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犯令·月破轻云天淡注》诗词原文及译文

发布时间: 2025-08-14 09:11:04

《四犯令·月破轻云天淡注》诗词原文及译文

“明日江郊芳草路,春逐行人去”出自侯置《四犯令·月破轻云天淡注》

【宋】侯寘

月破轻云天淡注,夜悄花无语。 莫听《阳关》牵离绪。 拚酩酊花深处。

明日江郊芳草路,春逐行人去。 不似茶蘼开独步,能着意留春住。

句子赏析:

“明日江郊芳草路,春逐行人去”两句历来被人们称道,这两句运用了想象和拟人手法手法,以虚写实。作者推想别后的情景,以“芳草”意象写绵绵离愁,并把春天拟人化;明明是行人踏着芳草路远远离去,作者却想象是芳草追逐行人的脚步远去;明明是人已远行而芳草依旧,却想象成是人走春尽。这样写用语新奇,别出心裁,意蕴深厚,耐人回味,把浓浓的离愁别绪表达得更加形象具体。

赏析:

这首词写离别,与一般的离歌写法不同。作者并不正面渲染离愁别绪的深重,而是独出心裁地借助新奇丰富的想象,通过对人物心理感受的细致描绘,曲折委婉地写出离人真挚而沉重的情感,可谓含蓄空灵,别开生面。

这首词通过对人物心理感受的细致描绘,曲折委婉地写出离人真挚而沉重的情感。“莫听《阳关》牵离绪”句点出“无语”的原因,表达深重的离愁。“拚酩酊花深处”句,“酩酊”已是大醉不已,更着一“拚”字,形象地刻画出人物因无法摆脱离愁而独对花丛拚命痛饮的狂态,透露诗人内心无法慰藉的痛苦和无可告语的悲哀。

上片写临别情景。先用写意手法疏笔勾勒别夜景色:“月破轻云天淡注。”轻风微抚云朵,月儿穿过云层,天淡如水,月光似银,呈现出一片朦胧恬淡的夜景。这一句,显然从张先的名句“云破月来花弄影”中行到启发,写将入夜后的凄尚清景象写得极为传神。

但在写景的同时又将人物的情思富于其中。接着,“夜悄花无语”,进一步将景与情交织在一起,“悄”,点明了夜深人静,“花无语”以花喻人,实写人无语,即柳永《雨霖铃》“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咽”之意,均以“无语”形容惆怅心情之极尽,不过这里化实为虚,手法更婉曲罢了。“莫听《阳关》牵离绪”,紧承上句,点出“无语”的原因,原来是分别在即,离绪牵人愁肠。《阳关》,指名曲《阳关三叠》,是流传最广、传唱最久的送别曲,这里却说“莫听”,不忍听也。盖因其辞情、声情皆悲凄,此刻反增离人痛苦,故不忍听,离愁的深重难遣自不言喻。无可奈何,只有借酒来麻醉自己,于是“拚酩酊花深处。”“酩酊”,已是大醉不已,更着一“拚”字,这就十分形象而又入木三分地刻画出人物因无法摆脱离愁而独对花丛拚命痛饮的狂态,透露出他内心无法慰藉的痛苦和无可告语的悲哀。这样的描写,比柳永词中“都门帐饮无绪”效果更强烈,更能震撼读者。以上所写,不过是未别之情景,却使人凄然欲绝。

过片宕开一笔,推想别后情景:“明日江郊芳草路,春逐行人去。”用芳草写离情,是古典诗词中常见的手法,如李煜《清平乐》“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便是以无尽的芳草喻绵长的离恨。这句却以常术奇,自铸新词,使蕴意更加深厚。你看,明明是行人踏着芳草路远行,却想象是芳草追逐行人的脚步远去;明明是人已远行而芳草依旧,却想象是人走春尽。这样,由芳草和离愁想象出来的春天和行人的内在联系,便使他忽东奇想:如果能够阻止春天的脚步,不就可以留住远行的人了吗?那么什么能够留住春天呢?作者想到了似蘼,这是花期最迟、暮春才开的一种花朵,苏轼《杜沂游武昌以茶蘼花菩萨泉见饷》说:“茶蘼不争春,寂寞开最晚。”又有诗说:“开到茶蘼花事了。”待花事将尽再来花放,延长了花期,不就等于留住了春天?人要能象茶蘼这样把春光、也把行人留到最后一刻该多好呢!可惜,人世间每每事与愿违,“不似茶蘼开独步,能着意留春住。”“独步”是“独一无二”的意思。春花到此时已剩茶蘼,故云“独步”。但纵使茶蘼开晚,能“着意留春”,又能留得几分?何况“不似”乎!两句婉转地说“强欲留春春不住”(欧阳修《渔家傲》)。留春计,暗指留人无计,词到此戛然而止。下片写的是人物心中的一段痴想,虽不可能实现,却动人而又真挚地表达了因无计留人而产生的深沉惆怅和叹惋,与上片的不忍分别相呼应,真实细腻地刻画出离人分别前的情绪和微妙的心理活动,读之使之回味无尽。

赏析二

这是一首晚春送别之作。《四犯令》,又名《四和香》,是合四调的犯声而成的新曲。

上片写月夜饮别。开头“月破轻云天淡注,夜悄花无语。”写月色溶溶之夜,月光洒满人间,如脂粉之轻敷淡注。夜阑人静,花儿也悄声不语。作者先烘托出一个宁静得异乎寻常的典型意境。接着,“莫听《阳关》牵离绪,拚酩酊、花深处。”送别的宴会上,演唱着离别之歌《阳关曲》。还是别听这些吧,免得牵愁离绪,来个借酒浇愁,饮个酩酊大醉吧。宋词中写离别时唱《阳关》曲的,有许多处,如李清照《凤凰台上忆吹箫》:“休休,这回去也,千万遍《阳关》,也则难留。”辛弃疾《鹧鸪天·送人》:“唱彻《阳关》泪未干,功名余事且加餐。”这里作者却提出:“莫听《阳关》牵离绪”,以沉醉遣离愁,颓唐处且有深情,足见性情之深厚。

下片,以芳草逐人远去与荼之蘼独步留春,两相对举,深挚地表现了词人惜别与留春的心意。“明日江郊芳草路,春逐行人去。”在效外的芳草路,词人送别行人。满眼暮春景色,使他不由发出慨叹:连春色也得跟着离人别去。语意深挚,感人肺腹。下面“不似”二字,轻嗔轻怨,莫不关情,自然名隽。“不似酴开独步,能着意、留春住。”酴釄,花名,开于暮春,俗作荼蘼,一名独步春。这里语意双关,表面是留春,实际是要留人,舍不得离人别去。

整个词,语言明白,寓意深邃,娴雅清婉,别具风格,是侯寘词中有代表性的作品。

拓展阅读

1、《古朗行》古750字

小时不识,呼作白玉盘。

又疑瑶台镜,飞在青端。

仙人垂两足,桂树何团团。

白兔捣药成,问言与谁餐。

蟾蜍蚀圆影,大明夜已残。

羿昔落九乌,人清且安。

阴精此沦惑,去去不足观。

忧来其如何,凄怆摧心肝。

小时候不认识亮,把它称为白玉盘。又怀疑是瑶台仙镜,飞在夜空青之上。中的仙人是垂着双脚吗?中的桂树为什么长得圆圆的?白兔捣成的仙药,到底是给谁吃的呢?蟾蜍把圆啃食得残缺不全,皎洁的儿因此晦暗不明。后羿射下了九个太阳,上人间免却灾难清明安宁。亮已经沦没而迷惑不清,没有什么可看的不如远远走开吧。心怀忧虑啊又何忍一走了之,凄惨悲伤让我肝肠寸断。

创作背景

应该是创作于唐玄宗宝末年安史之乱前。陈沆:“忧禄山将叛时作。”(《比兴笺》)萧士赟:“按此以引兴。日,君象;,臣象。盖为安禄山之叛,兆于贵妃而作也。”

赏析

中先写儿童时期对亮稚气的认识,生动地表现出亮的形状,颜色和光的皎洁可爱,使人感到非常新颖有趣。然后用神话传说,写出了亮初生时逐渐明朗和宛若仙境般的.景致。接着写好景不长,亮被蟾蜍所啮食而残损,变得晦暗不明。人引出后羿这样的英雄,希望能有这样的英雄来扫除下。然而,现实毕竟是现实,人深感失望。该句表现了儿童对亮的幼稚而美好的认识。后句表现了对当时黑暗朝政忧心如焚的感情。

作者简介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人,被后人誉为“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为了与另两位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与杜甫并称为“李杜”,为了与另两位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其人爽朗大方,爱饮酒作,喜交友。

2、净沙·秋、赏析

庭前落尽梧桐,水边开彻芙蓉。解与人意同。辞柯霜叶,飞来就我题红。

庭院前的梧桐树叶子已经落尽,水中的荷花也早失去当日的风姿。仿佛是通晓人我的心思。那被染红的霜叶飞离枝干,飞到我的身边让我题写句。

芙蓉:指荷花。

辞柯:离开枝干。

题红:在红叶上题。唐僖宗时,有一名宫女在红叶上写了一首:“流水何太急,深宫尽日闲。愍憨谢红叶,好去到人间。”树叶顺着御沟水流出宫墙。书生于祐拾到后添写道:“曾闻叶上题红怨,叶上题寄阿谁?”置于流水上游又流入宫中。后两人终成良缘。

一提到“秋”,大多数人的脑海里便会浮现出马致远那首耳熟能详、脍炙人口的《净沙·秋思》。殊不知,元曲中有诸多关于“秋”的作品,其中不乏别出机杼的曲子,好比朱庭玉的这首《净沙·秋》。

此小开头描绘出一幅萧条的秋景图;然后写作者内心悲秋的伤感和对园林往日美好景色的喜爱;末尾两句写瑟瑟秋风中,辞柯的霜叶主动飞到作者身边,不舍离去。全篇用典构思别出机杼,结尾处用典,所表达的奋起和豪情,使全篇增添了几分魅力和*力。

作者在开头便描绘出一幅萧条的秋景图。庭院前尽是飘落在地的梧桐叶,水边的荷花也早已凋零。“尽”“彻”二字是起首两句的关键所在,突出秋树枝萧瑟,水面凋敝的惨景色,这与作者脑海中秋来临前的荷花盛开、绿叶环绕的繁盛景象形成鲜明对比。“庭前落尽梧桐,水边开彻芙蓉”两句对仗描写,写出作者由眼前秋景而生发出悲秋的情感。他处寻觅,徘徊不定,目之所皆为一片衰败的景象,内心不由产生无可奈何的悲痛。

“解与人意同”,与前两句的伤感基调不同。这一句提到景色为了迎合作者的情感才自愿衰败。通过前后的对比和拟人的手法,反衬出作者此时内心悲秋的伤感和对园林往日美好景色的喜爱。

前面三句的基调都略为沉重,接下来的、五句则发生了一个巨大的转变。末尾两句写瑟瑟秋风中,辞柯的霜叶主动飞到作者身边,不舍离去。这两句与上句的“意同”一样,都是采用拟人的手法,赋予霜叶以生命。在作者看来,流连在他身上的霜叶具有丰富的生命力,“飞来就我题红”化用典故,写出作者在这萧瑟秋景中所体现出的乐观态度和旺盛的生命意志。一“辞”一“就”,使全曲的基调为之改变,与唐代刘禹锡的《秋》“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上,便引情到碧霄”为“同调”。

结尾处不同于常人悲秋伤感的奋起和豪情,使全篇增添了几分魅力和*力,同时句恰到好处的运用,也体现出作者较强的炼意本领和构思技巧。

3、净沙·秋、赏析

元代·白朴

孤村落日残霞,烟老树寒鸦,一点飞鸿影下。青山绿水,白草红叶黄花。

太阳渐渐西沉,已衔着西山了,边的晚霞也逐渐开始消散,只残留有几分黯的色彩,映照着远处安静的村庄是多么的孤寂。飘向空中,几只乌鸦栖息在佝偻的老树上,远处的一只大雁飞掠而下,划过际。远处一片青山绿水,白草、红叶、黄花互相夹杂,好一幅色彩绚丽的秋景图啊。

秋:题目。

残霞:快消散的晚霞。

寒鸦:寒即将归林的乌鸦。

飞鸿:空中的鸿雁。

飞鸿影下:雁影掠过。

白草:枯萎而不凋谢的白草。

黄花:菊花。

红叶:枫叶。

该曲虽和马致远的《秋思》有相似处,但却又自有特点。首二句以“孤村”领起,着意渲染秋日黄昏的冷寂。“一点飞鸿”给阴冷的静态画面带来了活力,造成曲子抒*感的转移。接着人用青、绿、白、红、黄五色,以远近、由高到低、多层次多侧面立体交叉式地描绘出秋日美丽的景象,使整个画面充满了意。此曲极富艺术张力,一笔并写两面,成功地将秋日迟暮萧瑟之景与明朗绚丽之景融合在一起,把赏心悦目的秋景作为曲子的主旋律,不失为又一篇写秋杰作。

这首小,只五句二十八个字,篇幅虽短,却以神来之笔捅绘出了一幅绝妙的秋景图。前三句着力渲染出一派深秋凄凉之景。黄昏时:如血的残霞映照着一座孤零零的小村庄,夕阳的炊烟袅袅,几只归巢的寒鸦,静静的站立在老树枝头,忽然,一只哀鸣的孤鸿,在人边晚霞影里远远的飞翔,而后两句,作者却将笔锋一转,写到:青山静静、绿水悠悠,白草绵绵,红叶片片,黄花朵朵,在暮色中,这些明丽的色彩,为这萧杀的气氛平添了许多生机活力。一扫前人一悲到底的俗套。

写秋景,自然难免要烘托出萧瑟的气氛,但是如果全以萧瑟气氛为全篇的写作大旨,又会读者感受到沈闷而有压力。为了避免出现这种情况,白朴在选用语辞时,便颇费心神。白朴在写秋景选语辞精炼。前二句的“孤村落日残霞,烟老树寒鸦”,共用了六个图景:“孤村”、“落日”、“残霞”、“烟”、“老树”、“寒鸦”,而其中任何一个图景,都代表着秋日秋景的萧瑟气氛。为了要使这种萧瑟气氛活泼起来,于是作者接下来选用了“一点飞鸿影下”作为上半段的结语。如此一来,本萧瑟的画面转成了活跃,寂寞的秋景彷佛也展现了另一种鲜活的生气。最后为了加强作者心目中秋景是美丽而有韵味的形象,因此再以“青山绿水,白草红叶黄花”作为曲的结束语。这两句用了“青”、“绿”、“白”、“红”、“黄”五种颜色,而且“白草红叶黄花”这三种颜色,是交杂在“青山绿水”二种颜色之中;“青山绿水”是广大的图景,“白草红叶黄花”是细微的图景,如此交杂相错,于是本是寂寞萧瑟的秋景,突然变得五颜六色而多彩多姿。由此可见,白朴的散曲写作技巧的`高明了。

描绘秋景,历来是中国古代人喜爱的一个题材,为表现它而不惜笔墨的人**客代代有之,留下的作品更是多不胜举,但许多作品易于流入俗套。白朴却能根据自己的观察和体验,在作品中,层次分明的描写了秋的自然景象,虽然,在开始时,有些许的萧瑟之意,然而后来以缤纷的色彩作结,终究是赏心悦目、的韵味无穷的。他用笔精深,作品风格独具,婉约清丽,意境新颖,可与被誉为“秋思之祖”的马志远的《净沙·秋思》媲美。这首小不仅不俗,还很是典雅。、曲有雅、俗之别,一般来说,尚妩媚、含蓄,而曲贵尖新、直率。白朴的这支小却有的意境。曲中虽无“断肠人在涯”之类句子,抒情主人公却时隐时现,在烟霞朦胧之中,传达出一种“地老荒”的寂静。

创作背景

白朴《净沙》共首,这是第三首,主要写秋景。是作者于宋亡后寓居金陵(今南京)时所作,具体创作年代不详。

点击查看更多《四犯令·月破轻云天淡注》诗词原文及译文相关内容»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huqf.cn/articles/53888.html

热门阅读

  1. 描写黄山云海的句子
  2. " 周长的认识" 教学案例与反思
  3. 关于母亲节祝福语
  4. 描写寓言故事的成语
  5. 写春天花的诗句有哪些
  6. 有关《一天的食物》的教学反思范文
  7. 望庐山瀑布译文及赏析
  8. 电力公司调度运营部主任的竞聘演讲稿
  9. 小学家长会教师的发言稿
  10. 格林童话故事第:返老还童
  11. 励志考研说说
  12. 如何收集和积累教学资源论文
  13. 关于校园回忆好句子
  14. 关于游君山公园作文
  15. 公司治理与技术创新的建议论文
  16. 豆仔鸟的故事
  17. 《木兰从军》的教案
  18. 伤感而又富有哲理的签名
  19. 201年最新新居入伙祝福语
  20. 李白《夜泊牛渚怀古》阅读答案
  21. 现代爱情诗句相思诗
  22. 关于新一年的日记
  23. 个人扶贫攻坚心得体会
  24. 德语的自我介绍常用语句
  25. 2015公司年夜饭祝福语大全
  26. 拥有孩子那你就是最幸福的老师教学随笔
  27. 企业木门营销的管理心得
  28. 2016年最热大寒节气的温馨祝福语
  29. 浙教版伯牙绝弦教案
  30. 孙悟空闹剧场的读后感范文
  31. 爱你才会使唤你美文
  32. 浅谈水粉画静物写生教学论文
  33. 致我们单纯的小美好经典语录吴柏松
  34. 社会实践报告范文
  35. 烧开一壶水的智慧读后感范文
  36. 画太阳美术教案
  37. 精选除夕守岁的传说故事
  38. 关于猴年春节祝福语2016
  39. 山东一日游的随笔
  40. 想做就做没有为什么美文
←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