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数除法练习》教案

发布时间: 2025-07-22 10:32:21

《分数除法练习》教案

教学目标

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分数除法的计算方法,提高分数四则计算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进一步掌握分数除法的计算方法。

教学准备

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内容

师生活动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二、计算练习

三、综合练习

四、课堂小结。

五、作业

问:分数除法要怎样计算?

2、计算:

5/7÷1014÷4/512/13÷8/9

三人板演。

上下练习,说说是怎样想的。

问:分数加减法要怎样算?分数乘法怎样算?分数除法呢?

学生口答,选择说怎样算的?

1、练习八19第一行

四人板演;计算时说明要注意的约分等问题。

说说已知什么数量,要求什么数量。

口答算式与结果,让学生说说各按怎样的数量关系列式。

问:解答这道题的数量关系是什么?

学生解答。口答算式。

为什么3/4×2/5来计算?

3、口答。

根据下面的条件,先说出哪个是单位“1”的量,再说出数量关系式。

(1)桃树占果树总棵数的2/5。

(2)三好学生占全班人数的3/20。

(3)修好了一条路的3/7。

(4)一堆煤的1/4已经运走。

(5)这批布的2/3是花布。

单位“1”的量×几分之几=几分之几的对应数量

练习八19第二、三

课后感受

本节课上下来,分数计算学生们掌握得都不错。在分数乘法应用题如21题的第三小题还存在一些问题,在这些题型方面下功夫。

拓展阅读

1、学《简单的加减

1、帮助学生进一步感受的实际意义;

2、为学生提供*思考、自主探索的机会,锻炼运用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卡片

一、复

1、请大家拿出同样大小的长方形纸,把它平均成8份,想一想:每一份都是这张长方形纸的几只几?

2、再把它的3份涂上红*,再想一想:涂红*的部是这张长方形纸的几之几?

3、再把它的2份涂上绿*,也请大家想一想:涂绿*的部是这张长方形纸的几之几?

二、学新知

1、根据刚才前后两次所涂的颜*,你能想到怎样的学问题?先在小组里说一说,再在班级里组织交流。

2、学生可能会提到:两次涂*部一共是这个长方形纸的几之几?学生也有可能会提出:红*部比绿*部多的是这个长方形的几之几?

3、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这两个学问题。师作**。

4、组织交流:要求两次涂*部一共是这个长方形的几之几?可以怎样列算式?如何算?要求红*部比绿*部多的是这个长方形的几之几?又应该怎样列算式?如何算?

5、老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在黑板上相应板书。

三、巩固

1、完成“想想做做”的第1题。

第1次大约喝了这杯水的五之一,第二次大约喝了这杯水的五之二。两次大约喝了这杯水的几之几?

学生先*完成,再组织交流。

2.完成书上“想想做做”的第3题。

小红用一张纸的八之五做红花,小明用同样大小的一张纸的八之二做小旗。

(1)两人一共用去这张纸的几之几?

(2)小明比小红少用的是这张纸的几之几?

学生先*完成在书上,再组织全班交流。

3.完成书上“想想做做“的第4题。

一块地的五之三种西红柿,五之一种茄子,根据这两个条件,请同学提一些学问题。

学生可能会提:西红柿和茄子一共种了这块地的几之几?西红柿比茄子多种了这块地的几之几?(或茄子比西红柿少种了这块地的几之几?)

学生先自己解答提出的问题,再组织交流。

4.学思考题。

先请学生同桌相互说一说,再填一填。然后组织交流。

四、课堂小结

同学们,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了什么内容?你有什么收获?

五、布置作业

完成“想想做做”的第2、3题。

1、使学生通过观察,从的意义上理解的算理。

2、使学生会计算母不超过10、结果不需要约的同

3、使学生初步知道一个子、母相同时,这个就是1,从而加深对的认识。

从理解意义入手,理解的算理。

课型课时:

要素组合方式,标准课

一、问题导入

看+想+做

1.口算并说明是怎样计算的。

46-5120+1350-20

2.老师把一张长方形纸平均成5份,提问

①这张纸平均成5份,如果5份都取了,应该用什么表示?

母相同的相加,应该怎么计算呢?

二、自主探究

出示例1:张纸的几之几?

①用什么方计算?

②从图上看结果是多少?

(多找几位同学说一说、同桌同学互相说……采取多种形式加深算理的理解。)

提问:计算前后母变了吗?母为什么不变?

三、巩固拓展

观察讨论

①把长方形平均成了几份?每份是它的几之几?

②*影部各占几份?别用什么表示?

③怎样计算?为什么?

四、梳理整合

1、完成“做一做”第1题。

2、完成二十三的第1-4题。

简单的小加减是在学生学过万以内的加、减和初步认识一位小含义的基础上学的。材创设了学生十熟悉的购物情境,学生能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在学生运用口算方解决问题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尝试运用竖式进行计算,并结合口算方和过去学过的整加减竖式计算帮助学生理解小加减竖式计算算理。试一试和想想做做主要巩固一位小的加、减,并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1.通过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活动,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培养学生的主动探究精神,让学生学会小加减的计算方,体会小加减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感受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2.通过解决有关小的实际问题,掌握小加减的基本方,提高运用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课件演示一人身着点心店服装,头戴点心店帽子出现在学生面前)谈话:同学们猜一猜小明的爸爸是做什么工作的?

(课件出示点心店图片)录音:欢迎各位小顾客光临本店,本店**各*早点,如果任选两种食品做早餐,你想选购本店哪两种食品?四人小组讨论:共有多少种不同的搭配,把自己*早点的方在组内交流一下。

[设计意图:创设学生熟悉的购物情境,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结合学生学过的搭配规律,探究共有多少种不同的搭配,为学生进一步探索*早点要花的钱留下了广阔的思维空间]

二、合作交流,探究新知

(一)、用竖式计算小

1、每人尝试计算自己*早点要花多少钱?如果计算有困难的可以请组内小伙伴一起解决。

2、小组内交流各自解决问题的方

估计有以下两种方:(1)将点心的价格看成以角为单位,将小转化成整;(2)将点心价格中的元和元相加、角和角相加。

3、全班交流。

随机请一学生交流自己*早点的情况,花了多少钱?自己是如何解决这个问题的?统计班内有多少学生和他*了同样的早点?自己又是如何解决这个问题的?提倡解题策略的多样化。

[设计意图:学生有购物经验和已有知识经验(整加减)做依托,尝试运用口算方解决自己所提的问题是完全可能的,在学生*解决问题的基础上,组织学生相互交流,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和探索成功的喜悦]

4、引导学生尝试用竖式计算。

(1)以刚才那位同学交流了自己*早点的情况为例,请学生尝试用竖式计算。

估计会出现下面两个竖式:如50.5

+7+0.7

121.2

(2)组讨论:加的竖式计算要注意什么?在计算小时,为什么要把加中的小点对齐?为什么得中也要点上小点?这个小点应该点在什么位置?(注意发挥具体情境元、角在理解算理中所起的作用)计算小和计算整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3)用竖式算一算自己刚才*早点的价钱算得对不对?

[设计意图:在学生运用口算方成功解决问题的基础上,学生主动迁移过去加竖式

计算的经验,尝试运用竖式计算小已不是一件困难的事情,在学生成功运用竖式计算解决问题的基础上,师依托情境和学生已有的竖式计算经验,帮助学生理解怎样对齐位,以及十位相加满十,向个位进一的道理,很好地掌握小的竖式计算,让学生再次品尝探索成功的喜悦。]

(二)、用竖式计算小

(1)尝试用竖式计算

刚才我们每人都*了两种食品做早点,哪种食品贵些?贵多少钱?你能用竖

式算一算吗?做完后与组内同学交流一下自己的计算方

(2)集体交流

重点讨论:得前面的0和小点能不能不写?计算小和计算整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和不同的地方?

[设计意图:迁移小竖式计算的经验,学生*解决小的竖式计算是完全可能的,在学生解决问题的基础上,围绕重点展开讨论,加深学生对计算中用0占位的理解。]

(三)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

了刚才选择的早点外,你还喜欢哪两种食品做早点,先求出它们价格的和,再求出他们价格的差,并在小组里交流。(交流时,师的板书要有启发*,一方面使学生进一步加深用竖式计算小加减的印象,另一方面使一些学生进一步体会任选两种食品是有规律的,力争找出所有的组合,体会学的魅力。)完成第104页试一试。

三、巩固应用,深化拓展

1.完成想想做做第1题。

学生*解答。做完后,让学生讨论:计算这些加减和计算整加减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和不同的地方?

2.完成想想做做第3题。

结合学生生活经验帮助学生理解情境,如果学生对情境理解有困难的,师可以和学生一起共同演示,在学生理解情境的前提下,让学生*计算,做完后与同桌交流自己是如何解决这个问题的。

3.完成做想想做做第4题。

学生*解答第(1)、(2)小题,第(1)小题有学生可能列出乘算式,可引导学生根据乘意义运用加计算出结果。第(3)小题小组合作完成,在规定的3钟时间内,比一比哪一组提出并解决的问题多。

4.完成做想想做做第5题。

⑴让学生了解题意,明白题目的要求。

⑵学生*解答。

⑶交流反馈,说说自己是怎样想的,巩固计算方外,注意发展学生的估计意识和能力。

[设计意图:采用多种方式进行巩固,避免计算学的单调与枯燥,同时有效的培养学生合理选择信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发展学生的估计意识,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四、总结提高,课后延伸

⑴这节课学了什么?你能告诉大家要注意些什么吗?

⑵星期天,开展争当小管家活动,帮助爸爸妈妈到市场买菜或到超市买东西,并记录、计算家庭支出情况,下周向老师和同学汇报。

[设计意图:活动由课内向课外拓展,激发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兴趣,发展学生的学生应用意识。]

五、课堂作业:完成想想做做第2题。

2、幼儿园小班学《复感知5以内的》活动

1. 巩固幼儿手口一致点并能说出总的能力.

2. 引导幼儿按量匹配,进一步感知5以内的量 .

3. 培养幼儿良好的操作惯,体验学活动带来的快乐.

1、磁性具(1只熊猫、两只鸡、3头猪、4只猫、5只兔)1——5的点卡;春天背景图一幅。

2、学具(圆点卡人手一套,每张桌上动物群若干。)

一、设置情景,激发兴趣。

春天到了,阳光明媚,百花争艳,绿油油的草地上有谁在玩呢?(出示小动物)。

二.巩固幼儿手口一致点并说出总的能力。

1.引导幼儿按物规类。

每种动物来了多少呢?怎样才能让人一看就知道呢?(将相同的的`动物放在一起)。

2 、请幼儿看动物量举相应的圆点。

三、引导幼儿按量匹配,进一步感知5以内的量。

小动物玩的可高兴了,它们还要唱歌跳舞呢?我们也和小动物一起跳舞吧!

1、边唱歌边表演。

2、听量做动作(如:小兔跳两次、小熊走4步、大肥猪3步、小鸡叫5声)。

3、看圆点做动作。(看娃娃身上的圆点做动作)(如:扭扭身子、踢踢腿、点点头)

4、看动物群送相应量的食物。(如:摘苹果、抱西瓜、捉虫子等)

四、幼儿操作:

天黑了,小动物们要回家了,我们该如何让它排队回家呢?

1、个别操作,引导幼儿按多少顺序给小动物排队,感知序。

2、看屋顶的圆点送小动物回家,并引导幼儿说几只什么小动物我送你回家吧。

五、收拾用具,结束本次活动。

3、幼儿园小班学活动《区上下》含反思

设计意图:

我班幼儿这段时间对方位词的概念含混不清,对物体空间位置的指认总是用这里或那里来表达,加上孩子们这段时间特别喜欢看《黑猫警长》动画片,对黑猫警长特别崇拜,为此我以黑猫警长这个故事情节为主线设计了这节《区上下》的小班学活动。

1、在活动中让幼儿区别物体在空间中的上下位置关系,用上面、下面方位词回答问题。

2、培养幼儿的空间感知能力。

3、发展目测力、判断力。

4、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学活动的乐趣。

5、发展幼儿逻辑思维能力。

1、多媒体课件。

2、黑猫警长和一只耳的头饰、老鼠图片若干。

一、谈话导入游戏:小朋友,你们听过黑猫警长的故事吗?你们喜欢谁?那今天老师来当黑猫警长,小朋友们都是白猫警士。好了,今天天气不错,我们一起去森林里转一转,看看有什么新任务。

二、播放课件,引导幼儿学方位词。

1、森林里有许多的动物,看看都有谁?(幼儿自由回答。)

小鸟在哪里?还有谁在树上?

那小朋友再看看小狗在哪里?还有谁在树下呢?

小结:小猴、小鸟、小松鼠它们都在树上,小狗、小猪、小猫咪它们都在树下。

2、我们又来到了小河边,看看都有谁?(幼儿自由回答。)

小熊在哪里?谁在桥下?

三、在情境游戏中指导幼儿学正确使用方位词。

1、“接电话”进入情境,黑猫警长刚才接到兔妈妈打来的电话,说它们家有老鼠偷吃粮食,老鼠很狡猾,藏在兔妈妈家的各个地方,我们先侦察一下敌情。记住:大家轻轻地走过去仔细看老鼠藏在什么地方,然后回来向我报告你们在什么地方发现了老鼠?

2、白猫警士进入创设的情境中,侦察后坐回椅子向警长报告敌情。

提问:你在什么地方发现了老鼠?(幼儿自由回答。)

如:桌子下面(上面)有老鼠。

沙发下面(上面)有老鼠。

椅子下面(上面)有老鼠。

柜子下面(上面)有老鼠。

3、黑猫警长:“竟然有那么多老鼠在捣乱,情况十万火急,白猫警士们,我们快去抓老鼠吧!

(所有白猫警士听到命令后立即到布置的场景中去抓老鼠。每位白猫警士抓住一只老鼠后回到座位上向警长报告,游戏在音乐背景下活动。

4、老鼠抓到了,现在请告诉我自己是在什么地方抓到老鼠的?(提问个别小朋友,并要求幼儿用完整的'话表达。)

如:我在桌子上抓到一只老鼠。

我在椅子下抓到一只老鼠。

我在窗台上抓到一只老鼠。

小结:我的白猫警士都很能干,都抓到了老鼠。

四、进一步理解和运用方位词。

1、师:但是最大、最坏的老鼠“一只耳”逃走了。你们想把它抓住吗?“一只耳”很狡猾,要抓住它,先要锻炼我们的眼睛。(听口令,眼睛看上面,眼睛看下面,眼珠转一转。)

2、另一位老师扮演“一只耳”出现,东张西望,然后藏在桌子下,警长一声令下“不许动,哪里逃?”

五、结束活动。

我们的白猫警士都很能干,晚上我们共度老鼠晚餐,let’s go。(警士们胜利完成任务,在音乐声中走出活动室。)

整节活动幼儿的积极性特别高,利用课间育幼儿非常感兴趣,也让幼儿有身临其境的感觉,整个活动利用游戏贯穿始终,使孩子在感受黑猫警长这个故事中认识了上下,一环扣一环,完成了活动目标。

4、小学一年级学《三 》学设计

1、能正确计算10以内的加减

2、在集体的情境活动中,体会加减的含义。

学重点:在活动中明白算理。

学准备:1-10学卡片、算式卡片、头饰

学方情境活动

今天,动物园来了很多小客人,他们都想找一个好朋友,可是却没能找到。让我们班这些聪明的小朋友们一起来帮忙找一找。

给10个人动物头饰,一张字卡片。

要求:

1、找出的好朋友必须是两个合起来组成10。

2、边唱《找朋友》边做。

3、汇报:________的.好朋友是_________

二、第2题

*叔叔想考考我们班的小朋友打靶的本领。

看第2题,明确题意。

独立完成,校对

1、整体估计是黑棋子多,还是白棋子多。

2、每种棋子的量。

3、进行比较:_______比______多_______。

_______比______少_______。

4、完成,校对。

四、第4题

1、看清题意。

2、独立完成。

3、小组交流。

五、第5题

老师看时间,要求在2时间内完成。

比一比谁做得又对又快。

六、第6题

1、小组模拟比赛。 2、小结评议。

七、学游戏

理解8的组成:你出6,我出2。你出( ),我出( )。

八、回顾总结。

点击查看更多《分数除法练习》教案相关内容»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huqf.cn/articles/38893.html

热门阅读

  1. 送给朋友的腊八节祝福短信
  2. 2016年同事乔迁贺词
  3. 黄土高原上的红色明珠散文
  4. 《马鹿有情》教学反思范文
  5. 名人成长故事 100字
  6. 幼儿园家长开放日系列活动总结范文
  7. 梨花带雨的古诗词
  8. 《帝菲粪金龟》的读后感
  9. 政教处家长会发言稿
  10. 母子情优美诗歌
  11. 粮食来得真不容易教案设计
  12. 元旦祝福语短语诗句
  13. 《望庐山瀑布》李白
  14. 2016愚人节经典的节日祝福语
  15. 某中学退管会的工作总结
←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