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春笋》教案

发布时间: 2025-07-26 10:54:59

小学语文《春笋》教案

1、学会本课生字,认识4个新偏旁,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知道春笋具有冲破重重障碍、不断向上生长的特点。

教学重点、难点:

第二自然段是教学重点,要通过朗读体会春笋顽强生长的品质。

挂图、生字卡片。

三课时。

第一课时

一、揭示课题,导入新课。

1、板书课题,正音。

看图观察春笋的外形。

2、给笋组词。

二、初读指导。

1、学生自读课文。

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给自然段标上小节号。

2、检查自读情况。

(1)生字词正音。

(2)自主识字,看谁记得又多又快。

(3)巩固字型:对照生字表抄写生字,难写得多写几遍。

(4)指名说已经理解的词语。

3、轻读全文,看看有几句话,各说的什么?

4、逐句朗读,结合正音。

三、作业;

1、选字填空:

(1)小名先看清字的形状,记住字的笔顺,()一笔一画照着写。

(2)小雪花飘呀飘呀,飘落()枝头。

2、多音字组词。

zhǎng()

cháng()

3、练习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复习检查

1、指名认读生字词。

2、听写词语。

二、精读训练

1、精读第一自然段。

(1)学生自由读第一自然段,说说读懂了什么?

理解:唤醒冲破泥土掀翻石块

教师用教具演示雨后竹笋蓬勃生长的情景。

(2)教师范读第一自然段。

启发学生用自己的话说说竹笋生长的情景。

(3)讨论交流:如果你用一句话赞扬春笋,你会怎么说?

(4)自由练习朗读第一自然段。

()指名口头填空:

一声(),()了春笋。它们()泥土,()石块,一个一个从地里()出来。

()练习背诵第一自然段。

2、精读第二自然段。

(1)学生自由读第二自然段。

(2)读后讨论交流:春笋是什么样子?它们又是怎样生长的?

(3)看图理解:裹着浅褐色外衣嫩生生

一节一节又一节,向上向上再向上。

(4)读第二自然段,口头回答:

春笋是什么模样?是怎样生长的?它生长的两个特点是什么?

()练习背诵第二自然段。

三、作业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第三课时

一、复习检查

1、指名认读卡片上的词语,结合正音。

2、说出下列字的偏旁名称:外冲声破

3、扩词练习:声笑节

4、指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写字指导

1、出示全课生字认读。

2、请学生自己说说生字写时的注意点。

3、根据学生发言,教师归纳:

(1)节、声、笑都是上下结构的字,上小下大。笑的第七笔是撇,声的上部分是士。

(2)外、冲、块、破都是左右结构的字。

(3)写再、迎时要注意笔顺。

三、作业

1、学生描红。

2、读拼音,写偏旁。

拓展阅读

1、一年级上册第6课《东方明珠》

一、激情导入,揭示课题

2、出示课题。指名读题,注意正音。

二、看图,整体感知课内容

2、师在配乐中叙述:朋友们,现在我们来到了上海黄浦江边,一起来欣赏一下这美丽的东方明珠。

3、欣赏配乐朗读。

三、初读指导

1、让生借助拼音大声读课,要求做到:

(1)读准字音。

(2)画出遇到的生字,多读几遍。

(3)把不理解的词圈出来。

(4)标出自然段序号。

2、出示生字新词。

3、指名三人分自然段朗读课

四、精读训练

1、习第一自然段。

(1)点名读,说说知道了什么。

(2)指名答。

(3)你能不能用自己的话来介绍一下上海广播电视塔的.位置及名字?

(4)你喜欢这座塔吗?为什么?

(5)指导用喜爱的气读第一自然段。

2、尝试背诵。

五、指导写字

1、记忆字形,提醒注意。

2、照笔顺在书上描红。

3、指导在田字格中书写。

4、生在《习字册》上描红、临写。师巡回指导。

一、复习引入

二、继续精读训练

1、习第二自然段。

(1)指导看图,习第一句。用自己的话说说东方明珠的样子。指名说。看课是怎么说的。

(2)出示:这座塔,头顶蓝天,脚踩大地,像一个巨人。指名读。说说怎样的人才是“巨人”?点名读,集体评价。

(3)看图联想,习第二句。

出示句子:夜晚,塔上的灯都亮了,五光十色,非常好看。

点名读。想象美丽的夜景。直到朗读。

2、习第三自然段。

(1)游客们,看到这里,你会不由自主地发出什么感叹?

(2)出示句子:上海广播电视塔,真是一颗美丽的东方明珠。

(3)指导读出赞美的气。

3、尝试背诵第二、三自然段。

三、巩固

2、想象一下,当那些外国游客看到这美丽的东方明珠,他们会怎么说?

四、指导写字

1、认读。

2、指导书写。

3、生在《习字册》上练习描红、仿影,临写。

2、六年级《蛇肚子里的象》

1、知识与技能:认识4个字,会7个生字。

2、过程与方法:有感情地朗读课,在把握课内容的基础上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了解课的几处对比描写的作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作者的写作意图。

重难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在把握课内容的基础上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

课时时数:三课时

方法:自读自悟,相机引导

第一课时

一、读课,了解章大意。

1、同们,《蛇肚子里的象》这篇章是一位法国作家的作品,谁能给大家读一遍课?在读时要注意法国人说话的特点和气。

2、同们评议读得怎么样。

二、读课,注意读得通字顺。

三、结合课前的预习,汇报自的成果。(从字词到内容)

们之前已经预习过这篇章,有哪些需要同们的内容请大家充分交流。

字音、字型、词义、等基础知识部分。

四、在把章读流利的基础上,体会章的主要内容;观察作者画的这两幅画,谈谈你的看法。

1、请同们默读课,结合书后习题,试着说说章的主要内容?并试着给章分段。

2、根据时间顺序可以给章分为两段:

一:(1—4)“我”画了两幅蛇肚子里的象,大人们都不能理解。

二:(5)“我”迎合大人们的视觉,从他们的角度出发思考问题,这样才能使他们接受。

五、确立下堂课的习目标。

组讨论交流习目标:

(1)中重点词句;

(2)作者的写作目的;

(3)我们从中受到什么启发;

(4)有感情地朗读课

第二课时

一、巩固复习,回顾上节课的内容。

请同分别来读章的两个部分,试着概括其主要内容。

二、精读章,体会重点词句的含义。并有感情地朗读课

1、精读章进行习,将其中你认为最值得研究的句找到,在组内讨论交流其中的含义。(结合书后第二题所给出的重点句子)

2、含义深刻的句子:

分别从孩子和大人的两个角度来体会他们不同的看法。

3、在读这个故事时,可以练习分角色朗读课

三、讨论交流自己从这个故事中得到了怎样的启示。

1、讨论书后的题,联系生活实际谈自己的感受、体会。

2、相机进行朗读指导。人物的言要符合人物形象、身份、特点,在读到评论性的言时要读得沉稳、深刻。

3、体会这个个故事要告诉我们什么道理,整篇章有带给我们什么启示呢?

第三课时

一、解决书后问题。

二、开展《王子》读书交流会。

三、积累《题西林壁》和《咏华山》。

四、作业

读后感

五、板书设计:略

六、课后结:

3、《阳光》一年级

我说课的内容是一年级上册的第八课《阳光》。这篇课以抒情的笔调,诗一般的言,描绘了阳光给万物带来的生机与美丽。课共有五个自然段,只有第二自然段是三句话,其它各段都是一句话,最后一自然段点明章的主题:阳光像金子,阳光比金子更宝贵。虽然是篇,但是,结构的严谨,用词的生动、形象,含义的深邃,仍值得我们细细揣摩。第一自然段中的“田野”、“高山”、“河”,与第二自然段的“田里的禾苗”、“山上的树”、“河面”一一对照。而开头第一句的“阳光像金子,洒遍田野、高山和河。”又与“阳光像金子,阳光比金子更宝贵。”遥相呼应。作为一篇,《阳光》遣词造句有许多精妙之处。比如第三自然段中的“跳进”,让人感受到了阳光的调皮可爱。阳光与人、自然与人的和谐的场景跃然纸上。第四自然段的“谁也捉不住阳光,阳光是大家的。”体现了阳光的博爱和无私。

“阳光像金子,阳光比金子更宝贵。”是这篇章的重点句,课以抒情的笔调,给我们描述了阳光给万物带来的生机与美丽——禾苗更绿了、树更高了、河面也成了长长的锦缎……有形、有色,一幅色彩斑斓的`图景,为这句话作了注解。使我们明白了这一切都是阳光的功劳。没有阳光,就没有生机蓬勃的世界,让我们充分感受到阳光的美好与宝贵。

插图色彩明丽,本部分言流畅,富有童真童趣,贴近儿童生活,能引起孩子们感受阳光的强烈愿望,生发对大自然无限热爱和珍惜的思想感情。

此外,本课还有生字16个,其中,会认12个,会写4个。课后,除了朗读、背诵、写字要求外,还提出了归类识字、口头组词的要求。

这篇课是一年级孩子进入所接触到的第八篇课。由于前面已经习了汉拼音和一个识字单元,生的识字、写字能力已经得到了一段时间的训练,朗读技能经过七篇课习之后也有了一定的基础。所以,这篇课过程中,应继续巩固这些训练成果,如有可能适当拔高。

根据材的上述特点,根据课材中所处的位置,所应承担的任务,根据课程构建的三个纬度,我将本课的习目标确定如下:

1、认识12个生字,会写4个字。认识“ ”两种笔画和1个偏旁“ ”。

2、正确、流利的朗读课。背诵课

3、感受阳光的美好与宝贵。

本课的重点是识字、写字和练习朗读。难点是理解“河面闪着阳光,河就像长长的锦缎了。”这句话。

在第一课时,我将和生一起在认识12个生字的基础上写2个生字,并且完成课第一、二自然段的

《阳光》当作为课出现时,它就成为了接受美所说的开放的“召唤结构”,召唤读者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通过感知、思考、体验进行再创造。本节课的设计我力求做到以生自我活动为中心,让生在自我活动中,调动已有知识,丰富现有经验,充分感知、体验阳光,通过思考使本在孩子们的心中鲜活起来,从而达到使生的感广化、深化、美化、敏化的目的。要知道,感的广化、深化、美化、敏化必定和思维的广化、深化、美化、敏化是同步的。

在上述理念的指引下,课前我将带领生到大自然中寻找、感受阳光。在指导时要注意引导生观察哪里有阳光?阳光下都有什么,阳光下的万物都是什么样子的?在阳光下有什么感觉?

课堂部分由于时间关系,我只说第一课时,第一课时将分以下几步进行:

用带有鸟鸣水声的舒缓乐曲,以及师抒情的描述引入新课,出示课题。

第二步,请生谈一谈课前寻找阳光、感受阳光的感受。在生充分表达、交流了自己对阳光的情感体验之后,我将播放课件并配乐范读课。让生在充分感受大自然的美的同时,也能感受到本的美。

生对亲自朗读这篇课产生期待之后,请生自由朗读课,边读边画出不认识的字,自己想办法解决它。在生独立识字的基础上,汇报识字成果,并且交流识字方法,在交流时,相机新部首左耳旁。然后采用各种形式,巩固生的识字成果。在这三个字时,结合课后练习,运用归类识字的方法,并适当拓展,在字形的处理上,可以让生在观察、记忆的基础上,交流识记方法。在字义的处理上,可以采用说词说句子、利用图片帮助理解、课、儿歌等多种形式多次出现的方法,以达成会认的目标。

第四步,进入朗读阶段。先让生自己出声读课,然后谈一谈,通过读课明白了什么。在生汇报读书收获的过程中,寻找合适的时机引导生读懂课。在读懂的基础上,继续练读。形式有指名读、接力读、组内竞赛读、选择读等多种形式。在对生进行朗读指导的过程中,要注意对重点字词句的指导。在抓重点词句指导朗读的同时,还要充分挖掘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以丰富生对课本的感受

本着每节课都让生动动笔的原则,朗读阶段进行之后安排生练习写两个字“也”、“长”。这两个字的结构都不容易把握,所以,在范写时一定要强调生的观察,并让生谈观察的收获。写完后,将练习成果在组内展示,师挑选练写最好的在全班展示,以及犯有典型错误的,在全班范围内纠正。

最后,留一个拓展性的作业,鼓励生搜集资料,讨论“假如没有阳光,世界将会怎么样?”

点击查看更多小学语文《春笋》教案相关内容»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huqf.cn/articles/43894.html

热门阅读

  1. 老师我想对你说优秀作文600字
  2. 关于读书的名人故事50字
  3. 感动人心的母爱故事
  4. 公司联欢三句半台词摘抄
  5. 夜书所见教学设计
  6. 关于多媒体教学的好处论文
  7. 2016元旦祝福语
  8. 桂花香的诗句古诗
  9. 关于除夕夜的诗句佳句
  10. 千古情诗绝句大全
  11. 感悟工作的经典语录
  12. 初中学校领导班子的述职报告
  13. 小轮胎的故事国旗下讲话稿
  14. 《弟子规》心得
  15. 公司财务部主任个人工作总结范文
←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