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牧《赠别其一》的翻译及赏析

发布时间: 2025-08-02 17:53:09

杜牧《赠别其一》的翻译及赏析

娉娉袅袅十三余,

豆蔻梢头二月初①。

春风十里扬州路,

卷上珠帘总不如。

【诗人简介】

杜牧:(803-852), 字牧之,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宰相杜佑之孙,大和进士, 授弘文馆校书郎。后赴江西观察使幕,转淮南节度使幕,又入宣歙观察使幕。文宗朝任左补阙,转膳部、 比部员外郎。武宗时出任黄、池、睦三州 刺史。宣宗时入为司勋员外郎,史馆修撰, 又出为湖州刺史,召为考功郎中知制诰,官至中书舍人。其为诗注重文意词采,追求高绝绮丽,于晚唐浮靡诗风中自树一帜。 擅长近体,绝句尤为出色。

【注释】

①豆蔻句:喻处女,后因称十三四岁女子为豆蔻年华。

这两首诗是诗人在大和九年(835),调任*御史,离扬州赴长安是,与妓 女分别之作。

第一首着重写其美丽,赞扬她是扬州歌女中美艳第一。首句描摹少女身姿体态,妙龄丰韵;二句以花喻人,写她娇小秀美;三、四两句,以星拱月,写扬州佳丽极多,唯她独俏。手法上强此弱彼,大有“除却巫山不是云”之概。语言精萃麻利,挥洒自如,情感真挚明朗,荡然肺腑。

拓展阅读

1、《旅宿》古诗注释

旅馆无良伴,凝情自悄然。

寒灯思旧事,断雁警愁眠。

远梦归侵晓,家书到隔年。

沧江好烟月,门系钓鱼船。

在旅馆中没有好朋友作伴,自己个人凝神沉思。在寒灯下回忆旧日里的事情,听到孤雁的哀鸣惊醒难以入眠。梦见返回家乡路途遥远,到家时已经拂晓,家书到家要隔上年。苍江上片美好的烟雾与月色,门前有在小船上垂钓的人。

【词语解释】

良伴:好朋友。

寒灯:昏冷的灯火。

警:惊醒。

侵晓:破晓。

门:门前。

①良伴:好朋友。凝情:凝神沉思。自:独。悄然:忧伤的样子。这里是忧郁的意思。

②凝情:凝神沉思。

③悄然:忧伤的样子。

④寒灯:昏冷的灯火。这里指倚在寒灯下面。

⑤思旧事:思念往事。

⑥断雁:孤雁。失群之雁。此为失群孤雁的鸣叫声。

⑦警:闻雁声而惊醒。

⑧远梦归:意谓做梦做到侵晓时,才是归家之梦,家远梦亦远,恨梦归之时也甚短暂,与下句家书隔年方到,恨时间之久,相对而更增烦愁。侵晓:破晓。

⑨沧江:泛指江。

⑩好烟月:指隔年初春的美好风景。门:门前。

寒灯思旧事,断雁警愁眠。

这两句是说,诗人在远离家乡的旅舍中夜宿,对着寒灯盏,回忆往事,不觉朦胧睡去;忽然听到孤雁哀鸣,从睡梦中惊醒,无限乡愁袭上心头。“寒灯”、“断雁”状羁旅孤寂之状,使旅宿倍感凄凉。

《旅宿》的作者是晚唐诗人。此诗作于作者外放江西任职之时。诗人离家已久,客居旅馆,没有知音,家书传递也很困难,在凄清的夜晚不禁怀念起自己的家乡。于是创作了这首羁旅怀乡的诗篇。诗中抒发了自己寂寞沉郁的心情和对家乡的深切思念。全诗含蓄蕴藉,凄绝哀惋,结构谨严,意境深远。

这首诗抒发了旅况的寂寞凄凉和对家乡的深切思念。诗人在外旅宿,凄清的夜晚怀念家乡,抒发了自己沉郁的心情感受。全诗结构严谨,层次分明,意境深远,含蓄委婉。

首联起,直接破题,点明情境,羁旅思乡之情如怒涛排壑,劈空而来。可以想见,离家久远,独在异乡,没有知音,家书也要隔年才到,此时孤客对寒灯,浓厚深沉的思乡之情油然而生,能不陷入深深的忧郁之中么?“凝情自悄然”是此时此地此情此景中抒情主人公神情态度的最好写照:静对寒灯,专注幽独,黯然伤神,将诗人的思念之情写到极致。

颔联承,是首联“凝情自悄然”的具体化,诗人融情于景,寒夜孤灯陪伴孤客,思念故乡旧年往事,失群孤雁声声鸣叫,羁旅之人深愁难眠,细致地描绘出了幅寒夜孤客思乡图景。“思”字和“警”字极富炼字功夫。灯不能思,却要寒夜愁思陈年旧事,物尤如此,人何以堪!由灯人,显然用意在人不在物。“警”字也极富情味。旅人孤灯,长夜难眠,声雁叫,引孤客嫠妇愁思惊梦,归思难收。

首联与颔联极言乡关遥远,幽愁满怀。梦见自己回到家中,因路途遥远,梦醒时分天已大明,家书须隔年才能寄到旅馆,可见离家之远,表达出对家乡深沉的思念。

颈联转,用设想之词,虚实结合,想象奇特,表现出此时此地此情此景中诗人因愁思难耐、归家无望而生出的怨恨。故乡远在千里,只能梦中相见,也许是短梦,也许是长梦,但梦中醒来却已到天明。字里行间,流露出梦短情长的幽怨。而这切又都由于“家书到隔年”的实际情况。作为诗歌由写景向抒情的过渡,转句用梦境写旅宿思愁哀怨,亦虚亦实,虚中写实,以实衬虚的特点令人读来回肠荡气。

尾联合,收拢有力,却并非直抒胸意,而是以设想之词,勾勒家乡美丽的生活图景,融情于景,借景抒情,把浓烈的归思之情融入家乡优美的风景之中。沧江烟霭,云霞明灭,月色溶溶,家门外系着钓鱼船,幅优美宁静祥和的家乡风光图景。画面中虽然没有写人物,但条静静地系于家门外的钓鱼船却让人产生丰富的联想。面对这样幅家乡优美的画面,谁人不梦绕魂牵,更何况旅宿在外的诗人呢!家乡远隔千里,旅人归思难收,如此优美的家乡风光图景非但没有给诗人以慰藉,反而加深了诗人的思乡愁苦。这是用乐景反衬哀情的典型。美景幽思、怨恨乡愁、委实凄绝。除却个中人,任何人也难以深味个中情。不过,“烟月”在此实际上是借代,并非定就是“烟”,就是“月”。正所谓,文学作品的形象大于思维,此处个“烟月”可以触发不同的旅人思妇产生不同的意象联想,从而产生强大的艺术*力。

颈联与尾联看似跳出了乡愁,艳羡门外沧江鱼船的清闲自在,实是借他乡之物,更曲折地表达出诗人思乡之情。全诗层层推进,写景抒情都有独到之处。

2、甫《江畔独步寻花七绝句》原文、注释

()

稠花乱芯裹江滨(2),

行步欹危实怕春(3)。

诗酒尚堪驱使在(4),

未须料理白头人(5)。

(1)《江畔独步寻花七绝句》作于肃宗上元二年(761)。这时,甫在成都新居“浣花草堂”过着暂时安定的生活。现选中第二、五、六首,以反映作者此时的喜悦之情。

(2)稠:密。芯:花心。裹:包扎。

(3)欹:倾斜、歪。欹危:倾斜歪倒,形容老年人步履艰难,行走欲倒的危状。

(4)驱使:驱遣使用。在:此处作“得”解。

(5)料理:照料、照顾。

这首小诗,用反话写出了诗人惜春不服老的乐观积极心态。“稠花乱芯裹江滨”,点出了江滨两岸百花绽放,稠花乱芯,简直把江边都包扎起来了。“行步欹危实怕春”,作者前往观,欲醉欲痴,目不暇接、为之倾倒。这并非因年老行步欹危,实在是害怕春光太浓的缘故啊!你们不必担心,我还远没有老呢。吟诗饮酒,均堪驱使,样样不差,我虽白头,无须照料。诗人精神矍铄,摆出了副不服老的姿态。

(二)

黄师塔前江水东(1),春光懒困倚微风(2)。

桃花簇开无主(3),可爱深红爱浅红(4)?

(1)黄师塔:和尚葬处,这位僧人俗姓黄,葬于塔中,故称“黄师塔”。

(2)“春光”句:作者将“春光”拟人化,说懒困了,斜倚微风,稍事休息。春光、微风俱非实物,不可能“倚”,却偏说“倚”,这是诗人词意表达微妙之处。

(3)簇:丛。

(4)“可爱”句:这丛桃花鲜艳可爱,你是爱深红的还是浅红的呢?

这首小诗,是写诗人在大好春光中信步漫游,来至江水之东的黄师塔前。“黄师塔前江水东,春光懒困倚微风。”春阳融融,熏得人醉,懒困之中,春光倚着微风,诗人倚着黄师塔,驻足休息,尽情欣,原来前面“桃花簇开无主”,在这丛深浅不、鲜艳夺目的桃花面前,是爱深红的还是浅红的呢?多情的诗人不知所措,无法回答。这千年问,引发后人争执不休,有的说,深红的好,深红桃花脉脉多情;有的说,浅红的好,浅红桃花相映成趣。当然,也有的说,深红、浅红俱佳,各有特色,难分高低。

(三)

黄四娘家花满蹊(1),千朵万朵压枝低(2)。

留连戏蝶时时舞(3),自在娇莺恰恰啼(4)。

(1)黄四娘:无考,清浦起龙著《读心解》注为:“自是妓人,用‘戏蝶’、‘娇莺’恰合。”蹊:径、小路。

(2)“千朵”句:这句是说,成千上万朵鲜花把花枝都压弯了。

(3)留连:飞去又飞来,留恋不舍,不忍离开。

(4)自在:自由自在。恰恰:形容莺音娇啼和谐。

这首诗,描写在黄四娘家花时的情景。“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黄四娘家鲜花簇拥,几乎把路都堵住了,成千上万,朵朵绽放,把枝条都压弯了。“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彩蝶戏花留连不舍,时时飞舞,娇莺自由自在,尽情啼唱,美妙和谐。百花缤纷,春光烂漫,诗人陶醉在这迷人的景色中,细细体味,仍不免让人微微觉察到,诗人“独步”的孤寂和苦涩。

3、晁补之《惜分飞·吴作》原文、

山水光中清无暑,是我消魂处。只有多情雨,会人深意留人住。不见梅花来已暮,未见荷花又去。图画他年觑,断肠千古苕溪路。

吴是春秋时的古国,建都于吴(今苏州)。这是晁补之的离之作。

吴中山水,是天下胜境。那青山绿水相映,简直是片绿色的世界,即使是夏天,也使人感受不到丝暑气。这正是我要告的地方,真使人消魂荡魄啊。“消魂”,即魂魄离散,形容极度的悲伤或极度的欢乐。秦观《满庭芳》:“消魂当此际,香囊暗解,罗带轻分。”李清照《醉花阴》:“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都是形容极度的悲伤。那么,此处之“消魂”,是悲伤还是欢乐呢?恐怕二者兼而有之。吴中山水,令人陶醉,足以消魂;告如此美景,又令人悲伤,亦足以消魂。

山水似乎不理解人的心情,尽管竞艳争秀;只有那多情的雨水,懂得人的心意,挽留着客人。俗话说,下雨天,留客天嘛。

我来的时候,梅花开过,来得何晚。现在要去了,荷花还没开,去得多么急。来去匆匆,多么使人遗憾!词人不说我来时已春暮,我走时夏未深,而以梅花、荷花来标明季节,给人以美感。这两种花吴地都有,未见两种花,除说明来去匆匆外,还有并未得见吴地最美好的季节的意思,表现出对吴中山光水色的深深眷恋。

但是,终于要去了,那美丽的图画只好留待他年再来观了。沿着苕溪出发,使人肠断欲绝。苕溪,又名苕水,在吴兴境内,夹岸多苕花,故名。断肠,形容悲伤到极点。苕溪的风光越是美,越使人留恋,离之人就越是悲伤。从悲伤到断肠的地步,可知词人是如何不愿离去了。

4、雨霖铃寒蝉凄切柳永古诗拼音版

yǔ lín líng

hán chán qī qiē , duì cháng tíng wǎn 。

zhòu yǔ chū xiē , dū mén zhàng yǐn wú xù , fāng liú liàn chǔ , lán zhōu cuī fā 。

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方留恋处,兰舟催发。

zhí shǒu xiāng kàn lèi yǎn , jìng wú yǔ níng yē 。

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

niàn qù qù , qiān lǐ yān bō , mù ǎi chén chén chǔ tiān kuò 。

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duō qíng zì gǔ shāng lí bié , gēng nà kān , lěng luò qīng qiū jié 。

多情自古伤离,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jīn xiāo jiǔ xǐng hé chǔ ?

今宵酒醒何处?

yáng liǔ àn , xiǎo fēng cán yuè 。

杨柳岸,晓风残月。

cǐ qù jīng nián , yīng shì liáng chén hǎo jǐng xū shè 。

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

biàn zòng yǒu qiān zhǒng fēng qíng , dài yǔ hé rén shuō !

便纵有千种风情,待与何人说!

秋后的蝉叫得是那样地凄凉而急促,面对着长亭,正是傍晚时分,阵急雨刚停住。在京都城外设帐饯,却没有畅饮的心绪,正在依依不舍的时候,船上的人已催着出发。握着手互相瞧着,满眼泪花,直到最后也无言相对,千言万语都噎在喉间说不出来。想到这回去南方,这程又程,千里迢迢,片烟波,那夜雾沉沉的楚地天空竟是望无边。

自古以来多情的人最伤心的是离,更何况又逢这萧瑟冷落的秋季,这离愁哪能经受得了!谁知我今夜酒醒时身在何处?怕是只有杨柳岸边,面对凄厉的晨风和黎明的残月了。这去长年相,相爱的人不在起,我料想即使遇到好天气、好风景,也如同虚设。即使有满腹的情意,又能和谁同欣呢?

《雨霖铃·寒蝉凄切》是宋代词人柳永的作品。此词上片细腻刻画了情人离的场景,抒发离情绪;下片着重摹写想象中后的凄楚情状。全词遣词造句不着痕迹,绘景直白自然,场面栩栩如生,起承转合优雅从容,情景交融,蕴藉深沉,将情人惜时的真情实感表达得缠绵悱恻,凄婉动人,堪称抒写情的千古名篇,也是柳词和婉约词的代表作。

点击查看更多杜牧《赠别其一》的翻译及赏析相关内容»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huqf.cn/articles/47393.html

热门阅读

  1. 傻狗温迪克的读后感
  2. 拜年小学生优秀作文
  3. 有关中秋咏月的诗句
  4. 2015母亲节祝福短信精选
  5. 春天的诗句 古诗小学
  6. 我真的想你了美文
  7. 安徒生童话故事第:《鬼火进城了》中英文版本
  8. 公主童话故事《会猜谜语的公主》
  9. 教师节祝福语汉英版
  10. 达尔文的发明小故事
  11. 描写山水诗句
  12. 2016年给远方的她简短圣诞祝福语大全
  13. 3月12日植树节标语
  14. 带上心生活美文摘抄
  15. 老师您好我眼中的好老师作文1500字
←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