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的教案之一

发布时间: 2025-08-28 11:44:33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的教案之一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生字,会写课后的字,做到书写规范、端正、整洁。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体会诗句的意思,想象诗歌描写的意境,感受朋友依依惜别的情谊。

4激发阅读古诗的兴趣。

教学重点

学习生字,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

教学难点

理解诗歌的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准备

生:课前熟读古诗;收集李白的诗歌、生平资料;不理解的词查,试着理解诗歌。

师:生字、词卡片;声像资料。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课前交流,质疑导入

1你听说过李白吗?他是个什么人?你学过他的什么诗?

2你愿意再学一首李白的诗吗?

3解释课文题目,生试着说一说题目的意思,师相机点拨。

4看了课文题目,你想了解些什么呢?

黄鹤楼在哪儿?孟浩然是谁?怎么送的呢?谁送谁呢?

二、初读课文,略知大意

1师配着悠扬的古筝音乐,声情并茂地朗读诗歌。

2你也希望像老师一样读读这首诗吗?注意把字音读准确。

3出示生字卡片,学生抢读。

师:你觉得哪个字最难读?给大家提个醒。重点指导:孟、陵的读音。

4抽读,全体同学当小老师评价,适时鼓励。

5把生字娃娃放回文中,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要求把诗句读通顺。

6小组比赛读。要整齐、声音洪亮,读出感情。生互评。

7反复朗读古诗,结合课文插图,大胆形成自己的理解。

8小组边读边议古诗,试着解决开始提出的问题,并提出新的问题。

三、深入探究,精读感悟

1小组交流刚才的学习情况,准备在全班交流。(老师此时巡回指导、收集整理学生在小组中提出来的问题,拟定接下来的导学重点。)

2全班交流,了解诗意。

(1)结合课文题目理解故人指谁。简介孟浩然其人,并阐明他和李白是忘年交,黄鹤楼点明了送行的地点,烟花三月点明了时间。

(2)反复朗读前两句。结合书上的插图,理解诗句的意思:

在黄鹤楼(李白)送别老朋友(孟浩然)。在繁花似锦,春光烂漫的三月里,朋友坐船顺流而下到扬州去。

(3)把后两句作为想象意境、体会感情的重点,引导学生抓住孤帆、唯见展开合理的想象。

(好朋友的船越走越远,渐渐消失在蓝天的尽头,只有那滔滔的长江水,滚滚地向天边流去。)

3有感情地朗读,体会意境。

(1)指导朗读,读出节奏。

故人/西辞/黄鹤楼,

烟花/三月/下扬州。

(2)生练习朗读,并加上动作。

(3)表演读。(一人扮演李白,一人扮孟浩然,表演黄鹤楼送别的情景,另一名学生配音。)

(4)闭上眼睛,低吟古诗,边读边想象诗中的景象。

四、指导背诵,加深感悟

1听录音范读,体会古诗的情绪节奏。

2分小组读,分别选出一名同学在全班赛读,在朗读中表达自己的感受。

3练习背诵。

4拓展练习,学习课后古诗《黄鹤楼》。

黄鹤楼风景优美,自古就被许多文人墨客所喜欢。他们常在这里观赏胜景,写诗交友,所以留下了不少诗文。下面我们一起再来读读另外一首很美的诗。

展示崔颢的《黄鹤楼》。

5生读,简略理解诗意。试背。

五、识记生字,指导书写

1教师小结:今天我们不但学会了一首古诗,还结交了几个生字朋友,愿意把它们记住吗?

2分析形体,分类识记。本课生字左右结构的最多,找出来比一比。浩、唯、陵是左窄右宽的字;帆、故、鹤左右相当;影是左宽右窄的字。

3把这些字美美地写在田字格里。

4展示评价写得美的字。

六、教师总结

附:板书设计

23

故人辞〖

孤帆尽〖

长江流

朋友情谊

拓展阅读

1、广改写成小故事

在三月的个晚上,李白度过了个不眠夜。因为他得知好朋友要在这繁花盛开的三月去扬州了。所以第二天早他就起来了,来到,亲自摆下酒席,为饯行。到了后,李白就满脸忧伤。

他遗憾地说:“你要去扬州了,我舍不得你呀!”也很伤心,说道:“我们分开,就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再见面了。”李白悲伤地说:“是呀,我很舍不得你。”说:“我们长这么大了,这还是第次分开。”李白说:“如果你回来了,我再邀请你来痛饮!”时间不早了,去扬州的船也要起航了,他们异口同声:“多保重啊!”看着渐渐远去的帆船,李白不禁泪流满面。江风把他的长袍都吹乱了。

李白看着滚滚的江水 ,在心里对说:如果你回来了定要第时间告诉我!我们再来喝酒,写诗。这时他不禁诗兴大发,写下了这么首诗:故人西辞,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2、广改写成小故事

三月,拖着舞裙,带着画笔,点缀出了柳如烟,花似锦的春天。

上,伴着江涛,李白与举起酒杯,饮而下。李白再次酌酒,与碰杯:“兄,今日便是你我离别时,咱们醉方休,后会有期!”“好,本想邀太白兄同去广的,怎奈太白兄事务繁忙,不能陪同,那就后会有期了!”说完,杯下肚。“哈哈,以后我去扬州,兄可别嫌弃啊!”李白说完,随手折下枝杨柳,赠给了收下后,也摘下枝垂柳,给李白,哈哈笑:“怎么会呢?只怕太白兄不肯赏脸,不愿去扬州呢!我们就此别吧!”“兄,‘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李白把柳枝收入胸前,对着下挥挥手。

阵微风袭来,婀娜多姿的垂柳在风中摇曳,柳条拂动着水面,水波纹荡漾着,随着的船同划向远方……

友人离别,李白依依不舍,始终望着江面友人在的船上,想起了曾经的种种,即使帆变成了个小黑点,渐渐消失,李白仍伫立在上,想着以前与昔日的种种,他提笔疾书:

故人西辞,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此诗作于开元年间,为别诗中的千古名篇。写作者于友人放舟东游,先设想三月烟花,江南春早,故人启程,继写孤帆影远,友人已去,江水自流。幅大写意画展现在眼前,别离情,也就不写自露。

李白生交游最广长他12岁,忘年友情,诚挚笃厚。李白在《赠诗中,深情大呼:“吾爱夫子,风流天下闻!”盛赞弃轩冕冠服,卧云泉山林的高风亮节。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表达了诗人对深深的敬慕情。

广》这首别诗,奔放潇洒,充满画意诗情。

“故人西辞”,,天下胜景,原址在今湖北省武昌西边的矶上。相传是仙人乘飞升处,是当时**人墨客流连聚会地。崔颢著名的题诗“昔人已乘去,此地空余”,为增添了情深思远的人文景色。而今两位潇洒飘逸的诗人在此道别,更带有诗意和浪漫色彩。

第二句“烟花三月下扬州”,用清丽明快的诗句,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愉快与向往。因为此人,乃“风流天下闻”的当代名流;此时,乃大唐开元盛世,绣户珠帘,百业兴旺,繁荣而又太平,千古难逢;此景,又逢阳春三月,春光明媚,百花争艳;所去地“扬州”是东南都会,自古繁华,从到扬州古城,大江上下,该有多少看不尽的风光,这切都是那样的令人心醉,令人神往。开头这两句看似平淡的叙事,包含了李白多么丰富的内心世界呀。而此时,他又有多少话想对倾述呀。虽依依惜别,却没有丝感伤的情调,完全摆脱了般的写法。

李白又是富于感情的诗人,“孤帆远影碧空尽”,目航船远去,孤帆渐淡,消隐在天水色的`蓝天碧水间的时候,惜别情油而生。极目远,更显友谊深长;孤帆淡去,反衬深情更浓。此刻,画面上帆影逝去,已空空无物了。可是,恰恰是这片空白中,为诗人的思绪驰骋开拓了广阔的空间。

“唯见长江天际流”,这是诗人驻足良久,不忍离去时的所见。面对悠远无尽的江水,面对水天色的远方,诗人似乎要把自己的片情意托付江水,这滔滔江水中,那远去的江帆中,满溢着诗人依依惜别的深情,无限的眷恋,让人感到种言已尽而意无穷的悠远境界。也许他在想:老朋友今番远去,何时再能相会?他孤零零个人,旅途中是否寂寞?但愿他帆风顺,路上平安!这向着遥远的天边流去的滚滚江水,也正象征着他们的友情;江水是永远流不尽的,而他们间的情意也是说不完的。

这首诗表达了多么深挚的友情,而在诗句中却找不到“友情”这个字眼。诗人巧妙地将依依惜别的深情寄托在对自景物的动态描写中,景中寓情,以景抒情,使读者产生强烈的共鸣。正所谓“不见帆影,惟见长江;怅别情,尽在言外”。

另外在诗歌的用韵上,诗人也颇具匠心地选择了“”“州”“流”三个声调悠扬的韵脚,吟诵起来余音袅袅。这与孤帆远去、江流天际的景象以及诗人目神驰、情意绵绵的神态十分吻合。再加上语言清丽自,意境雄浑开阔,这首诗真是令人越读越爱,百读不厌,无怪乎千古传颂。

李白的诗,意境开阔,如来天外;李白的诗,感情奔放,直薄云霄。这首别诗,写景,大处落墨,笼天地于笔端;写情,豪情满纸,随江水而奔腾。诗意飞动,自流走,这是最典型的李白的风格。

3、王勃《杜少府任蜀州》优秀

()学目标:

1、掌握诗歌中重点字词的读音和解释,理解诗句的内容。

2、理解诗歌分析的几种方法,学会运用“起承转合”法分析诗歌

3、体会诗歌的意境,熟读成诵。理解和感悟诗人豁达*襟和积极进取的精神。

(二)学重点:

1、体会诗歌所描绘的意境。

2、体会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三)学难点:

1. 掌握作者的写作技巧

2. 熟练运用“起承转合”法分析近体诗

(四)学设计:

:导入:

同学们,应该说每个人都经历过离别,人们在同自己的家人、朋友离别时,心情总是难过的,免不了要讲些祝福的话语,有的甚至做儿女态流下眼泪来。这当时人常情,毫不足怪的。但是,诗作为艺术,如果把这些都写进去的话,就会让人觉得似乎有些平庸,落入俗套了。那别诗到底给人以怎样的意境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别诗-----王勃《杜少府任蜀州》

在学习这首诗前,我想问大家个问题:给我们首诗,附有作者介绍,写作背景等相关内容,你会采取什么方法来分析?

对于诗歌的分析欣赏,其实子很早就提出了“知人论世”和“以意逆志”两种主要方法,同学们也经常用,只是不知道具体名称而已。所谓的知人论世,是指要想理解某诗人的诗,就必须先要了解该诗人的性格、思想、身世、经历,同时还要了解该诗人所处的时代环境,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全面深刻的理解其诗中所表达的思想情感,因为个作家的作品,必与其所处的时代有密切的联系。所谓“以意逆志”,就是要根据诗歌本身的内容“意”

去推求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情感“志”。但是这两种方法又太过于笼统,在具体的分析中,我们可能没有具体而全面的资料或者诗句晦涩,我们不甚理解,那我们应该怎么办呢?这节课,我就大家种更具体更切合近体诗自身特点的方法“起承转合”法(近体诗定义弄清楚:近体诗包括绝句(五言四句、七言四句)、律诗(五言八句、七言八句)、排律(十句以上)三种,以律诗的格律为基准。指唐代形成的格律诗体。在近体诗篇中句数、字数、平仄、押韵都有严格的限制。近体诗是唐代以后的主要诗体,代表诗人有:李白、杜甫、李商隐、陆游等。)“起承转合”分别标志了每联的作用。

起:就是开头,首联。首联的作用在于破题,即交待题目当中的主要因素。

承:颔联,紧承上联所写的内容和方向,加以具体化的描述。

转:颈联,强调在内容上要改变描写方向。

合:尾联,回应题目,回应标题。

下面,我们就用“起承转合”法来分析这首诗。

4、岳飞《满江红·登有感》阅读训练及答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后回答问题。(8分)

遥望中原,荒烟外、许多城郭。想当年,花遮柳护,凤龙阁。万岁山②前珠翠绕,蓬壶殿③里笙歌作。 到而今、铁骑满郊畿,风尘恶。

兵安在?膏锋锷④。民安在?填沟壑。叹江山如故,千村寥落。何日请缨提锐旅,鞭直渡清河洛。却归来、再续汉阳游,骑

【注】

:故址在今武汉长江大桥桥头,因相传仙人乘过此而得名。

②万岁山:北宋京城汴梁内皇帝营造的精美宏伟的假山。

③蓬壶殿:汴梁内宫殿名。④膏锋锷:血肉浸透刀剑。

(1)从本词语言及内容看,属_____词(词派)。该词派宋代最杰出的代表是_____、_____。(2分)

(2)本词上片用了多种表现手法,请选择种作具体赏析。(4分)

(3)简要归纳本词的思想感情。(2分)

参***:

(1)(2分)豪放词 苏轼 辛弃疾(答对两空给1分,答对三空给2分)

(2)(4分)参***:运用了对比的写法。作者以“荒烟”中的城郭、布满郊畿的“铁骑”写出了现实中的荒芜残破,以“花遮柳护”“珠翠绕”“笙歌作”等写出了昔日歌舞不断、富庶升平的景象,今昔对比,表达了作者对国土沦陷的痛惜情。

参***二:运用了借景抒情的表现手法。作者先通过“荒烟”和破败的城郭,抒写了作者对国家残破的伤悲;后通过“花”“柳”“珠翠”“笙歌”等意象描绘昔日歌舞升平的景象,借此表达了作者对国土沦陷的痛惜;最后写敌人铁骑践踏国土,含蓄地表达了对金人入侵的愤怒。

参***三:运用了虚实结合的手法。作者先写登遥望所见到的荒芜残破的景象,后笔锋转,回忆昔日繁华升平的景象,最后想像京城附近金兵遍布的现状。整个上片,先实后虚,虚实结合,极大地拓宽了诗歌的意境,表现了诗人对国土沦陷的痛惜情,为下片作了铺垫。(明确表现手法,给1分;结合词句具体分析,给2分;解说表达效果或作用,给1分;言成理即可)

(3)(2分)本词既抒发了词人面对国土沦陷、山河残破的伤痛情,也表达了渴望以身报国,收复中原的豪情壮志。(答对点给1分,语意相近即可)

5、数学开学第

。活动目的:

对学生进行次爱国主义育,让学生明白爱国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

二。活动方式:

班长主持,全体学生参与。

三、活动过程:

1、室里播放“歌唱祖国”,营造气氛

主持人甲:曲歌唱祖国唱的激动人心,荡气回肠。____年前的十月,千千万万个中国人曾彻夜难眠!

主持人乙:____年后的今天,千千万万的中国人壮怀激烈。

主持人甲:中华雄鹰在展翅。

主持人乙:中国巨龙在腾飞。

主持人甲:中国人民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意气风发。

主持人乙:中国人民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欢乐安详。

主持人甲:身为华夏儿女。

主持人乙:同为炎子孙。

合:我们为拥有这样的祖国而自豪。

今天我们为祝福伟大的祖国聚在了起,我宣布爱我中华主题班队活动课现在开始。(班长)

主持人甲:金秋的风吹来丰收的气息,十月的歌声荡漾在美丽的校园,祖国迎来了她的六十岁的生日,

主持人乙:听,这熟悉的歌声,让我们深情地体会到作为新中国少年儿童,是多么的幸福和自豪。请听歌曲《红旗飘飘》

2、主持人甲:十的鲜花绚丽多彩;十的阳光和煦温暖。美好的日子里,我们不会忘却烽火硝烟的抗战岁月;美好的日子里,我们起唱响那首首烽火战歌。共同去感受先辈曾经的激情,起用歌声唱响我们的爱国情! 请听配乐诗朗诵《祖国,我爱你》。

生1:我爱你叮咚的驼玲,是它让丝绸路愿远流长

生2:我爱你嫩绿的草芽,是它覆盖了隔壁沙滩的荒凉

生3:我爱你乡间的牧笛,是它把五彩的音符撒向四方。

生4:我爱你都市的高,是它把人民的理想拖向太阳

生1:我爱你长江的碧波,是它把56个民族的心曲弹奏。

生2:我爱你河的波涛,是他把13亿人民哺育抚养。

生3:我爱你雄伟的长城,是它挺起了中华儿女的脊梁。

生4:我爱你巍巍的山,是它展现了祖国的秀美端庄。

生1、2:我爱你高原的旷达,是它袒露出炎子孙的豪放。

生3、4:我爱你开放的窗口,是它让文明的`花朵争吐芬芳。

生1、2:我爱你*的浪潮,是它把贫穷落后的帽子脱掉

生3、4:我爱你智慧的头脑,是它领回了四大发明的金奖。

生1:我爱你勤劳的双手;

生2:是它为现代化的祖国打扮梳妆。

生3:我爱你五色的风帆;

生4:是它让世纪船鸣笛远航!

3、主持人甲:共和国的昨天,有辉煌的历史:共和国的今天,生机勃勃;繁荣富强的明天,则要靠我们去创造。明天,我们是国家的主人,是祖国的栋梁。那我们应该如何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为祖国的繁荣富强尽自己份绵薄力?

(学生小组内发言,讨论如何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为祖国的繁荣富强努力学习,选出优秀稿准备班上发言)

主持人乙:现在让我们来倾听每个小组代表的发言。

小组优秀稿者发言如何爱国

(四个方面:1.好好学长大后为祖国效力 2.珍惜现在的生活,不忘历史 3.从现在开始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爱校园爱周围的每个人 4.爱祖国爱他的方方面面,秀丽山河,诗词歌赋)

第四个同学展示出岳飞的《满江红》

集体朗诵岳飞的《满江红》

《满江红》 岳飞

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

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

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

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

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

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请我班班主任老师领同学们学习这首诗

5、班长提出爱我中华从我做起倡议书

同学们爱我中华要从每个人做起,从今天做起,让我们在这份:爱我中华从我做起倡议书上留下我们浓墨重彩的笔吧!

班主任做总结发言结束班会:

今天班会开得有声有色。看到这只祖国大地的雄鸡,你想大声地说句什么?

(我爱你,祖国!)

真正的爱国不是堂主题班会所能完全体现的,真正爱国更应该体现在平时的滴中,没有对父母、对老师、对同学、对班级、对学校的爱,是不能谈及对祖国的爱。

同学们,请你们记住,无论到何处,我们都不能忘记自己是中国人;无论到何时,我们都不能忘记自己是炎子孙。行动起来,共同描绘祖国美好的明天吧!

点击查看更多《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的教案之一相关内容»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huqf.cn/articles/60903.html

热门阅读

  1. 感悟人生的经典说说50句
  2. 有关新教师代表发言的发言稿
  3. 呼啸山庄小学读后感
  4. 影子员工随笔
  5. 柳永《两同心·伫立东风》全词赏析
  6. 早上发朋友圈的励志语录
  7. 高中生英语大赛自我介绍
  8. 选购水管要看材料装修日记
  9. 201超级优美的句子
  10. 开学季送同学的短信祝福语
  11. 春节的诗句英语
  12. 有关外貌的句子
  13. 关于植树节的诗句大全
  14. 外语专修学校口号
  15. 怎样爱妈妈的教案设计
  16. 商务中秋祝福诗句大全
  17. 学校对联大全带横批
  18. 2016新年春节祝福语
  19. 描写秋天的著名古诗句
  20. 《童年的发现》的五年级教学设计
  21. 万圣节的故事
  22. 中班游戏教案《金色的房子》详案
  23. 英语春节手抄报资料
  24. 三则睡前故事
  25. 梁实秋《雅舍谈吃》散文集:《萝卜汤的启示》
  26. 播下绿色希望收获缤纷蓝天作文600字
  27. 幼儿园家长会的园长发言稿
  28. 关于寒假母校行社会实践报告
  29. 2016新年贺词:温馨随你走
  30. 阳光校园我们是好伙伴征文800字
  31. 表示太阳的歇后语摘抄
  32. 现金折扣合同范本
  33. 天材即耐性美文
  34. 商场合作伙伴的发言稿
  35. 小学三年级寒假日记
  36.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古诗
  37. 《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教学设计
  38. 勇气与爱哈利波特与魔法石读后感
  39. 我的右手教左手教学设计
  40. 中国爱国诗句大全
←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