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上册《自相矛盾》教学设计

发布时间: 2025-09-13 12:19:56

六年级上册《自相矛盾》教学设计

1、学会本课十一个生字新词,认读四个字

2、正确、流利朗读课文

3、了解寓言故事内容,感悟语言包含的道理

4、演一演这则故事

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是了解寓言故事的内容

2、难点是感悟寓言包含的道理

导入:

出示:矛和盾都是古代打仗的兵器。矛,在长杆的一端装有青铜或铁制的枪头;盾,盾牌,用来防护身体、遮挡刀矛枪箭。用来比喻语言、行动或想法前后不一,互相抵触。(自相矛盾)同学们!请你根据这段话的意思用一个词语概括。今天我们来学习一则寓言故事,(板书:自相矛盾)谁知到什么是寓言?(生说,如说的不对,可以在学完这则寓言后告诉老师答案)

一、自读课文

这则寓言共有五句话,第一句话讲的是古时候有个人在叫卖矛和盾。第二、三句讲他夸口的情形,两个“不论……都”是他的话陷入了前后矛盾、不能自圆其说的尴尬境地。4、5句讲的是,当别人问他:他却哑口无言了

二、进一步理解课文

解释自相矛盾,矛和盾都是古代打仗的兵器。矛,在长杆的一段装有青铜或铁质的枪头:盾,盾牌,用来访呼声体、遮挡矛枪箭。自相矛盾,比喻语言、行动或想法前后不一,互相抵触。

三、演一演,加深记忆

四、明道理

这则寓言告诉我们:说话、办事必须实事求是,前后一致,而不能故意夸大,言过其实,否则,就会陷入“自相矛盾”的境地,通常用来相容讽喻说话、做事相互抵触,互不相容的现象。

拓展阅读

1、人版四语文下《语文园地

1.通过词语训练,提高形象地运用语言的能力。

2.通过综合性习,激发生搜集整理信息的兴趣,培养生口头表达和书面的能力。

课前准备

1.搜集关于乡村生活的图片、文字以及己独特的感受。

2.实物投影仪。

第一课时 我的发现日积月累

复习词语

1.认读词语盘点中的词语。

2.听写词语。

3.同们,在习完这组课文后,你们一定有很多新的发现,试着说一说。

我的发现

今天,我们一起来读几个句子,看你有什么发现。(屏幕显示三个句子)

1.读一读,注意加点的部分。

2.看一看,你发现了什么?(把物当作人来写)

3.组内交流。

4.换一换,将加点部分换成意思同或近的词语,再读一读,你又会发现什么?(如:第一句中“舞蹈”换成“摆动”)

5.试一试,说一个或几个这样的句子。

日积月累(屏幕出现诗句)

1.由朗读,读准字音。

2.同桌互读,体会诗意。

3.背诵诗句。回忆全诗,尝试背诵。

4.拓展延伸,搜集整理。(将你了解的描写景物的其他诗句背给大家听)

第二、三、四课时口语交际习作展示台

谈话引入

通过本组课文的习,大家在综合活动中又搜集了课外资料,一定有很多新的收获吧!这节课,我们就再次走进田园,去看看你们对田园生活的习成果吧!

口头交流展示

1.小组交流,互说互评。边说边展示己课外习的成果,如:搜集的图片、文字或己的感受、有关农村生活的人、事或故事等等。

2.代表交流,师生共评。评一评谁的收获大,感受深。

习作

1.精彩回放:

a.读一读:节课整理的好词佳句。

b.想一想:作者是怎样运用这些词句的。

c.写一写:你感受最深的内容。

d.用一用:本组课文作者抓住生活中做平凡的事物、最普通的场面来展现乡村生活的表达方法。

2.生习作:

a.师启发思路。(将己知道有关农村的故事讲给大家听;把己农村家的景象和生活描绘下来)

b.师个别指导。

c.同桌互交流。

d.推荐代表交流。

e.师生共同评议。

f.独立进行修改。

3.展示台:

己的习作展示在“习园地”中,请同们观看、评议。

反映己农村家的景象和生活文字、画面或照片。

2、小语文

一、班况分析:

本班生x人,男生x人。有几个生语文能力比较突出,但是后20%的生基础知识薄弱,阅读理解能力差,习作能力差。大部分生都觉主动进行课外阅读,因此要在广泛课外阅读的基础,做到以致用,在训练的广度和深度下功夫,提高生的阅读水平、理解能力和习作水平,力争在原有基础作进一步提高。

二、全材分析:

材按专题组织单元,共*,依次是:感受然,祖国在我心中,心灵之歌,珍爱我们的家园,初识鲁迅,轻叩诗歌的大门,人与动物,艺术的魅力。

的综合性习安排在第二组“祖国在我心中”和第组“轻叩诗歌的大门”。其中,“轻叩诗歌的大门”这个专题,采用的是任务驱动、活动贯穿始终的编排方式,包括“活动建议”和“阅读材料”两大部分。除去第组,共有课文28篇,精读课文、略读课文各14篇。这七组材,每组由“导语”“课例”“口语交际习作”“回顾拓展”四部分组成。课例包括4篇课文,精读课文两篇,略读课文两篇。精读课文后有思考练习题,略读课文前有连接语。部分课文后面安排了“资料袋”或“阅读链接”。全安排“资料袋”三次,安排“阅读链接”两次。“口语交际习作”依然作为一个独立的栏目。回顾拓展由三个栏目组成,“交流平台”“日积月累”是固定栏目,另有“展示台”“成语故事”“课外书屋”“趣味语文”穿插安排,其中,“趣味语文”“成语故事”“课外书屋”各安排了两次,“展示台”安排了一次。

要求会写120个字。要求会写的字,安排在精读课文后,以方格的形式排列。材后附生字表。为便于复习检测生字和积累词语,在每组课文之后“词语盘点”。其中,“读读写写”中的词语是精读课文里的,由会写的字组成,要求能读会写;“读读记记”中的词语,有的是精读课文里的,有的是略读课文里的,只要求认记,不要求书写。本材的注音方式与五保持一致。精读课文和略读课文中不认识的字,出现一次注一次音;同一篇课文中同一个字只在第一次出现时注音。其他部分中出现的生字不再注音。生字注音用圆括号标出,多音字随文注音,用方括号标出。为便于识字,课文中的生字注本音;一些在语言环境中要变调读出或读轻声的字,师在中要给予一定的提示。

三、全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准确把握目标

中既要注意总目标和阶段目标,又要注意阶段目标之间的衔接与过渡,使课程标准规定的目标得到全面、准确的落实。

首先要从整体把握语文习的总目标和小语文习的阶段性目标,关注生经过小阶段最后两习,能否达到课程标准对生语文能力的要求。在此基础明确期在第三段中的地位和作用,到什么程度,生掌握到什么程度,都要做到心中有数。其次,每一个专题时,要明确本专题的习内容、习重点和习目标,无论进行到哪一部分都要与单元习重点联系起来,做到“瞻前顾后”──前面过的适时总结、复习、应用,后面要用到的适时做好铺垫。

2、识字、写字

材没有安排识字,要求会写120个字,安排在精读课文中,随课堂完成。中,老师可以就难写的字、易混淆的字形作重点指导。课内要留有一定的写字时间,指导生注意笔顺,安排好字的各个部件及间架结构,把字写端正。在强调写字质量的同时,还可适当要求提高写字的速度,并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对于要写的生字、精读课文中出现的新词,要注意引导生随时抄写,及时检测。也可以就“词语盘点”中的词语,进行复习巩固。

对于书写练习,除阅读课指导写字外,主要凭借本配套的钢笔字和毛笔字写字材,进行指导和书写训练,及时纠正生在书写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同时培养生的书写兴趣和书法爱好。

随着的升高,生识字量不断增加,阅读理解能力不断提高,而且渐渐具备了在读中分析、概括,抽象、归纳的能力。阅读要注意在读懂课文的基础给方法,培养主读书、作文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继续凭借字、词、句、段、篇进行听、说、读、写的训练,提高生的语文综合能力和综合素养。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要使生受到热爱*、热爱人民的思想育;受到孝敬父母、关心他人、助人为乐的育;培养热爱科、勇于实践和创新的精神,增强保护环境的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四、整材的重、难点:

1、词句训练始终是小阶段的一个重点。在低中训练的基础,应提高训练要求,要引导觉运用查字典,联系下文和生活实际的方法准确理解词语,特别是那些含义深刻的句子。

2、朗读训练也是语文的基本功,课一定要有朗朗的读书声,课堂要多读少讲,使生有更多的时间和机会练习朗读。

3、阅读能力的培养始终是小阶段的一个重点,同时也是一个难点,要引导会读书,会思考,注意读中有悟,重视独特感受。

4、习作训练既是小阶段的重点,也是一个难点。要切实培养生写文尤其是写记叙文的能力。

5、积累语言也是一个重点。本期安排了名言警句、古诗、成语、 对联、谚语,重在引导生了解中华优秀文化和积累语言,做到熟读成诵。要充分利用好我的网站的丰富的语文资源对生进行积累运用的训练。

3、小语文

一、材简析:

有8个单元,每个单元3篇主体课文,2篇拓展阅读,1个综合活动,主体课文下2个思考题(内容/形式)主体课文侧面“小资料、我的视角、日积月累”三个栏目,综合活动包括“导语——活动过程——单元小结”三部分内容。语文习是从多角度考虑生的发展,以整体渐进的形式向前推进的。

“整体”的含义有两个:

①三个维度整体,每个环节都应体现三个维度的发展。

②听、说、读、写各种语文实践活动是综合的。单元之间体现生语文素养形成和发展的“序”,而不是知识体系或思想品德育的体系。每个单元没有明确的要点——没有单元提示、预习提示、单元知识短文等,各单元之间,不能连成一条知识点和能力点的“线”。各单元内容对集中,借“题”组合在一起,为习语文创一个情境,便于师和生借“题”发挥主动精神和创造性。

二、情分析:

在语言文字训练方面,本班生通过中、高阶段的训练,基本接受了识字、词、句的习方法,具备了一定的独立识字能力和理解、积累及运用词句的能力,但还比较薄弱。本期将根据新课标材的要求进一步加强听说读写的训练,并重视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的培养。

把认识事物的能力和语文能力的训练紧密结合起来,使生在提高语文能力的同时,提高观察思维能力和习能力。

三、目的和要求:

1、要使生了解祖国的山川景物,增强民族豪感和振兴中华的责任感;了解新中国的成立来之不易和**前辈献身**的崇高品质,了解劳动人民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为人类作出的贡献,受到热爱*、热爱人民的思想育:还要使生从一些写景状物的文章中习观察问题和分析问题的正确思想方法,陶冶爱美的情趣,培养高尚的情操。

2、复习巩固汉语拼音,从认读章节、辨析易混韵母、读准声调、轻声等方面进行较系统的复习。能读准字音、认清字形,理解字义。能辨析过的形近字、同音字、多音字。复习音序、部首查字方法和从字典中准确理解字义,并逐步提高查字典能力,达到熟练程度,养成觉运用字典的习惯。

3、过的词语大部分能在口头或书面语言中运用。能按要求把词语归类和进行正确的搭配。注意积累词语。巩固对助词、副词的认识。从感认识歇后语。进一步提高联系下文和联系生活实际理解句子的能力。掌握句子的不同表达方式,体会句子的感情色彩。从感性认识夸张的修辞方法。复习表示因果、转折、递进、假关系的简单复句。从感性认识表示选择、条件关系的复句。

4、继续练习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通过朗读表达出课文的思想感情。能背诵指定的课文。默读课文有一定的速度。在继续训练从内容到思想的基础,进一步训练阅犊有已的见解和体会课文的思想感情。能复述听过的故事。在口语交际中能准确表达己的意见,并能与别人讨论、商量。整体感受课文内容非常重要,特别重视情感的介入——感知、感受、感悟。“把阅读的时间交还给生”。让生朗读,启发他们想像。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

5、习有顺序地、比较细致地观察图画和事物。能在观察的基础,写出内容具体、语句通顺、有一定条理的记实作文和想象作文。能抓住要点缩写课文。写读书笔记。养成认真修改己作文的习惯。

四、措施:

1、认真习新课程理念,明确任务,钻研材,认真备课、课,批改作业。

2、正确处理语文与思想之间的关系,语文中渗透思想育,寓育于之中。

3、加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训练,不断开发生的智力,提高素质。

点击查看更多六年级上册《自相矛盾》教学设计相关内容»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huqf.cn/articles/62891.html

热门阅读

  1. 描写春天蝴蝶蜜蜂的古诗
  2. 神话故事《和尚与状元》
  3. 辛弃疾《沁园春·带湖新居将成》赏析
  4. 思想大解放能力大提升工作大见效的心得体会
  5. 幽默喜剧小品剧本《督导日记改编版》
  6. 《城南旧事》的教案设计
  7. 感恩父母小故事大全
  8. 正能量心灵语录
  9. 只有一个地球优秀教案教学设计
  10. 青春经不起伪装的美文摘抄
  11. 学习科学发展观对联
  12. 读给我三天光明读后感400字
  13. 春节对联大全2019
  14. 姥爷您知道吗散文
  15. 思乡思亲的诗词鉴赏
  16. 201年关于母亲节的祝福语
  17. 201年警示三月行心得体会
  18. 节约用水的学生手抄报资料
  19. 竞选一年级班长发言稿范文
  20. 《我的四季》的教学设计
  21. 电子灯饰产品的购销合同
  22. 《俗世奇人》的读后感500字
  23. 《再别康桥》优质课教案设计
  24. 让青春在白衣下焕发光彩演讲稿
  25. 一节有趣的数学课手抄报
  26. 大班阅读活动好朋友教案
  27. 38妇女节的古诗
  28. 一年级数学上册准备课3教学设计
  29. 一只苍蝇的最后生涯童话故事
  30. 传统腊八节祝福语
  31. 老屋网络优美散文
  32. 201年最新护士节祝福语集锦
  33. 《雪孩子》第2课时教学设计
  34. 课文玩出了名堂优秀教学设计
  35. 列宁的经典名言
  36. 超感动的经典语句
  37. 升旗献词国旗下演讲稿
  38. 《爱心树》教学设计范文
  39. 2016结婚红包贺词
  40. 关于画杨桃的教学设计范文
←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