沁园春 长沙 书法

发布时间: 2025-08-26 11:13:29

沁园春 长沙 书法

*《沁园春·长沙》这首词通过对长沙秋景的描绘和对青年时代***生活的回忆,提出了“谁主沉浮”的问题,抒发了对中华民族前途的乐观主义精神和以天下事为己任的豪情壮志。

现代:*

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

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

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

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

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

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

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

注释

沁园春:词牌名,“沁园”为东汉明帝为女儿沁水公主修建的皇家园林,据《后汉书 窦宪传》记载,沁水公主的舅舅窦宪倚仗其妹贵为皇后之势,竟强夺公主园林,后人感叹其事,多在诗中咏之,渐成“沁园春”这一词牌。

湘(xiāng)江:一名湘水,湖南省最大的河流,源出广西壮族自治区陵川县南的海洋山,长1752里,向东北流贯湖南省东部,经过长沙,北入洞庭湖。 所以说是湘江北去。

寒秋:就是深秋、晚秋。秋深已有寒意,所以说是寒秋。

橘子洲:地名,又名水陆洲,是长沙城西湘江中一个狭长小岛,西面靠近岳麓山。南北长约11里,东西最宽处约一里。*七律《答友人》中所谓长岛,指此。自唐代以来,就是游览胜地。

以上三句是说:在寒秋季节,独立在橘子洲头目送着湘江水汩汩北流。

万山:指湘江西岸岳麓山和附近许多山峰。

层林尽染:山上一层层的树林经霜打变红,像染过一样。

漫江:满江。漫:满,遍。

舸(gě):大船。这里泛指船只。

争流:争着行驶。

鹰击长空,鱼翔浅底:鹰在广阔的天空里飞,鱼在清澈的水里游。击,搏 击。这里形容飞得矫健有力。翔,本指鸟盘旋飞翔,这里形容鱼游得轻快自由。

万类霜天竞自由:万物都在秋光中竞相自由地生活。万类:指一切生物。霜天:指深秋。

怅寥廓(chàng liáo kuò):面对广阔的宇宙惆怅感慨。怅:原意是失意,这里用来表达由深思而引发激昂慷慨的心绪。

寥廓(liáo kuò):广远空阔,这里用来描写宇宙之大。

苍茫:旷远迷茫。

主:主宰。

沉浮:同“升沉”(上升和没落)意思相近,比喻事物盛衰、消长,这里指兴衰。由上文的俯看游鱼,仰看飞鹰,纳闷地寻思(“怅”)究竟是谁主宰着世间万物的升沉起伏。

这句问话在这里可以理解为:在这军阀统治下的中国,到底应该由谁来主宰国家兴衰和人民祸福的命运呢?

百侣:很多的伴侣。侣,这里指同学(也指战友)。

峥嵘(zhēng róng)岁月稠:不平常的日子是很多的。峥嵘:山势高峻,这里是不平凡,不寻常的意思。稠:多。

恰:适逢,正赶上。

同学少年:*于1913年至1918年就读于湖南第一师范学校。1918年*和萧瑜、*等组织新民学会,开始了他早期的*活动。

风华正茂:风采才华正盛。

书生:读书人,这里指青年学生。

意气:意志和气概。

挥斥方遒(qiú):挥斥,奔放。《庄子·田子方》:“挥斥八极”。郭象注:“挥斥,犹纵放也。”遒,强劲有力。方:正。挥斥方遒,是说热情奔放,劲头正足。

指点江山,激扬文字:评论国家大事,用文字来抨击丑恶的现象,赞扬美好的事物。写出激浊扬清的文章。指点,评论。江山,指国家。激扬,激浊扬清,抨击恶浊的,褒扬善良的。

粪土当年万户侯:把当时的军阀官僚看得同粪土一样。粪土,作动词用,视……如粪土。万户侯,汉代设置的最高一级侯爵,享有万户农民的赋税。此借指大军阀,大官僚。万户,指侯爵封地内的户口,要向受封者缴纳租税,服劳役。

中流:江心水深流急的地方。

击水:作者自注:“击水:游泳。那时初学,盛夏水涨,几死者数,一群人终于坚持,直到隆冬,犹在江中。当时有一篇诗,都忘记了,只记得两句: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水击三千里。”这里引用祖逖(tì)的“中流击楫”典故。(祖逖因为国家**倾覆,时刻怀着振兴光复的心志。元帝就让他担任奋威将军、豫州刺史,供给他一千人的军粮,三千匹布,但不给战衣和兵器,让他自行招募士众。祖逖仍就率领随自己流亡的部属一百多家,渡过长江,到江心时他扣击船桨发誓说:“我祖逖不能平定中原并再次渡江回来的话,就像长江的水一去不返!”言辞激昂神色悲壮,众人都为他的誓言感慨赞叹。)这里指游泳。

遏(è):阻止。

沁园春·长沙押OU(IU)韵。韵脚为:秋、头、透、流、由、游、稠、遒、侯、否、舟。

赏析

万山红遍 一派壮丽秋景

从美学上讲,崇高美表现于外在方面,体现为高大、辽阔、巍峨、宏伟等壮丽景象。德国哲学家康德把崇高分为两类:数学的崇高,如高山的体积;力学的崇高,如暴风雨的气势。俄国著名文艺批评家车尔尼雪夫斯基也说:“一件事物较之与它相比的一切事物要巨大得多,那便是崇高。”孔子也把“大”与崇高联系起来,赞叹:“大哉!尧之为君也。巍巍乎,唯天为大,唯尧则之。”这种巍峨、博大、壮阔的崇高美,在毛**诗词中,以对山川景物的描绘体现得最为鲜明。《沁园春长沙》就是其中最优秀的篇什之一。

这首词上半阕着重写景。“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一开始,作者便把自己置于秋水长天的广阔背景之中。同时也把读者带进了一个高远的深秋境界里。远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作者不仅看到了眼前岳麓山的枫林,也可能联想到了北京香山的黄栌,和祖国无数山岳中由绿变红的乌柏、水杉、槭树、槲树、黄连木……那一重重山,一层层树,让自然之神彩笔一抹,晕染得一片嫣红,比二月笑放的春花还要艳丽,比六月飘舞的彩霞更加瑰奇。近观:“漫江碧透,百舸争流。”秋水澄澈,秋江碧波,脚下的湘江,在秋天更加清澈晶莹,如碧绿的翡翠,如透明的水晶。江面上,千帆竞发,百舸争渡,静中有动,生气勃勃。仰视,“鹰击长空”,万里无云的秋空,雄鹰奋振健羽,自由飞翔。俯瞰,“鱼翔浅底”,因透明而清浅见底的江里,鱼群摆动鳍尾,任意遨游。作者以短短四句诗,描绘出一幅立体的寥廓万里、绚丽多彩的江南秋景,宛如当代著名的岭南画派大家关山月浓墨重彩的彩墨山水图。不愧为“驱山走海置眼前”(李白《当涂赵炎少府粉图山水歌》),“咫尺应须论万里”(杜甫《戏题王宰画山水图歌》)的大手笔。它与作者的另一首词《沁园春雪》所描绘的“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的北国风光,均是古典诗词中前所未有的雄奇伟丽的全景式风景画。

风华正茂 一段峥嵘岁月

崇高美表现于内在方面,则为伟大高尚心灵的反映。古罗马的朗吉弩斯在《论崇高》一文中,就提出崇高是“伟大心灵的回声”。这首词的下半阕着重抒情,正是这种伟大心灵回声的抒发。这种抒发,首先是通过回忆引出的。

“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作者想起曾和当年的同学和朋友,在橘子洲一带散步,游泳,畅论天下大事的情景,回忆起那一段难忘的峥嵘岁月。

这首词写于1925年深秋。大约是在***离开湖南前往当时**活动的中心广州时所写的。***从1911至1925年,曾数度在长沙学习、工作和从事**活动。这期间,国内外发生了许多重大事件,如辛亥**、第一次世界大战、俄国十月**、五四运动、中国**成立等,都是影响世界形势的巨大变革。这样的岁月,如历史群山中耸峙的一座又一座峥嵘的高峰。

“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在这峥嵘岁月里,作者和他的同学如*、何叔衡、张昆弟等立志救国的知识青年,正值青春年少,神采飞扬,才华横溢,意气风发,热情奔放。诗人巧妙地化用了《庄子·田子方》中“夫至人者,上窥青天,下潜黄泉,挥斥八极,神气不变” 的意境,来形容新时代的青年从旧思想的束缚中解放出来,自由奔放*襟。(挥斥,自由奔放的意思。方遒,正当旺盛有力的意思。过去有人解释“挥斥”为批判驳斥,“方遒”为专家权威,是不准确的。)

“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这是对“峥嵘岁月”“挥斥方遒”的进一步具体化。面对“万山红遍”的美景,他们既赞叹锦绣河山的壮美,又悲愤大好河山的沉沦。于是,发表激浊扬清的文章,抨击黑暗,宣扬真理,鄙视当时的“万户侯”——军阀如粪土。在这一时期,***在长沙组织了湖南学生联合会、新民学会,开办了平民夜校、文化书社和湖南自修大学,参加了反对袁世凯称帝、领导了驱逐张敬尧等军阀的活动。特别是创办《湘江评论》,成立马克思主义研究会,为1921年中国**的成立,在湖南地区做了思想上和组织上的准备。 这些既是“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的具体内容,又是写作这首词的时代背景。了解这个背景,有助于我们进一步体会词中闪耀着的**者崇高心灵的美的光芒。

中流击水 一腔拿云心事

“少年心事当拿云。”(李贺《致酒行》) 诗人和同伴们的拿云心事,从“携来百侣曾游”到“粪土当年万户侯”,可说是直抒胸臆,尽情倾吐,如长江大河,滔滔而下,气势磅礴,痛快淋漓。在结尾时“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则是采取象征手法,形象地表达了一代**青年的凌云壮志。

“中流击水,浪遏飞舟。”一种解释认为“击水”为游泳,在激流中奋臂划水,掀起的浪花甚至阻挡了飞速前进的船舶。我总感觉这一意境与作者赞扬“百舸争流”的精神不太符合。我倾向于“中流击水”即“中流击楫”的转化。《晋书·祖逖传》:祖逖“中流击楫而誓曰:‘祖逖不能清中原而复济者,有如大江!’”后来“中流击楫”就成了立誓复兴祖国的代词。在这里正表示诗人要在新时代的大潮里,乘风破浪,鼓桨前进,立誓振兴中华的壮志豪情。使人读后仿佛听到了一颗爱国爱民的赤心,在怦怦跃动,从而感受到一种伟大胸怀所反映出的崇高美。

我国古典诗词的艺术表现手法,很讲究情与景的交融。刘勰说:“繁采寡情,味之必淡。”(《文心雕龙》)谢榛说:“景乃诗之媒,情乃诗之胚;合而为诗,以数言而统万形,元气浑成,其浩无涯矣。”(《四溟诗话》)这首词较好地达到了情景交融的境界。

前半阕虽着重写景,却处处景中寓情。“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既是四周枫林如火的写照,又寄寓着诗人火热的**情怀。红色象征**,象征烈火,象征光明,“万山红遍”正是作者“星火燎原”思想的形象化表现,是对**与祖国前途的乐观主义的憧憬。“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则是作者对自由解放的向往与追求。“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的感叹,则由写景直接转入抒怀,自然带出下半阕的抒情乐章。

下半阕虽着重抒情,但也不乏情中含景之处。“忆往昔峥嵘岁月稠”,以峥嵘形容岁月,新颖,形象,将无形的不平凡的岁月,化为一座座有形的峥嵘的山峰,给人以巍峨奇丽的崇高美。“中流击水,浪遏飞舟”,也是一幅奋勇进击、劈波斩浪的宏伟画面。可以说,《沁园春长沙》的崇高美,是以情为经线,景为纬线,交织而成的。它不仅使我们得到欣赏壮丽秋景的艺术享受,也使我们从诗人昂扬炽烈的**情怀中,汲取奋发前进的信心和力量。

拓展阅读

1、高三语文《》知识点梳理

导入新课

如果说上阕侧重写景,那么下阕侧重什么?

侧重抒发诗人的**豪情。

独立寒秋, 湘江北去, 橘子洲头。 看万山红遍, 层林尽染; 漫江碧透, 百舸争流。 鹰击空, 鱼翔浅底, 万类霜天竞自由。 怅寥廓, 问苍茫大地, 谁主沉浮?

时间、地点、人物

触景—生机勃勃

色彩绚丽

生情—以天下为己任湘江秋景图章结构

上 阕

携来百侣曾游。 忆往昔峥嵘岁月稠。 恰同学少年, 风华正茂; 生意气, 挥斥方遒。 指点江山, 激扬文字, 粪土当年万户侯。 曾记否, 到中流击水, 浪遏飞舟?

追忆—当年**盛景

感怀—往昔壮志豪情过渡下 阕

艺术特点

*与艺术的统一

情与景的交融

万山红遍,层林尽染 象 征 星火燎源的**火炬

漫江碧透,百舸争流 象 征 波澜壮阔的**潮流

鹰击空,鱼翔浅底 象 征 争取自由的**理想

中流击水,浪遏飞舟 象 征 勇往直前的.**理想(景)**的*内容和

完美的艺术统一(情)交 融

“意象”简释意创作者的思想感情象作品中的客观物象

诗人的思想感情与客观物象融合形成意象意境诗人通过种.种意象的创造和组合所构成的一种充满诗意的艺术境界

一、意象美来自景物的选取

从空间:

山上的“层林”,

江中的“百舸”,

空中的雄鹰,

水底的游鱼

从状态:

静态的火红的枫林,

动态的“争流”的“百舸”等

或广博,或宏伟,或雄峻

竞相向上、生机勃勃

与毛**积极向上,昂扬奋进的立意契合。

以壮景抒豪情

二、意象美来自意象的组合并置式看:山、林、江、舸、鹰、鱼

忆:指点、激扬、击水、

浪遏飞舟

动静搭配,远近结合,从而构成一幅色彩绚丽的“湘江秋色图” ,描绘了一幅生气勃勃的“少年学子图”。辐射式诗人 (我)

胸怀博大的看景人也便成了“风景”,形成一幅气势磅礴的“伟人图” !看忆万类同学少年

各种并置景物

各种并置活动

巩固练习

1、写出这首词的韵脚:提示: 这首词的韵脚依次为:头、流、由、浮、游、稠、遒、候、舟(注意:这个词牌首句不押韵,故“秋”属“添叶”)。

2.指出下列句子中划线字的意义。

(1).恰同学少年(2).生意气

(3).挥斥方遒 (4).粪土当年万户侯

提示:(1).正直

(2).意气 气概

(3).正

(4).视…为粪土

3.下列句子中划线的字是否可以换成括号中的字?为什么?

(1).漫江碧透(绿),百舸争流。

(2).怅廖廓,问苍茫(广阔)大地,谁主沉浮。.提示:(1).不能。首先,因为碧绿只写出了颜色,碧透不仅写出了颜色,还写出了江水清澈见底的特征。其次,透还是韵脚。

(2).不能,因为广阔只写出了大地的高大宽阔,而苍茫不仅表现大地的广阔,更表现出深远,紧扣上文的廖廓。

2、高三语文《》知识点梳理

相关文体常识

1、词:词兴起于隋唐,盛行于宋,配乐歌唱,句式不齐,也称曲子、曲子词、乐府,或短句。分为小令、中调、调,依据字数来划分。小令 58字,中调 59—90字,调91字以上。

2、词牌则是一首词的词调。词牌就是词的格式的名称。不同的词牌,其段数、句数、韵律,每句的字数、句式、声律,均有各自不同的规格。词牌决定了这首词的字数、句数、和平仄的声韵。

3、词的标题是词的内容的集中体现,它概括了词的主要内容。

整体感知

以诗人的活动为主体,找出表现全词线索的动词 上阕:立、看、怅、问(写景) 下阕:忆、记 (叙事)

品读上阕

思考1:如何理解起句“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 正常语序为:寒秋,(诗人)独立(于)橘子洲头,(望)湘江北去。 为何要倒装?

诗歌语言常用变序,这里将“独立”置前,增强了表现力。它用一个“特写”镜头把人物从景中推出,凸现出主人公的形象。

思考2:“独立”写出了什么样的形象?

“独”字让我们似乎看到了特立独行的.诗人在深秋的季节里,独自一人站在橘子洲头,望着向北奔流不息的江水,忧思万千!

思考3:作者看到了哪些景物?

意象:山 林 江 舸 鹰 鱼 如何描写这些景物【角度、手

看 远眺 山上 万山红遍,

层林尽染;

近观 江中 漫江碧透, 百舸争流。

【色彩绚丽、生机勃勃】

仰视 天空 鹰击空,

俯视 水底 鱼翔浅底,

思考4:这几句中哪些词表现力特别强?

TIPS:分析写景的语言,也就是分析精妙的词的用。对于景物描写中的静景我们往往要注意形容词和副词;对于动景我们往往要注意动词。

“万”字写出了山之多

“遍”字写出了红之广

“染”化静为动,写出了变红的动态过程 “漫”字写出了江水溢满之状 “透”字写出了水之清

“争”字活现出千帆竞发的热闹场面。 “击”,准确的表现了鹰的矫健身姿,有气势 “翔”,精当的描绘出游鱼在水中像鸟一样盘旋的状态,轻快自在。 “竞”字有力地突出了万物蓬勃旺盛的生命力。

思考5:“秋天”在诗词中常常充满了肃杀、感伤的情调,本诗为什么没有? 这与一个人的气度、胸襟、性格、身份有关。他不是一介普通生,是叱咤风云的一代伟人,胸怀大志的杰出的*家。他有经天纬地之才,再造乾坤之志,他有博大*襟,崇高的风范,奋发向上的永不消沉的乐观性格,所以他的诗词充满豪情壮志。

品读下阕

倒装句:忆往昔峥嵘岁月稠,曾携百侣来游 理解:这一句承上启下,由写景到叙事。上阕是“独立”,而这里是“百侣”,由“独”到“百”不仅引发了对往昔战斗生活的回忆,对战友的回忆,而且表明了虽“独立”但不“孤单”,因为作者有一批志同道合的朋友。

“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生意气,挥斥方遒。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 思考:这几句话塑造了一群怎样的青年人形象?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1、塑造了一批以*为代表的风华正茂、奋发有为、胸怀天下、无私无畏、敢于*的青年人形象。

2、抒发了作者不受羁绊、风流大度、以天下为己任的**豪情。

如何理解“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 “中流击水,浪遏飞舟”,这里既是实写,也是虚指,实写作者和同学搏击风浪,虚指**的决心和斗志。表现了当年他们激流勇进、一往无前的英雄气概和乐观向上的豪情壮志,也是对一切有志献身**的志士仁人的号召动员。含蓄地回答了上片提出的“谁主沉浮”的问题。

全词总结

内容 上阕:记今游、独游,写景为主,描绘湘江绚烂多彩的秋色图 下阕则忆昔游、群游,叙事为主,抒发凌云壮志、**豪情。

艺术手

上阙——景中寓情

下阙——叙事抒情,情中显志

3、进校的活动总结汇编

是一门艺术,是一种修身养性的良好途径,使学生能从少年时期打下良好的写字基础和写习惯,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丰富艺术修养,培养学生审美文化素质,提高审美能力,陶冶情操,启迪智慧。我在教学中,本着“以人为本”的教学观念,利用多种教学方式和手段,开展兴趣小组的教学活动,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为我校第二课堂的进一步丰富和发展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

一、兴趣小组活动稳步发展

在本学期重新组建了我校的兴趣小组,参加人员为一至六年级全体同学,具体时间安排是每周三下午课外活动时间为一至三年级同学参加,每周四下午课外活动时间为四至六年级同学参加学习,目的为提高全校同学的写字水平,同时联系各科任老师在日常教学中多多注意指导,并鼓励学生进行日常练习,以弥补学员因时间少而造成的训练量不够的不足。

二、让学生掌握正确的执笔、运笔、写的方

教学中教给学生正确的执笔运笔姿势,执笔轻重的调控,写坐姿、站姿等要领;在训练过程中,让学生掌握如何起笔、运笔、顿笔、收笔等写要领。好的习惯要从小培养,在平时训练中严格按照标准督促学生。另外,还要求学生注意写字卫生,不随意丢纸屑等。通过严格的学习训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

三、合理安排学习内容,循序渐进学

为让学生能够临习名家帖,我以名家真迹作为学习临习字帖,从入门开始,循序渐进。从最初的笔画入手,让学生先学习基本笔画的写,再学习一些常用的偏旁部首,一些较简单的常用汉字,最后根据学生掌握的写水平,学习一些有教育意义的名人名言、警句及古诗等。

四、开展各种活动

为了体现学生一个时期的学习程度和训练结果,在小组开展作品比赛,让一些优秀习作在校中展示,起着带头调动作用。如四年级的.——,五年级的——,六年级的——等同学的作品受到了师生、家的好评。开展竞赛活动,给学生提供锻炼的机会,使一些素质好、写水平高的学生一展才华,以培养他们的竞争意识和学习习惯。

点击查看更多沁园春 长沙 书法相关内容»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huqf.cn/articles/59906.html

热门阅读

  1. 大学生寒假销售社会实践报告
  2. 吴潜《南柯子·池水凝新碧》古诗阅读答案及赏析
  3. 公司员工工作计划
  4. 中国寓言故事六则
  5. 初中毕业寄语新颖句子
  6. 关于环保句子
  7. 营业房租房合同协议书范文
  8. 中学生的寒假学习计划范文
  9. 在病房蜜月中神游世界动感地带纪实故事
  10. 古代民间故事《张盖赶考》
  11. 房地产销售心得体会优秀范文
  12. 童话故事《贪玩的后果》
  13. 医院医德医风建设年活动动员会演讲稿
  14. 大雪的祝福短信
  15. 骆驼祥子文章读后感
  16. 于丹讲座感恩教育读后感优秀范文
  17. 《展喜犒师》原文翻译及解析
  18. 爱情微电影剧本《那一刻我们相遇》
  19. 图书约稿合同参考范本
  20. 经典羊年开门红标语口号60条
  21. 风吹草动如何造句
  22. 七夕精美爱情诗
  23. 沟壑的解释及造句
  24. 伤心失望的句子精选
  25. 幼儿园开学报名通知
  26. 秋季开学典礼的小学校长发言稿
  27. 五一劳动节经典祝福语精选
  28. 大学元旦晚会策划书范文
  29. 夫妻甜蜜的结婚纪念日贺词
  30. 五一劳动节快乐的祝福语
  31. 2016腊八节日祝福短信句子
  32. 十二生肖中虎的故事
  33. 交通运输企业的先进人物演讲稿
  34. 2016年高考祝福语100句
  35. 博客个性自我介绍
  36. 赞美人优美的句子
  37. 格林童话《美丽的卡特琳莱叶和彼夫帕夫波儿特里尔》
  38. 学生运动会跨栏演讲稿范文
  39. 人生总要有无可奈何和不得已而为之杂文随笔
  40. 关于小朋友春游的句子
←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