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文《喂出来》的教学设计模板

发布时间: 2025-08-06 09:38:42

课文《喂出来》的教学设计模板

知识与能力:

1.了解科幻小说的及作者的有关常识。

2.扩大词语的掌握范围。

3.理解文章的主旨和合理想象的写作手法。

4.锻炼想象能力。

过程与方法:自学讨论法,想象交流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认识破坏大自然必遭*,懂得珍爱环境的道理

一、活动导引

预习作业及课前准备:

1.收集科幻小说及作者的相关知识。

2.字词积累与运用。

3.喜欢绘画的同学用漫画的形式来表达课文内容。

4.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哂( )笑 牟( )取 众目睽( )睽 棘( )手 铆( )钉 贪婪( ) 履( )行

5.解释下列词语

哂笑:讥笑。

牟取:谋取名利。

棘手:形容事情难办,象荆棘刺手。

众目睽睽:大家的眼睛都注视着。

莫衷一是:不能得出一致的结论。

任劳任怨:做事不知劳苦,不怕别人埋怨。

逍遥法外:指犯了法的人没有受到法律制裁,仍自由自在。

雨后春笋:春天下雨后竹笋长的很多很快,比喻新事物大量而不断出现。

心安理得:自信事情做的合理,心理很坦然。

不容质疑:不允许有什么怀疑,指真实可信。

一视同仁:同样看待,不分厚薄。

二、导入新课

让学生根据课堂准备展示漫画,解说故事内容。

(教师提议:看漫画的内容是否与课文内容相符,看谁画的最好,看谁表达的最精彩。)

学生交流科幻小说和作者的相关知识。

三、阅读课文,整体感知

学生说说文章的标题喂──出来是什么意思。

(相互交流看法)

学生质疑,小组合作讨论,共同解决问题。

1.文中的故事是否真实?

明确:不会有这样的一个无底洞,但有生活的真实性在里面。

2.你认为故事围绕的话题是什么?

明确:环境保护问题。

3.洞真的是无底的么?

明确:表面上是,正象我们的地球,表面上无边无际,实际上已经不堪重负

4.题目用喂──出来有什么作用?

明确:首尾呼应,同时有表现不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环境污染中将危及人类生存。

5.洞比喻什么?

明确:人类赖以生存的土地

6.文中写了几种人?这几种人的共同特点是什么?生活中人是不是有他们的影子?

明确:为了自己的名利而忙碌的各种人。

7.作者要说明的道理是什么?

明确:一切破坏环境的问题,如果不从根本上解决,到头来危害的的是人类自己。

四、探究活动

1.探讨文章的主题

提示:这篇小说写的比较通俗,但内涵深刻,有关它的主题,有以下几种说法,你同意哪一种?说说理由。

学生看研讨联系二,小组交流讨论。

设置此环节的目的,学生多角度理解,珍视学生独特的理解,感受和体验。

2.想一想,在小说的结尾,那奇怪的叫声以及那块小石头是从哪里来的?天上掉下来那块石头以后,接下来可能还会发生什么?

(这是一个循环式结构,体现了作者谁制造的祸害,谁去承受的想法。)

五、布置作业

1.展开合理想象,续写小说结尾,进一步想象生动具体的情节,可以借鉴课文的写法。

(适合表达能力稍弱者)

2.自拟题目,写一篇形式新颖,保护环境的科幻小说。

(适合表达能力较强者)

拓展阅读

1、小四年级语《马说》经典备

材分析

是一首古诗,内容短小精悍,古代诗家咏“马”,当以唐朝的杜甫和李贺最为。他们这方面的作品不仅数量多,而且质量也高。在李贺的诗集中以《马诗》为题的组诗有二十三首,均为五言体。此处特选其中的第五首。

1.理解诗句的内容,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2.认识2个生字,会写4个字。

3.朗读并背诵这首诗。

1.查找有关李贺的资料。

(二)过程

1.识字与写字本要求会写的字有4个,其中“燕”字是一个象形字,笔画较多,而且“燕”字又是一个多音字,要指导生注意练习。

2.朗读指导读时应注意引导生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和诗歌的内容,确定朗读的基调后,分清节奏,再练习朗读,读韵味。

漠漠旷野,沙石像雪一样晶莹洁白,燕山顶挂着一弯金钩似的新月。骏马啊,什么时候能够套上镶金的笼头,在秋高气爽的辽阔原野上任意驰骋。

诗人以丰富的想象,通过作诗咏马寄托自己怀才不遇的情怀。前两句诗比喻新奇,展示了供马驰骋的广阔画面。后两句诗虽有广阔天地,骏马也不能奔驰,借以抒发自己施展宏才,为国立功的愿望。

前两句写景,赋中比,描绘一幅苍茫辽远的疆域画面。放眼望去,边陲之地平沙莽莽,无涯无际,仿佛铺上了一层白皑皑的霜雪,令人倍感荒凉。到了晚上,一轮弯月升上天空,笼罩起伏连绵的燕山峰岭,气氛是何其肃杀。这里,“燕山月似钩”的“钩”,是古代的一种兵器,如剑而曲,颇为锋利,与“晓月当帘挂玉弓”(《南园》之六)的“弓”字用法相似。可见,这两句是通过对边塞环境的渲染,为后面抒发感慨先作好了铺垫,就形式而言,则两两相对,看起整齐,读起顺畅,而连喻更为生动形象。因此,在时,要善于渲染环境,提供必要的视觉资料,在形象思维的层面,给生创情境,加深生对诗歌的理解。

后两句抒怀,托寄遥深。在边关战事一触即发的形势下,本是良马驰骋关山的时刻,而情况却非如此,所以诗人情不自禁地发呼喊:什么时候这匹宝驹才能披上锦鞍玉络,在秋高气爽的疆场上,纵横腾跃,一闯敌营,为国效力呢?作者在《马诗》之一中也写道:“龙脊贴连钱,银蹄白踏烟。无人织锦革,谁为铸金鞭?”与此诗结尾两句意思相同。正是诗人借马喻人,为自己渴望为国力而又不得重用所发的呼喊,表现了一种不平则鸣的感慨。在过程中,要对作者进行简介,使生有所了解,才能体会到诗人的思想情感。

4.活动提示

(1)“背诵这首诗”。这项要求旨在积累,要指导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背诵。

(2)“读一读,写一写”。这道题目的在于积累词汇,扩大词汇量。其中“金络脑”一词不常用,注意积累后的巩固。

(3)“说一说”。本题意在巩固和加深生对这首诗歌的理解,要引导生先对照诗句理解,再用自己的语言表达,也要生懂得体会作者写诗的用意。

5.时安排:建议2时。

中可能现的问题与解决对策在中,生可能对“沙如雪”理解起现困难,此时要注意创情境,引导生想象一弯冷月下,广阔的大漠闪现如雪般的清辉,给人以清冷荒凉的感觉。也正表明了作者此刻的处境。全是借景抒情,借马自喻,表达了作者现实中的无奈之情和渴望有所作为的愿望。

相关资料

作者简介

李贺(790—816),字长吉,福昌(今河南宜阳)人,人称“诗鬼”。因避家讳,不得应进士举,终生落魄不得志,27岁就英年早逝。他继承了《楚辞》的浪漫主义精神,又从汉魏六朝乐府及萧梁艳体诗多有汲取,以丰富的想象力和新颖诡异的语言,表现幽奇神秘的意境,要凌驾大自然而创造新奇幽美的艺术境界,形成了自己的独特风格,并对中晚唐某些诗人产生了一些影响。

2、一诺千金 《化石吟》

【**--诗歌】

1、有感情地朗读、感悟诗歌的思想感情,并体味本诗的节奏感、韵律美。

2、培养热爱科热爱的思想感情,激发生的科精神和探索未知世界的兴趣。

前预习】

1、找中的生字词,,给它们注音、解释,并会运用。

奇幻:人意料的,充满变幻的。

进化:事物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逐渐变化。

乌有:虚幻,不存在。

潜行:在水面以下行动。

裹藏:缠绕着藏起

太古:远古时代。

引颈长吼:伸直脖子大声吼叫。

葱笼:(草木)青翠茂盛。

幽雅:幽静而雅致。

叹服:称赞而佩服。

海枯石烂:形容经历很长时间。

日转星移:形容发生极大的变化。

2、朗读这首诗,思考后研讨与练习题。

3、就不理解之处提质疑。

一、导入新

《木鱼石的传说》这首歌里有这样的歌词:“有一个美丽的传说,精美的石头会说话……它诉说善良……它讲述美好”石头真的会向我们讲述美好的传说吗?让我们怀着好奇共同研读科抒情诗歌《化石吟》。

检查预习:检查生对生字、生词的掌握和理解情况,让生读准字音、理解词义。

二、整体感知

范读(或放录音带)。

1、生体会,思考下列问题:

⑴ 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本诗的主要内容,以及表达的主要思想感情。(写科家通过研究化石,展现了亿万年前的神奇景象,赞美了自然的神奇和人类的伟大。)

⑵ 诗歌可以分为哪几个层次?结构上有何特点?

(第1、2节为一层,通过问句的形式,引发读者的想像;第3~6节为第二层,具体抒写遐思的内容;第7节为第三层,回应第1、2节。结构上首尾呼应。)

2、生自由朗读诗歌,体会诗歌的特点:

法指导:

阅读诗歌的时候需要有节奏,反复吟诵感悟品味诗歌的思想感情,重点字词需要用心体会,通过联想和想象感悟诗歌的情感。

三、探究研讨

朗读3~6节,思考问题:

1、“你把我的思绪引向远古”一句在全诗中起什么作用?

2、怎样理解“黑色的躯壳裹藏着生命的信息,为历史留下一本珍贵的密码”一句?

3、“时光在你脸上刻下道道皱纹,犹如把生命的档案细细描画。”你是怎样理解的?

4、当你面对复原的恐龙、猛犸时,你有何感想呢?(利用多媒体示恐龙、猛犸的复原图片)

5、从诗歌中找你最喜欢的一句,仔细赏析一下,说说你喜欢的理由。四人小组讨论以上题目,然后小组代表发言(其他小组成员可作补充说明)。

齐读全诗,进一步体会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

四、质疑释疑

生经过独立思考,提自己不理解的问题。先在四人小组内探讨,四人小组不能解决,提交全班讨论。若仍不能解决,师要引导生进行思考、分析、理解。

五、拓展延伸

1、化石所重现的逝去万载的世界是一个怎样的世界?

2、生展示自己收集的图片或光盘等,并宣读自己撰写的介绍古生物的短

六、布置作业

1、将自己收集的图片、资料等办成手抄报,在班内交流。

2、当参观自然博物馆或在翻阅介绍古生物的资料时,你有何感想呢?能否也写一首小诗,抒发你的思想感情?

发问想象──遐思飞跃──回答呼应

神奇景色──人类伟大──赞美科

在这首诗的中,要积极引导生去读、去想、去说,不要只局限于语这一小的知识圈子中,使语知识和自然、地理知识有机结合起,这样会取得相得益彰的效果。

要重视对诗歌韵律的,让生在理解的过程中加强朗读,在朗读的过程中加深理解。

引导生重点习3~6节,不面面俱到,突重点。

3、小四年级语《马说》经典备

1、会认“漠、燕、钩、何、脑、踏”5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3、通过朗读并结合插图了解古诗的大致意思,感受诗人的豪情壮志和一幅渴望立功报国的赤子之心。

1、会认“漠、燕、钩、何、脑、踏”5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通过朗读并结合插图了解古诗的大致意思,感受诗人的豪情壮志和一幅渴望立功报国的赤子之心。

一、启发谈话,导入新

1、师启发谈话:

《马诗》是一组以马诗为题材的组诗,共有二十三首,名为咏马,实则咏人。这首诗为组诗中的第五首,诗人借咏马抒写自己的情怀。

2、题,生齐读题。

二、初读,读正确,读流利。

师范读,使生整体感受,激起兴趣。

自己试读

对照格里的生字画中的生字,同桌间互相读一读,读准字音。

示生字卡,开火车读生字。

三、细读,读懂诗句。

你一定想把这首诗读给同们听吧,那你可得多读几遍。(生自由读诗句)

指名生读诗句。

(请读的好的生配上音乐再读一读)

你可以看着图也可以看着诗,你想到了什么?

(诗中一、二句展现边疆战场的景色:连绵的燕山山岭上,一弯明月当空;平沙万里,在月光下像铺上一层白皑皑的霜雪。构成了一幅立体的图画,这是一幅任凭千里马奔驰飞腾的“画卷”。平沙如雪的疆场寒气凛凛,但它是英雄用武之地。三、四句借马以抒情:何时战马才能配上金络脑,快步驰骋在清秋的大地上?)

男、女生进行比赛,看谁读的好。

四、朗读背诵,体会感情。

指导生背诵古诗。

会背这首古诗了吗?先自己试一试吧。

指名生背诵。

分四人小组,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背诵。

集体背诵古诗。

五、外延伸,注重积累。

你还收集了哪些和马有关的古诗?背给同们听听吧!

李贺

大漠沙如雪,

燕山月似钩。

何当金络脑,

快走踏清秋。

4、《黄河颂》

1、理解诗歌内容,培养生爱国主义情感。

2、提高朗读诗歌的能力

有感情地朗读诗歌,理解诗歌赞颂黄河,赞颂民族伟大的内涵。

时安排

导入

请一两个生谈谈黄河在中华民族历史上的 重要地位和地理位置上的重要性。

感性认识

师生共同欣赏黄河照片和录象

激*感

请一两个生谈观后感

朗读诗歌

1,生齐读诗歌

要求;了解诗歌内容,读准字音,揣摩诗歌要表达的情感。

2,生各自选取感兴趣的部分反复练习朗读。

要求,读感情,语音清晰,准确。

朗读交流

请一两个生选取感兴趣的部分在堂上读给全班同听,并请大家讨论如何读感情。发言者也可以通过自己朗读表达意见 。

提示:

1、诗歌分为朗读词和歌词两大部分,朗读时应该注意停顿,以示区别。

2、“我站在高山之颠,望黄河滚滚,奔向东南。”一句总领下,因此停顿要稍长。后面的四个分句注意重点词语“奔”“劈”的重读,且四句应该越读越激昂,表现黄河的气势。

3、三个“啊”要读得深沉,声音稍稍延长,“黄河”要读得高昂,表明在歌颂 。

4、最后的两句“像你一样的伟大坚强!”充满了战斗的决心,要读得铿锵有力

内容研讨

1,这首诗歌的主要内容是歌颂黄河,在歌颂前对黄河进行了一番描绘。你觉得这些句子表现了黄河的什

么特点 ?(一往无前,无坚不摧)

2,歌颂黄河的部分能分为几个层次?分别是从那些方面进行赞颂的?

提示:以“啊!黄河!”为标志分为三层,分别从黄河的 历史贡献,地理特征,自然特点这三方面歌颂 了黄河。

3,结合时代背景,你认为作者描绘黄河一往无前,无坚不摧的特点,歌颂它伟大坚强的精神,是要表达什么情感?

提示:作者借歌颂黄河歌颂中华民族,以激发中华儿女的爱国豪情,号召中华儿女习黄河伟大坚强的精神,保卫黄河,保卫中国。

再次朗读

在理解诗歌的基础上,师与生齐读诗歌,共同赞颂黄河,赞颂伟大的中华民族 。

结束语

***抛*洒热血为我们换了今天的幸福生活;但是,今天的中华民族还没有强大到无人敢欺凌。美国等一些西方发达国家仍然在用各种方式欺负我们。所以,我们今天仍然要以黄河为榜样,习它的伟大和坚强,团结起,振兴中华!为使我们的民族跻身世界强国之林而奉献自己的力量!

点击查看更多课文《喂出来》的教学设计模板相关内容»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huqf.cn/articles/49395.html

热门阅读

  1. 心情糟糕的语录
  2. 三字经故事—昔仲尼师项橐古圣贤尚勤学
  3. 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杂文随笔
  4. 关于描写露珠的优美句子1句
  5. 学校“三八”妇女节活动总结
  6. 生产部文员工作计划
  7. 中国古代神话故事《玉华仙子》
  8. 小气的小松鼠睡前故事
  9. 市场营销的自荐书范文
  10. 道路工程企业财务管理模式论文
  11. 寒假快乐手抄报
  12. 2018搞笑圣诞祝福短信
  13. 《布拉格的鸟》读后感范文
  14. 两周年店庆贺词
  15. 牧场之国的教学设计
←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