尝与权同学书结恩爱原文及译文赏析

发布时间: 2025-07-23 17:36:57

尝与权同学书结恩爱原文及译文赏析

朱然,字义封。尝与权同学书,结恩爱。至权统事,以然为余姚长。后擢山阴令,董五县。权奇其能,分丹杨为临川郡,然为太守。会山贼盛起,然平讨,旬月而定。建安二十四年,从讨关羽,别与潘璋到临沮禽羽,迁昭武将军。虎威将军吕蒙病笃。权问曰:“卿如不起,谁可代者?”蒙对曰:“朱然胆守有余,愚以为可任。”蒙卒,权假然节,镇江陵。魏遣张郃等攻江陵,郃围江陵,然中外断绝。时然城中兵多肿病,堪战者裁五千人。郃等起土山,立楼橹临城,弓矢雨注,将士皆失色。然晏如而无恐意,方厉吏士,伺间攻破两屯。江陵令姚泰领兵备城北门,见外兵盛,城中人少,谷食欲尽,因与敌交通,谋为内应。垂发,事觉,然治戮泰。郃等不能克,乃彻攻退还。由是然名震于敌国,改封当阳侯。赤乌五年,征柤中。

魏将蒲忠、胡质各将数千人,忠要遮险隘,图断然后,质为忠继援。时然所督兵将先四出,不暇收合,乃将帐下见兵八百人逆掩。忠战不利,质等皆退。九年,复征柤中。魏将李兴等闻然深入,率步骑六千断然后道,然夜出逆之,军以胜反。先是,归义马茂怀奸,觉诛,权深忿之。然临行上疏曰:“马茂小子,敢负恩养。臣今奉天威,事蒙克捷,欲令所获,震耀远近,方舟塞江,使足可观,以解上下之忿。

惟陛下识臣先言,责臣后效。”权时抑表不出,然既献捷,群臣上贺。权乃举酒作乐,而出然表曰:“此家前初有表,孤以为难必,今果如其言,可谓明于见事也。”遣使拜然为左大司马。然长不盈七尺,气候分明,内行修洁。常在战场,临急胆定,尤过绝人。权特使然总为大督,功臣名将存者惟然,莫与比隆。寝疾二年,后渐增笃。权昼为减膳,夜为不寐。自创业功臣疾病,权意之所钟,吕蒙最重,然其次矣。年六十八,赤乌十二年卒。权素服举哀,为之感恸。

(选自《三国志·吴书》,有删改)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蒙卒,权假然节 假:借助

B.忠要遮险隘,图断然后 要遮:拦截

C.归义马茂怀奸,觉诛 诛:杀死

D.气候分明,内行修洁 气候:气度

5.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卿”是对他人的敬称,“陛下”是对皇上的敬称;“愚”是对自己的谦称,“臣”也是谦称。

B.“拜”指授予官职。古时表示官职变动的词语有“迁”“谪”“转”“徙”“改”“移”“补”等,其中“迁”“谪”都指贬官。

C.古人对死的称谓等级森严,“天子死曰崩,诸侯死曰薨,大夫死曰卒,士曰不禄,庶人曰死”。朱然地位较高,故死为“卒”。

D.《三国志》和《史记》《汉书》《后汉书》并称“前四史”,其中《史记》分为“本纪”“世家”“列传”“表”“书”五部分。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朱然多次征战,屡立战功。他曾平定山贼,讨伐关羽,两次征讨柤中,尤其镇守江陵时,以少敌多,迫使魏将张郃等人无功而返,自己由此声名远播。

B.朱然指挥作战,常有奇策。第一次征讨柤中面对不利局势时,率领八百人突然袭击;第二次征讨柤中时,又率领军队夜间出击。两次征战都取得了胜利。

C.朱然面临险境,英勇无畏。江陵之战时,敌军箭如雨下,将士们都惊恐失色,朱然却镇定自若,毫无惧意,激励士卒,并趁机攻破了敌军两个军营。

D.朱然深受赏识,无人能比。他先后担任山阴令、昭武将军、左大司马等官职,孙权对他恩遇有加,他去世时孙权素服举哀。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尝与权同学书,结恩爱。至权统事,以然为余姚长。后擢山阴令,董五县。

(2)因与敌交通,谋为内应。垂发,事觉,然治戮泰。

参***

4.A(“假”应该译为“给予”。可联系课文《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大块假我以文章”)

5.B(“迁”既可指升迁,也可指贬官)

6.D(“无人能比”说法*,原文是说“功臣名将存者惟然,莫与比隆”,意即功臣名将这个时候还健在的只有朱然,没有谁能够比得上朱然受到的恩宠,而且原文还说“自创业功臣疾病,权意之所钟,吕蒙最重,然其次矣”)

7.(1)朱然曾经与孙权一同学习,结下深厚的友谊。到了孙权统领事务时,孙权任用朱然担任余姚长官。后来升迁为山阴令,监管五个县。(“恩爱”1分,“统事”1分,“董”1分,句意准确连贯2分)

(2)(姚泰)于是和敌人勾结,谋划作为内应。将要起事时,事情被发现了,朱然治姚泰的罪,杀了姚泰。(“交通”1分,“垂”1分,“治戮”1分,句意准确连贯2分)

朱然,字义封。曾经与孙权一同学习,结下深厚的友谊。到了孙权统领事务时,孙权任用朱然担任余姚长官。后来升迁为山阴令,监管五个县。孙权非常惊奇朱然的才能,把丹杨划分到临川郡,朱然担任太守。适逢山贼兴起作乱,朱然讨伐他们,十天就平定了。建安二十四年,跟随讨伐关羽,另外和潘璋到临沮擒获了关羽,升迁为昭武将军。虎威将军吕蒙病重。孙权问:“爱卿如果一病不起,谁可代替您?”吕蒙回答说:“朱然胆识不凡,我认为可以接任。”吕蒙去世,孙权授予朱然节杖,镇守江陵。魏派遣张郃等将进攻江陵,张郃包围了江陵,朱然内外断绝。当时朱然城中士兵有许多得了浮肿病,能够作战的只有五千人。张郃等堆起土山,靠近城池立起楼橹,弓箭如下雨般射入城内,将士都大惊失色。朱然镇定自若无一丝恐惧,激励官吏士兵,趁隙攻破了魏军两座军营。江陵令姚泰带领军队在北门防守,见敌人众多,城中人少,粮食几尽,于是和敌人勾结,谋划作为内应。将要起事时,事情被发现了,朱然治姚泰的罪,杀了姚泰。张郃等人不能攻克江陵,于是撤兵返回。从此,朱然名震敌国,改封为当阳侯。赤乌五年,征讨柤中。魏将蒲忠、胡质各带领数千人,蒲忠在险峻的地方拦截,图谋截断朱然的退路,胡质作为蒲忠的援兵。当时,朱然所统率的兵将先前已经派出去了,来不及收拢集合,于是带领帐下现有的士兵八百人突然袭击。蒲忠战败,胡质等都撤退了。九年,又征讨柤中。魏将李兴等听到朱然孤军深入,率领步兵、骑兵六千人截断朱然的后路,朱然在夜间出击,军队反而取得了胜利。在这之前,归义人马茂怀有奸诈之心,被发现后诛杀了,孙权非常愤怒。朱然临出发时上奏折说:“马茂小子,竟敢辜负国恩。我如今承奉天威讨伐,战事定能取得胜利,所缴获的物品,能够震耀远近之人,方舟塞满江面,使战利品蔚然可观,以消解上上下下的愤怒。希望陛下记住我说的话,看我以后的行动。”孙权当时收起奏折没有拿出来。如今朱然献上捷报,群臣上贺,孙权才举酒作乐,拿出朱然的奏折说:“这个人先前就有奏折,我认为这一定难以办到,如今果如其言,朱然真可说是个明于见事的人啊。”派遣使者授予朱然为左大司马的官职。朱然身高不满七尺,气度不凡,品行高洁。每次在战场,面临危急情况能够镇定自若。孙权特地让朱然担任总大都督,功臣名将这个时候还健在的只有朱然,没有谁能够比得上朱然受到的恩宠。生病二年了,后来病情渐渐加重。孙权白天为朱然的病情茶饭不思,晚上为朱然的病情睡不着觉。自创业功臣病重,孙权情意所集中的,吕蒙最重,朱然其次。年六十八岁,赤乌十二年去世。孙权素服举哀,为之悲痛不已。

拓展阅读

1、孙

当初,孙对吕蒙说:“你现在当管事,不可以不习!”吕蒙用军中事务繁多来推托。孙说:“我难道想要你研究儒家经典,成为专掌经传授的官吗?我只是让你粗略地阅读,了解历史罢了。你说军务繁多,谁比得上我事务多呢?我经常读,自己觉得获益颇多。”吕蒙于是开始习。

等到鲁肃到寻阳的时候,鲁肃和吕蒙一起谈论议事,鲁肃十分吃惊地说:“你现在军事方面和*方面的才能和谋略,不再是吴下时没有才的阿蒙了!”吕蒙说:“的人分别几天,就应当用新的眼光看待,长兄你知晓事情怎么这么晚呢?”于是鲁肃拜见吕蒙的母亲,和吕蒙为好友后分别了。

注释

初:当初,起初,这里是追述往事的习惯用词。

:指孙,字仲谋,吴郡富春(浙江富阳)人,黄龙元年(公元222年)称王于武昌(今湖北鄂城),国号吴,不久迁都建业,(今江苏南京)。229年称帝。

谓……曰:谓,告诉;连用表示“对……说”。

吕蒙:字子明,三国时吴国名将,汝南富陂(今安徽省阜南县东南)人。

卿:古代君对臣或朋友之间的称。

今:当今。

当涂:当道,当

掌事:掌管政事。

辞:推托。

以:介词,用。

务:事务。

孤:古时王侯的自称。

岂:难道。

治经:研究儒家经典。治,研究。“经”指《诗经》《尚》《礼记》《周易》《春秋》等

博士:当时专掌经传授的官。

邪(yé):通“耶”,语气词,表示反问或疑问的语气。

但:只,仅。

当:应当。

涉猎:粗略地阅读。

见往事:了解历史。见,了解;往事,指历史。

耳:语气词,表示限制语气,罢了。

多务:事务多,杂事多。务,事务。

孰若:……相比如何;谁像(我)。孰:谁,哪个;若:比得上。

益:好处。

乃:于是,就。

始:开始。

:指从事习。就,单独翻为 从事。

:到,等到。

过:到。

寻阳: 县名,在湖北黄梅西南。

论议:讨论议事。

大:非常,十分。

惊:惊奇。

者:用在时间词后面,不

才略:军事方面或*方面的才干和谋略。

非复:不再是。复:再,又。

吴下阿蒙:指在吴下时的没有才的吕蒙。吴下,指吴县,如今江苏苏州。阿蒙,指吕蒙,名字前加"阿",有亲昵的意味。现指才识尚浅的人。

士别三日:的人分别几天。三:几天,这里指“几”。士,读人。

即:就。

更(gèng):重新。

刮目相待:另眼相看,用新的眼光看待。 刮目:擦擦眼。待:看待。

大兄:长兄,这里是对辈年长者的尊称。

何:为什么。

见事:知晓事情。

乎:啊。表感叹或反问语气。

遂:于是,就。

拜:拜见。

别:离开。

2、孙

是根据先前的史改写的。因先前的史已有较详细的记载,而又无新的史料可以补充,所以章是根据从略的则对先前史的有关记载进行改写的。章篇幅小,仅119字,虽极简略但剪裁精当,不仅保留了的精华和故事的完整性,而且以更精练的笔突出了人物的风采,是一篇成功的改写之作。记叙了三国时期吕蒙在孙劝说下开始习,而使才略有了惊人的长进,并令鲁肃为之叹服、之“友”的故事,说明了人应当好、只要肯习就会有进步的道理,突出了习重要性。

以对话为主,其他内容均简说或不说。如对吕蒙的习情况,仅以“蒙乃始就”一句加以概括,至于他读了哪些,又如何用功则只字未提。后中吕蒙二人的谈话,只用一句“蒙论议”来交代,两人谈论的是什么话题,吕蒙的哪些见解让鲁肃起敬的都略去不写。详略的安排极其精当。 除对话外的其他语言也非常简省而意赅。情节发展上,孙的刻意劝终使吕蒙就,他就后的渊博识又使鲁肃惊叹,吕蒙又紧承其叹发出“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的自信之语,上下衔接自然,前因后果,井然有序。

写的是吕蒙在孙劝说下“乃始就”。孙,先向吕蒙指出“”的必要性,即因其“当涂掌事”的重要身份而“不可不”;继而现身说法,指出“”的可能性。使吕蒙无可推辞、“乃始就”。从孙的话中,既可以看出他的善劝,又可以感到他对吕蒙的亲近、关心和期望,而又不失人主的身份。“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是情不自禁的赞叹,可见鲁肃十分惊奇的神态,以他眼中吕蒙变化之大竟然判若两人,表现吕蒙因“”而使才略有了令人难以置信的惊人长进。需要指出的是,鲁肃不仅地位高于吕蒙,而且很有识,由他说出这番话,更可表明吕蒙的长进确实非一般。“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是吕蒙对鲁肃赞叹的巧妙接应。从吕蒙的答话中可见吕蒙颇为自得的神态,吕蒙以当之无愧的坦然态度,表明自己才略长进之快之大。孙的话是认真相劝,鲁肃、吕蒙的话则有调侃的意味,二者的情调是不的。其才略很快就有惊人的长进而令鲁肃叹服并之“友”的故事,说明了人只要肯习就会有长进,突出了习重要性。

使吕蒙的言谈大有智慧,所以鲁肃的语气重在惊叹:“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吕蒙也仅说了一句话:“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话中既有对鲁肃大惊小怪的不以为然,更有一种中多阅历,胸中有丘壑的自信,令人油然而生一种敬羡之情。吕蒙读的功效是通过鲁肃的吕蒙的对话从侧面展现出来的,他的惊叹衬托出了吕蒙今非昔比的事实。而话中的“吴下阿蒙”又将吕蒙的过去现在进行了一个纵向的对比,得出了“变”的论,而吕蒙之“变”的核心正是“才略”的猛增。

吕蒙的谦虚好, 鲁肃的英雄惜英雄,三位一体,足显作者的笔功架之深厚。

3、朱元思朱元思

没有一丝风,烟雾也都消散干净,天空和群山是样的颜色。我乘着船随着江流漂荡,任凭船按照自己的意愿,时而向东,时而向西。从富阳到桐庐一百里左右的水路上,山水奇特独异,天下独一无二。

水都是青白色的,深深的江水清澈见底。一直看下去,水底游动的鱼儿和细小的石头都可以看得很清楚,毫无障碍。湍急的水流比箭还快,凶猛的巨浪像飞奔的骏马。

江两岸的高山上,全都生长着苍翠的树木,让人心生寒意,高山凭依高峻的地势争着向上,往高处和远处伸展;群山竞争着高耸,笔直地向上,直插云天,形成无数山峰。山间泉水冲击着岩石,发出泠泠的响声;美丽的鸟相互和鸣,鸣声嘤嘤,和谐动听。蝉长久不断地鸣叫,猿不停地啼叫着。看到这些雄奇的山峰,那些极力追求功名利禄的人,追逐名利的心就会平静下来;看到这些幽美的山谷,忙于治理社会事务的人,就会流连忘返。横斜的树木遮蔽了上面的天空,即使在白天,林间也昏暗如黄昏;稀疏的枝条互相掩映,有时还能露出阳光。

注释

:是古代的一种体。

风烟俱净:烟雾都消散尽净。风烟,指烟雾。俱,全,都。净,消散尽净。

共色:样的颜色。共,样。

从流飘荡:乘船随着江流漂荡。从,跟,随。

任意东西:情境任凭船按照自己的意愿,时而向东,时而向西。

东西:方向,在此做动词,向东漂流,向西漂流。

自:从。

至:到。

许:表示大约的数量,上下,左右。

独绝:独一无二。独,只。绝,绝妙。

皆:全,都。

缥(piǎo)碧:作“漂碧”,据其他版本改为此,青白色,淡青色。

游鱼细石:游动的鱼和细小的石头。

直视无碍:一直看下去,可以看得很清楚,毫无障碍。这里形容江水清澈见底。

急湍(tuān):急流的水。急,迅速,又快又猛。湍,水势急速。

甚箭:“甚于箭”,比箭还快。甚,胜过,超过。为了字数整齐,中间的“于”字省略了。

若:好像。

奔:动词活用作名词,中指飞奔的骏马。

寒树:使人看了有寒意的树,形容树密而绿。

负势竞上:高山凭依高峻的地势,争着向上。负,凭借。竞,争着。上,向上。这一句说的是“高山”,不是“寒树”,这从下“千百成峰”一语可以看得出来。

轩邈(miǎo):意思是这些高山仿佛都在争着往高处和远处伸展。轩,向高处伸展。邈,向远处伸展。这两个词在这里形容词活用为动词用。

直指:笔直地向上,直插云天。指,向,向上。

千百成峰:意思是形成无数山峰。

激:冲击,拍打。

泠(líng)泠作响:泠泠地发出声响。泠泠,拟声词,形容水声的清越。

好:美丽的。

相鸣:互相和鸣,互相鸣叫。

嘤(yīng)嘤成韵:鸣声嘤嘤,和谐动听。嘤嘤,鸟鸣声。韵,和谐的声音。

蝉则千转(zhuàn)不穷:蝉长久不断地鸣叫。则,助词,没有实在意义。千转:长久不断地叫。千,表示多,“千”“百”都表示很多。转,通“啭”鸟鸣声。这里指蝉鸣。穷,穷尽。

无绝:就是“不绝”。上句中的“不穷”相对。绝,停止。

鸢(yuān)飞戾(lì)天:出自《诗经·大雅·旱麓》。老鹰高飞入天,这里比喻追求名利极力攀高的人。鸢,俗称老鹰,善高飞,是一种凶猛的鸟。戾,至。

望峰息心:意思是看到这些雄奇的山峰,追逐名利的心就会平静下来。息,使……平息,使动用法。

经纶(lún)世务者:治理社会事务的人。经纶,筹划、治理。世务,政务。

窥谷忘反:看到这些幽美的山谷,就会流连忘返。窥,看。反,通“返”,返回。

横柯(kē)上蔽:横斜的树木在上面遮蔽着。柯,树木的枝干。上,方位名词作状语,在上面。蔽,遮蔽。

在昼犹昏:在白天,也好像黄昏时那样阴暗。昼,白天。犹,好像。

疏条交映:稀疏的枝条互相掩映。疏条,稀疏的小枝。交映,互相遮掩。交,相互。

见:看见。

日:太阳,阳光。

4、孙

一、通假字

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邪:通“耶”,语气词。表反问语气。

卿今当涂掌事。

当涂:“涂”通“途”,道路,仕途。亦作当

二、词类活用

1.蒙辞以军中多务 辞:状语后置,名词作动词。

2.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之:主谓取独。

三、一词多义

以:

蒙辞以军中多务。(介词,用)

自以为大有所益。(认为)

当:

但当涉猎。(应当)

当涂掌事。(掌管)

见:

见往事耳。(了解)

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认清)

四、古今异义

蒙(辞)以军中多务

古义:推辞。

今义:告别,不接受,解雇。

(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古义:古时候王侯的自称,我。

今义:独自,孤独。

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古义:研究。

今义:治理。

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古义:当时专掌经传授的官。

今义:位的最高一级

)鲁肃过寻阳

古义:到了······的时候

今义:以

鲁肃(过)寻阳

古义:到。

今义:经过。

即(更)刮目相待

古义:重新。

今义:更加。

(但)当涉猎

古义:只。

今义:转折连接词,但是。

但当(涉猎)

古义:粗略的阅读

今义:捕捉猎物

见(往事)耳

古义:历史。

今义:过去的事。

自以为(大)有所益

古义:很。

今义:指面积、体积、容量、数量、强度、力量超过一般或超过所比较的对象。

蒙乃始(就)

古义:从事。

今义:就。

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古义:认清。

今义:看见。

五、特殊句式

倒装句

蒙辞以军中多务。

即:蒙以军中多务辞。(介词构后置)

反问句:

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吗)!

卿言多务,孰若孤?

六、

2、吕蒙始

3、鲁肃赞:“非复吴下阿蒙,拜蒙母,友而别"”

5、朱元思朱元思

一、通假字

(1)“转”通“啭”,鸟鸣,这里指蝉鸣。(句: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2)“反”通“返”,返回。(句: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二、古今异义

(1)许:

古义:附在整数词之后表示约数,左右。例句: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

今义:或许,应允,赞许等。

(2)奔:

古义:本是动词作名词,指飞奔的马。例句:猛浪若奔。

今义:奔跑。

(3)穷:

古义:不停地,穷尽。例句:蝉则千转不穷。

今义:贫穷。

(4)戾:

古义:至,到达。例句:鸢飞戾天者。

今义:罪过,乖张。

(5)经纶:

古义:筹划、治理。例句:经纶世务者。

今义:治理国家的抱负和才能。

(6)窥:

古义:看,观察,侦查。例句:窥谷忘反。

今义:从小孔、缝隙或隐蔽处偷看。

三、一词多义

(1)绝:

奇山异水,天下独绝(绝妙,极)

猿则百叫无绝(断,停止)

(2)上:

负势竞上(向上)

横柯上蔽(在上面)

(3)无:

直视无碍(没有)

猿则百叫无绝(不)

(4)百:

一百徐里(数词,实指,一百)

猿则百叫无绝(数词,虚指,极言其多)

(5)直:

直视无碍(直接)

争高直指(笔直)

(6)负:

负势竞上(凭借)

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背着)--《愚公移山》

(7)穷:

蝉则千转不穷(穷尽)

穷冬烈风(深)--《送东阳马生序》

穷则独善其身(不得志,不显贵)--《孟子·尽心上》

(8)见:

有时见日(见到)

才美不外见(通“现”显现)--《马说》

(9)若:

猛浪若奔(好像)

未若柳絮因风起(如)

四、词类活用

风烟俱:形容词用作动词,消净,散净

猛浪若:动词用作名词,飞奔的马

负势竞上:动词作状语,争着;名词作动词,向上

互相轩邈:形容词用作动词,争着往高处远处伸展

横柯上蔽:名词作状语,在上面

皆生树:使人感到有寒意

五、省略句

(1)“(船)从流飘荡,任意东西”(主语省略)

(2)“急湍甚(于)箭”(省略介词“于”)

(3)“(高山)负势竞上,互相轩邈”(省略主语“高山”)

六、倒装句

(1)后置定语

莺飞戾天者:定语后置,即“飞戾天(之)莺者”

“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七、对偶句

(1)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

(2)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3)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4)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5)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八、运用手法

千丈见底,直视无碍 (夸张)

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比喻)

负势竞上,互相轩邈 (拟人)

泉水激石,泠泠作响 (对偶)

好鸟相鸣,嘤嘤成韵 (对偶)

“水皆缥碧,干丈见底” “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正侧描写)

“水皆缥碧,干丈见底” “急湍甚箭,猛浪若奔”(动静合)

泉水激石,泠泠作响(视觉、听觉)

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视觉、听觉)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视觉)

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听觉)

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视觉)

点击查看更多尝与权同学书结恩爱原文及译文赏析相关内容»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huqf.cn/articles/40899.html

热门阅读

  1. 花开情深散文
  2. 天上国儿童童话故事
  3. 怀念父亲建军节作文
  4. 现代弟子规的故事
  5. 年夜饭小学生优秀作文600字
  6. 英语教育硕士实习总结报告
  7. 艰难的国运与雄健的国民教学设计模板
  8. 悦众与有众美文
  9. 201年妇女节英语祝福语
  10. 唯美文艺小清新句子
  11. 《ai ei ui 》教案设计
  12. 201最新惊蛰节气祝福语大全
  13. 标准材料采购合同样本
  14. 用干旱造句的内容
  15. 2016年四月一日愚人节祝福语
←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