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盛教》教案范文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的12个生字,能正确读写并理解16个新词语。
2.能分别用“使劲”“用尽”造句。
3.能按事情发展的顺序给课文分段,并说出各段的主要意思c
4.能流利地朗读课文,能复述罗盛教三次钻入水中救崔王莹的经过。
5.感受罗盛教舍己救人的高尚品质和崇高的国际主义精神。
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按事情的发展顺序给课文分段,讲解罗盛教三次钻入水中救崔王莹的经过。
教学难点:理解罗盛教三次钻入水中不同的动作表现,从而体会其舍己救人的崇高品质和伟大的国际主义精神。
第1课时
(一)教学目标
1.初读课文,大致了解课文内容,初步感受罗盛救舍己为人的崇高精神。
2.学会12个生字,理解词语,正确朗读课文。
3.有感情地朗读2—4自然段,感受罗盛教舍己救人的崇高品质。
(二)教学过程
1.激情导人。
(1)在朝鲜石田里,有一块很高的石碑,碑上刻着朝鲜领袖金日成的亲笔题词。就在这里,埋葬着一位英雄,一位伟大的英雄。他就是罗盛教。
揭示课题(板书课题)指名读——齐读。
(2) 1952年1月2日,这是一个普通的日子,对于我们来说,普通得不能再普通,但对于我们的志愿军战士和朝鲜人民来说,却是一个悲痛的日子。就在这一天,中国人民志愿军战士罗盛教为了抢救落水的朝鲜儿童不幸牺牲,那时他只有22岁。一个年轻的生命就这样逝去,一个英雄就这样离我们而去,但他却留下了一种永不磨灭的精神。让我们一起来了解英雄的事迹,感受英雄的伟大。
2.整体感知课文大意。
(1)请同学们轻声朗读第9课,并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2)交流反馈。
1952年1月2日早晨,朝鲜石田里的河面上,一个孩子掉进了冰窟窿里,罗盛教奋力救落水儿童,壮烈牺牲的事。
学习多音字“鲜”。(出示地图)简介朝鲜。
3.学习课文第2—4自然段。
(1)课文哪几小节写了罗盛教舍己救人?请找到相关段落并轻声朗读。
(2)交流反馈(2—4自然段)
(3)自由朗读课文第2—4自然段,罗盛教一共几次救人?每一次救人又都是怎样的?你感受到了什么?
(4)交流反馈
你能找到第一次救人的语句吗?
A:课文第2自然段。(第一次救崔王莹)
正好:说明罗盛教是刚好碰到——如果在平时,他会是一个怎样的人?
急忙:说明罗盛教一心想着救人,别的什么也没有考虑。(读)他是怎么样跑过去的?
一边飞奔,一边脱棉衣:“飞奔”说明罗盛教救人心切,而“脱棉衣”正说明罗盛教的机智。(齐读)
冰窟窿:说明天气的寒冷,(零下20多度)请学生想像说话并理解罗盛教的勇敢和舍生忘死的品质。
猛地:朗读体会
(幻灯出示)朗读体会“他在水里摸了好一阵,也没摸到。”多么令人着急。
再读
B:罗盛教在水里没找到孩子,他又是怎么做的呢?请自学课文第3自然段。(第二次救崔王莹)
立刻、又、钻:第二次
托 、“!” :(幻灯出示)罗盛教是怎么托的?你感受到了什么?读中体会(齐读)
*(角色表演罗盛教)你为什么不先自己上去,再把孩子拉上来,却要把孩子托上来呢?
“塌”——学习生字:倒,下陷
希望就在眼前,可是冰塌了一大片,孩子又掉下去了:
(角色表演孩子们)看到自己的好朋友再次掉*里,你怎么想?
(角色表演罗盛教)看到快要获救的朝鲜孩子再次掉*里,你怎么想?
C:冰冷的河水使罗盛教的体力渐渐不支,当他再次钻出水面时,你的脸和脖子(全冻得发紫了):你要对罗盛教说些什么?做些什么?
他又是怎么做的呢?请同学们自学课文第4自然段。你读懂了什么?
第三次、钻:(角色表演罗盛教)你为什么还要钻下去救人?(2名学生)
天气是如此的寒冷,河水是如此的刺骨,然而罗盛教心中却有一团火,一团不灭的火,一团舍生忘死,舍己救人的火,这火能燃烧所有的困难。于是,罗盛教第三次钻入了冰冷的河水中。
这一次,孩子有没有被救上来呢?请你找到有关句子读一读,并说说你感受到了什么?
头和肩膀、顶:(幻灯出示)再也没有力气,用尽了力气,想尽了办法——为什么不再用“托”?“顶”是怎么样的?为什么要顶?
因为救孩子用尽了罗盛教全身的力气,他再也没能从那个冰窟窿里爬上来。
读中体会
孩子得救了,而罗盛教却用尽了全身的力气,光荣地牺牲了:(朗读体会)
22岁,正是人生起跑线,22岁,正是青春好年华,然而,罗盛教的22岁却永远留在了1952年的1月2日,永远留在了朝鲜的土地上,永远值得中国和朝鲜人民世世代代怀念。他用他年轻的生命让我们再一次重新理解了一个成语——舍己救人。
这时候,你们的心情又是怎样的呢?(沉痛、崇敬)
③朗读体会。读出救人过程的艰难和对人物无比崇敬的心情。
(5)读到这里,你想对罗盛教叔叔说些什么?以《罗盛教叔叔我想对你说》为题,说几句话并写下来。(小黑板出示)
写在作业本上
指名回答
附板书:
罗盛教 舍己救人
资料提供者:
拓展阅读
1、顺恒实小寒假教师校本培训方案范文
一、总体目标:
通过开展一系列教师培训活动,在全体教职工中,牢固树立“以质兴教”的意识。同时,学校将加强领导,制定措施,层层落实,使人人参与,学有所得,练以致用,持之以恒,提升教师整体素质,为提高教学质量打好基础。
二、培训内容:
(一)读书学习方面
主题:阅读经典。自选一本教育教学方面的'理论书籍开展阅读,写好读书心得,2月28日下班前纸质档交教科室仇光顺主任。同时以《XXX2016寒假读书心得》命名word文档,上传校园FTP-“教师培训”-“2016寒假培训心得”栏目。
(二)课题研究方面
1.现正在研究的课题主持人完成新学期实验计划,纸质档2月28日下班前交教科室仇光顺主任。电子档以《XXX课题2015学年下学期试验计划》命名word文档,上传校园FTP—“教科室”—“课题研究”—“相关课题”栏目。
2.全体教师完成《2015学年下学期个人研究专题计划》,2月28日下班前纸质档交仇光顺主任。同时以《XXX2015—2016学年下学期个人研究专题计划》命名word文档,上传校园FTP-“教师培训”-“个人研究专题计划”栏目。
(三)基本功培训(35周岁以下教师参加)
每人完成一份硬笔书法作品,用专用书法纸写,不小于A4纸。2月28日下班前交教科室仇光顺主任。
(四)论文参评
1、准备一篇论文,参加省蓝天杯论文评比,切勿抄袭,全员参加。
2、准备一篇教育教学故事,参加市“教育故事”评比,注意故事性、新颖性、可读性、真情实感,切勿抄袭。全员参加。
三、培训考核:
培训内容(一)(二)(三)计入2016年3月教科研绩效考核,培训内容(四)计入2016年4月、5月教科研绩效考核。
2、骨干教师的培训方案范文
一、培训指导思想
为了全面推行素质教育,切实提高骨干教师的全面素质,起到骨干带头和示范辅射作用,整体提高教师的业务能力,以适应创新教育与新一轮课程*的需要。
二、培训要求
1、提高教师修养,铸造师德师魂。不断提高青年骨干教师*思想素质和师德修养,养成教师良好的心理素质,形成良好的师德师表风范。
2、研修现代教育理论,提高专业教育理论水平。帮助青年骨干教师树立现代教育观念,运用现代教育理论和新课程理念分析现状,反思教学实践,明确教育*方向,掌握本学科教改动态,不断探索总结掌握教学规律。
3、拓宽学科文化视野,建构适应新课程教育要求的知识结构。在现代教育理论与新课程理论指导下,帮助参培教师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能力,在学科教学*中发挥示范和幅射作用。
4、通过理论学习和教学实践探索,参观考察与交流学习,以及自主研修,提高青年骨干教师的教学科研能力,能主持或独立开展教育科学研究。
三、培训内容
1、新理念
了解社会和时代对教师的要求,进行教师职业道德、心理培训,提高青年教师的职业修养,促进青年教师的成长。
2、理论与技能。
针对学科特点,进行现代教育理论、相关学科知识、课堂教学技能、现代教育技术等内容的培训,提高参培教师理论文化素养,开拓视野,确立现代教学观念,增强理论思维水平和自我发展能力。
3、实践与考察。
通过课堂观摩,说课,评课,评议交流等形式,提高青年教师自觉运用现代教育理论指导教学实践的能力。通过参观考察,取长补短,发展自我,为逐步形成教学特色打好基础。
4、课题研究。
开展教科研专题讲座,参与本校现行课题的研究等活动,使青年教师牢固树立“科研兴教”观念,增强教科研意识,提高教科研能力,能主持课题研究,并将课题研究与课堂教学结合起来,促使课堂教学更趋合理、规范、科学。
四、培训、管理模式
培训中运用“集中授课——听课评议——实践提高”的.培训模式,贯彻集中辅导与分散自学相结合、理论学习与教学实践相结合,技能提高与课题研究相结合的原则。
培训模式设计思路
1、广泛调查研究参培教师需求的基础上设计培训方案,坚持“开放、互动、实践与反思”的运作模式。
2、培训形式:以课题研究、自学、专题研究等形式为主,充分体现自主性、研究性和创造性。
⑴、坚持自学为主原则,集体学习与自学相结合,以自学为主;个人钻研与集体研讨相集合,以个人钻研为主;阶段性集中培训与分散研修相结合,以分散研修为主。
⑵、理论联系实际,为实践为主。
⑶、重视个性差异,加强个别指导与培养。
⑷、培训和考核相结合。
3、坚持参与性和导师制的培训模式。
培训模式:骨干教师引领——说课、评课、点评——自主作业、教学设计与实践——微型科研——交流、反思、总结、提高。
3、《教研组考核方案》范文
教研组是推进教学*,进行教育科研,探讨课堂教学效益,实施素质教育的核心组织;教研组的每一位成员都是教学活动和教育科研的直接参与者。要使我校的教学管理进一步规范化、科学化,加强教研组职能,健全对教研组的考核机制显得尤为重要。为此,特制定我校教研组量化考核方案。
一、考核办法:
1、考核组成员组成:每学期由校长、教导处及有关人员具体实施考核评价。
2、考核办法:由教导处牵头,各教研组负责收集、展示一学期工作的实绩,考核组成员按教研组量化方案打分。
二、“优秀教研组”一票否决内容
1、组内有严重不团结现象,影响学校的正常教学秩序。
2、组内有严重不遵守学校制度的现象,并由此而影响学校的正常教学秩序。
3、组内有拒不接受学校布置的任务现象。
4、组内发生严重的安全事故或严重影响学校声誉的事。
5、期末监考、阅卷工作中有舞弊行为者。
三、考核内容:
(一)师德规范
1、全面贯彻*的教育方针,全组形成“爱生、敬业、求真、务实”的良好风尚。
2、自觉执行师德规范,教书育人,结合学科教学渗透德育教育。
3、具有先进的教育理念和良好的教师职业道德,注意差生的转化工作,无任何*、变相*现象。
4、组内成员团结和谐,教学上互相探讨,工作上互相帮助,教学资料互相交流。
(二)教研组常规管理
1、教研组活动正常,有书面记录。
2、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带头开课,组内教师相互听课活动正常化,制度化,完成规定听课节数。
3、组内教师均能严格按照“教学六认真”的要求做好各项教学工作,教导处抽查效果好。
4、加强青年教师培养工作,师徒结对效果好。
5、组织和参加市、区、校级教研活动。
6、组内教师均能认真辅导学生,对有困难的学生进行帮助,效果良好。
7、按时完成各类材料的上交工作。
(三)教学效果
1、教学工作正常开展,课堂教学秩序井然,效果良好。
2、教学质量(优秀率、及格率、差生转化率等)明显提高。
3、在期中、期末考试和各类统考中成绩优良或教学质量(优秀率、及格率、差生转化率等)明显提高。
4、学生对该学科学习兴趣浓厚,学习能力提高。
(四)教科研工作
1、积极参加教科研工作,主动承担教科研任务。
2、有明确的研究课题及教科研论文。
3、每月完成相应内容和相应字数的课题研究笔记。
(五)理论学习
1、组织好间周一次的校内教研活动,时间保证,活动内容有针对性,有书面记录。
2、组织教师学习新课程标准和教育教学理论,并指导实践。
(六)加分部分(15分)
1、组内教师在区以上教育、教学比赛中获个人或集体前三名(三等奖)以上。
2、组内教师有论文、案例在区以上教学刊物发表或交流,获奖(三等奖以上)。
3、指导学生在区以上学科竞赛中获个人或集体前三名(三等奖)以上。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huqf.cn/articles/244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