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第三册《云房子》的教学反思范文

发布时间: 2025-07-14 23:21:19

苏教版第三册《云房子》的教学反思范文

《云房子》是小学苏教版第三册中第八单元的一篇童话故事。描绘了雨后天空的美丽景色:雨过天晴,云朵千姿百态,小鸟叽叽喳喳,开心极了;忽然,风起,云朵散去,天空一碧如洗,十分清新。

这天空中的云,与我们的眼睛,见的并不少,但我们却常常忘了欣赏着大自然赠予我们的美景。学校大课间活动,我指着天空疑惑的问孩子:“你看,这朵云像什么呀?”几个孩子争着抢着说。这不经意的一番对话,引来了更多人的参与。一朵云,在他们眼里不知有多少种模样,连飞机留下的痕迹,都成了他们眼里的浪花。是童心,把这转瞬即逝的美景演绎得趣味盎然,令人回味无穷。而我要带着孩子们和小鸟一起踏上奇妙的旅程,去感受这云的“多”、“美”和“千变万化”,更珍惜这一起成长的机会!

一、巧用方法,轻松识字

识字教学是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也是语文中的一项重要任务,我把识字教学定为了本课的一个重点。学习课文前,我以一个字谜的形式,直接导入了本课的生字“房”,和学生一起在田字格里书写,用简笔画将田字格画成房子,这样不仅关注到了“房”的形也让孩子明白了它的意思。

课前通过了解我发现很孩子们都读了多遍课文,做了充分的准备,上课时,我直接用检查的形式来解决生字新词的掌握。在检查过程中,组织学生交流,说说自己是怎样记住字的字形,是用什么方法记忆的。教授“耍”这个字时,学生说“耍”和我们以前学的“要”有相似之处,进行了对比记忆。很多孩子都不了解古代人是怎样写这个字的,我以图片的形式,像孩子展示“耍”是一个小女孩,戴上了两条胡须,这胡须长长的,都伸到下面来了。小女孩在闹着玩呢,所以“耍”有闹玩的意思,激发了学生的识字兴趣。再如学习洗净两个字时,学生说:“先用水洗。”巧妙地用一句话来记住这个字,感知“洗”的偏旁是三点水。然后找一找本课当中还有哪一个字的偏旁也和水有关?学生自然而然的找到了“净”这个字,“净”的偏旁是两点水。老师适时提醒:“是呀衣服洗干净了,就要拧一拧,拧掉一点水,所以“净”是两点水。”写“净”字时,先引导学生观察“净”在田字格里的位置以及字的关键笔画,再描,最后才写,培养了学生良好的写字习惯。

最有趣的是“眯”的识字,采用了随文识字的方法。学生都很喜欢笑眯眯的太阳,我请学生做一个笑眯眯的表情并及时指导,“瞧,你们原本炯炯有神的大眼睛,一笑就变得像小米粒一样小了,所以,“眯”字,左边是一个目字旁,右面是一个大米的米,学生在欢笑中轻松记住了这个字。

二、以读为本,注重感悟

低年级教学要多读少讲。朗读,本身就是一种语言与思维并用的训练。指导朗读,要引导学生入情入境,用朗读表达出思想感情。我把第二自然段作为本课朗读的重点。在教学第二自然段时,我说:“请你带着小鸟们愉快的心情,来读一读课文的第二自然段,边读边划出描写云房子样子的话。”找到描写云房子样子的两句话后,我将自主权交给孩子,选择自己最喜欢的句子多读几遍。读后再请小朋友进行交流。出示时第一句话我紧抓“傻傻地”、“美美地”让学生体会用上这两个词好在哪?使用叠词的能使句子更加生动,进而在体会中把大冬瓜的可爱和花儿的美丽用朗读读出来。每一个孩子都有自己的朗读体会,第二句话我放手让学生读,根据学生的朗读,适时在投影仪上打出了重点词:“很高的大楼房”、“很宽的大礼堂”、“一点点小的”。这一环节,在反复、多种形式的阅读中体验课文情境。再加上教师用美美的语言描述,这样循循善诱地带领着孩子们把句子读美了,用情境*学生。

同时我还适时地指导孩子想象着云房子的美,带领孩子扇动小翅膀配上动作读,读出花儿的美,读出大礼堂的宽,读出一点点小的可爱。让学生化为一只只轻盈的小鸟,自由自在地表演、亲临其境地体验。正因为有了这样一个自在、自如的空间,学生才把美丽的思想尽情放飞??甜美的嗓音加上可爱的表演,使得课文语句更为生动而有活力。

这样注重以学生为主体,在朗读中感悟文字,在朗读中体会情感,更有益于学生认知心理的发展,而且能有效地调动学生的情感参与,真正走进文本,真正贴近语文,为学生今后的语文学习打下扎实的基础。

三、结合教材,练习说话

在指导朗读时,我抓住“傻傻地”、“美美地”这两个叠词,告诉学生使用叠词读起来朗朗上口,使句子更加生动形象。举例说明:比如刘老师看到天上的月牙儿,就会说弯弯的月牙,看到满天的星星就会说闪闪的星星。给学生做范例,出示刚出土的小苗、秋天的枫叶、香蕉给学生在实践中运用的机会,从而学会在以后的说话、写话中使用叠词,给人美的体验。

此外,通过学习第二自然段,让学生感受到云给大家带来的美感后。我启发学生进行想象:

“猜猜天空中还有什么样的云房子?” 让学生自由地表达自己所想所思,学生们一下子打开了想象的闸门。有的说:“天空中有可爱的小白兔”有的说:“天空中肯定也会挂上大大的黑板”??一句句充满童真的话语响彻在教室里,一幅幅富有灵性的画面在孩子们的头脑中展现,这就是想象的魅力。这时,我出示图片,给学生带来视觉享受,再让他们仿照课文第二段的句式说一说就能突破难点。我想学生会读,能理解课文,并不是语文学习的最终目的。如果能结合教材和学生的实际确定本课的语言训练点,适当补充一些训练,让学生在体会写法的同时模仿课文进行说话练习,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教学是一门遗憾的艺术,作为一名青年教师,我还有许多需要改进和磨练的地方:

其一,在教学时,我虽然抓住了文中“傻傻地”、“美美地”这两个叠词,让学生体会到了使用叠词的能使句子更加美。但是由于孩子们的原本的朗读水平有限,加之我的引导没能到位,总感觉孩子们没能读到我想像中的效果。课堂教学中,如果学生没有读好,我能随机应变,及时的进行范读相信会有更好的效果。

其二,本文对于小学二年级的学生来说,篇幅略有些长。在处理的时候,我抓住了课文的第二自然段进行重点朗读,从另外一面来看就忽略了课文后半部分的朗读指导。以读导学的课堂教学模式对于低年级来说,确实非常适用,以读作为教学的手段,完成学的教学目的。对于这点缺失,我应该在今后的课堂中改进。

作为一名青年教师,我很珍惜这次学习的机会,通过准备《云房子》这节课,领导和同事们给我提出了许多建议和意见,课后老师们的点评使我深受启发。我认识到从多个出发点备课对上好一堂课至关重要。要做一名好教师,还要注意上课时语言的*力、板书的设计、字体的美观、上课时间的把握等等。感谢这次活动,为我们青年教师提供了一个相互交流和学习的机会。脚步不停,我会在今后的教学道路上且行且珍惜!

拓展阅读

1、年级上

1、基本掌握整十数除以一位数的口算,两位数除以一位数(首位能整除)的口算和笔算。

2、通过独立考,自主探索,借助实物操作形成“自己的算法”。通过讨论和比较,明确算理。

重难点:

在明确算理的基础上,基本掌握两位数除以一位数(首位能整除)的笔算方法。

课前准备:

口算卡片、幻灯片、小棒。

一、复习

表内除法口算。

出示口算卡片,视算。

复习除法笔算的格式。

9÷2=

指名板演。提问各部分名称。

导入新课。

出示课题:除法。

二、新授

出示场景图。

观察场景图,说说知道了什么。

出示一个问题:平均每个男孩买多少枝?

生口答算式,老师板书:40÷2

先自己想一想,结果是多少,然后告诉你的同桌。组织全班交流。

明确:4个十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2个十,也就是20。 出示二个问题:平均每个女孩买多少枝?

3、练习。

生口答算式,老师板书:46÷2。

先用小棒摆一摆,想一想结果是多少,然后和同桌交流。组织全班交流。

明确:每人先分得2捆是20枝,再分得3枝,合起来是23枝。板书口算的想:40÷2=20 6÷2=3 20+3=23

出示口算卡片,视算。选择几题说说算理。

除法笔算的方法。

指导笔算除法的顺序和方法。

提问:2为什么写在商的十位上?

二个4是怎么来的?

二个和个6分别是怎样来的?

、练习

做做1题。

说明46÷2还可以用竖式来计算。

板书2 46说明竖式的写法,以及在横线格上的位置。

做想想做做2题。

课堂小结

讨论并指名回答。

作业

直接写得数。

写完后比一比每组两题在计算上有什么联系和区别。

(1)先独立做前两题。

指名板演。集体订正。

比一比两题有什么相同的地方,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2)完成后两题。

指名板演。集体订正。

今天你到了什么知识?

2、人高中五单元作:钓鱼岛风引发我

钓鱼岛是在1895年4月的《马关条约》割让给日本的,但在1945年的二次世界大战时已归还我们中国了!但现在他们为什么还要跟中国争钓鱼岛的土地归属权呢?是因为觉得我们是弱者就要来欺负我们么?是不是想以钓鱼岛钓鱼岛事件而来挑衅我们么?日本真的很想打仗么?但也别拉我们下水啊!

我很想知道:落后就要*么?我们中国不是傀儡,为什么一定要受牵扯!难道是因为中国的军事。化。经济等综合国力还不够强?从新闻上看到的到我们的日常生活所见到的事实都证明了我们国家目前的实力确实远远落后日本。这是我想到落后就要*。其实在我们日常生活中落后就要*的现象无处不在:就像我们平时在室里,习不好的犯了错,会受惩罚,这是很正常的事!但习成绩好的同犯了错,老师干脆全班同都不罚了……(一些例)这就是弱者就要*的现象……所以这个社会上强者总是欺负弱者,弱肉强食是社会定律,所以不想*就要把自己武装起来。我们生就要用知识作为我们强有力的武器!

中国要想夺回钓鱼岛,必须要使自己强大起来,中国人民也要团结起来,真正实现中国的伟大复兴。钓鱼岛是属于中国的,是不可分割的领土,我相信日本此中有一天会承认钓鱼岛是中国的。日本只不过谁秦朝是徐福东渡携带的童男童女留下的后代,日本只不过是中国的后代而已!“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3、最新年级语

《庐山的雾》

一、目标:

1、默读课,能背诵课会本课生字

2、理解“流连忘返”、“飘飘欲仙”、“瞬息万变”等词语的意。会用“流连忘返”、“秀丽”造句。

3、继续习总分段式,2、3自然段的写法。

4、阅读感悟,抓住语言字,感受庐山雾的奇幻美丽,激发生热爱祖国山河的想感情。

二、重难点:

指导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欣赏课优美的字,体会2、3自然段是怎样运用语言字写出庐山雾的美的。

准备:

投影、录音

(一)谈话导入:

1、出示照片:同们,喜欢旅游吗?说到旅游,你们不能不去一个地方:庐山。自古以来,就有“泰山雄,华山险,庐山秀,黄山奇”的说法,庐山在我国江西九江市南,峰奇山秀,四季风景如画。有同去过或者在电视杂志上看过有关庐山的介绍了吗?那就简单讲讲庐山最有名的景点或者景致。

结合谈话看照片(例如庐山瀑布、五老峰)

2、其实,庐山最神奇的景致要算雾了,今天我们就让我们在字创造的美妙意境中去游一游。

板书:庐山的

(二)初读课习生字词语,指导正确朗读课

1、自,要求:

A、读准生字音,将课读正确。

B、用“------?”划出中的新词,查词典或者联系上下理解这些词语。

2、检查自情况:

A、指名读生字卡片、词语卡片,及时正音。

增添(zengtian)姿态(zitai)遮挡(zhedang)

B、指名分小节朗读课,随机纠正字音,结合理解词语。

一节:

这小节有好几个成语,你通过自,懂得了哪个成语的意?

变幻无常:变化没有一定的规律,形容雾变化多、姿态万千。

飘飘欲仙:看到美丽的雾内心很舒服,象成仙一般。

驾雾:原来指仙人能借助雾飞行,这里指看到美丽的雾,心里很舒畅。

二节:

绒帽(rong)缠绕(chanrao)

系ji系鞋带

xi关系

这小节中,你有不理解的词语吗?请同来帮帮忙。

弥漫:(雾气)布满、充满。

缠绕:环绕。

千姿百态:姿态万千,各种各样。

小节:

这小节也有好几个成语,你理解了吗?让同也来享受你习的成果。

瞬息万变:形容变化极快。

一泻千里:形容江河水流迅速。

四蹄生风:形容马跑得非常迅速。

四小节:

遮雾照的庐山,真令人流连忘返。你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这句话的意吗?理解“遮雾罩”、“流连忘返”。

()同桌互读,把课读流利。

默读,理清章脉络。

几遍读下来,庐山雾给你留下什么样的印象?

用四个小节来介绍庐山的雾,每小结分别写了什么?

1、总了庐山雾的多和美。

2、庐山雾千姿百态。

3、庐山雾瞬息万变。

4、人们对庐山的雾流连忘返。

四、结束:

作业:

1、抄写词语遍。

2、摘抄中的成语,并解释。

3、朗读课

4、小年级人

《黑眼睛的大红鱼》

1、会6个字。认识6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默读课

3、理解课内容,激发生对好世界的向往。使生感受到团结就是力量,身处困境,要勇于面对,并运用自己的智慧去解决问题

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习默读课

难点:理解课内容,感受到团结就是力量,身处困境,要勇于面对,并运用自己的智慧去解决问题

准备:了解海洋鱼类的生活资料。

时数:两课时

一课时

习目标:初读课,认识和习生字生词,了解章的大体内容,读顺课

一、导入新课。

1、师述:大家知道在大海里什么动物最凶猛吗?

2、师小结:对了,是大鲨鱼,但是有一群小鱼不怕它们,还把大鲨鱼吓跑了呢?想知道是怎么回事吗?

3、板书课题:21黑眼睛的大红鱼4、齐读课题。

二、读课

1、师出示自要求:

(1)读准字音,读通课,有什么不理解的词语可以借助工具书、联系上下理解。

(2)想一想,课主要讲了什么?

(3)在不懂的地方做上记号。

2、生按要求自

3、检查自情况。

(1)认读生字。

(2)说说生词的意

(3)指名说课大意。

4、质疑问难,交流体会。

5、师将问题归类,提炼出帮助

理解课内容的有价值的问题。

习课1-3自然段。

1、指名读一自然段。

2、说说这段讲了什么?读一读。

3、自己读二自然段,看看发生了什么事?

4、看图认识虎头鲨。

5、失去了同伴的小黑,感到怎么样?

6、指名读自然段。

7、指导感情朗读2-3自然段。

四、指导书写生字。

1、生分析字的结构特点。

2、指导生书写。

二课时

习目标:理解课内容,感受到团结就是力量,身处困境,要勇于面对,并运用自己的智慧去解决问题。

一、复习导入。

1、出示生字卡片,指名认读。

2、快速默读课,说说课大意。

二、习新课。

1、师述:失去了同伴的小黑又孤寂,又害怕,又难过,它到了哪里呢?

2、生自己读四自然段。

3、说说小黑在海底看到了什么奇妙的生物。在中勾画出来。

4、海底世界多么奇妙啊,谁来读读这段?

5、小黑又碰见了很多小红鱼,他想出了一个什么好主意?

6、他的办法有作用吗?

7、一起来读读课

、拓展训练。

1、师述:小黑和他的朋友后来又发生了什么故事呢?

2、展开合理的想象,说说后来的故事。

3、分小组交流。

4、全班交流。

5、生评议。

7、了这篇课,你懂得了什么?

点击查看更多苏教版第三册《云房子》的教学反思范文相关内容»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huqf.cn/articles/24435.html

热门阅读

  1. 《成长比成功更重要》读后感范文
  2. 这一节课背离了我原来的教学设计教学反思
  3. 高速工作新员工集训有感的心得体会
  4. 美好爱情的浪漫句子
  5. 黑色5的公众演讲稿
  6. 苏教版小学四年级下册:《沙漠中的绿洲》优秀教案分享
  7. 同学情谊的唯美句子
  8. 民政工作者迎国庆60周年演讲稿范文
  9. 学生会干事个人工作计划
  10. 达尔文的经典语句
  11. 这么久的小学日记
  12. 社区年度工作计划
  13. 关于长征的故事
  14. 关于桥梁的散文
  15. 李燕蓉的名言
←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