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云识天气》的教学设计范文

发布时间: 2025-07-22 00:32:54

《看云识天气》的教学设计范文

1、了解云和天气的密切关系,得到识别天气阴晴雨雪的知识。

2、体会本文生动形象的说明语言。

3、理解本文“总说——分说——总说”的结构形式。

1、安排一教时。

2、文章第二部分(2——6段),一层层具体说明云的形态、光彩变化同天气变化的关系,应为教学的重点。可以通过列表,有条件的可以通过放映有关云的彩色幻灯片,帮助学生理解。

3、预习要求:

(1)认真看“阅读提示”,把握本文学习的两个重点。

(2)掌握课文注释中的字、词语(会读、会解释)。

(3)朗读课文,注明段的序号。

教学内容和步骤

(一)解题

问:从课题看,本文说明的内容是什么?

明确:云和天气的关系即通过观察天空中各种云来识别阴晴风雨。

(二)朗读课文(检查读音和语句停顿)

(三)正音、正率和解词

峦山(与“恋”区别)霎(与“刹”区别)盈缕(注意汉语拼音规则)晕(还有一个音,朦胧连绵不断(注意加点字写法》

解释词语:

姿态万千 点缀 一霎间 预兆 轻盈 弥漫

(四)统观全文,了解结构

提示:联系前面课文,《苏州园林》是“先总说后分说”的结构;《我国的气候》是“先分说后总说”的结构。思考这一课是怎样的结构形式。

学生发言,归纳:

本文是“总说——分说——总说”的结构。

将课文划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第1段),指出云和天气的密切关系,说明识天气可以看云。

第二部分(第2——6段),说明怎样看云识天气。

第三部分(最后一段),说明看云识天气的目的。方法和注意事项。

问:课文第一段是怎样的结构形式?

学生发言,归纳。

“总——分——总”的结构。

“姿态万千”总说云的形态;

“变化无常”总说云的特征。

中间八个比喻,分别说明云的形态之多,扣“万千”;省略号后,“有时”“有时”“刚才”“一霎间”,紧扣“变化无常”。

最后一句,以“招牌”作比,说明云是天气变化的标志——“看云识天气”,引出全文的中心。

问:从第一段,看本文说明语言的生动形象,你可以举哪些例?

学生先自读,再发言,归纳。

(l)为了具体写“姿态万千”,用了八个比喻。结合课后练习二,说明这些描写准确而生动,不仅形象具体,而且有动态特点。

为了具体写“变化无常”。作者用“有时……美丽”,“有时……阴森”,“刚才……阳光灿烂,一霎间……大雨倾盆?进行对比。

(2)用词非常准确、生动。

例:各种云运动时有不同的特征,有的“飘”在空中,有的整齐地“排列”着,有的“来来去去”,有的满满地“盖”住了天空;写天气变化用“点缀”、“笼罩”;“阳光灿烂”“乌云密布”“大雨倾盆”;用“招牌”作比,也非常准确。

(五)重点分析课文第二部分

问:第2段上下文有何关系?起什么作用?

学生发言,归纳。

“薄云”“晴朗”;“低而厚密的云层”“阴雨风雪”——承上说明“云的各种形态”,启下引出“云和天气”的关系。起承上启下的作用。

学生默读课文第3、4、5、6段。

思考这部分的结构层次。

同学讨论,明确。

分为两层:第一层(第3—5段)说明云的形态和天气的关系;第H层(第6段),说明光彩现象和天气的关系。

按课后练习一的要求,边看课文,边境表。可以补充每一类云的“位置”一栏。

云种类 云的形状 位置 天气的情况

卷云 像羽毛像绫纱 最高 阳光可以透过它照到地面,天气晴朗

卷积云像粼波 很高 它不会带来雨雪

积云 像棉花团 2000米左右在天空映着温和的阳光

高积云像羊群 2000米左右云块间露出碧蓝的天空天晴

卷层云仿佛白色调幕 高 它向前推进,天气将转阴

高层云像毛玻璃 低 它预示将要下雨或下雪

雨层云布满天空 更低 雨雪就开始下降

积雨云形成高大的云山更低 马上就会下暴雨

由上面云的位置、厚薄和天气的关系与第2段是相照应的。“象征”“预兆”用词准确。

问:如何说明这部分说明语言的生动、形象?

同学从课文中找出例句,归纳。

(1)运用贴切的比喻:

“有时像一片白色的羽毛,有时像一块洁白的绫纱”说明卷云的轻盈和洁白;

“好像微风吹过水面引起的粼波”比喻卷积云的形态特征;

“像棉花团似的白云”比喻积云的形态特征;

写卷云聚集成卷层云时用“仿佛蒙上了白色的绸幕”作比喻。

(2)运用拟人的手法:

写卷层云变成高层云时,用“这时的卷层云得改名换姓,该叫它高层云了”;

写高层云变成雨层云时,用“太阳和月亮都躲藏了起来”。

(3)用描写的语句:

“阳光透过云层……依然很清晰”,写出了“卷云”的“薄”;

用“向上凸起”、“高大的云山”、“群峰争奇”、“耸入天顶”等词语写由积云到积雨云;“云底变黑”、“云峰模糊”、“云山崩溃”、“乌云弥漫”描绘“积雨云”的发展变化。

(4)用词准确:

问:写“积云”变化为“积雨云”的一段用了哪些表示时间的词,找出来,说说它们的作用。迅速、不一会、顷刻、马上……说明变化速度之快,用词又不雷同。

默读第6段课文。

提示:本段第一句有什么作用?

是过渡句、也是中心句。边读课文,边填表。

光名产生和分布情况光彩天气征兆

晕 产生在卷层云上,分布在日月周围里红外紫日晕三更雨,月晕午时风

华 产生在高积云边缘部分 里紫外红华环由小变大,转晴

华环由大变小,转阴雨一

虹 雨过天晴,在太阳对面的云幕上 彩色圆弧东虹轰隆西虹雨

露 早、晚,太阳照着对面的云彩 云层变红朝霞西阴雨袭晚霞东几天晴

问:这段没有用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没有细致的描绘,怎样使语言鲜明生动的?

学生讨论,明确。

引用了谚语,简短、通俗、鲜明、生动。

最后读第7段课文,说说每句话写了什么,怎样概括段的主要意思?

学生回答,归纳。

看云识天气的目的;方法;局限性;还要依靠天气预报。——说明看云识天气的目的,方法和注意事项。”

提示:最后两句话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严密性,它与前文中的“往往”、“常常”、“有时’等词是相照应的,表明使用词语的准确性。

拓展阅读

1、小《两只鸟蛋》

习目标】

1、认蛋、取等12个生字,会写听、唱等6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

3、懂得鸟类是人类的朋友,有爱鸟的意和情感。

一、创情境,激发兴趣

1、多媒体课件展示森林中,百鸟争鸣,一只雌鸟孵出小鸟,小鸟们破壳而出。最后定格在一棵大树,树上有一个鸟窝,鸟妈妈飞走觅食,窝里留下两只鸟蛋。这时候,来了一位淘的小男孩。

生说一说:

图上有什么?着这幅画面你想到了什么?

2、揭示课题:

,我们一起来习一首小诗,板书课题两只鸟蛋,生认读蛋字,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

二、自由读,自主

1、生试读课,要求:

借助拼音,试读课,要读准字音。

2、生小组合作习:

中画出生字,读准字音,记字形,师**指导。

3、检查习生字情况:

课件出示带拼音的字词,让生说说是用什么方法记住这些生字的。

(可启发生用偏旁带字,熟字带生字,换一换,加一加,自编字谜等方法字)

4、检查生读书情况,指导生读通顺。

三、再读课,体会情感

1、问:刚才你们了画面,谁还记得小鸟是怎么来的吗?

帮助生理解两只鸟蛋就是两只小鸟。

老师从挂包里取下两只鸟蛋,让生摸一摸,体会凉凉的。

2、生自由读课

想想该怎样读。

要求生注意体会师朗读时表达的感情。

4、生模仿师语音、语读课,可相互读读、听听。

5、生展示读:

生喜欢哪个小节,就读哪个小节,读完后说说为什么喜欢。

指导生朗读,体会每一小节表达的情感。

第一小节:

比较小小的与小的,凉凉的与凉的。

理解:

小小的就是很小,凉凉的就是很凉。那么应该怎样读呢?

真好玩读的时候心里应该很高兴。让生自己读一读,同桌相互读,指名展示读。

第二小节:

分角色朗读,读出妈妈的语,听课件中鸟妈妈焦急的叫声,理解焦急。

第三小节:

我捧着鸟蛋,把鸟蛋放回鸟窝时,想到什么?

生演示,体会人物的心理活动,这一小节你认为该怎样读,指导生读好小心地、捧着、轻轻地。

第四小节:

再次出示插图画面。启发生想象,着鸟蛋放回鸟窝,想到一只鸟蛋就是一只鸟,小鸟能出壳,慢慢长大,在空中飞翔,在空中歌唱,多么快乐啊。请小朋友们读读第四小节。

第四小节:

仿佛可换词来理解。仿佛就是好像的意思。

通过插图来理解目光、投向。

提问:

为什么我会把目光投向高远的蓝

7、生自己找读书小伙伴:

分角色朗读课,也可边读边表演。

8、谈感受,读后提问:

你喜欢课中的这个我吗?为什么?愿意对中的我说些什么?

四、指导生书写生字

1、多媒体课件展示田字格中的六个生字,引导生说说每个字的结构,书写时应该注意什么。师在田字格中示写。

2、指导生写好听、唱和连、远。

3、生练习书写,师**指导。

五、练习

1、开火车读词语,比比谁读得好。

2、试着背诵这首诗,比比谁能背下来(配上音乐)。

六、积累词句

读课后我会读,说说自己的发现,试着说几个这样的词语。把课中喜欢的词句抄在自己的摘抄本上。

七、课外拓展

1、怎样保护鸟类。

2、跟同交流交流关于爱护小鸟的故事。可能的话,做一些相关活动。

2、《半截蜡烛》的第二课时

1、知目标:

习课本剧的特点。

2、能力目标:

分角色朗读课,能把剧本遍成故事。

3、情感目标:

了解剧中母子三人机智、勇敢、爱国的品质。

一、复习导入

1、通过上节课的习,我们对半截蜡烛这篇课已经有了初步的了解,谁来说说这半截蜡烛有什么特别之处?(装有情报)

2、是呀!正是这与众不同的半截蜡烛,引发了一场没有硝烟而又惊心动魄的战斗。请同浏览课3~7自然段,完成这道填空:

(在这场战斗中,伯诺德夫人一家与德军的周旋真可谓是 呀!)指名答:相机板书。

习第三自然段:

1、我们继续来习课。请同们自由朗读第3自然段,说说伯诺德夫人是怎样与德军周旋的?

习读画。

⑵ 交流:

师:当德军点燃蜡烛后,伯诺德夫人是怎样做的?又是怎样说的呢?

① 指名读:

怎样才能把这段话读好呢?我们来此时伯诺德夫人的内心想法。

② 指名读,现在你从伯诺德夫人的言行中又体会到什么呢?

(镇定机智、从容不迫。)

③ 请同们用刚才习方法习第5自然段。

指名读。你体会到什么?(带着体会读)

④ 这一段中还有哪些句子让你体会到氛的紧张?

⑤ 我们来分角色朗读,同桌上先练练。

三、小结

多么了不起的一个家庭!一家三口怀着对祖国的热爱,在这场战斗中凭着他们的镇定与机智最终战胜了敌人真让人敬佩。

3、《小小的船》第二组

一、育目标:感受晴朗夜空的美丽,激发对神秘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二、养目标:认9个生字,会写4个生字,认1个偏旁门;正确、流利地朗读课,背诵课,感受课情感。

三、发展目标:培养生客观地评价别人的发言及表达自己所想的能力。

认字、写字;感情朗读、背诵课

难点:

读准前鼻音的生字,读好叠词;了解课大意,想象画面并感情朗读。

具准备:

1、多媒体课件;

2、星空资料、图片;

3、星星形状生字卡片(带拼音)。

一、激趣导入

图说话,展星空及神州五号图片

a这么神秘而美丽的星空,同们想不想飞到太空外

b小魔女晶晶邀请我们唱着儿哥一起飞上太空去。外太空究竟什么样?说说你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生观课件,听儿歌,个别说)

二、认读星星名字

1、展课件星星生字

晶晶说要给大家介绍一些星星朋友,想知道它们的名字吗?

(自由读拼音,读准生字)

2、小老师带读生字

会读这些星星名字的同请带读,会读几个就读几个。

a正音找出难读的星星名字。

b补漏(小老师没有读出的生字)请其他小朋友介绍我们还没认的星星名字。

3、拼音认读星星

a那个名字还不太熟的?找出来自己读一读

b与星星捉迷藏

(师翻出星星卡片齐读;开火车读)

4、巧记星星样子

a小组讨论怎样记住星星的样子?

b指名说

三、初读儿歌

1、过渡:认了那么多星星朋友,它们也很欢迎我们到太空去望它们。我们赶快习儿歌,跟晶晶一起上太空吧!

2、课件师配乐

3、自由读

要求:读出月儿弯弯的,船小小的不添字,不漏字,读准字音

4、个别读,生评(指导朗读)

5、齐读,要求:声音响亮

6、展图,质疑、拓展

a小晶晶坐着的真的是船吗?明明是月亮为什么说是船,弯弯的月儿还像什么?结合实际生活

b坐在船里到星星是怎样的?(师可用手势提示)

补充句子:闪闪的星星像_____________?

蓝蓝的空像_____________?

四、感情朗读

坐在小小的船里,可以到像大海一样蓝蓝的,和像钻石一样一闪一闪的星星。多么有意思呀!让我们一起跟小晶晶边读儿歌,边飞上太空去好么?

1、课件,轻声齐读课

要求:边读边想象自己飞上了太空

2、唱儿歌

五、全拓展

1、展生搜集的有关太空记神州五号资料

最近我们国家也有一位叔叔真的坐着太空飞船上了太空,这位叔叔是谁?说说你的法。

外太空还有好多神奇的东西,等着我们去探索。只要好好习,长大以后像杨立伟叔叔那样坐在太空船里飞上太空真正跟星星朋友见面,探索大自然的奥秘。

4、《如梦令》

1、了解掌握《如梦令》的有关知

2、理解领悟《如梦令》的内容和意境,并当堂背诵。

3、通过《如梦令》的习,培养生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

具准备

李清照的图片及人物介绍的幻灯片。

一、导入课,激发生的习兴趣

1、同们,谁能说说这节课要的“词”的是什么?

2、有人说:“旋律是美感的延伸,歌词却是情感的载体。”现代是这样,在古代也是这样。这节课,我们就来古人怎样用歌词来表达情感的。

二、了解掌握《如梦令》的有关知

《如梦令》和我们以前过的古诗有一点不同,这是一首词。那么,什么叫做词呢?这就是我们今习的第一个内容。

关于词的知,我们来一下资料。请同们迅速地阅读一下,注意勾画知要点,并回答下面几个问题。

1、什么叫词牌?

2、词是怎样分类的?

三、理解领悟《如梦令》的内容和意境,并当堂背诵

1、下面,我们就具体地来我们今的第一首词——《如梦令》。

2、我们将采取一种比赛的形式,得好,谁得快。

3、老师将全班同分成四个大组,每个大组就是一个代表队。在下面的习中,我们将进行三个环节的比赛,每个环节中获胜的代表队将获得一面小红旗,得小红旗多的代表队就是最后的赢家。(老师出示准备好的图表)

(1)抢答题。

首先,请大家听老师读一遍课,在听的时候请大家注意老师的停顿节奏,并借助课的注释和作者的有关知初步理解本首词的内容。听完之后,请大家抢答下面的问题。注意,除了回答问题之外,还要从课中找出答题的根据。

老师配乐读,生抢答。

题目:

①本首词的作者是一个怎么样的人?

②这首词记叙了一件什么事?

③这件事是发生在词人写作的当吗?

④这件事发生在什么季节?

⑤她是一个人去的吗?

⑥为什么要“争渡”?

⑦为什么会“误入”?

⑧慢慢划出来不行吗?

⑨为什么词人会常想起这件事呢?

(老师根据生的回答板书。)

答题最多且正确率最高的队为胜利队,为该队加上小红旗。

(2)必答题。

①一次郊游之后,在回家的路上,由于沉醉其中,小船走错了路,直到了何塘的深处才发觉。尽管这里景色迷人,还是急着寻找归路。争渡的声音在静夜里格外清晰,惊动了栖息的沙鸥白鹭,它们鸣叫着扑腾腾飞起来,这时,人声、鸟声、水声交织在一起,构成一个情趣横生的意境。请大家闭上眼睛,在脑海里想象一下,夕阳的余晖,清清的池塘,娇美的荷花,惊花的鸥鹭,争渡的船只……这幅画面美不美?(美!)

原来词人在我们面前展现的是这样一幅美妙的画面,可惜,我们却不能亲眼到。同们,你们愿不愿意为老师补这个遗憾呢?(愿意!)

好,请大家拿出你们的纸和笔,将这幅美丽的画面画出来,展现给大家。(配乐读)

请第个代表队的同共同讨论完成。画的时候,请注意词中所提及的事物。(生作画,老师指点。)

生完成画后,由生自由进行评论,并选出最好的图画,为该代表队加上小红旗。(对画的评价应紧扣词的内容,并讲完画面的美感,老师用多媒体展示图画。)

②在完成了以上的环节之后,同们对本首词已经有了相当程度的了解,下面我们要完成的是对本首词的当堂背诵。

在这个环节,老师限时三分钟,请每位同背诵本首词,在背的时候注意节奏和停顿,并在背诵中再一次体会作者的感情。老师会随机在每队抽一位同代表本队背诵。

老师从熟练程度、背诵技巧、感情投入等方面评价,评选出胜利队,并为访代表队加上小红旗。

(3)选答题。

要求:选择回答该题的队,答对中一面旗,答错扣一面旗,由一位同主答,可有一次补充的机会。

古人说:诗言志。意思就是写诗歌的目的是为了表达某种意愿或心境。那么,在这首词中,作者描绘了这样一种美妙的场景,表达了她的什么意愿呢?

(由本内容延伸到词的意境,从而使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四、小结

们,我们这节课的比赛到此结束。其实今的胜负结果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在竞赛中到了知,还体会到了合作的乐趣。我相信,只要大家拥有像今这样积极进取的精神,永远保持着一颗热爱生活的心,那我们每个都会成为生活中的大赢家!

附:板书

9 词 两 首

日暮 沉醉 爱生活

误放藕花深处 余兴依依

惊起鸥鹭 爱自然

5、一年级下册语《今会下雨吗》优秀

1.会询问,能简单的谈论

2.能听懂简单的运用“晴”“阴”等与有关的常用词语。

3.能听懂故事中与有关的词语。

重点:会询问,能简单的谈论

难点:能听懂简单的运用“晴”“阴”等与有关的常用词语。

1.引导生观察图画,说一说画面上有谁?他们在哪里?

2.生拼读句子,练读对话。

3.生两人分角色对话。

二,活动

1.引导图,让生说一说图上画的是什么

2.生拼读词语,记忆与有关的词语。

3.让生简单的描述不同的有什么特点。

4.让生两人小组分角色互问互答,每个同都有机会回答。

5.扩展练习。引导生交流,你还知道哪些?你喜欢什么样的

三,听故事。

1.播放光盘,让生说一说这是什么季节发生的事情,故事里都有谁。

2.引导生依次观察5幅图,说一说每个场景是什么意思。

3.生再次观光盘,跟读故事。4.生分角色朗读故事。

四,课堂总结:通过今的课你有什么收获?

点击查看更多《看云识天气》的教学设计范文相关内容»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huqf.cn/articles/38409.html

热门阅读

  1. 关于雅思作文高分的技巧心得
  2. 文明上网的宣传活动总结
  3. 雨中飘荡着爱的回忆诗歌
  4. 高校基建修缮工程管理探究论文
  5. 在尚学路上图书室启动仪式上的发言稿
  6. 六一儿童节总结表彰大会的发言稿范文
  7. 小学六年级班主任个人的工作总结
  8. 关于小学生作文评语大全
  9. 新秋夜寄诸弟原文翻译及赏析
  10. 开展阳光体育运动促进学生心理健康的对策论文
  11. 2019新春祝福语
  12. 总装组和备料组的实习报告
  13. 期末表彰大会的发言稿
  14. 曹颖名言分享
  15. 席慕蓉《青春》的原文及赏析
←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