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爱的小动物大班语言教案
一、目标
创设听、说、读、写的环境,重点培养儿童倾听和大胆说话的习惯
二、准备
投影仪、耳机、图书、蜡笔、木偶、水笔、字卡。
三、过程
(一)自主选择
带儿童来到活动室内,交代游戏内容,提出游戏的要求。
(二)自主活动
1.听:①听听老师说小动物的谜语,猜猜谜底是什么?②听老师读一个故事,儿童跟读。
2.说:说说小动物的事情,用投影仪放给大家看。
3.识字:找小动物喜欢吃的食物,进行字卡配对。
4.写:带小动物到草地上去玩,写写小动物的名字。
(三)分享交流
互相交流游戏内容和方法。告诉大家玩了什么?是怎么玩的?玩的时候有什么新的发现?
四、提示与建议
1.谜语:谜底可由孩子画出来或用汉字表示。
2.故事:选择有关动物的故事。
3.字卡配对:两组(一组图字结合,另一组纯汉字)。
4.写字:两组(一组图字结合,另一组纯汉字),儿童找到字卡并在板壁上书写。
5.根据儿童情况及时增加动物(常见动物、稀有动物),了解更多关于动物的知识(居住地、习性等)。
6.该活动适合5~6岁儿童。
拓展阅读
1、大班语言活动教案:青蛙卖泥塘
一、活动目标
1、理解故事内容,感受故事的有趣。
2、体验青蛙向美好生活的感情,能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
二、活动准备
多媒体课件
三、指导要点
1、活动重点:感受故事的有趣,体验青蛙向美好的生活的情感,并能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
2、活动难点:能从各个角度设想,并阐述自己的想法。
3、指导要点:再看看、讲讲中引导幼儿理解故事,激发幼儿大胆设想及表达。
四、活动过程
1、出示课件:“青蛙呱呱叫声音,卖泥塘了,卖泥塘,快来买我的泥塘呀!”
师:咦?是谁在说话?在说什么?
师:你觉得青蛙说的泥塘会是什么东西呢?让我们一起去看看吧。(观看ppt)
师:哦,原来是一个烂泥塘呀,这就是青蛙的家。
提问:青蛙住在烂泥塘里,它的心情怎样?它又打算怎样?(出示牌子“卖泥塘”模仿青蛙的'吆喝声,营造故事情境)
2、提出问题,引发幼儿思考和表达
提问:如果你是青蛙,也给你一个烂泥塘住,你也想向青蛙一样吧泥塘卖掉吗?
小结:小朋友的想法各异,那青蛙的泥塘究竟卖出去了吗,我们一起去看看故事里的青蛙是怎么做的呢,又发生了什么事情呢?我们看了故事就知道了。
3、结合图片教师讲述故事至“盖了房子”帮助幼儿理解故事内容。
提问:故事里有哪些小动物看上了青蛙的泥塘?它们买了吗?为什么呢?
提问:老牛是怎么说的?野鸭又是怎么说的?(引导幼儿说说动物的对话)
提问:蝴蝶、小兔、小鹿也跑来给青蛙出了什么主意?听了小动物的话青蛙是怎么做的?
4、幼儿再次欣赏故事至“盖了房子“进一步理解故事主题。
提问:你觉得青蛙的泥塘最后卖了还是没卖出去,为什么?
小结:“卖泥塘咧,卖泥塘!”有一天,青蛙又站在牌子下吆喝起来,“多好的地方!有树,有花,有草,有水塘。你可以看到蝴蝶在花丛中飞舞,听小鸟在树上歌唱,在水里尽情游泳,躺在地上晒太阳,这里还有道路通向城里……”说到这里,青蛙突然愣住了,他想,这么好的地方,自己住着挺好的,为什么要卖掉呢?于是青蛙不再卖泥塘了!
5、完整欣赏一遍故事,感受故事的有趣。
附:故事
青蛙住在烂泥塘里。他觉得这儿不怎么样,就想把泥塘卖掉,换几个钱,搬到城里去住。
于是青蛙在泥塘边竖起了一块牌子,写上:卖泥塘!
“卖泥塘嘞,卖泥塘!”青蛙站在牌子下大声吆喝起来。
一头老牛走过来。它看见了泥塘说:“嗯,这个水坑坑嘛,在里边打打滚儿倒挺舒服。不过,要是周围有些草就好了。”老牛不想买泥塘,走了。
青蛙想,要是在泥塘周围种些草,就能卖出去了。于是它就采集草籽,播散在泥塘周围的地上。
到了春天,泥塘周围长出了绿茵茵的小草。青蛙又站在牌子下面,大声吆喝起来:“卖泥塘嘞,卖泥塘!”
一只野鸭飞来了,他看了看泥塘说:“嗯,这地方是挺好,就是塘里的说太少了。”野鸭没有买泥塘,飞走了。
青蛙想,要是往泥塘里引进些水,就能卖出去了。于是他跑到周围的山里找到泉水,又砍倒了竹子,把竹子破开,一根一根结成水槽,用它们把水引导自己的泥塘里。”
等泥塘里灌足水以后,青蛙又站在牌子下大声吆喝起来:“卖泥塘嘞,卖泥塘!“可是它的泥塘还是没有卖出去。
小鸟飞来说,这里缺点儿树;蝴蝶飞来说,这里缺点儿花;小兔跑来说,这里还缺条路;小鹿跑来说,这儿应该盖所房子。
每次听了小动物的话,青蛙都想:对!对!要是那样的话,泥塘准能卖出去了。于是她就照着它们的话去做,栽了树、种了花、修了路,还在泥塘旁边盖了房子。
“卖泥塘嘞,卖泥塘!有一天,青蛙又站在牌子下吆喝起来,“多好的地方!有树、有花、有草、有水塘。你可以看蝴蝶在花丛中飞舞,听小鸟在树上歌唱,你可以在水里尽情游泳,躺在草地上晒太阳,这儿还有道路通向城里……”说到这里,青蛙突然愣住了,他想,这么好的地方,自己住挺好的,为什么要卖掉呢?于是青蛙不再卖泥塘了!
2、大班语言活动教案:青蛙卖泥塘
(1)它到处(采集)草籽。
(2)他到处(搜集)证据,证明自己没有犯罪。
3、用加点的词语造句。
(1)要是在泥塘周围种些草,就能卖出去了。
要是我也能像他那样有厉害的功夫就好了。
(2)你可以看蝴蝶在花丛中飞舞,听小鸟在树上唱歌。你可以在水里尽情游泳。
站在这里,我们可以眺望远处,可以俯视山下。
4、一只蜗牛爬过来,他看了看泥塘说:“这儿绿草如茵,真美!不过,要是有一条路通到这里,那就更好了。”
1、教材分析
《青蛙卖泥塘》是一则童话,它讲述了一只青蛙在卖泥塘过程中,听取别人的意见,不断改造泥塘,最后使泥塘变成了一个美丽的地方的故事。整篇课文有12个自然段,内容虽然浅显,但是情节生动,富有童趣。在教学设计中,要力求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利用有趣的故事情境,以学生的主体活动为中心,注重学生个性化阅读体验,使每一位学生都能积极参与教学活动,自主发展,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2、教学精彩片段
师:现在,我们分角色朗读课文,我们可以想象老牛、野鸭说话时的神态和表情,先讨论一下,我们应该怎样读出来。
生1:我觉得老牛说这些话的时候,应该是一脸惋惜的表情,因为老牛虽然喜欢在泥塘里打滚,但是却觉得周围环境不好,所以感到惋惜。生2:我觉得野鸭说这些话的时候,也是一脸惋惜的表情,因为野鸭觉得泥塘里的水太少了,所以感到惋惜。
生3:老牛和野鸭都是一样的心情,不过读它们的句子的时候,还是有变化的,读老牛的话的时候,语气要粗而低沉,读野鸭的话的时候,语气要尖而活泼。
师:同学们分角色朗读时的表情、神态都很到位。说一说,你们是怎样把握住这些的。
生4:我觉得要想把握住人物的思想感情,就一定要抓住关键词,并且理解关键词。
生5:我觉得光能把握关键词可不全面,还应该揣摩人物说这些话时心里是怎样想的,字里行间流露出来的感情是怎样的。
生6:把他们说的结合起来就行了。把握人物的时候,要通过关键词来把握人物的思想感情,同时,利用关键词来揣摩人物的内心,朗读时,再通过重读、语速的快慢等体现出来。
师:同学们总结得很全面,很到位。希望在今后的学习中,我们能运用进去,让朗读充满感情,充满魅力。
3、大班语言活动教案:青蛙卖泥塘
蛙=虫+圭卖=十+买搬=扌+般倒=亻+到籽=米+子泉=白+水破=石+皮
还没有记住的字,可以在学习课文的过程中继续识记。
4、再读课文,这次要把课文读得通顺、流利,标出自然段序号。
5、指名一个同学读课文,请他邀请几个小朋友与他合作读完课文。
6、请读书的孩子上台来,台下的小朋友给他们提出“读”的要求,如:
(1)声音要响亮;
(2)不读错字;
(3)不添字掉字。
7、读书的同学也给台下的小朋友提出听的要求,如认真听,不说话。
8、读后评议:谁读得好?好在哪里?不足是什么?
三学习课文1、2自然段
1、再读课文,要求:读通顺、连贯。思考:有什么不懂的地方?
2、学生质疑。
3、默读课文,思考:青蛙为什么要卖泥塘?
4、小组讨论,全班交流。
预设:青蛙觉得这里不怎么样,他想把泥塘卖掉,搬到城里去住。
5、小结:那有没有人来买青蛙的泥塘呢?他的泥塘卖出去了没有呢?我们下节课再来学习。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huqf.cn/articles/61902.html