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狮子和鹿》的教学设计范文

发布时间: 2025-07-20 23:20:04

《狮子和鹿》的教学设计范文

学习目标

①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②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好看的东西有进会带来坏处,而难看的东西有时却会带来好处。

A案

课前准备

①学生复习这一单元已学课文,想想课文给自己哪些启发。

②根据课文插图制作活动挂图:丛林、池塘为背景,另外用纸画一只鹿并剪下来。

③抄录课文第六、七自然段的小黑板。

形象揭题,展开联想

①教师在黑板上贴好背景图,语言渲染:茂密的丛林中,住着许多动物。(边板书课题边描述)有狮子,有鹿。(贴图)

②看到这两种动物,联想到了什么呢?鼓励学生畅所欲言。

③教师小结激趣。狮子凶猛,鹿很美丽,这个大家都已知道。不过,这篇课文通过狮子和鹿的故事却告诉我们一个新的道理。是什么呢?下面就看谁的读书本领强,能够自己读懂课文,领悟这个道理了。

自主读书,领悟道理

①学生轻声、自由地朗读课文,读准字音,想想一些生字新词的意思。

②学生互相提醒注意易读错的字词,汇报对本课生字新词的理解和理解方法。教师及时点拨小结,如鼓励大家用看图、换词方法理解“匀称”;用联系近义词和上下文来理解“抱怨”。

③学生开火车分段朗读课文,要求“音准、句通、文顺”,其他同学边听边在感受深刻的地方做记号。

④学生再次轻声、自由地朗读课文,在感受深刻的地方多读几遍。

⑤教师出示课文第六、七自然段。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读这两段课文。可以和四人小组讨论读;可以把喜欢的词句读给同座听;可以和好朋友一人读一句交替读。

⑥全班交流。读了这篇课文,你有什么体会?你是从哪里得出这个体会的?鼓励学生联系课文,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来谈。

前后联系,延伸拓展

①教师引导学生回忆《陶罐和铁罐》带给大家的启示。

②学生分析、比较《陶罐和铁罐》与《狮子和鹿》这两篇课文有哪些相同的地方。

③学生自己设计作业 ,可以摘抄课文的好词佳句;可以有感情朗读课文;可以比较这篇课文与其他课文的异同。

拓展阅读

1、《燕意图

第一课时

一、导入 新课

1、师念儿歌《春天多美好》:小燕,真灵巧,拖着一把小剪刀。剪彩云,彩云飞,剪柳条,柳条摇。一幅图画剪好了,春天风光多美好。

2、同们,春天,活泼可爱的小燕从南方飞来了,喜欢燕吗?今天,我们一起习《燕》这篇课。这篇章是著名作家郑振铎写的,请打开书,谁来读读。

二、初读课体会

1、明确自要求。

(1)读准注拼音的生字,划出生字组成的新词,把你认为难写的字用手指在桌上认真写几遍。

(2)自由读课,注意读错的句要重读,直到读通为止。

2、生自师巡回指导。

3、检查自效果。

(1)出示新词语,指名认读,全班齐读。

(2)理解词语的意思。

4、开火车一人一句朗读课,检查是否读得正确、流利。

三、习第一段

这篇章写的确实很美。下面仔细读第一节,说说你脑里浮现出来的燕是什么样的。

1、生自由读。

2、指名生用自己的话来说。

3、师:这自然段是一句长句,我们怎样读懂一句长句呢?大家先来看“单元习提示”

4、读懂长句的步骤怎样?先……再……,用线划出。

5、下面我们就用“单元习提示”中的方法来习课第一自然段,再读这一段。

6、问:这句话写了燕哪些部分?它的羽毛、翅膀、尾巴是怎样的?

7、句中用“乌黑光滑、俊俏、剪刀似的”有什么作用?

8、归纳习这句长句的方法。

9、指导感情朗读这一段,归纳段意。

四、进行“画图、说话”训练,深入体会。

1、我们能不能把郑振铎写的燕画下来?我请一个同读第一段,咱们一起画,怎么样?不过读的时候,要慢一点。

2、同桌的同互相介绍一下自己画的燕

3、谁愿意到前边来把老师画的燕向介绍一下?

4、你说得比我画得好!大家注意没有,作者怎么没写眼睛、嘴,是疏忽了吗?

三年级过一篇课——《翠鸟》,那一课没写翠鸟的尾巴,记得吗?是不是也是作者的疏忽?

5、这告诉我们,描写景物,一定要抓住有特色的地方写。

6、再朗读第一小节,试背。

五、布置作业 。

第二课时

一、复习巩固

1、齐背第一段。

2、说说第一段的段意。

二、习课第三自然段

1、大家再读第三自然段,从这一段话中你知道了什么?

(燕飞行的情景,燕飞得很快,很轻)

2、你从哪些语句中看出来的?再读第三节第一句。

(板书:斜、掠过、唧)

3、师:一个“斜”字把燕飞行的特点写出来了,给人以又轻又快的感觉,杜甫曾经写过这样的诗句:“细雨鱼儿出,微风燕斜”“斜”字不但写出了燕飞行轻快,而且写出了小燕飞行的优美姿态,“掠过”这个词字典里怎么解释的?

4、你从中看出了什么?读读这个词所在的句,体会体会。

5、我们从“唧”这个字也可以看出什么?

6、还有哪些地方看出燕飞得“轻快”?

7、大家把第三节朗读一遍,看谁读得让人感觉到燕飞得轻快,姿态优美。(生练读)

8、师:“那小圆晕就一圈圈地荡漾开去”要读得慢一点,要有个想象的余地,谁再把这句读一读?

师:“小圆晕”是什么?想过吗?(师板画)

师:作者为什么不说“小圆圈”而说“小圆晕”“晕”是什么意思?想过吗?

师:“晕”就是日光或者月光透过云层折射出来的七彩圈,你们见过日晕或者月晕吗?那七彩的光圈可真美!在作者的眼里,燕点水荡起的一圈一圈的波浪就像日晕、月晕。不但作者笔下的燕美,就连这小圆圈也是美的!咱们再读读这一句,领略一下其中的美。

三、习第四自然段

1、读了第三节,我们知道燕飞得很轻快,姿态很优美。我们接着读第四节,看看写的是什么,谁读懂了谁说。

2、指名说。(燕落在电线上休息的样

3、读懂了,哪些语句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大家读读、划划。

4、“这多么像一首正待演奏的曲谱啊!”“这”指的是什么?看看书上的插图。

5、老师这里有一段五线谱,也就是曲谱,请想象一下,并对照一下插图,远远地看去,落在电线的燕连同电线,像不像五线谱?

师:这是一个多么贴切而又生动的比喻!我们不能不佩服作者惊人的想象力!同们想一想,这会是一首什么样的正等着我们去演奏的曲谱?(这一定是赞美春天,赞美小燕的曲谱)

6、生齐唱《小燕

7、同们唱得美,从歌词中,我们进一步领略了燕的美。这一节还有两个词用得特别传神,不知有人注意没有,请读读第二句。

8、这里的“痕”字用得好,为什么不用“条”?(因为电线远,而且高,看不清楚,在蓝天里只留下一丝痕迹)

9、大家细细读读这一节,再自己细细体会。

四、朗读三、四自然段。

第三课时

一、复习巩固

1、指名读1、3、4自然段。

2、说说这三自然段各写什么。

二、习第二自然段

1、生默读第二自然段,思考:第二自然段有几句话,写的是什么?(燕从南方飞回来,为春天增添了许多生趣)

2、我们先来习第二句,齐读。

(1)这句句是句长句,用习提示中的方法,怎么

(2)说得很对,那么“黄绿眉眼”指的是什么?(再读句

(3)师画简图,“黄绿眉眼”指的就是柳芽,大家还要进一步考虑:作者为什么把柳芽比作“黄绿眉眼”,为什么不就说嫩芽?

(柳树睡了一冬天,发的芽就像睁开的眼睛)

3、习第三句句

(1)我们再来看看第三句写什么?指名同读句

(2)要求生用理解长句的方法来理解。

(3)指名同说说你是怎样理解这一句长句的。

师:什么形成了光彩夺目的春天?是怎样形成的?其它词语有什么作用?

(4)什么叫“赶集”?

师:去买的,还有卖的,都叫赶集——请说说赶集的情况,再想想赶集春天的草、叶、花生长开放有什么相似之处。

师:古人说:“红杏枝头春意闹”,春天,万花盛开,确实给人以热闹的感觉。

(5)齐读第三句。

4、习第四句。

这么热闹、美丽的春天,少了燕可不行,请大家朗读第四句。

(1)谁能简单地说说这句话的意思。

(2)“增添”是什么意思,“生趣”是什么意思?

(3)师:同们,画家画春天少不了燕,诗人写春天少不了燕,歌唱家歌唱春天也少不了燕,可以这样说,少了燕,春天会失去一半的美,下面让我们以赞美的语气来朗读这一段。

三、总结,朗读全

2、《燕意图

一、理念:

版小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主题是感受大自然的美好。材在编排上强化了导语的导功能,加强了单元内精读课与略读课的整合性,所以,在中,我们采取”小单元整组主题”的模式,将全组课放在单元主题的大环境下去:先通过导读课整体感知单元内容,再分别从4篇课中体验不同角度,不同季节的自然美景,最后再通过单元总结课整体感悟,习起来就会有的放矢,省时高效。因为《燕》是精读课,因此中,要处处体现出精读课的特点,引导生在分析中品味,在精读中感悟。

二、目标:

1、会认9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词语。有感情地朗读课,背诵课

2、理解课内容,抓住描写燕春天的语句,感悟燕的活泼可爱春天生气勃勃的景象,培养热爱大自然春天的思想感情。

3、习作者细致地观察一些表达方法,积累好词佳句。

三、思路:

(第一课时)

(一)激情导入,自字词

1、用充满激情的语言将生引入本课的习情境之中,激起生自生字生词的欲望。

2、板书课题《燕》,指导书写“燕”字。

3、自读课,勾勾画画,自生字词。

4、交流汇报习字词的情况。

意图:三年级生字词的习、掌握还需师在课堂上进一步引导,要留给生充足的习字词的时间,适时的激发生的习欲望与兴趣,才能让生扎扎实实地把字词会。为理解课内容打基础。)

(二)境激趣,读通课

立比赛的机制,鼓励生读通课

意图:在会字词,扫清字障碍的基础上,激发生读通读熟课很有必要,“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熟读课,可以为下一环节的品读感悟做好准备。)

(三)默读感悟,小组探究

1、老师引导生由读通课进入到下一个自读感悟的环节,提出要求,提示生拿起笔,边读书边勾画边思考。

2、生读完,小组交流汇报习所得,互相启发,进一步探究。

意图:做什么事都要提前做好准备,习也是一样。给足生自主习的时间,让他们根据老师的引导去自读自悟,充分的思考,到习课的时候,他们就有话可说了。这就让生通过自主习理解课思想内容,并且在不断的自实践中逐步提高理解能力。)

(四)师小结习情况,制造悬念,激发生下节课的习欲望。

(第二课时)

(一)汇报收获,研读课

1、过渡语引入。

2、生汇报习收获,汇报前师提示生要按一定的顺序汇报。

3、在生汇报的同时,研读课重点语句。

⑴研读第一自然段。

A.用课件展示小燕

B.用缩句、扩句的方法习作者抓住特点描写小燕的方法。

C.通过疑促思,来感悟作者突出小燕特点的写法。

D.用感悟词语、体验朗读感悟小燕的活泼可爱。

⑵研读第二自然段。

A.引导想象春天的景色,课件展示春天的美景。

B.引读长句“微风吹拂着……柳丝”采取缩句扩句的方式让同理解句意思,并习把句写优美写完整的方法。

C.联系生活实际让生理解“赶集”的意思,体会打比方的句的妙处,感悟春天的生机勃勃,万物萌生的繁荣景象。

D.课件动画出示小燕,引导生体会小燕在春天里的作用。

E.指导朗读。

⑶研读第三自然段。

A.生汇报小燕出现的位置,课件以动画的形式出现小燕

B.赏析“斜”、“掠”、“沾”等词的妙用。

C.师生扮演小燕,展示课中对飞翔的小燕的描写,拓展联系想象说话。

D.想象画面,指导朗读,通过读引导生感受春天的美好,激发对大自然,对春天的喜爱赞美之情。

⑷研读第四自然段。

A.课件出示五线谱的图案,引导生想象燕停歇图。

B.赏析“痕”的妙用。

C.引导生体会打比方的妙用,习作者表达的方法。

D.启发想象,小燕在电线上说什么了?

E.理解最后一句话的含义。

F.美读感悟。

意图:生自己阅读、感悟后,就会感觉有好多话要说出来,希望老师分享自己的习收获,因此,营造自思考平等对话的良好氛围,给生机会,让生充分地展示自己。师以,顺而导,并精心组织相关的活动,穿插进预方案,使师与生、生与生融为一体,共创谐。)

(二)品读课,升华情感

创境激情,引导品读,升华情感。

意图:有位名师说过:理解了再读,就更有味儿了。的确如此,等生们充分理解了课内容后,再导读,生的情感就会与本、作者的情感融为一体,就会读出自己的真情实感。同时借助朗读,对课的理解也会水到渠成。)

(三)赏读课,指导背诵

1、配乐朗读,享受美的熏陶。

2、激情引读,指导背诵。

3、集体背诵,抒发热爱春天、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意图:课后练习题中有一题,要求生要把课背下来。现实中,有不少老师把背诵课的练习留到课下去完成,结果有的同根本就不能完成。主要原因是没有给生创情境,没有生背诵课的方法,让生死记硬背,他们肯定不能很好地完成任务。因此,把背诵放到课堂上来完成,让会背诵的方法很重要。)

(四)搜集资料,课外拓展

1、关于写燕章,关于燕的知识还有很多很多,请同们去查找来与大家共享!

2、在生活中注意观察小燕,别忘了把看到的大家说说。

意图:语课就要有大语的观念,要把生活情景引入课堂,再把课堂延伸到生活中去,让生感觉处处皆语,语即生活。)

(五)布置作业,巩固知识

1、抄写好词好句。(必做)

2、以《我是一只小燕》为题写一篇小练笔(选做)

3、仿照自己喜欢的段落,写一段话。(选做)

3、《燕意图

1、会认9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燕、赶集、聚拢、增添、掠过、稻田、尾尖、偶尔、一圈、荡漾、音符、演奏、赞歌、生机勃勃”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背诵课

3、理解课内容,抓住描写燕春天的语句,感悟燕的活泼可爱春天生气勃勃的景象,培养热爱大自然春天的思想感情。

4、习作者细致地观察一些表达方法,积累好词佳句。

重、难点:

引导生体会燕的可爱以及作者细致观察描写生动的方法培养生按一定顺序抓住事物特点进行观察。

课前准备:

1、让生注意观察身边春天的景物,想想你了解的春天是什么样的景色。

2、搜集有关春天的图片(特别是有关燕的资料),诵读歌颂春天的诗歌章。

3、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课件展示“春天的图片”,导入课题

1、展示自己收集的有关春天的图片并用优美词句描述给大家听。

2、师小结导入:从同们介绍的鸟语花香、潺潺流水中,我们感受到春天已经来临了,特别是小燕,更是给早春的山光水色增添了生气,把春光点缀得更加美丽。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习第一篇课《燕》。(出示课题齐读)

3、指导“燕”字的写法。(“廿”是燕头,“口”是燕身,“北”是燕的翅膀,“灬”是燕的尾巴。)

4、看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

5、师小结:我们读课,可以从题目想开去,可以提出几个问题,然后带着问题去读,有些问题不用老师讲,你自己就能读懂。

意图:导入课比较精当简练,在生交流资料中,既帮助生积累了优美的词语,又显现了本课的重点;通过对课题的质疑,激发了生探求知识的欲望。

二、初读课,整体感知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读课,要求读准生字的读音,画出带有生字的词语,把课读通顺。

2、默读课

(l)标出自然段序号,想想每个自然段讲的是什么?

(2)画出自己不理解的语句。

3、小组内汇报交流自读情况。

(1)读生字组词,说说生字书写时应注意的问题,重点注意“倦”、“添”两个字。通过组词,巩固生字的掌握。

(2)说说每个自然段主要讲了什么。

(3)交流不理解的语句,有的问题可在小组内解决,组长归纳组内仍然解决不了的问题,记录下来。

(4)读自己喜欢的段落。

意图:让生从整体入手,自生字词,画出中不理解的地方,并进行小组交流,培养他们自主习的习惯能力。

三、全班交流并质疑

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思考:课是按照怎样的顺序,从哪几方面描写燕的,表现了燕怎样的特点?

(1)课是按照怎样的顺序,从哪几方面描写燕的?(课是按照由近到远的顺序,从燕的外形、燕为春光增添生机、燕的飞行、燕的停歇四个方面来描写燕的。)

(2)可让生谈一谈你最喜欢燕哪个方面的特点,并说出喜欢的理由,生提到哪个方面的特点师就引导生理解相应的段落。

四、习课第一自然段

1、轻声读第一自然段,思考:这段话写什么?(燕的外形特点:羽毛、翅膀、尾巴)

2、讨论:作者为什么只写这三部分呢?难道他观察不仔细吗?

3、小结:描写景物一定要抓住有特点的地方去写。

4、你想怎么读这段话?为什么?试着读读。

(“一身羽毛”“一对翅膀”“凑成小燕”是小燕外形的勾勒,“乌黑光亮”“俊俏轻快”“剪刀似的”突出活泼机灵的燕的特点。让生在读中体会小燕的活泼可爱。)

5、词语训练:“凑成”换成“组成”好吗?为什么?(反复读体会章表达的活泼的基调)

6、采用指名读、小组读等多种方式有感情朗读第一自然段。

意图:本引导生在的基础上,从课中想开去,体会写景物抓特点的写作方法,最后用多种形式的朗读来深化对燕特点的认识。

五、作业

1、抄写生字新词。

2、有感情地朗读课,背诵第一自然段。

第二课时

一、复习回顾

1、分自然段指读全,思考:每个自然段主要讲的是什么?

2、背诵第一自然段,说说你的感受是什么?

二、习课第二自然段

1、默读思考:课抓住了哪些景物特征来表现春天的?边读边勾画有关词语。

2、讨论交流。

(1)“蒙蒙的”是什么感觉?(体会春雨的特点)

(2)读中体会:“微风吹拂着千万条才展开带黄色的嫩叶的柳丝”(引导生读出舒缓、轻柔,体现柳丝的柔美多姿)

(3)理解“都像赶集似的聚拢来”“光彩夺目”“为春光增添了许多生机”。(先引导生理解“赶集”的意思,再讨论春天的花草与“赶集”有什么联系?最后说说“赶集”在中的意思?要让生想象花儿争相开放的春天的特有景色)

3、出示课件,展示“微风、细雨、柔柳、青草、绿芽、鲜花”这些景物,与“飞来一只只机灵的小燕”的画面比较一下,你有什么感觉?可以用哪些成语来描述?

4、你能美美地把这段字读出来吗?配乐指名朗读。

意图:以大问题为习背景,通过读、画、悟、想,让生体会想象春天花、草、树都像赶集似的聚拢来的情景,感受春天的勃勃生机的可爱。培养生对语

字的感悟能力想象能力

三、习课第三自然段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第三自然段,从这一段话中你知道了什么?(燕飞行的情景,燕飞得很快,很轻)

2、你从哪些语句中看出来的?再读第三自然段第一句。

3、一个“斜”字把燕飞行的特点写出来了,给人以又轻又快的感觉,而且写出了小燕飞行的优美姿态,“掠过”这个词字典里怎么解释的?

4、你从中看出了什么?读读这个词所在的句,体会体会。

5、我们从“唧”这个字也可以看出什么?

6、还有哪些地方看出燕飞得“轻快”?

7、大家把第三自然段朗读一遍,看谁读得让人感觉到燕飞得轻快,姿态优美。(生练读)

意图:引导生抓重点字词理解句意思,通过对“斜、掠过、唧唧”的理解尽情的体验燕飞行的轻快、灵巧快乐。

四、习课第四自然段

1、自由读,边读边画出你最喜欢的词、句

2、交流,重点赏析“几痕”、“五线谱”等词。

(1)辨析“几痕”“几根”。(“几痕”写出了电线很高很远,看上去淡淡的,隐隐约约的。)

(2)板画体会“电杆之间连着几痕细线,多么像五线谱啊!停着的燕成了音符……”

(3)理解“春天的赞歌”,课最后一句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赞美春天充满生机,表达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3、有感情地朗读这一自然段。

意图:通过对“几痕”“几根”的辨析,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利用板画进行巧妙的点拨,胜似讲解。

五、总结全

1、了本课,你有何感受?

2、配乐有感情地朗读全,体会春天的美丽的可爱。

六、作业

选一种自己喜欢的动物,模仿燕外形的写法,抓住这种小动物的外形特点,写一段话。

点击查看更多《狮子和鹿》的教学设计范文相关内容»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huqf.cn/articles/36397.html

热门阅读

  1. 关于多媒体教学的好处论文
  2. 2016元旦祝福语
  3. 桂花香的诗句古诗
  4. 关于除夕夜的诗句佳句
  5. 感悟工作的经典语录
  6. 初中学校领导班子的述职报告
  7. 《弟子规》心得
  8. 公司财务部主任个人工作总结范文
  9. 关于每月的诗精选
  10. 伤感爱情句子精选
  11. 自选商场的教学反思范文
  12. 诚实守信的日记
  13. 六一儿童节搞笑幽默祝福短信
  14. 大学生两人三足跑比赛活动策划书范文
  15. 课文《小松鼠找花生》的优秀教学设计范文
←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