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记承天寺夜游》

发布时间: 2025-09-05 15:25:25

教学设计《记承天寺夜游》

一、导入

古往今来,月亮始终受到文人的青睐,一缕月光,勾起了文人对亲人的思念;一缕月光,更勾起了文人的伤感与寂寞。宋朝大文学家苏轼在《水调歌头》中写到: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篇苏轼的颂月佳作《记承天寺夜游》。

二、自主学习,疏通文意

1.听课文录音,记下疑难字词的拼音并划分好节奏。

2.生自读课文两至三遍,争取读准字音,读清节奏。

3.抽查一位学生朗读全文,纠正错误的字音与节奏。

4.学生边读边译,记下不懂的词句,以备讨论。

5.全班同学开始质疑问难。

明确:

欣然起行:高兴的样子。 ( “欣欣然张开了眼” 朱自清《春》 )

盖竹柏影也:原来。 (“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蒲松龄《狼》)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只是。(“但闻屏障中抚尺一下”林嗣怀《口技》 )

6.听课文录音,模仿读课文两遍。

7.经过刚才的练习,请同学们来读一读自己认为写得很好的句子。

三、研读赏析,体会作者心境

1.试着概括作者夜游的过程。

可概括为:欲睡→起行→寻友→散步→赏景→抒怀。

2.作者在文章结句将前文叙事写景的内容收拢到一个“闲”字上,同学们在作者夜游的过程中能随处感受到这个“闲”字吗?

明确:

①被贬而闲,闲而早眠——元丰六年正是作者贬居黄州四年之际,作者当时孤寂困苦。

②闲而喜月——月色的亲密探访,立即唤起了作者的闲情雅兴。

③闲而寻友——无与为乐,闲愁最苦。

④闲而赏月

⑤闲而抒怀

3.品读“庭下如积水空明……盖竹柏影也”,请想象这是一幅怎样的画面?

4.比较下列句子的表达效果有何不同。

①庭下如积水空明。

庭下积水空明。

②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竹柏影子如水中藻、荇交横。

5.思考:“闲人”是什么意思?

明确:清闲的人有闲情逸致的人

6.思考:课文表现的是一种怎样的心境?

明确:乐观豁达。

拓展阅读

1、《

目 标

1、诵读:熟读成诵,读出文章韵味。

2、积累:掌握文中重点字词句的含义。

3、感悟:感受作者的特殊心境,领悟作者的人生态度。

重 点

难 点

感受作者的特殊心境,领悟作者的人生态度。

习 过 程

一、预习导

1、查找工具书,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解衣欲睡 ( ) 欣然起行 ( ) 竹柏( )

怀民亦未寝( ) 水中藻荇交横( ) 遂至( )

2、多音字积累:

解 ( )

3、借助有关资料,解释加点的文言词:

(1)欣然起行( ) (2)念无与为乐( )

(3)遂至( ) (4)怀民亦未寝( )( )

(5)相与步于中庭( )( )

(6)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 )

(7)庭下如积水空明( ) (8)盖竹柏影也( )

4、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本文选自________,作者________,字________,号________,________(朝代)

________家、________家,与父________、弟________合称“三苏”,三人同为________

之列。苏轼死后谥号________。

5、查阅相关资料,了解这篇文章创作的背景。

6、熟读背诵课文。

二、习研讨

(一)生交流收集的有关柳宗元的资料,了解文章的协作背景。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放声朗读。

要求:读准字音,读出停顿,读出节奏。

提示:(1)念/无与为乐者,遂/至/寻张怀民。

(2)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3)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2、听读录音或师示范朗读。

要求:听准读音,听出停顿和节奏,听懂作者的感情。

3、生有感情地齐读课文。

(三)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每一段内容

第一段:事,交代

第二段:写景,描写

第三段:抒情,抒发

(四)生结合注释,译读全文(要求:掌握文中重点字词的含义)

(五)、小组合作探究

(1)苏轼为何要?为何寻张怀民?

(2)文中哪句是写月色的?作者眼中的月色是怎样的月色?

(3)如何理解“何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4)这篇短文含蓄地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心情?你认为那些语句与“闲”字有关?

(六)总结全文

1.中心思想:

2.写作特色:

三、巩固延伸

(一)复习所讲内容,背熟课文

(二)结合已有知识,完成下列各题。

1.填空:

⑴文章描绘了苏轼在里见到的 ,表现了作者

的心境,也抒发了自己 的苦闷心情。

⑵描写优美景的句子是“ ”

此句描写的对象是 , 是指“竹柏影”,这句使用的修

辞手法是 ,作用是:

(3)“月色入户”意思是 ,这句话运用了

的修辞手法。

(4)文中表现兴奋和喜悦的句子是 ,它与“ ”

一句相照应,显得一起一伏,一活跃,一沉闷。

(5)文中表达作者感情的句子是⑴ ;

2.翻译下列句子:

(1)庭下如积水空明

(2)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枸影也。

(3)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3.下面对加点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念无与为乐者(思念) B.遂至(于是,就)

C.怀民亦未寝(睡觉) D.相与步于中庭(共同,一起)

4.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本文写在作者贬职期间,作者在文中表达的感情与柳宗元《小石潭》中的一致。

B.文中“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等句都与“闲”字相关。

C.苏轼此时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这是一个有名无实的官,所以他自称闲人。

D.本文写景较为简洁,用素描的笔法,写月色,写景物,给人清静雅致的感觉。

5、“寻张怀民”一句中的“寻”字用得好,你认为好在哪里?

6、文章“”的要素是:

时间: 地点:

人物: 事件:

7、本文的构思角度是( )(3分)

A、托物言志 B、即景生情 C、类比象征 D、以物喻人

2、三年级上册秋的雨

1、认识“钥、匙”等8个生字,会写“扇、邮”等12个生字。正确读写“清凉、留意”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对秋雨的喜爱和赞美之情。积累好词佳句,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感受秋的美好,激发对大自然的热爱。

一、读中作画,整体感知

1、谜语导入:千条线,万条线,落到水里看不见。(猜一物)

2、(多媒体播放:秋的雨景)说说:这是哪个季节的雨?你们喜欢吗?请你说一说喜欢它的理由。

3、不同季节的雨,有不同的特色,秋的雨具有哪些特色呢?让我们一起去感受《秋的雨》。(齐读课题)

4、请同们借助拼音,选择自己习惯的方式自由阅读课文,要求把字音读准确,句子读通顺,遇到难懂的词句多读几遍。

5、检查阅读效果。

(1)同桌互读、互纠。

(2)指名逐段朗读课文,随机正音,认识、书写生字词。(读得好的奖励水果、果树卡片)

(2)师生交流读后感受。

6、小组合作探究:这 篇文章是从哪几方面描写秋 的雨?

(1)小组成员独立默读课文,画出每个自然段的中心句。

(2)小组交流讨论,阐述理由。

(3)小组代表汇报交流。

(4)朗读、体会。

7、秋的景色真美,景物真多,请同们再仔细读课文,根据文中的描写,试着用彩笔画一画你心中的“秋景图”。

8、谁愿意把你的“秋景图”画在黑板上,让大家共同分享。

生边板演边解说,师生共同品评。)

意图:此环节,借助猜谜语、音像,唤起生的阅读期待,运用自己的习方式对文本进行个性化解读,读中感悟,读中作画,整体感知文本,把握文本内涵。

二、潜心品读,赏景悟情

1、抓“钥匙”,赏秋雨。

(1)秋雨是怎样来的呢?请同们齐读第一自然段。

(2)钥匙,是一件常用的东西,它有什么作用?

(3)你从文中那些语句体会到“秋像一把钥匙”?(引导生抓住“轻轻地、趁你没留意”等词语体会秋到来的轻盈、温馨。)

(4)谁能带着这种感受读好这段话?

意图:此环节,通过联系生活经验,拉近了文本与生之间的距离,让生在读中理解、感悟秋雨的神奇。

2、抓“五彩缤纷”,品秋色。

(1)秋雨,就像一把神奇的钥匙,打开了秋的大门,它给大地带来了什么变化呢?(多媒体展示:秋的美丽景色)请同们带着这美好的感受默读第二自然段,用自己喜欢的符号画出表示颜色的词语(黄色、红色、金黄色、橙红色、紫红、淡黄、雪白)。

(2)还有其他颜色吗?你从哪里看出来了?

(3)秋雨中,大地上有这样数也数不清的颜色,文中用哪个词来形容?我们也可以用哪个词来形容?

(4)请你回忆生活中看到的“五彩缤纷”的现象,用“五彩缤纷”说一句话。

(5)秋的雨把五彩缤纷的颜色送给了谁?请同们细读文本,找 出自己喜欢的句子,反复诵读,仔细体会。

(6)指导生品读描写“五彩缤纷”的相关句子。

(7)秋的雨还会把五彩缤纷的颜色送给谁呢?请你根据课文内容或者课前赏秋色的经验,运用文中的句式“它把给了,像,。”仿写句子,描绘自己心中的秋色。

意图:本环节紧紧抓住“五彩缤纷”这个关键词语,激活生的经验世界,充分想象,充分朗读,读思结合,读中感悟,生的情感得到有效的激发,思维、表达能力得到有效的训练。

3、抓“气味”,展秋收。

(1)指名读第三自然段,其他同边听边想象:你闻到了哪些好闻的气味?

(2)你还能闻到哪些香味呢?请你把喜欢的香味的果子贴到板画上的相应的果树上。

(3)好美的一幅雨中丰收图啊!这么多的果树香味散发着诱人的气味,难怪小朋友们被那香味迷住了,让我们把这份丰收的喜悦读出来吧!

意图:本环节引导生大胆想象,自己动手,贴出雨中丰收图,感受秋的丰收喜悦,得开心、轻松、有趣。

4、抓“小喇叭”,悟秋趣。

①俗语说:“一场秋雨一场寒。”冬快要到了,动植物做了哪些准备呢?请同们自由读第四自然段,想想:秋雨吹起了小喇叭,她会对动植物说些什么呢?

③同桌互相讨论秋雨姑娘与动植物的对话内容。

生自由组合,表演动植物与秋雨姑娘的对话情景。

⑤指定小组表演,师生品评。

意图:本环节引导生放飞想象,并根据自己的独特体验,自由组合,表演对话内容,既体现了个性化的阅读特点,又加深文本内容的理解,使生分享了阅读乐趣。

三、回读全文,赞美秋

1、回读全文,说说:这真是一个的秋啊!

2、指名回答,板书答案。(预答案如下:五彩缤纷、丰收、美丽……)

3、这真是一个美丽、丰收、欢乐的秋,同们,让我们一起朗读最后一个自然段,表达我们内心对秋的诚挚谢意吧!

(师生配乐激情诵读)

意图:这一环节紧贴文本语言,紧扣文本主旨,以“这真是一个的秋啊!”引导生回读全文,探究感悟,激起生喜爱秋,赞美秋的激情,实现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和谐统一。

四、拓展延伸,歌唱秋

是美丽、迷人的,让我们沿着秋的足迹,以自己的方式去寻找秋,感受秋,歌唱秋

1、喜欢诵读的,找些赞美秋的诗文进行诵读。

2、喜欢写诗的,试着写一首赞美秋的小诗。

3、喜欢画画的,用你七彩的画笔画出秋的一处景物。

4、喜欢音乐的,编一个舞蹈表现秋的美。

3、三年级上册秋的雨

习目标】

1、会认8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正确读写“清凉、留意、扇子、炎热、邮票、凉爽、柿子、仙子、菠萝、气味、香甜、粮食、加紧、油亮亮、杨树、丰收”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对秋的喜爱和赞美之情,背诵自己喜爱的部分。

3、读懂课文内容,感受秋的美好。

4、积累好词佳句。

使生通过课文生动的描写,体会秋的美好,感受课文的语言美。

帮助生理解课文中被艺术化了的语言是中的一个难点。

多媒体课件。

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创情境,揭题激趣

1、(板书:秋)生交流看到这个词语的所思所想,调动生的生活体验,增加对秋的感性认识。

2、(板书:雨)联系生活中的雨,交流描写雨的词语。

3、(板书:的)通过语言描述和课件演示,创秋雨中的情境,揭示课题,激发生的阅读兴趣。

二、初步阅读,整体感知

1、独立朗读:画出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同桌互读:互相听,互相纠正,共同练读难读的句子。

3、展示朗读:带领同们齐读自己开始读起来有困难,后来终于读好的句子。

4、指名轮读:随机在句末指名接读,高度集中生的有意注意,检验初读效果。

5、整体感知:读了几遍课文后,你们知道了吗?秋的雨它是什么样的呀?

三、逐步深入,把握重点

1、引导找出描写“秋的雨”的句子。

2、自由朗读,读出自己对秋雨的感情。

3、创漫步秋雨中的情境,赏读第一自然段。

4、“……把秋的大门打开了。”引导质疑:这时你最想了解最想知道的是什么?

5、梳理问题,跟随秋的雨走进秋的世界。

四、品读感悟,理解体验

1、看看秋雨的色彩:

⑴自由读第二自然段,欣赏秋雨的色彩。

⑵交流看到的景色。

⑶把你觉得有趣的句子多读几遍,再读给小组内的同听,并交流自己的阅读体会。

⑷全班同交流自己感兴趣的句子,感情朗读,品味积累。

⑸画出描写颜色的词语,读懂“五彩缤纷”的意思,引导生领悟联系下文理解词语的习方法。积累表示颜色多的词语。

⑹引读全段,欣赏五彩缤纷的`秋色。

⑺帮助生理清顺序,根据提示背诵第二自然段。

2、闻闻秋雨的气味:

⑴自由读第三自然段,闻闻秋雨的气味。

⑵交流闻到的香味,指导朗读。随机指导书写“菠萝”,“梨”以及“柿、杨”这两个带有木字旁的字。

⑶想象秋的雨里还藏着哪些水果的气味,联系生活体验,理解“小朋友的脚,常常被那香味勾住。”

⑷感情朗读第三自然段。

五、小结收获,作业

1、这节课下课后,你准备做点什么?师归纳总结生意见,提出建议,引导生自由合理选择作业内容。

2、激发同们搜集有关动植物过冬情况资料的兴趣,为下节课的习做好准备。

第二课时

一、复习回顾,交流作业

1、交流自选作业,展示习成果。

2、听写词语。

二、结合课外资料,阅读第四自然段

听听秋雨带来的信息:

1、自由读第四自然段,画出都有谁听懂了秋雨的话。

2、结合课外搜集的动植物过冬情况的资料,想象秋雨吹起小喇叭对它的好朋友们说的话,录下来。

3、交流写话内容。

三、回顾全篇,感情朗读最后一段,表达对秋雨的喜爱赞美之情

四、指导书写生字

五、与生一起自助餐式作业

总结生意见,融入师建议,如下分层作业:

1、爱读书的你,不妨阅读第12课那首描写秋的小诗《听听秋的声音》;

2、爱习作的你,不妨写写你眼中的秋雨、秋色;

3、爱绘画的你,不妨画一些秋的景物;

4、爱唱歌的你,不妨创编歌词,改编《小雨沙沙》,唱给大家听;

5、爱文的你,不妨收集、摘录一些描写秋的词句;

6、爱观察的你,不妨和爸爸妈妈到野外去秋,寻找秋其他的特点。

以上六题,生根据自己的能力、兴趣,任选若干题完成。

4、五年级上册 第15课《创编戏》

头脑风暴

一、内容分析

本课选自浙江育出版社《信息技术(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15课。就是让生运用键盘控制和侦测判断,可以自己来制作有趣的戏。本课主要涉及舞台背景的绘制、坐标轴的习、键盘的控制、条件判断以及侦测指令的运用。它是在生已经掌握了Scratch基本操作、能够用键盘移动角色的基础上来进行习的,为今后生能利用Scratch进行戏创编提供经验。

“侦测”功能是Scratch一个神奇的功能,合理的运用能够制作出无数种让人惊讶的效果。如果是用于一个戏程序,可以达到许多意想不到的效果。

二、情分析

本课授课的对象是小五年级生。他们已经会增加角色和背景的技能,同时也掌握了面向和移动指令,能让角色通过上下左右键盘的控制进行移动。经过前几节课的习,生也能理解重复执行、当绿旗被点击等基本指令在整个程序中的作用,为这节课的开展提供了帮助,但同时生对于复杂程序的把握还有难度。

三、目标

1.进一步巩固面向和移动指令,熟练掌握通过键盘控制角色移动的方法。

2.通过角色切换,深刻理解脚本和角色一一对应的关系。

3.通过坐标轴的习,掌握利用x、y的数值来定位角色的方法。

4.认识“如果”、“碰到颜色”指令,通过组合编写脚本,体验分支结构程序思想的方法。

5.通过火箭着陆的程序编写,激发生对航事业的热情。

四、重难点

重点:认识“如果”、“碰到颜色”指令,掌握写分支结构程序的一般方法。

难点:理解判断的条件,为什么要重复进行条件判断。

1.硬件环境:算机室、黑板、投影仪。

2.软件环境:Windows7操作系统、电子室控制软件、Scratch3.0。

3.所需素材:

PPT课件、火箭着陆程序。

六、过程

(一)联结科技,引出火箭着陆程序的编写

播放视频《宫课堂》,介绍上*是中国神舟十三号的三名机组人员叶光富、翟志刚、王亚平,提问生是否观看神舟十三号的发射过程。

播放《发射》视频,带领生回顾这激动人心的时刻,激发生对航事业的热情。

指出神舟十三号已经在太空待了两个月,我们深切盼望着它能顺利着陆地球,回到人民的怀抱来。

师提问火箭是如何着陆的,并且展示用Scratch软件编写的模拟火箭着陆的程序,通过生体验,引起大家的共同兴趣,从而引出本节课主题《头脑风暴

(二)分解任务

1.创建角色。

生对舞台进行分析,指出这个程序包含了哪些角色?

生回答。

总结火箭是*的主角,今的程序就是针对火箭进行编写的。

师说明为了节约课堂时间,直接提供火箭的图片,指导生通过上传角色,自己绘制等方法完成火箭和着陆平台的创建。

2.移动角色。

通过回顾已知识,让生独立完成键盘控制火箭移动的指令。

展示一位同的作品。

3.确定角初始位置。

试玩结果显示戏过于简单,为了增加趣味性,可以通过角色初始化位置的变化来提升难度。

师介绍“移到”、“随机数”指令,引出坐标轴概念,介绍坐标轴x、y的数值可以帮助角色定位。

展示一位同的作品。

4.判断是否着陆。

通过试玩,发现生作品与老师不一样,没有“成功着陆”的提示,希望能让程序自动识别火箭是否到达着陆平台,引出条件判断的语句。

如果火箭碰到着陆平台的红色,那么火箭出现“成功着陆”的字眼。

如果火箭没有碰到着陆平台的红色,那么继续移动火箭直至碰到。

利用条件判断指令“如果……那么……”,让生体验分支结构程序的一般方法。

通过不同生作品的展示,发现问题,引出“重复执行”的意义。

5.完善流程图。

增加“开始”和“结束”,完善整个流程图,阐述流程图的意义是为了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任务、拆分任务,从而更好地完成任务。

(三)美化作品

生更换舞台背景,使得整个戏更生动形象、富有趣味性。

(四)展示作品

选择生作品进行展示。

(五)习回顾,进行小结

我们每个小朋友都当了一会宇航员,顺利地让自己的火箭着陆了,希望大家能继续带着这份热情,好好地探索,将来也能为我们中国的航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未来的某一,也许太空中就有你的身影了。我们拭目以待吧!

点击查看更多教学设计《记承天寺夜游》相关内容»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huqf.cn/articles/61908.html

热门阅读

  1. 《保姆狗的阴谋》读后感范文350字
  2. 《忘本之蝉》剧本台词
  3. 学校学期教研工作总结
  4. 《童趣》两课时教案设计
  5. 王安石写的诗有哪些
  6. 乡中心校代课教师综合考核计划
  7. 春节相关对联集锦
  8. 清明节经典诗词
  9. 合作协议书的范本
  10. 咏雪的诗词名句
  11. 青溪王维诗词
  12. 梦想高中生每日演讲稿
  13. 中秋节的诗词十八首
  14. 用如此而已造句
  15. 国庆节见闻初中作文400字
  16. 2016年经典的中考祝福语精选
  17. 悲伤凄凉的句子
  18. 践行中国梦我也在行动作文3000字左右
  19. 《责任胜于能力》员工心得体会
  20. 肉体的解释及造句
  21. 201经典的爱情语录
  22. 我的名字叫豆豆读后感范文
  23. 迎新年的诗歌全集
  24. 家有糊涂虫亲情随笔
  25. 夸夸我的同学小学作文
  26. 201给上级的新春祝福短信
  27. 《王的孤独》读后感
  28. 竹林里的凤凰歇后语
  29. 拜年小学三年级优秀作文
  30. 关于唯美的句子精选
  31. 学习纪念长征胜利80周年精神心得体会
  32. 适合儿童朗诵的诗歌
  33. 描写梅花的诗句合集
  34. 格林童话:寿命
  35. 关于春节的古诗欣赏
  36. 工业园企业对联
  37. 课文再见了亲人教学设计
  38. 三方合作协议合同范本
  39. 幕墙工程一月实习总结报告
  40. 优秀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总结
←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