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截蜡烛》优秀的教学设计

发布时间: 2025-08-13 16:30:42

《半截蜡烛》优秀的教学设计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的10个生字,绿线中的2个生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能给课文分段,归纳段落大意。能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说一说伯诺德夫人一家在危急关头是怎样氲戮?苄?摹?br>4、通过朗读课文的训练,感受伯诺德夫人母子三人在危急关头与敌人作*时的机敏、勇敢,学习他们热爱祖国的精神。

【教学时间】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揭题,质疑。

2、齐读课题,学生质疑:课文为什么用半截蜡烛为题目?这半截蜡烛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吗?

3、师质疑:课文围绕半截蜡烛写了一件什么事?请同学们带着这些问题自读课文。

二、初读感知

1、生自由轻声朗读课文。

2、通过读课文,大家解决了哪些疑问?

3、本文围绕半截蜡烛写了一件什么事?要求讲清时间、地点、人物和事情的大致情况。

三、检查生词的掌握情况

1、指名读生字词,要求读准确,特别强调烛、诺、遭盯琳等字的读音。

2、提醒字形:你认为哪些字需要我们在书写时特别留心?

3、描红、临写3个你认为易写错的生字。

四、理清课文脉络

1、播放课文录音。学生边听边思考:伯诺德夫人一家在危急关头是怎样与德军周旋的?

2、提供句式:当__________________,(谁怎么做)_____________________,(结果怎样)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根据以上回答给课文分段,概括段意。

五、学习第一段。

1、轻声读课文,画出不太理解的词语。

2、学生质疑词义。

3、教师质疑:伯诺德夫人是怎样对待绝密情报的收藏工作的?为什么要这样做?

4、绝密的情报要用绝妙的办法来收藏。伯诺德夫人想到了什么绝妙的主意?妙在哪里?

5、出示句子。在你认为重要的词语下面画上着重号。

为了情报的安全,她想了许多办法,但始终放心不下。最后,她终于想到了一个绝妙的主意把装着情报的小金属管藏在半截蜡烛中,然后把它插在一个烛台上。由于蜡烛摆在显眼的桌子上,反而骗过了前来搜查的德军。

指名朗读,齐读。说说你从这句话中体会到了什么?

讨论交流:

⑴伯诺德夫人机智沉着。

⑵伯诺德夫人对情报收藏工作十分负责任。

⑶办法巧妙。

第二课时

一、听写生词。

二、理清故事情节,引入编排课本剧程序。

1、学生深入读文,弄清故事情节。

2、指导学生用图画和文字表现故事情节。

用向上的斜线表示危机出现,向下的斜线表示危机过去。

学生初画:

再教育适应的位置加上简单的文字,说明危机出现、过去的原因,可以吗?

学生补充文字:燃吹燃端回拿

点熄重走夺上楼

图上好像还差点什么,再补上半截蜡烛就显得更清楚了,怎么画呢?(注意画出蜡烛长短、烛焰的变化。)

燃吹点燃端夺拿

点熄重新走回上楼

3、引入编排课本剧的程序

瞧!课文的故事情节一波三折,扣人心弦,很有戏剧性。正好,课文后面安排了编排课本剧的作业。(指名读题目)

默读课文,圈出描写伯诺德夫人全家人的动作、神情、语言及心理活动的有关语句。先读一读,再和小组同学合作,将故事编排成课本剧演一演。

4、指导编排的程序

编排课本剧要抓好以下几个环节:编写剧本(现成的语文)、物色演员、准备道具。这里,对演员的要求特别高,不但要演好语言、动作,还要演好表情,以表现内心的活动,而这一切只有在剧本(课文)中细细地体会。

现在我们就按题目的要求来编排课本剧,为了编排的方便,我们把戏分为三场,分别对应课文第二、三、四段。

三、第一场戏的编排指导

1、默读课文,思考:这场戏的中心人物是谁?该怎样演好这一角色?

2、找出反映中心人物动作、语言、心理活动的句子,圈出关键词语,反复朗读。

3、其他角色该样演?

4、继续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进入角色。

四、第二场戏的编排指导

1、默读课文,思考:这一场戏的中心人物又是谁?该怎样演好这一角色?找出表示中心人物动作、语言、神态的句子从中体会人物的心理活动。

2、如果让你来演杰克,你打算怎样演?

学生讨论,逐一明确。

3、其他角色怎么演?

4、继续读课文,圈出关键词语,边读边体会伯诺德夫人此时的心情。

5、齐读第三段课文。

五、第三场戏的编排指导。

1、默读课文,思考:这一场戏的中心人物是谁?怎样来演?找出表示中心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的句子,从中体会人物的心理活动。

交流所画的句子,反复品味。

2、如果你演杰奎琳,怎么演?

3、理解娇声:甜美可爱的童声

提问:杰奎琳为什么娇声地对司令官说话?

从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4、练习杰奎琳的内心独白。

5、分角色朗读第四段。

6、教师小结:这是一个了不起的家庭:一家三口怀着对祖国的热爱,与敌人展开了一场没有硝烟的战斗,最终凭着他们勇敢与机智取得了战斗的胜利。

六、指名表演课本剧,同学评议。

七、作业。

回家给父母讲讲《半截蜡烛》的故事,讲清伯诺德夫人一家在危急关头是怎样与德军周旋的,注意把人物的心理活动补充进去。

附板书:

燃吹点燃端夺拿

点熄重新走回上楼

拓展阅读

1、富饶西沙群岛

1、使生了解西沙群岛是个风景美、物产丰富的地方。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培养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重点、难点:

了解西沙群岛的自然风光和丰富的物产,在理解课文词句的基础上读懂每个自然段,理解课文内容是重点;西沙群岛一带海水颜色以及丰富的海域产品,对于远离海域的北方孩子来说,都缺乏感性认识,在时是一个难点。

1、具准备:

课件:中国疆域图一幅;海面(由远及近)——海底(珊瑚礁图,鱼成群结队地在其中穿来穿去图,海龟成群游动,海参蠕动图,大龙虾划来划去图,各种游鱼游动的情景图,海底生物图片)、海滩(各种美丽的贝壳图片,海龟图片)、海岛(鸟儿图片);西沙群岛风光片,配以解说。

2、生准备:

课前布置生自读课文,搜集与西沙群岛有关的图片与文字资料,搜集有关祖国风光的谚语。

一、激趣导入,回顾所

1.同们通过上节课的习,我们知道,富饶的西沙群岛风景美,物产丰富。这节课我们将继续走进22课。(齐读课题:富饶的西沙群岛)

2.首先请同们回顾一下:作者都游览了西沙群岛的哪些地方?

二、精读品悟

2、

(一)海面部分

1.此时此刻,我们就站在西沙群岛的大海边,这就是西沙群岛的海水,你感觉海水怎么样呢?

2.作者怎样写的,自己读读吧。(生自由读海水的句子) 3.谁来用文中的话说说海水的特点?(五光十色,瑰丽无比) 4.“五光十色”说明了什么?这么多颜色,用另外一个词形容叫? 5.为什么这儿用“五光十色”而不用“五颜六色”? 6.西沙群岛的海水就是这么美,没有哪里的海水能超过它的,书上用一个词语来表达,是什么?

7.这样的海水你喜欢吗?喜欢的话就多读几遍(生自由读)谁想站起来对着海水美美地读呢?(抽生读)

8.你平常见过的海水是什么颜色?

9.为什么西沙群岛的海水却是五光十色的?再读课文第2自然段,找出答案。

10.特殊的地形造就了西沙群岛海水一种与众不同的美,使人见了顿生喜爱之情,让我们一起把这种喜爱之情抒发出来吧。(齐读)

(二)海底部分

1.欣赏完瑰丽无比的海水,我们该去哪儿了?

2.请同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的

3、4自然段,边读边用笔圈画课文都写出了哪些海底生物?(生自由读

3、4段,圈画生物,交流)

3.大家说得好,课文写得更美,快快读一读吧(生自由读)

4.这句话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比喻,把珊瑚比作绽开的花朵,又比作分枝的鹿角。

5.观察图片,珊瑚有的像绽开的花朵,(让生做手势表示“绽开”),有的像分枝的鹿角,在图中找出“分枝的鹿角”,还有的像什么呢?

6.同们的想象力真丰富!这么多形态各异的珊瑚,课文中哪个词写出了珊瑚的特点?

7.作者是怎样写海参的?一起读。这句话中,你觉得哪些词用得好?为什么?

8.快看,这是大龙虾。一起读。大龙虾有什么特点?找一个词形容。 9.好美的语言啊!我们一起美美的对读,好吗?男同读第一句,女同第二句,齐读第三句。

10.作者还向我们介绍了海底的鱼。让我们一起潜入海底去看那里的鱼吧。指名读第4自然段,其它同闭上眼睛来体会。此时,你最大的感受是什么? 11.默读4自然段,从哪儿看出鱼的多呢?用“

”画出来,从哪儿看出鱼的美呢?用“~~”画出来。

14.“西沙群岛的海里一是水,一是鱼”,鱼真的是一吗?

15.这是一种新的修辞手法叫夸张。生活中,你见过夸张手法的运用吗?像“白发三千丈、“飞流直下三千尺”都是在夸张。(指导朗读)

16.哪句话既写出了鱼的多,又写出了鱼的美?这句话放在整段的开头,我们叫它总起句,又叫中心句。这段话语言美是一个特点,写作上另一个特点,就是围绕中心句把话写完整,写具体了,接下来,我们就仿照这种写法来个小练笔。(写完后交流)

出示:小练笔:围绕中心把话写具体、写完整。

1、我们的新校真美啊!

2、秋天的公园是一幅美丽的图画

3、下课了,操场上真热闹啊!

三、合作习,游览海滩和海岛,再次感悟西沙群岛的富饶

师:刚才老师带领大家,欣赏了海面和海底的美景,接下来的海滩和海岛交给同们,一会儿请同们带领师走进海滩和海岛。请同们参考老师刚才引领大家习的步骤,合作

5、6自然段。

出示合作习要求:

一读,整体感知,说说大意。二读,圈画景物,找出特点。 三读,抒发感情,升华中心。

(生合作习并汇报习成果,师随机点拨引导)

四、升华中心,积累拓展

1.这节课,老师带领大家一起游览了西沙群岛,通过游览,你想说些什么? 2.让我们带动着对西沙群岛的向往,带着对西沙群岛深深的祝愿,齐读最后一自然段(生齐读最后一段)

3.我们伟大的祖国,不但有风景丽的南疆,还有白雪飘飘的北国。生活在这样的国家里,我们是多么骄傲、自豪啊!现在我来一边欣赏歌曲《我爱你——中国》,一边领略我们祖国的壮丽景观。

五、作业超市

1、为西沙群岛写一篇导游词。

2、搜集一些名山大川的谚语。

板书:

海底珊瑚海参大龙虾鱼 海滩贝壳海龟 海岛鸟的天下

2、四年级上册《水在加热和冷却后》

1.知道水在自然界的存在有多种形式,知道水的三态变化条件。

2.能够做雨、霜、雾的模拟实验,了解它们的成因。

3.能够通过对蒸发现象的研究,了解空气中水蒸气的来源。

4.能够并完成影响蒸发快慢因素的实验。

5.知道自然界中水的循环过程。

重难点】

1.重点是了解水的三态变化条件。

2.难点是做造雨、霜、雾的模拟实验。

水,对于四年级生来说并不陌生,但水加热后变成水蒸气、冷却后变成云、雾、露、雪、冰、雹的成因,生却比较陌生了,如何使生很容易地认识这成因是中的难点,也是的重点。怎么突破这难点呢?我想让生通过实验亲自探寻云、雾、露、雪、冰、雹形成的原因是最好的办法。所以,中要以实验为主,充分地让生做实验,在实验中突破难点,探求成因,掌握重点。

自主探究习目标:

1.知道水在自然界的存在有多种形式,知道水的三态变化条件。

2.尝试做造雨、霜、雾的模拟实验,了解它们的成因。

3.尝试并完成影响蒸发快慢因素的实验。

自主探究过程:

一.我看书:看书,熟悉课的内容。

二.我思考:思考书中提出的问题。

三.我能做:注意安全。

1.与家长一道尝试做造雨、霜、雾的模拟实验(因为带冰到校容易化,只好在家尝试做一做)。

2.做对比实验:往两只大小不同的盘子里倒同样多的水,放在阳光下晒,观察水的变化。

3.上网查找资料:了解水在自然界中是怎样好、循环的?

四.我总结:通过探究性习,我知道了:

五.我提问:我经过思考,还不懂的问题有:

第一课时

知道水在自然界的存在有多种形式,了解雨、霜、雾的成因。

1.知道水在自然界的存在有多种形式。

2.能够做雨、霜、雾的模拟实验,了解它们的成因。

一.欣赏美丽的图片,了解多姿多彩的各种形态的水

1.欣赏雾凇、雪人、山中雾、下雨、冰山、白云、露珠、霜、雹的图片。

2.你知道雾凇、雪人、山中雾、下雨、冰山、白云、露珠、霜、雹都是什么形成的吗?

3.云、雾、露、雪、冰、雹是大自然中水的多姿多彩的化身。那么,水是怎样形成雨、霜、雾的呢?今天我们就来探究这个问题。

二、探究雨、霜、雾的形成

1.造雨实验,探寻雨的成因。

(1)雨,同们都淋过,可是雨是怎么形成的呢?

(2)生分组做实验:先准备杯热开水,再把一块冷玻璃放在杯口,观察玻璃上是否有水珠。

(3)汇报观察结果:是否有水珠?想一想杯口玻璃上水珠是哪里来的?

(4)请将玻璃平拿举起,然后斜侧立起,观察到什么了?这就是下雨。

(5)小组讨论:雨是怎么形成的?

(6)汇报讨论结果:雨是怎么形成的?

(7)小结:当云中的水滴或小冰晶凝结得足够重时,就会降落下来。当小冰晶穿过暖和的空气层时,会融化成雨水落下来,这就是下雨;如果空气低于0℃,就会下雪;如果夏天高空中凝结成的大冰晶穿过暖和的空气层时没有被融化,落下来的就是冰雹了。

2.造霜实验,探寻霜的成因。

(1)霜,同们见过,可是你知道霜是怎么形成的呢?

(2)生分组做实验:先把碎冰倒进干燥的椰奶易拉罐(或玻璃杯),罐内放入一支试管,在试管和罐内各放一支温度,在碎冰中加入盐,在罐底下放一块湿毛巾。观察:罐外是否有霜出现?试管里的水结冰时,温度是多少?

(3)小组讨论:你发现了霜了吗?试管里的水结冰时,温度是多少?罐内温度是多少度?你知道霜是怎么形成的了吗?

(4)小组汇报:

(5)小结: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冷的罐壁而凝结成小水珠(露珠),壁外温度降到零度以下便结成细小的冰粒,即为霜。

3.造雾实验,探寻雾的成因。

(1)雾,大家也见过,你知道雾是怎么形成的吗?

(2)生分组做实验:准备杯不冒热气的温水,把一支冰棒或一块冰放在杯口,观察出现的现象。

(3)小组讨论:观察到了什么现象?

(4)小组汇报:

(5)小组讨论:雾是怎么形成的?

(6)小组汇报:

(7)小结:雾是悬浮于近地面层的大量水滴或冰晶,使水平能见度小于1千米的天气现象。多春秋季出现。雾分辐射雾和平流雾。

4.总结:概括地说,雨、霜、雾都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冷、降温而凝结形成的。

三.总结:

1.水在自然界中有哪些多姿的'形态?(雾凇、雪、雾、雨、冰、云、露、霜、雹)

2.通过探究习,你知道雨、霜、雾是怎么形成的吗?

四.作业:

1.等待机会观察雨、霜、雾、露。

2.把下雨、下雪、下雾、结霜的原理解释给小同听。

第二课时

了解空气中水蒸气的来源,知道影响蒸发快慢因素,知道水的三态变化条件,知道自然界中水的循环过程。

1.知道水的三态变化条件。

2.能够通过对蒸发现象的研究,了解空气中水蒸气的来源。

3.能够并完成影响蒸发快慢因素的实验。

4.知道自然界中水的循环过程。

一.探究空气中水的来源,认识水的蒸发现象

1.我们知道了云、雾、雨、露、霜、雪都是由空气中的水凝结成的,那么空气中的水是从哪儿来的呢?

2.看图片,讨论:

(1)衣服上的水跑到哪里去了?

(2)太阳照射水面,水会怎么样?天空中的云是怎么来的?

(3)阅读资料,认识蒸发和凝结现象。

3.小结:空气中的水是从哪儿来的呢?

二.探究蒸发的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

1.猜测:蒸发的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

2.汇报案中的实验情况:

(1)实验要求:往两只大小不同的盘子里倒同样多的水,放在阳光下晒,观察水的变化。

(2)汇报实验情况:水有什么变化?哪个盘子里的水最先蒸发完?从这个实验可以看出,蒸发的快慢与什么因素有关?(与蒸发面积大小有关、与周围温度有关、等)

(3)小结:蒸发的快慢与蒸发面积大小有关、与周围温度有关、等。

3.对比实验:

(1)实验要求:在黑板上用水图出两块同样面积的水迹,用扇子扇其中的一块,观察有什么现象发生?

(2)汇报实验结果:有什么现象发生?

(3)小组讨论:为什么扇扇子的干得快?这个实验说明蒸发快慢还与什么有关?

(4)汇报讨论结果:为什么扇扇子的干得快?这个实验说明蒸发快慢还与什么有关?

(5)小结:这个实验说明蒸发快慢还与空气流通程度(即风的速度)有关。

4.总结汇报:概括地说,蒸发快慢还什么有关?(与蒸发面积大小有关、与周围温度有关、与空气流通程度)

三.认识水的三态变化,了解水在大自然中的循环

1、分组探究:水有哪几种基本形态?在什么条件下它们互相转化?

气态

液态固态

2.为什么年年下雨,雨水却总是降不完?

3.水在自然界中是怎样循环的?

4.小结:自然界中的水呈液态、气态、固态,三种形态的水会发生不断地循环转化现象。

四、总结

1、通过探究,我们知道水的蒸发与哪些因素有关?

2、自然界中的水呈哪三种形态?水是怎样循环转化的?

五、作业

1、继续观察自然界中水的蒸发、凝结现象。

2、画出水三种形态循环图。

3、富饶西沙群岛

1.认识本课的23个生字,会其中的15个字。能正确读写下列词语:海防前哨、五光十色、峡谷、全身披甲、威武、海滩、贝壳、鸟粪、肥料、守卫、建、必将等。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

二、

三、四自然段。

3.能读懂课文主要内容,了解我国西沙群岛的美丽和富饶,培养热爱祖国的感情。

4.习课文里的美语言,积累好词佳句。

重点、难点:指导习描写海水色彩和海域物产的段落。 准备:课件

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要求

1、会本课17个生字及新词,掌握一个多音字“参(shēn)”。

2、小组合作习,通过查字典、联系上下文和利用资料等方法理解本课词语。

3、初步读懂课文内容。重点:在理解字词的基础上把课文读通读熟,初步了解西沙群岛的美丽富饶,产生对西沙群岛的喜爱之情。

难点:理解“五光十色”、“各式各样”在句中的意思,培养生大胆质疑的能力。

一、创情境、激情导入。

1、播放歌曲《西沙,我可爱的家乡》,说说歌中唱的是什么地方?

2、生借助地图找到西沙群岛的地理位置,师揭示课题并板书。

二、自体验

1、大声读课文,要求读准生字读音,读通句子画出生字和不懂的词。

三、小组合作

1、小组合作习,读准字音,记住字形。小组内解决不懂的词。(用查字典、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或课外资料等方法理解词的意思。)

2、师检查,课件出示词语生读。

风景美 物产丰富 五光十色 深蓝 杏黄 交错 高低不平 各种各样 懒洋洋 披甲 威武 成群结队 飘飘摇摇 颜色 千奇百怪 渔业工人 四脚朝天 茂密 肥料 祖祖辈辈 形状

3、同桌互读,选择自己喜欢的段落读通顺、流利。

4、师检查读书

四、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1、思考:你对西沙群岛的印象是什么?(引导生用课文中的词句概括,师根据生回答板书。

2、书写生字,认真观察田字格生字,哪些难写,哪些容易写错,师指导书写。

五、自测反馈。

1、比一比,看谁写得既美观又规范。

shēn lán

wēi

xíng zhuàng

zǔ zǔ bèi bèi

lǎn yáng yáng

jiǎn

bù wán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3.4自然段。

2.深入理解课文主要内容,了解我国西沙群岛的美丽和富饶,培养热爱祖国的感情。

3.习课文里的美语言,积累好词佳句。

一、回顾课文,复习导入 1.回忆上节课所内容: 上节课我们已经跟随作者的描述,初步感受了西沙群岛。回忆一下,西沙群岛在你的印象中是怎么样的?你能以“啊──”为开头,并用上课文中“风景美、物产丰富”两个词语来感慨一下吗?板书:风景美、物产丰富。

2.朗读课文中心句:是啊,西沙群岛风景美,物产丰富,真是个可爱的地方。

3.小结作者描写的顺序:那么,作者是怎样描写西沙群岛风景美、物产丰富的呢?先后描写了什么地方? 板书:站在海边 潜入海底漫步海滩登上鸟岛 4.引读第2自然段:西沙群岛一带的海水──

小结:是啊,那海水犹如一匹巨大的七彩锦缎铺展在人们眼前,令人叹为观止。这节课让我们再次踏上西沙群岛,去感受她的美丽和富饶吧──同们,接下来,你们最想潜入海底,或是漫步海滩,还是登上鸟岛呢?选你最想到的地方,有滋有味地读起来吧。(师**)

二、指导习3.4自然段:潜入海底

1、快速默读3.4自然段,你在海底看见了哪些生物呢?用──标出来。

2、指名回答。

3.精读第3自然段,感受珊瑚的多姿、海参的闲懒、龙虾的威武。(1)指名朗读描写珊瑚的句子。

(2)观察课件,理解比喻句:“有的像绽开的花朵,有的像分枝的鹿角”。 (3)师引导生小结:各种各样。

把这个中心词标出来,齐读。 (4)指名朗读描写海参的句子。 (5)指导朗读。

抓住“懒洋洋地蠕动”这个词组,理解词语,结合课件感受海参的特点。 (6)表演朗读这一句。

(7)指名朗读描写大龙虾的句子。 (8)引导理解“威武”的意思。

4.精读第4自然段,感悟鱼数量多、鱼姿美。

(1)指名朗读,整体感悟鱼多、美,说说自己读后的感觉。 (2)引导理解“各种各样、数不清”。

你能用自己平时积累的其他词语来形容鱼多吗? (不其数、不胜枚举、千姿百态„„) (3)引导理解“西沙群岛的海里一是水,一是鱼”。

观察课件,指导朗读,注意读出惊叹的语气。

小结:这一句采用的是夸张的写法,足以说明西沙群岛的鱼实在是品种繁多、数不胜数啊! (4)过渡:这里的鱼不仅多,而且很美丽,很独特,作者介绍了哪几种鱼?请几个同分别来朗读描写每一种鱼的句子。

指名朗读。

(5)生说说自己喜欢的鱼。

(6)欣赏各种鱼的课件,深化感受,随图片悟情朗读相应的描写鱼的句子。

(7)拓展补充:欣赏其他鱼的美姿。

谁能像课文中那样介绍其中的一种?(随机评价生的语言表达) (8)再次朗读这一段: 先自由朗读,然后按总分总方法,集体与个别配合朗读

5.引导背诵,积累词句。

三、分组合作习5.6自然段:漫步海滩登上鸟岛

1.四人小组合作习,师**指导。

2.师根据生合作情况,邀请两组向大家展示。

(1)合作朗读第5自然段;两名同朗读描写贝壳的句子。两名同朗读描写海龟的句子。(初步感受并列写法) (2)用自己的话介绍在鸟岛上的收获。四人合作介绍,每人介绍一方面。

四、提升感悟,指导习最后一段。

1.师铺垫引读,引导生满怀深情和期盼地接读。

师:是啊,富饶美丽的西沙群岛,我们祖祖辈辈生长的地方,随着祖国建事业的发展,我们心里充满了希望和憧憬──

生:(满怀深情和期盼地朗读)可爱的西沙群岛必将变得── 2.师铺垫引读,引导生满怀豪情和信心地接读。

师:随着祖国建事业的发展,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

生:可爱的西沙群岛必将变得──

五、布置作业,拓展阅读

生提供关于“西沙群岛”的网址,引导生课余可以上网浏览,全方位认识了解这个美丽富饶的地方。

海水 海底 海滩 海岛

珊瑚 海参 大龙虾 各种各样的鱼 贝壳 海龟 鸟的天下

4、嫦娥

1、会认“”“晓”两个生字,会写“屏”“”“晓”“偷”四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体会诗中丰富的想象。

3、能用自己的话讲讲嫦娥奔月的故事。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

想象诗的意境,体会作者的情感。

读中感悟

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1课时

一、故事导入

师:同们,在上课之前老师先给大家讲一个神话故事。你们可要仔细听哟,待会儿老师有问题呢?(师讲述嫦娥奔月故事/课件播放《嫦娥奔月》的故事。边播放《月光曲》或《月夜》)相传,后羿是一位射箭的能手,常常帮助人们,做好事。*奖赏了他一颗仙丹,他的徒弟逢蒙心术不正,想抢仙丹,嫦娥情急之下,就吃了仙丹,成了仙。后羿非常伤心,在香案上,摆放嫦娥喜欢吃的东西,供奉。

师:谁来说一说老师讲的是什么故事?那你觉得故事的主人公嫦娥是一个怎样的人?

(生:温柔 善良 美丽)

师:老师今天把这位温柔,善良,美丽的*姐姐请到了我们课堂,让我们一起去与她问声好吧!

师:嫦娥的故事千古流传。那么,在诗人的笔下,嫦娥又是怎样的呢?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晚唐诗人李商隐的名诗《嫦娥》。

(板题、读题)

二、走进诗人

(课件出示)作者简介

师:这首诗的`作者是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生,又号樊南生,怀州河内(今河南沁阳)人。晚唐代表诗人,才兼具,却多愁善感。与杜牧齐名,人称“小李杜”,其诗意境朦胧,情感忧郁感伤。

三、走进古诗

1、习生字

(1)认识生字

师:现在咱们就随着作者的文字,去了解嫦娥。请你翻开课本123页,在老师规定的时间内把古诗能读几遍就读几遍,并想办法扫清字词障碍。

师:看来大家读的都不错,想必早把字词障碍扫清了,那我可要检查检查了,你们有信心读好吗?(指名回答) 屏风 影 晓星

(2)书写生字

重点:晓

师:这首诗中有一个字特别要注意,那就是“晓”字。请同们先观察观察它,并想想在写这个生字时需要注意些什么?(不多加一点,一横一撇,不写两撇)

师:你观察得真仔细,接下来就请同们伸出小手跟我一起写一写。要把生字写好,课后还得下功夫练练才行,写完之后给我改一改,评一评谁书写得最工整。

(3)朗读古诗

师:接下来老师要增加难度了,你们还敢挑战吗?谁来大声地读一读这首诗(指名读)

师:为了你们能够读得更加流利,有感情,我把一位神秘嘉宾请到了我们的现场,这个人就是——李商隐。大家掌声欢迎!

(课件出示人物图片并播放声音)

师:谁能着李商隐的样子再读一读这首诗。(指名读后再齐读)

2、品读古诗

(1)生活环境

1)现在我们来读读诗中是怎样描写嫦娥的吧!请你再读古诗,看看嫦娥生活的环境是什么样的?

:找出屏风、影、长河、沉星。引导你是从哪看出来的?找出前两句。

2)你能用自己的话说说嫦娥生活的地方是什么样的吗?解释前两句。

晓星:黎明的星星 沉:(师做手势,表示一个物体沉下去,像沉到海底了一样。师反复用手势做下沉状)落下,消失。

室内,用云母做的屏风上映着幽暗的影;室外,银河渐渐西移,晨星就要消失了。

3)嫦娥生活的地方给你的感受是什么?

师:嫦娥生活在这样的地方,每天夜晚只能面对着屏风、影、长河、晓星,与它们为伴,可以体会到嫦娥的心情是怎样的?

:幽暗——寂寞、孤独。

师:在这么大的宫殿里(广寒宫)只有这些没有生命的东西陪伴,如果是你,你会感受到什么?

4)你能带着这种(孤独、寂寞、苦闷)的心情读一读吗?

师:请大家试着自己读一读。后指名读。齐读。

5)(过渡)师:是呀,嫦娥每天只能和屏风影作伴,看见的只有天河沉星,听她诉说苦闷的也许只有那只小白兔了。她为什么会落到如此地步呢?

(2)偷吃灵药

1)生:因为她偷吃了灵药。

2)师:诗中哪里告诉了你?嫦娥偷吃灵药后,有什么感受?(后悔)

3)师:她为什么会后悔呢?老师就喜欢打破沙锅——问到底。

生:因为她不能和自己的丈夫在一起,天天一个人,心情很孤独、寂寞。

(以前生活的幸福,现在生活的痛苦。对不起心爱的丈夫。)

师:是呀!《嫦娥奔月》的故事告诉了你。谢谢你哟!

师:让我们带着我们体会到的情感来读诗句。(嫦娥应悔偷灵药)

4)师:嫦娥偷吃灵药后,心里非常后悔,她每天只能看到什么?

生:碧海青天

师:(课件出示图片帮助理解碧海青天)这就是碧海青天。只能看到这碧海青天,所以每晚感到很(孤独、寂寞)出示:碧海青天夜夜心

请带着自己的感受读一读后两行。(嫦娥应该后悔偷吃了灵药,眼望着碧海青天,夜夜心情孤寂。)

师:(指名读)我没有听出嫦娥的苦闷。嗯,嫦娥,我听出来了你的苦闷(孤独寂寞)!来,握握手,我愿与你交朋友,你就不寂寞了。

请大家带着这种心情齐读这两句。

师:嫦娥呀嫦娥,我们能体会到你的苦闷。请大家齐读全诗。

(3)体会心情

师:我听出了嫦娥的苦闷,诗人也有同样的感受,诗人写的嫦娥生活的地方是他亲眼看见的吗?(不是),而是他(想象出来的)。那嫦娥后悔偷灵药是她告诉诗人的吗?(不是),那也是诗人(想象出来的)。回想诗人的一生,二十多岁考取进士,他原来也有很高的*理想抱负,但一生中却被*的派别和感情的痛苦所纠缠,以致于抑郁不得志,而造成他感伤忧郁的性格。他与心爱的妻子结婚,本来过着美满幸福的生活,但不幸的是,妻子英年早逝,留下孤独寂寞的他,他为嫦娥而哀叹,也为自己而感伤。诗人能想象出来正是因为他的处境和嫦娥一样孤苦而寂寞。所以,在这首诗里,诗人和嫦娥的心是相通的,正所谓“心心相通,同病相怜”,让我们带着对嫦娥对诗人情感的理解,再深情地朗诵这首诗。请男生帮助诗人把这种寂寞用诵读的方式排解出来好吗?(男生配乐齐读)请女生帮助嫦娥把这种寂寞排解出来?(女生配乐齐读)

四、读出画面

1、师:有人说会读诗的人能把一首诗读成一幅画,同们能做到吗?(师:有的同不够自信,试一试吧)

2、师读古诗,生闭上眼睛,边听边想象画面。

师:老师读古诗,你们闭上眼睛,边听边想象画面。

师:谁来说说你仿佛看到了什么?你瞧,把你看到的或想到的说出来,就可以变成一幅画。

3、(出示画面)师:谁能把这幅画变成一首诗?

师:让我们把画面带到古诗里,一起背古诗。

五、拓展延伸

你能说说有关“月”的诗句吗?

师:我们这位美丽的嫦娥仙子就这样在月宫中度过了她的一生,关于月亮,你能说说有关它的诗句吗?

(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月来满地水,云起一天山;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峡深明月夜,江静碧云天。)

六、总结升华

每当夜深人静,我们抬头仰望一轮明月时,我们就会想起居住在月宫里的(嫦娥),也会想起李商隐写的一首诗,我们不禁轻声地吟诵道(生吟诵古诗)。下课!

七、作业超市

1、我会背《嫦娥》。

2、我会讲嫦娥奔月的故事。

李商隐

影深

晓星沉

后悔、孤寂、苦闷

偷灵药

夜夜心

5、富饶西沙群岛

第四届全国中小中的互联网应用”案例评选

1、面向生: 这是一所郊区小的三年级生,孩子们天真而纯朴,对外面的世界充满了好奇 ,但由于视野并不开阔,所以知识面较窄。

2、科:语文 九年义务育六年制小语文第五册第二十二课《富饶的西沙群岛》

3、课时:第二课时

4、生课前准备:

(一)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二)查找关于西沙群岛相关资料。

义务育课程标准试验科书 语文 三年级 下册 《富饶的西沙群岛》

材分析】

版三年级下册22课《富饶的西沙群岛》是一篇写景的文章。作者用生动、具体、形象的语言按照“海水”、“海底”、“海滩”、“海岛”的顺序写出了西沙群岛是个风景美、物产丰富的可爱的地方,是激发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的好文章。

本课的训练重点是在生运用查字典理解词义的基础上,习联系句子和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方法,培养理解词语的能力,会“抓重点词句串联起来归纳段的主要内容”的方法。

1、认识“饶、屿”等10个生字。会写“蓝、赖”等13个字。能正确读写“风景美、物产丰富、五光十色”等21个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读懂课文主要内容,了解西沙群岛的美丽富饶,培养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4、摘抄课文中美语句,丰富语言积累。

2、读懂课文主要内容。

读懂课文内容,培养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1、利用互网络课件,它包括地图、全文朗读、海水、海岛、海底、海底等几个方面的内容,通过直观的网络资源,让孩子们感受到西沙群岛无穷的魅力。

2、采用以读代讲,读想结合,读悟结合、读背结合、读写结合的方式,引导生自主习,感悟语言,展开想象,交流讨论,从而体会西沙群岛的富饶与美丽。

3、抓住重点词句,感悟美丽、富饶的西沙群岛。

一、激趣导入

背诵课后描写祖国风光的谚语,多媒体出示西沙群岛地图。师提问:同们,刚才你们背诵了祖国风光的谚语,知道我们的祖国地大物博,风光丽,那么今天老师就带你们去一个奇妙的地方旅游大家想去吗? 这个地方就是——板书:《富饶的西沙群岛》

二、认读生字词,整体感知课文

1、师:我们去旅行之前准备好行李。出示生词图片,生开火车朗读,师纠正读音。

2、出示飞行地图,了解西沙地貌。

三、细读课文,分段习,感悟语言

1、师朗读第一自然段,引出出下文:它到底有多美,物产有多丰富,又是怎样的可爱呢?我们将在下面的课文中了解到。

2、第一组朗读第二自然段,生思考后回答下面问题:多媒体出示: 海水

a.用“———”找出文中描写海水显出色彩的句子。

b.为什么从海面看,海水会呈现出不同的色彩?用“---”画出,并用上“因为„„所以„„”说这句话。

c.这些色彩给我们总的印象是什么?用书上的词语回答。你还能说出那些比喻色彩鲜艳样式很多的词语?

3、第二组朗读第

三、四自然段,分角色表演理解“蠕动”“威武”等词语。出示多媒体回答问题:

海底

a.作者重点介绍了海底的什么海洋生物?它有什么特点?能用你的动作模仿出来吗?

b.你能像作者一样用美的语言把你想象中的鱼也来说给大家听听吗?用上有的„„有的„„

c. 为什么说西沙群岛的海里一是水,一是鱼?

4、第三组朗读第五自然段,回答问题.多媒体出示: 海滩 a.“西沙群岛的海龟可真多。”你同意老师的说法吗?请在课文中找出理由。 b.为什么说海滩上最有趣的要算海龟了?

5、第四组朗读第六自然段,回答问题。多媒体出示: 海岛

a.查字典说说“肥料”、“栖息”的意思。

b.你是怎样理解西沙群岛是“鸟的天下”?除了这种说法,我们还可以说西沙群岛是“鸟的( 乐园 )”。

6、全班朗读最后一段,整体感知课文找出中心句,回答问题。多媒体出示: 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朗读课文后回答:游览后西沙群岛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你发现这篇课文是围绕那一句话来写的?

7、师总结全文出示板书;

海水 五光十色

海底 珊瑚 海参 大龙虾 各种各样的鱼

海滩 贝壳 海龟

海岛 鸟的天下

四、师小节,进行情感

师:希望同们努力习,将来把我们的祖国建得更加美好!

五、布置作业:背诵你最喜欢的段落。

《富饶的西沙群岛》是一篇写景的文章。这篇精读课文通过介绍西沙群岛的地理位置和它的美丽富饶,表达了作者对西沙群岛的热爱之情。全文围绕题眼“美丽、富饶”展开,行文思路条理清晰、结构严谨,构段句群典型且多样,遣词用语精确且具体,所以这篇课文除了让生感受语言文字的美外,还应该鼓励习段落的写法。特别是描写鱼的一段,结构、句式都是孩子们写作的典范。我在预这节课时,针对三年级孩子的特点主要从两方面去思考:第一,突出 “美”字。这篇课文的一个特点是用美的语言描写了美丽的景象,是生积累语言的好素材。所以我在第

一、二课时的中也采用了多媒体,在情境美之中习语言美,并在语言环境中习了生字、新词,生对课文内容有了一定的理解和感悟。第二,突出“练”字。三年级是作文的起步阶段,针对我班生作文不具体、事情叙述不清楚等情况,结合本组课文的训练重点 “重视语言的积累”,我又了第三课时,重点是积累语段和仿课文写片段,目的是通过加强有感情的朗读和背诵指导,让生主动记忆,摘抄美词佳句,真正把积累语言落在实处,自觉养成积累语言的习惯。另外是通过创语言运用的情境,引导生把课文中的词语、句式、段落,迁移到生活中的人、事、景、物、活动中进行重组,引导生围绕一句话把内容说清楚、说具体。这是对材内容的一种拓展,是对语言习的一种发展,让生在课内到方法,让他们在离开了课堂、离开了师、离开了材,也能够自己去发展习。

点击查看更多《半截蜡烛》优秀的教学设计相关内容»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huqf.cn/articles/53393.html

热门阅读

  1. 中学语文的教学计划
  2. 公司年会部门祝福语2016最新
  3. 毕业季祝福的诗歌
  4. 最后的宽容美文摘抄
  5. 小学综合实践的活动计划
  6. 八一建军节的宣传口号
  7. 真情人生感恩故事
  8. 特色学校创建的策划方案范文
  9. 正规公司正式劳动合同范本
  10. 描写古镇清晨的句子
  11. 一片秋光从岁月飘过美文
  12. 小王子的经典语录
  13. 致三位朋友的信生活随笔
  14. 万圣节邀请信作文
  15. 企业新春贺词2019
  16. 房屋建筑学实习生工作报告
  17. 201年给白衣天使的护士节祝福语
  18. 赞美秋天景色的诗句
  19. 安徒生童话故事第:瓶颈The Bottle Neck
  20. 小学数学《动手做》教学设计
  21. 铭记师恩感谢师恩主题班会优秀教案
  22. 2016的万圣节精选经典祝福语
  23. 《行星、恒星、星系和宇宙》教学设计范文
  24. 2016学习四种形态心得体会
  25. 关于小学4年级日记400字
  26. 关于失败的哲理寓言小故事
  27. 学生暑假旅游的总结
  28. 在外国过五一作文
  29. 小学五年级《新学期新起点新打算》主题班会教案
  30. 人民陪审员学习培训心得范文
  31. 安全在我心的演讲稿
  32. 二年级下学期班主任的工作总结范文
  33. 201年母亲节简短祝福语
  34. 2018八一建军节的横幅标语
  35. 201最新社会工作专业实践报告
  36. 通用的建筑施工顶岗实习报告
  37. 2018年春节拜年视频祝福语
  38. 苏教版第三册《云房子》的教学反思范文
  39. 席慕蓉爱情诗词
  40. 初二年级家长会发言稿范文
←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