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实秋《雅舍谈吃》散文集:《龙须菜》

发布时间: 2025-09-05 15:25:25

梁实秋《雅舍谈吃》散文集:《龙须菜》

引导语:龙须菜是中国山东地区提取琼胶的原料之一,因嫩茎形似龙须而得名,有素菜之珍的美誉。下面是梁实秋《雅舍谈吃》中的《龙须菜》原文,欢迎大家阅读学习。

我小时候没吃过龙须菜,稍长吃过外国罐头装的龙须菜,遂以为龙须菜全是舶来品。但是《本草纲目》明明地记载着:“龙须菜,生东南海边石上。丛生无枝,叶状如柳根须,长者尺余,白色,以醋浸食之,和肉蒸食亦佳。”现在则龙须菜几乎到处皆有,粗长茎白者,嫩绿细芽者,无不俱备,好像不仅在东南海滨始有生产。

最早吃到龙须菜是在西餐中,后来在中餐的席面上也看到龙须菜配鲍鱼片,算是一道相当出色的冷盘双拼。都是罐头货。 在上海初次尝到火腿丝炒新鲜龙须菜,嫩嫩的细细的绿绿的龙须菜配上红红的火腿丝,色彩鲜明,其味奇佳。这种新鲜的嫩绿龙须,和罐头龙须不同,不但颜色不同,味亦不同,而且稍加剔除就没有嚼不动的纤维。

罐头龙须至少有三分之一的部分纤维太多,但是罐头龙须有一特殊吃法,甚为佳妙。北平的东兴楼、致美斋都有“糟鸭泥烩龙须”一道名菜。糟鸭片是很好的冷荤一道,糟鸭之头头脑脑的零碎肉正好加以利用,切碎之后再细剁成泥,用以烩切成段的龙须菜,两种美味的混合乃成异味。

每天吃饭时看几章梁实秋的《雅舍谈吃》,真是汇聚天下之美食啊!

我为什么选在吃饭时看呢?就是因为这书中描写真的是太诱人了!如果不在吃饱饭的状态下读,真的会引得肚子惊雷滚滚……这本书,真的特下饭!

第一次读梁实秋先生的文章,之前看到评论说,很多文学大家对于现代散文写作中首推一指的就是梁实秋的散文,不过我也没去看什么正经散文,单单就是对这个美食有些浓烈的兴趣。

不似之前读过的汪曾祺先生的《人间滋味》,梁实秋这些美食散文,都是娓娓道来,像是与你同坐一桌共品美食,然后探讨着这些美食哪里的最好吃,应该怎样做。我喜欢吃美食,也特别喜欢做美食,研究美食。

开篇第一美食从西施舌讲起,之后讲火腿,讲醋溜鱼,烤羊肉,烧鸭,狮子头,汤包,锅*,芙蓉鸡片,佛跳墙,鱼翅,莲藕,鲍鱼,腊肉……等等,太多美食,我列举出来的都是我想吃……他真的是一个行家,从小耳濡目染,穿梭于美食间,特别是对于老北京城中各种美食的罗列,从缘起到做法,细细道来。

对于这本书总有种相见恨晚的感觉,如果能早些看这书,之前在金华买的火腿就不会丢弃在冰箱中白白浪费掉,现在想来,真的是罪过。

一直觉得做饭算是家学,子女对于厨艺的造诣多是传承自父母,还好在这方面,我家家学还算渊源……

记得小时候我家中有人送了一大包笋干,那种棕色,皱皱巴巴一块一块的,我不知何物,故问我爸,他回答说,牛肉干,我一听牛肉干啊!立刻马上抓起一块放进嘴里,当时要被咸哭了……上面附着了好多粗盐巴……但是那次我爸把笋干做的相当好吃……久久回味。

我爸最拿手的是麻辣豆腐,我也是从小吃到大,近两年吃的少了,毕竟我和我爸都是肉食性的,放假在家,都是荤菜,炖鱼,炖排骨,红烧肉……

就在去年寒假一天早上我爸把我叫醒,没起床就给我端进来一碗肉!他炖猪蹄时卤的一大块肉,然后给我切成薄片拿过来,嗯,我爸就是这么的宠我!

我妈做饭也是相当好吃的,特别是包的饺子,青椒猪肉,黄瓜猪肉,香菜猪肉……还有三鲜的,特别是我妈用扇贝肉包的三鲜饺子……还有每年初春是她都去山上摘野菜,包野菜包子,还会采摘下嫩嫩的香椿,焯水,放在冰箱中冷藏,等我回家做香椿鸡蛋……

当然,做饭也是看天赋的,有天我姐给我打电话说,我今天自己煮了面条,是我所吃过的最难吃的面条,实在吃不下,我给倒掉了……

拓展阅读

1、小学中节作

在这一天里,我妈妈整了很多的。看着我都想了,后面我的亲姐姐来到了我的家,我们大家准备个团圆饭。大家有的忙有的玩,我在和我妹妹在卧室里快点的玩着电脑。

每年农历八月十五日,是我国传统的中佳节。这时是一年季的中期,所以被称为中。早在唐时中就正式成为节日是中国仅次于春节的第二大传统节日,至今已有千余年历史。2008年,中节与清明节、端午节成为国*定节假日。

节有许多别称:因为它的节期在八月十五,所以称为八月节、八月半;又因八月十五的月亮要比其他几个月的满月更圆、更亮,中节的主要活动都是以月为内容的,所以又叫做月夕、节、仲节、八月会、追月节、玩月节、拜月节等等。中节这一天的月亮格外晶亮、圆润,被人们看成是合家团圆的象征,因此,又被人们叫做团圆节。

2、小学中节作

节是我最喜欢的节日之一。中节的晚上,家家户户都要团聚在一起,边赏月,边月饼。今天就是我喜爱的中节。

一大早我就起床了,节日里,可不能睡懒觉呀!刚走进客厅,我就闻到了一股浓浓的月饼香味,原来妈妈已经为我准备了是我喜欢的牛肉味月饼!闻着香味,我垂涎三尺,恨不得一口就把整个月饼**。

完早餐,我们一家就出发去外婆家了。我正回味着月饼的味道,不知不觉,就到外婆家了。我和姐姐刚进院子,小黑狗就迎了上来,围着我团团转,朝我摇尾巴,似乎在欢迎我回来和它团聚呢!一进屋我闻到了一股熟悉的味道,原来是外婆烧了我爱的椒盐鸡翅。我迫不及待地拿起一个鸡翅,就津津有味地啃了起来。完鸡翅,我望了望旁边眼巴巴小黑狗,把骨头扔向空中,小黑狗一下子窜上去就接住了!“狗狗,祝你也中节快乐喔!”

晚上,我们全家搬出凳子、椅子,在外婆家的天井里聊天,赏月。我期待了一整天的月亮,终于悄悄地爬上了树梢,圆圆地、亮亮地挂在了天空中。中的月亮,原来比我想象中的更大更圆!

这样一个团聚的日子,让我的心里感到特别地温暖!我要和今天说再见了,但我迎来的会是更美好的明天。

3、《·谦让》原阅读 主旨理解 赏析 读后感

谦让仿佛是一种美德,若想在眼前的际生活里寻一个具体的例证,却不容易。类似谦让的事情近来似很难得发生一次。就我个人的经验说,在一般宴会里,客人入席之际,我们最容易看见类似谦让的事情。

一群客人挤在客厅里,谁也不肯先坐,谁也不肯坐首座,好像“常常登上座,渐渐入祠堂”的道理是人人所不能忘的。于是你推我让,人声鼎沸。辈分小的,官职低的,垂着手远远立在屋角,听候调遣。自以为有占首座或次座资格的人,无不攘臂而前,拉拉扯扯,不肯放过他们表现谦让的美德的机会。有的说:“我们叙齿,你年长!”有的说:“我常来,你是稀客!”有的说:“今天非你上座不可!”事固然是为让座,但是当时的声浪和唾沫星子却都表示像在争座。主人腆着一张笑脸,偶然插一两句嘴,作鹭鸶笑。这场纷扰,要直到大家的兴致均已低落,该说的话差不多都已说完,然后急转直下,突然平息,本就该坐上座的人便去就了上座,并无苦恼之相,而往往是显着踌躇满志顾盼自雄的样子。

我每次遇到这样谦让的场合,便首先想起聊斋上的一个故事:一伙人在热烈的让座,有一位扯着另一位的袖子,硬往上拉,被拉的人硬往后躲,双方势均力敌,突然间拉着袖子的手一松,被拉的那只胳臂猛然向后一缩,胳臂肘尖正撞在后面站着的一位驼背朋友的两只特别凸出的大门牙上,喀吱一声,双牙落地!我每忆起这个乐极生悲的故事,为明哲保身起见,在让座时我总躲得远远的。等风波过后,剩下的位置是我的,首座也可以,坐上去并不头晕,末座亦无妨,我也并不因此少一嘴。我不谦让。

考让座之风之所以如此地盛行,其故有二。第一,让来让去,每人总有一个位置,所以一面谦让,一面稳有把握。假如主人宣布,位置只有十二个,客人却有十四位,那便没有让座之事了。第二,所让者是个虚荣,本来无关宏旨,凡是半径都是一般长,所以坐在任何位置(假如是圆桌)都可以享受同样的利益。假如明规定,凡坐过首席若干次者,在铨叙上特别有利,我想让座的事情也就少了。我从不曾看见,在长途公共汽车车站售票的地方,如果没有木制的长栅栏,而还能够保留一点谦让之风!因此我发现了一般人处世的一条道理,那便是:可以无需让的时候,则无妨谦让一番,于人无利,于已无损;在该让的时候,则不谦让,以免损己;在应该不让的时候,则必定谦让,于已有利,于人无损。

小时候读到孔融让梨的故事,觉得在难能可贵,自愧弗如。一只梨的大小,虽然是微屑不足道,但对于一个四五岁的孩子,其重要或者并不下于一个*之心理盘算简、荐、委,有人猜想,孔融那几天也许肚皮不好,怕生冷,乐得谦让一番。我不敢这样妄加揣测。不过我们要承认,利之所在,可以使人忘形,谦让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孔融让梨的故事,发扬光大起来,确有教育价值,可惜并未发生多少际的效果:今之孔融,并不多见。

谦让做为一种仪式,并不是坏事,像*教会选任主教时所举行的仪式就满有趣。就职的主教照例地当众谦逊三回,口说“noloepis-copari”,意即“我不要当主教”,然后照例地敦促三回终于勉为其难了。我觉得这样的仪式比宣誓就职之后再打通电声明固辞不获要好得多。谦让的仪式行久了之后,也许对于人心有潜移默化之功,使人在争权夺利奋不顾身之际,不知不觉地也举行起谦让的仪式。可惜我们人类的明史尚短,潜移默化尚未能奏大效,露出原始人的狰狞面目的时候要比雍雍穆穆的举行谦让仪式的时候多些。我每次从公共汽车售票处杀进杀出,心里就想先王以礼治天下,在有理。

〔注〕北洋军阀和国民*统治时期的官官阶分特任、简任、荐任、委任四级,分别由总统(或国民***)或各主管部门长官任命。

五四以后,在现代发展的历史长河中,有些作家的创作幽默诙谐,别具一格,就是其中成就卓著的一位。他最早向我国读者翻译和介绍了“幽默”(Humour的音译)这个外来语,后来也写过一些幽默小品。他常常独具慧眼,扣住某些具体的场景,抽丝剥茧,剖析入微,尤其致力于刻画某些人微妙而矛盾的心态。《谦让》就是这方面的一篇代表作。

在赴宴时你推我让,谁也不肯坐首席和上座,这种情形可说是向来如此,易地皆然,谁也不足为怪,但一经中予以曝光,录下那些看似煞有介事、为虚情假意的话语:“我们叙齿,你年长!”“我常来,你是稀客!”就不禁哑然失笑,觉得颇为滑稽了。当然,如果到此为止,作者只不过画了一幅含有讽刺意味的漫画,那些赴宴者的形态动作虽已跃然纸上,但其内心世界的秘密尚有待高手予以揭示,《谦让》一的可贵之处正在于它趁热打铁,剖析了“让座”之风盛行的两大原因:一是“让来让去,每人总有一个位置”;二是“所让者是个虚荣,本来无关宏旨”。这就显得洞幽烛隐,触及问题的质了。

的许多往往扣住一点,不断生发开去,显得很有波澜,没有一览无余的弊病,《谦让》也是如此。在对“让座”之风作了由表及里的剖析以后,作者仍不满足,忽然宕开一笔,围绕“让”字对某些人的处世哲学作了深刻的概括:无需让的时候无妨谦让,该让的时候则不谦让,应该不让的时候则必定谦让。何以会出现这种种不同的情况?作者点明是私心在作怪。没有疑问,作者如此行,正表明他目光四射,关心时弊,所见所思已经远远不限于饭一端了。

什么是幽默?幽默际上是一种“内庄外谐”的审美范畴。倘若“内外皆庄”,那只能是严肃的正剧;如果“内外皆谐”,又只能是闹剧——流于油嘴滑舌的取笑之类。读的《谦让》,人人都会为它的“外谐”表现而发笑,但笑过之后,又觉得章骨子里相当严肃(内庄),不用说,这是符合幽默学“内庄外谐”的审美情趣的。

4、小学中节作

节的月亮是一年中最圆最亮的时候,可是很遗憾,今年的中节是雨天,我们都没的看。

不过我们家过得很热闹,叔叔阿姨在我们家晚饭。爸爸妈妈准备了一桌,我们开开心心地完饭,我拿出月饼,对大家说:“今天我们来猜谜语和脑筋急转弯,谁赢了就奖励给谁月饼。”大家都说好的。首先是我出题:“两棵小树十个杈,不长叶子不开花,能写会算还会画,天天干活不说话。”大家还在犹豫的时候,叔叔猜是小手,哦猜对了,我奖励给他一个月饼。妈妈出题了:“有一种乐器,看不到摸不着,但是可以听得到,是什么呢?”“我知道,是唱歌,你看不到听不着,但是你一唱歌就能听得到,钻石城堡里有的。”哦,我也得到一个月饼。妈妈又出题了:“有一个三胞胎,他们都只有一只左手,为什么?”呵呵这个我又知道,我说因为他们都还有一只右手,这下我又得到一个月饼了。我连忙出题:“有一种油不能燃烧,它不是柴油,不是汽油,不是煤油,它是什么油呢?”叔叔想了又想,猜不出。妈妈提示晚上我们都过的。叔叔抢答到:“是酱油。”呵呵对了……

猜了很久,爸爸还在收拾厨房,我看了看月饼剩下的不多了,连忙给爸爸留一个,呵呵爸爸很辛苦的!

这个中节虽然没有月亮可以看,但是我们家一样过的很开心!祝天下所有的好人中节快乐!

5、小学中节作

今年中未至,同学们早已纷纷献上祝福,看着这些个性张扬的祝语,我早已笑得合不拢嘴,迫不及待地迎接中节热闹的氛围。

在这欢声笑语的金十月,庄严的国庆阅兵刚过不久,中佳节也向全国人民走来。

节当天,享受着美味的晚餐,不觉已经天黑了。潮汕各地有中拜月的习俗,晚上妇女们便在院子里,阳台上设案当空祷拜。银烛高烧,香烟缭绕,桌上还摆满佳果和饼食作为祭品。当然,我们这也不例外,皓月初升,我们家也开始忙着搬弄桌子、供品——拜“月娘”去喽!

空明月悬,光彩露沾湿”,那亘古如一的中月高高地挂在晴朗的.夜空,给人无限遐想的空间:嫦娥为什么要奔月呢?是因为自己的一份私心?还是要躲避猪八戒?抑或是月亮上有廉价的化妆品?或许去追寻心灵深处那一份宁静?于是,古老的神话很快便被注入新的生命,广为流传了。

“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眺望着那轮明月,眼前浮现出苏轼的背影,……我捧起一杯热茶,独自一人站在阳台上,看着万家灯火在闪烁,享受着这宁静的夜,慢慢的,我已沉沉欲醉,与中月相伴。此时,不远处传来了《一壶好茶一壶月》的歌声,这不正是我现在所处的情形么?我开始和着它的旋律,慢慢哼唱了起来,多么令人享受的夜啊!

远方飘来了几盏星火——是孔明灯!孔明灯是寄托着人们美好的心愿,也寄托着对亲朋好友最真挚的祝福,我也赶紧对着它许了个愿:希望老友们能够顺利考上理想大学,家长们赚多点钱,祖国更加繁荣富强!

在缤纷的焰火中,随着时光的流逝,人生迎来第18个中节,回眸往事,历史已经过去,生命还在继续,辉煌已经消逝,未来就在手中……

夜深了,且去睡吧。月光透过窗户,在床头洒出两三道斑驳的亮点。望望窗外又有三两盏孔明灯飘过。这时,月更圆了!

点击查看更多梁实秋《雅舍谈吃》散文集:《龙须菜》相关内容»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huqf.cn/articles/61907.html

热门阅读

  1. 关于感恩老师的精选作文00字
  2. 小学五年级下册《打电话》教案设计
  3. 《保姆狗的阴谋》读后感范文350字
  4. 《忘本之蝉》剧本台词
  5. 学校学期教研工作总结
  6. 《童趣》两课时教案设计
  7. 王安石写的诗有哪些
  8. 乡中心校代课教师综合考核计划
  9. 春节相关对联集锦
  10. 清明节经典诗词
  11. 合作协议书的范本
  12. 咏雪的诗词名句
  13. 青溪王维诗词
  14. 梦想高中生每日演讲稿
  15. 中秋节的诗词十八首
  16. 用如此而已造句
  17. 国庆节见闻初中作文400字
  18. 2016年经典的中考祝福语精选
  19. 悲伤凄凉的句子
  20. 践行中国梦我也在行动作文3000字左右
  21. 《责任胜于能力》员工心得体会
  22. 肉体的解释及造句
  23. 201经典的爱情语录
  24. 我的名字叫豆豆读后感范文
  25. 迎新年的诗歌全集
  26. 家有糊涂虫亲情随笔
  27. 夸夸我的同学小学作文
  28. 201给上级的新春祝福短信
  29. 《王的孤独》读后感
  30. 竹林里的凤凰歇后语
  31. 拜年小学三年级优秀作文
  32. 关于唯美的句子精选
  33. 学习纪念长征胜利80周年精神心得体会
  34. 适合儿童朗诵的诗歌
  35. 描写梅花的诗句合集
  36. 格林童话:寿命
  37. 关于春节的古诗欣赏
  38. 工业园企业对联
  39. 课文再见了亲人教学设计
  40. 三方合作协议合同范本
←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