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思乡的诗句 古诗词
有情知望乡,谁能鬒不变?有关中秋思乡的诗句古诗词,下文就是小编与大家分享学习的,欢迎大家阅读!
[思乡]渐老念乡国,先归独羡君。《送僧南归》
[思乡]关山四面绝,故乡几千里。刘昶《断句》
[思乡]故乡归去千里,佳处辄迟留。苏轼《水调歌头·安石在东海》
[思乡]那堪旅馆经残腊,只把空书寄故乡。王建《维扬冬末寄幕中二从事》
[思乡]常有江南船,寄书家中否。王维《杂诗三首 / 杂咏三首》
[思乡]梦断刀头,书开虿尾,别有相思随定。史达祖《齐天乐·中秋宿真定驿》
[思乡]送子军中饮,家书醉里题。岑参《碛西头送李判官入京》
[思乡]交亲望归骑,几处拥年华。卢僎《岁晚还京台望城阙成口号先赠交亲》
[思乡]亦有白骨归咸阳,营家各与题本乡。王建《渡辽水》
[思乡]十二阑干,故国三千里。王庭筠《凤栖梧·衰柳疏疏苔满地》
[思乡]众中闻謦欬,未语知乡里。苏轼《送金山乡僧归蜀开堂》
[思乡]飞锡离乡久,宁亲喜腊初。钱起《送外甥怀素上人归乡侍奉》
[思乡]门有车马客,驾言发故乡。陆机《门有车马客行》
[思乡]已知泉路近,欲别故乡难。夏完淳《别云间》
[思乡]灞涘望长安,河阳视京县。谢朓《晚登三山还望京邑》
[思乡]塞花飘客泪,边柳挂乡愁。岑参《武威春暮闻宇文判官西使还已到晋昌》
[思乡]有情知望乡,谁能鬒不变?谢朓《晚登三山还望京邑》
[思乡]堪怨王孙,不记归期早。梅尧臣《苏幕遮·草》
[思乡]天怜客子乡关远。借与花消遣。蒋捷《虞美人·梳楼》
[思念]不如随分尊前醉,莫负东篱菊蕊黄李清照《鹧鸪天?寒日萧萧上琐窗》
[思念]不用凭栏苦回首,故乡七十五长亭杜牧《题齐安城楼》
[思念]朝来入庭树,孤客最先闻。刘禹锡《《秋风引》》
[思念]愁损北人,不惯起来听。李清照《《添字丑奴儿?窗前谁种芭蕉树》》
[思念]春风一夜吹乡梦,又逐春风到洛城。武元衡《《春兴》》
[思念]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李白《《春夜洛城闻笛》》
悠悠不尽思乡情
长安街上,一派萧条,败落的景象,老百姓都怨声载道。
这一切的一切,都与当今的圣上有关,他整日饮酒作乐,贪恋美色,毫无心思理会朝政。我本着劝谏圣上,效命于朝廷的想法被召入宫。但这个昏君却让我挖空心思去写诗博得妃
子的欢心。我李白一世清白,怎会以这样的方式去报效朝廷?
最终,我大声吟道“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便长袖一甩,带着满腔的愤怒离开了皇宫。
如今,在这街上漫无目的的站着,忽然闻见了一种久违的香味,原来是盼望已久的酒香啊!我兴奋的走了进去,当我喝的跌跌撞撞的回到茅屋时,已经到了夜晚。
我倚在床上,看着那月牙儿照进来的光亮。哦,那是月牙儿施舍给我的,但它为什么不多给一些呢?但即使是那一丁点儿,我依然觉得无比温暖。
轻轻推开窗,看到了窗外一地的霜。难道真的是霜吗?我使劲揉了揉眼睛,才发现那是一片温和的月光,均匀、明亮。
从窗外探出头来,晶晶凝视着遥不可及的月亮,它美丽、它漂亮。它有一颗纯真的心,曾有多少人把它轻轻的赞叹,它依然不骄傲,不自满,始终坚守自己的职责,它知道这是一种神圣的使命。
不知不觉中,脖子已经僵直了。慢慢低下头来,脑子里忽然映出了已经白发苍苍而曾经辛辛苦苦拉扯我长大的老母,以及家乡的各位父老。顿时,心中阵阵酸楚,而视线也渐渐地模糊,伸手一抹,原来是泪水啊!于是我咬破手指在桌上奋力写下了:
床前明月光,
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
低头思故乡。
拓展阅读
1、中秋节思乡古诗
水调歌头 苏轼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惟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蝉娟。
长相思
画鼓喧街,兰灯满市,皎月初照严城。
清都绛阙夜景,风传银箭,露叆金茎。
巷陌纵横。过平康款辔,缓听歌声。
凤烛荧荧。那人家、未掩香屏。
向罗绮丛中,认得依稀旧日,雅态轻盈。
娇波艳冶,巧笑依然,有意相迎。
墙头马上,漫迟留、难写深诚。
又岂知、名宦拘检,年来减尽风情。
望汉月
明月明月明月。争奈乍圆还缺。
恰如年少洞房人,暂欢会、依前离别。
小楼凭槛处,正是去年时节。
千里清光又依旧,奈夜永、厌厌人绝。
鹧鸪天
吹破残烟入夜风。一轩明月上帘栊。
因惊路远人还远,纵得心同寝未同。
情脉脉,意忡忡。碧云归去认无踪。
只应曾向前生里,爱把鸳鸯两处笼。
中秋之夜,月色皎洁,古人把圆月视为团圆的象征,因 此,又称八月十五为“团圆 节”。古往今来,人们常用“月 圆”、“月缺”来形容“悲欢离合”,客居他乡的 游子,更 是以月来寄托深情。唐代诗人李白的“举头望明月,低头思 故乡”,杜 甫的“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宋代王安石 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 我还”等诗句,都是千古 绝唱。
中秋节是个古老的节日,祭月赏月是节日 的重要习俗。古代帝王有春天祭日,秋天祭 月的社制,民家也有中秋祭月之风,到了后 来赏月重于祭月,严肃的祭祀变成了轻松的 欢娱。中秋赏月的风俗在唐代极盛,许多诗 人的名篇中都有咏月的诗句,宋代、明代、 清代宫廷和民间的拜月赏月活动更具规模。我国各地至今遗存着许多“拜月坛”、“拜 月亭”、“望月楼”的古迹。北京的“月坛”就是明嘉靖年 间为皇家祭月修造的。每当中秋月亮升起,于露天设案,将 月饼、石榴、枣子等瓜果供于桌案上,拜月 后,全家人围桌 而坐,边吃边谈,共赏明月。现在,祭月拜月活动已被规模盛 大、多彩多姿的群众赏月游乐活动所替代。吃月饼是节日的另一习俗,月饼象征着团圆。月饼的制作从唐代以后越来越考 究。苏东坡有诗写道:“小饼如嚼 月,中 有酥和饴”,清朝杨光辅写道:“月饼饱 装桃肉馅,雪糕甜砌蔗糖霜”。看来当时 的月饼和现在已颇为相近了。
根据史籍的记载,“中秋”一词最早出现在《周礼》一书中。到魏晋时,有“谕尚书镇牛淆,中秋夕与左右微服泛江”的记载。直到唐朝初年,中秋节才成为固定的节日。《唐书·太宗记》记载有“八月十五中秋节”。中秋节的盛行始于宋朝,至明清时,已与元旦齐名,成为我国的主要节日之一。这也是我国仅次于春节的第二大传统节日。
诗情画意的一个节日。有说,每逢佳节倍思亲。中秋节这一份思念当然会更深切,尤其是一轮明月高高挂的时刻。中秋之所以是中秋,是因为农历八月十五这一天是在三秋制中。这一天天上的圆月分外明亮特别的大特别的圆,所以这一天也被视为撮合姻缘的大好日子。
2、元宵节的诗句古诗大全
《上元夜》
(唐)崔液
玉漏铜壶且莫催,铁啊金锁彻夜开;
谁家见啊能闲坐,何处闻灯不看来。
《十五夜观灯》
(唐)卢照邻
锦里开芳宴,兰红艳早年。
缛彩圣发地,繁光远缀天。
接汉疑星落,依楼似月悬。
别有千金笑,来映九枝前。
《正月十五夜灯》
(唐)张祜
千门开锁万灯明,正月中旬动地京。
三百内人连袖舞,一进天上着词声。
(唐)李商隐
月色灯山满**,香车宝盖隘通衢。
身闲不睹的兴是,羞逐乡人赛紫姑。
(宋)姜白石
元宵争看采莲船,宝马香车拾坠钿;
风雨夜深人散尽,孤灯犹唤卖汤元。
(宋)姜白石
贵客钩帘看御我,市中珍品一时来,
帘前花架无行路,不得金钱不肯回。
(注:珍品这里指元宵)
《青玉案元夕》
(宋)辛弃疾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
宝马雕车香满路,凤萧声动,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饿盈盈暗香去。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火阑珊处。
《生查子元夕》
(宋)欧阳修
去年元夜时,花市灯饿昼。
月到饿梢头,人约黄昏后。
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
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
3、思念家乡的古诗词
2、山围故国绕清江,髻鬓对起。——周邦彦《西河·大石金陵》
3、江南自是离愁苦,况游骢古道,归雁平沙。——王沂孙《高阳台·和周草窗寄越中诸友韵》
4、那堪旅馆经残腊,只把空书寄故乡。——王建《维扬冬末寄幕中二从事》
5、不知何岁月,得与尔同归?。——韦承庆《南中咏雁诗》
6、客舍并州已十霜,归心日夜忆咸阳。无端更渡桑干水,却望并州是故乡。——刘皂《旅次朔方》)
7、更那堪、芳草连天,飞梅弄晚。——卢祖皋《宴清都·初春》
8、众中闻謦欬,未语知乡里。——苏轼《送金山乡僧归蜀开堂》
9、怀家寒食夜,中酒落花天。——赵长卿《临江仙·暮春》
10、我梦扬州,便想到扬州梦我。——郑燮《满江红·思家》
11、日落征途远,怅然临古城。——李百药《秋晚登古城》
12、万里乡为梦,三边月作愁。——岑参《送人赴安西》
13、刷羽同摇漾,一举还故乡。——沈约《咏湖中雁》
14、年年春日异乡悲,杜曲黄莺可得知。——韦庄《江外思乡》
15、空独倚东风,芳思谁寄。——周密《绣鸾凤花犯·赋水仙》
16、只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负相思意。——李之仪《卜算子·我住长江头》
17、蓟城通漠北,万里别吾乡。——李颀《古塞下曲》
18、吠犬杂鸣鸡,灯火荧荧归路迷。——纳兰性德《南乡子·秋暮村居》
19、西风来劝凉云去,天东放开金镜。——史达祖《齐天乐·中秋宿真定驿》
20、乱点桃蹊,轻翻柳陌。——周邦彦《六丑·落花》
21、雄跨洞庭野,楚望古湘州。——袁去华《水调歌头·定王台》
22、天涯倦客,山中归路,望断故园心眼。——苏轼《永遇乐·彭城夜宿燕子楼》
23、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杜甫《月夜忆舍弟》)
24、明眸皓齿谁复见,只有丹青余泪痕。——苏轼《虢国夫人夜游图》
25、无限河山泪,谁言天地宽!已知泉路近,欲别故乡难。——夏完淳《别云间》
26、落日暴风雨,归路绕汀湾。——苏舜钦《水调歌头·潇洒太湖岸》
27、乡心新岁切,天畔独潸然。老至居人下,春归在客先。岭猿同旦暮,江柳共风烟。已似长沙傅,从今又几年。——刘长卿《新年作》
28、楚乡飞鸟没,独与碧云还。——钱起《送夏侯审校书东归》
29、便行云、都不归来,也合寄将音信。——陆叡《瑞鹤仙·梅》
30、忽闻歌古调,归思欲沾巾。——杜审言《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
31、六曲屏山和梦遥。——纳兰性德《采桑子·九日》
32、故池想芜没,遗亩当榛荆。——柳宗元《首春逢耕者》
33、遥知未眠月,乡思在渔歌。——杜荀鹤《送人游吴》
34、雁足无书古塞幽。——史达祖《鹧鸪天·卫县道中有怀其人》
35、宿雁落、寒芦深处。——张元干《贺新郎·寄李伯纪丞相》
36、木兰桨子藕花乡,唱罢厅红晚气凉。——姚燮《韩庄闸舟中七夕》
37、古台摇落后,秋日望乡心。——刘长卿《秋日登吴公台上寺远眺》
38、几度和云飞去、觅归舟。——蒋捷《虞美人·梳楼》
39、春风一夜到衡阳,楚水燕山万里长。——王恭《春雁》
40、思欲委符节,引竿自刺船。——元结《贼退示官吏》
41、北阙献书寝不报,南山种田时不登。——王维《不遇咏》
42、去矣方滞淫,怀哉罢欢宴。——谢朓《晚登三山还望京邑》
43、老妻书数纸,应悉未归情。——杜甫《客夜》
44、故乡何处是,忘了除非醉。——李清照《菩萨蛮》
45、家山泉石寻常忆,世路风波子细谙。——白居易《除夜寄微之》
46、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杜甫《春望》
47、移家虽带郭,野径入桑麻。——皎然《寻陆鸿渐不遇》
48、若为化得身千亿,散上峰头望故乡。——柳宗元《与浩初上人同看山寄京华亲故》
49、悠悠天宇旷,切切故乡情。——张九龄《西江夜行》
50、樵子渔师来又去,一川风月谁为主。——葛长庚《凤栖梧·绿暗红稀春已暮》
51、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海日生残夜,江春人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王湾《次北固山下》)
52、长安恶少出名字,楼下劫商楼上醉。——王建《羽林行》
53、归期犹及柳依依。——元好问《江月晃重山·初到嵩山时作》
54、九日黄花才过了,一尊聊慰秋容老。——赵可《凤栖梧·霜树重重青嶂小》
55、坐到三更尽,归仍万里赊。——戎昱《桂州腊夜》
56、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范仲淹《渔家傲·秋思》
57、别时容易见时难,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李煜《浪淘沙》
58、乡思不堪悲橘柚,旅游谁肯重王孙。——谭用之《秋宿湘江遇雨》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huqf.cn/articles/523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