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春天的散文600字
在春阳无私的照耀下,它们一截截长高,一天天壮大,直让整个地球都披上锦绣的春装,充满盎然的生机。下文是关于春天的600字散文,欢迎大家阅读与了解。
春眠不觉晓,处处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春天是个绚丽多彩的季节,春光明媚,春风拂面,春暧花开,春回大地,万物苏醒,百花开放,万紫千红,桃红柳绿,它是诗人和画家笔下的宠儿。但在四季如春的南方,特别是在喧嚣的都市里是感觉不到春的来临,只是在回南风的潮湿里,你才会醒悟:哦,春天来了!
南方的回潮天气,薄雾笼罩,烟雨潇潇,水气弥漫,路面泥泞,楼道湿漉,仰望天空,朦胧飘渺,夜色深浓,灯火迷漫。阴雨绵绵的日子终日难见陽光,陽台的衣服散漫着一股怪味,房间的窗户不敢轻易打开。
南方的春天是最郁闷最压抑的季节,潮湿的空气让人周身无力,懒洋洋的想打瞌睡,时冷时热的天气是流感发生的最敏感诱因,心情也随着灰灰的天空一样沉重。乍暧还寒时候最难将息,夜里总是睡得不好,清晨起床头脑昏沉沉的,这次第,又怎一个愁字了得?
微风细雨虽然一直持续着,但不知名的花儿却是开满了整个山坡,一眼望去,姹紫嫣红,争相竟放,风景无限的美。叽叽喳喳的小鸟穿梭于树枝之间,唤呼同伴一齐亮响它们的嗓子在高歌。街道上粗壮的木棉树上布满了一簇簇的花朵,形成了一道特殊的风景线。而树下掉了一地的落花则是应了诗人惜春诗句:更能消几番几雨,匆匆春又归去,惜春长怕花开早,何况落红无数。
如果我们无计留住春天,且让一句“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来安慰那份心底的失落吧。
沐浴着春光,享受着春风的拂熙,迎受着春雨的洗涤,以敏锐的感觉去寻觅我心目中的那个诗意盎然的春,去扑捉春的身影。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古人如此,我也爱春的绿。那种绿,是让人从惺忪到清醒的绿;那种绿,是天然的绿,是不经人工染色的笨拙的绿:那种绿,同样也是生命的本色,让人浑身抖擞,有了新的希望。
当春风拂过草坪,当太阳更温暖,也正式这种绿的初始。站在草坪上,望着一望无际的绿,深深地吸上一口,全身上下似乎被清新的空气洗涤过,在这是孤独的自己也确实回被这绿*,油然而声起如同作者般的思乡之情。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的确,我爱春天的雨。那些雨,不同于夏天的倾盆大雨,使人害怕:不同于秋天的雨
“伤痕累累”也不同于冬天的雨伴随着寒风酷雪,使人毛骨悚然!纯的雨无声无息,如同匿名的使者:春天的雨有时伴随着薄薄的雾气,看上去酷似纱帘,有“一帘幽梦”的幻境。
春雨是大公无私的,她用自己的乳汁抚育着万物生灵,但始终是无声无息,沉默寡言,和她的姐妹春风一起来到人间!
——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
是的,春天是个万花筒,形形色色,好不热闹,到处都有生命的活力。笔直的电线犹如声乐里的五线谱,上面不时住脚的雀鸟,则活象一个个小精灵。一会儿向左,一会儿向右,伴随着习习微风。公园里,躲了一个冬天的人们也出来了。三五成群或七八一伙,春游的,野炊的,放风筝的……但最吸引人眼球的还是公园一角的看书一族。他们有的右手拿书,左手托下巴,嘴角露出丝丝笑意,似乎在欣赏人间的哪一个精彩画面:有的两人一组,背靠着背,沐浴在春光下;还有的更好笑。他们张着嘴巴,瞪着眼睛,似乎正处于火烧眉睫的时刻。这里的景象,正如书中所讲“一年之计在于春!”鱼儿们也不甘落后,他们争当跳高高手,使出九牛二虎之力,愤离向上一跳,鱼尾摆出颗颗透亮的珍珠。有的技高一筹,满载荣耀:而有的则稍有落后,决定再战……
当然,还有许多诗句。例如“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又如“春潮带雨晚来急,
野渡无人舟自横”再如“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诸如此类,实在难以数出个七八九来!
众里寻她千百度,那人却在灯火阑珊之中。我寻找到了我心目中的那个春,我不能不说春天是个充满诗情画意的世界!
成都天气,热的时候不过热,冷的时候不过冷,水分很多,-阴-晴不定,宜于养花木,不宜于养人。因此,住在成都的人,气色*没有好的,而花木无一不好。在北平江南一带看不见的好梅花。成都有,在外面看不见的四五丈高的玉兰,二三丈高的夹竹桃,成都也有。据外国人说,成都的兰花,在三百种以上。外面把兰花看重得宝贝一样,这里的兰,真是遍地都是,贱得如江南一带的油菜花,三分钱买一大把,你可以插好儿瓶。从外面来的朋友,没有一个人不骂成都的天气,但没有一个不爱成都的花木。
成都这城市,有一点京派的风味。栽花种花,对酒品茗,在生活中占了很重要的一部分。一个穷人家住的房子,院子里总有几十株花草,一年四季,不断地开着鲜艳的花。他们都懂得培植,懂得衬贴。一丛小竹的旁面,栽着几树桃,绿梅的旁面衬着红梅,著薇的附近,植着橙柑,这种衬贴扶持,显出调和,显出不单调。
成都的春天,恐怕要比北平江南早一月到两月罢。二月半到三月半,是梅花盛开的时候,街头巷尾,院里墙间,无处不是梅花的颜色*。绿梅以清淡胜,殊砂以娇艳胜,粉梅则品不高,然在无锡梅园苏州邓尉所看见的,则全是这种粉梅也。"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林和精先生的诗确是做得好,但这里的好梅花,他恐怕还没有见过。碧绿,雪白,粉红,朱红,各种各样的颜色*,配合得适宜而又自然,真配得上"香雪海"那三个字。
现在是三月底,梅兰早已谢了,正是海棠玉兰桃杏梨李迎春各种花木争奇斗艳的时候。杨柳早已拖着柔媚的长条,在百花潭浣花溪的水边悠悠地飘动,大的鸟小的鸟,颜色*很好看,不知道名字,飞来飞去地唱着歌。薛涛林公园也充满了春意,有老诗人在那里吊古,有青年男女在那里游春。有的在吹萧唱曲,有的在垂钓弹筝,这种情味,比起西湖上的风光,全是两样。
花朝,是成都花会开幕的日子。地点在南门外十二桥边的青羊官。花会期有一个月。这是一个成都青年男女解放的时期。花会与上海的浴佛节有点相像,不过成都的是以卖花为主,再辅助着各种游艺与各地的出产。平日我们在街上不容易看到艳妆的妇女,到这时候,成都人倾城而出,买花的,卖花的,看人的,被人看的,磨肩擦背,真是拥挤得不堪。高跟鞋,花裤一桃色*的衣裳,卷卷的头发,五光十色*,无奇不有,与其说是花会,不如说是成都人展览会。好像是门居了一年的成都人,都要借这个机会来发泄一下似的,醉的大醉,闹的大闹,最高兴的,还是小孩子,手里抱着风车风筝,口里嚼着糖,唱着回城去,想着古人的"无人不道看花回"的句子,真是最妥当也没有的了。
到百花潭去走走,那情境也极好。对面就是工部草堂,一只有篷顶的渡船,时时预备在那里,你摇一摇手,他就来渡你过去。一潭水情得任可爱,水浅地方的游鱼,望得清清楚楚,无论你什么时候去,总有一堆人在那里钓鱼,不管有鱼无鱼,他们都能忍耐地坐在那里,谈谈笑笑,总要到黄昏时候,才一群一群地进城。堤边十几株大杨柳,垂着新绿的长条,尖子都排在水面上,微风过去,在水面上摇动着美丽的波纹。
没有事的时候,你可以到茶馆里去坐一坐。茶馆在成都真是遍地都是,一把竹椅,一张不成样子的木板桌,你可以泡一碗茶(只要三分钱),可以坐一个下午。在那里你可以看到许多乎日你看不见的东西。有的卖字画,有的卖图章,有的卖旧衣服。你有时候,可以用最少的钱,买到一些很好的物品。郊外的茶馆,有的临江,有的在花木下面,你坐在那里,喝茶,吃花生米,可以悠悠地欣赏自然,或是读书,或是睡觉,你都很舒服。高起兴来,还可以叫来一两样菜,半斤酒,可以喝得醺醺大醉,坐着车子进城。你所感到的,只是轻松与悠闲,如外面都市中的那种紧张的空气,你会一点也感不到。我时常想,一个人在成都住得太久了,会变成一个懒人,一个得过且过的懒人。
三月末日于成都
拓展阅读
1、关于春节优秀传统文化作文
春节是中国最隆重的节日,这一天中国人民同欢喜共度过,虽然各地的习俗不一样,但欢乐仍在每个人的心中荡漾。照我们家乡的习俗,春节的开端大约是在腊月二十几吧,一过腊月二十,家家户户都开始准备过年的物品,孩子们也陆续放了假。欢天喜地的和伙伴们一齐玩耍,大人们也忙里忙外,全然一片忙年的繁荣景象。
时光过得真快,转眼就到了快天黑的时候。妈妈的厨艺在我们家中可是最好的了,所以肯定要品尝她为我们准备的丰盛晚餐啦!应对着一桌子香喷喷的饭菜,我们一大家子围坐在桌边,每个人脸上都洋溢着幸福的笑容,我真的感到了“生活比蜜甜”的滋味呢!
在除夕晚上,我们一群小朋友,手里拿着鞭炮,在大人们的带领下放鞭炮,在天上炸开时,一朵朵七色花朵出来,像彩虹一样,五彩缤纷;又像仙女撒花,送给人们幸福,好漂亮!放完鞭炮我就和爸爸妈妈去看春节晚会。家家灯火通明,热闹极了。
在第二天,天没亮,妈妈就催促我快点起床,我起了,爷爷奶奶、爸爸妈妈都起了。妈妈把昨日包好的.包子,放到盘子里,我们有说有笑地吃起了包子。不一会,天亮了,大部分的人都穿上新衣服去走亲访友给长辈拜年去了。我们家也不例外,我和爸爸妈妈都穿上了新衣服,爸爸显得更英俊潇洒,妈妈变得更年轻美丽!“噼噼叭叭”,阵阵清脆的鞭炮声迎来了大年初一,我和爸爸,妈妈一齐去给亲戚们拜年。走着走着,我们来到老奶奶家。爸爸一见老奶奶就想跪下给老奶奶磕头,可是被老奶奶拦住了!“唉,你说你磕什么头呀!来快吃点瓜子,抽根烟!”“不用不用,我不抽烟!”。拜完老奶奶家,我们又去给大妈家、叔叔家拜年!不久我们最后拜完了年!
一眨眼到了年初八,春节就结束了,人人都回到了正常的轨道上,该上班的上班,该上学去上学了。新的一年开始了,人们纷纷向新的生活、新的目标进发、努力了。
2、关于开学的感受作文650字
导语:暑假如同一部赏心悦目的电影,看完了,请你把美好的记忆珍藏在心中,开学日如同一辆出发的火车,愿你登上这辆列车,向着目标出发,抖擞精神唱响步步高!
放假闲散无聊,希望早点开学。我有时想,都五十多岁的人了,还闲不住,还不会享受假期清闲无事的快乐,还只习惯于工作、离不开学生,过几年就要退休了,那怎么办?那还不要**!我也不懂我自己,我可能是工作狂,我特不会享受生活,我也不知退休了怎么过。看来,我必须开辟新的生活领域,让我剩下的生命时光更加充实。我正在寻找。
闲话少说,回到正题,我希望早点开学,但开学之后,等待我的只有一个字:忙。今年学校加强了管理,从校长到老师,都改变了作风。去年学校出了一点事,学校发展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给全校教职员工敲响了警钟,给学校领导也敲响了警钟。今年学校加大了管理力度,校长也身体力行,亲临第一线,抓安全,抓教学,抓卫生,学校出现了新面貌,新气象。学校严抓严管,最苦的还是我们班主任。学校的主体除了老师就是学生,容易出问题的也就是学生,学生的管理者主要也就是我们班主任。可以说从开学到现在整整五天,我没有睡一个囫囵觉,每天都是从六点就起床,下午五六点才能回家,晚上也基本在学校。给学生开条报到,做辍学学生的.思想工作,帮迟到学生缴费,填写家访记录,汇总家长意见,写工作计划,发放课本,布置打扫卫生、出黑板报,等等,忙得不可开交。特别是值日,28小时不着家,5点不到就起来催学生起床,组织早操、课间操,检查并公布两操人数,检查并登记早晚自习,查夜,检查卫生等等,让人一天到晚的神经绷得紧紧的,生怕出问题。本来今天有亲戚请客喝酒,但我因为要值班,不能参加。开学给人的感受就是忙和累。直到现在开学工作还没有搞好,教学计划、班主任工作计划还没有写,学生作业本还没有分发。
我不怕忙,我忙惯了,忙反而充实,闲了反而无聊。我不怕累,只要我身体能够承受。开学了,忙归忙,对我还有一个好处,就是我可以干我想干的事。
今天是情人节,一天到晚都在学校值班,连给喜欢的人送一支玫瑰的时间都没有,看来只有明年补了。
关于开学的感受作文650字2今天,我来到了焕然一新的学校!因为我们的学校变美丽了!然而兴奋的我一踏进学校的门就迫不及待的见见自己的老师们!
只见各班的同学们朝我看着!我此时就像森林里一只名不虚传的小鸟!我弯下腰,低着头,跑向自己的队伍!益老师对我们说了好多话!过了一会儿,开始上楼了!一进班级,看见了整齐的座椅!又往讲台一望!看见了正站在那优雅的孙老师!我走向座位,放下书包,像往常一样拿起书开始默读!
过了没一会儿,铃声响起,我们跑向走廊!一步步走向操场!兴奋地踏起步来!只见校长和两位同学津津有味的说了起来!我也认真地听着!
时间仿佛一眨眼就到了!我们再次踏着步伐走向班级!只见孙老师拿出一叠试卷,发了下来,我看见其他同学有的拿起笔做了起来,有的拿着笔找天花板看!我也默默无闻的拿起笔做了起来!做着做着,有一道题做不出,就不管!放在一旁做其它的!“叮铃铃”.........铃声响起,老师说下午在做!我们又和伙伴谈起试卷上的题目!“什么!古诗没做出!”一位同学大声说,“唉!我以为是什么那!”我对前面一位的同学说!
中午到了,我们吃完饭,跑向走廊!边谈边笑!我这才看清原来学校这么美丽呀!花花草草!有红有的!好看极了!
快上体段课时!数学老师赶了过来!把试卷发了下来!我急*!结果看见同学向我这发了过来!我一看!( ⊙o⊙ )哇!!!!这下惨了!我恨不得找个地洞钻进去!唉!这下没希望了!我鼻子一酸!想哭却又不敢哭!生怕丢脸!
3、关于清明作文600字
那天,是二十四节气中的清明,于是我与爸爸及姑妈一家去汾河公园踏青、放风筝,去感受初春时的画样风景。
来到公园,我趁爸爸停车的工夫,悉心观察了一下地面,发现小虫子们都迫不及待地结束了冬眠,小蚂蚁,小甲虫都纷纷走出洞穴,去觅食、散步、择偶、寻找新家了。这些小生命把人不经意间会忽略掉的一个世界装点得快乐无比,生气盎然。
进了公园,生机更浓。春姑娘迈着轻盈的脚步缓缓而来:柳树柔嫩的'枝条上发出了一个个嫩绿色的芽儿,活泼可爱极了;一朵朵美丽的连翘开得烂漫无比,金灿灿的它被称为迎春花,它是春天的使者,它的开放表明了冬天已经过去,春天来了,无限的生机马上就会绽放出绚丽光彩;小草渐渐脱去了枯黄憔悴的冬装,换上了嫩绿清新的春装,它们个个挺起小身子,沐浴着早春的阳光,让自己茁壮成长;杏花也作为“领头花”第一个附和了连翘发出的“开放邀请函”朵朵白花开得正旺……春姑娘好好像给大自然发了一封信,使得各种动植物都用自己的复苏来告诉春天,自己收到信了。
春天到了,河水结束了冰封,波光粼粼的光景重回河面。可爱的鱼儿们又在做什么呢?由于上游游人多,食物也丰富,于是它们一个个游到坝边纷纷逆流而上,使坝边出现了一幅“鲤鱼跳龙门”的奇妙景象。
我们抬头一看,发现天上满是风筝,各式各样,五彩缤纷,令人眼花缭乱。我这才想起来带着风筝呢!可我却发现少了一根骨架,于是姑父急中生智,捡了一根树枝代替。我们很快也把风筝放上了漫无边际的蓝天,虽然“不听话”的树枝掉落了好几次,风筝线也由于密集成频繁“打架”,但我总算学会了放风筝的技巧,它也给我带来了无穷的乐趣,令我心旷神怡,忘记了一切烦恼。
春天生机勃勃地走来,好像诗人,谱出美丽诗篇,好像画家,画出五彩世界。它把生机与快乐带到了每一个脚落,我爱春天。再过几天,春会把太原装扮得更加美丽。我爱太原,我爱山西,我爱自己的祖国。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huqf.cn/articles/533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