞玉蝶,不嫌幽谷阻黄莺。——华幼武《春雪》

13、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唐·柳宗元

14、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唐·韩愈

15、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16、寒波踏歌,浪舒潇洒一江止。

17、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18、终南阴岭秀,积雪浮云端。——唐·祖咏

19、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唐·高适

20、宫城团回凛严光,白天碎碎堕琼芳。——李贺《十二月乐辞·十一月》

21、长安有贫者,为瑞不宜多。——罗隐

22、岘山一夜玉龙寒,凤林千树梨花老。——吕岩《剑画此诗于襄阳雪中》

23、雪消门外千山绿,花发江边二月晴。——欧阳修

24、画堂晨起,来报雪花飞坠。——李白《清平乐》

25、都城十日雪,庭户皓已盈。

26、尽道丰年瑞,丰年事若何?——唐·罗隐

27、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28、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岑参

29、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30、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31、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柳宗元

32、月从雪后皆奇夜,天向梅边有别春。——范成大

33、瑞叶飞来麦已青,更烦膏雨发欣荣。——范成大《雪后雨作》

34、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35、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卢纶

36、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唐·卢纶

37、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38、晨起开门雪满山,雪晴云淡日光寒。——清·郑燮

39、烟蓑春钓静,雪屋夜棋深。

40、黄昏门外六花飞,困倚胡床醉不知。——楼钥《谢林景思和韵》

41、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韩愈《春雪》

42、落尽琼花天不惜,封他梅蕊玉无香。——杨万里《观雪》

43、玉千峰笋石千株玉,万树松萝万朵云。——元稹《南秦雪》

44、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岑参

45、三巴春霁雪初消,百折千回向东去。

46、终南阴岭秀,积雪浮云端。——祖咏

47、不知庭霞今朝落,疑是林花昨夜开。——谢道蕴《咏雪联句》

48、长安有贫者,为瑞不宜多。——唐·罗隐

49、对琼瑶满地,与君酬酢。——辛弃疾《和廓之雪》

50、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51、六出飞花入户时,坐看青竹变琼枝。——高骈《对雪》

52、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柳宗元

53、战退玉龙三百万,败鳞残甲满天飞。

54、燕山雪花大如席,纷纷吹落轩辕台。

55、漫踪江野,蝶舞飞扬一片白。

56、晨起开门雪满山,雪晴云淡日光寒。——郑燮

57、玉阶一夜留明月,金殿三春满落花。

58、雪霁山疑近,天高思若浮。

59、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岑参

60、雪似梅花,梅花似雪,似和不似都奇绝。——吕本中《踏莎行》

61、夜深知霄重,时闻折竹声。——白居易

62、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63、三千世界银成色,十二楼台玉作层。

64、月从雪后皆奇夜,天向梅边有别春。——宋·范成大

65、雪树银花,燃烧红唇一瓣怒。( 励志名言)

66、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

67、玉花飞半夜,翠浪舞明年。——苏轼《和田国博喜雪》

68、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冒。——唐·柳宗元

69、雪花鹰背上,冰片马蹄中。

70、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唐·岑参

71、尽道丰年瑞,丰年事若何?——罗隐

72、晨起开门雪满山,雪晴云淡日光寒。

73、大雪纷纷何所有,明月与我何相见。

74、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韩愈

75、***山雪,无花只有寒。——李白

76、寒川消积雪,冻浦渐通流。

77、乱云低薄暮,急雪舞回风。

78、朝来试看青枝上,几朵寒栈未肯消。——徐渭《梨花》

79、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

80、雪岭无人迹,冰河足雁声。

81、雪消门外千山绿,花发江边二月晴。——宋·欧阳修

82、***山雪,无花只有寒。——唐·李白

83、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唐·岑参

84、千里黄云白日,北风吹雁雪纷纷。

85、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86、云横秦岭千秋雪,雪拥蓝关马不前。

87、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高适

88、夜深知雪骤,时闻折竹声。

89、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冒。——柳宗元

90、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

拓展阅读

1、《蜀冈·瘦西湖风景胜区·二十四桥景区》散文赏析

位于扬州瘦西湖公园,是新近修复的著风景区。二十四桥,亦念四桥,昔为砖砌桥墩,上铺木板,围以红栏。桥临吴姓住宅。桥畔遍植芍药,故有红药桥、吴家砖桥之称。二十四桥之,源于隋代,相传隋炀帝在月夜曾偕宫女24人吹箫于此,故。关于二十四桥,历史上尚有两种说法,一说该桥仅1座,一说共24座。历代**人墨客多喜吟此桥,尤以唐代人杜牧《寄扬州韩绰判官》一著称,桥因此而闻遐迩。二十四桥景区由玲珑花界、熙春台、新二十四桥、望春楼、长廊等景点构成,建筑总面积1588平方米。玲珑花界的建筑玲珑剔透、布局疏密相间,外形高低错落,色彩淡雅。熙春台系二十四桥景区主体建筑,位于古念四河道中心,面对五亭桥。主楼两层,建筑飞檐反宇,上覆五色琉璃瓦,柱壁屏障,皆绘云气,两侧联以曲廊,左侧曲廊饰以琉璃瓦,通以十字阁,右侧连以露台复廊,周围峰峦重迭,洞穴幽深,道路回环,洞顶建有重檐小亭,楼前铺以平台、围以石栏,露台纵可方轨,横可跃马。整组建筑群雄伟壮丽、金碧辉煌。每当夕阳西下,一派金碧。二十四桥由汉白玉砌成,雅致秀丽,反映了江南水乡小桥流水的情趣。二十四桥景区的建筑,保持了扬州园林“视野之开阔为苏州园林之不及,而相互呼应又较杭州西湖为紧凑”的布局,达到了“略成小筑,足征大观”的清秀、朴实的自然景观的意境。

〔古文赏析〕寄扬州韩绰判官 唐·杜牧

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未凋。

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

扬州之盛,唐世艳称,历代人为它留下了多少脍炙人口的篇。这首风调悠扬,意境优美,千百年来为人们传诵不衰。韩绰不知何人,杜牧集中赠他的共有两首,另一首是《哭韩绰》,看来两人友情甚笃。杜牧于大和七年至九年间(公元833—835年)曾在淮南节度使牛僧孺幕中作推官,后来转为掌*。这首当作于他离开江南以后。

从大处落墨,化出远景:青山逶迤,隐于天际,绿水如带,迢递不断。“隐隐”和“迢迢”这一对叠字,不但画出了山清水秀、绰约多姿的江南风貌,而且隐约暗示着人与友人之间山遥水长的空间距离,那抑扬的声调中仿佛还荡漾着人思念江南的似水柔情。欧阳修的《踏莎行》:“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平芜尽处是青山,行人更在青山外”,正道出了杜牧这的言外之意。此时虽然时令已过了深秋,江南的草木却还未凋落,风光依旧旖旎秀媚。正由于人不堪晚秋的萧条冷落,因而格外眷恋江南的青山绿水,越发怀念远在热闹繁华之乡的故人了。

江南佳景无数,人记忆中最美的印象则是在扬州“月明桥上看*”的景致。岂不闻“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无赖是扬州”,更何况当地胜二十四桥上还有*般的美人可看呢?“玉人”,既可借以形容美丽洁白的女子,又可比喻风流俊美的才郎。从寄赠的作法及末的“教”字看来,此处玉人当指韩绰。元稹《莺莺传》“疑是玉人来”可证中晚唐有以玉人喻才子的用法。人本是问候友人近况,却故意用玩笑的口吻与韩绰调侃,问他当此秋尽之时,每夜在何处教*歌吹取乐。这样,不但韩绰风流倜傥的才貌依稀可见,两人亲昵深厚的友情得以重温,而且调笑之中还微微流露了人对自己“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悻”的感喟,从而使此平添了许多风韵。杜牧又长于将这类调笑寄寓在风调悠扬、清丽俊爽的画面之中,所在虽写艳情却并不流于轻薄。这首巧妙地把二十四美人吹箫于桥上的美丽传说与“月明桥上看*”的现实生活融合在一起,因而在客观上造成了“玉人”又是指歌妓舞女的恍惚印象,读之令人如见月光笼罩的二十四桥,吹箫的美人披着银辉,宛若洁白光润的玉人,仿佛听到呜咽悠扬的箫声飘散在已凉未寒的江南秋夜,回荡在青山绿水之间。这样优美的境界早已远远超出了与朋友调笑的本意,它所唤起的联想不是风流才子的**生活,而是对江南风光的无限向往:秋尽之后尚且如此美丽,当其春意方浓之时又将如何迷人?这种内蕴的情趣,微妙的思绪,“可言不可言之间”的寄托,“可解不可解之会”的指归,正是这首成功的奥秘。

(葛晓音)

〔现代散文〕“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这是唐代杜牧的扬州怀旧,千百年来被称为吟扬州的绝唱。“二十四桥”遂和徐凝的“二分明月”相偕,约定俗成几乎成为扬州的代称。古言:“无达诂”,对该的辞,人们似无需作刨根究底的科学界定的。但仍有这么些考证家还是为中“二十四桥”打了若干世纪的官司。一说是:“二十四桥”泛指扬州二十四座桥,宋代沈括在他的著《补笔谈》中即持此说,且一口气为世人有“鼻”有“眼”地排出了二十四座桥。沈公为“古慎言人也”,他的考证当是可信的。如以此联系杜作解,气意通畅,趣盎然。可到了清代,李斗却不肯苟同先贤,他跑出来凿凿其言道:所谓“二十四桥即吴家砖桥,一红药桥,在熙春台后。”他肯定“二十四桥”实为一座桥、更方位性地标出了桥的落脚处。《扬州鼓吹序》则又提供出有关传言之种种,或曰:“因古之二十四美人吹箫於此,故。”更有言及:二十四美人是和风流皇帝扬广同吹箫於此桥上,而命此桥的,如民国文人易君左即主此说。扬州人出於可以理解的因由,都宁愿倾向於后说。我以为,如作科学考证,持前说是对的;但如丰富作的艺术内涵,则持后说又有何妨?因为对待艺术,态度宽容是可取的。举例为证,苏东坡为了“几经洗磨认前朝”,文兴大发,曾写出过前后两篇《赤壁赋》,如作科学界定,他写的那个赤壁,其实并非是吴魏鏖兵的赤壁,这种讹误原应笑掉人的大牙的。但作为艺术,自宋以后,人皆予充分的认同,且愿击节赞赏,谓此乃千古奇文也,历史真实的曹操,本是一位在*、军事、文学各领域都作出过杰出贡献的大人物,可在《三国演义》里,他竟被塑为万世无匹的奸雄典型。迄今没见有哪个憨头敢于冒失地坚持用曹操的历史真实来批驳被演义了的“曹操”的艺术真实。因此,对於扬州人的心态我给予尊重,赞赏他们重建了二十四桥,亦赞赏其在“熙春台”后的重建方位;更接受邀约欣然定下了《二十四桥重建记》,并发表于《人民日报》海外版。扬州历史和隋唐历史是断不可分的,“借二十四桥”一桥,以更多地蓄涵隋唐流风,是“断云发山色,轻风漾水光”之义也,故我写道:“西向熙春台,喻石为云,磨漆壁面,娉婷然《玉女吟月图》现焉。箫笛无声,若乐音盈耳;琴筝寂然,似《霓裳》可闻。笼灯氤氲,霞晖缭绕,或幻或梦,烘托即出杜韵致矣。”以此,我进而言曰:“帝王有知,杜公魂,得毋惊人世之迥殊,而欲歌盛世之今胜昔乎?”

(梅汝恺)

2、古中写

1、花梅萼两婆娑,梅相催柰老荷。——苏泂《简铦朴翁兼简敬叟二首·花梅萼两婆娑》

2、恼人风味阿谁知,请君问取南楼月。——吕本中《踏莎行·似梅花》

3、横笛闻声不见人,红旗直上天山。——陈羽《从军行》

4、新裂齐纨素,鲜洁如霜。——班婕妤《怨歌行》

5、增冰峨峨,飞千里些。——屈原《招魂》

6、问弄飘枝,无双亭上,何日重游。——郑觉齐《扬州慢·琼花》

7、不知庭霰今朝落,疑是林花昨夜开。——宋之问《苑中遇应制》

8、北风夜卷赤亭口,一夜天山更厚。——岑参《天山歌送萧治归京》

9、最爱东山晴后,软红光里涌银山。——杨万里《后晚晴四山皆青惟东山全白赋最爱东山晴后二绝

10、弦鼓一声双袖举。回飘飖转蓬舞。——白居易《胡旋女》

11、瀑布落晴,烟霏生夕阴。——朱希晦《和谢一源上人》

12、浪花有意千里,桃花无言一队春。——李煜《渔父·浪花有意千里

13、蓝桥春君归日,秦岭秋风我去时。——白居易《蓝桥驿见元九

14、遥知独听灯前雨,转忆同看后山。——纳兰性德《于中好·送梁汾南还为题小影》

15、驱马天雨,军行入高山。——杜甫《前出塞九首》

16、燕支长寒作花,蛾眉憔悴没胡沙。——李白《王昭君二首》

17、柳垂江上影,梅谢中枝。——晏几道《临江仙·身外闲愁空满》

18、小烟弄柳晴先暖。残禁梅香尚浅。——毛滂《玉楼春·立春日》

19、梅花落处疑残,柳叶开时任好风。——杜审言《大酺》

20、记上元时节,千门立马,望金坡残。——刘辰翁《六丑·看东风海底》

21、并刀如水,吴盐胜,纤手破新橙。——周邦彦《少年游·并刀如水》

22、白幽兰犹有韵,鹊桥星渚可无人。——李之仪《浣溪沙·依旧琅玕不染尘》

23、余拏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张岱《湖心亭看

24、浮生只合尊前老。满长安道。——舒亶《虞美人·寄公度》

25、共喜新年见立春,花呈瑞复兹辰。——潘希曾《辛卯立春日即事》

26、头上红冠不用裁,满身白走将来。——唐寅《画鸡》

27、积覆平皋,饥鹰捉寒兔。——孟浩然《南归阻

28、楼船夜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陆游《书愤五首·其一》

29、去年相送,馀杭门外,飞似杨花。——苏轼《少年游·润州作》

30、闲庭曲槛无余,流水空山有落霞。——曹芹《红梅花得“花”字》

31、溪深古在,石断寒泉流。——李白《寻高凤石门山中元丹丘》

32、江上晚来堪画处,钓鱼人一蓑归去。——马致远《寿阳曲·江天暮

33、朔落吴天,从风渡溟渤。——李白《淮海对赠傅霭》

34、*妃子初封册,六月阴寒大飘。——朱有燉《元宫·杏脸桃腮弱柳腰》

35、北走关山开雨,南游花柳塞云烟。——杜甫《赠韦七赞善》

36、雰雰而薄木兮,云霏霏而陨集。——刘向《九叹》

37、鲜飙出海鱼龙气,晴喷山雷鼓声。——朱庆馀《观涛》

38、谢娘别后谁能惜,飘泊天涯。——纳兰性德《采桑子·塞上花》

39、花全似梅花萼。细看不是无香,天风吹得香零落。——王旭《踏莎行·中看梅花》

40、洗虏尘静,风约楚云留。——张孝祥《水调歌头·和庞佑父》

41、黄河捧土尚可塞,北风雨恨难裁。——李白《北风行》

42、花飞暖融香颊。颊香隔暖飞花。——苏轼《菩萨蛮·回文冬闺怨》

43、消门外千山绿,花发江边二月晴。——欧阳修《春日西湖寄谢法曹歌》

44、梅花散彩向空山,花随意穿帘幕。——王旭《踏莎行·中看梅花》

45、梨花飞满春山,错认寒梅露玉颜。——史宜之《梨花山》

46、秋冬月,千里一色;——苏轼《放鹤亭记》

47、暗惊料峭寒,春兼春雨。——梅尧臣《依韵和宋中道雨夜》

48、漠漠梨花烂漫,纷纷柳絮飞残。——陈允平《红林擒近·三万六千顷》

49、闲遣青琴飞小,自看碧玉破甘瓜。——鲍溶《夏日怀杜悰驸马》

50、若似月轮终皎洁,不辞冰为卿热。——纳兰性德《蝶恋花·辛苦最怜天上月》

51、穷冬烈风,大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52、三日柴门拥不开,阶平庭满白皑皑。——柳宗元《酬王二十舍人中见寄》

53、瘦一痕墙角,青子已妆残萼。——王庭筠《谒金门·双喜鹊》

54、迎冬小至,应节晚虹藏。——徐敞《虹藏不见》

55、此是老夫有声画,丹阳道上。——方回《丹阳道中大

56、木祈春雨成春,应误小桃先次开。——梅尧臣《和谢公仪学士正月十七日雨後复

57、燕山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轩辕台。——李白《北风行》

58、枫林霜叶舞,荞麦花飘,又一年秋事了。——周德清《红绣鞋·郊行》

59、寒沙四面平,飞千里惊。——范云《效古

60、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韩愈《春

61、乌舍凌波肌似,亲持红叶索题。——苏曼殊《本事十首·选二》

62、行人日暮少,风乱山深。——孔平仲《寄内·试说途中景》

63、野云万里无城郭,雨纷纷连大漠。——李颀《古从军行》

64、似梅花,梅花似。似和不似都奇绝。——吕本中《踏莎行·似梅花》

65、今春大亦将尔,莺死无声社燕迟。——方回《二月朔大已五日三首·牛马毛寒缩如蝟》

66、散乱随风处处匀,庭前几日花新。——张祜《杨花》

67、五柞宫中过腊看,万年枝上花残。——韩翃《汉宫曲二首》

68、路逢邹枚不暇揖,腊月大过大梁。——李商隐《偶成转韵七十二赠四同舍》

69、冬夜兮陶陶,雨兮冥冥。——王逸《九思》

70、临春谁更飘香屑?醉拍阑干情味切。——李煜《木兰花·晓妆初了明肌

71、短梦依然江表,老泪洒西州。——张炎《八声甘州·记玉关踏事清游》

72、残庭阴,轻寒帘影,霏霏玉管春葭。——王沂孙《高阳台·和周草窗寄越中诸友韵》

73、淳化四年立春节,喜遇韶光看白。——赵光义《缘识·淳化四年立春节》

74、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纷纷。——高適《别董大二首》

75、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刘长卿《逢宿芙蓉山主人》

76、白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韩愈《春

77、看飞、苹底芦梢,未如鬓白。——吴文英《瑞鹤仙·秋感》

78、投宿骎骎征骑,飞满孤村。——孔夷《南浦·旅怀》

79、梦好莫催醒,由他好处行。——纳兰性德《菩萨蛮·朔风吹散三更

80、城头月落霜如,楼头五更声欲绝。——张耒《示秬秸》

81、乃幽武置大窖中,绝不饮食。天雨。——班固《苏武传(节选)》

82、君不见走马川行海边,平沙莽莽黄入天。——岑参《走马川行奉送出师西征》

3、《白水岩瀑布·严遂成》贵州山水

万里水汇一水大,訇訇声闻十里外

岩口逼仄势更凶,夺门而出悬白龙

龙须带雨浴日红,金光玉色相荡舂

净鲛绡落刀尺,大珠小珠飘随风

风折叠之绘变相,三降三升石不让(11)

有如长竿倒拍肉飞仙(12),中绝援绳跃复上(13)

伏犀埋头不敢出(14),怀宝安眠遮步障(15)

我欲割取此水置袖中,日恒燠若书乾封(16)

叩门絜瓶滴马鬃(17),槁苗平地青芃芃(18)

岂不贤于谷泉之在香炉峰(19),坐享大而无功(20)

①此为作者游黔观白水河瀑布之作,极尽想像与夸张,描写瀑布之奔腾气势,并寄寓济世求安的情怀。②水汇: 指河水之聚集。③訇訇(hōng hōng):形容声音洪大。④逼仄: 迫近、狭窄。⑤夺门: 指水流冲出岩口。白龙:形容瀑布。⑥龙须: 指瀑布喷洒的珠雾。⑦金光: 珠雾经阳光照射发出的光彩。玉色: 瀑布溅起的乳白色泡沫。荡舂: 激荡撞击。⑧净鲛绡: 洁白的薄纱。鲛: 神话中居于南海的人鱼,积日绩绡。晋张华《博物志》载:“南海外有鲛人,水居如鱼,不废织绩,其眼能泣珠。”刀尺: 剪裁制作。⑨大珠小珠: 指瀑布喷洒之水珠。⑩折叠:指瀑流为风吹拂舒卷摇曳变化多姿。(11)三降三升:瀑布因河床断落形成九级,看去好似不断升降。(12)肉飞仙:形容攀高飞空之势。《隋书·沈光传》云,沈光少时骁捷,时禅定寺初建,寺中幡竿高十余丈,适遇绳绝,众僧束手。光以口衔绳,拍竿而上,直至龙头,系绳毕,手足皆放,腾空而下,以掌拒地,倒行数十步。观者骇悦,莫不嗟异。号为“玉飞仙”,又作“肉飞仙”。以此形容飞瀑腾泻之气势。(13)跃复上: 指瀑布三降三升仿佛跳跃而上之貌。(14)伏犀: 黄果树瀑布下有犀牛潭,传说从前曾有犀牛生活于此。(15)怀宝:怀藏珍宝。相传吴三桂背叛清廷时,有数十万解饷银倾弃于此,见《麻阳运船行》注。步障:屏障。指瀑布为屏障遮盖着珍宝。(16)日恒燠若: 炎热非常。《书·洪范》:“日豫,恒燠若”。乾封: 意谓取瀑布之水以解旱。《汉书·郊祀志》:“黄帝时封则天旱,乾封三年”,注云:“三岁不雨,暴所封之地令乾也。”(17)叩门: 此指李靖得龙宫仙瓶行雨的故事。见唐李复言《续玄怪录·李卫公靖》。(18)槁苗:枯槁之禾苗。芃芃(péng péng):植物茂盛的样子。(19)谷泉: 庐山之谷帘泉。(20)坐享大: 指谷泉气很大,广为人知,但天旱不作霖雨,因而无功,不及白水河瀑布之贤。

4、红酥手黄縢酒满城春色宫墙柳《钗头凤》原文赏析 解读

陆游

陆游(1125—1210),南宋著人。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十二岁即能文,一生著述丰富,有《剑南稿》、《渭南文集》等数十种存世。陆游具有多方面文学才能,尤以的成就为最高。自言“六十年间万首”,今尚存九千三百余首,是中国文学史上留最多的人之一。其中许多篇抒写了抗金杀敌的豪情和对敌人、对卖国贼的仇恨,风格雄奇奔放,沉郁悲壮,洋溢着强烈的爱国主义激情,在思想上、艺术上取得了卓越成就,在生前即有“小李白”之称,不仅成为南宋一代坛领袖,而且在中国文学史上享有崇高地位,是我国伟大的爱国人。与杨万里、范成大、尤袤齐,被称为南宋中兴四大人。作量不如篇巨大,但和一样贯穿了气吞残虏的爱国主义精神。著有《放翁》一卷、《渭南》二卷等。

这是一首著的爱情中包含着一个令人伤感痛心的爱情悲剧。据说陆游原来的妻子是其表妹唐婉,两人婚后感情很好。可陆游的母亲不喜欢唐婉,两人被迫离婚。后来,唐婉改嫁同郡赵士程,陆游也另娶了妻子。公元1155年的一次春游中,两人偶遇于禹迹寺南之沈园。唐婉遣人送酒肴给陆游。陆游非常伤感,就乘醉吟赋了这首,信笔题于园壁上。

红酥手,黄縢酒①,满城春色宫墙柳②。东风恶③,欢情薄,一怀愁绪,几年离索④。错,错,错!

春如旧,人空瘦。泪痕红浥鲛绡透⑤。桃花落,闲池阁。山盟虽在⑥,锦书难托⑦。莫,莫,莫⑧!

【注释】

①“红酥手”二:陈鹄《耆旧续闻》卷十载:陆游至沈氏园,“去妇闻之,遣遗黄封酒果馔,通殷勤”。红酥手:红润白嫩的手。黄縢(ténɡ)酒:即黄封酒,用黄纸封口的官酒。②宫墙柳:用以暗喻唐氏如宫墙中的柳一样可望而不可即,与下片“锦书难托”相呼应。一说:绍兴原存古代越王宫殿,高宗建炎四年(1130)至绍兴元年(1131)曾以此为行都,故有宫墙之称。③东风:暗喻陆游的母亲。④离索:离散。⑤红浥:泪水沾湿了脸上的胭脂。浥(yì):湿润。鲛(jiāo)绡:神话中鲛人(美人鱼)所织的丝绢,后世用为手帕的别称。任昉《述异记》载:“南海出鲛绡纱。”鲛,原本作“蛟”。⑥山盟:盟誓如山,不可易移,故称。⑦“锦书”:唐氏已另有丈夫,按照*礼法,不能再与之通书信。⑧莫,莫,莫:表示无可奈何,只好作罢的意思。

你用那红润白嫩的纤手,

为我送来了黄封的美酒。

看眼前到处已杨柳青青,

正好是春色满园的时候。

可恼人的东风实在可恶,

转眼把我们的恩爱剥夺。

我们只能空怀满腔愁绪,

熬过了几年离异的生活。

一切都是:错,错,错!

看眼前明媚的春光依旧,

相思的人却白白地消瘦。

你的眼泪和着胭脂流淌,

已经把丝织的手帕湿透。

院中的桃花在纷纷飘落,

显得冷清的是池塘楼阁。

当年山盟海誓犹言在耳,

现在却连书信也难寄托。

不堪回首:莫,莫,莫!

陆游的这首记述了与唐氏在沈园的这次相遇,表达了他们眷恋之深和相思之切,抒发了作者难以言状的凄楚心情。

的上片通过追忆往昔美满的爱情生活,感叹被迫离异的痛苦。开头“红酥手”三回忆往昔与唐氏游园的美好情景,勾勒出一个明媚和谐的场景,写春景的无限美好。接着以下三感情突然急转直下,宣泄美满姻缘被无端拆散的怨恨。“东风恶”三个字,一语双关、涵蕴丰富,是全的关键所在。“东风”既指吹落春花、送春归去的春风,也隐喻造成这场悲剧的其母。最后连用三个“错”字直抒胸臆,将激愤的感情抒发到极致,既感人至深,又耐人寻味。

的下片即景抒情,由感慨往事回到现实,进一步抒写与妻子被迫离异的巨大哀痛。“春如旧”三承接上片,写沈园重逢时对唐婉的印象,逼真地刻画出一个被“一怀愁绪”折磨得泪湿丝绢而“空瘦”的相思女的形象。“桃花落”几写作者与唐婉相遇以后的痛苦心情。用落花和闲池写作者凄寂冷落的心境,用“虽在”的“山盟”和“难托”的“锦书”写内心爱恨交织的极度痛苦。最后连用三个“莫”字,将无终无了的怅恨推向**,令人叹息不已。

多使用艺术对比的手法,始终围绕着沈园这一特定空间来安排笔墨,把同一空间不同时间的情事和场景对比叠映出来,充分表现出“几年离索”给双方带来的巨*折磨和痛苦。再加上“错、错、错”和“莫、莫、莫”先后两次感叹,荡气回肠,大有恸不忍言、恸不能言的情致。这首很好地做到了内容和形式的完美统一,是一首别开生面、催人泪下的作品。

5、《天柱山风景胜区·西关寨》散文赏析

位于天柱峰东南约2公里,炼丹湖北1.5公里,为南宋末年刘源结寨抗元时设立在天柱山的五大关寨之一。这里隘口险绝,鸟道盘旋,怪石竞奇,虬松夹道。上赖绝壁,下临深壑,险峻异常,真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今寨口仍存一段高1.5米、长4米的石砌寨墙。寨内石壁上,有刘源纪事石刻一方,高2.2米,宽2.4米,记述着刘源率义军抵抗元兵的经过。1981年,被列为安徽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千峰巉绝一关雄,兵马堂堂百战功。

护地丹心终不死,刚风长吼是王风。

义军首领刘源,奉南宋朝廷之命,在天柱山结寨抗元时,将天柱山的重要隘口分兵把守,按其方位分东南西北总五大关寨。这首的作者游览西关时,抒发怀古幽情,赞颂刘源抗元气节。

,交代了西关的雄险。西关寨口,鸟道环回,巨壑千仞,周围千峰陡峭,屹然峻拔,奇险无比。二,笔锋一转,写抗元英雄刘源在天柱山集兵十万,坚持十五年,屡败元军,可谓“百战功”。明宣宗为表彰刘源抗元的气节,护地有功,封他为“护地大王”。并在其故里立庙祭祀。三,作者面对西关胜景,赞塘踉次一方安宁,护地有功,丹心不死,精神长存。刘源在潮。听吧,天柱山刚风长吼,便是刘源当年威武百战、宁死不屈的亮节高风的放歌。

透过这首,游览西关,缅怀故人,足见天柱山是一座有着优良的传统,文化层丰厚的历史山。

(郑博文 张王根 彭学保)

〔现代散文〕踏进天柱山的良药坪,豁然开朗,天地一新:左眺天狮峰如雄狮昂首顾盼,复盆峰如含苞待放的芙蓉,迎真峰似亭亭玉立的少女;右览飞来峰顶上的巨石如天外飞来;衔珠峰巅两崖对峙中夹一石浑然如珠,宝月峰尖酷似一弯新月,石印峰形若一尊玉印,三台峰状若琼楼层叠。

仰视碧空,朵朵白云悠然地飘过丹崖翠岭,历数林立的秀峰,一座座雄伟险峻,奇特壮观,唯独不见天柱峰。是团团白云遮住她丰姿倩影,还是她深葳万山之中不肯露面呢?

沿着西北隅的羊肠小道,爬过西关寨的如梯陡壁,直通古岳绝顶。步步百鸟声中,如鼓乐之相迎,仰视俯察,移步换景,奇松、怪石,令人游兴大发。

游步途中,怪石隐现。由于大自然的勤雕苦琢,岩石形成各种飞禽走兽的逼真形态,如蛇盘曲,金龟眠地,如恐龙卷曲,熊罴蹲伏,如鹦鹉顾盼,鲸鱼遨游……曲径两侧,古松挺拔,有迎客松、鸳鸯松,姐妹松,罗汉松,蒲团松等。

越过小心坡,便上青龙背,攀过一千四百多级石阶的“天梯”,你也许汗流浃背,腰酸背疼了。登上试心桥,你就发觉,原来躲进白云,深藏万山丛中的一庞然大物突然在眼前,千仞层岩,嶙峋奇绝,如倚天长剑,直插蓝天,这就是天柱峰。只见“孤立擎霄”、“中天一柱”八个大字横书其上,“顶天立地”四个大字直书其下,气势磅礴,令人惊叹。游人至此,不禁慨然:伟哉天柱。

如逢雨过天晴,雾起丹崖,云生碧岫,雾潮云浪从山谷徐徐升腾。这时诸峰变幻于烟岚云霭之中,呈现出千姿百态。一缕缕云带缭绕天柱峰腰,恰似系上洁白的玉带,这就是罕见的“天柱玉带云”。此刻,百里天柱烟波浩渺,座座峰尖犹如大海中的点点岛屿,山连云,云连山,天上人间连成一片。斜阳初照,灵光浮动,时而象银涛推涌,巨浪排空,时而象湍湍急流,一泻千里,时而又象万丈瀑布倾注山谷……虽不及“海市蜃楼”般美妙,此乃天柱峰顶之大观也。

(朱康宁)

〔民间文学〕南宋末年,元军大举入侵中原,刘源奉宋廷命诏,组织义民,进山结寨以御。他率兵从野人源建寨,一直到主峰,在山上设东南西北总五大关寨,与太湖司空山张德兴、傅高互为犄角。刘源据险固守,春则出耕,冬则入寨,坚持15年之久,保护生灵十数万。

元军派昂吉儿攻打天柱山寨不下,移兵攻司空山寨。样兴二年,司空寨破,张德兴、傅高战死。昂吉儿又复攻天柱山,刘源均出奇制胜,打得昂吉儿丢盔弃甲,相持经年。昂吉儿改用重金收买义军内奸。当时有一朱姓士兵,家住北关寨下的朱岭,元军执其亲属为质,逼其就范。这个士兵向昂吉儿泄露了机密。原来,义军中只有一门火炮,在北关寨放一炮后,又迅速撤至西关寨击。元军一直以为义军中有两门火炮,不敢贸然攻寨。昂吉儿关、南关、总关,刘源与义兵全都战死。昂吉儿割下刘源首级,回营邀功。山下的义民冒死抢出刘源尸体,做一木质*配以全尸,葬于北关寨下的百花崖下。

明宣德七年,宣宗封刘源为“护地大王”,并在刘源的家乡彭家岭建庙以祀,大王庙,规定每年二月十五和七月十五做“大王会”。

(郑博文 张王根整理)

点击查看更多咏雪的诗词名句相关内容»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huqf.cn/articles/29891.html

热门阅读

  1. 201年新年辞旧岁贺卡祝福语
  2. 伤感感悟人生的说说
  3. 后勤采购工作计划
  4. 梦中情人现代诗歌
  5. 格林童话故事第:铁汉斯Iron John
  6. 地球的面纱的六年级科学教案
  7. 七年级学习计划
  8. 201年五一国际劳动节经典祝福语
  9. 竞聘小学语文教师演讲稿范文
  10. 《向阳花开》教学设计
  11. 小学二年级语文《绿色的卫兵》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12. 学校元旦晚会祝贺词
  13. 关于春夏秋冬的古诗
  14. 《直面内心的恐惧》读后感
  15. 你所不知道的苦美文摘抄
←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