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童话故事《没有骨头的海蜇》
这是很久很久以前的故事。那时候大海里有座龙宫,龙宫里住着龙王。有一次龙王的王后快要生孩子了,对龙王说:“我想吃猴胆!”
她总想吃些稀罕的东西。因此,龙王暗自吃惊。在大海里根本没有像猴子、兔子之类的走兽。虽然说是龙王,对此也无能为力。但是无论怎么说,这是王后的希望,所以,想尽办法也要给她弄到。于是,龙王就把乌龟召来──龙王一遇到困难,总是要请教善于出谋划策的乌龟。龙王对他说:“乌龟,王后很想吃猴胆,怎么样?你能不能给想点办法?”
乌龟听了回答说:“是,我去找找看!”说完它就游出龙宫。在汹涌澎湃的海面上,游了很远,来到了日本岛。乌龟心想:这儿有没有猴子?这儿有没有猴子?它在水面上探头探脑,盯着陆地哗啦哗啦地游去。那时,天晴日暖,在岸边的山上,正好有一只猴子在玩耍。乌龟不禁喜出望外,游到山脚下,从水里大声叫喊:“猴大哥、猴大哥,你想不想到龙宫去做客?”
猴子听见后,吓了一跳。但是,它生性好奇,就沿着山上的树木和崖石,蹦到海边问乌龟道:。你说去龙宫,那不是在很远很远的地方吗?”
“虽然很远,没关系,我背着你去。”
乌龟边说,边把背转向猴子,把它那又宽又大的壳亮给猴看。
于是,猴子又问;“可是,龙宫有什么好玩的吗?”
“那还用说,你想玩的话,也有大山,另外什么好吃的都有,你就尽情地吃吧!请走一趟,逛一逛,龙宫是富丽堂皇的宫殿啊!”
猴子听说,终于开心地笑了起来,就说:“嗯,是嘛,天气很好,再也找不到这样好的机会啦。”
“可不是嘛!”
“那么,就麻烦你了,请你让我骑在你的背上,带我到龙宫去!”
“好吧,请上来!请紧紧地抓住我的背壳。”
“就这样,猴子中了乌龟的奸计,坐在它的壳上。乌龟加快速度,用尽全力游去。
猴子是生平第一次渡海的,有时害怕,有时高兴得叽呀叽呀地啼叫着,不知不觉已来到了龙宫门前。这座龙宫,远远胜过听说的雄伟的宫殿。它是那么漂亮、壮观,是猴子从来没有见过的,真是耳闻不如眼见。
到了龙宫大门前,猴子从龟背上下来。乌龟对它说:“猴大哥,请你在这儿等一等!”
乌龟把猴子安顿好了以后,进到里面去了。猴子是凡事好奇,眼珠滴溜滴溜直转,东张西望。这时候,海蜇正好在门上值班,它见猴子这副模样,早就憋不住笑开了。猴子也纳闷:海蜇为什么笑?管它呢,随它笑去。猴子仍然在大门前等着。这时候,海蜇忍耐不住,跟猴子攀谈起来:“猴大哥,你真的什么也不知道吗?”
猴子本来什么也不知道。所以它问道:“知道什么?”
“听说龙王的王后想吃猴胆呢,所以你被请来做客!”
听了海蜇这么说,猴子不禁大吃一惊。但它装作满不在乎的样子说:“噢,是吗?”
这时,乌龟从里边出来了。
“猴大哥,请,请到这边来!”
猴子一边往里走,一边还装出什么也不知道的样子说:“乌龟大哥,我干了一件蠢事,早知道天气要变……”这时候,猴子抬头看看龙宫的天空,接着说下去:“我应该把胆子带来就好了。我把胆晾在高山的树枝上,来时忘了带它,要是下雨的话,我真担心它会给淋湿啦!”
乌龟听罢,不禁大失所望,说:“啊!原来忘了拿胆,真糟糕。那么,我们再走一趟去取来,真没有办法。”
说完,它又把那大乌龟壳转向猴子这边。猴子微笑着,仍然装作若无其事的样子说:“很对不起,龟大哥,麻烦你了!”说着,紧紧地抓住龟背。
乌龟比上一回更使劲,用更快的速度游到日本海沿岸猴子原来玩耍的山脚下。
“猴大哥,请!咱们已经到了,请你尽快把猴胆取来!”
“是,是,可让你受累了!”
猴子说着,赶忙从龟背上下来,爬上山顶最高最高的树上去了。然后,装作什么也不知道的样子,四下里打量着,根本不理乌龟。
乌龟觉得莫名其妙,就问道:“猴大哥、猴大哥,你到底干什么呢?”
猴子大声回答说:“海里没有山,体外没有胆!”
乌龟听了,才省悟过来。它想一定是海蜇多嘴泄露了风声,十分生气,回到龙宫,把事情的经过报告给龙王。
于是,龙王大怒,认为海蜇太岂有此理,下令把它剥了皮抽了骨。从那以后,海蜇就像现在这样变得软绵绵的了。
拓展阅读
1、经典儿童成语故事集合
【揠苗助长(拔苗助长)】
有个急性子的宋国人,日夜盼望稻田里的稻子快些长大。可是,稻子是要慢慢长的,不能照他想的那样长的那么快。
有一天,他想出了一个妙计:下得田去,把每棵稻子都从土里拔高了一些。
“好累啊!辛辛苦苦干了一整天!不过,田里的稻子倒是都长高好些了。”
他的儿子听说田里的稻子长高了好些,连忙跑到田里去看。可是,糟糕得很,田里的稻苗的叶子,都开始枯萎了。
【千里送鹅毛】
唐朝时候,地方官吏经常要向皇帝进贡礼物。云南地方上有个行政长官要送件礼物给皇帝,他心想:皇帝不缺金银珠宝,要送也得送个稀罕的。最后,他决定进贡一只天鹅。
他派一个名叫缅伯高的人,用竹篓背上一只天鹅,前往京城长安。缅伯高跋山涉水,日夜兼程,走了好多天,来到了沔阳湖(在今湖北省境内)边。在这许多天里,天鹅没下过水,浑身都脏兮兮的。缅伯高放下竹篓,抱出天鹅要给它洗洗澡。不料,天鹅一纵,挣脱了他的怀抱,扑棱一声,振翅要飞。缅伯高下意识地伸出手去抓了一把,只抓下了一根羽毛,眼睁睁地看着天鹅飞走了。缅伯高又着急又害怕,伤心地大哭了一场。后来,他急中生智,怀揣着那根羽毛,赶往都城长安。
多日后,缅伯高终于来到了长安,随着各地前来进贡的使臣去见皇帝。轮到缅伯高时,他手捧羽毛走上前去,为皇帝唱了一首歌:“天鹅贡唐朝,山高路途遥。沔阳湖失去,倒地哭号啕。上复圣天子,可饶缅伯高。礼轻情意重,千里送鹅毛。”皇帝莫名其妙,缅伯高随即讲出事情原委。听到这里,皇帝连声说:“缅伯高千里送鹅毛,难能可贵!难能可贵!”缅伯高的才华和机智博得了皇帝的欢心,皇帝不但没有处罚他,反而奖赏给他很多东西。
后来,人们就用“千里送鹅毛”这个成语,比喻礼物虽然很小,但是情意却很深重。有时与“礼轻情意重”连用。
【豺狼当道】
东汉末年,外戚诸梁姻族满朝,大将军梁冀专权。顺帝派遣周举、张纲等八名大臣分道巡按各州郡,纠察收审贪官污吏。
在这八个人当中,张纲年纪最轻,官职也最小,但他为人正直,敢于说话,对朝廷内部**、皇帝昏暗无能的现状极为不满。他认为,要整顿好官吏,首先应严厉惩办朝廷中贪赃枉法的大官。如果能这样做,地方上的小官吏就不敢为非作歹,否则,绝不会解决多大问题。为此,他对这次考察不感兴趣,没有马上成行。经再三催促,才勉强离京。
张纲的车辆还未驶出京城洛阳的范围,在都亭他就下令停车,命手下人把乘坐的车子拆毁,把车轮埋在地下,不再往前走。手下人疑惑不解,于是问他这是为什么。张纲愤慨地说:“豺狼当路,安问狐狸!”表面的意思是说,豺狼横在路中间,何必再去查问狐狸!张纲的意思很清楚:那些横行不法的大官在朝廷上掌握大权,又何必去查问那些违法乱纪的小官呢?言下之意是首先应惩办不法的大官。
张纲回到京城向顺帝上书,揭发大将军梁冀等人结*营私、坑害百姓、陷害忠良的罪行,请求顺帝严加惩办。由于顺帝很宠爱梁冀的妹妹梁皇后,所以他虽然知道张纲的请求正直有理,却没有照着办理。
2、经典儿童成语故事集合
导读:本文经典儿童成语故事:缘木求鱼,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公元前319年,孟子周游列国,第二次来到齐国。这时候,齐宣王为了扩张自己的领土,正准备攻打邻国。孟子反对战争,想宣扬自己的“仁政”思想。可怎么才能说服固执的齐宣王呢?于是,孟子与齐宣王进行了一段有趣的对话。
孟子问:“大王心中的愿望是什么?”齐宣王知道孟子要来说服自己,所以他笑而不答。孟子接着问:“是因为食物不够肥美,衣服不够轻暖,还是色彩不够艳丽,音乐不够美妙?要不就是因为身边伺候的人不够使唤吧?这些,臣子们都全部能给您提供,难道您还真是为了这些吗?”宣王说:“不,我不是为了这些。”孟子接着说:“那您最想要的,一定就是开拓疆土,收服秦国、楚国,统治中国,安抚边疆。不过,以您现在的做法,就像爬到树上去捉鱼一样啊(原文是:‘犹缘木而求鱼也’)。”齐宣王吃了一惊,忙问:“为什么?”
孟子连忙说:“大王想一统天下,是以弱击强,只会给自己带来灾祸。可如果大王能施行仁政,使天下*的人都想到您的朝廷里来*,天下的农民都想到您的国家来种地,天下做生意的人都想到您的国家来做生意……这样,天下还有谁能够与您为敌呢?”
3、牧师和驴的故事经典童话故事
从前有一个牧师,他有一处菜园,菜园里有一眼水井。牧师把一头毛驴拴在井台上,让这头驴昼夜不停地拉着水车抽水浇菜。为了不使驴子偷懒,牧师在水车上系了一个铜铃。驴儿转,铃声响,驴儿停,铃声止。只要听不到铃声,牧师就从窗口探出身子,大声吆喝,迫使驴子继续抽水。有一天,三个小伙子路过牧师的宅院。他们饥肠辘辘,可是腰包里没有一文钱,于是决意要偷走牧师的毛驴。可是怎么才能不使牧师发觉,让铃声不断呢?他们想了许久,终于想出一条妙计:留下一个人替驴拉水车,直到另两名同伙把驴牵到远处为止。
他们就这样做了。留下来的家伙拉了整整一夜水车,铃声始终没有间断,后来他累得筋疲力尽,只好停下脚步。铃声刚止,牧师马上从窗口探出头来。他一看毛驴不见了,竟是一个人在拉水车,大惊失色,急忙抓起一把大刀向井台跑来。
可怜的年青人非常害怕,但是他早已编好了一套话用来欺骗牧师。他对牧师说:
“亲爱的主人,您千万不要大惊小怪,我就是您的毛驴。20年前,一个可恶的女巫把我变成了一头驴,我理应给您拉一辈子水车,但是我经常向*祈祷,*终于怜悯我,又把我变成了人。放我走吧,善良的主人。”
牧师听了这番话,吃惊非浅。他放走了小伙子,并且嘱咐他要天天祈祷,千万不要再变成驴子。
第二天,牧师上街去想再买一头驴。他来到集市上,立刻发现他原来的那头驴正在拍卖。牧师怕极了,撒腿就跑,口里喊道:“我不会买你了,你不要再欺骗我吧!让不知底细的人来买你吧!”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huqf.cn/articles/573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