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安石写的诗有哪些

发布时间: 2025-08-05 09:40:36

王安石写的诗有哪些

明妃曲二首

其一

明妃初出汉宫时,泪湿春风鬓脚垂.

低徊顾影无颜色,尚得君王不自持.

归来却怪丹青手,入眼平生几曾有;

意态由来画不成,当时枉杀毛延寿.

一去心知更不归,可怜着尽汉宫衣;

寄声欲问塞南事,只有年年鸿雁飞.

家人万里传消息,好在毡城莫相忆;

君不见咫尺长门闭阿娇,人生失意无南北.

其二

明妃初嫁与胡儿,毡车百辆皆胡姬.

含情欲语独无处,传与琵琶心自知.

**金杆拨春风手,弹看飞鸿劝胡酒.

汉宫侍女暗垂泪,沙上行人却回首.

汉恩自浅胡恩深,人生乐在相知心.

可怜青冢已芜没,尚有哀弦留至今.

书湖阴先生壁

茅檐长扫静无苔,花木成畦手自栽.

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

元日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莫将戏事扰真情,且可随缘道我赢.

战罢两奁分白黑,一枰何处有亏成.

登飞来峰

飞来峰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泊船瓜洲

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与薛肇明弈棋**梅花诗输一首

华发寻春喜见梅,一株临路雪倍堆.

凤城南陌他年忆,香杳难随驿使来.

春夜

金炉香尽漏声残,剪剪轻风阵阵寒.

春色恼人眠不得,月移花影上栏杆.

北山

北山输绿涨横陂,直堑回塘滟滟时.

细数落花因坐久,缓寻芳草得归迟.

葛溪驿

缺月昏昏漏未央,一灯明灭照秋床.

病身最觉风露早,归梦不知山水长.

坐感岁时歌慷慨,起看天地色凄凉.

鸣蝉更乱行人耳,正抱疏桐叶半**.

示长安君

少年离别意非轻,老去相逢亦怆情.

革草杯盘供笑语,昏昏灯火话平生.

自怜湖海三年隔,又作尘沙万里行.

欲问后期何日是,寄书应见雁南征.

《钟山晚步》

小雨轻风落楝花,细红如雪点平沙.槿篱竹屋江村路,时见宜城卖酒家.

梅花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孤桐

天质自森森,孤高几百寻.凌霄不屈己,得地本虚心.

岁老根弥壮,阳骄叶更阴.明时思解愠,愿斫五弦琴.

《谢公墩》

万事付鬼?,耻辱何足论.

《岁晚》

月映林塘淡,风含笑语凉.俯窥怜绿净,小立伫幽香.携幼寻新的,扶衰坐野航.延缘久未已,岁晚惜流光.

《山行》

出写清浅景,归穿苍翠阴.平头均楚制,长耳嗣吴吟,暮岭已佳色,寒泉仍好音.谁同此真意,倦鸟亦幽寻.

《伤仲永》

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余闻之也久.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曰:"泯然众人矣."

王子曰:"仲永之通悟,受之天也.其受之天也,贤于材人远矣.卒之为众人,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彼其受之天也,如此其贤也,不受之人,且为众人;今夫不受之天,固众人,又不受之人,得为众人而已耶?

题贾魏公耽遗像

功臣烜赫在三朝,经术从容辅汉条.

儒服早纡丞相绂,戎冠再插侍中貂.

开仓六塔流民复,出甲甘陵叛*消.

甲第至今空画像,当年于此识风标

《梅花》、《明妃曲二首》、《商鞅》、《书湖阴先生壁》、《元日》、《棋》、《登飞来峰》、《泊船瓜洲》、《与薛肇明弈棋**》、《诗输一首》、《春夜》、《北山》、《葛溪驿》、《示长安君》、《郊行》.王安石的《感事》、《兼并》、《省兵》等,从*、经济、军事等方面描写和提示了宋代国势的积弱或内政的*,指出了大地主、大商人兼并土地对于国家和人民的危害,提出“精兵择将”的建议;《收盐》、《河北民》等,反映了当时人民群众备受统治者迫、害压榨的悲惨遭遇;《试院中》、《评定试卷》等,则直接抨击以诗、赋取士的科举制度,要求起用具有经世济国的人才;《元日》、《歌元丰》等,热情地讴歌了变法带来的新气象和人民的欢乐;《商鞅》、《贾生》等,通过对历史人物功过得失的价,抒发了自己的新的见解和进步意义.王安石后期的隐居生活,带来了他的诗歌创作上的变化.他流连、陶醉于山水田园中,题材内容比较狭窄,大量的写景诗、咏物诗取代了前期*诗的位置,抒发一种闲恬的情趣.但艺术表现上却臻于圆熟,“雅丽精绝,脱去流俗,每讽味之,便沉沆瀣生牙颊间.”(《后山诗话》载**鲁直语)和《泊船瓜洲》、《江上》《梅花》、《书湖阴先生壁》等诗,观察细致,精工巧丽,意境幽远清新,表现了对大自然美的歌颂和热爱,历来为人们所传诵.象《明妃曲》、《桃源行》篇,立意新颖,充满着情感和丰富的想象.律诗则用字工稳,对偶贴切,但有时不免失于过多的雕刻. “王荆公体”的特点是:重炼意,又重修辞.在用事、造语、炼字等方面煞费苦心,既新奇工巧又含蓄深婉,主要载体是其晚期雅丽精绝的绝句.其长处是下字工,用事切,对偶精;其短处在于作诗主意求工,主意之过流为议论,好求工而伤与巧;故“王荆公体”有深婉不迫处,也有生硬奇崛处.这既体现了宋诗风貌的部分特征,又有向唐诗复归的倾向,可谓既有唐音,又有宋调,对宋诗的发展影响较大.

王安石出身于临江军(今江西樟树),生活在地方官家庭,自幼聪颖,读书过目不忘。而且他从小随父宦游南北各地,更增加了社会阅历,开阔了眼界,目睹了人民生活的艰辛,对宋王朝“积弱”的局面有了一定的感性认识,青年时期便立下了“矫世变俗”之志。在他进入仕途地方官吏时,能够关心民生疾苦,多次上书建议兴利除弊,减轻人民负担。由于较长时期接触了解社会现实,对北宋中期隐伏的社会危机有所认识,“慨然有矫世变俗之志”。庆历二年(1042年)三月,考中进士,授淮南节度判官。之后调任鄞县(今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为人正直,执法严明,为百姓做了不少有益的事。组织民工修堤堰,挖陂塘,改善农田水利灌溉,便利交通。在青**不接时,将官库中的储粮低息贷给农户,解决百姓度荒困难。1058年冬,王安石改任三司度支判官。嘉佑三年(1058)《上仁宗皇帝言事书》,系统地提出了变法主张,法度必须*,以求其能“合于当世之变”,要求改变北宋“积贫积弱”的局面,抑制大官僚、大地主的兼并和特权,推行富国强兵政策。王安石认为变法的先决条件是培养人才,因此王安石*科举制度,*取士。废明经,设明法科。进士科不考诗赋考时务策,整顿太学,唯才是举,培养经世致用的人才。

他出生在一个小官吏家庭。父益,字损之,曾为临江军判官,一生在南北各地做了几任州县官。安石少好读书,记忆力强,受到较好的教育。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晚号半山,谥号“文”,世称王文公,自号临川先生,晚年封荆国公,世称临川先生又称王荆公,江西临川延寿乡(今东乡县黎圩镇上池村)人,中国杰出的*家、文学家、思想家、*家。王安石变法对北宋后期社会经济产生很深的影响,已具备近代变革的特点,王安石以“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的精神推动*,力图革除北宋存在的积弊,推行一系列措施富国强兵,是中国十一世纪伟大的*家。在文学上具有突出成就,是唐宋时期八大家之一,即唐代的韩愈、柳宗元和宋代的苏轼、苏洵、苏辙、欧阳修、王安石、曾巩。

其诗“学杜得其瘦硬”,擅长于说理与修辞,善于用典故,风格遒劲有力,警辟精绝,也有情韵深婉的作品。 著有《临川先生文集》,现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著名散文《游褒禅山记》。

拓展阅读

1、描冬天的大全关于冬天的

《江雪》

【唐】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梅花》

【宋】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为暗香来。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唐】岑参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犹著。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唐】刘长卿

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

《终南望余雪》

【唐】祖咏

终南阴岭秀,积雪浮云端。林表明霁色,城中增暮寒。

《问刘十九》

【唐】白居易

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

《北风行》

【唐】李白

烛龙栖寒门,光耀犹旦开。

日月照之何不及此,唯北风号怒天上来。

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轩辕台。

幽州思妇十二月,停歌罢笑双蛾摧。

倚门望行人,念君长城苦寒良可哀。

别时提剑救边去,遗此虎文金鞞靫。

一又白羽箭,蜘蛛结网生尘埃。

箭空在,人今战死不复回。

不忍见此物,焚之已成灰。

黄河捧土尚可塞,北风雨雪恨难裁。

《别董大》

【唐】高适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塞下曲》

【唐】卢纶

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

【唐】岑参

浩汗霜风刮天地,温泉火井无生意。

泽国龙蛇冻不伸,南山瘦柏消残翠。

《冬夜答客》

【唐】鲍溶

冬日诚可爱,不如夜漏多。幸君霜露里,车马犯寒过。

学耕不逢年,稂莠败黍禾。岂唯亲宾散,鸟鼠移巢窠。

独见青松心,凌霜庇柔萝。壮日贱若此,留恩意如何。

因忆古丈夫,一言重山河。临风弹楚剑,为子奏燕歌。

【唐】白居易

十月江南天气好,可怜冬景似春华。

霜轻未杀萋萋草,日暖初干漠漠沙。

老柘叶黄如嫩树,寒樱枝白是狂花。

此时却羡闲人醉,五马无由入酒家。

《负冬日》

【唐】白居易

杲杲冬日出,照我屋南隅。负暄闭目坐,和气生肌肤。

初似饮醇醪,又如蛰者苏。外融百骸畅,中适一念无。

旷然忘所在,心与虚空俱。

【唐】白居易

家贫亲爱散,身病交游罢。眼前无一人,独掩村斋卧。

冷落灯火暗,离披帘幕破。策策窗户前,又闻新雪下。

长年渐省睡,夜半起端坐。不学坐忘心,寂莫可过。

兀然身寄世,浩然心委化。如此来四年,一千三百夜。

《守岁》

【唐】李世民

暮景斜芳殿,年华丽绮宫。寒辞去冬雪,暖带入春风。

阶馥舒梅素,盘花卷烛红。共欢新故岁,迎送一宵中。

《风雪中作》

【唐】白居易

岁暮风动地,夜寒雪连天。老夫何处宿,暖帐温炉前。

两重褐绮衾,一领花茸毡。粥熟呼不起,日高稳眠。

是时心与身,了无闲事牵。以此度风雪,闲居来六年。

忽思远游客,复想早朝士。踏冻侵夜行,凌寒未明起。

心为身君父,身为心臣子。不得身自由,皆为心所使。

我心既知足,我身自止。方寸语形骸,吾应不负尔。

1、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唐·柳宗元《江雪》

2、严冬不肃杀,何以见阳春 唐·吕温《孟冬蒲津关河亭作》

3、天寒色青苍,北风叫枯桑。厚冰无裂文,短日冷光 唐·孟郊《苦寒吟》

4、才见岭头云似盖,已惊岩下雪如尘。千峰笋千株玉,万树松萝万朵云。唐·元稹《南秦雪》

5、旋扑珠帘过粉墙,轻于柳絮重于霜 唐·李商隐《对雪二首》

6、百泉冻皆咽,我吟寒更切。半夜倚乔松,不觉满衣雪。唐·刘驾《苦寒吟》

7、战退玉龙三百万,败鳞残甲满天飞 。 宋·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前集卷五十四引《西清话》载张元作《雪》

8、江山不夜月千里,天地无私玉万家 元·黄庚《雪》玉:喻白雪。

9、溪深难受雪,山冻不流云 清·洪升《雪望》

10、雨雪瀌瀌,见晛曰消 《经·小雅·角弓》

11、风摧树木,严霜结庭兰 汉·乐府古辞《古为焦仲卿妻作》

12、凄凄岁暮风,翳翳经日雪。倾耳无希声,在目皓已洁 。 晋·陶渊明《癸卯岁十二月中作与从弟敬远》

13、白雪纷纷何所似,撒盐空中差可拟,未若柳絮因风起。晋·谢道蕴《咏雪联句》

14、明月照积雪,朔风劲且哀 南朝宋·谢灵运《岁暮》

15、隔牖风惊竹,开门雪满山 唐·维《冬晚对雪忆胡居士家》

16、不知庭霰今朝落,疑是林花昨夜开 唐·宋之问《苑中遇雪应制》

17、水声冰下咽,沙路雪中平 唐·刘长卿《酬张夏雪夜赴州访别途中苦寒作》

18、一条藤径绿,万点雪峰晴 唐·李白《冬日归旧山》

19、地白风色寒,雪花大如手 唐·李白《嘲历阳不肯饮酒》

20、燕山雪花大如席,纷纷吹落轩辕台 唐·李白《北风行》

21、乱云低薄暮,急雪舞回风 唐·杜甫《对雪》

22、霜严衣带断,指直不得结 唐·杜甫《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

23、云晴鸥更舞,风逆雁无行 唐·杜甫《冬晚送长孙渐舍人归州》

24、寒天催日短,风浪与云平 唐·杜甫《*县怀古》

25、斜阳疏竹上,残雪乱山中 唐·韩翃《褚主簿宅会毕庶子钱员外郎使君》

26、谁将平地万堆雪,剪刻作此连天花 唐·韩愈《李花二首》

27、六出飞花入户时,坐看青竹变琼枝 唐·高骈《对雪》

28、已讶衾枕冷,复见窗户明。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唐·白居易《夜雪》

29、两个黄鹂鸣翠柳, 一行白露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 门泊东吴万里船。 绝句----杜甫

30、墙角数枝梅, 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 为暗香来. 梅花----

31、且如今年冬,未休关西卒。(杜甫:《兵车行》)’

32、秋月扬明恽,冬岭秀寒松。(陶渊明:《四时》)

33、南邻更可念,布破冬未赎。(陆游:《十月二十八日风雨大作》)

34、冬尽今宵促,年开明日长。(董思恭:《守岁》)

35、鸣笙起秋风,置酒飞冬雪。(微:《四气》)

36、隆冬到来时,百花即已绝。(陈毅:《梅》)

37、不知近水花先发,疑是经冬雪未销。(张谓:《早梅》)

38、儿童冬学闹比邻,据岸愚儒却子珍。(陆游:《秋日郊居》)

39、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白居易:《冬至夜思家》)

40、天时人事日相催,冬至阳生春又来。(杜甫:《小至》)

41、北风其凉,雨雪其雱。《经·邶风·北风》

42、北风其喈,雨雪其霏。《经·邶风·北风》

43、雨雪瀌瀌,见晛曰消。《经·小雅·角弓》

44、旋扑珠帘过粉墙,轻于柳絮重于霜 唐·李商隐《对雪二首》

45、江山不夜月千里,天地无私玉万家。元·黄庚《雪》

46、溪深难受雪,山冻不流云 清·洪升《雪望》

2、夏天的古大全关于夏天的古句大全

No.1 镜湖三百里,菡萏发荷花。——李白《子夜吴歌·夏歌》

No.2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李清照《夏日绝句》

No.3 荷笠带斜阳,青山独归远。——刘长卿《送灵澈上人》

No.4 世间花叶不相伦,花入金盆叶作尘。——李商隐《赠荷花》

No.5 笑指吾庐何处是?一池荷叶小桥横。——陈继儒《浣溪沙·初夏夜饮归》

No.6 念彼荷戈士,穷年守边疆。——杜甫《夏夜叹》

No.7 梅子留酸软齿牙,芭蕉分绿与窗纱。——杨万里《闲居初夏午睡起》

No.8 惟绿荷红菡萏,卷舒开合任天真。——李商隐《赠荷花》

No.9 东风忽起垂杨舞,更作荷心万点声。——刘攽《雨后池上》

No.10 回首当年汉舞,怕飞去谩皱留仙裙折。——张炎《疏影·咏荷叶》

No.11 意内称长短,终身荷圣情。——杜甫《端午日赐衣》

No.12 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昌龄《采莲曲》

No.13 首夏犹清和,芳草亦未歇。——谢灵运《游赤进帆海》

No.14 泰山嵯峨夏云在,疑是白波涨东海。——李白《早秋单父南楼酬窦公衡》

No.15 风吹古木晴天雨,月照平沙夏夜霜。——白居易《江楼夕望招客》

No.16 游女带花偎伴笑,争窈窕,竞折团荷遮晚照。——李珣《南乡子·乘彩舫》

No.17 竹色溪下绿,荷花镜里香。——李白《别储邕之剡中》

No.18 山黛远,月波长,暮云秋影蘸潇湘。——蔡松年《鹧鸪天·赏荷》

No.19 夜合花开香满庭,夜深微雨醉初醒。——窦叔向《夏夜宿表兄话旧》

No.20 三秋桂子,十里荷花。——柳永《望海潮·东南形胜》

No.21 荷花开后西湖好,载酒来时。——欧阳修《采桑子·荷花开后西湖好》

No.22 俏冤家,在天涯,偏那里绿杨堪系马。——关汉卿《大德歌·夏》

No.23 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李白《与夏十二登岳阳楼》

No.24 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范成大《夏日田园杂兴·其七》

No.25 困坐南窗下,数对清风想念他。——关汉卿《大德歌·夏》

No.26 芳菲歇去何须恨,夏木阴阴正可人。——秦观《三月晦日偶题》

No.27 翠葆参差竹径成。新荷跳雨泪珠倾。——周邦彦《浣沙溪·翠葆参差竹径成》

No.28 一夜雨声凉到梦,万荷叶上送秋来。——陈文述《夏日杂

No.29 树阴满地日当午,梦觉流莺时一声。——苏舜钦《夏意》

No.30 昊天出华月,茂林延疏光。——杜甫《夏夜叹》

No.31 东园载酒西园醉,摘尽枇杷一树金。——戴敏《初夏游张园》

No.32 睡起莞然成独笑,数声渔笛在沧浪。——蔡确《夏日登车盖亭》

No.33 田夫荷锄至,相见语依依。——维《渭川田家》

No.34 歌筵畔,先簟枕,容我醉时眠。——周邦彦《满庭芳·夏日溧水无想山作》

No.35 柳庭风静人眠昼,昼眠人静风庭柳。——苏轼《菩萨蛮·回文夏闺怨》

No.36 手红冰碗藕,藕碗冰红手。——苏轼《菩萨蛮·回文夏闺怨》

No.37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No.38 情随湘水远,梦绕吴峰翠。——谢逸《千秋岁·咏夏景》

No.39 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维《积雨辋川庄作》

No.40 兰舟斜缆垂扬下,只宜辅枕簟向凉亭披襟散发。——白朴《得胜乐·夏》

No.41 落落疏帘邀月影,嘈嘈虚枕纳溪声。——张耒《夏日三首·其一》

No.42 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孟浩然《夏日南亭怀辛大》

No.43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三》

No.44 仲夏苦夜短,开轩纳微凉。——杜甫《夏夜叹》

No.45 叹息老来交旧尽,睡来谁共午瓯茶。——陆游《幽居初夏》

No.46 山光忽西落,池月渐东上。——孟浩然《夏日南亭怀辛大》

No.47 萋萋春草秋绿,落落长松夏寒。——维《田园乐七首·其四》

No.48 若耶溪傍采莲女,笑隔荷花共人语。——李白《采莲曲》

No.49 菱叶萦波荷飐风,荷花深处小船通。——白居易《采莲曲》

No.50 憔悴江南倦客,不堪听急管繁弦。——周邦彦《满庭芳·夏日溧水无想山作》

No.51 草萤耀终非火,荷露虽团岂是珠。——白居易《放言五首·其一》

No.52 日长睡起无情思,闲看儿童捉柳花。——杨万里《闲居初夏午睡起》

No.53 阴阴夏木啭黄鹂。——贺铸《南歌子·疏雨池塘见》

No.54 幽赏未云遍,烟光奈夕何。——孟浩然《夏日浮舟过陈大水亭》

No.55 别院深深夏篥清,榴开遍透帘明。——苏舜钦《夏意》

No.56 更无柳絮因风起,惟葵花向日倾。——司马光《客中初夏》

No.57 深居俯夹城,春去夏犹清。——李商隐《晚晴》

No.58 绿树阴浓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高骈《山亭夏日》

No.59 秾艳一枝细看取,芳心千重似束。——苏轼《贺新郎·夏景》

No.60 连雨不知春去,一晴方觉夏深。——范成大《喜晴》

No.61 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范成大《夏日田园杂兴·其七》

No.62 芰荷迭映蔚,蒲稗相因依。——谢灵运《壁精舍还湖中作》

No.63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李清照《夏日绝句》

No.64 长夏村墟风日清,檐牙燕雀已生成。——张耒《夏日三首·其一》

No.65 涧影见松竹,潭香闻芰荷。——孟浩然《夏日浮舟过陈大水亭》

No.66 四顾山光接水光,凭栏十里芰荷香。——黄庭坚《鄂州南楼书事》

No.67 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周邦彦《苏幕遮·燎沉香》

No.68 柳外轻雷池上雨,雨声滴碎荷声。——欧阳修《临江仙·柳外轻雷池上雨》

No.69 湖山胜处放翁家,槐柳阴中野径斜。——陆游《幽居初夏》

No.70 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昌龄《采莲曲二首》

3、秋季

1、《山居秋暝》

唐·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孙自可留。

2、《秋夜曲》

唐·

桂魄初生秋露微,轻罗已薄未更衣。

银筝夜久殷勤弄,心怯空房不忍归。

3、《子夜秋歌》

唐·李白

一片月,万户捣衣声。

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

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

4、《秋登宣城谢眺北楼》

唐·李白

江城如画里,山晓望晴空。

雨水夹明镜,双桥落彩虹。

人烟寒橘柚,秋色老梧桐。

谁念北楼上,临风怀谢公。

5、《宿建德江》

唐·孟浩然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6、《秋登兰山寄张五》

唐·孟浩然

北山白云里,隐者自怡悦。

相望始登高,心随雁飞灭。

愁因薄暮起,兴是清秋发。

时见归村人,沙行渡头歇。

天边树若荠,江畔洲如月。

何当载酒来,共醉重阳节。

唐·杜牧

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天阶夜色凉如水,坐看牵牛织女星。

8、《登高》

唐·杜甫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9、《中秋月》

宋·苏轼

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

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10、《中秋月》

唐·白居易

万里清光不可思,添愁益恨绕天涯。

谁人陇外久征戍?何处庭前新别离?

失宠故姬归院夜,没蕃老将上楼时。

照他几许人肠断,玉兔银蟾远不知。

11、《苏幕遮》

宋·范仲淹

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

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

黯乡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

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12、《渔家傲》

宋·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四面边声连角起。

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羌管悠悠霜满地。

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13、《秋波媚》

宋·陆游

七月十六日晚登高兴亭望长南山

秋到边城角声哀,烽火照高台。悲歌击筑,凭高酹酒,此兴悠哉!

多情谁似南山月,特地暮云开。灞桥烟柳,曲江池馆,应待人来。

宋·程颢

清溪流过碧山头,空水澄鲜一色秋。

隔断红尘三十里,白云红叶两悠悠。

15、《秋夜曲》

唐·

桂魄初生秋露微,轻罗已薄未更衣。

银筝夜久殷勤弄,心怯空房不忍归。()

16、《秋风引》

唐·刘禹锡

何处秋风至?萧萧送雁群。朝来入庭树,孤客最先闻。

唐·刘禹锡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情到碧宵.

18、《秋雨中赠元九》

唐·白居易

不堪红叶青苔地,又是凉风暮雨天。

莫怪独吟秋思苦,比君校近二毛年。

唐·孟浩然

不觉初秋夜渐长,清风习习重凄凉。

炎炎暑退茅斋静,阶下丛莎露光。

20、《秋晚江上遣怀》

唐·杜牧

孤舟天际外,去路望中赊。贫病远行客,梦魂多在家。

蝉吟秋色树,鸦噪夕阳沙。不拟彻双鬓,他方掷岁华。

21、《山行》

唐·杜牧

远上寒山径斜,白云生处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唐·张籍

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

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23、《河西送李十七》

唐·高适

边城多远别,此去莫徒然。

问礼知才子,登科及少年。

出门看落日,驱马向秋天。

高价人争重,行当早着鞭。

24、《立秋日登乐游园》

唐·白居易

独行独语曲江头,回马迟迟上乐游。

萧飒凉风与衰鬓,谁教计会一时秋?

唐·白居易

夕照红于烧,晴空碧胜蓝。

兽形云不一,弓势月初三。

雁思来天北,砧愁满水南。

萧条秋气味,未老已深谙。

26、《客亭》

唐·杜甫

秋窗犹曙色,落木更天风。

日出寒山外,江流宿雾中。

圣朝无弃物,老病已成翁。

多少残生事,飘零似转蓬。

27、《秋芸春绿》

宋·范成大

秋芸春绿,疏篱照孤芳。

清霜早晚至,何草能不黄?

宁当念衰落,政尔事容光。

及时且自好,来日殊未量。

28、《天净沙.秋思》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29、《望洞庭》

唐·刘禹锡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

30、《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感》

宋·陆游

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

遗民泪尽胡尘里,难望师又一年。

31、《秋登宣城谢眺北楼》

唐·李白

江城如画里,山晓望晴空。雨水夹明镜,双桥落彩虹。

人烟寒橘柚,秋色老梧桐。谁念北楼上,临风怀谢公。

32、《秋登兰山寄张五》

唐·孟浩然

北山白云里,隐者自怡悦。相望始登高,心随雁飞灭。

愁因薄暮起,兴是清秋发。时见归村人,沙行渡头歇。

天边树若荠,江畔洲如月。何当载酒来,共醉重阳节。

点击查看更多王安石写的诗有哪些相关内容»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huqf.cn/articles/48911.html

热门阅读

  1. 小学《弟子规》教案
  2. 原材料采购合同模板
  3. 201年5青年节祝福语大全
  4. 描述彩虹的优美句子
  5. 班主任第二学期个人工作总结
  6. 猪年拜年贺词集锦
  7. 高校课堂的学习计划范文
  8. 教科所业务人员承诺书范文
  9. 《罗盛教》教案范文
  10. 年轻教师教学经验总结发言稿范文
  11. 远程研修的总结范文
  12. 学会自我保护的演讲稿
  13. 心情糟糕的语录
  14. 三字经故事—昔仲尼师项橐古圣贤尚勤学
  15. 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杂文随笔
←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